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兼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pptx

2024版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pptx

明确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产权归属,实现自然资源
资产化管理。
02
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定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03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价值评估,实行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促进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完善
制定综合性生态文明法律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企业环保责任落实与绿色生产
强化企业环保责任
企业应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积极履行环保责任,推动绿色生产。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
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
企业应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要求供应商遵守环保法规,确保产 品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销售全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可持续发展理论
01
02
03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 人们需求的同时,不损害 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 力。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包括公平性、持续性、共 同性等原则,强调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广清洁能源、促进资源 循环利用等措施,推动可 持续发展理念的实现。
02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生态学理论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 组成,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 息传递等功能。
生态平衡与生态失调
生态恢复与重建
针对生态失调问题,采取生态恢复与 重建措施,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 性。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一种稳定状态, 而生态失调则是由人类活动等因素引 起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

建设美丽中国PPT课件

建设美丽中国PPT课件
3.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 发展生产力。
THANK YOU
谢谢您的观看!
要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尽可能集中集约 利用国土空间,减少对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推进绿色发展
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 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 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目录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建设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01. 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 其养以成。
03. 顺应自然—基本原则
顺应自然客观规律, 按自然规律办事。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 关系。
共识
视频
—建设美丽中

总结
总结
1.建设美丽中国,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实 现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加持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 体制改革。
2.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于当前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 现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建设状况、社会政治条件以及 人口素质等,走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在环保工 作中,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
新格局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 发展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产业 结构、 生产方 式、活 动方式
绝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 要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 模式和做法,走绿色发展之路和文明发展 之路

生态文明与建设美丽中国 19页PPT文档

生态文明与建设美丽中国 19页PPT文档

如何实现美丽中国 十八大
谢 谢 您 的 关 注
生环资 态境源 系污约 统染束 退、、 化
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总体布局战略高度
北京的新能源
如何实现美丽中国
如何实现美丽中国
三 江 源 国 家 战 略 生 态 区
如何实现美丽中国

面 促
资源节约利用


保证国家能源安全


确保建设节水型社会

如何实现美丽中国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 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当中,建立 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 和奖惩机制。
生态文明与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与建设美丽中国
十八大
生态文明与建设美丽中国

写入党章



五位一体
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总体布局战略高度
全推实 面进现 建社中 成会华 小主民 康义族 社现伟 会代大
化复 兴
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总体布局战略高度
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总体布局战略高度
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总体布局战略高度
如何实现美丽中国
用水电表,智能电表 自动的断电,自动的断水
深价 化格 资和 源税 性费 产改 品革 的
如何实现美丽中国
积极开展碳排放权、排 污权、水பைடு நூலகம்交易等试点
如何实现美丽中国
加 强 生 态 文 明 宣 传 教 育
如何实现美丽中国
庄子 绿色环保思想的 重要思想家
如何实现美丽中国
“上悖日月之明,中堕四时之 施,下烁山川之精。中堕四 时之施,惴之虫,肖翘之 物,莫不失其性.”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宣讲课件PPT课件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宣讲课件PPT课件

三、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22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一)健全法制,呼唤“美丽环境”
2001年以来,我国先后实施 了: 清洁生产促进法 环境影响评价法 可再生能源促进法 循环经济促进法。
23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 3月22日:世界森林日;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6月 5日:世界环境日; 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25日:中国土地日; 12月29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15

大气污染加剧



大气污染加剧
16

保 图
环保图片

土地生态恶化
17

保 图
水资源污染严重

18


森林草场减少


森林草场减少
19
全国200个贫困县87%分布 在水土流失地区
长江上游的森林砍伐
黑河源头草场退化害频繁
滇池蓝藻污染
巢湖蓝藻爆发
21
2020/3/27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 城市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过去一、二百年中遇 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在短短30年的发展 中就集中暴露出来。中国跨越式发展付出沉重代 价:资源匮乏之重前所未有,环境破坏之大前所未 有,家园毁坏之广前所未有。这些,都成为制约 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瓶颈问题
13
生态系统退化 水土流失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 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 方公里。 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问题:我国荒漠化土地已占 国土陆地总面积的27.3%。50%--60%天然草场 退化。 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植物中濒危或接近濒危的 物种达4000-5000种,约占拥有的物种总数的 15%-20%。

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课件

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课件

减少污染排放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推动 企业减少污染排放,降低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改善环境质量
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改善 空气、水和土壤质量,创 造宜居的自然环境。
对经济社会的推动
绿色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绿色经 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 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
创新驱动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激发创新活 力,推动环保技术的研发 和应用,促进经济创新发 展。
降低环境污染
通过发展环保技术,降低生产、生活 等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 环境。
生态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节能技术
研发和应用节能技术,降低能源 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清洁能源技术
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技 术,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减少温
室气体排放。
生态修复技术
应用生态修复技术,对受损生态 系统进行恢复和改善。
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工程,如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等,加强 了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
03
绿色发展实践
推动企业实施绿色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推广节能环保
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国际合作与交流
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加强与 国际组织、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生 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提升国际竞争力
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提升 国家形象,吸引国际投资 ,增强国际竞争力。
对人民福祉的增进
提高生活质量
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环境质量,为 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提高
生活质量。
保障健康福祉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对健康的危害,保护人民健康。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PPT课件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PPT课件

党的十八大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党的十七大 建设生态文明
2005年
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
党的十六大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一)关于生态文明的内涵
党党的的十十八六七大大““五三四位位一一体体””
社生 明经态建会济文设 建建设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的长远大计
过度开采稀土,得不偿失
2005年江西省赣南地区 曾经茂密的林地
2009年稀土矿开采造成 的植被和土地资源破坏
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均衡发展指 明了路径
维(护二环)境生权态益文的明集建中设体是现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大
人民群众新期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
健加环全强境生环损态境害环监赔境管偿保制护度责任追究制度
温“船州能舶网带油民头污列下损出 河 害一游赔批泳偿污”基染金严自重20的12河年道7月,1希日望启环动保局长
(五)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多我哈国气 签候 署大《会斯从德法哥律尔上摩确公定约了》《十京 周都 年议 之定 际书 ,》 第公二约承 秘诺 书期 处, 充达分成肯了定为了了中推国进在公持约久实 性施有的机长污期 合染作物行(简动称全PO面Ps成)防果治和履约方面取得的成绩
经济
建政设治 建设
社会
建经设 济
政治
文建化设
建设文化文化建设建设
建设
人与 环境与经 自然
济 人与 社会
和谐共生
(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征
在价值观念上,强调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退 其耕中还 退林 耕工 地程 造造 林林9天90520然06多00林多0万多保万公万护公顷公工顷顷程,有效保护天然林

五位一体ppt课件

五位一体ppt课件
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 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 力、影响力。 •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 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
五位一体作为一个整体必须协调推进
• 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 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 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 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八大报告 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 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 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
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发展过程
• 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形成发展,是在改革开放34 年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 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 化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从总布局的形成 发展的进程上看,先后经历了“一个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物质文 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位一体——物 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四位一 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建设”;“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发 展阶段。
.
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 建设的具体要求——社会建设
• 在社会建设方面,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快健全基本 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和 谐社会建设。
• 应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使改革发展成果 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加强和创新 社会管理。一方面,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 展,创造更多更丰富的物质成果,提供更好更 全面的公共服务,进一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 活水平;另一方面,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建设美丽中国PPT精选文档

建设美丽中国PPT精选文档
➢绿色发展,就是 要解决好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问题。 ➢绿色家庭、绿色 学校、绿色社区和 绿色出行。
13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2.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构建政府为主 导、企业为主体、 社会组织和公众 共同参与的环境 治理体系。积极 参与全球环境治 理,落实减排承 诺。
14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2.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9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3.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发展节能产业,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壮大可再生能源规模。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0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考核评 价体系
生态补 偿制度
制度 体系
责任追 究制度
保护管
理制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6
感谢聆听
制作人:曹张弛 演讲:高阔
17
然规律
5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新理念——保护自然
• 保护自然:人与自然相处的重要责任,要求 人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时,要呵护 自然,回报自然,保护自然,避免生态灾难。
• 多还旧账——恢复元气 • 不欠新账——休养生息
6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4.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优化国土空间
生产空间 集约高效
生活空间 宜居适度
生态空间 山清水秀
11
第五节 建设美丽中国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推进绿色发展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pt课件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pt课件

生态文明 主流价值观 在全社会得 到推行,生 态文明建设 水平与全面 建成小康社 会目标相适 应。
国土开发格 局进一步优化, 资源利用更加 高效,生态环 境总体改善, 生态文明重大 制度基本确立。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38
二、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 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要求,也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更 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 好生产生活环境。
39
第一,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必须在全社会、全领域、全200过8 程都加强节约。 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 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200地7 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 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200利6 用、资源化。 通过狠抓节能减排降低消耗、狠抓水资源节约利用、狠抓矿产资源节约利 用、狠抓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资源节约。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人与自200然2 的尖锐对立”(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人类行为的后200果1 越出了纯自然的生态安全范围之外,作为 人类实践产物200的0 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缺乏自我调节、自我 修复和循环再生的机制与能力。
32
3.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
——摘自十九大报告
2
第五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一 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二3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3
一、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课件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课件

1
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
通过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有效改善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
2
大熊猫保护区建设
通过建立保护区,加强保护大熊猫等珍稀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3
逐步实现碳达峰
通过加强能源转型和节能减排措施,逐步实现碳排放的峰值。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景和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它将为未来几代人提供一个清洁、美丽、健康的生活环境。 这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和展望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PPT课件总结了生态文明的概念、挑战和建设内容,以 及政策措施和实践案例。我们应共同努力,为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而奋斗。
教育与宣传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和公众宣传,提升生态意 识。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和措施
可再生能源政策
生态保护政策
循环经济政策
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采取措施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 限制资源开采和污染排放。
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减少废弃 物的产生和排放。
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的案例和成果
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和挑战
中国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峻挑战。大气污染、水资源 短缺、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生态保护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保护物种多样性 和生物安全。
环境治理
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改善大气质量和水环 境。
绿色发展
推动绿色创新和低碳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PPT课件
欢迎来到《生态文明美丽中国》PPT课件。通过这个演示文稿,我们将一起探 索生态文明的概念、挑战、建设内容和意义,以及在实践中取得的案例与发展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 它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推动可持续发展,确保子孙后代能够生活在一 个美丽的中国。

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兼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PPT课件

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兼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PPT课件
从根本目的看,必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 吃上放心的食物。
美丽中国建设属于生态文明建设,也属于社会文明环 境建设。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包 含人文景观和人们的社会素养所展现的文明社会程度。 生态环境建设既有原生态又有人们改造环境、优化环 境、使环境更适合人们需求的两大内容。通过人们的 努力让天更蓝,水更秀,空气更清新,人更惬意,生 活更舒适,幸福感更强。
邓小平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 建设。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政治、 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总体布局 。此后党的十三 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延续了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和谐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一项重要内容确立下来, 五年前党的十七大,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 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写入党的章程。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不断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我们党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表明我们党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 水平。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 “五位一体”,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经济建设做基础,政治建设做保障的情况下,不仅要满 足人民的基本物质需求,还要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 文化权益的提升,文化建设的内容就凸显出来了;
社会建设就是要以民生为重点来保障我们的经济、政 治、文化建设的成果;
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成果为人民群众所共享,所 有这一切都要有一个大的生态背景,大的环境背景。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精品) PPT课件

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精品) PPT课件
有下降到每人每年500立方米以下的危险,这个数字被认为 是保持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供水底线,将引发水源战争 2070年——喜马拉雅冰川,喜马拉雅山积雪融水是黄河、 长江、湄公河及恒河等亚洲重要河流的主要水源。到2070 年,喜马拉雅山脉冰川覆盖面积将减少43%。
22
耕地减少,表土流失极为严重
视频:土地沙化
17
2006年7月23日,在法国东南部的里昂,一只猴子端起瓶子 喝水。那一年热浪袭击期间,法国共有112人直接死于高温。
18
黄河断流
中国古文明中心的发源地——黄河,目前年断流最长达227天
19
洞庭湖面积骤减
洞庭湖1825年面积约6千 平方公里,1949年减少到 4360平方公里,到1998年 长江特大洪灾时湖面面积 仅为2653平方公里,据此 缩减速度,洞庭湖将可能 在不到200年的时间内成 为又一个“罗布泊”,从中 国自然地理图册上消失。
35
中国所有的资源都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 没有一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098m3,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 源拥有量的1/4;且时空分布极不均衡。
2008年,我国共有耕地18.2574亿亩。人均不足1.4亩,不 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我国45种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多种重要战略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 人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60% 、10%和5%。
360
340
CO2
浓 度
320
(ppmv)
300
40年
28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50年 工业化(1750年)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明显增加

五位一体谱华章ppt课件

五位一体谱华章ppt课件
五位一体谱华章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CATALOGUE
01
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需要一种全面、协调的发展方式来解决。
意义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战略举措,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缩小贫富差距。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政策,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03
02
01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公平竞争和资源有效配置。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政治建核心,它强调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中华文化传承需要从娃娃抓起,通过教育、文化活动等方式,培养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他们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文化。
公共文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五位一体谱华章ppt课件中,应强调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和提高,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活动的组织和推广等。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课件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课件
铜矿等资源对外依存度均超过50%;
能源消耗: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发达国家的 3至4倍,
是印度的1.6倍;
生态环境:COD、CO2、SO2等排放量居世界前列,废气、废
水、废渣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严重。
18
环境污染严重
一.2008年中国地表水746个国控断面, Ⅰ到Ⅲ类水的比例 为47.7%,Ⅴ类或劣Ⅴ类水占23%,且人口密集地区作为饮用水 源的水体环境质量没有得到显著改善。 二.部分城市空气污染仍然较重,重点城市未达到空气质量 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较高,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天数没有很大的 提高。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要求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 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二是文明新境界。生态文明倡导的是人 与自然和谐的文明,不是物质财富增加而自 然受到伤害的文明。 三是社会新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 文明的高级状态,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 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地球生存之战
地球自然资源每年提供价值15万亿英镑的物产,如新鲜的水、清洁 的空气和鱼等。 人类在从根本上、很大程度不可逆转地改变着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大多数变化意味着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人类活动加快了物种灭绝的速度,通常达到地球历史背景速度的 1000倍。 有10%-30%的哺乳动物、鸟和两栖动物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 资源过度掠夺,特别是过度捕捞。使世界大多数地区渔业资源已减 少90%; 2000-2050年间,预计另有10%-20%的草地和林地将被转换农业用地。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由主要依靠外需向主 要依靠内需转型、产业结构由低附加值产业为主向高附加值产业 为主转型、要素投入结构转型由主要依靠一般要素向主要依靠高 级要素转型、排放结构由污染排放为主向清污排放(如氧气、水 蒸气等)为主转型,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尊重自然
承认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 展的基础,人类活动应顺 应自然规律,不违背自然 法则。
顺应自然
按照自然的客观规律来安 排和改造人类的生产和生 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 和谐共生。
保护自然
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 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防止 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 衡。
绿色发展理念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政策措施创新与优化
创新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转 移支付、区域协作等方式,对生态保 护贡献者进行合理补偿。
优化资源配置政策
加强绿色金融政策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产业、生态 环保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金 融创新发展。
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资源税 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05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举措
CHAPTER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01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明确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严格保 护自然生态空间,维护国家生态 安全。
02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 工程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恢 复生态系统功能,提高生态产品 供给能力。
03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 设和管理
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提升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水平,保 护生物多样性。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 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 生态意识。
02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 系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 态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格落实生 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推动形成绿色发 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03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 面绿色转型
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 ,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 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 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 。

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课件

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课件

我国(或“中国”, 在涉外时用)
国家 人大、全国人大、地 方各级人大 人大代表、人民代表 公民
国际关系、当今时代主题、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 我国的外交政策、政治多极化、和平发展和谐世 界
国家性质、人大性质、组织活动原则、人大职权 人大代表的产生、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市民、居民、工人、 农民、农民工、外来 务工人员等
①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文化是经济和政 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 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 经济以重大影响。加强生态文化文明建设,构建 “两型社会”,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 培养节能意识,推动绿色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发 展方式的转变。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 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 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 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 境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它必将影响个人的思 维和实践,对个人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 久的影响。
生活与哲学:
①辩证唯物论角度,加强生态文化文明建设, 构建“两型社会”,主要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 辩证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按客观规律办事 的辩证关系以及意识的能动性。 ②认识论角度,加强生态文化文明建设,构建 “两型社会”,主要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 关系、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③唯物辩证法角度,加强生态文化文明建设,构 建“两型社会”,体现了联系观点、发展观点、 矛盾观点、辩证的否定观。
公民: ①公民依法有序参与政治,依法行使参与权、 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
②公民有义务维护公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③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权利的实现要 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公民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也应该承担建 设生态文明的责任和义务,更加积极地保护生 态。

五位一体总布局课件

五位一体总布局课件

文化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端人才 缺乏,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不完 善。
文化建设的战略措施
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 加大对文化遗产、民族文化的保护力 度,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培育文化创意产业
鼓励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具 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和龙头企业。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加强与世界各 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和 法律的实施,提高司法公信力,
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04
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01
02
03
促进社会和谐
文化建设能够提高社会文 明程度,增强民族凝聚力, 促进社会和谐。
提升国家软实力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 组成部分,文化建设能够 提升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 影响力和竞争力。
完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高端文化人才引进和培养,完善 文化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05
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建设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通过加强社会建设,可以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经济发展提 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加强社会建设有助于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增强社会自治能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资源过度开发
当前,一些地区存在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导致 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环境污染严重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 日益突出,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生态系统退化
由于过度开发、污染等因素,一些地区的生态系 统出现退化现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措施

发展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课件课件

发展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课件课件
提示: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 发。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生态 文明理念。②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体现了意识 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将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③规律具有客观 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按规律办事。树 立生态文明理念既尊重了自然规律,又发 挥了主观能动性,做到二者相结合。

4、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 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 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 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 为文化创新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更 加充分的条件。在经济发展,环境恶化的 背景下,十八大提出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美丽中国的号召,给我们指明了经济社会 发展的美好愿景和科学发展的具体方式。 (P49)

10、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准 备走曲折艰难的路。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美丽中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不懈 努力才能最终实现。(P64-65)
11、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 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 必然结果。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小事做 起。(P65-66)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近年来,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乱象频出,暴
露了市场调节的弊端。只有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才能克服市场调节的弱点。因此,要加强政府有关
部门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环保监管制度,这是国
家加强宏观调控的表现。(P83-84)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

5、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发展生态文 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依据。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2024)

《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2024)
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强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
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创建节水型城市,推动海水淡化规模 化应用,推进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 垃圾处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9
加强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应用
2024/1/30
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活动,如环保公益广告、生态文化节、环保知识竞赛等,提 高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21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能力
加强环保知识普及教育,提高 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度。
2024/1/30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鼓励公众从自身做起,节约 资源、保护环境。
在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中,注重发 挥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采取生态 恢复措施,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和良 性循环。
10
03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成果
2024/1/30
11
污染防治攻坚战及成效
大气污染防治
通过实施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和 污染物排放控制,减少工业排放 、控制城市扬尘、治理机动车尾 气等措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生态文明建设》 PPT课件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与意义 • 生态文明理念与原则 • 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成果 •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与完善 • 生态文明教育与文化传播 • 国际合作与交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的作用 • 未来展望与挑战应对
2
01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与意义
展中国家的环境权益。
加强环境政策对话与交流,学习 借鉴国际先进的环境治理理念和 经验,提升我国环境治理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建设做基础,政治建设做保障的情况下,不仅要满 足人民的基本物质需求,还要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 文化权益的提升,文化建设的内容就凸显出来了;
社会建设就是要以民生为重点来保障我们的经济、政 治、文化建设的成果;
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成果为人民群众所共享,所 有这一切都要有一个大的生态背景,大的环境背景。
从根本目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必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 吃上放心的食物。
美丽中国建设属于生态文明建设,也属于社会文明环 境建设。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包 含人文景观和人们的社会素养所展现的文明社会程度。 生态环境建设既有原生态又有人们改造环境、优化环 境、使环境更适合人们需求的两大内容。通过人们的 努力让天更蓝,水更秀,空气更清新,人更惬意,生 活更舒适,幸福感更强。
中国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 障。
“五位一体’的新布局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产生的,更 加强调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的发展。
“五位一体”中,五项建设是环环相扣,息息相关的
经济建设是基础,没有经济建设就没有发展的前提;
政治建设是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往哪儿发展,走什 么样的路,政治建设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保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 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 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事实上,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迫在眉睫的挑战。今年7月 以来,四川什邡、江苏启东、浙江镇海陆续发生民众因担心环 境被破坏而反对工业项目上马的群体事件。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科 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
本国策,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性地提出建设生 态文明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为我国实现人与自然、
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远大目标 指向和强大实践动力,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八大胡锦涛
“五位一体”是十八大报告的“新提法”之一。首次将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为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 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 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
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 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
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 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 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胡锦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 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 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 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 出贡献。
我国的发展极不平衡,人的综合素质极不平衡,生态 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要着眼缩小这种种不平衡。 加强环境建设,着力于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必须采 取寻常和非常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以强力缩小人与人 之间的文明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