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合集下载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1、吃粽子: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粽子最初是用来是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也有说法是说屈原投江那后,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

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

2、扒龙舟: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春秋之前,古代百越地区崇拜龙图腾的一些部族会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以龙舟竞渡的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这是五月初五龙舟赛最初的样子。

扒龙舟历史悠久,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

3、挂艾草与菖蒲: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在在门上挂艾草与菖蒲,因为艾草和菖蒲都有驱除蚊蚁的作用,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4、拴五色丝线:五色丝线是由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丝线搓成,在端午节这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驱邪。

5、佩香囊: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

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

6、洗草药水: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端午日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是药,端午日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7、打午时水:午时水,即是在端午日午时于井里打上来的水。

古人把打上来的午时水视为大吉水,这天的午时阳气最盛,端午日午时驱邪最佳,具有辟邪、净身、除障的效果。

8、避五毒: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避五毒的习俗。

其实这是由于北方夏季天气燥热,瘟疫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这才让北方古人逐渐形成“避五毒”、“躲端午”等习俗。

9、饮雄黄酒:雄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

端午节的禁忌有哪些1、已婚女人不在娘家过夜,民间的说法是出嫁的闺女走娘家,必须在端午节之前回婆家,也就是不在娘家过端午节。

端午节十大有趣习俗

端午节十大有趣习俗

端午节十大有趣习俗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五大节日之一,受到全国各地人民的普遍重视。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端午节十大有趣习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一、赛龙舟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寓意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二、吃粽子粽子,又叫“角黍”,其由来已久,据记载,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粽子。

民间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三、佩香囊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爱意。

四、悬钟馗像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人们在端阳节悬挂钟馗像,用来镇鬼避邪,希求家庭平安。

五、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六、游百病贵州地区端午风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穿新衣,在中午一时左右,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非常快乐。

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当地人称此举为游百病或洗百病,并认为这样做会使一年内吉利平安。

七、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中药材,中医药书籍说雄黄能治百虫毒、虫兽伤,故民间有“五月五日饮雄黄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等俗言。

八、拴五色丝线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因而,端午节日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九、吃鸡鸭鹅蛋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

十、驱五毒端阳节这天人们在门上贴上纸剪的五毒图像,以避其毒。

驱五毒反映了人们除害防病的良好愿望。

【拓展】端午节其他习俗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戴香包颇有讲究。

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中国人民都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并且遵循传统习俗。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丰富多样,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习俗。

1.包粽子包粽子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

粽子是一种由糯米和其他食材制成的食物,通常用竹叶裹成三角形。

包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民间传说,传说中,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将食物投入江中,以防止鱼虾吃掉他的身体。

而粽子则是用来代替这些食物的。

包粽子的过程十分有趣,首先准备好糯米、馅料和竹叶,将糯米泡水后蒸熟,再将竹叶用开水烫软,接着将一片竹叶摊平,放上适量的糯米和馅料,然后折叠成三角形,并用棉线绑住。

包好的粽子要用绳子捆成串,然后用锅煮熟即可。

包粽子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也是人们亲手制作美食的方式,体现了家庭之间的温馨和团结。

2.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传统习俗,特别是在南方地区。

龙舟是一种长条形的舟艇,外形呈龙状,由船身、船头、船尾和船身两侧的龙头和龙尾组成。

赛龙舟源于中国古代的屈原故事,当时人们为了悼念屈原,纷纷划船到江中打捞他的尸体,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划龙舟比赛的传统活动。

赛龙舟的比赛通常在江河湖海等水域进行,参赛的队伍要配合船头鼓手的指挥,齐心协力地划动桨。

同时,龙舟比赛也有丰富多样的仪式、音乐和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

这项活动既是对屈原的纪念,也是一种团队合作的体验,融合了体育竞技和文化艺术。

3.佩戴艾草和挂菖蒲艾草和菖蒲都是端午节的特殊植物,人们在这一天会佩戴艾草和挂菖蒲,有着驱邪辟邪的寓意。

根据传统,人们会将艾草捆成束,挂在门口或悬挂在室内,以驱除邪气和疾病。

同时,人们还会将菖蒲插在鬼门关或门前,用来驱走邪恶的力量。

艾草和菖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认为具有清香和辟邪的效果。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通过佩戴和挂菖蒲的方式来祈求平安祥和,预防疾病和灾祸的发生。

这种习俗既是保护自身和家庭的方式,也是对古代神话传说的一种传承。

端午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端午的民俗活动有哪些

端午的民俗活动有哪些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也称为“重五节”、“端阳节”、“午日节”等。

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中的民俗活动更是多种多样,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1、包粽子端午节最重要的传统之一就是包粽子。

粽子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年节美食,用糯米、猪肉、豆沙、蛋黄等填充,以芦苇叶或者粽叶包裹起来,蒸煮6-8小时,食用时配上刚煮好的菜,在家庭聚会中,大家一起制作,十分热闹。

2、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另一个传统活动,不少地方都会举办这种传统的竞技体育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许多人手持竹桨,在龙舟里向前划,竞争速度和耐力。

这个活动和中国的古老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据传说,古代中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被放逐后,跳江自尽。

听闻这个消息的百姓们就在江里划船拯救屈原,敲鼓打响来吸引鱼群,不让鱼儿啃食屈原的身体,这就是赛龙舟的由来。

3、挂艾叶和菖蒲在端午节,人们习惯将艾叶和菖蒲挂在门上或者屋内,以驱邪和防疫。

据传艾叶和菖蒲在民间认为有毒驱蛇的作用。

这个习俗在中国各地都有,比如南方的福建省还有在端午结束后将菖蒲放到河里灭夏的习俗。

4、穿五彩绸带端午节的时候,很多女孩子会用五颜六色的丝绸带绑在自己的腰间上,甚至还会绑在衣角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祈求健康和幸福。

五彩丝带神秘、美丽,在当前社会中也成为时尚的代言物之一。

5、玩健身游戏端午节还有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是玩健身游戏。

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各种游戏,比如踢毽子、跳绳、打陀螺、靠线,等等。

这些游戏不仅可以培养个人从事文化体育活动的意识,还可以促进团结和交流,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社交活动。

总的来说,端午节的民俗活动有很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促进民间文化的沉淀、传承和发展,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在今天这个变化迅速的时代,我们也应该珍惜、继承和发扬这些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民俗活动。

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活动

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风俗活动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传统风俗活动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庆祝这个节日,而端午节也因其独特的风俗活动而备受关注。

那么,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传统风俗活动吗?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

一、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活动之一。

龙舟起源于中国,据传始于春秋时期的楚国,起初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龙舟由木材制成,外形呈长条形,头部有龙头,尾部有龙尾,整个龙舟上还会装饰各种图案。

在比赛中,一般有两个人敲锣打鼓、一人教掌舵、一人领船、十数人划桨,队手们在比赛中奋力划桨,带着龙舟在水中翻滚、飞舞,同时各种呐喊声、锣鼓声也十分嘹亮。

赛龙舟是一项充满活力的运动,也是一种展现团队协作与竞技精神的体验。

二、吃粽子吃粽子也是端午节传统的风俗活动之一。

粽子是一种用粳米等食材包裹而成的传统中国食品,外形呈三角锥形,馅料种类多样,包括糯米、豆沙、肉类等。

吃粽子的习俗据说始于屈原,他曾将糯米包裹成三角形,投入汨罗江中,以祭祀自己。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也开始包粽子,并在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表示对屈原的怀念之情。

在现代,吃粽子的习俗仍然广泛存在,不仅仅是一种口感美食,更是一种传承文化的形式。

三、挂艾草挂艾草也是端午节传统的风俗活动之一。

艾草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据说能够驱邪、辟秽,因此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将艾草捆成一束,挂在门口或者悬挂在室内,以保佑家庭平安。

挂艾草的习俗据说也始于屈原,他曾将艾草散布在自己的住所、村庄和城市的四个角落,以期驱除瘟疫和邪恶。

现代人们也将这种传统习俗延续下来,希望通过挂艾草来祈求健康、平安。

总之,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其中的传统风俗活动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体现。

在今天,这些传统风俗活动虽然已经改变了一些形式,但是其内涵仍然在不断传承。

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这些传统风俗活动都有其深厚的文化意义,都是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的。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阅读!端午节的传统习俗1、扒龙舟扒龙舟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

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十分流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端午有龙舟也有凤舟,凤舟是源于远古的乌舟,有的地方还有龙凤船。

扒龙舟是民间信仰中龙崇拜的一种形式,即要借龙之神威,祈福、辟邪。

2、挂艾草与菖蒲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民间认为艾草还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艾草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

南北各地均有端午挂艾草习俗。

南方视为天地纯阳正气吉日进行驱邪祛病,北方一些地方视为恶月恶日进行避恶避毒。

3、洗草药水洗草药水,端午习俗之一,端午这天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药。

端午日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拜神祭祖拜神祭祖是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

”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

按照民间的观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

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时时刻刻的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尘世的人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5、佩香囊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

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效。

端阳以四色线系臂,并佩戴香囊,小巧玲珑精致可观。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一般是内装香料,用五色丝线缠绕而成,或者采用彩色绸缎或布块包上棉花,掺和着川芎、白芷、排草、芩草、丁香、山艾、细辛、甘松、白芷、甘草、雄黄粉等中药粉,再用彩绸扎绣而成,下边还垂上红、绿、青、蓝、紫各种线穗,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在中国,端午节已有2500年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

端午节期间,人们遵循各种传统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挂艾草、饾馨香、佩香囊等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一起来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习俗吧。

一、吃粽子在中国,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吃粽子。

粽子是一种由糯米、豆沙、蛋黄、瘦肉、花生、枣等馅料包裹在箬叶或者竹叶里的传统美食。

吃粽子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因为传统认为屈原的魂灵被投入江中后,当地的百姓向江中投食糯米饭,以确保屈原不被鱼虾啃食。

在此之后,人们将这种饮食形式转化为粽子的现代形式,以纪念这段历史传说。

二、挂艾草和穿香囊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不仅仅要吃甜的、咸的粽子,还要挂艾草和佩香囊。

艾草是一种象征吉祥的草药,在端午节期间将艾草挂在门前或床头,以驱赶邪恶。

人们还喜欢穿着香囊,香囊通常由香料制成,香气四溢,代表着平安。

挂艾草,佩香囊成为端午节的一大特色。

三、饮雄黄酒雄黄酒又称为雄黄酒囊,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料,被使用在端午节等重要日子。

雄黄酒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传统上认为饮雄黄酒可以预防疾病、驱鬼、驱邪等,其药用的效果让人们认为是治疗疾病的灵丹妙药。

四、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中最令人兴奋的活动之一。

赛龙舟源自中国南部一个古老传统,现在已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盛大比赛。

龙舟是一种长而窄的木船,前面有一个头雕成为龙的样子,身上斜向翘起,并且服饰华丽。

靠手划动龙船以达到赛比赛目的的习俗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五、饾馨香饾馨香或“豆馅糕”在南方地区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

据说上古时代,饾馨香是一种赛前补充能量的重要食品,而现在,它已经成为端午节的一种文化遗产。

饾馨香由糯米粉和豆沙或蜜枣馅制成,然后放入模具,制成各种花色和形状。

饾馨香非常好吃,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

总之,端午节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

中国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

中国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中国端午节的传统风俗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源于中国远古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庆祝方式。

以下是端午节的传统风俗。

一、龙舟比赛龙舟比赛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传统活动之一。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他在这一天投江自尽,人们为了避免鱼虾啃食屈原的尸体,就划龙舟打捞。

后来,龙舟比赛逐渐演变成为一项体育竞技活动。

现在,各地都会举行龙舟比赛,比赛的时候,各队选手身穿统一的服装,手持浆,齐声高喊助威口号,竞相划桨,争夺胜利。

二、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之一。

粽子是用竹叶裹着糯米、肉或豆沙等馅料蒸制而成的,颜色和形状各异。

各地的粽子口味也有所不同,南方的粽子比较甜,北方的粽子则比较咸。

吃粽子的习惯在民间流传已久,人们常在端午节这一天互相赠送粽子,代表着互相关爱和关怀。

三、挂艾叶和穿香囊端午节还有一个传统习俗,就是挂艾叶和穿香囊。

人们认为,艾叶可以防疫驱毒,穿上香囊可以祛邪驱鬼。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挑选新鲜的艾叶,绑成束,挂在门口或某些重要的物品上,这样可以祈求家人平安健康。

同时,还会制作一些香囊,里面装着各种香料和中草药,佩戴在身上,可以驱邪避灾。

总结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节日,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但无论地区如何,龙舟比赛、吃粽子、挂艾叶和穿香囊,这些传统的节日习俗都是不可缺少的。

这些传统风俗和习惯,代表着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也是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的重要文化遗产。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及意义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及意义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及意义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中国古代祭祀龙神和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

在中国,端午节的庆祝形式千姿百态,不同地区和不同族群都有各自的习俗与节庆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及其意义。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1.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为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

相传屈原投江自杀后,当地百姓随即划船搜寻他的尸体,并在行船时放粽子以供屈原。

此后,屈原便成为船民的保护神并传承至今。

因此,赛龙舟成为了纪念屈原和祈求平安顺利的一种方式。

2. 食粽子在端午节的时候,中国家家户户都要制作并食用粽子。

粽子由糯米、豆沙、肉类等不同馅料包裹在竹叶中而成,形状类似于三角形。

其具体食用方式也有很多种,有的人会加花生或枸杞,有的则会配上红枣。

粽子的味道和口感极为独特,令人难以忘怀。

3. 悬艾叶传统上,端午节还有一个特殊而古老的风俗就是悬艾叶。

艾叶有驱虫、祛病和增进健康的功效,因此很多人都会在端午节期间将艾叶挂在门口或室内,以期驱逐邪气和疾病。

4. 打毒酒端午节还有一项古老的习俗,就是打毒酒。

毒酒是一种用米、黄酒和雄黄制成的饮料,颜色呈黄色或绿色,具有一定的毒性。

人们将毒酒洒在门前、床下、房角等处以驱赶恶鬼和疫病。

端午节的意义1. 纪念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的大诗人和爱国志士,他生于春秋时期的楚国。

他为爱国痛哭流涕,辗转反侧,曾写下了《离骚》、《天问》和《九章》等诸多不朽诗篇。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目的是让人们铭记先祖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2. 增进团结和和谐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为热闹和充满竞争的活动之一,人们在赛龙舟的时候要紧密合作,团结协作一齐划舟,既能表演个人的身手,也能展现团队的实力。

赛龙舟活动让人们化解矛盾,增进团结和和谐。

3. 表达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端午节通过艾叶和毒酒等方式,将人们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艾叶可以驱虫消毒,而毒酒则意味着祛病驱鬼。

这些传统的活动和仪式都是中国人们对自然的一种敬畏和尊重,也是一种长久以来积累的文化价值。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精选)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精选)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精选)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庆祝和纪念,包括参加龙舟比赛、包粽子、挂艾草、佩戴五彩丝线等等。

下面,我们将一一介绍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1. 龙舟比赛:龙舟比赛是端午节最具特色和受欢迎的习俗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分成不同的队伍,划着装饰有龙头的长船,在江河湖海中比拼划桨的速度和技巧。

乘船者会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船身也被装饰得非常漂亮。

龙舟比赛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2. 包粽子: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人们会提前准备好糯米、糖、红枣、豆沙等各种馅料和粽叶,然后将其包裹成三角形或矩形。

包粽子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也是一项家庭团聚和传统技艺的体现。

包好的粽子可以蒸煮或煮熟后食用,其口感香甜可口,成为人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美食。

3. 挂艾草:在端午节,人们还会挂艾草以驱邪避疫,以示祈福和祭祀先祖。

艾草是一种草本植物,被认为具有辟邪、祛病、驱虫的功效。

人们会将艾草捆绑成串,挂在门口或悬挂在家中的柱子、玄关等位置。

挂艾草不仅是一种保护家庭健康的信仰和习俗,也是一种装饰和喜庆的表达。

4. 佩戴五彩丝线:在端午节这天,人们还会佩戴五彩丝线,用以辟邪和祈福。

五彩丝线由五种不同颜色的丝线编织而成,每种颜色代表不同的寓意。

红色代表喜庆吉祥,黄色代表富贵平安,蓝色代表平安顺利,绿色代表健康长寿,白色代表纯洁祥和。

人们会将五彩丝线系在手腕上或佩戴在身上,以祈求吉祥平安的福运。

5. 观赛艇比赛:除了龙舟比赛,端午节期间还会举行赛艇比赛。

赛艇是一种桨式划船运动,与龙舟比赛相比,赛艇的船形更修长,划桨的动作更规范。

赛艇比赛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选手和观众的关注和参与,成为端午节期间的一大亮点和节目。

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样,每个地区和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习惯。

无论是参加龙舟比赛、包粽子、挂艾草,还是佩戴五彩丝线,这些习俗都是人们表达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统精神的追求。

端午节的活动有哪些

端午节的活动有哪些

端午节的活动有哪些端午节,又称龙华节、午日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日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每年阳历日期不同。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也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会举行各种活动,以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

1. 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主要的活动之一。

赛龙舟源于中国远古时代,传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的身体,就划船去救他。

为了纪念这个传说,后来发展成了赛龙舟的活动。

赛龙舟有多种形式,最具代表性的是竞渡比赛,通常在江河湖泊举行。

参赛队伍会乘坐彩绘的龙舟,在围观者的欢呼声中划行,争夺冠军。

这项活动充满激烈的竞争和欢快的气氛,吸引着无数观众前来观看。

2. 粽子制作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也是必不可少的节日美食。

粽子由糯米、豆角、肉类等多种食材制成,然后用粽叶包裹,再用绳子捆扎成三角形。

制作粽子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技巧的过程,因此不少家庭会在端午节前后,聚在一起包粽子。

人们会一起准备材料,包粽子,并分享自己的包粽子心得。

这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亲情的交流和团聚的方式。

3. 悬挂艾草和菖蒲端午节时,人们还会在门前、阳台和窗户上悬挂艾草和菖蒲。

据传,艾草和菖蒲有驱邪和避邪的作用,可以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平安。

古代人们认为艾草可以驱走邪恶的鬼魂,保护家庭平安。

而菖蒲则被视为一种神圣的香草,人们相信其具有辟邪的功效。

因此,在端午节期间,悬挂艾草和菖蒲成为了一种习俗。

4. 赛百草一些地方还有赛百草的习俗。

人们会采集各种草药和植物,并制作成艺术品,展示在户外的场地上。

这些艺术品通常是用鲜花、树枝、草叶等制作成的,形状各异,色彩鲜艳。

参赛者会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技艺来设计和制作,然后在端午节期间展示给其他人观赏。

这项活动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展示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创造力。

5. 佩香囊在一些地区,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人们会将香草和其他香料装在小布袋中,然后挂在身上或放在家中。

端午节的八大传统风俗

端午节的八大传统风俗

端午节的八大传统风俗端午节的八大传统风俗风俗1:吃粽子古时为祭祀投江的屈原,荆楚之人农历五月五日会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为恐鱼吃掉,人们想出用粽叶包米,外缠彩丝。

后来,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风俗。

在老北京,粽子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俗称“二米粽子”。

系粽子则用马莲草,也是北京特产。

风俗2:挂艾草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在院门前和房檐下挂艾草或菖蒲,因为二者皆为中草药,蚊虫害怕这种味道,能起到驱蚊的效果。

因为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古人称之为“水剑”,说它可“斩千邪”。

人们便会把菖蒲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等形状,挂在儿童脖子上,以求吉利。

也会挂在门楣,起到驱魔祛鬼的效果。

风俗3:赛龙舟传说楚国人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王作楫说,古人赛龙舟时在终点设了鱼标、鸭标、铁标,谁拿到这3个标就获得了冠亚季军。

为了让参赛者从远处看到终点,古人还会在3个标上用锦缎打上蝴蝶结。

风俗4:吃五毒饼端午节临近夏至,天气越来越炎热,细菌滋生,人容易中暑生病,古人于是食用五毒饼消病强身。

五毒指蝎子、蛤蟆、壁虎、蜈蚣、蛇,古人将它们的形象盖在饼上,馅儿也是“五馅”:樱桃、荸荠、桑葚、黄杏和江米藕。

据说,吃了五毒饼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

风俗5:斗百草古时人们到端午节,会结伴去郊外采药,采药途中会斗草玩,逐渐形成习俗。

王作楫介绍,参与游戏的两人会持草相对站立,双手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两端。

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草或花茎被对方拉断谁为输。

风俗6:收五毒端午节时,女孩要在胸前别上“缯子”,据说这种用彩色丝线缝制、样子跟粽子类似的布艺可以驱邪避恶。

男孩则在颈上挂一个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意思是“收”了五毒。

风俗7:贴葫芦花老北京人喜欢葫芦,因为葫芦是“福禄”的.谐音。

古时人们会用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里面包括“五毒”图案,称为“葫芦花”,五月一日贴出,五月五日午时摘下扔掉,称为“扔灾”。

端午节风俗有哪些传统文化

端午节风俗有哪些传统文化

端午节风俗有哪些传统文化端午节,又称重阳节、龙舟节,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

端午节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穿五色线等,下面将从这些方面介绍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一、吃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最传统的风俗之一。

粽子的外观是三角形,用竹叶包裹,内部由糯米、肉、豆等多种食材组成。

吃粽子的习惯在民间已经流传了数千年。

据传,吃粽子的习俗与屈原有关,他在投江自尽后,百姓们为了防止鱼虾咬食他的身体,就将糯米包在荷叶中,扔进江中,以表示对屈原的敬仰和哀思。

现在,吃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不可或缺的元素,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也是家庭团聚的象征。

二、赛龙舟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一个重要传统文化。

据说,赛龙舟的习俗起源于古代中国的楚国。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因遭贵族排挤而投江自尽,百姓们用龙舟去寻找他的遗体,这就是龙舟赛的起源。

现在,龙舟赛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每到端午节,各地都会举行龙舟比赛,以悼念屈原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三、挂艾草、穿五色线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吃粽子和赛龙舟,还包括挂艾草和穿五色线。

挂艾草是一种民间习俗,在端午节期间会在门口和床上挂上艾草,以祛病驱邪、消灾避祸。

五色线是五彩缤纷的丝线,可以绕在手腕上或穿在身上,以驱邪祈福的作用。

总之,端午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穿五色线等都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代表着人们对屈原的纪念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决心。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它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端午节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传统风俗有哪些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端午节的传统风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端午节的风俗1、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2、端午食棕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

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

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祝愿考生考上好的学校。

3、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

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4、悬艾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为端午节。

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俗传统,下面将介绍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习俗。

一、吃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粽子是用糯米加上各种馅料包扎而成的一种传统食品。

具体的包扎和馅料因地域和习俗而有所不同,各地有豆沙、红枣、肉、蛋黄等不同口味的粽子。

吃粽子的习俗起源久远,据说最早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古代诗人屈原。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忙着包粽子,一家人一起团结合作,亲手包制美味的粽子,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二、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又一重要习俗。

传说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为了避免鱼虾伤及屈原的身体,纷纷划船寻找他的遗体,并撒下米粽以引鱼虾吃掉米粽而保护屈原。

后来,人们慢慢将划船寻找屈原的活动发展成了赛龙舟的传统习俗,也是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

赛龙舟时,船上划手协调配合,使船稳而行进迅速,又有人敲击鼓声以配合。

这场激烈有趣的比赛,吸引了无数民众的观看和参与,成为端午节的一大特色。

三、挂艾草和蒿草在端午节,人们还会挂艾草和蒿草。

根据传统,人们将艾草系成一束,挂在门上或者屋檐下,以驱邪避邪。

艾草和蒿草有消阴毒、驱邪辟瘟的作用,在端午节这一天使用,有保平安、祈福的寓意。

四、佩香囊佩香囊是端午节习俗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香囊一般为布制,里面填充着花草、香料等,然后佩戴在身上。

这一习俗源自古代的驱邪避魔的方法,人们相信佩戴香囊可以保平安,避邪祈福。

现代人们也常将香囊作为一种装饰品,佩戴在身上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五、祭祖在端午节这一天,很多人还会进行祭祖活动。

这是一种传统仪式,人们会将祖先的牌位摆放在庄严的祭坛上,向祖先们献上祭品,祈求祖先保佑整个家族平安、幸福。

祭祖是一种弘扬家族文化、继承中华传统的方式,也是中华民族对祖先的一种缅怀和敬意。

以上只是一些和端午节相关的习俗,地区和家庭的习俗可能会有所不同。

端午节是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人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时刻。

端午节各地的风俗有哪些

端午节各地的风俗有哪些

端午节各地的风俗有哪些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

这一天,各地有不同的风俗习俗,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主要的端午节风俗。

1. 北方吃粽子:在北方地区,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会吃粽子。

粽子是一种用粳米、糯米、红豆、豆沙等包裹在竹叶或者芦苇叶中煮熟的食物,外形像长方体。

人们相信吃粽子可以驱邪、避恶、增加福气。

因此,北方人在端午节期间会互相赠送粽子,祝福对方平安幸福。

2. 南方赛龙舟:在南方地区,特别是江南地区,人们会在端午节这一天举行龙舟竞赛。

龙舟是一种长约10余米的木船,前端雕有龙头,尾部装有彩旗。

比赛时,一群人划着龙舟,响亮地鼓声和欢呼声穿梭在水上,非常壮观。

这项民间运动起源于古代中国人民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方式,带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意义。

3. 悬挂艾草和艾叶:在端午节这一天,很多地方还会悬挂艾草和艾叶,以驱除瘟疫和鬼神。

人们相信艾草可以驱邪、清除病气。

在端午节这一天,很多人还会用艾叶拍打自己的身体,以驱散疾病。

4. 挂菖蒲:挂菖蒲也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人们会在门前或者房间内挂上菖蒲,以驱邪避灾。

传说菖蒲有辟邪的功效,可以保护家人平安。

5. 穿五彩线:在一些地方,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会穿上五颜六色的绳子,代表幸运和吉祥。

这些绳子通常会系在手腕上,有些人甚至会互相交换绳子作为友谊的象征。

6. 玩艾草香囊:在端午节这一天,很多人会制作艾草香囊并佩戴在身上。

香囊里通常装有艾草和一些香料,散发出清香的味道。

人们相信佩戴艾草香囊可以辟邪、驱鬼、保平安。

7. 登高望远:在端午节这一天,很多地方有登高的习俗。

人们会攀登高山,以迎接节日的到来。

登高的同时,人们还会远眺,展望美好的未来。

8. 端午节民俗表演:在一些地方,会举行各种各样的传统民俗表演活动,如舞龙舞狮、踩高跷等。

这些表演形式独特,富有地方特色,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

这些风俗习俗展示了中国不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

它们不仅是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民间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所在。

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及寓意

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及寓意

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及寓意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民间习俗及寓意,盼望对你们有关心。

端午节有哪些民间习俗1、吃粽子提到端午节,信任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吃粽子了。

每到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粽子,不管是豆沙粽,还是肉粽,每一种口味都深得大家的宠爱。

2、赛龙舟在端午节的时候,许多地方只要条件允许就会组织划龙舟竞赛,参赛队伍穿着统一的服装,一边喊着口号,一边划龙舟,动作整齐划一,也会吸引许多人前来观看。

3、悬挂菖蒲、艾叶端午节的时候,许多人家都会在房檐或者窗户上挂上菖蒲或者艾叶,有辟邪的寓意。

4、佩戴香包端午节时,许多人会佩戴香包,香包或是用五彩丝线缠成的,或是用布拼接成的,有祈求家庭和谐,身体健康之意。

年轻年女获赠香包还可以表达爱意。

5、饮雄黄酒许多地方流行在端午节的时候喝雄黄酒,雄黄酒与驱虫的作用,还有辟邪的寓意。

6、游百病是部分地方在端午节的时候通过巡游而消退疾病的一种节日行为,男女老少白天的时候出去走一走,晚上在回来洗个澡,可以祛除百病,以后健健康康的。

7、拴五色丝线端午节的时候许多地方的人会佩戴五色丝线做成的手链,不仅好看,还有辟邪的寓意。

端午节的寓意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节期为农历五月初五。

相传,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定为节日。

这一节日的主要意义是为了传承与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

端午节在历史进展演化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端午习俗甚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喧闹喜庆。

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

因传奇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风俗_端午节经典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风俗_端午节经典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风俗_端午节经典习俗有哪些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吃粽子是端午的传统习俗,除了吃粽子,大家知道还有哪些风俗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风俗_端午节经典习俗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风俗1、咸鸭蛋吃咸鸭蛋为端午节又一食俗。

咸鸭蛋咸而微寒,能滋阴、清肺,可治膈热、咳嗽、喉痛、齿痛、泄利等病症。

咸鸭蛋不仅具有医疗作用,且能有效补充人体在夏天盐分的缺失和营养物质的消耗,因而也是一味夏季食补与佐餐佳品。

2、蒸馍馍和米糕不少地方过端午节时还用米粉或面粉发酵与艾蒿一起蒸馍馍,或做成米糕(又称打糕)。

艾草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味,可驱虫杀菌,对多种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驱瘟,无论食还是用,艾草均必不可少。

3、大蒜蛋有些地方端午要吃大蒜蛋,即将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以供食用。

有的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

鸡蛋除有滋补强壮作用之外,还有滋阴润燥、补心宁神、养血安胎、解毒止痒的功效,与大蒜、艾叶合用,民间谓可以避“五毒”,益健康。

4、大蒜炒苋菜大蒜炒苋菜是许多家庭在端午节喜欢食用的一道蔬菜。

大蒜素有“天然抗菌素”之誉,在食物中杀菌解毒作用十分显著。

苋菜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痢之功,适宜于暑天赤白下痢、里急后重者食用。

大蒜与苋菜同炒,优势互补,是防治痢疾等夏季肠道疾病不可多得的良药佳蔬。

5、“五黄”端午江南一些地方有吃“五黄”的习俗,即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

① 黄瓜:黄瓜性凉味甘,具有生津止渴、除烦解暑、利尿消肿的功效。

尤其作为盛夏主蔬,治疗多种夏日时病,应时顺季,内食外用,老少咸宜。

② 黄鳝:端午的黄鳝体壮肥美,肉质细嫩,正是择食的佳季,故民间素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

黄鳝性味甘温,具有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的功效,常用于劳伤气血、风寒湿痹、产后淋沥、下痢脓血等症。

黄鳝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多种营养物质,特别适用于进入毒月体虚之人食用,具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端午节主要风俗有哪些

端午节主要风俗有哪些

端午节主要风俗有哪些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

这一节日源远流长,起源于我国古代的龙舟竞渡和踏青习俗。

在这一天,人们会沿袭传统风俗,进行龙舟竞渡、吃粽子、挂艾草、穿香囊等一系列活动,以此纪念屈原和爱国精神。

一、龙舟竞渡龙舟竞渡是端午节风俗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

据传,这个习俗起源于古代中国,是为了纪念屈原和江南水郎屈原跳江自杀后,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咬食他的身体,就在江里划船划掉鱼虾,以此来纪念这位爱国诗人,后来演化成了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是一项非常考验队员合作默契度和划船力度的项目。

比赛时,人们会在船上摆放龙头、龙尾和龙舟旗帜等龙装饰品,配以鼓点和号角声助威,使比赛更加激烈和热烈。

同时,观众也会在河岸两侧观看比赛,为选手们加油打气。

二、吃粽子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传统风俗之一。

粽子是用粘米制成的包裹着馅料的食品,有咸味和甜味两种。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在家里或小组聚会时一起包粽子。

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既可以锻炼厨艺,又能增强家人的感情。

三、挂艾草挂艾草是又一项端午节的传统风俗。

人们会在家门口和室内挂上一束五彩缤纷的艾草。

这是因为艾草具有驱毒、消疫的功效,在古代被视为驱邪避祸的神物。

因此,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挂上艾草,以驱除疫病和恶灵。

四、穿香囊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传统装饰品。

人们会在香囊内装上龙舟唐老鸭、龙头、龙尾等图案,然后佩戴在身上或挂在家中,以示自身拥有龙的灵气和神力。

同时,在端午节这一天香囊还有辟邪驱鬼的功效。

总的来说,端午节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的节日,其中的各种传统风俗活动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人们共同文化记忆的形式表达。

这些活动蕴含着人们对于历史的敬畏、对于爱国精神的传承以及对于家庭和社区的团结和谐之情,始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呼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导读:本文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者,初也,五为阳数,故又称“端阳节”。

端午节除了人们所共知的吃粽子外,各地还有丰富的食俗。

吃黄鳝我国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还必食黄鳝。

黄鳝又名鳝鱼、长鱼等。

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

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

吃面扇子甘肃省民勤县一带,端午节这天都蒸“面扇子”。

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有5层。

每层撒上碾细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花纹,染上颜色,十分好看。

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

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

蛋有鸡蛋、鸭蛋、鹅蛋。

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吃大蒜蛋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

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

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吃打糕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

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

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

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吃煎堆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

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

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

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

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吃薄饼在温州地区,端午节家家还有吃薄饼的习俗。

薄饼是采用精白面粉调成糊状,在又大又平的铁煎锅中,烤成一张张形似圆月,薄如绢帛的半透明饼,然后用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作馅,卷成圆筒状,一口咬去,可品尝到多种味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