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的小故事
飞夺泸定桥的小故事
一、背景介绍
飞夺泸定桥,又称泸定桥之战,发生于1935年5月,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场重要战役。
那时,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要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另一方面要克服自然环境的严峻考验,为争取革命胜利艰苦奋战。
二、泸定桥的概况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横跨在大渡河上。
这座铁索桥在当时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
桥长约300米,由13根铁链组成,两侧设有桥栏,桥面铺有木板。
三、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1.红军决定夺取泸定桥:为了突破国民党军队的防线,红军领导层决定夺取泸定桥,打通前往陕北的革命根据地。
2.红军强行军:红军官兵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强行军近200公里,仅用两天时间就赶到了泸定桥。
3.激烈的战斗:红军兵分两路,一边作战,一边铺桥。
在战斗中,红军勇士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与敌人展开激战。
4.胜利夺取泸定桥:经过艰苦努力,红军成功夺取了泸定桥,并迅速打通了前往陕北的道路。
四、飞夺泸定桥的意义
飞夺泸定桥战役的胜利,不仅彰显了红军英勇顽强、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而且对红军长征的胜利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场战役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封
锁,为红军主力的集结和后续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五、结语
飞夺泸定桥战役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段英勇传奇。
这场战役展示了红军官兵为革命事业英勇奋斗、敢于牺牲的精神风貌。
飞夺泸定桥故事
飞夺泸定桥故事“飞夺泸定桥”这个故事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古老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奇迹之一。
它发生在清朝末年的1900年,当时中国正遭受八国联军的侵略,国土沦丧,百姓疲惫不堪。
"飞夺泸定桥"的背景是华西地区的一片动荡不安,川滇、川黔、川陕交界处的泸定桥,是唯一的要道,各大洋洲的侵略军也在这里集结兵力,意图夺取它。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军队和百姓们一起,展现出了中国人民最浓郁的爱国热情和英勇斗志。
"飞夺泸定桥"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川军总指挥刘湘的两个儿子刘文藻和刘文辉。
1900年6月,刘湘率领的川军在抗击多国联军的战斗中被打败,撤退到了泸定桥附近。
这个时候,多国联军的战舰顺利进入了乌江打响了“打通中缅公路”的战斗,而川军却被困在极为危险的困境之中。
泸定桥成了唯一的希望之所在。
那时,为了防止川军在泸定桥遭遇惨败,在此危急关头,川军军制作出了飞夺泸定桥的壮举。
刘文藻和刘文辉听命而行,提出了这个惊天动地的计划,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这个计划十分危险。
当时的泸定桥是一座桥长约100米、宽约4米,横跨川滇交界的澜沧江,河流奔腾湍急,洪水激湍,桥梁穿行于峭壁之间。
桥上有一个桥头堡,由四位机枪手守卫,多国联军的主力也驻扎在桥头堡内,可以全面控制桥梁。
尤其是多国联军还有一门叫“机枪炮”的新式武器,这种武器火力十分凶猛,一旦轰鸣开火,就可以毁掉整座桥。
在这样的情况下飞夺泸定桥的计划显得艰巨而又危险。
可是,刘文藻和刘文辉并不退缩。
在深夜里,他们渡河爬上了峭壁,在另一端设法将多国联军诱到桥的另一端,自己却不顾一切地跑到了桥头堡战场,用刺刀和手枪打伤了值守机枪炮的监视员,让川军也爬上了峭壁,用枪指着机枪手,几乎不断地射击机枪手的间隙。
随后,川军利用机枪狙击手的火力配合,把多国联军的桥头堡卫兵全部消灭,后来许多官兵拍打桥面,爬滚过去,最终击退了多国联军。
在这个过程中,刘文藻因中弹牺牲,刘文辉也负伤濒于死亡,白色的裤腿染成了鲜红色,但他们没有退缩,他们的舍身保泸、保国保家的决心,以自己的生命安息,也化作了永久传承的精神之火。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简介500字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简介500字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个重大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
当时,中央红军在四川境内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为了突破敌人的封锁线,决定从大渡河上抢夺泸定桥。
泸定桥是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全长约100米,由13根铁链组成,每根铁链长约8米,宽约1米,上面铺有木板供行人通过。
然而,这座桥已经被国民党军队破坏了一部分,只剩下几根铁链悬挂在空中。
中央红军接到命令后,立即组织了一支突击队,由林彪率领,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穿过敌人的防线,到达泸定桥,并且要在敌人增援之前将其夺取下来。
突击队员们冒着枪林弹雨,攀爬着铁链,冲过了敌人的防线,成功地到达了泸定桥。
他们在敌人的炮火下,用石头、木棍等武器攻击敌人,最终将国民党军队赶出了桥头堡,成功地夺取了泸定桥。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为中央红军打开了通往川西北的道路,也为整个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六年级飞夺泸定桥课文笔记
《飞夺泸定桥》课文笔记一、生字词1.重点字词读音-泸定桥(lú dìng qiáo)-湍急(tuān jí)-高山峻岭(gāo shān jùn lǐng)-击溃(jī kuì)-千钧一发(qiān jūn yī fà)2.词语解释-水流湍急:形容水流非常急。
-高山峻岭:又高又陡的山岭。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个人把着关口,上万人也打不进来。
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心惊胆寒:形容心里非常害怕。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千钧一发: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二、课文结构1.第一部分(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夺下泸定桥。
2.第二部分(2-5):写红军与敌人抢时间,赶在敌人援军前面到达泸定桥。
-(2)写红军战士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沿着山路跑步前进。
-(3)写红军战士与对岸增援的敌人赛跑,不分昼夜地奔袭。
-(4)写红军战士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规定时间内赶到泸定桥。
-(5)写红四团到达泸定桥后,发现桥上的木板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3.第三部分(6-8):写红军战士英勇夺桥。
-(6)写红军战士发起总攻,敌人用机枪、大炮阻击。
-(7)写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冲过铁索桥。
-(8)写红军主力渡过了大渡河,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三、课文主题本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战斗经过,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四、写作特点1.场面描写生动-课文对红军夺桥的战斗场面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如“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
”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2.人物形象鲜明-通过对红军战士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塑造了一个个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
例如“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3.语言准确简练-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如“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既交代了红军的行动,又突出了红军的英勇。
飞夺泸定桥课文
飞夺泸定桥课⽂飞夺泸定桥课⽂ 同学们,当我们漫步在黄浦江畔,看浦江两岸拔地⽽起的⾼楼⼤厦,望江上四通⼋达的⾼架⼤桥,注⽬滨江⼤道喜笑颜开的男⼥⽼少时,不要忘了我们祖国母亲曾经度过的那些峥嵘岁⽉。
下⾯是⼩编整理的飞夺泸定桥课⽂,欢迎阅读参考! 1935年5⽉,北上抗⽇的红军向天险⼤渡河挺进。
⼤渡河⽔流湍急,两岸都是⾼⼭峻岭,只有⼀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国民x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
我军早就看穿了敌⼈的诡计。
28⽇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
敌⼈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进。
抢在敌⼈前头,是我军战胜敌⼈的关键。
红四团翻⼭越岭,沿路击溃了好⼏股阻击的'敌⼈,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
战⼠们⼀整天没顾得上吃饭。
天⼜下起⾬来,把他们都淋透了。
战胜敌⼈的决⼼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在漆⿊的夜⾥,他们冒着⾬,踩着泥⽔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数⽕把,像⼀条长蛇向泸定桥的⽅向奔去,分明是敌⼈的增援部队。
红四团的战⼠索性也点起⽕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赛跑。
敌⼈看到了这边的⽕把,扯着嗓⼦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
”对岸的敌⼈并不疑⼼。
两⽀军队像两条⽕龙,隔着⼤渡河⾛了⼆三⼗⾥。
⾬越下越猛,像瓢泼⼀样,把两岸的⽕把都浇灭了。
对岸的敌⼈不能再⾛,只好停下来宿营。
红四团仍旧摸⿊冒⾬前进,终于在29⽇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抛在后⾯了。
泸定桥离⽔⾯有好⼏丈⾼,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板,就是桥⾯。
⼈⾛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
现在连⽊板也被敌⼈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向桥下⼀看,真叫⼈⼼惊胆寒,红褐⾊的河⽔像瀑布⼀样,从上游的⼭峡⾥直泻下来,撞击在岩⽯上,溅起⼀丈多⾼的浪花,涛声震⽿欲聋。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城内,是一座横跨大渡河的古老石桥。
这座桥建于1701年,历经风雨,见证了无数历史事件。
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在这座桥上与日军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这就是著名的“飞夺泸定桥”事件。
1935年5月,国共两党为了共同对抗日本侵略者,达成了抗日合作的协议。
然而,日本军队并不甘心中国的统一,一直企图破坏国共合作。
1935年8月,日本军队趁机向四川进攻,企图占领重要的交通要道,包围中国军队。
泸定桥作为连接川滇两省的重要通道,成为了中国军队的重要战略要地。
然而,泸定桥守军实力薄弱,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陷入了极为艰难的境地。
此时,中国军民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军民奋起抵抗。
他们用尽一切办法,死守泸定桥,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中国军民用身体和鲜血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与日寇周旋了几个月之久。
最终,中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指挥下,采取了“飞夺泸定桥”的战术。
1935年9月,中国军队在夜幕降临之际,突然发动了猛烈的夜袭,一举夺回了泸定桥。
这一壮举震惊了整个中外,也为中国军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使得中国军队得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有效的抵抗。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成为了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段佳话。
这不仅是中国军民的壮举,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斗争的生动写照。
中国军民以顽强的意志和无比的勇气,向日本侵略者展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一个缩影。
他们用生命捍卫国家尊严,用热血书写了民族的壮丽史诗。
这段历史不仅教育了后人,更激励着整个民族,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英雄史诗。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
飞夺泸定桥诗词
飞夺泸定桥诗词
《飞夺泸定桥》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抗战时期诗词,描述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勇敢无畏的精神。
以下是《飞夺泸定桥》的诗词内容:
豪情犹未尽,且听英雄歌。
苦战三春尽,谁家儿女多?乱世分忧愁,英雄尽决绝。
不顾蛮夷蹂躏,赴汤蹈火途。
盘桓赴泸定,雄图云屯聚。
沿路人一片,楼观人欢躁。
大江有赖船,翻波渡石坝。
赞哉飞夺泸定,吾军勇无比!
这首诗词歌颂了抗战时期,中国军民在泸定桥上展现的英勇和坚毅精神。
诗中表达了豪情壮志的未尽,以及英雄们的歌声。
战斗艰苦,经历了三个春天的苦战,但依然有许多家庭失去了儿女。
乱世中,人们分忧愁,但英雄们决然地投入战斗,不顾蛮夷的蹂躏,勇往直前,甘愿赴汤蹈火。
在泸定桥上,英雄们聚集,决心雄图伟业,人们观望英雄们的身影,心情欢躁。
大江需要船只的支持,英雄们翻越波浪、渡过石坝。
最后,对飞夺泸定桥的赞美,赞颂了我军英勇无比的壮举。
这首诗词以激昂豪迈的语言,歌颂了中国军民在抗战时期所展现的英勇精神和不屈斗志。
它成为了抗战时期的经典诗篇,传颂至今,表达了人们对英雄的敬仰和崇高的赞美。
飞夺泸定桥的诗句
飞夺泸定桥的诗句
以下是 7 条关于飞夺泸定桥的诗句:
1. 泸定桥畔火如荼,勇士争先岂畏途。
就像那无畏的飞鸟,向着目标拼命扑。
例子:当我们面对困难时,难道不应该像飞夺泸定桥的战士一样勇往直前,像飞鸟冲向蓝天一样坚定吗?
2. 铁索摇晃险中求,英雄气概冲斗牛。
恰似那出海的蛟龙,气势磅礴展风流。
例子:运动员在赛场上拼搏的精神,不也恰似飞夺泸定桥的战士们那如蛟龙般的气概吗?
3. 枪林弹雨何足惧,飞夺泸定写传奇。
好比那燃烧的烈火,越烧越旺不放弃。
例子: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遇到挫折,怎能不像飞夺泸定桥的战士们一样,像烈火般顽强呢?
4. 奔腾江水证征程,热血男儿显豪情。
仿佛那展翅的雄鹰,翱翔天际任我行。
例子:看到那些为了理想不断奋斗的人,不就如同那飞夺泸定桥如雄鹰般的战士们吗?
5. 飞夺泸定震天下,坚毅精神传万家。
如同那闪耀的星辰,永远璀璨放光华。
例子:那些优秀的科学家们的钻研精神,不也是像飞夺泸定桥的精神如星辰般闪耀吗?
6. 桥板摇摇谁敢上,红军战士挺脊梁。
犹如那倔强的骏马,奋力奔腾向前闯。
例子:当我们面临挑战犹豫时,想想飞夺泸定桥那如骏马般倔强向前的战士们呀!
7. 硝烟散尽英名在,泸定精神永不败。
好似那巍峨的高山,屹立不倒人人爱。
例子:那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不正像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们如高山般让人敬仰吗?
我的观点结论:飞夺泸定桥是一段极其震撼和感人的历史,它所展现出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200字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200字
飞夺泸定桥发生于1935年5月25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安顺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
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
飞夺泸定桥创造了人类行军史的奇迹!
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
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在这样条件下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飞夺泸定桥故事介绍500字
飞夺泸定桥故事介绍500字
摘要:
一、飞夺泸定桥的背景介绍
二、飞夺泸定桥的过程详述
三、飞夺泸定桥的历史意义
四、飞夺泸定桥的精神内涵
正文:
【一、飞夺泸定桥的背景介绍】
飞夺泸定桥,发生在1935年5月,是我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场重要战斗。
当时,红军为实现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正面临着敌人严密的封锁和围追堵截。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连接大渡河两岸的唯一通道,具有极高的军事战略价值。
【二、飞夺泸定桥的过程详述】
红军长征途中,为了迅速渡过大渡河,中央军委决定夺取泸定桥。
红军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不惧生死,勇往直前。
战斗中,红军先是用火炮摧毁了敌人桥头的防御工事,随后,红军勇士们沿着光溜溜的铁链,攀爬向对岸。
敌人在对岸疯狂射击,红军战士们鲜血染红了铁链,但仍义无反顾地向前冲。
最终,红军成功夺取了泸定桥,为红军主力北上打开了通道。
【三、飞夺泸定桥的历史意义】
飞夺泸定桥,是我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英勇战斗,展现了红军战士坚定的信仰和英勇的精神。
此次战斗,不仅打破了敌人封锁红军北上的企图,
还为红军长征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成为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
【四、飞夺泸定桥的精神内涵】
飞夺泸定桥精神,是一种勇敢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是一种坚定的革命信仰,是一种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我们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英勇战斗,展现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精神和坚定信仰。
飞夺泸定桥的场景的描述
飞夺泸定桥的场景的描述《飞夺泸定桥:热血与勇气的传奇画卷》说起飞夺泸定桥啊,那可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热血沸腾的战斗,就像一部超级惊险刺激的大片在泸定桥上演。
红军战士们接到命令后,那是马不停蹄地向着泸定桥奔去。
他们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狂奔,脚下的草鞋都快跑烂了,可谁也顾不上。
我仿佛能看到他们满脸的汗水,眼神却坚定得像燃烧的火焰。
这一路上,还时不时遭遇敌人的阻击,但战士们就像一群勇猛的猎豹,迅速解决战斗,继续赶路。
当他们终于赶到泸定桥边时,眼前的景象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那泸定桥摇摇晃晃地横跨在汹涌澎湃的大渡河上,桥下河水奔腾咆哮,就像一群愤怒的野兽在吼叫,似乎要把一切都吞噬掉。
桥面上的木板呢,好多都被敌人拆掉了,只剩下十三根光溜溜的铁索,在风中晃悠着,好像在挑衅:“你们敢来吗?”但是红军战士们可不怕,他们迅速组织起来。
有一群勇士主动请缨,要当先锋,率先冲过桥去。
他们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武器,把枪背在身后,然后小心翼翼地踏上那冰冷的铁索。
这时候,敌人在桥那头疯狂地射击,子弹像雨点般飞来。
勇士们只能一边用手紧紧抓住铁索,一边躲避着子弹。
我能想象到他们的手心全是汗水,可那双手却像铁钳一样,死死地扣住铁索,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挪动。
其中有个小战士,看起来年纪不大,脸上还带着些许稚嫩。
他的腿被敌人的子弹擦伤了,鲜血直流,可他咬着牙,继续前进,嘴里还喊着:“冲啊,为了胜利!”这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仿佛给战友们注入了无穷的力量。
后面的战士们则一边用火力掩护,一边不断地把木板往前递,试图在枪林弹雨中把桥重新铺好。
我曾听一位老红军回忆说,当时战斗激烈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每一秒都有人受伤,有人倒下,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大家心里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拿下泸定桥,打通前进的道路。
那场面,真是火光冲天,硝烟弥漫,铁索在战火中都被映得通红。
经过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红军战士们终于成功地夺下了泸定桥。
他们欢呼雀跃,那欢呼声仿佛要把泸定桥都震得晃动起来。
飞夺泸定桥的主要内容
飞夺泸定桥的主要内容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1941年5月攻克四川泸定桥时,日军在撤退时炸毁了泸定桥的桥梁。
中国军队为了追击日军,只得在短时间内修复了泸定桥,以便继续追击日军,这一壮举被誉为“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城南约20公里处,横跨大渡河,是连接四川和西藏的重要通道之一。
泸定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对于中国军队来说,泸定桥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视的。
1941年5月,日军侵占了四川泸定桥,中国军队迅速做出了反击,经过激烈的战斗,中国军队最终攻克了泸定桥。
然而,日军在撤退时炸毁了泸定桥的桥梁,这给中国军队的追击行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面对这一情况,中国军队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决定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修桥行动。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中国军队组织了大批官兵,他们日夜兼程,不顾一切地修复泸定桥。
由于时间紧迫,中国军队采取了多种创新的修桥方法,他们利用当地的资源,充分发挥了官兵们的智慧和勇气,最终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泸定桥的修复工作。
修复完成后,中国军队顺利通过泸定桥,继续追击日军。
他们最终在巧峰山一战中,歼灭了日军的主力部队,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飞夺泸定桥的壮举,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段传奇,也成为了中国军队的英勇事迹。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充分展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意志和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
这一壮举不仅彰显了中国军队的战斗精神,也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鼓舞着他们勇往直前,勇往直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段传奇。
这一壮举不仅让世人见识了中国军队的英勇和智慧,也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飞夺泸定桥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激励着他们为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而奋斗。
万里长征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万里长征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飞夺泸定桥的传奇》
嘿,咱今天来讲讲那万里长征中飞夺泸定桥的事儿啊!那可真是惊险刺激得很嘞!
我记得啊,当时咱红军那真是处境艰难啊。
敌人在前面堵着,后面还追着,就像那狗皮膏药似的甩都甩不掉。
这不,就到了泸定桥这地儿。
那桥啊,看着就吓人,几根铁链子摇摇晃晃的,下面就是湍急的河水。
咱的战士们可不含糊,一个个都摩拳擦掌的,准备和敌人干一仗。
我当时就在旁边看着呢,心里那个紧张啊。
“同志们,冲啊!”一声大喊,战士们就像猛虎下山一样扑了上去。
对面的敌人一看,也慌了神,开始疯狂地射击。
“哒哒哒”,子弹就像雨点一样飞过来。
咱的战士们可不管这些,一边跑一边还击。
有个战士叫小李,他跑得飞快,边跑还边喊:“哈哈,敌人的子弹追不上我嘞!”旁边的战友打趣道:“你小子别跑太快,等等我们啊!”
就在这激烈的时候,突然一颗子弹飞过来,眼看着就要打中一个战士了,只见另一个战士猛地一扑,把他推开了,自己却中了弹。
“老张,你咋样啊!”大家都着急地喊。
老张咬着牙说:“别管我,继续冲!”
咱的战士们就这样不顾一切地往前冲,终于冲到了桥对面,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这场战斗啊,真是让我终身难忘。
咱红军战士就是这么英勇无畏,为了胜利啥都不怕!现在回想起来,都还觉得热血沸腾呢!这就是咱万里长征中那了不起的飞夺泸定桥啊!。
飞夺泸定桥完美版课件
他是中国工农红军的缔造者之一,也是中国革命战争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飞夺 泸定桥时,他担任红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亲自指挥了这场战斗。
英雄们的战斗事迹
林彪
在飞夺泸定桥的战斗中,他率领突击 队攀越天险,率先攻占了泸定桥,为 红军主力部队打开了通道。
刘伯承
在战斗中,他率领红军主力部队与敌 军展开激战,为夺取泸定桥的胜利作 出了重要贡献。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
文学作品
以飞夺泸定桥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很多,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通过文学艺术的形式再现历史场景, 展现英雄形象。
影视作品
以飞夺泸定桥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包括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通过影像的方式生动展现飞夺泸定桥 的历史事件和英雄形象。
传承和弘扬飞夺泸定桥精神
教育传承
通过学校教育和红色教育基地的 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飞夺泸定 桥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培养
飞夺泸定桥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红军 的士气,使红军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 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
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飞夺泸定桥的成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 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中国革命的 进程。
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彰显了红军英勇无畏的精神
飞夺泸定桥展现了红军英勇无畏、敢于斗争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后人在面 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提供了军事斗争的借鉴
飞夺泸定桥作为一次成功的军事行动,为后世提供了军事斗争的借鉴和参考, 对于培养人们的战略思维和斗争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04 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事迹
英雄们的个人经历
张国焘
他是红军的创始人之一,早年曾加入同盟会,参与了辛亥革命。在飞夺泸定桥时, 他担任红四方面军的政委,为夺取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
讲述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讲述飞夺泸定桥的故事飞夺泸定桥主要内容概况: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240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
第2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
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西岸北上,红四团战士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240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
第2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
战役经过:1935年5月25日,一方面是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后,要用仅有的几只小船将几万红军渡过河去,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
然而国民党的追兵紧追不舍,形势十分严竣。
当急之下,5月26日上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当即作出了夺取泸定桥的指令。
其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为右路军,由中央纵队及1、3、5、9军团为左路军夹河而上攻取泸定桥。
左路军由王开湘、杨成武率领的红二师四团为前锋攻击前进。
1935年5月28日,红四团接到红一军团命令:“黄开湘、杨成武:军委来电,限左路军于明天夺取泸定桥,你们要用最高的行军速度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去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
你们在此战斗中突破过去夺道州和五团夺鸭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记录”。
接令后红四团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于29日晨,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泸定桥西岸并与敌军交火。
当时百余米的泸定桥已被敌人拆去了约八十余米的桥板,并以机枪、炮兵各一连于东桥头高地组成密集火力,严密地封锁着泸定桥桥面。
著名长征故事飞夺泸定桥
著名长征故事飞夺泸定桥著名长征故事飞夺泸定桥(精选5篇)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著名长征故事飞夺泸定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著名长征故事飞夺泸定桥篇1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
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
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
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
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
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
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
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
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都淋透了。
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继续前进。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敌人的增援部队。
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对岸的敌人赛跑。
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扯着嗓子喊:“你们是哪个部分的?”我们的战士高声答话:“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
”对岸的敌人并不疑心。
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
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
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来宿营。
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后面了。
泸定桥离水面有好几丈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
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似的。
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的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涛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
飞夺泸定桥课件
出发地点:雅安市芦山县 行军方向:向西穿越大渡河谷地 关键节点:泸定桥 行军距离:约160公里
红军的战斗准备
人员准备
红四团全体官兵
武器装备
步枪、手榴弹、轻机枪等
战术布置
突击队、支援队、预备队
物资储备
粮食、弹药、药品等
红军的战斗过程
攻击发起:凌晨4点 突击队行动:攀爬铁索,快速过桥 支援队行动:火力掩护,压制敌人 预备队行动:接替伤亡人员,保持攻势
红军的胜利
战斗结果
成功夺取泸定桥,歼灭敌人
影响
为红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为长征胜利奠 定了基础
历史意义
展现了红军英勇无畏、敢于胜利的精神风 貌
03
飞夺泸定桥的影响
对红军的影响
战略意义
飞夺泸定桥是红军长征中的重要 战役,为红军北上抗日开辟了道 路,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士气提升
飞夺泸定桥的胜利极大地提升了 红军的士气,鼓舞了全军将士的 斗志,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泸定桥的重要地位
泸定桥是大渡河上的重要桥梁,控制 着两岸的交通要道。
夺取泸定桥对于红军的战略转移具有 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中的关键一役 。
红军面临的困境
国民党军队在泸定桥附近部署了重兵,企图阻止红军过河。
红军在连续作战和长途行军中,人员疲惫,物资匮乏,面临 极大的困境。
02
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红四团的行军路线
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
飞夺泸定桥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壮丽篇章,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通过制作ppt课件,可以让人们更 加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育意义
飞夺泸定桥故事200字左右
《飞夺泸定桥故事》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讲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那时候,情况特别紧急。
红军战士们接到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要尽快赶到泸定桥。
一路上,他们翻山越岭,不停地跑啊跑。
累了,就咬咬牙坚持;饿了,就吃点干粮继续前进。
终于到了泸定桥,可敌人在对面守着呢。
桥上的木板好多都被敌人拆掉了,只剩下几根铁链子,下面就是滚滚的江水。
但是红军战士们一点都不害怕。
他们组成了先锋队,一边爬着铁链,一边向敌人开火。
有个战士被子弹打中了,可他还是紧紧地抓着铁链,继续往前冲。
最后,红军战士们成功地夺下了泸定桥,为革命的胜利打开了通道。
同学们,红军战士们是不是特别勇敢?《飞夺泸定桥故事》同学们,咱们接着讲飞夺泸定桥。
敌人以为把桥上的木板拆掉,就能拦住红军战士。
可是他们想错啦!红军战士们没有退缩。
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定要夺下泸定桥。
有个小战士,年纪不大,但特别勇敢。
他爬在铁链的前面,敌人的子弹嗖嗖地从他身边飞过,可他一点都不害怕。
后面的战士们紧紧跟上,大家的喊杀声响彻山谷。
敌人被红军战士们的气势吓住了,纷纷逃跑。
就这样,红军战士们靠着顽强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夺下了泸定桥。
同学们,咱们要向这些勇敢的战士们学习!《飞夺泸定桥故事》同学们,今天再来讲讲飞夺泸定桥。
泸定桥那么危险,可是红军战士们没有犹豫。
他们冒着敌人的炮火,艰难地向前爬。
有的战士手受伤了,流着血,但还是不放弃。
其中有一位老班长,一直鼓励着大家。
他大声喊着:“同志们,冲啊,为了胜利!”大家听到他的呼喊,更加有劲儿了。
经过激烈的战斗,红军战士们终于站在了泸定桥的对岸。
他们的胜利,为革命带来了希望。
同学们,我们要记住这些英雄,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300字概述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300字概述
摘要:
一、背景介绍
二、飞夺泸定桥的策划与准备
三、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四、飞夺泸定桥的意义
正文:
【背景介绍】
飞夺泸定桥,发生在1935年5月,是我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场重要战役。
那时,红军为了避开敌人的围剿,正进行长途跋涉的艰苦斗争。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连接大渡河两岸的唯一通道,具有极高的战略地位。
【飞夺泸定桥的策划与准备】
为了迅速突破敌人的防线,红军领导人决定采取闪电战,夺取泸定桥。
战役前夕,红军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包括秘密侦查敌情、调整兵力部署、准备攻桥物资等。
红军指战员们在紧张的气氛中,等待着战斗的来临。
【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战斗打响后,红军兵分两路,一边阻击敌人,一边强行攻桥。
红军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不惧生死,勇往直前。
有的战士在冲锋途中负伤,仍坚持战斗;有的战士甚至用自己的身体,为战友铺平道路。
经过一番激战,红军终于在敌人援军到来之前,成功夺取了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的意义】
飞夺泸定桥战役的胜利,不仅使红军摆脱了敌人的围剿,还沉重地打击了敌人。
这场战役展现了红军指战员英勇顽强、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是长征途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如今,泸定桥已成为一道风景线,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
飞夺泸定桥故事
飞夺泸定桥故事飞夺泸定桥,是一段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过程。
在长征途中,红军需要渡过泸定桥,这成为了他们面临的一道巨大难题。
1935年5月29日,红军刚刚从四川汶川县前往泸定县,在泸定县街头遇到了独立团大队长杨家将。
经过交谈,红军得知杨家将是在尼泊尔入侵时率军守卫泸定县城的将领,他们有了一种共同的敌人。
红军需要尽快通过泸定桥,同时也意识到这座桥的重要性。
泸定桥是通往四川和云南的交通要道,控制这座桥意味着掌握了略宽阔的方向。
杨家将派出一位老兵到桥上侦察,红军看到了这个机会。
鉴于泸定桥的重要性,红军决定采取行动。
他们派出一支突击队,假装是村民负责修理桥梁。
突击队员们伪装成普通老百姓,不引起任何怀疑,这样他们可以继续他们的计划,而不被杨家将怀疑。
突击队员们开始修复桥梁,他们每天都很辛苦地维护桥梁,准备着交通畅通的一刻。
但是,杨家将并没有放松警惕,他们时刻保持着对泸定桥的监控。
红军必须保持警惕,以免被敌人发现。
几天后,红军收到了一个重要的消息,是由一个地下党员送来的。
他告诉红军,杨家将打算封锁桥梁,并以此为基地,发动进攻。
红军的时间很紧迫,他们必须尽早通过泸定桥。
红军立即调整了他们的计划。
他们决定在一个深夜进行突击,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双方的损失。
突击队员们收集武器和弹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而杨家将并没有察觉到红军的计划。
他们认为泸定桥已经被修复好了,没有任何可疑的迹象。
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切只是红军的伪装而已。
在那个深夜,红军突击队员们带着武器悄悄地靠近了泸定桥。
他们避开了杨家将所在的基地,在寂静的黑夜中进行着行动。
突击队员们悄无声息地迈步,不发出丝毫声响。
突击队员们迅速地占领了泸定桥,使敌人措手不及。
泸定桥属于红军了,他们成功地突破了敌人的封锁,打开了通往云南方向的道路。
这次行动是如此之快,杨家将的人甚至来不及发出反抗。
红军迅速撤离了泸定桥,继续他们的长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细读课文,了解红军长征途中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2、理解“关键、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激烈、搏斗、浩浩荡荡”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理解课题中“飞”和“夺”的含义。
教学重点:目标1和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准备:课件和红军夺取泸定桥的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脉络层次,并作了摘录笔记,这节课,我们来深入学习课文。
二、明确学习目标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齐读。
学习目标:1、通过细读课文,了解红军长征途中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2、理解“关键、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激烈、搏斗、浩浩荡荡”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理解课题中“飞”和“夺”的含义。
三、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过渡: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一般顺序先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即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呢?当时的背景如何?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当时的背景如何?(学生自由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
)交流板书:北上抗日师补充材料:1863年,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和他的四万士兵,曾因为没有及时渡过大渡河而贻误战机,导致全军覆没,成为千古恨事。
蒋介石曾扬言:到了大渡河让红军过不去,做石达开第二。
所以,一桥安危,红军能否渡过大渡河,关系到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
所以必须夺取泸定桥,这是一个死任务。
四、学习红四团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一)围绕“飞”字,体会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过渡:然而,要想夺取泸定桥谈何容易。
红四团从接下命令到2 9日早晨夺取泸定桥,只剩下二十多个小时的时间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敌人两个旅的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前进。
所以,抢在前面,是战胜敌人的关键。
那么红军是如何和敌人抢时间的呢?课件出示: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红军在赶往泸定桥的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他们是如何解决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在课文旁边做简单批注。
交流:困难解决办法沿路阻击敌人——击溃饥饿和疲劳——忘记雨大、泥泞——继续前进增援敌人——点起火把赛跑天黑、瓢泼大雨——摸黑冒雨前进填空:无论遇到,红军都。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总结:正是因为红军的英勇无畏,勇往直前,才使得他们夜行二百四十里,克服重重困难,像飞一样在29日早晨到达泸定桥,把敌人两个旅的援兵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二)围绕“夺”字,体会红军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的精神。
过渡:红军是怎样夺取泸定桥的呢?课件出示:默读课文第5、6、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红四团在夺取泸定桥的时候遇到什么了困难?他们又是如何战胜困难夺取泸定桥的?在课文中做简单批注。
交流: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出了夺桥困难?夺桥有哪些困难?分层学习夺桥困难的句子,体会桥的险,水的急和敌人的疯狂,并指导朗读。
体会敌人疯狂的原因和“飞”字的妙用。
2、那么,面对如此困难,红军又是怎么做的呢?①播放视频(这段视频再现了红四团当年夺取泸定桥的真实经过)。
②学习课文第6、7自然段,分析红四团夺桥胜利的原因。
a、红军有坚强的领导。
(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b、红军上下团结一心。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圈画出动词,体会红军的英勇无畏精神。
)c、红军的英勇无畏。
(这一点文中的那个地方可以告诉我们?并指导朗读。
)总结:红军与敌人激战了两个小时,这是多么激烈、艰难、漫长和残酷啊,又是多么惊心动魄、可歌可泣、彪柄千古的战斗啊!此时,他们表现出来的战胜一切敌人,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的精神令我们肃然起敬。
(全体起立,深鞠躬,表示敬意。
)五、学习夺桥的结果,体会夺桥胜利的意义。
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理解“浩浩荡荡”。
完成板书:奔赴前线。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提示:从课文内容上和作者的写法上。
)2、你想对你心目中的英雄说些什么?请用“红军战士,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奔赴前线△△教学反思:《飞夺泸定桥》是一篇老课文,我读过多遍,也曾讲过不止一次,但作为公开课来讲还是头一次,对于这班学生来说也是第一次,所以,备课时,我做了充分的预设和准备,也做了充分的思考。
上课时,我带领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展开学习活动,重点是学习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
通过细读、精读课文,体会红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围绕“飞”和“夺”字展开,主要包括“抢时间”和“攻天险”两个部分。
在“抢时间”部分,重点探究红军是怎样和敌人抢时间的,红四团赶往泸定桥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这些困难红军战士是如何解决的,抓住重点词句阅读和理解,学生很容易就会体会到了红军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并且明白了“飞”的含义,就是飞速,速度快的意思。
而“夺”就是夺取的意思。
“攻天险”部分也是如此,通过引领学生分层学习红军夺桥的困难,体会红军夺桥的不容易,通过观看红军夺取泸定桥的视频,直观感受红军的英勇无畏、勇往直前、奋不顾身、奋勇杀敌的革命精神,在此基础上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分析红军夺桥胜利的原因,在具体的词语和句子中再次深刻感受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表现。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虽然昨天后面听课的老师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但我认为还有很多不足。
比如前半部分内容探讨得过细,以至于占用了不少时间,使得后面的教学环节有些紧张,没有在预设的时间内结束课程。
我也曾考虑到是不是把课文内容分成两节课来学习,但我觉得还是放在一节课里学习更好,因为我觉得“飞”和“夺”两部分写法是一样的,都是先写困难,然后再写如何解决、战胜困难的,当学习完第一部分“飞”之后,第二部分“夺”完全可以让孩子自主学习探究,但终归还是因为放不开,选择了放在一节课里学习,以至于最后没能完美地结束课文。
还有,部分孩子虽然能够认真学习,但只能算是认真地倾听者,因为他们一直在听其他同学和其他同学以及其他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自己却不够主动,不能积极开动脑筋参与课堂活动,不能与他人积极展开互动。
另外,没有完成板书,有遗漏的地方。
一堂课本来就是这样,预设和生成往往是不一样的,预设很重要,但生成更重要。
我们要在生成的课堂中不断地去总结和反思,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取长补短,方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飞夺泸定桥》教案(2010-10-21 14:33:12)转载▼标签:分类:小学语文教学飞夺泸定桥教案重点词句教学活动读写结合写桥飞夺泸定桥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了解红军长征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理解“飞”和“夺”得含义,体会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2、认字、写字,理解词语:关键、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激烈、搏斗、浩浩荡荡。
3、继续练习自读提问,练习抓住重点词句。
通过自己的反复阅读、思考,同学间的交流,体会品读重点词句的方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层理解课文第5自然段,学习有顺序的记叙事情。
课前准备:1、自读课文,完成自读笔记。
2、搜集资料,了解长征故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字、写字,理解词语:关键、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奋不顾身、激烈、搏斗、浩浩荡荡。
2、读通课文,抓住课文的叙事顺序,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抓住重点词句学习课文第一、二、四部分。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在我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县城西边,有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
1935年5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课文《飞夺泸定桥》。
二、检查预习:1、读课题,你提出了什么问题?预设:(1)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2)围绕“飞夺泸定桥”,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怎样飞?怎样夺?)2.回答自学中的问题。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抢时间、夺天险。
)3、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
方法指导:时间、地点、谁、干什么4、检查字、词。
大渡河、水流湍急、高山峻岭、倾盆大雨、心惊胆寒、震耳欲聋、千钧一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三、学习课文(一)第一、四部分:1、看大渡河图,你能不能用刚才读的词语来形容它?再读词语,读出词语的感情色彩。
2、师: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1)小声读课文第l、2自然段,回答问题。
(2)从课前查阅的背景资料你还了解到什么?3、导读课文第四部分。
学习词语“浩浩荡荡”,再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默读课文3、4自然段,红军战士为什么要飞?怎么在飞?1、请你算一算:课文中有哪些数字可以帮助我们计算“飞”的速度?看谁找得准,算得快。
(1)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要求在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距离120公里。
敌人两个旅的援兵也同时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
即:时间短,路程远,敌有援兵,必须抢时间。
理解词语“关键”,这里的关键指什么?(2)到晚上七点钟,到泸定桥还有一百多里。
(3)沿途还击溃了几股阻击的敌人。
2、请你想一想:红军战士在夜间行军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分别用“—”和“~”画出来。
困难:①饥饿和疲劳;②对岸出现敌人火把;③下雨火把被浇灭。
克服:①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②摸黑冒雨,踩着泥泞继续前进;③也点起火把与敌人赛跑;④高声答话智斗敌人;⑤敌人宿营,我军仍旧继续前进。
3、这三组镜头,假如你是导演,你会用怎样的画面把你体会最深的文字呈现给观众,为什么?师:从你们画面中,我知道了为什么那样艰难的环境下,红四团的战士们为什么能将敌人抛在后面,抢先到达泸定桥。
师生朗读课文,教师读“困难”的句子,学生读“克服”困难的句子,用自己的朗读展示自己的想象,体会红军战士具有取得胜利的决心和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反复阅读、思考,同学间的交流,体会品读重点词句的方法,在品读中了解红军夺取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2、分层理解课文第5自然段,学习有顺序的记叙事情。
教学过程一、引入:飞夺泸定桥”题目中“飞”、“夺”究竟是什么意思?二、回忆课文“飞”这一部分的学习过程。
三、学习“夺”1、“泸定桥”什么样?(1)我们已经随同红军四团战士们来到了这天险大渡河。
请一名同学读课文第5自然段。
这座桥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2)文章从几个方面具体向我们介绍的?学生默读,思考、交流。
勾画表示地点变化的词语;圈出表示不同的事物名称。
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三个层次的主要内容。
小结:根据描写内容地点的变化、描写的事物不同都是给段落分层的一种方法。
(3)看课文插图:再读课文,你能从哪些词句中又读出桥的险?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泸定桥的“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