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艺术教育面面观
陶瓷艺术教育观的研究
![陶瓷艺术教育观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d1552e3524de518964b7dd5.png)
【摘 要】:陶瓷艺术类学生的教育其教育观是陶瓷艺术教育的灵魂,它决定着陶瓷艺术教育发展的方向,新形势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陶瓷艺术教育,探索形成新的陶瓷艺术教育观:陶瓷艺术思想政治教育观;陶瓷艺术人文素质教育观;陶瓷艺术科学知识教育观;陶瓷艺术创新意识教育观。
【关键词】:陶瓷艺术 ,教育观 ,核心价值观引 言中国是陶瓷的故乡,陶瓷艺术的发展渊源流长,几千年来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延伸,为人类历史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这一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教育的作用功不可没,因为教育的作用,陶瓷文化、工艺技巧得以世代相传。
陶瓷艺术教育观是指陶瓷艺术传承教授的思想、看法或态度。
陶瓷艺术教育观是陶瓷艺术教育的灵魂,它决定着陶瓷艺术教育发展的方向。
1 当代中国同西方陶瓷艺术教育观比较西方当代陶瓷艺术是设计文化和陶瓷文化结合生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并通过教育推动陶瓷艺术发展。
在世界上,美国是最早普及陶艺教育的国家,80年代末,美国有500多家院校设置了陶艺教育培养点,专业陶艺教育学院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的,普通陶艺教育面向各种不同层次。
其特点是:普及程度高;强调独创精神;追求人文倾向。
这是一种张扬艺术化生存的陶艺教育。
芝加哥艺术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等著名院校都纷纷设立了陶艺专业,有力地推动了美国陶艺的发展。
中国陶瓷艺术教育,从传统的师傅带徒弟、作坊式的传承方式,到上世纪后半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学陶瓷艺术教育,直到市场经济下的陶瓷艺术教育,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过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先进的西方当代陶瓷艺术教育观,对保守的中国陶瓷艺术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为中国陶艺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近二十年中,中国陶艺教育工作者研究西方的当代陶瓷艺术教育观,感受到一种“无根”的失落,西方文化价值观与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精神时相冲突。
在这样的情势下,大家逐渐意识到中国的陶瓷艺术教育观,必须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及其素养是中国陶瓷艺术教育的基础。
论当代中国陶瓷艺术教育
![论当代中国陶瓷艺术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39ebe52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5.png)
论当代中国陶瓷艺术教育当代中国陶瓷艺术教育是一个独特而富有魅力的领域。
在这个领域内,学生们可以从各种各样的角度来研究和探究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它在当代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
陶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当代中国陶瓷艺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当代中国陶瓷艺术教育的现状在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已成为了一门独特而又热门的学科。
同时,在中国各大高等美术院校,开设有陶瓷艺术专业。
这使得许多年轻人有机会能够从事陶瓷艺术相关工作,并潜心研究创作。
我们不难发现,当代中国陶瓷艺术教育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例如,许多学校的陶瓷艺术专业,更偏向于传统陶瓷的技巧和艺术表现,相对不够注重艺术概念方面的培养。
这使得学生们在完成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另外,当前陶瓷艺术教育在学术上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
学者们没有能够对陶瓷艺术进行深度和全面的探究,从而更好地促进该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在国际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严重制约了中国陶瓷艺术教育的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当代中国陶瓷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当代中国陶瓷艺术教育的发展,应当紧密关注艺术概念的创新和创造性设计能力的提高。
同时,陶瓷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技艺的继承和发扬,并在这基础上不断地开拓新的艺术领域。
首先,要关注材料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利用不同材料进行陶瓷艺术创作的灵感和想象力。
其次,可以多向国外名校借鉴,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陶瓷艺术教育的国际水平。
最后,要加强陶瓷艺术教育的交流与合作,与国际间的专业团体联合,让更多的学生和教师能够参与到国际性的学术活动与艺术展览中,实现陶瓷艺术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总的来说,当代中国陶瓷艺术教育在不断地前行和变革,中国陶瓷艺术将会在未来继续发挥其独特的影响力和地位。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陶瓷学科的研究和交流,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和教师们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
对于陶艺教学的几点认识
![对于陶艺教学的几点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eafb4b3967ec102de2bd89b6.png)
对于陶艺教学的几点认识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刘宁近年来人们对投资的意识逐渐增强。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蓬勃发展人们对艺术品尤其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陶瓷格外的关注和追捧。
作为艺术专业的专业课教师,有责任将陶瓷艺术的知识宣传和普及给学生们。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工作,我想谈谈我对《陶艺》这门课程的几点认识。
一、陶瓷艺术的发展传承脉络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传承的脉络,演变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是和当时的政治、文化、经济紧密相关的。
在现有的陶瓷艺术欣赏课程中老师往往强调陶瓷的美学教育,而对于为什么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会产生这些类型的陶瓷作品,换句话说就是整个的历史背景,社会矛盾和关系却提到的非常少。
而艺术的土壤必定是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民风免俗,以及整个的大的历史背景。
从学生方面讲他们在课堂上获取信息的途径则是以多媒体图片欣赏为主。
在对于时代背景知之甚少的前提下单纯的依靠一张张没有实际质感的图片去体会陶瓷的美,恐怕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尤其是提到一些专业术语,比如在谈到明代成化时期的“斗彩”的时候,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映成趣,争奇斗艳。
这就是一种很微妙的感觉。
釉上与釉下两种层次的对比单凭图片是很难体会到这种层次的对比的。
由于对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缺乏直观的体会,也就更谈不上对这种美感产生共鸣了。
不光是在艺术层面在技术层面仍然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听到学生经常发出这样的质疑:“老师你在课堂上讲某某朝代的瓷器技艺如何精湛,瓷器如何精美,可是我怎么完全感受不到呢?技术做工看起来也没那么精良啊?”这就是没有把陶瓷艺术作品放在它特定的历史环境和人文背景中。
不了解当时的人们的审美取向所致的。
当然除了课堂,学生们了解陶瓷艺术的途径也很狭窄。
最好的教学应该是在博物馆,中国现在艺术博物馆还很少,专门的陶瓷艺术博物馆就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学生们也很难有亲眼看到不同时期陶瓷作品的机会。
我们也呼吁一些民间的藏友可以把自己的陶瓷藏品组织起来进行展出,给年轻人更多的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机会。
教育论文:论中国陶瓷艺术教育历史和现状
![教育论文:论中国陶瓷艺术教育历史和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3d90dfca360cba1aa911da04.png)
论中国陶瓷艺术教育历史和现状1 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教育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教育和其它手工艺继承模式一样是以师徒承传的方式延续的。
它沿袭的是中华古老技艺传授方式,即父传子,子传孙、或是作坊中师傅传徒弟,世代接续完成的。
这种方式是用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的,且以技术传授为主。
学习方式只重操作,而非通过理论的分析和方法总结,要求学艺者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
这种陶艺教育的特点是建立在学艺者的“悟性”基础上的,学艺者严格遵从师傅教导的方式、方法,先求在技术上达到熟练,然后才会进入到艺术创造的领域。
这样两个不同性质的学习阶段的跨越是相当不容易的,更多的人只能停留在掌握技术的阶段,很难跨入到艺术创造的领域里。
没有全面地、系统地从技术上升到艺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教育,这是过去特定历史条件所造成的,也是难以避免的。
纵观中国陶瓷发展历史可见,陶瓷艺术这门学科是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在每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陶瓷领域都曾创造过辉煌成就,受到世人的高度评价,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被人们视为珍宝。
但是,由于这种特殊的技艺传授方式,导致在整个陶瓷发展历史中少有关于陶瓷技术或艺术传授方面的文字记载或完整文献著作,多是一般史料的记载、工艺流程的概述、考古学家的论证、鉴赏家和收藏家的玩味等。
这与其它方面的艺术或技术是无法相比的,如中国历史上关于金石书画的专门著述就很多,有关漆、玉、木、竹的叙述也不少。
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人们视陶瓷技艺乃工匠之所为,即使在历史的某个阶段曾经有过文人画家参与陶瓷艺术设计创作,也只是所谓雅兴之所致,只是一种业余爱好,并不是全力投身陶瓷艺术创作的专家,当然也就不会有深入的工艺实践和理论总结,更不会有比较科学和系统的陶瓷理论著作和比较正规的陶瓷艺术教育。
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缺少关于陶瓷技艺传授的文字记载,更没有规律性的理论总结,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虽然这种比较原始的陶瓷艺术教育方式,相对于现代陶瓷艺术教育是“不正规”的,但却是最简单的、最直接的技艺传授,几千年来这种不断培养能工巧匠的教育方式,在历史上对中国陶瓷技术和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现状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bb836a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3.png)
学生对陶瓷艺术的认知和技能水 平有待提高。
对我国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的建议
01
02
03
0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 力,培养更多优秀的陶瓷艺术
家。
完善课程设置
增加实践课程和跨学科融合, 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加投入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陶瓷艺术 教育的投入,改善教学设施,
培养创新人才
鼓励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未来的陶瓷 艺术领域输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3
社会参与和文化传承
加强陶瓷艺术教育的社会参与和文化传承功能, 推动陶瓷艺术与社会的融合与发展。
05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
陶瓷艺术教育在国内外有广泛的 普及程度,但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
国内陶瓷艺术教育在传统与现代 的融合方面存在挑战。
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
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同时鼓励创新思维和实验精神,推 动当代陶瓷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陶瓷艺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对 话与互相学习。
未来陶瓷艺术教育的展望
1 2
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
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结 合,构建完善的陶瓷艺术教育体系。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陶瓷艺术专业在国内外享有很高 的声誉,其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同时强调学生跨学科学习和国际化视野的拓展。
对我国陶瓷艺术教育的启示
强化实践技能培养
借鉴国内外优秀教育模式,我国陶瓷艺术教育应注重学生 实践技能的培养,增加实践课程比重,加强校企合作,为 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现状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b1c27d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8.png)
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现状的思考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现状的思考陶艺作为一种重要的美术表现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并且在当代艺术场景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当代陶瓷艺术教育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围绕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现状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陶瓷艺术教育的挑战1. 传统与现代相互碰撞陶瓷艺术教育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需要与当代社会相结合。
现代社会注重实用性、功能性和快速生产,而传统陶瓷则强调艺术性、手工制作和工艺精湛。
陶瓷艺术教育在如何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以及如何将传统技艺融入当代陶瓷设计之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艺术教育的缺失在当代社会中,艺术教育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社会普遍对艺术教育缺乏兴趣和意识。
在这种情况下,陶瓷艺术教育也面临着分流、缩减和被削弱的困境。
此外,教育官方对于陶瓷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也相对不足。
3. 陶瓷设计与制作的分离由于特殊的工艺过程和管理困难,陶瓷艺术的设计和制作通常是分离的。
瓷工们往往更注重制作工艺而忽视设计创新。
这使得陶瓷设计水平难以提高,而产生的产品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因此,如何在陶瓷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实现良好的协作,是当代陶瓷艺术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措施1.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为当代设计提供灵感传统文化是陶瓷艺术的重要源头。
通过深入挖掘和发掘传统文化,可以为当代陶瓷设计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创意。
同时,将传统文化融入当代设计之中,可以使得传统技艺有新的发展和传承。
2. 强化陶瓷艺术教育地位陶瓷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得到应有的认识和重视。
学校、政府可以加大投入,增加陶瓷艺术教育课程的数量和质量,还可以建立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和工作坊,提高陶瓷艺术设计和制作水平。
3. 在制作工艺和创新设计之间寻找平衡点陶瓷艺术设计和制作在实践之中相互依存。
设计要符合陶瓷制作的技术特点,而制作要实现设计的理念。
在实践中,需要在陶瓷制作与设计方面寻找平衡点,实现良好的协作。
陶瓷艺术的教育与传承:培养创新与艺术素养
![陶瓷艺术的教育与传承:培养创新与艺术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17030e8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7.png)
陶瓷艺术的教育与传承:培养创新与艺术素养陶瓷艺术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陶瓷艺术的教育与传承对于培养创新与艺术素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讨陶瓷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传承过程中的挑战以及如何培养创新和艺术素养。
首先,在当今快节奏和多元化的社会中,陶瓷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陶瓷艺术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延续和重塑。
通过陶瓷艺术的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陶瓷文化知识,并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陶瓷的制作过程需要细心和耐心,这无疑培养了学生的细致观察力和耐心品质。
此外,陶瓷艺术教育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因此,陶瓷艺术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艺术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陶瓷艺术传承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挑战。
首先,陶瓷艺术的传统工艺技术需要世代相传,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和认同度逐渐下降,导致传统技术面临失传的危险。
其次,现代人们更趋向于追求快速和方便,对于手工制作的陶瓷产品兴趣不高,导致传统陶瓷市场的萧条。
除此之外,陶瓷艺术的教育和传承面临着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体系的问题,高水平的陶瓷教育资源相对稀缺。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培养创新与艺术素养,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陶瓷艺术的教育与传承。
首先,要加强对陶瓷文化的传统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和文化活动,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其次,注重实践教学,将学生引导到实际的陶艺工作室进行实际操作和艺术创作。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陶瓷艺术的精髓和工艺技术。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引入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技艺相结合,鼓励学生创作出更具时代性和创新性的作品。
此外,应加强陶瓷艺术教育与产业的对接,将陶瓷艺术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和创业能力。
可以与陶瓷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学生实践其所学的陶瓷艺术技能,并掌握市场销售和推广的知识。
关于建设有民族特色陶艺教育的思考
![关于建设有民族特色陶艺教育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31a975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3.png)
关于建设有民族特色陶艺教育的思考
陶艺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我国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陶艺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传统技艺,是需要传承和发展的。
为了建设有民族特色的陶艺教育,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
一、加强文化自信,强化陶艺教育的民族特色
陶艺教育要注重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创新与传承,发掘中国陶瓷艺术的悠久历史和特色文化内涵,强化陶艺教育的民族特色。
二、搭建陶艺教育的平台,提高陶艺教育的水平
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陶艺教育培训体系,开设陶艺制作和设计教育课程,培养陶艺人才。
另外,通过举办陶艺工作坊、展览、比赛等活动,提高陶艺教育的水平。
三、推广陶艺教育,提高民众文化素养
扩大陶艺教育的宣传范围,通过网站、电视、报纸等媒体,向公众传播民族特色陶艺教育知识,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
可以积极组织社区、学校、博物馆、公共场所等,开设陶艺制作体验课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陶艺文化。
总之,建设有民族特色的陶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文化机构、企业和个人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这一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现状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733669e1a37f111f1855b83.png)
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现状的思考一、陶瓷艺术教育的历史以及现状陶瓷是我国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工艺品,出于“化土为玉”的美好愿望,在商代即出现了陶瓷物品。
在日常使用的陶瓷器物出现后,陶瓷艺术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在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教育主要是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来进行。
这种教育方式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教育方式,同时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这种师徒传承的教育也培育出了无数的陶瓷艺术家,对我国的陶瓷艺术和陶瓷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进入到了现代,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以及文化艺术也在一种较为发达的状态之下。
正是由于这种特点,目前我国人民对陶瓷工艺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
原本的师徒传承的教学方式也显得较为落伍。
因此必须要改进原有陶瓷艺术教育的随意性以及落后性的特点,帮助陶瓷艺术教育过程中的系统性以及科学性,并保证到陶瓷艺术自身能够取得较好的发展。
因此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国开设了陶瓷专业,并在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后,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我国的陶瓷教育专业取得了更加长足的发展。
在目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清华美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的硕士专业研究生均开设了陶瓷艺术的教育,而我国的整个陶瓷艺术教育也呈现出了一种高速发展的趋势。
二、目前我国陶瓷艺术教育出现的问题虽然目前我国的陶瓷艺术教育已经进了长时间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就。
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高校在实施陶瓷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
而以下几种问题就是有代表性的问题。
(一)并未注意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虽然我国在陶瓷艺术教育方面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在陶瓷艺术教育的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操作教学方面实际上已经有着较长时间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以及经验。
但目前我国的陶瓷艺术教育仍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目前的陶瓷艺术教育仍然是技巧性的教育,追求的是一种不断充足自身技巧的理念。
而最终的一种目标就是在对陶瓷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关于“陶艺教育进校园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的实施与思考
![关于“陶艺教育进校园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的实施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c37a22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7.png)
关于“陶艺教育进校园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的实施与思考近年来,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11部委发布《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文件后,全国各地研学业务很快就变得火热。
景德镇作为世界闻名的瓷都,很快成为研学的热点城市。
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地方相关研学机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紧密围绕景德镇茶瓷文化这一核心特点推出了一系列的研学课程,积极弘扬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受广大师生、家长的欢迎,从而使本馆的社会教育工作,在馆内馆外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形成了特色品牌。
2018年3月,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承担“陶艺教育进校园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任务,组织博物馆专业队伍和邀请院校年轻教师参与课题实验研究,课题项目正式启动。
一、课题的立项背景选择“陶艺教育进校园实践研究”作为课题项目,有两条重要原因:1、它是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最好的素材陶瓷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以强烈的生命热望和极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陶瓷艺术精品和优秀的陶瓷文化,这些陶瓷艺术品和陶瓷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成长的历程,包容了中国人深沉婉约、融入自然,却又慷慨激昂、粗犷豪迈的情怀。
从平民百姓到皇室贵族,从物质生活到意识形态,中国人与陶瓷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愫。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论中国陶瓷艺术教育历史和现状
![论中国陶瓷艺术教育历史和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39aa24aa71fe910ef12df8ee.png)
论中国陶瓷艺术教育历史和现状作者:曹明亮来源:《卷宗》2011年第07期摘要:纵观中国陶瓷发展历史,陶瓷艺术这门学科是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在每个重要的历史时期,陶瓷领域都曾创造过辉煌成就,受到世人的高度评价,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被人们视为珍宝。
关键词:中国陶艺;陶艺教育In chinese porcelain art history and current educationCao Mingliang(jingdezhen comprehensive college jingdezhen 333000)Abstract: throughout china ceramics porcelain art history, the subject is both art and of integrated products. in every important historical period the ceramics field, achievements have been coined by the high opinion of the world, leave a lot of good work, he is a treasure. thekeywords: china ceramics porcelain education1 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教育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教育和其它手工艺继承模式一样是以师徒承传的方式延续的。
它沿袭的是中华古老技艺传授方式,即父传子,子传孙、或是作坊中师傅传徒弟,世代接续完成的。
这种方式是用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的,且以技术传授为主。
学习方式只重操作,而非通过理论的分析和方法总结,要求学艺者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
这种陶艺教育的特点是建立在学艺者的“悟性”基础上的,学艺者严格遵从师傅教导的方式、方法,先求在技术上达到熟练,然后才会进入到艺术创造的领域。
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现状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3471f9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c.png)
汇报人: 2023-11-20
目 录
• 当代陶瓷艺术教育概述 • 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 当代陶瓷艺术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当代陶瓷艺术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议
01
当代陶瓷艺术教育概述
陶瓷艺术教育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
陶瓷艺术教育是通过系统性的教学与 实践,培养学生掌握陶瓷艺术基本理 论、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活动。
02
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教育资源配置
师资力量
优秀的陶瓷教师资源稀缺,而且往往集中在大城市的高等教 育机构。这导致许多偏远地区或小规模学校无法获得高质量 的教学资源。
教学设施
陶瓷艺术教育需要专业的工作室、窑炉和原材料,这些设施 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部分学校由于经费有限,难以提供 完善的教学环境。
创新教育内容与方法
跨学科教育
鼓励陶瓷艺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 交叉融合,如设计、科技、环保 等,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陶瓷艺
术人才。
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地考 察、工作坊实践、艺术展览等,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艺术
素养。
个性化教育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 ,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激发
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热情。
当代发展
进入21世纪,当代陶瓷艺术教育更 加注重国际化、多元化发展,教育 理念、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断创新。
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的特点
多元化发展
当代陶瓷艺术教育注重跨界融合,吸收多元文化 艺术元素,打破传统陶瓷艺术的界限,推动陶瓷 艺术创新。
国际化交流
当代陶瓷艺术教育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 学生提供海外访学、国际陶艺展览等机会,拓宽 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陶瓷艺术的全球化发展。
对陶瓷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对陶瓷艺术的理解和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b61eb34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6.png)
陶瓷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工艺、艺术和文化的元素,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以下是我对陶瓷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1. 陶瓷艺术的背景和历史:
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早在公元前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人就开始制作陶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瓷艺术在材料、工艺和设计上不断发展和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
2. 陶瓷艺术的材料和工艺:
陶瓷艺术的主要材料是粘土、瓷石等矿物质,经过加工和烧制后形成各种陶瓷制品。
陶瓷工艺包括制坯、雕刻、施釉、烧制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和艺术含量。
3. 陶瓷艺术的特点和风格:
陶瓷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和风格,它融合了实用性和装饰性,既注重材质的选用和加工,也强调造型和装饰的设计。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时期下,陶瓷艺术有着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如
中国的青瓷、日本的九谷焼、欧洲的骨瓷等。
4. 陶瓷艺术在现代的应用和发展:
现代陶瓷艺术已经超越了实用性和装饰性的范畴,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现代陶瓷艺术家们通过创新的设计和独特的材料运用,创作出具有个性和思想的作品,展示了陶瓷艺术的无限可能。
同时,陶瓷艺术也在建筑、室内设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艺术气息。
总之,陶瓷艺术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代表了人类工艺技术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通过了解和学习陶瓷艺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多样性,同时也可以欣赏到不同时期和地区的独特艺术风格。
谈高校陶瓷艺术教育中的几个问题
![谈高校陶瓷艺术教育中的几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ef41535c281e53a5802ffcb.png)
谈高校陶瓷艺术教育中的几个问题作者:王昕洲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10期摘要:高校陶瓷艺术教育承担着培养优秀陶艺人才、继承传统陶瓷工艺手法和发展创新现代陶瓷艺术的重担。
高校陶艺学生研制出各种造型独特,釉色新颖,肌理丰富的陶瓷艺术品和陶瓷日用品。
但是,繁盛的景象中也显露出问题,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对现今高校陶艺教育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陶瓷艺术教育;市场化;本源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40-01一、陶瓷艺术教育的普及不够《匋雅》记载:“居中国之人,不能使其国以坚船利炮称雄于海上,其次又不能以其……于商场,而仅凭借其国初所出之瓷之声誉以相夸耀,至使寰球之人目其国为瓷国者则有司者之辱也。
居瓷国而不通瓷学,又使寰球之人嗤其生长于瓷国……所以显名,则吾党之耻也。
”中国是陶瓷古国,陶瓷文化延续几千年流传至今,代代相传,中国人的确应当懂得陶瓷这一中华民族艺术精髓,这并不只是单纯的对器物的欣赏和制作工艺的了解,而是应该真正去理解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陶瓷艺术的精神价值。
由此观之,关于陶瓷艺术教育,清人早已有觉悟,陶瓷艺术教育的普及势在必行。
高校陶瓷艺术教育是发扬中国陶瓷文化、继承陶瓷工艺技法、培养优秀陶瓷艺术家和陶瓷理论家的核心力量。
我国高校陶瓷艺术教育已经走过大半个世纪的历程,至今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
我认为原因有二:其一是根深蒂固的纯绘画教育体系;其二是陶瓷艺术市场的繁荣下陶瓷艺术教育的日益浮躁。
陶瓷艺术教育必须关注自身学科与其它艺术类学科相关联,形成教育的综合性力量,从而达到学科自身的多元化与多样性,以此来辅助并增加陶瓷艺术课程的魅力。
纵观当代中国陶瓷艺术,创作风格始终无法在传统技法上有显著的突破,创作题材虽非千人一面却也大多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题材或图案搬前挪后,创新甚少,总结起来,根本原因还是中国美术教育中这种不可撼动的对纯绘画教育的体系的“保护”。
浅议陶瓷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浅议陶瓷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3e8179da58da0116d17490b.png)
浅议陶瓷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作者:于川东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年第05期[摘要]陶瓷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折射出人类丰富的历史及发展进程。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西方观念的猛烈冲击,陶瓷艺术这一古老的艺术被日趋边缘化。
本文试图通过中外陶艺教育普及对比、陶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陶艺教育普及之路的分析,明晰陶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对其推广普及的重要性。
[关键词]陶瓷艺术教育;素质教育;普及;重要作用[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5918(2010)05-0080-02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0.05.041 [本刊网址]素质教育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和形成教育对象的素质结构,为将来的发展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而陶艺,作为一种具有中国深厚历史沉淀的传统艺术,应该在现代教育课程的舞台上散发出更多的光彩。
一、从中外陶艺教育看素质教育的差别中国古代的陶瓷艺术教育是师徒传承的方式,父传子,子传孙,师父带徒弟这种方式是以口传心授为主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虽然相对于现代陶瓷艺术教育是“不正规”的,却是最为简单实用的传承模式。
几千年来这种不断培养能工巧匠的教育方式,在历史上对中国陶瓷技术和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现代工业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人们对陶瓷的艺术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可能适应当下陶瓷艺术的发展规模。
在这种中国本土陶瓷教育边缘化和工匠化的大潮流环境下,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陶艺课已是大、中、小学普遍开设的课程。
在美国包括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等许多大学,不论是本科生,研究生都开有陶艺课,而且各种窑炉和原材料设备都很齐备[2]。
这些仅仅是国外普及素质美育中的一环。
在德国、英国等国家中也有这种陶艺课的设置。
实际上,陶瓷艺术教育早在20年前就进入了国外的普通学校。
浅析陶瓷艺术教育
![浅析陶瓷艺术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742050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7a.png)
浅析陶瓷艺术教育刘雅丽【摘要】@@ 陶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历史悠久,优良的技艺世代传承,不断丰富和发展.【期刊名称】《景德镇陶瓷》【年(卷),期】2010(000)002【总页数】1页(P13)【作者】刘雅丽【作者单位】九江学院艺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陶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历史悠久,优良的技艺世代传承,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陶瓷艺术教育的出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陶瓷技术和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一直是沿袭着一种古老的教育方式,即家庭中父母传子女,或者是作坊中师傅传徒弟。
这种教育方式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且使我们的陶瓷艺术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甚至在今天,景德镇民间仍然采用这种教育方式。
传统陶瓷技艺传授,主要是通过师傅示范,徒弟模仿具体作品而传授的,更多的是直观的操作方式,几乎没有理论学习的基础,这种传承方式的弊端在于,大多数人只能停留在技术的掌握这一块,很难或者无法上升到艺术创作领域里。
只有技术的掌握与学习,而没有思想上的填充,那么是很难提升到艺术创作领域。
今天我们的教育模式则是采用先通过理论分析与讲解,使学习者能够在初步认识陶瓷艺术的基础上进行实践。
这种教育方式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可以更全面地,深入地从技术上升到艺术。
可以把我们的古老文化更好地推向新的高度,创造更灿烂的陶瓷艺术文化。
二、陶瓷艺术教育的发展据文字记载,1906年,熊希龄在湖南醴陵创办了湖南瓷业学校,这是最早的专门的陶瓷艺术教育学校,分为国画装饰、辘轳成型、模型模具三科,仍然以技艺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请景德镇和日本技师来传授技艺。
但把陶瓷艺术独立出来作为专门的一门学科来发展,这还是首次,这对陶瓷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广与促进作用。
进入到四十年代,高等陶瓷艺术设计教育开始出现,即陶瓷艺术进入到高校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
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中央美术学院,当时就设立了陶瓷科,至今每年都在不间断的招收陶瓷科的学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相 比 优 势 如 何 ?本 科 教 育 和 高 职 教 育 之 异 同 点 又 在 哪 里 ?在 前 不 久 召 开 的 2 0 1 3全 国 陶瓷 艺术 教
业创作 中 , 要 求 学 生 能综 合 展 现 四年 学 习 阶段 的 所 学 、 所思 . 并 通 过创 作 实 验 与 探 索 , 寻找 自己 的表 现 语 言 , 综 合 体 现 自身 的 艺 术素 养 与 创 作 能 力 。 需要 学 生 在 充 分 认 识 材 料 、 工 艺 以及 专业 的基 础 上 , 结 合社 会 生 活 感 受 和 自己关 注 的 问题 , 自主 拟 定选 题 ,制 造 一 套 或 一 个 系 列 具 有 一定 学 术 内 涵 的 陶 瓷 艺 术 作品。
第4 6卷 第 5期
2 0 1 3年 1 0月
江
苏
陶
瓷
V o 1 . 4 6 , No . 5
J i a n g s u C e r a mi c s
0c t o b e  ̄ 2 0 1 3
1
中国陶瓷艺术教 育面 面观
徐 南
( 无 锡工 艺 职 业技 术 学 院 , 宜 兴 21 4 2 2 1 )
行 。 美 国、艺 术
,
几 十年 来 以邓 白 、 陈淞 贤 为 代 表 的 老 一 代 陶 艺 家 , 以刘正、
周 武 、戴 雨享 等为 代 表 的新 一 代 陶艺 家 为 推 动 中 国美 术 学 院 的陶 艺 教 育发 展发 挥 了积 极 的作 用 ,使 得 中 国美 术 学 院 目前 已成 为 全 国 高 校 陶艺 教 育 的重 镇 。周 武 教 授 重 点 介 绍 了 中 国 美 术 学 院 陶艺 专 业 毕 业 创 作 的一 些 做 法 。上 世 纪 8 O 、 9 0年 代 以前 , 和 大 多 数 高 等 院 校 一样 , 中 国美 术 学 院 的 陶艺 专 业 缺 少 基 础 设 备 和设 施 ,一 些 陶瓷 材 料 和 成 型 工 艺 课 只 能 以画 设 计 图纸 为 主 , 当然 , 毕 业 创 作 也 自然 被 受 到 一些 限制 。 近年来 。 经 多 年 教 学 改革 和课 程 建 设 , 以及 和西 方 艺 术 院校 的学 术 交 流 . 使 得 师 生们 的学 术 视 野 逐 渐 开 阔 , 因此 课 程 也 渐 渐 得 以充 实 。 最 终 落 实 到毕 业 创 作 上 , 他们是这样思考并实践的 :
艺 教 育 与 文 化 传 承 和 市 场 的 关 系 、 中外 陶艺 教 育 的 比 较 等 问
题展开讨论 , 理 性 地 分 析 本 科 与高 职 陶 艺 教 育 的 现 状 , 并 热 切 地展望陶瓷艺术教育的未来。
1本科教育 : 在观念与技艺中寻找平衡 点 ,
我 国 的 陶 艺 教 育 起 步 于 上 世 纪 五 十 年 代 末 .至文 革 前 发 展缓 慢 , 有 陶艺 专 业 的学 校 不 多 , 招生人数更少。 改革开放后 , 陶 艺 教 育 始 得 发 展 。 现在 , 在全 国 1 0 0 0余 所 高 等 院 校 中 , 有 近 百 所 高 校 开设 陶艺 课 程 ,有 2 0余 所 高 校 设 有 陶 瓷 艺 术 专 业。 其 中主 要 分 为 本 科 ( 研究生 ) 和高职二种类型 , 本科 教 育 主 要 在 各 大美 院 和艺 术学 院 。高 职 教 育 大 多 分 布 在 各 陶 瓷产 区 的地 方 职业 院 校 。 由 于受 各 地 陶 瓷 文 化 特 色 、各 院校 办学 理 念、 培 养 目标 的 影 响 , 本 科 与 高 职 形 成 了 二 种 较 为 明显 区别 的 教育 模式 : 本科教育 多注重个人 性 、 表现性 的陶艺教育 . 其 文 化 传 承 和材 质 载体 多不 受 地 方 资 源所 限 制 等 。而 高 职 教 育 大 多 依 靠 当地 的 资源 , 以本 土 文 化 为 参 照 。 以 陈 设 日用 陶瓷 设 计 教育为主要特色 ; 本科教育侧重培养学生思维 、 创 意 与 设 计 能 力, 而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与技巧 : 本 科 教 育 重 视 系 统 和 深 入 的理 论 研 究 与 批 评 ,而 高 职 教 育 则 以 师 傅 带 徒 弟 方 式传授 技法与经 验 , 在 教学模式 、 方法 、 课 程 设 置 等 方 面 与 本 科 教 育 形 成 了较 大 的差 异 。本 文 试 图从 各 院 校 的 发 言 交 流 中
第一 是 目的与 认 识 问题 。中 国美 术 学 院 在 陶 艺 专 业 的毕
院 校 的 陶 艺 教 授 和 陶 艺 家 们 汇 集 在 宜 兴 ,就 艺 术 院 校 陶 艺 人
才培养工作和陶艺创作阐发见解 、 交流经验 。 针 对 陶艺 教 育 的
学科建设 、 陶艺 教 育 的教 学 改 革 、 陶艺教育 的技艺与 观念 、 陶
关 键 词 陶瓷 艺 术 ; 工艺技术 ; 教 育 思 想
在 第 七 届 中 国宜 兴 国 际 陶 瓷 文 化 艺 术 节 举 办 期 间 . 2 0 1 3
实 践 情 况 。 中 国美 术 学 院是 我 国最 早 开 设 陶艺 专 业 的高 校 之
一
全 国 陶 瓷 艺 术 教 育 论 坛 也 同 时 在 无 锡 工 艺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举
育 论 坛 上 .来 自国 内外 十 余 所 设 有 陶 艺 专 业 的 艺术 院 校 专 家 学 者 们 就 以 上 问题 进 行 了广 泛 的 交 流
与探 讨 。 本 文 在 跟 踪 采 访 的基 础 上 对 相 关 问题 进 行 了分 析 与 归纳 , 试 图寻 找 我 国 陶 艺 教 育 的基 本 走 向和 发 展 态 势 , 以飨 同时 关 注 我 国 陶 艺 教 育 事 业 的 读 者 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