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戏剧课 中外戏剧欣赏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一(人教版高三选修备课资料)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一(人教版高三选修备课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eed4f4f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c.png)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一(人教版高三选修备课资料)雷真民戏剧作为综合艺术的一种。
有两种含义:狭义专指以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为开端,首先在欧洲各国发展起来继而在世界广泛流行的舞台演出形式,英文为drama,中国称之为话剧。
广义还包括东方一些国家、民族的传统舞台演出形式,如中国的戏曲、日本的歌舞伎、印度的古典戏剧、朝鲜的唱剧等。
无论是西方源自古希腊的戏剧,还是东方的戏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戏剧始终是最接近大众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作者,演员与观众共同组成的表演场面,她更需要众人的合作。
相信我们都在成长过程中多多少少对一些戏剧形式或具体曲目有所了解,从现在开始,我们来接触一些在戏剧艺术长河中震烁古今的大师们留下的经典作品,并通过它们对戏剧发生兴趣,从而进行更广泛地阅读。
学习目标1、了解西方悲剧和喜剧的艺术特征2、理解戏剧冲突中主人公的性格和精神3、初步把握戏剧艺术的结构特点与“突转”的设置4、简单了解西方戏剧的发展脉络知识汇总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古希腊历史上诞生了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他们代表了古希腊悲剧艺术兴起——繁荣——衰落各个时期的最高成就。
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讲述了盗火者普罗米修斯从天界为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甘受宙斯惩罚的故事。
索福克勒斯——戏剧艺术的荷马代表作:《俄狄浦斯王》是标志着希腊悲剧艺术完美结构的典范。
以倒叙追凶的方式讲述了俄狄浦斯王发现自己就是杀父娶母的罪魁祸首。
其悲剧的感染力特别使人震撼。
也使俄狄浦斯情结被后世心理学家当成了恋母情结的代名词。
欧里庇得斯——心理戏剧的鼻祖代表作:《美狄亚》。
写取回金羊毛的英雄依阿宋的妻子美狄亚不惜杀害自己的孩子复仇的故事。
在后来的女权主义者看来最早提出了妇女问题。
古希腊悲剧的表现主题不在于悲剧性的故事本身,而是在于表现崇高壮烈的英雄主义思想。
根据亚里斯多德在论述古希腊悲剧的专著《诗学》中的定义,古希腊悲剧“描写的是严肃的事件,是对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模仿;目的在于引起怜悯和恐惧,并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地遭到不幸,从而形成悲剧,因而悲剧的冲突成了人和命运的冲突”。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课件汇总ppt(9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课件汇总ppt(9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af7f31f97fd5360cbb1adb62.png)
什么东西早上是四条腿,到了中午是两条 腿,当太阳落山时又变为三条腿?
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
斯芬克斯之谜
谜底是人。因为人 在幼年是四肢爬行,青 年则两腿行走,老年就 要拄着拐杖。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里一个带翼的怪物。 长着美女的头,狮子的身子,总在忒拜城外 悬崖上蹲着,对路过的人说出谜语,凡答不 出来的,它就将其撕成碎片,并吞食干净。 很久的时间里,都没人能答对它的谜语,它 已经吞食了无数的牺牲者。
2. 初步把握戏剧艺术的结构特点与“突转” 的设置。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选段的朗读,让学生把握“突 转”的实质。
2. 让学生试编一些故事,尝试使用“突 转”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研读俄狄浦斯的悲剧,感受剧中主 人公的性格和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
作者简介
索福克勒斯(约公元前490-前 406),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 出身于兵器制造厂厂主家庭。生活 于雅典极盛时期,是雅典民主派领 袖伯里克利的朋友,曾任雅典税务 委员会主席,被选为雅典十将军之一。但他在 艺术上的成就远远胜过政治上的业绩。
剧本开始时是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即将 到来的时刻,以“追查凶手”为悬念,以此 为线索,展开剧情,从而回顾了有关主人公 的身世以及他与命运抗争的种种经历。几十 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事情,压缩在不到一天 的时间,发生在忒拜王宫前的一个事件之中, 节省了大量的笔墨,又突出了戏剧矛盾冲突 的尖税性。
在展开剧情时,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发现” 和“突转”的艺术手法。“发现”是作者巧 妙地处理了剧情发展与往事交代两者之间的 关系,往事交代是剧情发展的必须,同时又 是一个新的发现,这一新的发现推动剧情进 一步发展,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作品讲解
语文:新人教学案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七单元 曹禺与《北京人》
![语文:新人教学案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七单元 曹禺与《北京人》](https://img.taocdn.com/s3/m/ee17fe6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16.png)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选修]第七单元曹禺与《北京人》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2、分析《北京人》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3、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认识戏剧人物性格的展示与戏剧主题思想的关系.4、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5、理解曹禺关于《北京人》是喜剧的说明,从而拓宽学生对于喜剧类型的认识。
【学习重点】1、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认识戏剧人物性格的展示与戏剧主题思想的关系.2、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
【学习难点】1、了解曹禺“诗化戏剧”的艺术特征。
2、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
【学习过程】一、走近作者及其作品《北京人》1、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
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作者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自幼曾广泛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喜爱唐传奇、元代戏曲和明清小说,并有机会接触与欣赏中国民族传统戏曲,如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唐山落子等。
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国内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
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这期间认真研读了希腊悲剧家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人的剧作,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2、曹禺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北京人》《北京人》通过曾家三代人的自我沉沦,以及远古北京人、未来北京人与以曾家为代表的现实北京人的对比,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挖掘了封建阶级必然走向没落与崩溃的根本原因.正如钱理群所说,这是在作者已经走出了生命的“郁热期”,进入了生命的“沉静"状态之后,一次新的发展,是曹禺追求已久的由“戏剧化的戏剧”向“生活化(散文化)的戏剧”的转变,是曹禺“走向契诃夫”宿愿的实现,是曹禺戏剧的一个新的高峰。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外戏剧名作欣赏》课件 第四单元 莫里哀与《伪君子》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外戏剧名作欣赏》课件 第四单元 莫里哀与《伪君子》](https://img.taocdn.com/s3/m/af4269abd4d8d15abe234e6e.png)
莫里哀与《伪君子》
课堂目标导航 文本预习必知 基础知识梳理 课堂互动探究 知能优化演练
第 四 单 元
课堂目标导航
1.通过对达尔杜弗这个人物的分析,引导学 生憎恨伪善,远离伪善,认识真诚的可贵. 2.了解什么是喜剧和喜剧中“揶揄”的手
法.
3.了解喜剧人物的“扁平”特征.
文本预习必知
一、作品简介
子、女儿和妻子还胜百倍”。他对达尔
杜弗所作的眉飞色舞的介绍,具有重要
的意义,说明了达尔杜弗在奥尔贡家庭
中和在他的崇拜者心目中的地位。
奥尔贡亲自解除女儿婚约,要她转嫁达
尔杜弗的荒唐决定,把家庭内部矛盾冲
突推进到一个新高潮。争执的双方都各
它不仅没有妨碍作者的创作,反而有利于作
者更好地描写人物,对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
主题起了积极作用。比如剧中达尔杜弗两次
向欧米尔调情,第一次达米斯透过门缝偷偷
看到,第二次奥尔恭钻在桌子下偷听到。如
果没有地点的一致,不在室内进行,就没法
进行这些表演而使观众信服。
基础知识梳理
一、字音 祷 告(dǎo) . 捏 (niē) . 气焰 (yà n) . 忤逆 (wǔ nì) .. 煎熬 (á o) .
历时半个世纪,人物有70多个,但全剧没
有贯穿首尾的情节,没有贯穿始终的对立
斗争,剧作利用人物和事件的时断时续的
发展,展示各种人物形象和不同时期的社
会风貌。
第二,要善于剖析戏剧结构。首先,可
以从纵横两方面入手。纵,指要弄清剧
中有几条情节线索。有时一出戏只有一
条线索,有时为一条主线一条副线,有
时有若干条副线。重点是要把握主线。
3.《伪君子》在初演时,许多观众觉
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人教课标版 - 选修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第五单元 易卜生与《玩偶之
![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人教课标版 - 选修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第五单元 易卜生与《玩偶之](https://img.taocdn.com/s3/m/fbed9c9a65ce0508763213c4.png)
第五单元易卜生与《玩偶之家》【教学目标】1.通过易卜生与《玩偶之家》的教学,引导学生正视现代社会中家庭及女性问题的重要性,强化尊重人、尊重女性的社会意识,倡导女性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2.了解“戏剧事件”对推动人物性格的冲突和发展的意义。
3.以该戏的结尾为例,认识近代戏剧和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戏剧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革新。
教学设想一、易卜生是西方现实主义转向现代主义的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对他做一些全面的介绍还是必要的。
在介绍易卜生时,应该突出以下三点:第一,他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种戏剧思潮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二,他拉近了戏剧与生活的关系,首创了“社会问题剧”,显示了戏剧对生活的干预作用;第三,他在现代戏剧的革新上有重要的贡献。
二、《玩偶之家》选段的赏析是本单元的重点。
《玩偶之家》被称为“现代妇女的解放宣言”,因此,不能不讲它的社会意义。
可以考虑突出两点:第一,娜拉对于男权社会的叛逆。
在《玩偶之家》以前,写妇女争取解放,大都局限于反对封建婚姻,争取同自己理想的男子结合;《玩偶之家》突出了男女平权的问题,塑造了敢于反抗男权社会的独立自尊的女性形象;第二,娜拉的出走引发了关于女性在当今社会如何获得自由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至今还能够引发人们的争论和思考。
三、本单元艺术技巧的学习着重领会“事件”在戏剧中的作用。
也是希望通过这个侧面认识戏剧区别于小说、散文、诗歌的重要特征。
赏析举隅一、关于《玩偶之家》的思想内涵,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解读。
这部戏从首演到现在,所引起的最强烈的震撼在于,它尖锐地提出了现代家庭中妇女的权利问题,即它对于女性在家庭中的“奴隶”状态的质疑。
关于这个问题,所选资料中胡适的文章有很好的说明,可以参考。
在西方,从古希腊的悲剧《美狄亚》开始,就关注女性在婚姻中的平等和自由问题。
截止到易卜生以前,艺术家所关注的婚姻中的悲剧因素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一是由于父母的权力造成男女婚姻选择上的不自由;二是由于封建门第观念造成婚后的不和谐乃至衍生悲剧;三是法律和习俗要求妻子必须保持忠贞,而丈夫可以寻花问柳的这一社会不公正。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汇总(9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6最新公开课优选PPT课件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汇总(9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6最新公开课优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08f17b10a6f524cdbf8543.png)
十一、曹禺话剧的艺术特征
• 浓郁的情感色彩和主观因素
(1)强烈的抒情性; 《雷雨》——“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 《原野》——“讲人与人的极爱和极恨的感情”
(2)人与人之间心理抗衡形成的持久张力; 如《北京人》《家》,情感的激流虽转入地下,
但依然如岩浆运行
• 象征性意象与诗意特征
(1)以场景、道具等方式呈现的象征性意象; 如《北京人》 中曾皓的棺材等;
八、《北京人》主题思想
• 对五四启蒙主题承继的文化反思视角 :
三代“北京人”的文化内涵: A、工人(远古); B、曾皓、曾文清等(现实); C、袁圆、愫芳(未来)
九、《北京人》的艺术特色
• 生活化的戏剧:
从“戏剧化的戏剧”向“生活化的戏剧”的转 化
开始对人的日常生活的内在神韵与诗意进行开掘, 使普通人有精神世界被关注并得到升华。与此同时,戏 剧节奏与戏剧冲突也趋向舒缓与淡化。人物的性格和复 杂的心理,都在十分自然的生活状态下演进着,而深刻 的主题和文化内涵就潜藏在其中。
• 第二阶段:从《全民总动员》到《桥》
特点:现实性增强,戏剧节奏与戏剧冲突也趋向舒缓与淡化 (生活化的戏剧)
• 第三阶段:从《明朗的天》到《王昭君》
特点: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思想性增强,艺术性有所下降
《王昭君》
六、《北京人》的戏剧结构
• 第一幕:人物命运遭际、性格特点
“北平曾家旧宅”场景——巨大阴影的笼罩 曾文清:几乎无事的人生;软弱的个性;精神瘫痪 愫芳:寄人篱下的坚忍 曾思懿:精明、虚伪与刻薄 曾皓:坐吃山空、行将就木 江泰:一事无成、满腹牢骚 曾霆、瑞贞:不幸的婚姻
现代戏剧
曹禺《北京人》
教学要点
• 戏剧常识 • 20世纪中国话剧的发展 • 曹禺与现代话剧的发展、成熟 • 《北京人》的主要内容与艺术特色
中学戏剧课-中外戏剧欣赏PPT课件
![中学戏剧课-中外戏剧欣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1c9df2a5e9856a561260fc.png)
2021
3)绝望的激情: 得知自己或亲人得了绝症或死亡消息后; 运动员或舞蹈演员双腿锯断后; 被枪决或绞刑前:绝望后在悬崖边或长江边.
2021
台词练习
2021
1)假使Ⅰ:同时爱着一位青年(少女)的 甲、乙两位少女(或少男)相遇。
甲:“你过来!” 乙:“过来了,怎么样?” 甲:“你走吧!” 乙:“这可是你让我走的!”
2021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
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的戏曲。
古希腊戏剧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后世欧洲的戏剧文化都 是由它派生演化出来的;
印度梵剧形成时间不详,它也早已是文化陈迹,但东南 亚各国的歌舞没有不受它影响者;
中国戏曲最年轻,至公元11世纪才正式登堂入室,但由 于它积蓄既久,来源亦多,故而潜藏了特别旺盛的生命 力。800余年来,非但未见衰败,反而根深时茂、繁衍派 生,形成大大小小317个地方剧种。这使中国变成一个实 力雄厚的戏曲大国,更使中国积累了异常丰富,任何国 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剧目、剧种 、 剧论、表导演及唱腔 音乐遗产。
2021
3)相依为命:七旬老人与狗在小屋内,狗在吃食,老人 坐在藤椅上看报,老人心脏病犯了,想叫狗,口吐鲜血 死了.
狗吃完全骨头,老人叨来烟斗,以为老人睡着了,为老 人叨来床单,嗅到血,叨来药,对老人疯狂大叫,没反 应,疯狂撞门,把老人从椅子上拖到门口,筋疲力尽, 又撞门,头撞到门框上,头出了血,也快死了,鸣咽着 爬向老人,亲切地舔老人的脸和嘴角的血,趴到老人身 上死去。
2021
评剧
2021
一、戏剧欣赏
2021
戏剧欣赏1:中国戏剧2021源自三、解放天性2021
动物及人物模似练习
1)猫和少女:流落街头的少女和猫,无家可归, 他们成了一家人,一同在拉圾箱内找食物,各自 找到了自己的美食;猫饿极,少女用自己的食物 喂猫;晚上找了一个避风的角落,少女将猫搂在 自己怀里睡觉。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概论课件PPT30页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概论课件PPT30页](https://img.taocdn.com/s3/m/79cf137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b.png)
二、中国话剧
中国话剧只有百年的历史。从西方引入中国,20 世纪初到“五四”前称“文明新戏”,这种早期话剧
仍具有一些戏曲的特点。“五四”以后重行照原样引进西
方戏剧,形式是现实主义戏剧,称“新剧”。1928年起 称“话剧”,沿用至今。
第17页,共30页。
话剧艺术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21页,共30页。
教材体例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采取“一条红线串若干珍珠” 的结构,全书由“概论”和九个单元的经典剧本的研读构 成。
“概论”简约地概述了戏剧的基本美学特征和 发展线索,当拿到这张脉络清晰的地图时,就开始 了自己的“戏剧人生”的旅行:
第22页,共30页。
从索福克勒斯的《俄狄蒲斯王》、汤显祖的 《牡丹亭》到老舍的《茶馆》和贝克特的《等待多 戈》,九个经典就像是人类精神长河中的九个航标,而
第9页,共30页。
在古罗马戏剧兴盛两个世纪之后,又有印度古 典梵语戏剧的兴起。
梵语戏剧的起源有几种 说法。有一种说法是认为印 度梵语戏剧的产生是受到了 古希腊戏剧的影响。这种说 法未必可信。古典梵语戏剧 既没有古希腊戏剧不可或缺 的歌队,也缺乏悲剧精神, 但却具有较之希腊悲剧更多 的时空自由。
第10页,共30页。
践”则希望通过能够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和饰演来反刍、 加深和拓展前面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原创精神。
第26页,共30页。
学习方法
戏剧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优点是实演性。本 教材强调在经典导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富于启发 性的课堂讨论和力所能及的艺术实践。这种实践包括 朗读经典台词、表演精彩段落和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 行小品或剧本的创作、演出。
第三,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 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 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人教版)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9单元-贝克特与《等待戈多》ppt课件(48页)
![(人教版)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9单元-贝克特与《等待戈多》ppt课件(48页)](https://img.taocdn.com/s3/m/fe91c5eafab069dc5122010a.png)
第三,寓意与象征。这部戏剧的主题是“等 待”。等待,寓意着没有意义的生活。这正是荒 诞概念中的人类生存条件,即缺乏意义。弗拉季 米尔和爱斯特拉冈象征着战后生活在苦难中的人 类。人类,作为社会存在的支柱,在畸形发展的 资本主义社会里,特别是在战后的西方社会里, 已经到了无法生存下去的地步;社会的罪恶和灾 难,使得人格丧失,个性毁灭。他们处在一种生 死不能的尴尬难堪的境地。明明知道戈多不会来, 还是要等待,在等待中死去、消亡。
其次,凋敝的舞台形象。幕布一拉开,出 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派凋敝凄惨的景象:黄昏 的暮霭,荒野中的小路,光秃秃的枯树,两个 衣衫褴褛、神态恍惚的流浪汉,这些“直接呈 现给观众”的舞台形象,一方面渲染了全剧荒 原般的气氛,另一方面,因其完全不同于传统 戏剧的场面而被追加了象征意义,使作者的内 在思想转化为视觉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用传统的、理智的手法去反映荒诞的生活,而主
张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其艺术特
点为:1. 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
上的逻辑性、连贯性。2. 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 表达主题。3. 用轻松的喜剧形式表达严肃的悲剧 主题。
二、《等待戈多》的荒诞性 贝克特认为,“只有没有情节,没有动作 的艺术才算得上是纯正的艺术”。《等待戈多》 这部荒诞性戏剧的经典作品正体现了这种反传 统的艺术主张。
知识链接
一、荒诞派戏Leabharlann (absurd theatre)现代戏剧流派之一 。荒诞 (absurd )一词 由拉丁文(sardus)( 耳聋 )演变而来 ,在哲 学上指个人与生存环境脱节。荒诞派戏剧一词最 早见于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 艾思林1962年出版的 《荒诞派戏剧》一书。
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它拒绝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三单元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学设计2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三单元 汤显祖与《牡丹亭》》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310383e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a.png)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戏曲,着眼于鉴赏陶冶,促进学生各自特长和个性的形成,适应他们兴趣和潜能的发展。
2、领会戏曲中的抒情文学,了解戏曲的心理独白的特殊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中西方戏曲的比较。
2、难点:游园部分的唱词,经典的内心独白。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视频-李玉刚的经典春晚作品《霸王别姬》,经典演绎一段震撼人心的爱情生死别离。
通过美仑美奂的舞台效果和演员美艳绝仑的舞台造型,让我们初步感受中国瑰宝戏曲的千古魅力。
二、介绍作者汤显祖(1550-1616)莎士比亚(1564-1616),公元1616年,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两颗戏剧巨星同时陨落——中国的汤显祖和英国的莎士比亚。
这也许是历史的巧合。
但在同一历史时段,两位戏剧天才同时达到了他们各自所处时代的艺术顶峰。
著名戏曲家田汉到临川拜谒汤显祖家族祠堂时写道“杜丽如何朱丽叶,情深真已到梅根。
何当丽句销池馆,不让莎翁在故村”。
汤显祖,5岁作对联,10岁习古文,21岁中举,为官期间,励精图治,享誉一方,但终因官场腐败,辞官归隐,专心创作《临川四梦》流传后世。
其中《牡丹亭》最为著名。
三、时代背景:明代中期,社会呈现解体、松懈状态,各种对社会人生探求的思潮迭起,王阳明心学与官方理学形成对持状态,王学更加注重人心的发展,肯定人的欲求是多重的,反对压制人的感情欲念。
此外神宗佛学崇尚隐居传统,寻幽爱静,这些都在汤显祖的人生追求中打下深刻的烙印。
明代中期,江南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高速发展,造就了贵族和市民的消费文化。
刺激了戏曲及其他艺术的繁荣。
更多文人大夫参与戏曲创作,汤显祖在他的作品中艺术地表现“世总为情”的人生理念。
他的“至情”理想的代表作品是《牡丹亭》。
下面我们来欣赏《牡丹亭》中核心片段<游园>四、问题探究1、<游园>部分是《牡丹亭》全剧的戏核,是重要的抒情段落,它在全剧中有什么作用?下面我们通过品味精美的唱词来: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选修课程《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学总结
![选修课程《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779b31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14.png)
选修课程《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学总结选修课程《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学总结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
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选修课程《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学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学期15—19周,高二进行了选修课程《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课文内容如下:第一单元是希腊时代的戏剧名家索福克勒斯和他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
这部剧作是西方戏剧的里程碑。
亚里士多德称这部悲剧是一个“典范”。
主人公那种对于“真相”的蝎子式的叮问精神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教材以该剧为典型介绍了戏剧对于“完整性”的要求以及“悬念”、“冲突”、“高潮”、“结局”等结构性因素,结合第三场讲解了戏剧最具魅力的“突转”设置。
第二单元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莎士比亚及其《罗密欧与朱丽叶》。
“莎士比亚不仅属于他的时代,而且属于所有的世纪”。
(本琼生)该单元提供学生选读的是剧本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月夜幽会”(第二幕第二场)。
结合这一场的赏析着重引导学生了解,爱情应该是一种“美的情感”。
第三单元是中国戏剧经典《牡丹亭》和它的作者汤显祖。
中国的戏剧与西方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和美学特征。
汤显祖是堪与莎士比亚媲美的戏剧大师。
《牡丹亭》以杜丽娘与柳梦梅“以情而死、为情复生”的“死去活来”的曲折经历为主线,展示了封建社会“情”与“理”的尖锐冲突,用生花妙笔绘出了以杜丽娘为中心的正反两方面的众多人物的鲜明性格与冲突,富于抒情色彩与社会内涵。
学生可以结合欣赏大师的精湛表演一窥中国古代戏剧的奥妙,并了解“生旦净末丑”诸行的区别及其所饰演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第四单元是欧洲著名喜剧艺术家莫里哀和他的代表作《伪君子》。
喜剧是戏剧中最受观众欢迎的剧种。
《伪君子》是讽刺喜剧的巅峰之作,它对于伪善的揭露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说:“击中伪善这条多头毒蛇的人是伟大的。
人教版高中一年级(高一)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老舍与《茶馆》_课件1
![人教版高中一年级(高一)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老舍与《茶馆》_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0f817e65e518964bcf847c8e.png)
北京老舍茶馆是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 其名剧命名的茶馆,始建于1988年。
话剧《茶馆》片段欣赏
老舍剧中老板王利发经营的裕泰茶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那个年代裕泰茶馆 那些人儿发生的那些事儿。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茶馆》的艺术价值。它不仅是老 舍的戏剧代表作,而且是中国20世纪下半叶惟一 一部得到公认的戏剧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京派 话剧”的典范之作。 2. 领悟戏剧语言的艺术魅力,如戏剧台词 的性格化、动作性等。
4. 刘麻子、唐铁嘴等,是一群地痞无赖,一 个说媒拉纤、拐卖人口,一个是麻衣相士,算命 骗人。这样一类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畸 形和病态。
三、老舍是当代语言艺术大师,剧中出场的 几十个人物,哪怕有的只讲了三五句话,也写得 性格鲜明,栩栩如生。谈谈剧中人物的语言有何 特色? 1. 个性化: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 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很能显示他茶 馆掌柜的身份。常四爷的语言豪爽耿直,带有闯 荡多年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宋恩子、吴 祥子的语言则狡猾奸诈,傲慢无理,具有老牌特 务的特点。
老舍故居
剧情介绍
《茶馆》是老舍先生于1957年创作的三幕话 剧,它以北京一个大茶馆为背景,通过七十多个 人物和一系列的小故事描写了五十年的变迁。每 一幕戏写一个时代,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葬送 三个时代”的主题。即清末、民国初和抗战胜利 后的国民党政府。
第一幕写清朝末年的社会生活。正是戊戌 变法失败之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 都把这里作为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然而大清 王朝却已到了它的末日。透过表面繁荣、热闹 的茶馆,我们看到了清末社会满目疮痍的末日 来临的现实。
《茶馆》在结构上的另一创新,是没有沿用 以“一人一事”为情节发展主线的传统戏剧结构 法,它没有贯串全剧的主要戏剧情节,而是巧妙 地借助茶馆这个平台,用一张张人物速写汇合成 一幅幅社会剪影,构建成一个个戏剧片段,用这 些茶馆里各色人物个人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 的变迁。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第七单元 曹禺与《北京人》教案设计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第七单元 曹禺与《北京人》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7b45eff524ccbff12184a9.png)
第七单元曹禺与《北京人》【教学目标】1.了解曹禺“诗化戏剧”的艺术特征。
2.认识戏剧人物性格的展示与戏剧主题思想的关系。
3.理解曹禺关于《北京人》是喜剧的说明,从而拓宽学生对于喜剧类型的认识。
教学设想一、启发学生认识《北京人》的独特性。
比如,与本教材所选的其他剧目相比,《北京人》的舞台指示对于物质环境的设计与描述是最详尽的。
古希腊戏剧、莎士比亚戏剧、莫里哀戏剧对于戏剧行动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都非常简洁。
到了易卜生、契诃夫的戏剧里,舞台指示对于环境的描写开始花较多的笔墨,但《北京人》的舞台指示不仅在篇幅上超过了它的戏剧先辈,而且对于音响效果的诗意营造,也是前无古人的。
老师在指导学生诵读第三幕第一景愫方与曾瑞贞的那一大段精彩戏剧对白时,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这段戏一直是在一个特殊的音响背景下进行的──“由远远城墙上断续送来未归营的号手吹着的号声,在凄凉的空气中寂寞地荡漾”。
从曹禺写出的富于情感色彩与诗意情调的舞台指示里,让同学们感受到曹禺的诗化戏剧的美质,同时也感受到《北京人》的独特戏剧风格。
二、曹禺的上演最多、也最为人知的剧作是《雷雨》,可以让同学把《北京人》与《雷雨》作一番比较。
剧作者在《北京人》中已经不像在《雷雨》里那样刻意地追求戏剧场景的险峻与浓烈了;再联系曹禺在谈《北京人》时也暗示过的“契诃夫影响”,把《北京人》与契诃夫的《三姐妹》也作一番对照,理解为什么人们乐于把这两部剧作相提并论,而且认为曹禺的借鉴是创造性的借鉴,诚如曹禺自己所说:“不是照搬模仿,而是融入,结合。
在这种融入结合之中,化出中国自己的风格,化出作家自己的风格,总之,是引出新的创造来。
”三、《北京人》的独特性还表现在愫方这一人物形象的独特性上。
研究者们都认为愫方是曹禺笔下最美的一个女性形象。
然而,这个人物也有其明显的“弱点”──她性格上有逆来顺受的软弱性,不过曹禺把这种“软弱性”又表现为人性的至善。
今天的人们会如何看待愫方的这种分明经受过封建家庭束缚的性格呢?这是个可以探讨的问题。
语文:新人教学案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九单元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
![语文:新人教学案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第九单元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https://img.taocdn.com/s3/m/17c8b4ca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16.png)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人教版选修]第九单元贝克特与《等待戈多》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西方荒诞戏剧的概况以及《等待戈多》在戏剧历史上的重大影响。
2、领会全剧的基本内容,理解作品的主题及其所表现的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精神上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本文所体现的深刻人生哲理.)3、理解节选部分中的戏剧语言、环境妙穴、情节结构的荒诞特点.荒诞派戏剧和传统戏剧的差别.4、通过该剧的欣赏初步了解西方现代社会中,“上帝死了”所带来的精神危机,感受剧中所描绘的“等待”的内涵和意味。
【学习重点】领会全剧的基本内容,理解作品的主题及其所表现的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精神上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本文所体现的深刻人生哲理。
【学习难点】理解节选部分中的戏剧语言、环境妙穴、情节结构的荒诞特点。
荒诞派戏剧和传统戏剧的差别。
【学习过程】一、走近作者萨缪尔·贝克特及其作品。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描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人类生存状况.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坐以待毙的残废者、浑浑噩噩的糊涂虫。
他们生活在凄惨冷寂的环境中在孤独、绝望的折磨下走向死亡.贝克特“因为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而荣获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
贝克特于1906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耳闻目睹人民被奴役的惨状.天主教的束缚,社会的守旧,政府对思想与出版的严厉控制与检查,都使他无法忍受。
他曾经嘲弄那些在教堂里划十字的教徒:“一天,爱尔兰的狗也将会这样做.可能猪也会如此.”大学毕业后,贝克特结识了著名的“意识流”作家乔伊斯,担任过他的秘书,创作思想受到他的很大影响。
贝克特设法逃出了爱尔兰,来到法国,1937年定居巴黎。
在巴黎,他看到的是灯红酒绿与失业贫困的惊人对比。
有一天晚上,他被一个流浪汉无缘无故地刺了一刀,当问及行刺的原因时,对万居然说“不知道"。
高中语文《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学参考书
![高中语文《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学参考书](https://img.taocdn.com/s3/m/39ef420c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5.png)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学参考书的部分内容,仅供参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中外戏剧名作,了解戏剧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文本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戏剧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戏剧艺术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戏剧基本知识:介绍戏剧的基本要素、分类、表现手法等,让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中外戏剧名作欣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外戏剧作品,如《哈姆雷特》、《雷雨》、《茶馆》、《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和欣赏。
3.戏剧欣赏方法:介绍如何欣赏戏剧作品,包括观察情节、分析角色、品味语言、领悟主题等方面。
4.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实践活动,加深对戏剧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戏剧的基本知识和欣赏方法,深入理解中外戏剧名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2.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戏剧作品,提高其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角色扮演、文本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如播放戏剧作品片段、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等,增强学生对戏剧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指导。
2.作业评价:布置相关作业,如读后感、角色分析、剧本改编等,了解学生对戏剧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期末考试:设置相关试题,考查学生对戏剧基本知识和欣赏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对中外戏剧名作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学教材:《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籍。
2.多媒体资源:多媒体教室、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高中语文】中外戏剧名作欣赏课件汇总ppt精品课件(9份)2
![【高中语文】中外戏剧名作欣赏课件汇总ppt精品课件(9份)2](https://img.taocdn.com/s3/m/36d9f7f708a1284ac850433b.png)
大发议论。有一回他向朝廷上书,指责执 政者,还牵扯到皇帝,因此他被贬到一个 偏远的地方作了一个县官,可汤显祖并没 有消沉,他把县城治理得井井有条,后来 反对他的人依然要罢他的官,汤显祖也早 就对官场厌倦了,他辞官回到了江西老家。
汤显祖的《牡丹亭》是继王实甫的 《西厢记》之后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 的爱情杰作。女主角不甘做循规蹈矩的 闺阁典范,大胆披露内心欲望,到广阔 天地去寻找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这种勇 敢追求人性自由的女性,在此前戏剧的 妇女形象中从未出现过。剧中曲文写得 清丽婉约,意境超妙。汤显祖是中国历 史上最伟大的戏剧作家,有“千秋词匠” 之誉。
三年后,一个名叫柳梦梅的青年赴京 赶考路过南安,他因风雨所阻借宿于梅花 庵。柳生经过杜丽娘的墓地,拾得她的自 画像,产生爱慕之情,遂与其魂魄相恋。 在柳梦梅与杜丽娘的魂灵接触中得知真情, 遂掘墓开棺,使杜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 为夫妇并同赴临安。 柳梦梅参加科举考试后,正赶上金兵入 侵,朝廷延迟发榜。此时,杜丽娘的父亲 杜宝在淮安被乱军包围,柳梦梅昌险前去 寻找,而杜宝却不承认这个女婿,并把柳
《牡丹亭》故事情节
《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原名《还 魂记》,是一部爱情题材的传奇剧本: 宋朝南安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美貌多 姿,才华出众,受封建礼教束缚,从小生 长闺中,深居简出。一天,丽娘背着父母 和塾师,与丫环到后花园去游春。美丽的 风光,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色,激发起 她对青春易逝的惋惜和对爱情的向往。
汤显祖于1616年逝世,这恰好和 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是同一年 去世。由于汤显祖在东方剧坛上 的崇高地位,人们都称汤显祖是 “中国的莎士比亚”。
汤显祖的家乡盛行一种叫“海盐腔”的地 方戏,光是职业演员就有一千多人。回乡 后,汤显祖一心一意地创作剧本,还亲自 导演排练,成为这个蓬蓬勃勃的戏剧运动 的领袖。尽管他晚年生活贫困,可他从戏 剧创作中得到了无穷无尽的乐趣。他常常 坐在书房里和朋友们谈文论曲,而窗外就 是猪在吃食,鸡在叫唤。汤显祖流传下来 的戏剧主要有《紫钗记》、《牡丹亭》、 《邯郸记》、《南柯记》,因为这些戏的 内容都和梦有关系,又被称为“临川四
中外戏剧赏析教案
![中外戏剧赏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fc0b9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2b.png)
中外戏剧赏析教案教案标题:中外戏剧赏析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中外戏剧的发展历史和特点;2. 学习戏剧赏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对不同戏剧作品的欣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外戏剧的发展历史和特点;2. 戏剧赏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 典型中外戏剧作品的赏析。
教学步骤:第一课:中外戏剧的发展历史和特点1. 导入(5分钟)- 引入戏剧赏析的重要性和意义。
2. 中外戏剧发展历史(15分钟)- 分别介绍中国和西方戏剧的发展历史;- 强调不同戏剧形式的特点和风格。
3. 中外戏剧的特点(15分钟)- 对比中外戏剧的表演形式、剧本结构、角色塑造等方面的差异; - 分析中国和西方戏剧的文化背景对作品风格的影响。
4. 总结(5分钟)- 概括中外戏剧的发展历史和特点;- 引导学生对不同戏剧形式的理解和欣赏。
第二课:戏剧赏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 导入(5分钟)-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强调戏剧赏析的重要性。
2. 戏剧赏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15分钟)- 介绍戏剧赏析的基本步骤:剧本分析、角色分析、舞台艺术分析等;- 引导学生学习戏剧赏析的技巧,如情节分析、角色评价、舞台效果评估等。
3. 练习与讨论(15分钟)- 分发典型戏剧作品的剧本片段,让学生进行剧本分析和角色分析;- 引导学生讨论舞台表演和舞台艺术的重要性。
4. 总结(5分钟)- 总结戏剧赏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对戏剧赏析的重要性进行思考和总结。
第三课:典型中外戏剧作品的赏析1. 导入(5分钟)- 引入典型中外戏剧作品的赏析。
2. 中外戏剧作品赏析(15分钟)- 介绍典型中外戏剧作品的背景、剧情和主题;- 分析作品中的角色形象、情节结构和舞台艺术表现。
3. 学生表演与讨论(15分钟)-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部戏剧作品进行小组表演;- 学生进行表演后,进行讨论和评价。
4. 总结(5分钟)- 总结典型中外戏剧作品的赏析;- 引导学生对戏剧赏析的学习感悟和体会。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外戏剧名作欣赏》课件 第九单元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外戏剧名作欣赏》课件 第九单元 贝克特与《等待戈多》](https://img.taocdn.com/s3/m/97beb26af242336c1eb95eb5.png)
模 样(mú ) . 胳膊 (ɡē bo) .. 萎缩 (wěi suō) .. 滑稽 (huá jī) ..
二、字形
瞪dè nɡ瞪眼 蹬dēnɡ蹬腿 筋jīn脑筋 i肋骨 肋lè 瘊hó u瘊子 u喉咙 喉hó 祷dǎo祈祷 u筹码 筹chó 撼hà n震撼 n遗憾 憾hà 婪lá n贪婪 n甘霖 霖lí
是被西方现代工业社会挤压扁了的“非人”,
他们永远无休止地等待那虚无缥缈的不可实
现的改变自己处境的希望,
这反映了西方沦落为社会底层的一群 人希望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但又难以 实现的绝望心理。扩展开来说,这也 是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不少人心理 特征的写照。
3.怎样理解“等待戈多”的内涵?
【提示】
始终未出场的戈多在剧中居重要
可以看出,戈多其实不是某一个具体
的人,而是他们想改变处境这种希望
的一种寄托物。但是,他们对戈多是
谁也不清楚,戈多也始终没有来,这 就说明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 希望。
2.为什么要等?
【提示】 既然是虚无缥缈的不可实现的希
望,但是两个流浪汉却在苦苦“等待”,这
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两个流浪汉
三、词义 (1)释义 祈祷:向神祝告求福。 耷拉:松弛地向下挂着。 忏悔:认识了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 窥视:暗中观察,偷看。
滑稽:形容一个人语言、动作等的幽默诙谐, 引人发笑。 心血来潮:来潮,潮水上涨。指心里突然或 偶然起了一个念头。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趁热打铁:铁要趁烧红的时候打。比喻要抓
完整复杂的戏剧情节,没有完整的戏剧程式.
2.戏剧场面、舞台形象的不同。荒诞派 戏剧不关心是否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强 调象征意义。 3.戏剧语言与人物表演不同。荒诞派戏 剧采用了一种支离破碎的戏剧语言,表明 对传统戏剧语言的反叛。
选修课程《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学总结
![选修课程《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283a05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e.png)
选修课程《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教学总结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是一门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选修课程,它通过对中外经典戏剧作品的学习和欣赏,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戏剧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和品味,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
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通过教师的悉心引导和诱导,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外戏剧的发展历程、题材特点、表演形式和艺术思想等方面内容,培养学生对不同戏剧作品的审美能力和理解力,让学生能够欣赏和品味各类优秀戏剧作品,并借此提高学生的表演和演绎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通过课堂讲授,介绍和分析了中外戏剧名作的背景、题材和创作过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
其次,通过播放相关经典戏剧的现场演出视频,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戏剧的艺术魅力,并对演员的表演技巧和艺术处理提出评价和观点。
此外,我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演练,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戏剧表演中,提高其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内容上,我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传统戏剧作品,如元曲、汤显祖的《南柯记》、郑思肖的《破幽梦》等,以及西方戏剧名作,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伍德豪斯的《屋上的窥视者》等。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学习和欣赏,学生可以对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的戏剧发展有更加清晰和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价值和审美追求。
在学生的评价方面,大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表达了肯定的态度。
他们认为这门课程拓宽了自己的艺术视野,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学生们也有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更多实践环节,如实地观看戏剧演出、参与戏剧社团活动等,以加深对戏剧艺术的理解和体验。
综上所述,《中外戏剧名作欣赏》是一门十分有价值和意义的选修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欣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外戏剧的艺术魅力,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品味,提高表演和演绎能力,同时也拓宽了自己的文化视野和人文关怀。
人教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三姐妹》课件
![人教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三姐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92350e55270722192ef7b4.png)
探究与实践
一、剧中的三姐妹一再说“要到莫斯科去”,但她们 终于没有实现这一愿望。结合选段和导读文字,想一 想她们的愿望为何没能实现。 《三姐妹》的主题可以概括为:“对于美好生活的渴 望。”“莫斯科”在这里就是“美好生活”的象征。 契诃夫是个积极的乐观主义者,他让他笔下的可爱的 剧中人物都怀抱着“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都想 到莫斯科去”;但契诃夫同时也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 者,他不可能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他清醒地意识 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并把它们表现出来。冷 酷的现实、庸俗的环境决定了可爱的三姐妹很难轻易 地实现“回到莫斯科去”的愿望。
这样的主题揭示是受启发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两个流浪汉要等待的“明天会来”的戈多,其实也是 三姐妹期盼的“明天要去”的莫斯科。永恒明天决定 了永恒等待。 《三姐妹》里有五个最重要的人物──三姐妹外还有 名叫图森巴赫与维尔希宁的两个军官。他们都是知识 分子。他们之所以是知识分子,不仅因为三姐妹懂得 英、法、德三门外语(小妹伊林娜还懂意大利语), 两位军官属于全城“最有教养的人”。三个姐妹和两 位军官的知识分子气息,弥漫在他们的对于现实的痛 苦反应中。痛苦来自更高的精神追求。当下满足不了 他们的精神追求,于是他们只好等待,等待美好的明 天的到来。
赏析举隅
一、关于《三姐妹》的主题 俄国著名戏剧家丹钦科1940年排演《三姐妹》时,曾 作过一个关于《三姐妹》的主题的说明,他把此剧的 “种子”(即主题)归结为:“对于美好生活的渴 望。”后来俄国的学术界普遍接受了丹钦科的这个观 点。 1998年中国著名导演林兆华排演《三姐妹· 等待戈 多》,等于是对《三姐妹》的主题在表述上作了个微 调:由“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改变为“对于美好 明天的等待”,或简洁地说是“等待明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烈感情练习:
1)死亡信息引起的激情: 突然接到亲人去世的信件或电话; 赶到医院停尸间向亲人告别; 到亲人墓地深深哀悼„„
2)巨大的喜悦引起的激情: 结婚前夕幸福的喜悦; 实现愿望、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激起的喜悦; 贫穷中中彩票巨奖激起的狂喜; 事业成功后带来的巨大喜悦。
3)绝望的激情: 得知自己或亲人得了绝症或死亡消息后; 运动员或舞蹈演员双腿锯断后; 被枪决或绞刑前:绝望后在悬崖边或长江边.
台词练习
1)假使Ⅰ:同时爱着一位青年(少女)的 甲、乙两位少女(或少男)相遇。
甲:“你过来!” 乙:“过来了,怎么样?” 甲:“你走吧!”
乙:“这可是你让我走的!”
戏剧表演
一、什么是戏剧: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 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 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戏剧分类1:按表现形式
话剧《雷雨》《恋爱的犀牛》
歌剧《悲惨世界》《蝴蝶夫人》 舞剧《红色娘子军》《天鹅湖》 音乐剧<猫> 木偶戏
世界三大戏剧体系:
布莱希特[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苏],梅兰芳[中] 简单 地说分别代表了间离效果(即让观众明白演员是在演戏, 反对观众进入剧情,随演员剧本情绪起伏,使观众始终 保持理性);现实主义(即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话剧形式 和状态,《雷雨》是很好的例子);梅兰芳即中国的戏 曲表演艺术。布莱希特是在看了梅先生的戏曲后回国产 生了间离效果的戏剧理念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
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的戏曲。
古希腊戏剧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后世欧洲的戏剧文化都 是由它派生演化出来的;
印度梵剧形成时间不详,它也早已是文化陈迹,但东南 亚各国的歌舞没有不受它影响者;
中国戏曲最年轻,至公元11世纪才正式登堂入室,但由 于它积蓄既久,来源亦多,故而潜藏了特别旺盛的生命 力。800余年来,非但未见衰败,反而根深时茂、繁衍派 生,形成大大小小317个地方剧种。这使中国变成一个实 力雄厚的戏曲大国,更使中国积累了异常丰富,任何国 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剧目、剧种、剧论、表导演及唱腔 音乐遗产。
评剧
一、戏剧欣赏
戏剧欣赏1:中国戏剧
三、解放天性
动物及人物模似练习
1)猫和少女:流落街头的少女和猫,无家可归, 他们成了一家人,一同在拉圾箱内找食物,各自 找到了自己的美食;猫饿极,少女用自己的食物 喂猫;晚上找了一个避风的角落,少女将猫搂在 自己怀里睡觉。
2)蛋孵鸡:孵蛋的母鸡见小鸡还没出壳,就出去觅食 了。两只小鸡在蛋壳内逐渐发育长大,小公鸡想方设法 要挤出蛋壳,“啪”小公鸡的头出来了,终于挤出了蛋 壳。小母鸡听见小公鸡叫,迫不及待要出来,想尽办法, 费尽力气,啄开蛋壳,从蛋缝中终于挤出来头来,湿漉 漉的头被风吹的发抖,小公鸡过来帮忙,终于出来了。 母鸡找食物回来,只见蛋壳,着急使劲叫,突然回头自 由藏在树后不敢上前的小鸡,母鸡高兴的叫,将食物放 在小鸡面前,小鸡见食物也不怕了。母鸡幸福地展开翅 膀将小鸡们搂在怀里。
2)假使Ⅱ:一对夫妻因吵架,合不来分居 一周后又见面了.
甲:“笑一笑好吗?” 乙:“实在笑不出来!” 甲:“好那你哭吧!”
乙:“眼泪哭干了!”
假使Ⅲ:一对少女(或少男)都怀疑对方在 与自己的男友(女友)有来往,两人相遇。
3)
甲:“没意思!” 乙:“说谁呢?” 甲:“没说谁!” 乙:“说我吧!?”
4) 甲:“你说话呀!” 乙:“说了,你别不高兴!” 甲:“那,你就别说了!” 乙:“不,我非说不可!”
5) 甲:“你一定要走吗?” 乙:“是的。” 甲:“不回来了?!” 乙:“嗯”。(哪能呵)
甲:“那就滚吧!”
乙:“谢谢!”
四、课堂练习戏剧表演ຫໍສະໝຸດ 越剧:五女拜寿京剧:
豫剧特点
豫剧唱腔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抑扬有度、富有热情奔 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
表演要诀
青衣中闺门旦的表演要诀是"上场伸手似撵鹅,回手水袖搭 手脖;飘飘下拜如抱子,跪下不能露脚脖 " , " 说话不看人, 走路不踢裙,男女不挽手,坐下看衣襟"。彩旦的表演要诀 是 " 斜眼偷看人,说话咬嘴唇;一扭浑身动,走路摔汗巾 " 。 小旦的出场式是"出门按鬓角,双手掖领窝,弯腰提绣鞋, 再整衣裳角"。 小生的表演要诀是"清、净、冲"。"清"是清秀,唱词吐字清, 神态秀气;"净"是动作干净利落,恰到好处;"冲"是武打勇 猛,精神振奋。
3)相依为命:七旬老人与狗在小屋内,狗在吃食,老人 坐在藤椅上看报,老人心脏病犯了,想叫狗,口吐鲜血 死了.
狗吃完全骨头,老人叨来烟斗,以为老人睡着了,为老 人叨来床单,嗅到血,叨来药,对老人疯狂大叫,没反 应,疯狂撞门,把老人从椅子上拖到门口,筋疲力尽, 又撞门,头撞到门框上,头出了血,也快死了,鸣咽着 爬向老人,亲切地舔老人的脸和嘴角的血,趴到老人身 上死去。
中国戏剧
北京市 河北省
京剧 河北梆子 评剧
江苏省:昆曲
陕西省
秦腔
山东省:山东梆子 枣梆 莱芜梆子 东路梆子 柳子戏 吕剧 茂腔
安徽省:黄梅戏 徽剧
上海市:沪剧 浙江省:越剧
河南省:豫剧
四川省:川剧 台湾省:歌仔戏
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