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媒体特性和新特点(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媒体特性和新特点
资源是一个非常上位的概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学资源作为抽象名词,首先是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媒体而存在,媒体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沟通了教与学的过程,起到了良好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然后才是作为媒体的内容即教学信息的存在,它使得教学得以持续进行,使教师和学生通过资源内容得以共同进步;最后才是作为教学活动得以生存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存在。信息化教学资源,就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各种数字化素材、课件、教学材料、网站和认知、交流、情感激励工具……可以看出,它依旧属于媒体和媒体内容范畴,没有信息化教学资源或信息化教学媒体,就不会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那么是不是任何一种教学资源都可以应用到我们的每一节课当中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世界上并不存在一种万能的教学资源,不同的教学资源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
(一)媒体特性
媒体可通过将事物由小化大、化快为慢、由远及近、化动为静等方式,来提高人的感觉能力。媒体的延伸打破了人类感知刺激的习惯,促使人的感官平衡发生变动。如电影是通过蒙太奇镜头组接手法,将并不连贯的镜头形成一不完整的有机组合的影片,并通过画面、明暗、色彩、音响“强迫”观众的视觉、听觉器官接受这种“完整的有机组合”。各种教学资源所使用的媒体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性。综观起来,媒体具有以下教学功能特性:
1 呈现力
即表明媒体呈现事物信息的能力。各类媒体在呈现事物的空间、时间、运动、颜色、声音等特征的能力是不同的。
2 重现力
即对信息的重现能力。如书本可以反复阅读,录音、幻灯片可以反复重放。当然有些媒体不具备良好的重现特性,如,现场的无线电广播与电视广播。
3 传播力
任何媒体都具有扩散的传播性,以各种符号形态把信息传递给受传者,只是不同媒体在传播的范围上各有差异。
4 可控性
即使用者对媒体操纵控制的难易程度。
5 参与性
利用媒体开展教学活动时,学习者参与活动的机会包括行为参与和感情参与。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新特点
1 组织的非线性化
传统的教学信息,其组织结构是线性的,有顺序的;而人的思维、记忆却成网状结构,可以通过联想选择不同的路径来加工信息。因此传统教育制约了人的智慧与潜能的调动,限制了自由联想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多媒体技术具备综合处理各种多媒体信息的能力和交互特性,为教学信息组织的非线性化创设了条件。
2 处理和存储的数字化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数字转换和压缩技术,能够迅速实时的处理和存储图、文、声、像等各种教学信息,既可以方便学习,增加信息容量,又能够提高信息处理和存储的可靠性。
3 传输的网络化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特别是各级教育网络的建立,使教学信息传递的形式、速度、距离、范围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为网络教育、远程教育、虚拟实验室等新的教育形式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4 教育过程的智能化
多媒体计算机教育系统具有智能模拟教学过程的功能,学生可以通过人机对话,来自主地进行学习、复习、模拟实验、自我测试等,并能够通过实时地反馈,实现交互,从而为探究型学习创设条件。
5 资源的系列化
随着教学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现代教育环境系统工程的建立,现代教材体系也逐步成套化、系列化、多媒体化,这使得人们能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阶段,自主有效地选用相应的学习资源,为教育社会化、终身化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