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代表性课程教学改革资料.pdf
《水利工程概预算》课程改革探讨
![《水利工程概预算》课程改革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ec1250752ea551810a687ed.png)
《 水利工程概 预算 》课程 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需 要大量 的辅助 教学 资料 ,比如概预算 定额 ,当地造价 部门颁 发 的各类文件 ,发布的各类指标、信息等等 。学 院的资料 配
备 不 是 很 充 足 ,在 授 课 过 程 中有 大 部 分 学 生 不 能享 有 资料 ,
为 了能提 高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践动手操作 能力 , 较好地
实现与 岗位零距离接轨 ,以本 院进行教学 改革 为契机 ,本文 对 《 水利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提 出几点看法 。 1 1教材 内容理论性强 、学生不 易理解 . 教材的系统性、理论性强 ,知识覆盖 面广 ,不仅介绍 了 定额 计价 内容,还涉及清单计价和计算机软件在工程造价管 理中的应用 等,但 却对 最基 本、最重要的工程量计算的 内容 介绍较少 ,甚至没有计算实例 ,导致学生难 以理解 ,毕业设
图能力又 能让他们在 生动活泼 的学 习气氛 中掌握知识。
学生学起来很吃力 ,影 响教学效果 。 1 3教学学时安排有欠妥 当 .
根据教 学大纲该课程 安排 的是 3 6课时 ,能勉强草草在
2 3课程教 学安排 的调整 . 结合众位教师实 际授课经验 , 对水利工程概预算的课程
安排 ,理论课时在 4 8左右为宜 ,再加上一周的课程 设计 , 是较为理想 的教学状态 。通过对该工作 岗位 的进 一步 调研 , ( 下转第 8 0页 )
1 《 j 程概预算》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价人员必不可少 的学习工具 ,学院应备有足 够的数量 ,确保 水@ - r
行业 内的计价管理随着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的发展而处于持
续不断的完善过程中,每年都会有 不少计价 问题解答 、补充 定额等 以文件的形式出现,学校应注意 收集整理 ,确保学习 期间学生能及时借阅。 建筑材 料的来源 、市场价或 出厂价 、运输方式及运输距 离、运费标准、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 、施工场地水 、电供 应条件及通讯条件 ,要求学生 自主调查分析 ,若有不明确或 遗漏 的部分教师则另行调查补充 。 2 2改变教学环境 。 . 在教学方法上 ,充分运用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电化教 学等手段 ,根据授课 内容 ,穿插 图片和录像 内容 ,可以帮助 再现生产过程 ,帮助学生理解施工的工艺流程 。 计算工程量时需要了解现 场实际情 况、 施工方案和施工 方法等,这样才 能更 接近 实际。把教 室转移到学校l 临近的建
《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6ce01e6172ded630b1cb612.png)
适应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为目 标开展教学改革活动, 该文就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教学内容、 教 学方法与教 学 手段 . 实践性教 学环节以
及课程考核方式上所进行 的一 系列改革与实践加以总结。
关键词 : 农田 水利学 教学改革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 : G 6 4
文献标 识码: A
学 生积 极 思 考、 善于联 想 思 维 的能 力。
( 2 ) 在 改 进 传 统 教 学 手 段 的基 础 上 ,
图及视 频影 像 资料 的展 示 , 可 以做 到 图文 并
产、 建设、 管理、 服 务 第一 线 和 农 村 急 需 的 强化 实用 、 紧跟 形 势 、 补 充完 善”, 并 将最 新 高 职 人 才 培 养 目标 为 依 据 , 以培 养 高 等 技 院学 生主 要 来 自干西 北 、 华 北 和 东北 地 区 ,
Q: 堑
Sc i en ce e nd Te c hn ol ogy I n no va t i on Her al d
.
创 新 教 育
农田水利学 课程教学改革的探 索与实践 ①
郭彦芬 ( 河套学院土木工程 系 内蒙古巴彦 淖尔 0 1 5 0 0 0 ) 摘 要: 《 农田水利学 》 是水利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 , 根据 高职高专水利人 才 培养 目 标要求 , 以培养高等技 术应 用性专门人才为根 本任 务, 以
专 门人 才。 ” 为此 ,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要 本 着 以 实 用科 研 成 果 随 时 加 入 教 学 内 容 中。 通 过 大 量 工 程 如 我 合 理 应 用 多媒 体 教 学 手 段 。
小组 讨 论 , 甚 至 网络教 学 以 调动 学 灌区, 强调 实 用 , 要 求教 师在 教 学过 程 中要 例 教 学 、
水利ZDM_课程教学问题分析及教学改革思路探索
![水利ZDM_课程教学问题分析及教学改革思路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dae98ad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1d.png)
水利ZDM 课程教学问题分析及教学改革思路探索李玉芳,李东升*,王春霞,乔长录(石河子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作者简介:李玉芳(1977—),女,四川德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灌溉排水新技术研究。
王春霞(1979—),女,汉族,山东郓城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节水灌溉。
乔长录(1976—),男,青海海东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农业水利工程领域的教学及研究。
*通讯作者:李东升(1980—),男,河北南皮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碾压混凝土理论与技术研究。
[摘要]水利ZDM 是为培养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学会使用现代工具而设置的课程,要求学生修完该课程后能应用ZDM 软件解决一些复杂的农业水利工程问题,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从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内容、教师工程素养、学生学习兴趣等角度对水利ZDM 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水利ZDM ;教学现状;改革思路[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3)35-0153-04自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来,“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等12个要素”被明确作为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指标[1]。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也被列入教育部公布的可认证专业名录,旨在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为相关工程技术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2-3]。
因此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都是紧紧围绕这12个培养目标设置的。
其中,“使用现代工具”是毕业生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要求学生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4-5]。
水利ZDM就是为培养农业水利工程师学会使用现代工具而设置的课程。
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2fa63dab84ae45c3a358ca6.png)
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摘要:针对滁州学院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薄弱等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为提升滁州学院农田水利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其他高校农田水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学;教学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农田水利学是滁州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农田水分状态及其变化规律,通过各种工程及管理措施来调节和改善农田水分状况及其地区的水利条件,该课程与地理科学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共同为地理科学专业土地改造与整合方向作有效支撑。
农田水利学作为农业工程及水利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教学改革的研究相对较多。
龙远莎等[1]以铜仁学院为例,通过分析该学院农田水利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利水电专业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措施,主要包括教学方法和方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特色化及实践环节的重点化;郭彦芬[2]就水利工程专业农田水利学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不同角度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措施;王孟雪等[3]针对农学院所开设的农田水利学课程的特点,从教学环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实践教学多角度探讨了农田水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郭晓宇等[4]总结了在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农田水利学的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与经验,包括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课堂教学多样化等;王金满等[5]针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将农田水利学的课程体系优化并重构为灌排基础、灌溉工程和排水工程3个部分,同时根据课程的实践性要求,设置渠道灌溉工程、低压管道输水工程和排水工程3个部分实践教学内容,思路明确,重点突出。
此外,众多学者还针对该课程的课程设计环节、多媒体教学环节开展了相关研究:张礼华等[6-7]提出发散选题、更新设计方法以及强化计算机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等思路,用于解决传统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选题受限、设计内容陈旧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陈为峰等[8]针对农田水利学的教学内容应用VB语言,开发了农田水利学多媒体教学系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需求,设计了知识浏览、查询功能、计算功能、测试功能、动画功能、设计绘图和录像演示等功能,供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使用,显著增强了授课的生动性、直观性及交互性。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9e5ae75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8.png)
书名: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指导书作者:石自堂编ISBN:9787508453019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4定价:28.00元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实践能力、推动科研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提升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与解决问题能力。
实验教学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最为重要内容。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亲自完成水利工程设计、建设、维护等相关任务,例如水土保持工程的模拟设计与施工、灌溉系统的调试与管理、水资源利用与节约技术的实践应用等。
这种亲身实践可以帮助学生从理论学习中获得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其动手能力和技术操作技能。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各种问题与挑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思维,提高综合素质。
第二,加深学生对水利工程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在实验中,学生可以感受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例如,通过水利工程设计,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水利工程设计原理与方法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更加深刻地理解设计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和技术要点;通过灌溉系统调试与管理实验,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灌溉方式的特点,掌握灌溉系统的运行调试技术,并体会灌溉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第三,促进科研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农业水利工程实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实验验证新型水利工程技术的效果,促进科技创新与进步。
同时,实验教学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成果的机会,激发了创新热情与实践动力。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在实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在推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实验内容陈旧,主要表现为实验设计和内容相对滞后,无法完全贴合当前农业水利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需求。
部分实验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
例如,水利工程设计实验更侧重于计算和模拟,较少涉及实地勘测、方案设计和实际施工环节。
面向乡村振兴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
![面向乡村振兴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6f9f021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7.png)
面向乡村振兴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面向乡村振兴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是当下大学教育领域推进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当前国家政策的倡导下,各大高校纷纷响应召唤,积极部署改革实践,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首先,优化教学内容是面向乡村振兴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的关键步骤。
按照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精神,各大高校逐渐调整教学内容,加强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其中,着重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现实工程项目实践中的综合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此外,高校也纷纷引进生产性、信息化和现代化技术手段,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实际应用案例和技术方案,不断吸收优秀后进,优化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农业水利工程牵头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实施专业教育创新是面向乡村振兴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的又一重要步骤。
高校应根据当前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地方状况,与同行业专家沟通,了解实际需求,进而调整专业设置和主题,提高对新领域的覆盖率和对应用技术的解决能力。
同时,加大投资力度,继续推进“校企联合”,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让师生更多地了解行业最新进展,提供最优质的产业信息和岗位就业机会。
这也直接促进和壮大乡村经济,推进乡村产业集群发展。
最后,面向乡村振兴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也要严格控制专业人才质量,提高人才选拔和发展自身实力的质量。
高校应该编制人才教育培养规划,严格选拔优秀生、优秀教师,探索更多的专业化课程系统和模块化学习模式,不断发现并挖掘人才的潜能和特长。
同时,要适时建立和推进质量监测体系,增加对毕业生、行业用人单位或社会组织的调查和问卷调查,有针对性的加强和改进相关项目课程和专业方向,为下一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面向乡村振兴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是一项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创造长远国家利益的重要任务。
《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d43d1e41fe4733687e21aa34.png)
《农田水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农田水利学》是水利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根据高职高专水利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为目标开展教学改革活动,该文就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及课程考核方式上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与实践加以总结。
关键词:农田水利学教学改革探索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是学校最基本的专业建设工作,也是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院水利工程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对《农田水利学》课程的建设更加完善和实用,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辅助资料建设、课程考核方式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尤其是对近几届学生实施了“项目贯通、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课程教学改革理论基础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
”为此,课程教学改革要本着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努力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协调、科技素养与人文素养相协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
按照高职高专院校水利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的核心能力是对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
而《农田水利学》是本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为培养学生对中小型灌溉排水工程规划设计的能力而设置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内容的实用性、实践性和技术性,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这也是笔者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初衷。
《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改革对策——以河北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为例
![《水工建筑物》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改革对策——以河北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ceeb9ee65ef7ba0d4a733b84.png)
— —
A a e s u y o t r c n e v nc f a r c lu e c s t d n wa e o s r a y o g i u t r i rc lu a i e s t fH e e n Ag i u t r lUn v r iy o b i
4 I st u eo d o e lg n vr n na oo y . n ii t fHy r g oo y a d En i me tlGe lg ;CAGS ̄S iah a g 0 0 6 ) t o hj z u n 5 0 1 i
Ab t a t s r c :Th an p o l ms i h e c i g p o e s a ef u d t r u h i v s i a i n a d a a y i em i r b e n t e t a h n r c s r o n h o g n e t to n n l ss g o h r s n e c i g s a u ft e h d a l t u t r ,wh c st e ma n c u s o t r c n n t e p e e tt a h n t t s o h y r u i s r c u e c ih i h i o r e f rwa e o —
关 键 词 : 工 建 筑 物 ;调 查 分 析 ;教 学 方 法 ; 学 改 革 水 教 中图 分 类 号 : 4 0 G 2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8 9 7 2 1 ) 2 1 5 0 1 0 —6 2 ( 0 2 0 —0 2 — 5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计划(一)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计划(一)](https://img.taocdn.com/s3/m/6da95b3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ee.png)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计划(一)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是农业工程中的一大分支,是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而设立的专业。
在这个专业中,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的课程,包括大量的农业水利工程课程。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课程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一、基础课程1.农业水利工程基础:这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最基础的课程,学生需要在这门课程中学习一系列水文学、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课程打下基础。
2.土壤物理学: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学生需要学习土壤力学、土壤物理化学等相关知识,为设计和建设水利工程提供必要的依据。
3.测量学基础:测量是农业水利工程必备技术之一,学生在这门课程中需要学习一般测量、物理测量、GPS定位等相关知识。
4.经济学基础: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耗费巨大的资金,因此,在专业课程之前,学生应该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为经济决策提供支持。
二、专业课程1.灌溉学:学生需要学习灌溉技术、灌溉制度和农业水文学等知识,理解灌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灌溉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必要的指导。
2.排水学:学生需要学习排水的技术、排水的维护和修建,以及排水工程的设计和实施等知识,为农业土地的排水提供必要的支持。
3.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学习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以及各种水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等知识。
4.水力学:水利工程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需要学习流体力学和流量计算等相关知识。
5.灌溉制度与管理:对于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灌溉制度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学习灌区管理和灌溉途径选择等知识。
6.水利环境学:在进行农业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学生需要学习水利环境学的概念、方法和工作原理等知识。
三、实践课程1.实习:在课程计划中,学生需要进行实习,实习可以加强理论学习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感受实际建设的过程。
2.毕业设计:最后一个学期,学生需要完成毕业设计,这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试,也是学生能力的考验。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0df2936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2.png)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引言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是一门涉及农业水资源利用、水库、灌溉、排涝和农田水利设施等方面知识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课程的设置。
一、基础课程1.农林水利工程测量学:介绍测量方法、测量误差、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测绘软件的应用。
2.农业水文学:学习农田水文循环、水分平衡等基础理论,了解降雨径流过程、土壤水分运动规律。
3.农业水土保持学:研究农田水土流失与保持的原理、方法与控制技术,包括植被保持、坡耕地水土保持等。
4.农田水利工程学:学习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了解灌溉制度、引水设备、排水系统等。
5.农业水利经济学:研究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经济学原理,包括投资效益评价、水资源经济分析等。
1.水利水电工程概论:介绍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水电站建设与管理。
2.农田灌排水工程学:学习灌溉和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了解各种灌溉方法和排水系统的选取。
3.农业水土工程学:研究土壤水分运动与农田土壤改良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包括土壤保水保肥技术等。
4.农业水利工程设计:通过实际案例进行水利工程设计,包括灌溉系统设计、水库规划和排水系统设计等。
5.农业水利环境工程学:研究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措施,包括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
三、实践课程1.农业水利工程勘测实习:实地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勘测,了解实际工程的操作流程和实践技能。
2.农业水利工程设计实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农业水利工程设计,包括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3.农业水利工程实验:进行各种水文、水土和水利设施的实验研究,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1.农业环境保护:学习农业排放和农田环境保护的原理和技术,包括农药和化肥的环境影响评价。
2.农村水利与水资源管理:研究农村水资源管理和水利设施建设的政策和实践,了解农村供水与灌溉问题。
3.农业水资源利用与调控:研究农田水资源的调控与管理,包括水权制度、农业用水计量等。
专业认证下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专业认证下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ad9cd43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0.png)
书名:水利工程施工作者:袁光裕,胡志根ISBN:9787517041276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2定价:53元在建的大龙潭水库工程洪水漫过围堰导致围堰溃决,溃决后洪水涌入引水隧洞造成人员伤亡。
调查发现,大坝没能成功拦蓄洪水是由于汛前实际施工浇筑高度并没有达到计划的浇筑高度。
5月2日大坝因洪水出现险情,工程各方并未采取对上游围堰拆除或加高加固等防范措施,仍加快施工进度,心存侥幸,最终酿成严重在定向爆破筑坝学习时,以康家河水库工程为思政元素。
水库位于云南省永胜县,定向爆破筑坝,建于。
爆破前未进行基础处理,只将左右岸爆破区以及堆积区的树木砍伐掉,没对岸坡竣工后坝基与坝肩渗漏严重,水库长期无法正常蓄水。
水库位于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建于1995年完成除险加固工程,当年在除险加固施工过程中,只是对溢洪道侧墙有裂缝的位置采取垂直向下)进行处理,没有对产生于底板、进口翼墙与坝体接触位置日,由于溢洪道的翼墙、底板与坝在土石坝施工学习时,以李家咀水库溃坝事故为思政元素。
李家咀水库在甘肃的庄浪县,该均质土坝建洪水将位于坝后沟谷两侧附近的居民房屋冲毁殆尽,造成很大的伤亡,加之降雨出现山洪导致溃坝发生。
在混凝土坝施工内容讲授时以岩屋潭水电站事故为例,水电站位于湖南省沅陵县境内,电站引水道由隧月17日运行中隧洞坍塌。
事故主要原因是,骨料中针片状软弱颗粒多、振捣质量差、水灰比控制不好、混凝土保温和养护不好等,大量纵向和环向裂纹在运行不久后即出现,出现的裂纹在持续扩展过程中使衬砌混凝土的强度降低,给高压水流衬砌结构力学性能大幅减弱,导致本次事故发生。
年修建,采用浆砌石重力坝,水电站引水道由低压平洞、高压斜洞和高压钢管组成,原型试验后采用压浆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衬砌。
1981日厂房后山坡及高压钢管平洞壁裂隙大量涌水,随后隧洞坍塌。
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由于预压灌浆以上洞段没能达到设计要求。
本文基于水利工程施工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及专业认证对水利类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从施工安全角度入手,以典型水利工程事故为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改革,实现知识、能力、思政目标并重。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9e42169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7.png)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
王忠波;白雪峰
【期刊名称】《水利科技与经济》
【年(卷),期】2005(011)006
【摘要】东北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与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进入新世纪成立水利学院以后,农业水利工程专业遇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再上新台阶、新水平,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必须抓住机遇,深化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总页数】2页(P387-388)
【作者】王忠波;白雪峰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0
【相关文献】
1.农学专业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J], 高萍;王洪平;董辉;王小奇
2.农业院校专业课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新农药研究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为例 [J], 祁志军;胡兆农;吴文君
3.新形势下农业院校非农学专业农学概论教学改革实践 [J], 刘惠惠;李金才;魏凤珍;宋有洪
4.地方农业院校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J], 李海峰;陈文波;刘士余;李保同
5.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打造农业专精技能人才引领现代水利换挡升级[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育改革研究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育改革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b9a2dc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8.png)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育改革研究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专业,与农业、水利、环境工程等领域必不可少。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才培养方法和模式也需要不断更新,OBE教育理念的应用成为当今人才培养的热门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育改革。
一、OBE教育理念的内涵OBE教育理念全称为Outcome Based Education,即以教育的目标和成果为核心,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达成的教学目标与期望学生达到的成果。
OBE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的产生,注重与职业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OBE教育应该根据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行业标准、文化传统、学科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以学生核心素质的建立为导向,立足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学习流程和成果为核心。
1.学习目标的设定根据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对人才的要求,主要培养以下五方面的专业素养:业务知识、运用能力、人才素质、跨学科视野和社会责任。
同时,要将这五方面专业素养与行业标准、文化传统和未来发展方向相结合,明确专业素养的具体表现、评价标准和相关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学习目标。
2.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学生是本,教师是辅,在OBE教育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核心。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项目式学习、分组学习、实践教学、网上教学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行动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现学科、专业、职业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融合。
3.评价体系的建立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声音,充分考虑学生的诉求,制定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并以学生成果的达成为衡量教与学效果的代表。
在评价体系的建设中,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评和个性发展的考察,尤其是在社会责任、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评价中,需要更加突出。
1.提高教育效果:通过OBE理念的应用,可以切实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将学生的需求和职业市场的需求相媲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代表性课程教学改革资料水力学Hydraulics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2019年6月前言《水力学》课程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水流运动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及分析方法,对农业水利工程及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到的一般水力学问题能够分析和计算。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水力学》课程先后被批准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4年)、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6年)。
依托《水力学》课程建设,推行了“一课多师”制度,打造了一支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水力学》课程教学团队。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团队成员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强化课堂教学改革,借助现有网络平台,建设高校水利专业基础课《水力学》,以网络教学交互视角为切入点,基于学习主体、教学团队、教学平台、教学资源、教学政策五要素,剖析影响网络课程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以“现代水利建设人才需求”为导向,合理搭建水利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学科交叉平台、自主科研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实践平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设置方向模块,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网络教学体系;探究立体化网络教学模式,以期为高校水利专业课程教学优化提供可操作性建议;选取反馈管理、课程质量、绩效预期、认识负荷、易用预期等12项指标,构建网络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评价网络教学效果。
结果表明在评价体系中教学系统准则模块下的反馈管理指标、学习内容准则模块下的课程质量指标对网络教学效果影响最显著;教学政策模块、学习用户的学习风格影响程度最小;该评价体系为网络教学效果评价提供技术支撑;最终制定网络交互策略方案,为后续教学研究提供借鉴。
《水力学》课程改革成效显著,教学成果突出,为东北农业大学及相关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东北农业大学《水力学》课程建设团队2019年6月目录1《水力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1)1.1推进了《水力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1)1.2设置了课程通知版块 (1)1.3设置引导性教学版块 (2)1.4摄制了讲课视频 (2)1.5构建了实验实训系统 (3)1.6设置了拓展资源库 (3)1.7设置了课程作业模块 (4)1.8设置了在线测试模块 (5)1.9开设了答疑讨论模块 (5)1.10开启了研究型教学模式 (6)1.11设置了课程问卷模块 (6)1.12总结了课程建设成效 (7)1.13取得丰硕的课程改革成果 (8)2《水力学》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11)2.1强化了《水力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 (11)2.2开展了《水力学》慕课教学模式研究 (11)2.3加强了《水力学》慕课顶层构想设计 (12)2.4梳理了《水力学》慕课内容架构 (13)2.5提供了丰富的《水力学》慕课网络学习资源 (16)2.6强化《水力学》慕课运行过程管理 (17)2.7强化线上互动教学模式 (17)2.8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18)2.9推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18)2.10强化课程调查与评价 (18)2.11建设中取得的课程改革成果 (18)1《水力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2014年4月,课程团队成员在总结《水力学》课程前期建设成果基础上,认真撰写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申报材料(见附件1)。
2014年9月,《水力学》课程被批准为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见附件2)。
立项建设以来,课程团队成员强化了《水力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基本资源与拓展资源建设工作(http://202.118.167.67/eol/tea_main.jsp),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效果。
1.1推进了《水力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结合《水力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打造了一支热爱教学的课程教学团队,见表2。
表2 《水力学》校级精品课主讲教师明细1.2设置了课程通知版块为便于学生有效开展学习,设置了涵盖《水力学》课程网站使用计分规则、在线测试答案与注意事项、填写课程调查问卷等内容的课程通知版块(见图1,详见课程网站)。
图1《水力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通知1.3设置了引导性教学版块为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设置了涵盖《水力学》课程绪论至第十一章的章节导学、重点难点指导、多媒体课件及课程教案的引导性教学资源(见图2)。
图2《水力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引导性教学资源1.4摄制了讲课视频为便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复习与自学,利用学校的录课教室摄制了32个《水力学》课程讲课视频(见图3),并已上传至课程网站。
图3《水力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讲课视频1.5构建了实验实训系统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设计了水力学演示实验、验证实验、设计创新类实验、认识实习等内容的实验实训系统(见图4)。
图4《水力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实验实训系统1.6设置了拓展资源库为便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拓展学习,构建了水力学专题讲座、素材资源库(水力学认识实习图片、国家标准等)、课程相关网站等内容的拓展资源库(见图5)。
(a)专题讲座(b)素材资源库(c)相关网站图5《水力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拓展资源模块1.7设置了课程作业模块为便于学生深化理解《水力学》课程基本知识,构建了涵盖每一讲教学内容的课程作业系统(见图6)。
图6《水力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作业1.8设置了在线测试模块为便于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设置了涵盖水力学各章测试(见图7)、期中测试及期末测试的在线测试系统(见课程网站)。
图7《水力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在线测试1.9开设了答疑讨论模块为便于及时解决学生水力学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构建了涵盖课程论坛在线互动(见图8)、邮件答疑等内容的答疑讨论系统(见课程网站)。
图8《水力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论坛1.10开启了研究型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立了水力学基础研究、流速与流量测量、堰流与闸孔出流水力计算等主题的多个研究型学习小组(见图9,详见课程网站)。
图9《水力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研究型教学1.11设置了课程问卷模块为及时总结分析《水力学》精品资源共享课运行情况,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发布课程网站建设、课程教学等调查问卷6次,回收有效调查问卷980份(见图10,详见课程网站)。
(a)问卷发布情况(b)课程网站建设问卷调查结果图10《水力学》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问卷1.12总结了课程建设成效《水力学》课程于2014年6月进行申报并被批准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进行网络课程建设。
该课程基于信息化教学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混合高效教学的理念,进行课后在线上社交化学习,课堂实施翻转的教学实践。
自2015年3月开始运行以来,使用课程网站的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学生人数累计800人,上交作业总数3484份,学生进入课程总数229.1万次,课程论坛发表主题总数5.9万个,课程论坛发文总数18.2万个,回收学生提交的有效问卷累计980份。
截至2017年7月,《水力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访问量累计48882次(见图11),排名全校前茅。
结合学校每学期期末组织的学生评教,课程建设三年期间学生对《水力学》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见表1,该课程建设成效显著,为学校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图11 《水力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访问排行表1 《水力学》课程评价结果1.13取得了丰硕的课程改革成果(1)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实践活动,2014~2017年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项,省级创新训练项目4项,东北农业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0项,参加校级开放实验项目8项;获得个人及团体荣誉称号20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2)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大学生竞赛,在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全国大学生先进制图技术与技能大赛、亚太地区及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等竞赛中旅获佳绩,体现出了良好的科研潜质。
(3)毕业生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连续三年入选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水利优秀毕业生”3人,实现了历史的突破,展示了东北农业大学水利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4)课程负责人申报并成功获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1项,省级教学项目1项,教学奖励4项,发表教学论文5篇,可为国内相关院校教学改革研究提供借鉴。
因此,本项目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教学项目】[1]基于E-learning交互的高校水利专业精品资源共享课《水力学》教学模式研究,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5.10-2017.10,主持.【教学获奖】[1] 2017年10月,《农业院校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2017年东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2〗[2] 2017年9月,《农业院校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2017年第二届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成果优秀奖,中国水利教育协会/教育部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2〗[3] 2015年9月,黑龙江第三届“知识产权杯”高校发明创新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4] 2015年6月,《水利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优化设置》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第二十一次优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第1〗【教学论文】[1]孙楠,徐丽君,王子龙,关英红,白雪峰,李天霄. 基于网络教学的“水力学”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6,18(5):53~57,66.[2]孙楠,徐丽君,王子龙,关英红.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教学效果评价分析[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1):20-21.[3]孙楠,李欢,刘东,刘嫄春,徐光君,王忠波.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水利类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的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4,(7):118-119.[4]孙楠,李欢,刘东,刘嫄春,徐光君,王忠波,王秋萍.水利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优化设置[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15(6):37-42.[5]刘东,刘嫄春,孙楠,徐光君.水利类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4,(3):71-74.(5)课程负责人MOOC研修结业1项,为MOOC建设奠定了基础。
2《水力学》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2016年12月,《水力学》课程被学校批准为2016年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见附件3)。
立项建设以来,课程团队成员按照申报书(见附件4)中预定的工作计划,潜心钻研教学,扎实开展《水力学》校级慕课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效果。
2.1强化了《水力学》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结合《水力学》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打造了一支潜心教学、精于教研的课程教学团队,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