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活动程序与统计技术方法培训材料
如何开展QC小组活动培训PPT
58
6
8194
167
143
43
4
总计
874
823
320
24
3
4
5
现状调查方法(工具)
柏拉图: ①依据的原理:“关键的多数,次要的小数 ②量值很小的项目较多时,可合并为“其他”项,排列在横轴最后 ③两个纵坐标的标度,应使频数总数与累计频率100%取等高 意义: 辅助制定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 例如:如果要提高产品质量55%,则可以考虑解决第1种问题,如果要提高产品质量98.62%,则可以考虑解决前3种问题。
二、QC小组活动的开展程序
为计划进度 为实际进度
项目实施计划
阶段
3
4
5
现状调查方法(工具)
、简易图表、排列图、 、控制图、 散布图、分层法、柏拉图等
调查表
直方图
对二三月份激光喷码共36批的纸盒损耗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有10批 次的损耗率超出了2.14%,接近0.8%的有9个批次,占总批次的25%。
3
4
目 录
1
2
3
4
5
1.什么叫QC小组活动?
一、概述
定义: 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 ,综合运用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经济的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管理活动
目的: 改进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
1
2
3
4
5
2.QC活动小组的类型
1
2
3
4
5
效果检查检查哪些方面?
7、检查效果
具体方法: (1)全部对策实施完成后,在新的生产条件下,收集数据,与对策实施前的现状 以及小组制定的目标进行比较,说明效果 (2)检查是否有其他方面副作用 (安全、环保、管理、成本等) (3)计算经济效益要实事求是 (4)也应关注社会效益 (5)效果要经有关主管部门的确认
QC小组活动程序与方法
QC小组活动程序与方法QC(质量控制)小组活动是在一个组织中为了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成立的一个小组。
该小组负责监督、评估和改进工作流程,确保公司达到或超过质量标准。
以下是一个QC小组活动的程序和方法的建议:1.成立QC小组:-选择有相关背景和技能的成员,例如质量控制专家或质量保证经理。
-确定小组的任务和目标,例如改进工作流程、监测产品或服务质量等。
-指定一个负责人,他/她将负责协调小组的工作。
2.分析工作流程:-制定并审核当前的工作流程,了解其中的弱点和潜在问题。
-识别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和风险。
-收集来自员工和客户的反馈和建议,以了解他们对工作流程的看法和建议。
3.制定质量标准:-根据业界最佳实践和法规要求,制定适用于工作流程的质量标准。
-确定适当的测量指标和评估方法,以便检查工作流程是否符合标准。
4.执行监测和评估:-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工作流程中没有存在问题和质量偏差。
-使用质量控制工具,如控制图和统计分析等,来监测关键过程和变量。
-建立一个反馈机制,让员工能够报告发现的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
5.实施改进措施:-根据质量检查和评估的结果,确定需要改进的领域和问题。
-制定改进计划和时间表,并将其与相关人员共享和沟通。
-鼓励员工参与改进活动,并提供培训和支持。
6.评估改进效果:-定期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和成果,与原始的质量标准进行对比。
-收集客户的反馈和满意度调查,以了解改进措施对他们的意义和影响。
-根据评估结果,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持续提高工作流程的质量。
7.建立沟通渠道:-建立一个定期的沟通渠道,以便小组成员之间和与其他部门之间可以有效地交流和分享信息。
-定期组织会议和培训,以使小组成员保持对工作流程的了解和参与。
QC小组活动的关键是持续改进和团队合作。
通过分析和评估工作流程,制定质量标准,并实施改进措施,可以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
同时,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反馈机制,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
QC(质量改进项目)立项培训材料
3、结果不同:创新型是从无到有,创新以前不存在 的事件或产品,达到增值、增效的目的。问题解决型 课题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 4、使用统计方法方面不同- 创新型使用新七种工具非数据分析方法较多,问题解决型 使用数据分析的统计方法较多。
31
常用统计方法、工具
老七种工具:分层法、因果图、直方图、 控制图、散布图、调查表。 新七种工具:关联图、系统图(或称树 图)、亲和图(或称KJ法)、PDPC法、 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矢线图。
32
8
一、选择课题
1、来源:指令性课题 (选题理由) 指导性课题 小组自己选择 (针对上级方针目标、现场存在
的问题、顾客的不满意)
2、选题时注意的问题: (1)课题宜小不宜大;
(2)名称应一目了然,不要抽象; (3)选题的理由要直截了当,讲清目的和必要 性,不长篇大论的陈述背景;
9
QC项目题目的正确表达
13
请大家判断他们是不是做现状调查?
1、医生每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
2、把不合格的零件进行隔离,防止误使用;
×
3、安全员到事故现场去了解事故的严重程度; √
4、自行车没气了,检查气门芯是否有裂口。
√
14
三、设定目标
设定目标是确定问题要解决到什么程度, 也是为检查效果提供依据。 设定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1)目标必须要与课题相对应; (2)目标必须明确,用目标“值”表示; (3)要说明设定的依据;
(4)目标要有挑战性,通过小组努力能够实现。
15
你认为这样的课题目标是否可以?
√
× √ ×
1、自卸翻斗车售后返修率由1%降低到0.5%;
2、提高2007款解放车的顾客满意度;
QC(质量管理)培训课件
2023/11/20
31
QC报告编写 6、设定目标 ➢目的:
1、明确通过小组活动,将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 设定目标是明确小组活动要把问题解决到的程度,是小组对解决问
题的追求,它可以使小组在今后的活动中全力以赴,来实现这个目标。 2、为效果检查提供依据。
在整个活动实施完毕后,检验改进的效果是否达到预定要求,目标 就是对比的主要依据。
29
QC报告编写
5、现状调查 ➢任务: 1、把握问题的现状。 对现状进行全面、彻底的调查,弄清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明确 从何处入手解决问题。即使选题时已经掌握了问题的总情况,也要将 具体问题调查清楚,以便找规律。 可以在统计报表中进行调查,也可在现场实地进行。
2、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 问题的症结是解决课题的关键,是这一问题的主要矛盾。找到它,
2)组员的职责和要求 按计划参加活动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按时完成分配的任务并作好记录。 发现问题并提合理化建议。
2023/11/20
11
9、QC小组活动的基本条件
1)领导对活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 2)职工对活动有认识、有要求。 3)有一批活动骨干。 4)有健全的活动制度。
QC基础理论知识
2023/11/20
12
10、QC小组及课题的注册
1)QC小组每年注册一次,不搞终身制。 2)对半年无活动的小组予以注销。 3)课题注册是在课题确定后注册。 4)一年中有几个课题,就注册几次。
QC基础理论知识
2023/11/20
13
2023/11/20
QC的基础理论知识 QC小组活动程序及报告编写 QC统计方法及工具使用 QC成果案例分析
D阶段一个步骤: ➢按照制定的对策进行实施。
QC活动培训课件ppt
35
轻质空心隔墙板抹灰裂纹调查表
检查项(墙面裂缝) 不合格 点数
特点、原因分析
室内南向墙面板“T” 型结点构造裂缝
墙板面抹灰产生 “菱形”裂缝
组装竖向拼缝重合缝
25 冬季施工中墙体受昼夜温度变化影响, 重复产生温度变形,墙体承受温度应力 作用,导致的直接原因。
助理工程师
资料2收7 集
三、QC小组活动涉及的管理技术
QC小组解决课题所涉及的管理技术主 要有三个方面: 1、遵循PDCA循环 2、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3、应用统计方法
28
PDCA循环 戴明博士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的 概念,所以又称其为“戴明环”。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 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 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P、D、C、A四个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意 义如下:
29
◆ 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 及活动计划的制定;
◆ D(Do)--执行。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 划中的内容;
◆ 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 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 找出问题;
◆ A(Action)--行动(或处理)。对总结检查 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 以标准化,或制定作业指导书,便于以后工作 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以免重现。 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 中去解决。
于是:日本的质量管理通过TQM (全面质量管理)等一些新的摸索, 跨入了下一步的飞越阶段。
16
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 成立时间
小组人员 小组活动时间 小组接受TQC教育情况
QC小组的数理统计基本知识
50%
~ x
50%
当N为奇数时,中位数为正中间位置的数。 当N为偶数时,中位数为正中间两个数的算术 平均值。
28
五个数据取中位数
原始数据: 24 排 序: 20 位 置: 1 中位数 22 22 21 2 21 22 3 26 24 4 20 26 5
六个数据取中位数
原始数据: 10 5 8 排 序: 5 6 10 12 8+9 8.5 中位数置: 位 1 2 2 5 6 9 12 6
直方图
控制图 散布图
矩阵数据分析法
矢线图
7
统计工具菜单 (二)
简易图表
饼分图
专 用 工 具 类
0、618法 正交实验法 抽样检验
其它类
折线图
柱形图 水平对比 雷达图
推移图 流程图
方差分析
假设检验 价值工程
8
统计方法基础知识 (P93)
统计:收集和整理国情、资料的一种活动。 一、什么是统计方法
◆ 统计方法: 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
产品质量的波动
二、 异常波动: 由系统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动。
特点:不经常发生,一旦发生影响较大,容易 查明原因,容易预防和消除。 要求:由于对生产影响大,生产过程中不允许 存在。 质量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把正常波 动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消除异常波动。
12
产品质量的波动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六个方面,“5M1E‖因素:
1.5σ
6σ X
右边为7.5σ 可以忽略不计
S
±σ ±2σ ±3σ ±4σ ±5σ ±6σ
39
两类错误和风险
根据随机抽样检测,研究样本质量状况,以此 推断整批产品的好坏,并做出决定接收或拒收。 可能会出现四种情况: (1)假定这批产品质量是好的,样品好: 接收 (2)假定这批产品质量是好的,样品不好: 拒收 (3)假定这批产品的质量不好,样品不好: 拒收 (4)假定这批产品的质量不好,样品好: 接收
QC活动培训课件(共128张)
4.QC小组活动的作用(zuòyòng)
1.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发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
2.有利于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 3.有利于实现全员参与管理; 4.有利于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团结协作精
神;(头脑风暴法)
5.有利于改善和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QC活
骤都要以事实为依据用证据来说明。
这些证据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主观的。
第27页,共128页。
1、选择课题
2、现状调查 3、设定目标
P
4、分析原因 5、确定主要原因
6、制订对策
D
7、按对策实施
8、检查效果
C
否
目标达到?
是
9、巩固措施
A
10、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为什么选这个课题 问题的症结在哪儿 为什么制定这个目标
(3)做好小组的日常各工作。
2. 对组长的要求: 是推行活动的热心人;业务知识较丰富;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第15页,共128页。
4.QC小组(xiǎozǔ)的成员
QC小组的成员不受职务的限制,愿意参加 活动的人员,只要小组接受均可参加。小组 成员应:
1 积极参加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 才智。
展新产品、新方法.
第17页,共128页。
第18页,共128页。
QC小组活动的管理(guǎnlǐ)技术
QC小组要解决企业/岗位所存在的问题,
不断的进行质量改进就需要技术,一个是
专业技术,另一个就是管理技术(即程序、 证据、方法、技巧)。只有管理技术和专业 技术并用才能有效解决问题.课题不同可
能涉及的专业技术不同,但管理技术是共 性的。
3.2 应用 统计方法 (yìngyòng)
QC小组基础知识教材培训资料
2020/10/1
3
QC小组的性质和特点
1 性质:
2特点
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 *明显的自主性
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
形式,是职工参加企业民 *广泛的群众性 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
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
*高度的民主性
*严密的科学性
2020/10/1
4
QC小组的宗旨和作用
宗旨: 1 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小虎期末考试成绩下降,尤其是数学才38分。 不是
2020/10/1
32
五、确定主要原因
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数据,把对问题影响大、小 组又有能力解决的末端原因确定为主要原因。
确定主要原因时应注意的问题: (1)要把分析的“末端原因”逐条确认; (2)排除QC小组不可抗拒的原因; (3)小组成员要到现场去实地调查,进行验证、
2020/10/1
23
请大家判断他们是不是做现状调查
1、医生对职工进行B超检查;
是,因为医生对职工身体健康严重程度的掌握
2、把不合格的零件进行隔离,防止误使用;
不是,这个已经是纠正措施了
3、安全员到事故现场去了解事故的严重程度。
是,安全员需要去现场掌握问题的严重程度,来找到问题的解 决方法。
4、自行车没气了,检查气门芯是否有裂口。
30
2.4要展示问题的全貌; (从人、机、料、法、环 (测)各个方面去考虑)
2.5分析要彻底,要分析到可以直接采取措施为止;
例如机械模板操作不规范,是什么原因不规范?是操作人 员责任心问题?是没有制度或者指导书?是模板本身质量 问题?也就是没有到能直接采取措施的末端因素,如果只 是将模板操作不规范或者质量意识差等作为末端因素,那 么根据这些因素制定的对策将很空泛,没有针对性。
QC经典培训教材(tt)
1、做好发表前的准备工作:图片、实物、“预演”;2、发表人必须是小组活动骨干,以讲为主;3、发表完毕,应礼貌、简洁、恰当地回答提问;4、发表用“道具”应朴实、清晰、简单、实用。
29五、创新型课题成果发表评审表序号评审项目评审内容配分得分1选题1、有无创新含义;2、理由是否充分、具体;3、目标有无挑战性、量化。
13~202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1、方案提出是否充分、广泛;2、是否科学评价并选择最佳方案;3、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20~303对策与实施1、按“5W1H ”制订对策表;2、逐条实施,结果有交待;3、工具运用正确、适宜。
13~204确认效果1、是否达到目标;2、经济效益计算实事求是;3、成果的巩固与推广。
8~155发表1、资料系统、连贯;2、以图表为主、易懂;3、发表以讲为主,回答问题简要。
6~106特点1、课题具体、务实;2、充分体现小组成员的创造性。
0~537举例:有5个数据分别是3,5,2,3,44.3517543253==++++=x =x ~3(5,4,3,3,2)R = 5-2 = 35、两类错误和风险第Ⅰ类错误:“弃真”,其风险率a 第Ⅱ类错误:“取伪”,其风险率b()()()()()[]3.142.54.344.334.324.354.33151222222==-+-+-+-+--=s 14.13.1»=s 41表1、按操作者分层操作者漏油不漏油漏油率(%)王师傅61332李师傅3925张师傅10953共计193138表2、按生产厂家分层供应厂漏油不漏油漏油率(%)A 厂91439B 厂101737共计193138例:某装配厂的气缸体与气缸盖之间经常漏油。
对50套产品进行调查后发现两种情况:(1)三个操作者在涂粘结剂时,操作方法不同;(2)所使用的气缸垫是由两个制造厂提供的。
于是对漏油问题进行分层分析:①按操作者分层,如表1所示;②按气缸垫生产厂家分层,如表2所示:49“-”表示不考虑n 23456789101112A 2 1.880 1.023 0.729 0.577 0.483 0.419 0.373 0.337 0.308 0.2850.266A 3 2.659 1.954 1.628 1.427 1.287 1.182 1.099 1.032 0.975 0.9270.886D 4 3.267 2.575 2.282 2.115 2.004 1.924 1.864 1.816 1.777 1.744 1.717D 3-----0.076 0.136 0.184 0.223 0.2560.283B 4 3.267 2.568 2.266 2.089 1.970 1.882 1.815 1.761 1.716 1.679 1.646B 3----0.030 0.118 0.185 0.239 0.284 0.3210.354E 22.6591.7721.4571.2901.1341.1091.0541.0100.957附表:控制图用系数表81(3)设计试验方案:选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见表。
QC小组活动程序及常用统计方法(邢文英、王志敏2020.10)
QC小组活动程序及常用统计方法2020年10月19日厦门第一部分引言0.1 总则为指导组织员工遵循科学的活动程序,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统计方法,有效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特制定本标准。
质量管理小组是各岗位员工自主参与质量改进和创新的有效形式。
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是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环境、提升组织绩效的有效途径。
资料性附录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运用统计方法及现场评审、成果评审提供参考。
附录A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常用统计方法汇总表,附录B为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评审表。
0.2 基本原则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 全员参与组织内的全体员工自愿加入、积极参与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小组活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b) 持续改进为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提升组织管理水平,质量管理小组应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质量改进和创新活动。
c) 遵循PDCA循环为持续、有效地开展活动并实现目标,质量管理小组活动遵循策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处置(Act,A)程序(简称PDCA循环),开展活动。
d) 基于客观事实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过程应基于数据、信息等客观事实进行调查、分析、评价与决策。
e) 应用统计方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应适宜、正确地应用统计方法,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验证,并作出结论。
基本原则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中的体现如图1所示。
图1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基本原则示意图【要点解读】1、总则主要明确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QC小组科学有效地开展活动。
(评委和推进者均应对标准的要求知晓、明确)。
2、基本原则1)“全员参与”:开展QC小组活动不针对特定部门和人群;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应积极参与其中。
2)“持续改进”:改进、创新无止境,小组活动应持续不断进行。
3)“遵循PDCA”,4)基于客观事实,5)应用统计方法这三条基本原则是提高QC小组活动的科学性、有效性必须遵循的:PDCA是QC 小组活动的逻辑过程,可使活动少走弯路;事实与数据是QC小组活动决策的可靠依据,可使活动摆脱经验的束缚;统计方法是小组对活动中收集的事实与数据进行科学整理、分析和判断的有效手段。
QC小组活动知识培训资料
质量改进的方法、工具和技术一、质量改进的概念:为向本组织及其顾客提供更多的利益,在整个组织内所采取的旨在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益和效率的各种措施。
二、理解概念需明确的几点内容:①质量改进是通过改进活动来实现:企业在进行管理活动的时候,做为管理人员首先应有这样一种意识,就是每一个过程都可以以更少的浪费和资源消耗来获得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效率,因此,这种认知之下,就应当不断的寻求改进的机会,而不是等待问题出现才去寻找机会。
②质量改进是一项持续的活动,也就是强调“不断改进”,目的就是使过程获得更好的效果和更好的效率。
这是每一个企业的追求,同时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之路。
总的说来,质量改进的目标就是减少质量损失,也可以说是用最少的钱做更多的事。
明确以上这两点,大家就不难看出质量改进的意义:即通过不断的质量改进,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反映到生产,就可使不合格品减少,产量增大,返工率低;另一方面也可加速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合理的使用资源,充分发挥企业的潜力。
反映到人员素质方面,就可培养人不断进取、改革的精神,并成为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
明白了质量改进的概念及其意义,开始进入教材的主题:质量改进的方法、工具和技术。
三、质量改进的方法、工具和技术1、质量改进的基本方法——PDCA循环: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总结)这是质量改进和其他管理工作必须经过的4个阶段。
这4个阶段不断的循环下去,就称之为PDCA维持PDCA循环示意图2、PDCA四个阶段的基本工作内容:①P(计划)阶段:以提高质量、降低消耗为目的,通过分析诊断,制定改进的目标,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这一阶段的工作也细化成以下的四个工作程序来完成:a、分析现场,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主要质量问题,对于质量问题要尽可能用数据加以说明。
b、诊断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影响因素。
c、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qc小组程序和常用的统计方法
(3)中央集中型关联图基本图型
8 ) 亲合图
(1)亲合图的原理: 他是把收集到的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
意见、观点、想法和问题,按照他们之间 的亲近程度加以归类汇总的一种图。
(2)用途------把头脑风暴法产生的语言 资料进行整理产生观点,提出方案。
(2)把领导或专家的意见定为主要原因。 (3)把生产过程的关键项目定为主要原因。 (4)新工人的技术水平低肯定是不合格的主
要原因。 (5)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是确定主要
原因的最佳方法。 (6)只要是对问题影响程度大的原因,都可
以确定为主要原因。
6)制定对策
(1)要针对每个主要原因都制定对策。 提出对策-----研究对策----制定对策
(2)(问题解决型指令目标值)
P--1、选择课题 P--2、设定目标 P--3、目标的可行性分析 P--4、原因分析 P--5、确定主要原因 P--6、制定对策 D--7、按对策实施 C--8、检查效果 A--9、制定巩固措施 A--10、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 3 )(创 新 型)
设定目标是确定问题要解决到什么程 度,也是为检查效果提供依据。
设定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1)目标必须要与课题相对应; (2)目标必须明确,用目标“值”表示; (3)要说明设定的依据;
你认为这样的课题目标是否可以?
电冰箱售后返修率由1%降低到0.4%
提高电冰箱的顾客满意度;
起重吊车大修后, 润滑油消耗量比规定 的标准超10毫克
5月6 日
2)装双 施梦 层玻璃窗
QC小组活动内容培训
QC小组活动培训目录Q C小组相关知识010302问题解决型Q C小组活动创新型Q C小组活动一、QC小组相关知识QC小组的概念质量管理小组--Quality Control Circle,简称QC小组。
1、QC小组人员: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
2、QC小组活动范围:围绕企业的经营策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
3、QC小组活动目的: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
4、QC小组活动手段: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QC小组的特点1、明显的自主性----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愿参加。
2、广泛的群众性----人人都可以参加。
3、高度的民主性----民主活动。
4、严密的科学性----P、D、C、A程序,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逻辑思维模式、用数据资料说话对QC小组成员的基本要求1、质量意识:有好奇心,好奇心是促进质量进步的关键。
2、问题意识:能发现问题。
3、改进意识:不满足现状,勇于探索,挑战自我、提高自我。
4、参与意识:重在参与,能够排除一切外界干扰,参与到新生事物中去。
对QC小组成员的基本要求QC小组组长职责:1、抓好QC小组的质量教育。
2、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按计划组织活动。
3、做好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
对QC小组组长的要求:1、是质量改进的热心人。
2、业务知识较丰富。
3、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对QC小组成员的基本要求对QC小组组员的要求:1、按时参加活动,充分发挥特长。
2、完成分配任务,热爱质量改进。
3、不满足于现状,随时提出课题。
4、小组人数 - 3至10人为宜。
QC小组的组建程序1、自下而上的组建程序:小组由生产现场班组产生,报主管部门审核。
特点:小组活动力所能及,成员积极性、主动性高。
2、自上而下的组建程序:由主管部门提出组长人选,按需确定小组成员。
特点:课题难度较大,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人力、物力、财力易得到保证。
3、上下结合的组建程序:上级推荐,下级讨论,上下协商组建小组。
QC活动培训知识整理
QC活动培训知识整理排列图: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次要排列而采取的一种图表。
原理: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排列图数据应大于50个,分类项目一般在4~6项之间。
排列图主要用于现状调查中找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最多找两项,再多就体现不出“关键的少数”)→次要问题→一般问题排列图“绘图时间”和“绘图人”必须有,最后要写上时间和结论,其时间应写为最初始画图的时间,而不是最后整理成果时的制图时间。
(哪怕是最初画的图一直在改动,其时间也应该是最初时间)结论是由图得出的结果,而不是原理。
饼分图:也叫圆形图。
它是把数据的构成按比例用圆的扇形面积来表示的图形。
画饼分图所用的表格只能填入有效数据,如累计次数等这些计算过程不能画在表格中,饼图不能反应累计。
现状调查时,用排列图和饼分图找主要问题都可以,但要注意:(1)分类项目大于等于四项的一定要用排列图找主要问题。
(2)分类项目少于四项的可用饼图分图找主要问题。
分层法:又叫分类法,分组法。
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收集到的大量的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统计数据加以归类、整理和汇总的一种方法。
例:分层排列图(把每一个项目细化)表一、小组2002年10月—2003年1月#3炉负压表缺陷进行分析项目频数(项)累计频数(项)累计百分比(%)炉膛负压表缺陷48 48缺陷2 16 64缺陷3 8 72总计72或者为:项目频数(项)频数(项)百分比(%)炉膛负压表缺陷48 48缺陷2 16 16缺陷3 8 8总计72表二、对炉膛负压表缺陷具体细化分析项目频数(项)累计频数(项)累计百分比(%)缺陷1.132 32缺陷1.2 10 42缺陷1.3 6 48总计48 100依此方法细化。
因果图:也叫石川图、特性要因图、鱼刺图等表示质量特性波动及其潜在(隐含)原因的关系,即表达和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图表。
有“人”、“机”、“料”、“法”、“环”、“测量”六大因素。
其得出的末端因素应可以直接采取对策。
使用中应该注意:(1)因果图只能用于单一目标的研究,即一个问题只能画一张因果图。
QC小组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三)设定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1 、目标设定不宜多。 2、目标值要与问题相对应。 3、目标值要明确表示,用目标“值”表示 。
设定目标常用统计方法: 柱状图、折线图等简易图表。
四、分析原因
1、要针对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原因。 2、分析原因要彻底。 3、注意的问题
分析原因要展示问题的全貌。 把有可能产生问题的所有原因都想到(从人、机、 料、法、环、测各个方面去考虑)。 要正确、恰当地运用统计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因果图、树图(系统图)和关联图。
6.制订对策 7.按对策实施
8.检查效果
目标达到
目标未达到
9.制定巩固措施 10.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P
QC小组活动的具体程序二 (问题解决型指令性目标)
D C
A
1.选择课题
2.设定目标
3.目标可行性分析 4.分析原因
5.确定主要原因
6.制订对策
7.按对策实施
8.检查效果
目标达到
目标未达到
9.制定巩固措施 10.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职工岗位成才; n 有利于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QC小组活动的 方法和程序
一、QC小组活动所需的管理技术
涉及的管理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 1、遵循PDCA循环:“四个阶段,十个步骤” P(Plan): 计划阶段,包含6个步骤,一是选定课题, 二是现状调查,找出要解决的问题,三是设定本次活动 要达到的目标,四是分析产生主要问题的各种原因,五 是确定主要原因,六是制定对策措施。 D(Do): 执行阶段,包含1个步骤,即按照制定的对 策进行实施。 C(Check): 确认阶段,包含1个步骤,既检查确认活 动的效果。 A(Action): 处置阶段,包含着2个步骤,即制定巩固 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提出遗留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QC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 48张)
5
一、QC的概述
QC的分类:
管理型、现场型、服务型、攻关型QC小组 分四类突出QC小组活动的广泛性、群众性
6
一、QC的概述
QC的分类:
(1)管理型QC小组
目的:以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为目的而组成的QC 小组。 小组成员以管理人员为主,以各类提高工作质量的问 题为研究课题 特点:课题有大有小,大——夸部门,小——本部门
23
一、QC推进要求
2、QC活动相关活动人员要求
掌握QC推进七大手法 对QC的认识及相关知识 推进步骤 组员要求
24
一、QC推进要求
3、新、老QC推进七种手法简介
质量工作者用数据和图表展示自己的研究发现和思维 逻辑,数据即是事实,图表即是语言,于是有了QC工 具。 工具的灵魂在于“活”,干什么事用什么工具,每种 工具都各有长短,没有最好的,只有恰当的。 工具本身不是目的,工具是手段,目的是解决问题; 工具的发明是在生产实践中为解决问题而研究发展的, 在应用时万不可本末倒置,为工具而工具,花枝招展 而空洞无用。
4
一、QC的概述
QC的特点:
明显的自主性:自愿参加,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发
挥小组的才智、积极性、创造性
广泛的群众性:广大职工群众在QC小组活动中学技
术、学管理、群策群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高度的民主性:民主推选组长,以发现和培养 管理人才,小组成员间不分职位与技术等级高 低、高度发扬民主、各抒已见、互相启发、集 思广益,保证目标的实现。 严密的科学性:按PDCA工作程序,步步深入地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8
目前QC小组活动课题类型主要有:
现场型、服务型、管理型、攻关型、创新型五种类型。 现场型:以稳定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改善
生产环境为选题范围。课题小、难度小、小组成员力所能 及、周期短、见效快,但经济效益不一定大。 服务型:这类课题通常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 学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为选题范围,课题较小,活动 时间不长,见效较快。这类课题的成果虽然经济效益不一 定大,但社会效益往往比较明显。
车间质量指标
××产品机加工不合格品率≤1%
本部门问题点
2009年1~4月××产品机加工不合格品率实际情况
(%)
1.52
例:《降低京11断块矿场集油能耗》
(2)要尽可能选择能以特性值表达的课题
选择需要解决的课题应是能弄清现状的: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差 距有多大,能以特性值明确表达,这样才能制订明确的目标,有的放矢 地进行改进。选择这样的课题,小组就能顺利地开展活动。
例:《降低树脂砂铸造成本》
ppt课件
14
(3)选择能以特性值表达的课题,其特性值要有可比性。 例:《降低树脂砂铸造成本》的课题,现状成本是多少,
现场型和服务型课题,通常以生产和服务一线员工为 主体开展活动。
ppt课件
9
• 攻关型:以解决技术关键为选题范围,课题难度大,周期较
长,需投入较多的资源,通常经济效益显著。
攻关型课题通常有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操作员工为主
体开展活动。
• 管理型:它通常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
题,提高管理水平为选题范围,课题有大有小,如只涉及本
设定的目标值要降低到多少,通过改进后达到了多少,也可 进行对比,以明确改进的有效性。
(4)选题要有依据,理由要充分。
只要简明扼要的把上级的要求(或标准的要求、指标) 是多少。本部门的问题点是什么,实际只达到多少。用数据 表达,一看就知道差距有多大。这样就把选题的理由表达的 很充分了。
ppt课件
15
选题理由充分 例1
专业技术 + 管理技术 = 解决问题 实现目标
QC小组所涉及的管理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
•遵循PDCA科学循环 •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应用统计工具和方法
ppt课件
5
3、PDCA循环的特点
(1)循环前进、阶梯上升
(2)大环套小环
AP
改进
C D (修订标准)
维持
A P 改进(修订标准) CD
维持
AP
CD
AP
CD
AP
AP
CD
CD
ppt课件
6
• 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① 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② 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 ③ 差距有多大? ④ 问题的症结在何处? ⑤ 制定什么样的目标? ⑥ 为什么确定这几条是主要原因? ⑦ 针对每条主要原因改进到什么程度? ⑧ 是否完成了对策? ⑨ 效果究竟如何? ⑩ 效益有多大?等等
营销人员、和管 自定目标值的活 动程序框图
P
D C A
ppt课件
1、选择课题 2、现状调查 3、设定目标 4、分析原因 5、确定主要原因 6、制订对策 7、按对策实施 8、检查效果
目标达到?
是
9、制订巩固措施
10、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否 11
• 指令性课题活动 程序框图 P
QC小组活动程序与统计方法
采油工艺研究院 2011.11.25
ppt课件
1
目录
一、QC小组活动程序 二、统计工具和方法 三、案例分析
ppt课件
2
• 质量管理小组(Quality Control Circle)
国际上简称QCC,我国简称QC小组
1、QC小组的概念
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 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 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 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 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ppt课件
3
2、开展QC小组活动:
• 应把握一个点
—选题要针对问题点
• 沿着一条线
—遵循PDCA科学循环(计划 实施 检查 处置)
• 树立两个理念
—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恰当、正确地应用统计工具和方法
ppt课件
4
一、QC小组活动活动程序
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QC小组活动是广大员工参与组织质量改进 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原因之一是活动遵循着一种科学的活动程序, 因而可以少走弯路,以较短的时间、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好的效果。这 个科学的活动程序就是PDCA循环,即计划—实施—检查—处置四个阶 段的循环。
6、确认效果
C
达到目标?
是
A
7、标准化
8、总结与今后打算
ppt课件
否
13
1、选择课题
这一步就是要明确QC小组开展活动的改进对象是什么,应简单精练, 直截了当。
(1)选题宜小不宜大
所谓小,就是指以目前存在的影响质量、影响生产或造成消耗高的 具体问题作为课题。
例:《提高固定阀密封件的完好率》
所谓大,就是指课题所包含的内容庞大复杂,需要达到的目标就会 很多,问题解决过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部门通力协作,才能完成的课题。
部门具体管理业务工作方法改进的课题就小些,而涉及多部
门协作的课题就大些,课题难度也不同,效果也差别大。
•
管理型课题通常由管理人员参加活动。
• 创新型:是指QC小组成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方法,
开发新产品(项目、服务)、新工具、新方法,实现预期目
标的课题。
创新型课题则为科研人员、设计开发人员、技术人员、
这些问题都要用数据来表达,只有用数据才能说明客观的事实。
而理论的分析、推理、经验等都是主观的认为,而不能代表客观的事实。
ppt课件
7
• 应用统计工具和方法
① 要取得证据,就要收集数据,就要应用统计方法; ② 对收集的数据要分析处理,就要应用统计方法; ③ 通过样本要推断总体质量,要应用统计方法; ④ 以最少的实验次数找到最佳的参数搭配要用到统计方法; ⑤ 以最短的时间(工期)完成繁重的任务,要应用统计方法; ⑥ 一些语言资料、信息情报要进行汇总、整理、分析,还要
D C A
1、选择课题 2、设定目标 3、可行性分析 4、分析原因 5、确定主要原因
6、制订对策
7、按对策实施
8、检查效果
目标达到?
是
9、制订巩固措施
10、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ppt课件
否 12
• 创新型课题活动程序框图
1、选择课题
2、设定目标
P
3、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4、制订对策表
D
5、按对策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