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第一课之体育馆概述、场地尺寸.ppt

合集下载

【精编】体育场馆.ppt

【精编】体育场馆.ppt
• 国家体育场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平缓的 坡地上,场馆设计如同一个的容器,高地起伏
变化的外观缓和了建筑的体量感,并赋予了戏
剧性和具有震撼力的形体,国家体育场的形象
完美纯净,外观即为建筑的结构,立面与结构
达到了完美的统一。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
成了网络状的架,它就像树枝编织的鸟巢。
体育场的空间效果即具有前所未有的独创性, 却又简洁而典雅,它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了一 座独特的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
• 所谓“东荷西柳”,即 位于奥体中心东侧的体育馆 选用了济南市花“荷花”的 造型,西侧的体育场则选用 了市树“柳叶”的造型。 “东荷西柳”的独特构思使 得整个奥体中心建筑之间能 够相互呼应,用地布局紧凑, 周围空间完整,实现了功能 性、景观性、经济性的统一。

• 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 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
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比赛时,看台是可以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变化的,可以满足不同时期不 同观众量的要求,奥运期间的20,000个临时座席 分布在体育场的最上端,且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清
楚的看到整个赛场。入口、出口及人群流动通过 流线区域的合理划分和设计得了完美得到的解决。
• 水立方”的外形看上去就像一个蓝色 的水盒子,而墙面就像一团无规则的 泡泡。而这种材料也很结实,据称, 人在上面跳跃也不会损伤它。同时由 于自身的绝水性,它可以利用自然雨 水完成自身清洁,是一种新兴的环保 材料。厚度仅如同一张纸的ETFE膜构 成的气枕,甚至可以承受一辆汽车的 重量。气枕根据摆放位置的不同,外 层膜上分布着密度不均的镀点,这镀 点将有效的屏蔽直射入馆内的日光, 起到遮光、降温的作用。
• 与主场馆“鸟巢”的设计相比,“水 立方”体现了更多的女性般的柔美。方 形的游泳中心与圆形的国家体育场一起 体现了“天圆地方”的理念,同时方形 在中国传统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北京 就是方形网格的城市格局,所有的民宅、 故宫、四合院都是方形。所以“水立方” 被设计成方形也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格 局。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之功能分析与总体布局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之功能分析与总体布局

2020/5/9
5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第一 课
二、体育馆建筑设计主要相关法规
1、看台
(1)看台观众席纵向走道的连续座位数目,每排不宜超过26个,当仅一侧有纵走 道时,座位数应减半。
(2)看台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人。
(3)通向安全出口的纵向走道设计总宽度应与安全出口的设计总宽度相等。经过 纵向走道通向安全出口的设计人流股数应安全出口的设计通行人流股数相等。
(4)安全出口宽度不应小于1.1m,同时出口宽度应为人流股数的倍数,4股和4股 以下人流时每股宽度按0.55m计,大于4股人流时每股宽度按0.5m计。
(5)主要纵横过道不应小于1.1m(指走道两边有观众席),次要纵横过道不应小于 0.9m(指走道一边有观众席)。
(6)看台应预留残疾人轮椅座位,其位置应便于残疾观众入席,应有良好的通行 和疏散的无障碍环境,并应在地面或墙面设置明显的国际通用标志。
(3)训练房除应根据设施级别、使用对象、训练项目等合理决定场地大小、高度、 地面材料和使用方式,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训练房场地四周墙体及门、窗玻璃、散热片、灯具等应有一定的防护措施,墙体应平整、 结实,2m以下应能承受身体的碰撞,并无任何突出的障碍物,墙体转角处应无棱角或呈 弧形;
b)训练房应考虑减低噪声的措施; c)训练房可根据需要设置简易的计时记分设备; d)训练房宜充分结合当地条件,采用天然光和自然通风;
2020/5/9
8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第一 课
二、体育馆建筑设计主要相关法规
3、练习房
e)训练房应附有必需的厕所、更衣、淋浴、库房等附属设施,根据需要设置按摩室等; f)训练房的门应向外开启并设观察窗;其高度、宽度应能适应维修设备的进出; g)训练房可根据需要适当设置观摩席位(固定或活动); h)训练房的地面材料应根据训练项目和使用对象的情况而定; i)当训练房面积较大时,应考虑用灵活隔断加以分隔使用的可能性。

体育场馆PPT课件

体育场馆PPT课件
其他方面增加健身室、网吧和淋浴室,同时还需要有更大面积的休息 场所和更换服装的空间。
儿童的安全与娱乐也是民用体育场馆所必须要考虑在内的因素。
第二十届奥运会主场馆: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
2000年悉尼奥运会超级圆顶体育馆
2000年悉尼奥运会布莱克镇奥运中心
.
38
使用功能划分
1 比赛区 根据不同运动需要单独划分 2 观看区 主看台 普通看台 电子显示区 3 休息区 观众休息区 运动员休息区 4 裁判席 教练席 替补席 5 解说员室 转播控制室 6 办公室 7 库房 8 入场通道 观众入场通道 运动员入场通道 9 档案室 10 会议室及新闻发布 11 保安室 12 洗手间 观众洗手间 运动员及工作人员洗手间 13 医护救治室
.
18
空间与结构
三、大跨度结构体系之——悬挑结构
悬挑结构只要求沿结构一侧设置支柱或支撑,,并通过它向外延伸覆盖空间, 可以使周围处理成没有遮挡的开放空间。 单面悬挑结构横剖面呈“厂”字形 双面悬挑结构横剖面呈“T”字形。 还可以衍生为四面悬挑,呈伞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空间。
.
.
20
.
21
建筑与仿生
仿生建筑以生物界某些生物体功能组织和形象构成规律为研究对象, 探寻自然界中科学合理的建造规律,并通过这些研究成果的运用来 丰富和完善建筑的处理手法,促进建筑形体结构以及建筑功能布局 等的高效设计和合理形成。 建筑仿生学的表现与应用方法,归纳起来大致有四个方面:城市环 境仿生,使用功能仿生,建筑形式仿生,组织结构仿生。
沈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工程
.
39
以授予胜利者的橄榄叶的王冠为设计概念所设计成的全长三百多米 的大型屋顶,由玻璃及金属所构成。这种屋顶如会呼吸的皮肤一样, 适应四季气候的变化,有效地调节光、热、风的影响,创造出理想 的竞技环境。

九年级美术下册6体育场馆设计课件人美版

九年级美术下册6体育场馆设计课件人美版
v——疏散时人流速度45m/min
推到得出人流股数B=N/A(T-S/V)
2019/8/31
C 门厅、休息厅面积计算 当外门的总宽度比内疏散口的总宽度小时,应核算门厅、休息厅及通道中间
人流停留面积是否满足要求。
计算公式:

F——观众停留时所需面积 ∑b——全部第一道疏散口人流股数总和。
2019/8/31
备注
四 平面及空间组合 1平面组合
•功能分区明确 避免流线交叉 注意不应使观众流线穿越运动员和贵宾 活动的区域
•对于小型体育馆,观众的入口宜布置在体育馆比赛场地的长轴一端 而 观众入口设置在二层,采用立体交叉布置流线 使得个股人流不交叉 分 区明确
•利用观众席下面空间布置辅助用房时应尽量解决自然采光和通风问题, 室内练习场地和比赛场地之间应有最直接最便捷的联系方式
•内外区同处一层时 则应在同层划分出内外区 内部辅助用房
•人流组织中应将观众流线组织放在首位 保证其行走路线直接短截
5 体育馆辅助用房面积指标表
房间名称 运动员用房 观众用房 管理用房
休息室 医务室 按摩室 教练员室 裁判员室 器械室 观众休息区 贵宾休息区 管理室 警卫室 售票处
指标(㎡)
1/人 12~15 20 10 12~15 20~40 0.1~0.2/人 0.5~1/人 15~18 10~20 每1500人设一窗口
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观众厅,人流离开观众厅的疏散时间不应超过 4min,耐火等级为三级的不应超过2min ②疏散方式
a 上行式疏散 观众入场时由高排进入,退场时背向场地向上疏 散
布局紧凑,不设洞口和横向走道
b 下行式疏散 主要出入口位于坐席的下面,疏散时观众下行 至
疏散口,适用于小型场馆。

体育场馆设计-PPT

体育场馆设计-PPT
①合理确定比赛场地大 小,满足相应比赛 项目场地要求
②看台应有良好的视觉 质量
③观众的疏散应符合安 全疏散要求
• 视线设计 A.基本要求 ① 通视:视线无遮挡,看得见观赏对象 ② 明视:控制视距,看得清对象 ③ 真实:控制视角,减小透视变形 B.主要影响因素 ① 通过剖面分析解决遮挡问题 ② 视距、识别尺寸,二者成正比例关系
6.体育场馆设计
一 体育馆分类
•使用性质:比赛 练习
2. 体育馆的规模通常按照观众席数量化分为 6000~10000为大型体育馆 小于 3000为小型体育馆 3000~6000为中型体育馆
二 基地选择和总平面布局要点 1基地选择 • 体育馆应考虑自身车流人流疏散 同时避免集中车流人流疏散阻塞城市 交通 一般将其布置与近邻城市干道或者几条城市干道的交汇处
•在平面上应方便进入全馆各个分区
•流线图
观众厅

水 休息 小

厅卖

检票
观众厅
观众厅
观众厅
接见 厅
厕 所
休息 厅
厕 服所 务
练习 馆
检录
灯 计广裁 光 时播判
机 房
管 理
贵宾 入口

休息更衣



运动员入口
办公 入口
广众流线
贵宾
运动员流线
办公流线
•为保障人身安全和管理方便 因避免不同功能之间的流线交叉 一般将运 动员 贵宾 工作人员用房划分为内区 多至于底层 观众用房划归为外 区 置于二层以上各层
9/1/2024
② 座椅及排距 •观众席纵走道之间的连续座位数没排不应超过26个,当仅一侧有纵向走 道时,座位数不应超过13个 ③ 主席台 •主席台应取视线最好位置,且方便与休息室相连,有单独出入口,可直 达比赛场地,并与一般观众席相分隔 ④ 裁判席 •位于主席台对面,15~20个席位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之体育馆概述场地尺寸共54页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之体育馆概述场地尺寸共54页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之体育馆概述 场地尺寸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建筑设计常识】体育场地尺寸

【建筑设计常识】体育场地尺寸

1、体育场:指有6条以上标准400米跑道、场地中心含有足球场、并建有固定看台的运动场。

(观众座席不少于500个)2、体育馆:指有固定看台可供训练比赛的室内体育设施。

座席数不少于500个。

不包括半封闭的室内体育设施。

3、游泳馆、跳水馆、室内(外)游泳池、室内(外)跳水池:指有固定看台或无固定看台可供游泳、跳水或戏水活动的室内体育设施。

室内游泳场地为全封闭的场地,室外游泳场为露天或大部分露天场地。

室内标准池为25米×10米以上,室外标准池为50米×25米。

4、有固定看台灯光球场:指有固定看台和固定灯光设备,可供篮球、排球、羽毛球等运动训练比赛用的室外体育场地。

灯光球场地面积不应小于26米×14米,四周各有2米的缓冲区。

5、综合房(馆):指同一建筑物内多层或分割独立的可同时开展两个以上运动项目的室内体育场地。

6、田径房(馆):指有200米以上环形跑道、供田径运动训练的室内体育场地。

7、篮球房(馆):其场地长宽不应小于26×14米,还应保留底线外2米、边线外2米的缓冲区。

8、排球房(馆):其场地长宽不应小于18×9米,还应保留底线外3米、边线外3米的缓冲区。

9、手球房(馆):其场地长宽不应小于40×20米,还应保留底线外2米、边线外1米的缓冲区。

10、体操房(馆):其场地长宽不应小于40×25米。

11、羽毛球房(馆):其场地长宽不应小于13.4×5.18米,还应保留底线外2米、边线外1米的缓冲区。

12、乒乓球房(馆):其场地面积不应小于192平方米。

13、武术房(馆):其场地长宽不应小于14×8米。

14、摔跤柔道房(馆):其场地长宽不应小于14×14米。

15、举重房(馆):其举重台长宽不应小于4×4米。

16、击剑房(馆):其剑道尺寸不应小于14×2米,长向每边留7米,宽向每边留3米。

17、健身房(馆):其场地面积不应小于40平方米。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麦迪逊广场花园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体育馆之一,麦迪逊广场花 园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篮球传统而享有盛誉。
凯尔特人体育馆
作为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主场,凯尔特人体育馆 成为了篮球迷们热爱的精神家园。
体育馆建筑的未来展望
体育馆建筑将继续发展创新设计和可持续建筑技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和娱乐需求。虚拟现实技术、可移 动屋顶和智能化管理系统等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体育馆建筑的灯光音响系统应考 虑比赛和表演需要的照明和声音 效果,以营造出最佳的氛围。
体育馆建筑的现代化发展
1
创新技术应用
体育馆建筑越来越多地采用创新技术,如可变形屋顶、智能控制系统和虚拟现实 体验等,提升用户体验。
2
可持续性设计
体育馆建筑也致力于可持续发展,通过节能措施、再生能源和废物处理系统等方 式减少环境影响。
体育馆建筑的能与需求
体育馆建筑需要满足多种功能和需求,包括合理的场地布局、舒适的观众席位、先进的灯光音响设备以及适当 的运动设施和服务设施等,以确保比赛和表演的顺利进行。
体育馆建筑的基本原则
1 灵活性
体育馆建筑应该设计成具有多功能和可变性,以适应不同的比赛和表演需求。
2 可持续性
体育馆建筑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采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建筑材料。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体育馆建筑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提供了体育比赛和表 演的场所,还成为了城市的地标和社区的聚集地。本演示将探讨体育馆建筑 的设计原则、功能需求以及现代化发展等。
体育馆建筑的重要性
体育馆建筑对城市具有重要影响力,它们不仅为人们提供健身和娱乐场所, 还积极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成为了文化和体育交流的中心。
3 人性化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由于比赛场馆和场馆对空间高度的要求不同,国家体育馆以中国“折扇” 为设计灵感,采取由南向北的波浪式造型,屋面轻盈而富于动感。这种波浪造 型也巧妙地连接了与之南北相应的平顶造型“水立方”和单曲面造型的国家会 议中心,使得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城市景观达到协调统一。 国家体育馆的环保科技
采用多功能技术的复合屋面解决了目前大多数体育建筑普遍存在的屋面雨 点噪声问题,减少对体育馆正常使用的干扰。屋顶采用国内比较罕见的九层复 合结构,由水泥板、玻璃棉、防水层、吸隔声材料组成,并在最外层喷涂吸音 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屋外噪音的影响。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整理ppt
1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体育定义
体育: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 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为体育。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 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社 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成为国家间外交及 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体育可分为大众体育、专业 体育、学校体育等种类。
作为面积较大的室内体育馆,农大体育馆从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 赛后的利用。奥运会后该体育馆将成为可承接羽毛球、乒乓球、体操、 健身、排球、篮球、手球及室内足球等各类常规体育项目比赛的室内综 合体育馆。场馆将向学生和市民开放,也会成为国家队训练的基地 。 总建筑面积:28000m2
整理ppt
32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整理ppt
2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内容 体育馆建筑设计内容
声 功总 疏 视 结光 分能体 散 线 构环 类用设 设 分 选境 房计 计 析 型设

整理ppt
3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体育建筑分类
田体径类育建体筑育场分、类运动场、田径房
体育场设有看台 运动场不设看台

体育场馆的设计课件

体育场馆的设计课件
11 体育场馆设计
鸟 巢
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鸟巢,更像一个摇篮,寄托人 类对未来的希望
奥 林 匹 克 水 上 公 园
奥运会过后,这里将形成一个以水上公园为核心、以潮白河为妆点 方圆15平方公里,具有国际品质、风光秀丽、集文化、娱乐、体育 休闲于一体的北京东北部最大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水 立 方
欣赏评析
2012伦敦奥运会主场馆
部分奥运会体育场馆
第22届奥运会主场馆:莫斯科奥林匹克体育场
第23届奥运会主场馆:洛杉矶纪念体育场
第24届奥运会主场馆:汉城奥林匹克运动场
第25届奥运会主场馆:巴塞罗那蒙锥克体育场
第26届奥运会主场馆:亚特兰大奥林匹克体育场
第27届奥运会主场馆:悉尼奥林匹克体育场
日本东京代代木综合体育馆
日本东京辰已比一比体育场馆和一般建筑区别 功能性:群众聚集,巨大赛场合看台,良好的光线, 通道宽敞。 标志性:地区标志性建筑,体现一个国家的建筑水 平和科技水平。 环境协调性:与周围环境绿化连成一体,完美配合。 造型:造型整体 优美,多用立体构成技法, 体的 组合,面的旋转 等,每个体育馆像个巨大雕塑。
这个看似简单的“方盒子”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共同“搭建 而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设计思想催生了“水 方”,它与圆形的“鸟巢” 相互呼应。
五 棵 松 体 育 馆
体育馆、棒球场、文化体育设施以及作为公共服务的配套商 业设施,通过采用再生或可再生材料,使用绿色环保建材及产 品等,最节能的奥运
第28届奥运会主场馆:雅典奥林匹克综合体育场
第28届奥运会主场馆:北京奥林匹克综合体育场
国 家 体 育 馆
国家体育馆以中国“折扇”为设计灵感,采取由南向北的波浪式造型 屋面轻盈而富于动感。这种波浪造型也巧妙地连接了与之南北相应 的平顶造型“水立方”和单曲面造型的国家会议中心,使得奥林匹克 公园内的城市景观达到协调统一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第一课之体育馆概述、场地尺寸ppt课件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第一课之体育馆概述、场地尺寸ppt课件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实际
• 分类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实际
• 场地规模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实际
• 场地规模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实际
• 场地外形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实际
• 场地外形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实际
• 场地外形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实际
• 场地外形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实际
• 场地外形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实际
• 看台布置
自行车馆 自行车竞赛为主,可兼容一般球类、冰球、展览等
棒球馆
棒球赛为主,常兼容橄榄球,足球和一般球类
速滑馆
速度滑冰为主,常兼容1~2个冰球场
室内体育场 以田径竞赛为主,常兼容足球等竞赛
体育馆的功能设计根本有两种类型:
1、体育型:以一种体育工程为主兼容其他小场地体育工程,如以篮球为主 的体育馆和以手球为主的体育馆;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实际
• 内容 体育馆建筑设计内容
声 功总 疏 视 构光 分能体 散 野 造环 类用设 设 分 选境 房计 计 析 型设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实际
体育建筑分类
•田体径类育建体筑育分场、类运动场、田径房
体育场设有看台 运动场不设看台
球类
体育馆、练习馆、灯光球场、篮排球场、手球
场、网球场、足球场、高尔夫球场、棒球场、 垒球场、曲棍球场、橄榄球场
一、案例引见
6、雅典奥林匹克综合体育场

参赛人数 田径:2000
观众座位 55,000
场馆面积 127,625平方米
距奥运村 14.5
奥林匹克主体育场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中心,位於雅典北郊马罗
西,是雅典奥林匹克综合体育场的一部分。体育场可包容55000名观众,

体育馆案例ppt课件

体育馆案例ppt课件
4
天津大学体育馆区位分析
总平面图
5
天津大学体育馆一层平面
6
天津大学体育馆二层平面
7
天津大学体育馆三层平面
8
天津大学体育馆四层平面
9
10
11
12
结构选型
13
结构选型
14
结构选型
15
结构选型
16
北京理工学体育馆
北京理工大学体育文化 综合馆位于海淀区白石 桥路北京理工大学校园 内,坐落于学校教学区 东西向主轴线上,紧邻 新建的中心教学楼,
30
开挖地基
31
体育馆看台初具雏形
32
开始为顶部钢结构施工做准备
33
体育馆主体钢结构已然成型
34
35
接近完工的体育文化综合馆
36
基地区位分析
体育馆位于校区西北角, 紧靠校园西北出入口, 西、北两侧为城市道 路, 东、南两侧为校园干道, 东面是学生宿舍区, 南面是游泳馆。
37
基地区位分析
主拱跨度87.3米,拱脚下部为钢筋混凝土墩。二层平台南北向长 91.2米,东西向长131.2米。
22
屋盖结构体系和构成
工程采用了与垂直面旋转25o的圆弧线作为拱轴(拱轴面与水平面 夹角为65o),既满足了建筑要求,又使得结构拱架有足够的矢高, 受力比较合理,制作安装方便。
23
屋盖结构体系和构成
拱架下的双曲抛物面采用管形桁架来体现,从拱架下悬挂10榀次 桁架,最大跨度31.2米,按次桁架跨度,可采用平面桁架加支撑 体系实现,优点是形式简单,便于加工,并易于和拱架连接
天津大学体育馆
业主单位 天津大学校园建设与规划部 建筑设计 KSP尤根恩格尔建筑师事务所 合作单位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完整PPT)体育馆设计

(完整PPT)体育馆设计
K=观众席面积/观众厅屋盖面积-比赛场地面积
合理地利用和组织空间的常用手法如下: ① 充分利用观众厅下面的空间作为观众、运动员、行政管理用的辅助用房。
②合理压缩观众厅大跨度空间,采用附以边跨的结构布局方式,利用边跨布置辅 助用房,以节约体育馆总的投资。
③尽量把风道、记分计时等附属用房移除观众厅外或采用悬挑的方式,不占或 少占观众厅席位,以提高K值。
项目 篮球
识别对象 识别尺寸 清晰视距 极限视距
球直径 12cm
103m
413m
③ 真实:方位角控制 俯视角控制:28°~30°
2020/2/5
C.剖面视线分析 ① 方法:公式法 作图法
2020/2/5
2020/2/5
② 数据选择 a 台阶高度:一般控制在50~60cm d 排深d : 席位设有靠背时 75~85cm 采用条凳时65~75cm
t—控制疏散时间 N—观众厅总人数 b—疏散口总宽度 a—疏散时的人流密度(3人/㎡) v—疏散时的人流行走速度
一般平地行走时的人流速度60~65m/min 人流不饱满时行走速度45m/min 密集人流时16m/min 在楼梯上上行时8m/min下行时10m/min
B 人流股数法计算公式 适用于有靠背时
v——疏散时人流速度45m/min
推到得出人流股数B=N/A(T-S/V)
2020/2/5
C 门厅、休息厅面积计算 当外门的总宽度比内疏散口的总宽度小时,应核算门厅、休息厅及通道中间
人流停留面积是否满足要求。
计算公式:

F——观众停留时所需面积 ∑b——全部第一道疏散口人流股数总和。
2020/2/5
•体育馆组成的主题是观众厅 其规模和形式受比赛场地的类型和观众数量影响 动员、贵宾级技术用房 此类辅助用房的面积为观众厅的1~3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4/2
21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一、案例介绍
2、国家体育场--鸟巢
一、设计理念: 国家体育场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建筑群的中央位置,地势略微隆起。它如
同巨大的容器。高低起伏的波动的基座缓和了容器的体量,而且给了它戏剧化 的弧形外观。体育场的外观就是纯粹的结构,立面与结构是同一的。各个结构 元素之间相互支撑,汇聚成网格状 -- 就如同一个由树枝编织成的鸟巢。在满足 奥运会体育场所有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同时,设计上并没有被那些类同的过于 强调建筑技术化的大跨度结构和数码屏幕所主宰。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新颖激进, 但又简洁古朴,从而为 2008 年奥运会创造了独史无前例的地标性建筑。
2021/4/2
9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 分类
分类 特大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体育馆规模分类 观众席容量(座) 10000以上 6000~10000以上 3000~6000 3000以下
2021/4/2
10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 分类
2021/4/2
11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 场地规模
2021/4/2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2021/4/2
1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 体育定义
体育: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 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为体育。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 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社 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成为国家间外交及 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体育可分为大众体育、专业 体育、学校体育等种类。
室内体育场 以田径比赛为主,常兼容足球等比赛
体育馆的功能设计基本有两种类型:
1、体育型:以一种体育项目为主兼容其他小场地体育项目,如以篮球为主 的体育馆和以手球为主的体育馆;
2、多功能型:体育为主兼容文艺、集会、展览等,体育不以单一项目为主, 是以较多相近项目和提供较多训练场地为目标的优化组合。
体育型做多种使用时质量不佳、使用率低,多功能型能较好地满足多种 使用要求,可显著提高使用率。
2021/4/2
2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 内容 体育馆建筑设计内容
声 功总 疏 视 结光 分能体 散 线 构环 类用设 设 分 选境 房计 计 析 型设

2021/4/2
3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 分类
名称 比赛馆 健身房
体育馆性质分类
备注
设有观众厅500座以上比赛为主,简称体育馆 设有少量观众席或不设,主要供训练、健身 活动的健身房、训练房及练习馆等的统称
12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 场地规模
2021/4/2
13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 场地形状
2021/4/2
14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 场地形状
2021/4/2
15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 场地形状
2021/2
16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 场地形状
2021/4/2
17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 场地形状
2021/4/2
8
体育馆建按场筑地用设途分计类 及理论
名称
备注
一般球类馆 篮排球、手球、网球、体操等比赛为主
冰球•馆分类 室内冰球、短跑道速滑、花样滑冰等比赛为主
自行车馆 自行车比赛为主,可兼容一般球类、冰球、展览等
棒球馆
棒球赛为主,常兼容橄榄球,足球和一般球类
速滑馆
速度滑冰为主,常兼容1~2个冰球场
2021/4/2
18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 看台布置
2021/4/2
19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一、案例介绍
1、国家体育馆
国家体育馆将是北京设施最先进、座席最多的室内运动馆,将以组织各类 国际国内专业体育赛事和大型体育、文艺商业性表演活动为主导功能,它位于 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南部,与“鸟巢”和“水立方”和国家会议中心比邻而 居。国家体育馆由主体建筑和与之相连的热身馆以及室外环境组成,赛时可容 纳观众约1.8万人。 国家体育馆设计灵感
(一)基座 基座与体育场的几何体合二为一,如同树根与树。行人走在平缓的格网状石板 步道上,步道延续了体育场的结构肌理。步道之间的空间为体育场来宾提供了 服务设施:下沉的花园,石材铺装的广场,竹林、矿质般的山地景观,以及通 向基座内部的开口。从城市的地面上缓缓隆起,几乎在不易察觉中形成了体育 场的基座。体育场的入口处地面略微升高,因此,可以浏览到整个奥林匹克公 园建筑群的全景。
2021/4/2
20
体育馆建筑设计及理论
一、案例介绍
2、国家体育场--鸟巢
国家体育场俗称鸟巢,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南部,为2008年第29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体育场。工程总占地面积21公顷,建筑面积258,000㎡。 场内观众坐席约为91000个,其中临时坐席约11000个。
国家体育场工程为特级体育建筑,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耐火等级 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下工程防水等级1级。工程主体建筑呈空间马鞍椭圆 形,南北长333米、东西宽294米的,高69米。主体钢结构形成整体的巨型空间 马鞍形钢桁架编织式“鸟巢”结构,钢结构总用钢量为4.2万吨,混凝土看台分为 上、中、下三层,看台混凝土结构为地下1层,地上7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 墙结构体系。钢结构与混凝土看台上部完全脱开,互不相连,形式上呈相互围 合,基础则坐在一个相连的基础底板上。国家体育场屋顶钢结构上覆盖了双层 膜结构,即固定于钢结构上弦之间的透明的上层ETFE膜和固定于钢结构下弦之 下及内环侧壁的半透明的下层PTFE声学吊顶。 国家体育场,被誉为“第四代体育馆”的伟大建筑,见证的不仅仅是人类21世 纪在建筑与人居环境领域的不懈追求,也见证着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不断走 向开放的历史进程。 其设计新颖,配套设施完备,象征意义深远。
由于比赛场馆和场馆对空间高度的要求不同,国家体育馆以中国“折扇” 为设计灵感,采取由南向北的波浪式造型,屋面轻盈而富于动感。这种波浪造 型也巧妙地连接了与之南北相应的平顶造型“水立方”和单曲面造型的国家会 议中心,使得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城市景观达到协调统一。 国家体育馆的环保科技
采用多功能技术的复合屋面解决了目前大多数体育建筑普遍存在的屋面雨 点噪声问题,减少对体育馆正常使用的干扰。屋顶采用国内比较罕见的九层复 合结构,由水泥板、玻璃棉、防水层、吸隔声材料组成,并在最外层喷涂吸音 材料,最大限度地减少屋外噪音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