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园的经营与管理
浅谈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48ecc5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6.png)
经济管理109浅谈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黄运兵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七坡林场摘要:在当前,国家对于生态旅游的建设愈发重视,森林公园作为生态旅游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森林公园所带来的,不仅是旅游资源的拓展,更是对林木资源的延伸。
相比于,单纯的商用林木,作为旅游资源的森林,其带来的价值不再局限于商业目的,其中的人文生态价值、旅游资源价值以及对于社会的价值,对于社会保护林木,推动生态化经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不过面对森林公园的众多价值,我们更需要清楚认知在发展森林公园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现如今,森林公园的建设速度很快,但其内部的经营管理体制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从当下的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系入手分析,提出几点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森林公园;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S759.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5-0109-01引言21世纪以来,面对工业化所带来的问题,社会各阶层对于建设生态化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旅游业也开始重回大自然,追求生态化建设。
不管是小面积的城市森林公园建设,还是大面积的原生态森林公园建设,都是现代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面对于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求的生态化旅游,相关性行业开始出现盲目跟风发展的现象,其导致的结果就是,森林公园项目出现越来越多的漏洞,数量上快速增长,看似发展前景良好,实则外强中干。
对于林木的后期维护,以及建成后的公园在发展上出现的资源短缺等问题,而造成种种问题的本质原因则是在于缺乏完善的森林公园管理体制,对此,我们应该结合当下实际,深入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森林公园由于我国的发展状况,以及社会的根本体制,其一直是以我国事业型单位来发展,却用企业化制度来管理经营,二者间的冲突,使得我国的森林公园管理体制发展滞缓,甚至偏离正轨。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毫无节制的使用现有旅游资源虽说现有模式下,是企业化的管理经营,在人员编制上却是事业型单位,既资源管理与经营整合在一人身上,到头来,于两者间焦头烂额,同时又没有一个能做得很好。
2024年森林公园管理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森林公园管理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5a1e60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57.png)
2024年森林公园管理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森林公园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环境、提供休闲娱乐活动为目的的公共设施,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的关注增加,森林公园逐渐成为城市居民放松身心、与大自然亲近的重要场所。
本文旨在分析目前森林公园管理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主要经营模式、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森林公园管理市场的规模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全国范围内的森林公园数量逐年增加,覆盖面积也在持续扩大。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森林公园,其中包括城市居民和旅游者。
森林公园逐渐成为消费者追求健康、放松和与自然接触的重要场所,市场潜力巨大。
主要经营模式目前森林公园管理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经营模式:1.政府直接管理:一些森林公园由政府直接管理,政府出资经营和维护公园设施,实行免费或低价入园政策。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公园资源丰富但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有限的地区。
2.政府与企业合作:政府与企业合作进行森林公园管理,政府提供场地和一定的财政资助,企业负责投资兴建和日常经营。
这种模式在一些地理位置独特且游客量大的地区较为常见。
3.第三方承包:政府将森林公园管理权委托给第三方机构进行管理,第三方机构通过收取门票和经营周边服务获取经济利益。
这种模式相对灵活,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但也存在监管难度大的问题。
面临的挑战森林公园管理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1.生态环境保护:森林公园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区,需要合理管理和维护,防止过度开发和人为破坏。
但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一些森林公园面临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破坏的问题,这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
2.业态创新和提升:为了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森林公园需要进行业态创新和提升。
拓宽游览项目,增加休闲娱乐设施,注重体验式旅游,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再次访问率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3.管理和监管问题:森林公园管理面临一些难题,包括管理水平不均衡、监管力度不够、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
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17baf9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14.png)
随着社会生态建设理念的推广,人们在旅游方面越来越注重追求现代化生态旅游。
然而,部分森林公园在经营过程中盲目的采用生态旅游模式,以至于森林公园项目数量显著增加,但是却存在很多漏洞,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森林公园存在资源短缺、后期维护不到位等问题。
对此,需要结合我国森林公园的发展现状,制定科学完善的森林公园管理体制,以提升森林公园的管理水平,促进森林公园的生态化建设。
1.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1.1 森林旅游资源的恶性使用。
通常情况下,森林公园是按照事业单位管理方式来进行管理的,这种管理模式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弊端,需要在管理者和经营者之间的身份不断转换。
森林公园作为一种集体经济,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还需要采用切实合理的管理方式。
现阶段,从经营者的角度来看,森林公园作为一种极其富有的国家资源,并没有产生与之相匹配的经济价值,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森林资源被不断开发利用,影响森林公园的长期发展。
总体上来说,森林资源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而资源浪费的情况却日益严重,使得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不能得到长久保护。
1.2 管理理念落后,资金投入匮乏。
目前,对于森林公园的建设,主要是在原有林场的基础上加以拓建,在这种建设模式下,森林公园的管理人员主要还是以林场职工为主。
而林场管理运营和森林公园的管理运营模式显著不同,这就使得整个森林公园的管理方式相对比较落后。
再加上森林公园管理部门对管理人员水平的不重视,其门槛相对较低,以至于一些国内外先进的森林公园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不能被深入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再加上政府对森林公园的资金投入相对较低,使得森林公园的建设和发展受到制约。
1.3 市场竞争力差。
大部分森林公园的实际管理和经营权利都会受到政府部门的监管,采用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这样森林公园管理人员的管理思维模式相对比较固化,使得森林公园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管理模式按部就班,不能有效提升森林公园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管理工作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管理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067e6b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57.png)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公布日期】2018.03.20•【字号】•【施行日期】2018.03.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公园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市、县林业局,自治区直属林业事业单位:近年来,我区森林公园建设与经营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些地方在森林公园建设管理方面还存在对森林公园主体功能认识不足、对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重视不够、对建设项目使用森林公园林地有关规定不了解等一系列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各级森林公园建设管理,根据《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国家级森林公园监督检查办法》等有关规定以及《国家林业局关于编制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工作实际,现将有关事项强调如下:一、规范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一)总体要求。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是森林公园建设经营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充分体现森林公园三大主体功能(保护森林风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四大功能分区(核心景观区、一般游憩区、管理服务区、生态保育区),遵循“严格保护、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利用、协调发展”的发展方针和“以人为本、重在自然、精在特色、贵在和谐”的基本原则,突出森林风景资源的自然特性、文化内涵以及地方特色,坚持以自然景观为主,严格控制与自然景观不协调的人造景点,特别注意不能把森林公园当成纯粹的旅游风景区来进行规划设计。
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还要符合《广西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关要求,并与当地市县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城乡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衔接。
编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时,应当广泛征求所在地的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规划、旅游等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
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条例
![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4177145b52ea551810a687ba.png)
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条例国家林业局令第27 号《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4月12日国家林业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二○一一年五月二十日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风景资源,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设立、撤销、合并、改变经营范围或者变更隶属关系,依照《国家级森林公园设立、撤销、合并、改变经营范围或者变更隶属关系审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国家林业局主管全国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机构配备管理和技术人员,负责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第五条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主体功能是保护森林风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开展森林生态旅游。
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经营应当遵循“严格保护、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利用、协调发展”的原则。
第六条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经营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违反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从事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经营。
第七条国家级森林公园应当自批准设立之日起18个月内,编制完成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国家级森林公园合并或者改变经营范围的,应当自批准之日起12个月内修改完成总体规划。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10年。
第八条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当突出森林风景资源的自然特性、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并符合下列要求:建设项目确需使用国家级森林公园林地的,应当避免或者减少对森林景观、生态以及旅游活动的影响,并依法办理林地占用、征收审核审批手续。
建设项目可能对森林公园景观和生态造成较大影响或者导致森林风景资源质量明显降低的,应当在取得国家级森林公园撤销或者改变经营范围的行政许可后,依法办理林地占用、征收审核审批手续。
浅谈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903b8f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a.png)
浅谈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质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了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质存在问题的完善对策。
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质;存在的问题;对策引言:森林公园作为生态旅游体系中的重要构成,其建设与发展中也面临着经营管理体制的现实制约。
当务之急是基于市场化发展思路,基于现代企业运营理念,多管齐下及多措并举,实现森林公园现有经营管理体制的调整与改革,实现森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内部管理的科学有序,真正发挥森林公园的生态建设价值,也兼顾一定的经济效益获取。
1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质存在的问题1.1林业改革的产权不明确国家在森林的权属方面依然在进行改革,产权的问题还没有充分地完善。
森林资源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部门没有形成,缺乏对森林资源的管理。
专门的监管部门没有很好地进行对森林资源合理利用的监督管理,另外,森林监管的部门没有和其他执法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配合,法律法规没有全面地进行实施,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效率造成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没有很好地执行。
林业改革产权的不明确,限制了森林的管护和可持续发展。
1.2森林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现在很多人的思想就是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没有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地利用,造成森林资源的浪费破坏了林地的土质,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有些地方为了眼前的经济效益进行违纪,砍伐林木使森林短时间内受到很大的损伤。
同时也存在地方政府对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没有高效的实施,没有正确地认识到森林资源对人们的重要作用。
森林资源的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做好监督管理,对森林资源盲目地开发和不科学的利用。
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在执行森林管护工作流于表面没有实际的成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没有及时地对林木做好培育工作造成了森林资源过度的开发,没有及时地造林育苗,破坏了森林的资源。
1.3国家对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资金投入欠缺现在国家已经有了对森林资源管护经营的意识,但是没有进行精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就一定限度地降低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国有森林公园运营方案
![国有森林公园运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dbfc5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c.png)
国有森林公园运营方案一、背景和概述国有森林公园是指由国家所有并由国家管理的森林公园。
国有森林公园的建设和运营旨在保护和开发资源,促进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发展。
本运营方案针对国有森林公园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开展工作,通过规范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运营方式,提升公园的品质和吸引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确保国有森林公园的资源保护、科学管理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提升公园的品质和吸引力,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实现森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原则(1)资源保护优先:在运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前提,做到生态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2)科学管理: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国有森林公园进行科学管理和规划,提升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市场化运作: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开发和价格调整,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增加公园的经济效益。
(4)社会参与: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国有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
三、管理体制1. 组织机构(1)设立国有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园的总体规划和管理工作。
(2)建立公园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和运营工作。
(3)建立专业技术团队,包括环境保护、资源管理、旅游开发等专业人员。
2. 职责分工(1)国有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 制定公园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 负责公园内部单位的协调和监督。
- 开展公园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2)公园管理办公室:- 负责公园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
- 协调公园内部单位的运作和合作关系。
- 制定公园的收费政策和产品价格。
- 负责公园的保洁、安全和维护工作。
- 管理公园的人力、物力和财务资源。
(3)专业技术团队:- 负责公园的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
- 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
- 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
- 参与公园的设计和规划工作。
- 提供专业咨询和指导意见。
四、产品开发1. 主要产品(1)景区旅游:开发和丰富森林公园内的游览线路和旅游项目,包括步行、徒步、骑行、登山、野营等,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湖北省林业局关于加强省级森林公园管理的指导意见
![湖北省林业局关于加强省级森林公园管理的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6238491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6.png)
湖北省林业局关于加强省级森林公园管理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林业局•【公布日期】2022.08.01•【字号】•【施行日期】2022.08.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湖北省林业局关于加强省级森林公园管理的指导意见各市、州、县林业主管部门,为了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建设森林风景资源,规范森林公园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现就加强省级森林公园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基本原则(一)本指导意见所称省级森林公园(以下简称“森林公园”),是指以森林资源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的森林景观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等活动,并按程序申报批准划定的区域。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管理。
(三)森林公园管理机构负责森林公园的建设、经营和管理,在边界适当位置设立界桩或者其他标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对森林公园管理机构保护森林资源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二、设立与撤销(四)设立森林公园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应与国土空间规划协调一致;2.申报面积应在200公顷以上,在城区和有特殊保护、利用价值的可以适当放宽面积限制;3.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4.边界范围清楚,权属清晰无争议;5.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达到《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国家标准)》二级以上;6.与其他自然保护地无交叉重叠。
(五)申请设立森林公园,由所在地市、县级人民政府向省林业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1.申请文件。
主要内容应当包括申请设立森林公园名称、面积、范围边界、保护建设管理情况等;2.符合规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3.图表、照片、影像及土地权属证明,并征求相关部门、权利人意见以及向社会公示。
年度森林公园总结(3篇)
![年度森林公园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6ca9a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b.png)
第1篇一、前言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本年度森林公园的工作已接近尾声。
在过去的一年里,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员工的不懈努力下,我森林公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二、主要工作回顾(一)经营管理1. 游客接待量持续增长:本年度,我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XX万人次,同比增长XX%,实现了旅游收入XX万元,同比增长XX%。
其中,门票收入XX万元,同比增长XX%;食宿收入XX万元,同比增长XX%;游乐收入XX万元,同比增长XX%。
2. 景区建设稳步推进:本年度,我森林公园重点推进了以下项目建设:- 完成了景区绿化提升工程,新增绿化面积XX亩,有效提升了景区生态环境。
- 完成了游客服务中心改造,提高了游客服务水平。
- 完成了停车场扩建工程,缓解了停车压力。
3. 品牌推广成效显著:本年度,我森林公园加大了品牌推广力度,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开展线上线下宣传等方式,提升了森林公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生态保护1.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严格执行森林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森林资源管护,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森林抚育、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不断提升森林生态功能。
3. 加强野生动物保护:严格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
(三)社会服务1. 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植树造林、环境保护、文明旅游等志愿服务活动,提升游客文明素质。
2. 加强与周边社区合作:与周边社区开展共建活动,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 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举办各类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 旅游收入结构有待优化:门票收入占比较高,其他收入来源较少,收入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2. 景区服务水平有待提升:部分服务设施陈旧,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3. 生态保护压力较大:森林资源保护、生态修复任务艰巨。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优化旅游收入结构: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休闲度假、康养等产业,提高非门票收入占比。
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
![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https://img.taocdn.com/s3/m/e1e9d72c58fb770bf78a55aa.png)
国家林业局令第27号《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已经2011年4月12日国家林业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
局长贾治邦二○一一年五月二十日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风景资源,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设立、撤销、合并、改变经营范围或者变更隶属关系,依照《国家级森林公园设立、撤销、合并、改变经营范围或者变更隶属关系审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条国家林业局主管全国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机构配备管理和技术人员,负责森林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第五条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主体功能是保护森林风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开展森林生态旅游。
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经营应当遵循“严格保护、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利用、协调发展”的原则。
第六条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建设经营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违反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从事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经营。
第七条国家级森林公园应当自批准设立之日起18个月内,编制完成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国家级森林公园合并或者改变经营范围的,应当自批准之日起12个月内修改完成总体规划。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10年。
第八条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应当突出森林风景资源的自然特性、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并符合下列要求:(一)充分保护森林风景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现有森林植被;(二)充分展示和传播生态文化知识,增强公众生态文明道德意识;(三)便于森林生态旅游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以及公众对自然与环境的充分体验;(四)以自然景观为主,严格控制人造景点的设置;(五)严格控制滑雪场、索道等对景观和环境有较大影响的项目建设。
森林公园的经营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森林公园的经营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0cfc7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7.png)
森林公园的经营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森林公园的经营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科学的管理规划:一些森林公园在规划设计时缺乏科学的管理规划,导致后续的经营和管理出现混乱。
2. 缺乏资金支持: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人员工资等。
然而,一些森林公园由于资金不足,难以保证这些工作的正常进行。
3. 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但是一些森林公园由于缺乏这些人才,导致经营管理不善。
4. 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影响:一些游客在森林公园内乱扔垃圾、乱刻乱画等不文明行为,给森林公园的环境保护和经营管理带来很大的困扰。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制定科学的管理规划:在森林公园的建设和经营管理中,要制定科学的管理规划,明确经营管理的目标和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 吸引资金投入: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社会筹款等方式吸引资金投入,缓解资金压力。
3. 培养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可以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提高经营管理的水平。
4. 加强游客管理: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设置监控系统等方式加强游客管理,减少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以上是对森林公园经营管理的对策的一些建议,具体的对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浅谈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adcdf9969dc5022aaea004a.png)
浅谈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作者:王昕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年第02期摘要:在物质生活逐渐被满足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深层次的生活体验,而旅游便是人们的不二选择。
我国拥有着丰富的森林景观资源,在旅游局和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之下,森林公园旅游也渐渐地流行了起来。
然而,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体制存在着不少问题。
本文将就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森林旅游业发展;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问题及对策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发展的今天,建设森林公园,发展生态旅游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森林公园的建设不仅让喜爱旅游的人们多了选择,也让森林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可以创造出高于经营林木商品的利益。
但是在大力发展森林资源的同时,也必须时刻关注由于其发展而带来的一些问题并实施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森林公园经营管理的一些特点1.游客行为的限制性。
不同于其他景区,森林公园面积较大,地形地势复杂多变,悬崖峭壁、急流深潭等都有可能对游客的生命构成威胁。
而一旦事故发生,对森林公园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这不仅仅会影响游客对公园安全性的信任,由此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损失也是不可弥补的。
因此,这就需要相关的管理工作者对游客的行为进行制约,从而保障其人身安全。
再者,森林公园也应该倡导文明旅游,因此,游客的行为也受着“文明”的制约。
而如何合适地对游客的行为进行限制就是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侧重考虑的问题了。
2.自然环境保护的严格性。
我国的许多林区中不仅拥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还遍布着复杂的生物群落,森林景观与林区内的草原、沙漠、火山、海岛、瀑布、湖泊、高山、丘陵、峡谷、溶洞、冰川等自然资源相互交融,形成了特色各异的自然景观。
为了竭力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实现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在开发森林公园时就要考虑到这些自然景观的稀缺性和垄断性,从而达到在建设景观的同时又保护了环境的目的。
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与应对措施
![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与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a8ecd201a37f111f0855b79.png)
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与应对措施作者:彭劲松来源:《神州·中旬刊》2020年第03期摘要:当前的森林公园在经营管理体制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以森林管理体制经营存在的问题为主题展开探讨,为了有效提升我国森林公园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大限度的促进我国森林公园在经营中的旅游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和进步,最终促进林业资源的科学、合理以及充分的应用,积极推动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森林公园;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应对措施在社会经济持续进步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日益提高,环保问题在人们心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1]为了积极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战略思想及主张。
如今全国的森林公园建设总面积已占森林面积约9℅,其中森林公园接待旅游人次达2.23亿人次,占据国内旅游人数总量的17℅,以森林公园为主的门票收入更是逐渐上升。
但是森林公园的建设不仅需要面对众多问题的调整,更是需要面对管理体质的改进和完善,然后对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才能有效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
一、当前森林公园在经营管理体制方面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的同时也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加快森林公园的步伐才能不断优化和完善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方式。
[2]当下正面临我国的事业单位大幅度改革,森林公园也同样需要做好将企业化经营方式与事业单位经营方式有机整合工作,才能在日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形成有机力量,为社会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奠定作用。
根据当前森林公园在经营和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进行总结,发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与恰当的解决。
(一)存在恶性使用森林旅游资源问题当前我国很多森林公园的管理方式依然延续着事业单位管理方式的特点,存在经营者和管理者身份持续转换的问题,从长远的经营和管理角度来看这种管理方式非常不利于森林公园的经营和发展建设。
在我国以往的经济发展中能够发现森林公园集体经济的特点和现状,在历次的资源有效整合以及管理方式变革中,都能够看到森林公园的经营价值。
浅谈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2b0e75c77232f60ddcca1e3.png)
森林公园管理体制中很重要的— 搬 产权的清晰化,森椭 靛 1我国森林公园经营模式及其存在问题 在我国森林公园的管理中一直是以“ 事业” 体制模式来发展的, 这是 游资源只有明确其产权主体 ,产权拥有者才有动力及权利和义务去实现 森林公园没有得到良I 生发展的—个根本原因。具协 觋 在: 资源的保值与增值。产权拥有者可以将所拥有的部分产权市场化, 6 I 而增 加资源的流转, 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加竞争力, 产权拥有者可采取很多 在“ 事业” 体制模式下, 森林公园兼任管理和经营两个角色, 既要顾及 形 式参与市场 经营活动 如租赁 、承包拍卖 经营权 等不 同形式 吸引更 多的 经营又要顾及管理 , 结果却是两边都测 页 盘 子 。 森林公园是国家和集体利益 资金, 同时还可吸引个人 、 集体 、 企业及国 ̄ ' t 4 5 t 资者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森 使闲置的资源得到高质量的开发。 的共同体现 , 使资源价值能增长或保持是管理 目的之一。而作为运营商 , 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经营, 2 3森林旅游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森林公园不用付出 任何报酬而使用国家公共资源 , 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 价值, 就避免不了过度 、 恶I 生 开发使用, 森林公园 自己为 自己做主 , 没有合 森林公园在资源配置中既拥有所有权也拥有经营权 ,这是其主要特 理有效的监督体系。这样造成森林公园产出的旅游产品的成本比其消耗 点之一, 但是这已经严重影响了森林公园管理体制的改革, 制约了其市场 森林旅游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要 的资源成本低很多, 6 ^ 而对旅游资源过度供给以及国家资源的大量浪费。 化的发展速度 , 1 2管理理念落伍, 缺乏资金投入 求,实行昕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就会皮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直接经济利益分 在当前的管理 0 下, 因为森 公园的前身基本 堤 陈场, 管I 理^ 员 割, 产权关系清晰, 权责明确。 作为公园的管理者从‘ 泣 ” 到“ 归位” , 从‘ 缺 也都是 从前林场的职员, 运营模式跟以前的林场大同小异 , 对生物技术重 位” 到“ 到位” , 把经营权放手给企业去做, 集中精力对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利 视对市场观念淡薄,没有真正有管理能力的人才 ,同时经济还得依附政 用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管理。公园作为企业法 人除向资产所有者支付 府, 不能完全转变为企业运营机制。 造成森林公园的运营组织把运营所产 合理的使用费外, 自主经营 , 不再受资产所有者的任何干预。 生的费用作为行政费用而摊到政 l 上。而管理资金的投 ^不足贝 严重 2 4删 唰 喇 影 响 了 旅游是—个系统, 与旅游相关的部门, 无论是文化还是城建, 林业还是 1 3市场竞争力差 宗教, 环保还是水利 , 都必须是 目 标一致, 在保护好资源的前提下 , 走保护 目前的经营体系之下 , 森林公园并未参与到市场竞争中, 并不是—个 开发、 永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 、 生态和社会 以利润为 目的市场经济个体, 因为政府也会干涉经营体系, 导致森林公园 效益。当 前, 要尽 懈 决政企 l = 不 分、 事企不分、 体制不』 顷 、 职责 不清 、 多头管 还无法完全实现 自主运营, 不能遵i f 舌 市场经济规则, 不能唯市场需求马首 理、 交叉管理等现象 , 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 结束 语 是瞻, 旅游资源的开发没能规 化, 即便开发自 句 具有一定特色产品销售也 不顺畅 , 质量高的市场策略经常被打折扣或者无法按时执行 , 市场竞争力 森林公园是林业旅游资源发展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 也。 不强。许多森林公园由于策略上的失误而造或了太多的资金浪费。 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深层次挖掘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的体现 , 森林 1 4管理体制不顺 公园的运营和管理尤为重要 ,而现阶段我国在森林公园的运营体制和模 当前旅游资源的管理工作分 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风景名胜管理工 式上还存在着很多弊端和问题 , 只有改变原有的政府事业单位运营体系 , 作一般由建设部门承担 ; 文物文化晟 管理工作 由文化部门承担; 而森林 把森林公园当懒剑 主体放置到市场竞争中使 尻立市场经济的发展规 公园的管理工作通常者 阴 林业部门,这种管理布局致使彳 艮 多管理部门只 律 , 才能真正的实现森林公园的良心发展 , 从而促进整个旅游产业和林业 是从本部门出发去看待管理资源。出现—个景区同时有很多部门在管理, 的发展。 而在森林公园的企业化 、 市场化的过程中明晰个部分产权并 目将 结果哪个部门都缺少责任感 , 谁都管不好, 导致资源的大量闲置和浪费。 森林公园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彻底剥离以及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都是重 如湖南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 理应属于林业部门管理, 但其中的九嶷 要 的手 段 。 山舜庙, 开始由文化部门管理 , 后来成立了与旅游局平级的风景名胜区管 参考文献 理局 , 由他统管。 结果风景名胜区管不好, 文化局刁 措 , 旅游局不便管, 森 [ 1 克聪 嵩山国家森林公 园 河南林业, 1 9 9 3 , 3 . 林公园自身难保,无 ^ 管。使—个 1 9 9 2 年批建的国家森林公园 1 0 多年 [ 2 ] 宋义富, 金学余 江南 旅游新去处—— 钱江源国家 森林公园 口 l 林业经- 济; 2 00 2, 7 . 来, 观光、 度假者寥寥无 森林公园几乎名存实亡。 2 我 国森林 公园应 采取 的对 策 『 3 1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 园 绿色中国, 2 0 0 6 , 8 . 森林公园现阶段的经营模式有着比饺明显的缺陷,已经不能顺应森 [ 4 】 娄松林 , 石恒力. 喇嘛山国家森林公园『 J l 内蒙古林业, 2 0 0 9 , 7 . 林公园良陛发展的趋势 ,迫切需要在依据国情和新形势的情况下进行改 阿贵州国家森林公 园 森林与人类 , 2 0 1 0 , 3 . 革。促进森林公园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 ,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 成为真正的 同 王清海. 龙江大地的绿 色明殊—— 寿国家森林公 园 林业经济,
森林公园管理制度
![森林公园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575474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8.png)
森林公园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维护森林生态平衡,倡导绿色生活,激发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国家设立的森林公园的管理和运营工作,具体内容包括公园的开放时间、游客行为规范、生态保护措施等方面。
第三条森林公园应当根据自身地理环境、生态特点和资源条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规定。
第二章公园的基本管理第四条森林公园应当按照规定的开放时间对外开放,开放时间应当合理安排,保证游客参观的时间充足。
第五条公园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确定专门负责公园管理和运营的工作人员,维护公园的日常秩序和安全。
第六条公园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公园内植被、景观、道路及设施进行维护和修缮,确保公园环境整洁美观。
第七条公园管理部门应当制定防火、防灾措施,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确保公园内安全措施到位。
第八条公园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公园值班制度,保证公园内24小时有专人值班,及时解决游客遇到的问题。
第三章游客行为规范第九条游客在公园内应当遵守公共秩序,文明游览,不得在公园内随意破坏植被、乱扔垃圾,不得随意攀爬树木或攀岩,不得捕杀野生动物。
第十条游客在公园内应当服从管理人员的工作指引,不得擅自进入禁止区域,不得随意改变公园内的道路线路。
第十一条游客在公园内应当文明游览,不得大声喧哗、扰乱公共秩序,不得在公园内吸烟、烧烤,不得在公园内有违法行为。
第十二条游客应当自觉遵守公园的有关规定,不得在公园内从事商业活动,不得进行未经许可的拍摄和传播活动。
第四章生态保护措施第十三条公园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生态保护区划,规划合理的生态保护措施,划定清晰的禁止区、限制区和一般区。
第十四条公园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严厉打击盗猎、盗伐和捕杀野生动植物等违法行为。
第十五条公园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能力。
第十六条公园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公园内水质、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等环境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内蒙古自治区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内蒙古自治区森林公园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115916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7e.png)
内蒙古自治区森林公园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法制办公室•【公布日期】2011.12.01•【分类】其他正文内蒙古自治区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森林风景资源,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森林公园,是指以森林资源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建立,有利于森林资源保护,可供开展森林生态旅游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等活动的地域。
第三条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与森林公园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坚持严格保护、科学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第五条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区森林公园的监督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其所属的森林公园管理机构负责。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公园管理工作。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公安、交通运输、旅游、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和城乡建设、质量技术监督、水利、文化等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负责森林公园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机构负责森林公园的日常管理活动。
第六条森林公园的保护和管理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公园建设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其森林保护和管理经费纳入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各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第七条在森林公园内从事建设、经营、游览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森林公园内资源与环境的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制止、检举破坏森林公园内资源与环境的行为。
第二章设立与撤销第八条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可以申请设立森林公园。
2023年森林公园管理办法修订
![2023年森林公园管理办法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8698552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5.png)
(1994年1月22日林业部令第3号;2023年1月25日国家林业局令第26号修改;2023年9月22日国家林业局令第42号修改)第一条为了加强森林公园管理,合理利用森林风景资源,发展森林旅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
第三条林业部主管全国森林公园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公园工作。
第四条在国有林业局、国有林场、国有苗圃、集体林场等单位经营范围内建立森林公园的,应当依法设立经营管理机构;但在国有林场、国有苗圃经营范围内建立森林公园的,国有林场、国有苗圃经营管理机构也是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机构,仍属事业单位。
第五条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机构负责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
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机构对依法确定其管理的森林、林木、林地、野生动植物、水域、景点景物、各类设施等,享有经营管理权,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六条森林公园分为以下三级:(一)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特别优美,人文景物比较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有较高的知名度;(二)省级森林公园:森林景观优美,人文景物相对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较高,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代表性,具备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有一定的知名度;(三)市、县级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有特色,景点景物有一定的观赏、科学、文化价值,在当地知名度较高。
第七条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图表、照片等资料,报林业部审批。
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由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机构组织具有规划设计资格的单位负责编制,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并报林业部备案。
修改总体规划设计必须经原审批单位批准。
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c5572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5.png)
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一、总则国家级森林公园是指由国家林业局或授权的地方林业主管部门管理的具有重要生态、科学、文化和旅游价值的自然保护地。
为了保护和管理国家级森林公园,充分发挥其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和公众教育的功能,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管理目标1. 生态保护:加强对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维护和改善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功能的完整性。
2. 科学研究:开展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和监测,推动科学技术与保护管理的融合。
3. 公众教育:通过科学普及、宣传教育和参与性体验,增强公众对自然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三、管理原则1. 生态优先:尊重和保护自然的自发演化规律,实行最低干预原则,采取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
2. 公众参与: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保护和管理,推动与公众沟通和合作。
3. 依法管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加强对国家级森林公园的规划、保护、监管和执法。
4. 防灾减灾:加强森林火灾、自然灾害等风险的监测、预警和应对措施。
四、管理制度1. 设立机构: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机构设立与个别国家级森林公园相关,由国家林业局或授权的地方林业主管部门负责。
机构依法行使管理权力,开展规划编制、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公众教育、执法监督等工作。
2. 规划管理:制定国家级森林公园保护规划、管理方案和年度计划,并依法组织实施。
规划管理应充分考虑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确保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
3. 保护措施:制定国家级森林公园保护技术规范,加强对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经营管理活动应符合保护目标,严禁开展破坏性活动。
4. 科学研究:开展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保护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鼓励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推动森林公园科学研究的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5. 公众教育:通过公众参观、宣传教育活动、科普讲座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认识和意识。
建立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森林公园管理条例
![森林公园管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eae94ee458f5f61fb7366622.png)
森林公园管理条例森林公园管理条例(1994年1月22日林业部令第3号,2011年1月25日国家林业局令第26号修改,2016年9月22日国家林业局令第42号修改)第一条为了加强森林公园管理,合理利用森林风景资源,发展森林旅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优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物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
第三条林业部主管全国森林公园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公园工作。
第四条在国有林业局、国有林场、国有苗圃、集体林场等单位经营范围内建立森林公园的,应当依法设立经营管理机构;但在国有林场、国有苗圃经营范围内建立森林公园的,国有林场、国有苗圃经营管理机构也是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机构,仍属事业单位。
第五条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机构负责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
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机构对依法确定其管理的森林、林木、林地、野生动植物、水域、景点景物、各类设施等,享有经营管理权,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六条森林公园分为以下三级:(一)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特别优美,人文景物比较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有较高的知名度;(二)省级森林公园:森林景观优美,人文景物相对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较高,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代表性,具备必要的旅游服务设施,有一定的知名度;(三)市、县级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有特色,景点景物有一定的观赏、科学、文化价值,在当地知名度较高。
第七条建立国家级森林公园,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图表、照片等资料,报林业部审批。
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由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机构组织具有规划设计资格的单位负责编制,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并报林业部备案。
修改总体规划设计必须经原审批单位批准。
安徽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
![安徽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3a116aa6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b.png)
安徽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07.12.24•【分类】立法草案及其说明正文安徽省森林公园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森林公园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风景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森林旅游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森林公园,是指依法设立,以森林资源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供人们游览、休闲和进行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等活动的区域。
第三条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应当坚持统筹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促进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保护和发展森林公园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增加对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的投入,组织协调、解决森林公园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森林公园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森林公园有关管理工作。
森林公园的管理机构负责森林公园的日常管理活动。
第六条在森林公园内从事建设、经营、游览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森林风景资源的义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破坏、侵占森林风景资源的行为提出控告或者检举。
第七条在森林公园管理、保护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设立与建设第八条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省森林公园发展规划,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九条设立森林公园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森林风景资源质量标准。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立森林公园。
第十条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可以申请设立森林公园。
利用集体所有或者个人承包的林地设立森林公园的,应征得其所有者或者使用者的同意。
第十一条申请设立国家级森林公园,按照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执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公园的经营与管理
【摘要】从森林公园的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和人为打造特色景观;充分利用森林公园景观特色;分析了如何科学经营管理森林公园;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此通过查阅文献的方法进行了例证说明。
提出了在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中应的对策。
【关键词】森林公园;经营;管理
0.前言
森林风景资源是人类的物质财富,又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对其如何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即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又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森林公园以其环境优雅、风光奇特、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和生态景观被游人所共识,满足游人郊游的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的方便,以及闲暇时间增多,人们所追求的思想境界、娱乐方式的档次也相应提高。
森林公园旅游已成为城市居民度假旅游的首选项目,本文通过对森林资源的特点分析,浅析了如何进行森林公的经营与管理。
1.充分利用景区优势及特色资源进行可持继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
1.1区位条件
森林公园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与其所有在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但也与后天人为创造息息相关,交通条件便利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干线,衔接周边多个城市不仅能带动旅游人数的增加,而且能与其他景区相结合形成多景观的几日游,对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起到一个宣传、促进作用。
1.2森林特色资源的利用
森林公园大约有山岳型、湖泊型、沙漠型,林草型、冰川型等10余种。
在森林公园的经营中,一定要注重所在区域的气候和环境的四季变化,按环境气候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旅游观光景点。
利用森林公园中的优势资源进行可行性的经营管理,如利用动植物可观赏性的特点,充分利用人们的好奇、新奇的心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用山峰之秀、之奇、之险、之雄及峡谷、洞、湖、瀑的幽、暗、静、动调动人们猎奇的心理。
如张家界市(原名在庸),位于湖南西北部。
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天世。
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区面积达369平公里,区内以世界罕风的石英砂央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藏路、桥、洞、湖、瀑于一身,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山”之美称。
1.3进行科学合理的可持开发利用
森林公园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可持开发利用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指即满足当代人们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产生威胁性的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1]。
旅游的发展追求公平性、可持续性、共同性和需求性的原则,保护人类的旅游资源,由外延型、数量型的发展向内延型、质量型的转变,实现旅游开发的生态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
2.打造仿自然景观增加游人滞留时间创造经济效益
2.1充分利用自然特色打造景观
近年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随之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的越多,竞争越发激烈,而为了更好的发展森林公园,增加经济收入,就应在森林公园整体环境上下功夫,在人为不过多的改变环境的同时应依附自然,利用自然特色打造景观。
如:黑龙江省汤旺河国家公园该公园地处小兴安岭南麓,范围包括汤旺河原始森林区和汤旺河石林区。
此区域是松花江一级支流汤旺河的源头,植被覆盖率在99.8%以上。
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是亚洲最完整的、最具代表性的原始红松生长地,同时分布着冷杉、云杉、白桦、椴树等多达110余种的珍贵树种。
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有野生动物612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10种:野生动物25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动物40余种。
区域内自然景观独特,百余坐花岗岩石峰构成了奇特的地质地貌,是国内唯一一处造型丰富、类型齐全特征典型的印支期花岗岩地质遗迹。
黑龙江省汤旺河国家公园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旅游体验:风灾遗址和火烧基地。
风灾遗址,这里原本有一片红松林母树林区2008年8月5日,一场大风把这里的所有红松都要拦腰截断了,无一幸免,其中最粗的一棵红松有好几百年的历史,红松是东北的珍贵树种,很难通过人工种存活,这片母树林的消亡损失重大。
“他们把这个现场围了起来,不去动它把它的原始状态保留下来。
让在家知道森林人为过度砍伐破坏后,形成孤岛效应,没办法和自然抗衡”。
汤旺河区区长刘进学如是说。
这样的警示风景,在国内是独树一帜的。
2.2景区线路和各景观的科学布局
森林公园景区旅游路线的科学合理的布局不仅关系到公园整景观效应,而且关系到人们在景区的滞留时间而给公园带来的经济效益。
我去过的很多森林公园大多是一日即可将整个景区观看一遍,不能很好的滞留下游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森林公园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景观特色的项目建设和游览线路合理布局,为公园增加经济收入。
如黑龙江省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十公里大峡谷的峡之奇水之秀,高山奇观游览区,每个景观都让游人留恋难返,而每个景区的观光都需要一天的时间,这大大的提高的游戏客的滞留时间,这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又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
3.森林公园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3.1旅游产品单一
目前,大多数森林公园对自身的资源开发力度不够,只是单纯的登山观光游览,游客在区内停留时间短,大多数游客是当天往返,制约了客源市场的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2环境保护设施落后
森林公园内基本没有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与安排,更加缺乏对旅游项目的开发运行的监测、评估及改进体系与反馈机制的设置,这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3.3旅游专业人才短缺
森林公园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低,从事旅游工作的人才缺乏,特别是从事旅游规划设计、旅游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奇缺,建设管理单位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服务经验,影响了森林公园的快速、健康发展。
3.4旅游商品缺乏
森林公园的开发仅局限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上,与该地的资源特征的协调相差甚远。
特别是旅游商品较少,几乎没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和旅游文化纪念品。
4.森林公园经营管理的对策
4.1注重管理创新以管理脱颖面出
我国森林公园旅游景区总体效率低下,迫切需要要现代化管理模式。
森林公园管理者要采取刚性化的管理制度,约束员工的行为;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使其行为由“被动”转向“主动”,为游客提供舒畅的环境。
4.2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人才缺乏制约了森林公园旅游的发展,使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森林公园从业人员,从事游泳的志专业人才很少,人才问题将制约森林公园的发展。
搞好人才培养,应当采用多种形式,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
例如通过和专业大专院长校合作培养,通过培训,提高森林公园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由于公园从业人员多承担着具体事务,因此进行培训这种方式较好。
5.结论
总之,随着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将越来越多的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这也就给森林公园的经营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拓、旅游产品的开发,不断的对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形成个自独特的景观,才能使森林公园旅游业快速发展,不断提高旅游经济效益。
[科]
【参考文献】
[1]John swarbrooke.Sustainable tourism :CABI publishing,1999:45.
[2]董观志,梁增贤主编.旅游管理原理与方法.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