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隧道工程第二章-围岩分级
![隧道工程第二章-围岩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f604c3e6e009581b6bd9eb55.png)
可采用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两种方法确定。
隧道工程
36
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一)围岩分级的基本因素 1 岩石坚硬程度 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岩类按岩性、 物理力学参数、耐风化能力划分为硬质岩和软质 岩两大类。然后根据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再分 为5级,即极硬岩、硬质岩、较软岩、软岩、极 软岩。
隧道工程
16
岩体的基本工程性质
(三)力学性质
试件尺寸(cm):15×15×30
3 裂隙岩体的强度性质 试件强度(MPa):32.8~34.6
表中数值为试件的强度 与岩石试件强度的比值
结构面强度:c=0.11MPa;φ=38
隧道工程
17
围岩分级概述
围岩是指隧道开挖后其周围产生应力重分 布范围内的岩体,或指隧道开挖后对其稳定性产 生影响的那部分岩体(这里所指的岩体是土体与 岩体的总称)。 依据各种围岩的物理性质之间存在的内在联
隧道工程
26
围岩的分级方法
(二)以岩石强度或岩石的物性指标为代表 的分级方法 1 以岩石强度为基础的分级方法
该方法单纯以岩石的强度为分级依据。该方法认
为:坑道开挖后,它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
强度。岩石愈坚硬,坑道愈稳定;反之岩石愈松
软,坑道的稳定性就愈差。该法不全面!
隧道工程
27
围岩的分级方法
节理较发育、节理发育、节理很发育4级。 按照岩体风化程度的不同将围岩分为:风化轻 微、较重、严重、极严重4级。
隧道工程
40
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一)围岩分级的基本因素
围岩完整程度
指标1:结构面发育程度 指标2:地质构造影响程度 由此两指标,将岩体完整程度分为5个级别,见下表:
隧道围岩类别划分与判定
![隧道围岩类别划分与判定](https://img.taocdn.com/s3/m/9eab8bda0975f46527d3e170.png)
隧道围岩级别划分与判定隧道围岩分级就是评定围岩性质、判断隧道围岩稳定性,作为选择隧道位置、支护类型的依据和指导安全施工。
国内外现在的围岩分级方法有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3种方法,且多以前两种方法为主。
定性分级的做法是,在现场对影响岩体质量的诸因素进行定性描述、鉴别、判断,或对主要因素作出评判、打分,有的还引入分量化指标进行综合分级。
以定性为主的分级方法,如现行的公路、铁路隧道围岩分级等方法经验的成分较大,有一定人为因素和不确定性,在使用中,往往存在不一致,随勘察人员的认识和经验的差别,对同一围岩作出级别不同的判断。
采用定性分级的围岩级别,常常出现与实际差别1~影响围岩稳定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是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构造发育情况、承受的荷载(工程荷载和初始应力)、应力变形状态、几何边界条件、水的赋存状态等。
这些因素中,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构造发育情况是独立于各种工作类型的,反映出了岩体的基本特性,在岩体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中,对稳定性关系最大的是岩石坚硬程度,岩体的构造发育状态、岩体的不连续性、节理化程度所反映的岩体完整性是地质体的又一基本属性。
国内外多数围岩分级都将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的完整程度作为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的两个基本因素。
1 国标《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围岩分级1.1围岩分级围岩级别的划分应根据岩石坚硬性岩体完整性结构面特征地下水和地应力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符合表1.1规定。
表1.1 围岩分级注1 围岩按定性分级与定量指标分级有差别时一般应以低者为准。
2 本表声波指标以孔测法测试值为准如果用其他方法测试时可通过对比试验进行换算。
3 层状岩体按单层厚度可划分为厚层大于0 5m中厚层0 1~0 5m薄层小于0 1m4 一般条件下确定围岩级别时应以岩石单轴湿饱和抗压强度为准当洞跨小于5m,服务年限小于10 年的工程确定围岩级别时可采用点荷载强度指标代替岩块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指标可不做岩体声波指标测试5 测定岩石强度做单轴抗压强度测定后可不做点荷载强度测定。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围岩基本分级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围岩基本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05faac6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b.png)
Tunnel Engineering
目录
01岩石坚硬程度02岩体完整程度03岩石基本质量指标
课前导学
风火山隧道纵断面图拉萨端洞口DIK 1160+338格尔木端洞口DIK 1159+000ⅥⅤⅤⅤⅣⅤⅥ
围岩级别推测多年冻土上限
隧道位置
推测多年冻土下限
推测多年冻土下限
一、铁路隧道围岩分级的基本思路
围岩基本分级基本分级
的修正
施工阶段
一、围岩基本分级
分级因素及确定方法符合下列规定:
围岩基本分级应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因素确定。
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采用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两种方
法综合确定。
岩石坚硬程度
岩体完整程度
二、岩体完整程度
围岩被各种结构面切割成单元体的特征及其被切割后的块度大小。
岩石基本质量
指标
三、岩石基本质量指标
B=100+3R+250K
B围岩基本质量指标
R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K岩体完整性指数
围岩基本分级
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
=100+3
+250
岩性类型,弹性纵波速度
小 结围岩基本分级岩体特征岩石坚硬程度
岩体完整程度
基本质量指标BQ 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岩体完整性指数
弹性纵波速度岩性类型划分
弹性纵波速度
思考题
某铁路隧道围岩较坚硬,呈巨块状整体结构,其围岩
基本分级应该是几级?
某铁路隧道开挖后,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为56,岩体完整性指数0.57,计算基本质量指标BQ?
Tunnel Engineering。
铁路地质勘察-围岩分级
![铁路地质勘察-围岩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1f4cb189a0116c175f0e489f.png)
附录8!铁路隧道围岩分级8"+"(!铁路隧道围岩分级应根据围岩基本分级!受地下水"高地应力及环境条件等影响的分级修正!综合分析后确定#8"+"$!隧道围岩基本分级划分!应符合表N+)+"F!的规定#其中!岩石坚硬程度及岩体完整程度的划分应符合表N+)+"F"及表N+)+"F#的规定#表8"+"$0(!铁路隧道围岩的基本分级级别岩体特征土体特征纵波速度$I’%O&#极硬岩!岩体完整’&$+% $极硬岩!岩体较完整(硬岩!岩体完整’#+%!$+%%极硬岩!岩体较破碎(硬岩或软硬岩互层!岩体较完整(较软岩!岩体完整’"+%!$+)&极硬岩!岩体破碎(硬岩!岩体较破碎或破碎(较软岩或软硬岩互层!且以软岩为主!岩体较完整或较破碎(软岩!岩体完整或较完整具压密或成岩作用的黏性土"粉土及砂类土!一般钙质"铁质胶结的碎"卵石土"大块石土!7!"7"黄土!+%!#+)’软岩!岩体破碎至极破碎(全部极软岩及全部极破碎岩$包括受构造影响严重的破碎带&一般第四系坚硬"硬塑黏性土!稍密及以上"稍湿"潮湿的碎"卵石土"圆砾土"角砾土"粉土及7#"7$的黄土!+)!"+)(受构造影响很严重呈碎石角砾及粉末"泥土状的断层带软塑状黏性土"饱和的粉土"砂类土等#!+)$饱和状态#!+%&表8"+"$0$!岩石坚硬程度的划分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3!456"+3&&)&)%+3&#)#)%+3&!%!%%+3&%+3$%坚硬程度极硬岩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表8"+"$0%!岩体完整程度的划分完整程度结构面特征结构类型岩体完整性指数!,P"完整结构面!!"组#以构造型节理或层面为主#密闭型巨块状整体结构,P&)+*%较完整结构面"!#组#以构造型节理$层面为主#裂隙多呈密闭型#部分结构面!!"组#以构造型节理$为微张型#少有充填物块状结构)+%%#,P$)+*%较破碎结构面一般为#组#以节理及风化裂隙为主#在断层附近受构造受构造影响较大#裂隙以微张型和张开型为主#多有充填物层状$块石碎石状结构)+#%#,P$)+%%破碎结构面大于#组#多以风化型裂隙为主#在断层附近受构造作用影响大#裂隙宽度以张开型为主#多有充填物碎石角砾状结构)+!%#,P$)+#%极破碎结构面杂乱无序#在断层附近受断层作用影响大#宽张裂隙全为泥质或泥夹岩屑充填#充填物厚度大散体状结构,P$)+!%8"+"%!隧道围岩受地下水影响时#应进行分级修正%当围岩无水时#采用其围岩基本分级&当有少量地下水时#围岩基本分级%!A级者应对应修正为&!(级&当地下水量较大时#围岩基本分级#!’级者应对应修正为$!(级%8"+"&!隧道围岩受高地应力影响时#应按表N+)+$进行分级修正%表8"+"&!高地应力影响对隧道围岩分级修正基本分级#$%&’(!!修正级别应力状态极高应力#$%或&)’(!高应力#$%&或’*(!!!注")围岩岩体为较破碎的极硬岩#较完整的硬岩时定为%级$围岩岩体为完整的较软岩#较完整的软硬互层时定为&级%*围岩岩体为破碎的极硬岩#较破碎及破碎的硬岩时定为&级$围岩岩体为完整及较完整软岩$较完整及较破碎的较软岩时定为’级&8"+"#!隧道洞身埋藏较浅$应根据围岩受地表的影响情况进行分级修正&当围岩为风化层时应按风化层的围岩基本分级考虑%围岩仅受地表影响时$应较相应围岩降低!!"级&附录9!岩土试验项目9"+"(!岩土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应根据岩土性质#试样性质#工程性质选定&为保证试验资料的可靠性$岩土力学性质试验应与其在工程中所处的环境和状态基本一致或相似&试验项目和方法应符合表D+)+!F!及表D+)+!F"的规定9"+"$!多年冻土的试验项目$应根据冻土特性和工程性质选定&试验项目和方法应符合表D+)+"的规定&9"+"%!不良地质环境及特殊岩土条件下的铁路工程所选用的岩土试验项目$应根据需要并对照表D+)+!F!及表D+)+!F"确定&。
简要说明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流程与方法
![简要说明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流程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3b2c1a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4.png)
简要说明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流程与方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流程与方法1. 引言铁路隧道是铁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铁路线路的运行安全和效率。
铁路隧道围岩级别划分
![铁路隧道围岩级别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08c730c80242a8956aece419.png)
隧道围岩级别划分与判定隧道围岩分级就是评定围岩性质、判断隧道围岩稳定性,作为选择隧道位置、支护类型的依据和指导安全施工。
国内外现在的围岩分级方法有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3种方法,且多以前两种方法为主。
定性分级的做法是,在现场对影响岩体质量的诸因素进行定性描述、鉴别、判断,或对主要因素作出评判、打分,有的还引入分量化指标进行综合分级。
以定性为主的分级方法,如现行的公路、铁路隧道围岩分级等方法经验的成分较大,有一定人为因素和不确定性,在使用中,往往存在不一致,随勘察人员的认识和经验的差别,对同一围岩作出级别不同的判断。
采用定性分级的围岩级别,常常出现与实际差别1~2级的情况。
定量分级的做法是根据对岩体性质进行测试的数据或对各参数打分,经计算获得岩体质量指标,并以该指标值进行分级。
如国外N.Barton 的Q分级,Z.T.Bieniawsks 的地质力学(MRM)分级、Dree的RQD值分级等方法。
但由于岩体性质和赋存条件十分复杂,分级时仅用少数参数和某个数学公式难以全面准确地概括所有情况,而且参数测试数量有限,数据的代表性和抽样的代表性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实施时难度较大。
影响围岩稳定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是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构造发育情况、承受的荷载(工程荷载和初始应力)、应力变形状态、几何边界条件、水的赋存状态等。
这些因素中,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构造发育情况是独立于各种工作类型的,反映出了岩体的基本特性,在岩体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中,对稳定性关系最大的是岩石坚硬程度,岩体的构造发育状态、岩体的不连续性、节理化程度所反映的岩体完整性是地质体的又一基本属性。
国内外多数围岩分级都将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的完整程度作为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的两个基本因素。
1 国标《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围岩分级1.1围岩分级围岩级别的划分应根据岩石坚硬性岩体完整性结构面特征地下水和地应力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符合表1.1规定。
(整理)铁路隧道围岩分级
![(整理)铁路隧道围岩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561c964701f69e3143329457.png)
强风化
全风化
简要说明
地
下
水
状
态
渗水量[L/(min·10m)]
<10
干燥或湿润
10~25
偶有渗水
25~125
经常渗水
干燥或湿润
偶有渗水
经常渗水
初
始
地
应
力状Leabharlann 态埋深H= m地质构造应力状态
其他
围岩级别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备注
记录者
复核者
日期
硬岩
30<Rc≤60
弱风化的极硬岩;未风化或微风化的熔结凝灰岩、大理岩、板岩、白云岩、灰岩、结晶颗粒较粗的岩浆岩
软质岩
较软岩
15<Rc≤30
强风化的极硬岩;弱风化的硬岩;未风化或微风化的云母片岩、千枚岩、砂质泥岩、钙泥质胶结的粉砂岩和砾岩、泥灰岩、泥岩、凝灰岩等
软岩
5<Rc≤15
强风化的极硬岩;弱风化至强风化的硬岩;弱风化的软岩;未风化或微风化的泥质岩类;泥岩、煤、泥质胶结的砂岩和砾岩等
硬岩或软硬岩互层,岩体较完整;
较软岩,岩体完整
——
2.5~4.0
Ⅳ
极硬岩,岩体破碎;
硬岩,岩体较破碎或破碎;
较软岩或软硬岩互层,岩体较完整或破碎;
软岩,岩体完整或较完整
1.5~3.0
Ⅴ
软岩,岩体破碎至极破碎;
全部极软岩及全部极破碎岩
1.0~2.0
Ⅵ
受构造影响很严重呈碎石、角砾及粉末、泥土状的断层带
软塑状粘性土、饱和的粉土、砂类土
铁路隧道围岩分级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1、围岩基本分级应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性程度两个因素确定;
隧道围岩类别划分与判定
![隧道围岩类别划分与判定](https://img.taocdn.com/s3/m/c502f132daef5ef7bb0d3c97.png)
隧道围岩级别划分与判定隧道围岩分级就是评定围岩性质、判断隧道围岩稳定性,作为选择隧道位置、支护类型的依据和指导安全施工。
国内外现在的围岩分级方法有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3种方法,且多以前两种方法为主。
定性分级的做法是,在现场对影响岩体质量的诸因素进行定性描述、鉴别、判断,或对主要因素作出评判、打分,有的还引入分量化指标进行综合分级。
以定性为主的分级方法,如现行的公路、铁路隧道围岩分级等方法经验的成分较大,有一定人为因素和不确定性,在使用中,往往存在不一致,随勘察人员的认识和经验的差别,对同一围岩作出级别不同的判断。
采用定性分级的围岩级别,常常出现与实际差别1~2级的情况。
定量分级的做法是根据对岩体性质进行测试的数据或对各参数打分,经计算获得岩体质量指标,并以该指标值进行分级。
如国外的Q分级,的地质力学(MRM)分级、Dree的RQD值分级等方法。
但由于岩体性质和赋存条件十分复杂,分级时仅用少数参数和某个数学公式难以全面准确地概括所有情况,而且参数测试数量有限,数据的代表性和抽样的代表性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实施时难度较大。
影响围岩稳定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是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构造发育情况、承受的荷载(工程荷载和初始应力)、应力变形状态、几何边界条件、水的赋存状态等。
这些因素中,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构造发育情况是独立于各种工作类型的,反映出了岩体的基本特性,在岩体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中,对稳定性关系最大的是岩石坚硬程度,岩体的构造发育状态、岩体的不连续性、节理化程度所反映的岩体完整性是地质体的又一基本属性。
国内外多数围岩分级都将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的完整程度作为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的两个基本因素。
1 国标《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围岩分级围岩分级围岩级别的划分应根据岩石坚硬性岩体完整性结构面特征地下水和地应力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符合表规定。
注1 围岩按定性分级与定量指标分级有差别时一般应以低者为准。
隧道围岩分级
![隧道围岩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50947d36b90d6c85ec3ac688.png)
铁路隧道围岩分级一、铁路隧道围岩分级类型根据《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隧道围岩分级判定的内容将不同岩石性质和岩体结构的隧道围岩分为Ⅰ~Ⅵ六个基本级别。
铁路隧道围岩分级表注:表中“围岩级别”和“围岩主要工程地质条件”栏,不包括膨胀性围岩、多年冻土等特殊岩土。
二、围岩级别判定的一般步骤1、收集整理隧道场地的区域地质资料,分析研究设计图纸上详细的地勘报告,明确隧区主要的岩层、岩性、岩体构造、不良地质以及水文地质条件。
特别是要详细研究不良构造体和不良地质作用对隧道区围岩的岩石强度、岩体完整性的影响。
从整体上把握该区域工程地质条件。
2、按照编制的实施性超前地质预报组织进行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预测预报,并根据真实的预报结论分析判断掌子面前方的围岩情况。
一方面根据预报结论初步判断围岩基本分级的级别,并将其与设计时提供的围岩分级进行比对,另一方面作为围岩级别和支护方案变更的依据之一。
3、实时记录掌子面地质素描表和围岩级别判定卡中的内容,特别是要客观填写掌子面围岩的岩性指标、岩体完整性情况和地下水状况,这些指标均是作为围岩基本分级的理论依据。
如果难以明确围岩的地质条件,可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来确定围岩的各项力学性能和构造特点,来加以判断围岩级别。
4、根据得出的围岩岩性特征、构造特征以及其它相关资料并按照隧道围岩分级的标准进行围岩级别的判定。
三、围岩判定主要依据1、岩石的坚硬程度①从定性划分硬质岩包括坚硬岩和较硬岩,软质岩包括较软岩、软岩和及软岩。
坚硬岩: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基本无吸水反应。
代表性岩石如未风化~微风化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砾岩、硅质石灰岩等。
较硬岩: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有轻微吸水反应。
代表性岩石有1、微风化的坚硬岩石;2、未风化的大理岩、板岩、石灰岩、白云岩、钙质砂岩等。
较软岩: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轻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
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隧道围岩分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f4d009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f.png)
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隧道围岩分级方法可以根据围岩的强度、稳定性和透水性等特征进行划分。
常见的隧道围岩分级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国际地铁隧道分类法:按照地质特征将围岩分为Ⅰ至Ⅵ级,1级围岩为最好的围岩,6级围岩为最差的围岩。
2. 日本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协会围岩分级法:按照围岩的岩性、颗粒级配、岩石坚度、块度、岩体结构和褶皱、断层等因素进行评价,将围岩划分为4个等级。
3. 美国地质勘探员协会(Rock Mass Rating)围岩分级法:按照地质结构和岩石机械特性等因素,将围岩划分为6个等级,从R0到R6,R0围岩为最差的围岩,R6围岩为最好的围岩。
4. 中国国内常用的围岩分级标准:根据地质特征和工程要求,将围岩分为I至V级,I级围岩为最好的围岩,V级围岩为最差的围岩。
以上只是隧道围岩分级的一些常用方法,在具体工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分类方法。
简述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步骤
![简述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bc44b63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8.png)
简述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步骤
一、基本概念
1、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是将全围岩统一分为特定类型的岩体,使其得以归类,便于研究和设计,是铁路隧道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2、分类原则:按照岩土的物质组成、抗力性能、施工特性等来确定岩体类型。
二、围岩分级步骤
1、直接踩踏法现场检查围岩:把隧道断面、外观、以及围岩的施工性状实物观察一下,然后进行对比,由此来判断围岩的类型;
2、岩石化学分析法:根据岩石样本的成分,先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样本组成多少,以及其强度、坚硬度等特征来确定围岩分类;
3、岩石物理性质测试:通过室内实验,对岩石进行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可塑性以及孔隙度等物理性质的测试,以及胶结层-基岩的测定,来确定岩体类型;
4、岩石洞室试验:对岩石进行洞室试验,了解各种围岩的爆破参数,以及其它建设参数,以更准确的分辨出岩体类型;
5、电磁探测方法:利用各种电磁探测仪器,探测岩石的各种特征,用来确定其物理特性,进而确定岩体类型。
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隧道围岩分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ab207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9.png)
隧道围岩分级方法隧道围岩分级是指根据隧道周围岩体的稳定性和工程性质,将围岩分为不同等级的方法。
隧道围岩分级是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隧道的安全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一、国际标准分级方法国际上常用的隧道围岩分级方法是根据围岩的强度和完整性将其分为不同等级。
具体分级如下:1. 优质围岩:岩石坚硬、完整,无节理、脆性岩石和软弱结构面,围岩的强度和完整性对隧道稳定性影响较小;2. 良好围岩:岩石较坚硬,有少量节理、脆性岩石和软弱结构面,但对隧道稳定性的影响较小;3. 一般围岩:岩石较软,有明显的节理、脆性岩石和软弱结构面,对隧道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但可以通过支护措施来解决;4. 差围岩:岩石较软,节理、脆性岩石和软弱结构面较多,对隧道稳定性影响较大,需要采取较严格的支护措施;5. 极差围岩:岩石极为软弱,节理、脆性岩石和软弱结构面非常多,对隧道稳定性影响极大,需要采取最严格的支护措施。
二、岩体评价分级方法岩体评价分级方法是根据岩体的岩性、结构面和岩体完整度等因素来进行分级。
具体分级如下:1. 坚硬岩体:岩石坚硬,无明显的节理和裂隙,岩体完整度高;2. 中等硬度岩体:岩石硬度适中,有少量节理和裂隙,岩体完整度一般;3. 软弱岩体:岩石较软弱,有明显的节理和裂隙,岩体完整度较差;4. 脆性岩体:岩石易碎,有大量节理和裂隙,岩体完整度很差。
三、地质力学分级方法地质力学分级方法是根据围岩的力学性质来进行分级。
具体分级如下:1. 高固结岩体:岩石固结度高,抗压强度大,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 中固结岩体:岩石固结度适中,抗压强度一般,稳定性一般;3. 低固结岩体:岩石固结度较低,抗压强度小,稳定性较差;4. 液化岩体:岩石易液化,稳定性极差。
四、岩体质量分级方法岩体质量分级方法是根据岩体的质量状况来进行分级。
具体分级如下:1. 优质岩体:岩体质量良好,无明显的质量问题;2. 良好岩体:岩体质量较好,有少量局部的质量问题;3. 一般岩体:岩体质量一般,有一些局部的质量问题;4. 差岩体:岩体质量较差,有较多的质量问题;5. 极差岩体:岩体质量极差,有很多的质量问题。
隧道围岩判定等级划分方法
![隧道围岩判定等级划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4a089c284ac850ad0242cf.png)
高速公路、铁路隧道围岩等级判定(文/萧整勇)一、前言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铁路建设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铁路的隧道比也不断的增加,由于现阶段探测方法的不准确性,隧道围岩情况又复杂多变,隧道围岩判定、分类工作对指导隧道施工、调整工法和支护参数尤为重要。
在围岩分类的基础上再依照每一类围岩的稳定程度给出最佳的施工方法和支护结构设计。
围岩分类是选择施工方法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管理及正确评价经济效益、确定结构上的荷载(松散荷载)、确定衬砌结构的类型及尺寸、制定劳动定额、材料消耗标准等的基础,同时也是安全指导施工的有力保障。
汶马高速公路工程起于汶川县凤坪坝,止于马尔康市卓克基,是典型的第二阶梯(四川盆地)向第三阶梯(青藏高原)的过渡段。
公路沿线穿越了龙门山断裂带、米亚罗断裂带、松岗断裂带;汶马高速C14合同段的狮子坪1号隧道全长13.4公里,穿越了米亚罗断裂带,所穿越的主要岩性有变质砂岩、板岩、千枚岩等,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
所以对狮子坪1号隧道掌子面围岩判定指导施工尤为重要。
二、隧道围岩级别判定工作流程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隧道围岩级别判定的情况较多,这里指可能发生隧道围岩支护参数设计变更时进行的围岩级别判定工作。
由于其特殊性,隧道围岩级别判定一般采用五方现场会审制度(地质咨询、施工、监理、设计、业主)。
五方现场会审一般由业主组织,进行隧道围岩级别判定时由地质咨询方牵头会审,其他各方共同确认;进行支护参数确认时由设计方提出并经业主确认。
隧道围岩级别判定工作流程:预判-组织现场会审-审查工作-判定围岩级别-支护参数确认-签字确认。
三、隧道围岩级别判定工作方法隧道围岩判定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两步判定围岩分级:第一步通过测量或观察隧道围岩状况得到岩石硬度和岩体完整度的定量数值或定性结论,然后计算得到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值或利用矩阵法查得围岩基本分级判定结论;第二步综合考虑其它影响岩体质量和稳定性的因素,选取地下水状况、软弱结构面、地应力三个因素进行围岩级别修正,同时结合隧道设计支护参数分等级的做法,以半级为单位进行修正。
隧道现场围岩类别判断全
![隧道现场围岩类别判断全](https://img.taocdn.com/s3/m/2565083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2.png)
3-1-1隧道围岩级别划分与判定隧道围岩分级就是评定围岩性质、判断隧道围岩稳定性,作为选择隧道位置、支护类型的依据和指导平安施工。
国外现在的围岩分级方法有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3种方法,且多以前两种方法为主。
定性分级的做法是,在现场对影响岩体质量的诸因素进展定性描述、鉴别、判断,或对主要因素作出评判、打分,有的还引入分量化指标进展综合分级。
以定性为主的分级方法,如现行的公路、铁路隧道围岩分级等方法经历的成分较大,有一定人为因素和不确定性,在使用中,往往存在不一致,随勘察人员的认识和经历的差异,对同一围岩作出级别不同的判断。
采用定性分级的围岩级别,常常出现与实际差异1~2级的情况。
定量分级的做法是根据对岩体性质进展测试的数据或对各参数打分,经计算获得岩体质量指标,并以该指标值进展分级。
如国外N.Barton 的Q分级,Z.T.Bieniawsks的地质力学〔MRM〕分级、Dree的RQD值分级等方法。
但由于岩体性质和赋存条件十分复杂,分级时仅用少数参数和*个数学公式难以全面准确地概括所有情况,而且参数测试数量有限,数据的代表性和抽样的代表性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实施时难度较大。
影响围岩稳定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是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构造发育情况、承受的荷载〔工程荷载和初始应力〕、应力变形状态、几何边界条件、水的赋存状态等。
这些因素中,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构造发育情况是独立于各种工作类型的,反映出了岩体的根本特性,在岩体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质中,对稳定性关系最大的是岩石坚硬程度,岩体的构造发育状态、岩体的不连续性、节理化程度所反映的岩体完整性是地质体的又一根本属性。
国外多数围岩分级都将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的完整程度作为岩体根本质量分级的两个根本因素。
1 国标"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围岩分级1.1围岩分级围岩级别的划分应根据岩石坚硬性岩体完整性构造面特征地下水和地应力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符合表1.1规定。
请简述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步骤
![请简述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88e028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8.png)
请简述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的具体步骤答案解析1.基本分级围岩基本分级应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因素确定;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应采用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两种方法确定。
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应根据岩石坚硬程度(Rc )和岩体的完整程度(Kv)值计算而得。
BQ=100+3Rc+250Kv根据以上分级因素及指标,《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将单、双线铁路隧道的围岩划分为六级。
2. 围岩基本分级修正(地下水修正、初始地应力修正结合相应表格用文字简单叙述即可)结合隧道工程的特点,考虑地下水出水状态、初始应力状态、主要结构面产状状态等因素修正;采用定性修正和定量修正相结合。
(1)地下水修正(2)初始地应力状态影响的修正(3)主要结构面产状状态修正应考虑主要结构面产状与洞轴线的组合关系,并结合结构面工程特性、富水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4)围岩级别定量修正[BQ]=BQ-100(K1十K2十K3)3. 施工阶段围岩级别的最终确定在施工中,根据对隧道围岩的直接观察、量测和试验结果,可进一步核定岩层构造、岩性及地下水等情况,从而可以判断围岩的稳定程度并填写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
当发现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时,应及时修改围岩级别,并变更支护设计。
根据岩石坚硬程度( Rc )和岩体的完整程度( Kv )值计算而得。
BQ =100+3 Rc +250 Kv 根据以上分级因素及指标,《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将单、双线铁路隧道的围岩划分为六级。
2. 围岩基本分级修正( 地下水修正、初始地应力修正结合相应表格用文字简单叙述即可) 结合隧道工程的特点,考虑地下水出水状态、初始应力状态、主要结构面产状状态等因素修正;采用定性修正和定量修正相结合。
(1) 地下水修正( 2 )初始地应力状态影响的修正(3) 主要结构面产状状态修正应考虑主要结构面产状与洞轴线的组合关系,并结合结构面工程特性、富水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4) 围岩级别定量修正[ BQ ]= BQ - 100( K 1 十K 2 十K 3) 3. 施工阶段围岩级别的最终确定在施工中,根据对隧道围岩的直接观察、量测和试验结果,可进一步核定岩层构造、岩性及地下水等情况,从而可以判断围岩的稳定程度并填写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
简述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步骤
![简述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809c60d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0.png)
简述我国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步骤
一、铁路隧道围岩分级要求
1、铁路隧道围岩分级要求可分为三个等级:R1-R3。
2、R1:最高等级,要求隧道围岩坚硬、坚固,可以支撑隧道结构;
3、R2:中等程度,要求隧道围岩较坚硬且具有一定的坚固性,隧道结构可以得到良好的支撑;
4、R3:低等级,要求隧道围岩较软、松软,隧道结构较弱,易受到外来荷载的影响。
二、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步骤
1、首先针对铁路隧道围岩的物理密度和力学强度,对不同类型的围岩层进行尺寸分析,划分出结构层及节理层;
2、重点对围岩层内的结构层进行更为细化的分析,划分出结构层物理及力学条件,确定不同等级的围岩层;
3、根据围岩层状况的特点,采用统计分析方法,选取代表性的围岩层,进行详细的现场检测和试验;
4、对检测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回归分析,综合考虑不同围岩层的力学强度,经尺寸、性质和状况等信息,确定不同等级的围岩层,为铁路隧道施工作准备。
关于隧道围岩的分级
![关于隧道围岩的分级](https://img.taocdn.com/s3/m/73817bcaaeaad1f346933f73.png)
关于隧道围岩的分级最近一段时间学习了关于隧道围岩分级的问题,逐渐的了解了隧道的施工工艺及工序,也在网上查找了一些关于围岩问题的文章,学习了,很深奥,有很多东西还是不能够理解,希望能交到良师益友向您学习,本文章来自于百度文库,我整理了下,其中有些内容是我通过查找规范所得。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50086-200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F60-2009)《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名词解释:围岩:围岩是隧道开挖后其周围产生的应力重分布范围内的岩体,或指隧道开挖后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的那部分岩体,(这里所指的岩体是土体与岩体的总称)在不同的岩体中开挖隧道后岩体所表现出的性态是不同的,可归纳为充分稳定、基本稳定、暂时稳定和不稳定四种。
岩爆:岩体中聚积的弹性变形能在地下工程开挖中突然猛烈释放,使岩石爆裂并弹射出来的现象。
轻微的岩爆仅剥落岩片,无弹射现象。
严重的可测到4.6级的震级,一般持续几天或几个月。
发生岩爆的原因是岩体中有较高的地应力,并且超过了岩石本身的强度,同时岩石具有较高的脆性度和弹性。
这时一旦地下工程破坏了岩体的平衡,强大的能量把岩石破坏,并将破碎岩石抛出。
预防岩爆的方法是应力解除法、注水软化法和使用锚栓-钢丝网-混凝土支护。
在JTJ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关于隧道围岩级别划分为六级,级别越大围岩越差,六级为土,但目前实施中不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规定地下铁道围岩分类应按GB50307-1999《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50307-1999《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查规范》中的围岩分类方法引自原《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1999)围岩分级是根据《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结合工程经验得来的,勘察是为设计服务的,所以在地铁工程勘察中,如果还利用地铁勘察规范进行围岩分类,易给设计带来不便。
铁路行业 围岩划分参考方法
![铁路行业 围岩划分参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adc918a300a6c30c229fcf.png)
围岩分级临时参考标准
花岗岩、闪长岩以ⅡⅢ级为主
片岩、大理岩、变砂岩以ⅢⅣ级为主
千枚岩、页岩以ⅣⅤ级为主
互层岩石分级以较弱的岩石为主;以上均以完整岩石为例,风化层及岩石破碎严重相应降1-2级。
隧道进出口,以30m埋深为限,划分Ⅴ级围岩,花岗岩、闪长岩类以60m为限划分Ⅳ级,其他岩类以80m为限划分Ⅳ级,
断层破碎带,如果以断层泥、断层角砾为主,划为Ⅴ级围岩,以碎裂岩为主,划为Ⅳ级(如果岩体特别破碎,裂隙水发育可降1级),如果断层不垂直于隧道洞身,断层破碎带宽度围岩划分应该把破碎带边界到洞顶埋深小于30m的部分一并考虑。
两侧影响带按同等长度考虑,围岩分级增加1级。
岩性接触带,如果是花岗岩、闪长岩、片岩、大理岩、变砂岩之间接触带,划为Ⅳ级(如果接触带岩体特别破碎,裂隙水发育可降1级)。
,千枚岩、页岩和其他岩石间接触带划为Ⅴ级,接触带宽度围岩划分应该把接触带边界到洞顶埋深小于30m的部分一并考虑。
如果接触带岩体特别破碎,裂隙水发育可降1级。
浅埋地段按50m考虑划分围岩分级,花岗岩、闪长岩、片岩、大理岩、变砂岩等划为Ⅳ级(如果地表水,裂隙水发育,适当降1级)。
千枚岩、页岩划为Ⅴ级。
褶皱核部如果一个隧道褶皱超过3个,每个褶皱核部按50m划为Ⅴ
级,如果隧道褶皱小于3个,每个褶皱核部按100m划为Ⅴ级;两侧过渡带按同等宽度考虑。
每段隧道围岩分级长度须是5或10的倍数。
每段隧道围岩分级之间须平稳过渡,不能出现越级。
隧道围岩分级方法—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隧道施工课件)
![隧道围岩分级方法—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隧道施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e27c1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6.png)
饱水系数是吸水率与饱水率的百分比。
1、隧道围岩的概念及其性质
❖ (2)隧道围岩的工程性质
其它物理指标(膨胀性、抗渗性、软化性、抗冻性等) 膨胀性是岩石浸水后体积增大的性质,用膨胀率和膨 胀力衡量。
渗透性是在水压力作用下,岩石孔隙和裂隙透过水的 能力,用渗透系数衡量。
(A) 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沿革 ●岩体综合分类~60年代,成昆线,五类。 ●隧道围岩分类~74年版,首部铁路隧道规范,六类。 ●隧道围岩分类~86年版,加入围岩弹性波速指标。 ●隧道围岩分级~99年版,采用国标分级排序,改称“围
岩分级”,六级。 ●隧道围岩分级~2001年版,不变。 ●隧道围岩分级~2005年版,不变。
❖ (1)围岩压力的形成及类型
原岩
开挖
毛洞
支护 稳定洞室
初始地应力
自重应力 构造应力 地下水压力 温度应力
围岩压力
松动压力 形变压力 膨胀压力 冲击压力
4、隧道围岩压力的确定
❖ (2)围压压力的理论计算方法
(A) 普氏压力拱理论 (B) 太沙基理论
4、隧道围岩压力的确定
❖ (2)围压压力的理论计算方法
岩体结构特征 结构面性质和空间组合特征 岩石的力学性质 初始地应力场 地下水
隧道形状和尺寸
人为因素
隧道埋深
(设计施工因素) 支护类型和时间 施工方法
2、影响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
❖ (2)影响因素详解
1) 岩体结构特征
岩体结构特征是指岩体的破碎程度或完整状态。 ●破碎程度:裂隙率、裂隙间距。
裂隙是广义的:包括层理、节理、断裂及夹层等结构面。 ●完整状态:整块状、大块状等。
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486c5d476eeaeaad1f33087.png)
铁路隧道围岩分级注:1 表中“围岩级别”和“围岩主要工程地质条件”栏,不包括膨胀性围岩、多年冻土等特殊;2 关于隧道围岩分级的基本因素和围岩基本分级及其修正,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方法确定。
附录A 铁路隧道围岩基本分级A.1 围岩基本分级A.1.1 分级因素及其确定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 围岩基本分级应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因素确定;2 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应采用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两种方法综合确定。
A.1.2 岩石坚硬程度可按表A.1.2划分。
表A.1.2 岩石坚硬程度的划分A.1.3岩体完整程度可按表A.1.3划分。
A.1.4岩体基本分级可按表A.1.4确定。
表A.1.3岩体完整程度的划分表A.1.4 围岩基本分级以上各表中的标准或等级的划分或确定可参照以下说明表。
说明表A.1 层状岩层的层厚划分说明表A.2 结构面发育程度分级说明表A.3 岩体受地质构造影响的分级说明表A.4结构面结合程度的划分说明表A.6岩体完整性指数与定性划分的岩体完整程度的对应关系说明表A.7岩体结构与块度尺寸的关系说明表A.7岩石风化程度分带注:1、k f是同一岩体中风化岩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与未风化岩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的比值;2、k p是同一岩体中风化岩体的纵波速与未风化岩体的纵波速的比值;说明表A.7地层与地质年代表说明A.8洞轴线与主要结构面产状的不同夹角关系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岩层倾角大于45°为陡立;●岩层倾角小于20°就认为水平;●围岩走向与隧道轴线夹角小于30°就认为是与隧道轴线平行;●围岩走向与隧道轴线夹角大于70°就认为是与隧道轴线垂直;●在隧道设计中,尽量避免以上三种情况,由于地质勘测的局限,施工时极有可能遇到以上情况。
说明A.8表洞轴线与主要结构面产状的不同夹角关系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A.2 隧道围岩分级修正A.2.1 隧道围岩级别的修正应符合下列规定:1 围岩级别应在围岩基本分级的基础上,结合隧道工程的特点,考虑地下水状态、初始地应力状态等必要的因素进行修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路隧道围岩分级
注:1 表中“围岩级别”和“围岩主要工程地质条件”栏,不包括膨胀性围岩、多年冻土等特殊;
2 关于隧道围岩分级的基本因素和围岩基本分级及其修正,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方法确定。
附录A 铁路隧道围岩基本分级
A.1 围岩基本分级
A.1.1 分级因素及其确定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围岩基本分级应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因素确定;
2 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应采用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两种方法综合确定。
A.1.2 岩石坚硬程度可按表A.1.2划分。
表A.1.2 岩石坚硬程度的划分
A.1.3岩体完整程度可按表A.1.3划分。
A.1.4岩体基本分级可按表A.1.4确定。
表A.1.3岩体完整程度的划分
表A.1.4 围岩基本分级
以上各表中的标准或等级的划分或确定可参照以下说明表。
说明表A.1 层状岩层的层厚划分
说明表A.2 结构面发育程度分级
说明表A.3 岩体受地质构造影响的分级
说明表A.4结构面结合程度的划分
说明表A.6岩体完整性指数与定性划分的岩体完整程度的对应关系
说明表A.7岩体结构与块度尺寸的关系
说明表A.7岩石风化程度分带
注:
1、k f是同一岩体中风化岩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与未风化岩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的比值;
2、k p是同一岩体中风化岩体的纵波速与未风化岩体的纵波速的比值;
说明表A.7地层与地质年代表
说明A.8洞轴线与主要结构面产状的不同夹角关系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岩层倾角大于45°为陡立;
●岩层倾角小于20°就认为水平;
●围岩走向与隧道轴线夹角小于30°就认为是与隧道轴线平行;
●围岩走向与隧道轴线夹角大于70°就认为是与隧道轴线垂直;
●在隧道设计中,尽量避免以上三种情况,由于地质勘测的局限,施工时极有可能遇到以上情况。
说明A.8表洞轴线与主要结构面产状的不同夹角关系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A.2 隧道围岩分级修正
A.2.1 隧道围岩级别的修正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围岩级别应在围岩基本分级的基础上,结合隧道工程的特点,考虑地下水状态、初始地应力状态等必要的因素进行修正。
2 地下水状态的分级宜按表A.2.1-1确定。
表A.2.1-1 地下水状态的分级
3 地下水对围岩级别的修正,宜按表A.2.1-2进行。
表A.2.1-2 地下水影响的修正
4 围岩初始地应力状态,当无实测资料时,可根据隧道工程埋深、地貌、地形、地质、构造运动史、主要构造线与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岩爆、岩芯饼化等特殊地质现象,按表A.2.1-3评估。
表A.2.1-3 初始地应力场评估基准
注:R C为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σmax为最大地应力值(MPa)。
5 初始地应力对围岩级别的修正宜按表A.2.1-4进行。
表A.2.1-4 初始地应力影响的修正
注:①围岩岩体为较破碎的极硬岩、较完整的硬岩时定为Ⅲ级;围岩岩体为完整的较软岩、较完整的软硬互层时定为Ⅳ级;
②围岩岩体为较破碎的极硬岩、较破碎及破碎的硬岩时定为Ⅳ级;围岩岩体为完整及较完整软岩、较完整及较破碎的较软岩时定为Ⅴ级。
6 隧道洞身埋藏较浅,应根据围岩受地表的影响情况进行围岩级别修正。
当围岩为风化层时,应按风化层的围岩基本分级考虑;围岩仅受地表影响时,应较相应围岩降低1~2级。
A.2.2 施工阶段隧道围岩级别的判定宜按表A.2.2的判定卡进行。
表A.2.2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