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设计内容

合集下载

桩基工程施工设计规范

桩基工程施工设计规范

桩基工程施工设计规范是指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桩基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进行规范和指导的一系列技术文件。

桩基工程施工设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保证桩基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等目标的实现。

一、桩基工程施工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1. 桩基工程的分类和选用: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类型、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桩基类型,包括预制桩、现浇桩、灌注桩、地桩、锚桩等。

2. 桩基工程的施工工艺:明确桩基工程的施工方法,包括桩的预制、运输、打桩、接桩、注浆等工艺,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

3. 桩基工程的质量控制:对桩基工程的质量要求进行详细规定,包括桩的长度、直径、垂直度、承载力、沉降等指标的检测和控制方法。

4. 桩基工程的安全施工:对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要求进行规定,包括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施工现场的应急救援等。

5. 桩基工程的进度控制:对桩基工程施工进度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6. 桩基工程的总投资控制:对桩基工程的总投资进行控制,确保工程投资不超过预算。

二、桩基工程施工设计规范的实施和监管1. 桩基工程施工设计规范的编制和审批:由专业的设计人员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经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施工。

2. 桩基工程施工设计规范的培训和宣传:对施工人员和相关人员进行规范的培训和宣传,提高施工人员对规范的认知和遵守程度。

3. 桩基工程施工设计规范的现场监督:在施工现场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施工人员按照规范进行施工。

4. 桩基工程施工设计规范的定期检查和评估:对桩基工程施工设计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桩基工程施工设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桩基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才能确保桩基工程的安全、优质、高效完成。

因此,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必须高度重视桩基工程施工设计规范,并认真贯彻执行。

桩基工程需要哪些方案设计

桩基工程需要哪些方案设计

桩基工程需要哪些方案设计一、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桩基工程设计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了解工程地质环境,包括地层构造、土壤性质、地下水情况等,以及地表地下情况的影响因素。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确定桩基工程的设计参数,如承载力、变形特性、桩基的布置和种类等。

二、荷载计算在桩基工程的设计中,需要进行荷载计算,根据设计荷载确定桩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

荷载计算需要考虑静荷载和动荷载两个方面,包括建筑物自重、荷载传递、地震效应等各种荷载;同时,还要考虑不同荷载下桩基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以确保桩基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桩基种类和布置根据地质勘察和荷载计算结果,确定适合的桩基种类和布置方案。

常见的桩基种类包括钻孔灌注桩、搅拌桩、摩擦桩、沉井桩等,其选择需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荷载要求来确定。

桩基的布置方案需要考虑桩的间距、深度、直径等因素,以满足设计要求并兼顾经济性和施工可行性。

四、基础承载层的评价在桩基工程设计中,需要对基础承载层进行评价,确定基础承载层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包括进行现场勘测和试验,了解地基土的实际承载能力,以便后续桩基施工时进行合适的处理和加固。

五、桩基施工工艺设计桩基施工工艺设计是桩基工程设计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其涉及到桩基施工的具体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等多个方面。

需要充分考虑桩基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合理确定施工顺序、施工设备、施工工序,以及质量控制、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要求。

总之,桩基工程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勘察、荷载计算、桩基种类和布置、基础承载层的评价以及桩基施工工艺设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以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安全性。

只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设计出符合工程实际要求的桩基工程方案。

桩基础课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

桩基础课程设计一、设计资料1、地形拟建建筑场地地势平坦, 局部堆有建筑垃圾。

2.工程地质条件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号土层: 素填土, 层厚约1.5m, 稍湿, 松散, 承载力特性值fak=95kPa(号土层: 淤泥质土, 层厚3.3m, 流塑, 承载力特性值fak=65kPa。

(号土层: 粉砂, 层厚6.6m, 稍密, 承载力特性值fak=110kPa。

(号土层:粉质黏土, 层厚4.2m, 湿, 可塑, 承载力特性值fak=165kPa。

(号土层:粉砂层, 钻孔未穿透, 中密-密实, 承载力特性值fak=280kPa。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岩土设计参数如表3.1和表3.2所示.表3.1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土层编号土的名称孔隙比e含水量W(%液性指数I L标准贯入锤击数N压缩模量Es(MPa)素填土---- 5.0 淤泥质土 1.04 62.4 1.08 - 3.8 ●粉砂0.81 27.6 -14 7.5 ❍粉质黏土0.79 31.2 0.74 -9.2 ⏹粉砂层0.58 --31 16.8表3.2 桩的土的名称桩的侧阻力qsk桩的端阻力qpk土层编号土的名称桩的侧阻力qsk桩的端阻力qpk(1)拟建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

(2)地下水位深度: 位于地表下3.5m。

5.场地条件建筑物所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场地内无可液化砂土、粉土。

6.上部结构资料拟建建筑物为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长30m, 宽9.6m。

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 室内外高差450mm。

柱截面尺寸均为400mm×400mm, 横向承重, 柱网布置如图3.1所示。

图3.1 柱网布置图7、上部结构作用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如表3.3所示, 该表中弯矩MK 、水平力VK 均为横向方向。

上部结构作用在柱底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如表3.4所示, 该表中弯短M、水平力V均为横向方向。

表3.3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题号FK(kN)MK( kN.m)VK(kN)A轴B轴C轴A轴B轴C轴A轴B轴C轴1 1256 1765 1564 172 169 197 123 130 1122 1350 1900 1640 185 192 203 126 135 1143 1650 2050 1810 191 197 208 132 141 1204 1875 2160 2080 205 204 213 139 149 1345 2040 2280 2460 242 223 221 145 158 1486 2310 2690 2970 275 231 238 165 162 1537 2568 3225 3170 293 248 247 174 179 1658 2670 3550 3410 299 264 256 183 190 1709 2920 3860 3720 304 285 281 192 202 19110 3130 3970 3950 323 302 316 211 223 230题号FK (kN)MK( kN.m)VK(kN)9、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30, 钢筋采用HPB235.HRB335级。

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

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

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内容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桩基工程施工前,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工序、设备、材料、人力资源、安全保障等进行综合考虑和安排,确保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等方面的有效管理。

1.工程概况:对桩基工程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包括工程地点、类别、规模、设计要求、工期等。

2.工程项目组织架构:确定施工管理组织体系,包括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施工单位负责人等的职责和权限,并进行人员配备。

3.施工方法和工序:根据具体工程情况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序。

施工方法包括动静压桩、振动沉桩、螺旋桩等不同的施工技术。

工序包括桩基开挖、清理、注浆、沉桩、成桩等不同的施工步骤。

4.施工设备和材料:确定适当的施工设备和材料,包括各种凿岩机械、注浆设备、沉桩机械、桩锤等。

需要考虑设备的数量、规格、技术参数以及保养维护等情况。

5.人力资源:确定合适的人力资源,包括各个施工工序所需的工人数量、技术水平、管理要求等。

需要考虑人员的培训、工资、福利待遇以及安全保护等问题。

6.安全管理: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各个工序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

需要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工人的安全。

7.质量控制: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材料的选取和检验,工程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各个工序的施工质量要求等。

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8.工程进度计划:确定合理的工程进度计划,包括各个工序的施工时间、节点要求和交付时间等。

需要合理安排工期,充分考虑天气因素和各个工序之间的协调关系。

9.环境保护: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要求、工程废弃物的处理等。

需要考虑工地周边环境的保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桩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桩基工程施工的基础和依据,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到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桩基施工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开展施工组织设计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简述桩基础的设计内容

简述桩基础的设计内容

简述桩基础的设计内容桩基础是建筑物在土壤中承受荷载的一种常用基础形式。

其主要设计内容包括:选择桩基础的类型、设计桩基础的数量和位置、计算桩基础的承载能力和抗侧承载能力,以及确定桩基础的尺寸和布置形式等。

首先,选择桩基础的类型是桩基础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常见的桩基础类型包括钻孔灌注桩、摩擦桩、端承桩、橡胶筒桩等。

在选择桩基础类型时,需要考虑工程的具体要求,包括荷载性质、地质条件、工程地形等因素。

其次,设计桩基础的数量和位置是桩基础设计的关键内容之一。

在确定桩基础的数量和位置时,需要考虑到荷载传递的要求以及桩基础的布置形式。

通常情况下,桩的数量和位置会根据荷载大小和地质条件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桩基础能够满足承载和抗侧要求。

然后,计算桩基础的承载能力和抗侧承载能力是桩基础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进行承载能力计算时,可以采用现行的设计规范和相关计算方法,如《桩基础设计规范》等。

通过对桩的尺寸、材料和土层性质等参数进行合理选择和计算,可以确定桩的承载能力,确保桩基础能够承受工程所需的荷载。

最后,确定桩基础的尺寸和布置形式是桩基础设计的具体内容之一。

在确定桩基础的尺寸时,需要综合考虑荷载大小、土层性质、桩材料以及桩的布置形式等因素。

桩基础的布置形式可以选择单桩、群桩或墙式桩等不同形式,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综上所述,桩基础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选择桩基础的类型、设计桩基础的数量和位置、计算桩基础的承载能力和抗侧承载能力,以及确定桩基础的尺寸和布置形式等。

在进行桩基础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桩基础能够满足工程的承载和抗侧要求。

参考内容:1. 《桩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2. 《土木工程基础学》孙家栋编著3. 《土木工程基础》何积丰编著4. 建筑工程学报等相关论文。

桩基设计要点

桩基设计要点

桩基础设计的主要流程一、 基础选型桩基设计资料(参考“岩土勘察报告”——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及原位测试参数、地下水位情况、抗震设防区按设防烈度提供的液化土层资料;)、确定基础设计等级:丙级;PHC 管桩(可以参考“岩土勘察报告”)二、桩基设计[1]、初定桩尺寸。

初估截面尺寸(可以参考PHC 管桩图集)、桩长(承台底致桩端长度)以便计算单桩承载力: 初步确定承台底面标高,(承台埋深d ≥ 600mm ,承台高可以参考桩基承台图集);选择持力层和确定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黏性土、粉土不宜小于 2d ,砂土不宜小于 1.5d ,碎石类土,不宜小于 1d 。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端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 3d 。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Quk=Qsk+Qpk=u ∑q sik *l i +q pk *Ap Ra=Quk/2[3]、确定桩的数量、间距和布置方式。

初步估算桩根数时,先不考虑群桩效应,按桩数小于等于3情况初定。

)4.1~2.1(⨯+≥ak k R G F n (考虑偏压) Fk :柱根/桩顶的竖向力;Gk :底层墙、基础梁自重、覆盖土重、承台自重布桩:桩的最小中心距应满足规范要求: 大等于3.5d 。

独立柱下桩基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 500mm ,边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 桩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 150mm 。

[4]、验算桩基的承载力:[5]、桩身结构设计:N ≤ ψc*f c*AN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单桩竖向力设计值ψc*f c*A (可直接查管桩图集)[6]、承台设计: 可以查图集A 、承台在柱荷载作用下桩周边的抗冲切验算;B 、承台板在单桩最大净反力作用处的抗冲切验算;C 、承台板在桩净反力作用下的抗剪强度验算;D 、把在各桩净反力作用下的承台板,作为受弯构件的抗弯强度验算,并配筋;E 、当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或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验算柱下或桩上承台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4.桩基础课程设计

4.桩基础课程设计

桩基承载力验算
桩顶作用效应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 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桩基规范》
轴心竖向作用力
Nk
Fk
Gk n
偏心竖向作用力
Nk
Fk
Gk n
M xYi Yi2
MyXi
X
2 i
水平作用力
H ik
Hk n
承载力验算
轴心受压 Nk R

Nk R
向 偏心受压

Nk max 1.2R

力 轴心受压Nk 1.25R
在预估设计桩长之后,施工时桩的实际长度:
1.如果土层比较均匀,坚实土层层面比较平坦,那么桩的实际长度常 与设计桩长比较接近; 2.当场地土层复杂,或者桩端持力层层面起伏不平时,桩的实际长度 常与设计桩长不一致。成孔控制深度应按桩底设计标高和最后贯入度 二方面控制。 ①摩擦型桩,以桩底设计标高为主,以贯入度为辅。 ②端承型桩,钻孔:以桩底设计标高为主,以贯入度为辅。
桩在平面上的布置
①桩在平面内可以布置成方形(成矩形)网格或二角形风格(梅花式) 的形式,也可采用不等距排列。 ②群桩承载力合力点与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并使得基桩受水 平力和力矩较大方向有较大的抗弯模量 ③桩箱基础、剪力墙结构桩筏(含平板和梁板式承台)宜将桩布置 于墙下 ④框架—核心筒结构桩阀基础将桩相对集中布置于核心筒和柱下, 外围框架柱宜采用复合桩基
2.桩基设计等级
设计等级
建筑类型
甲级 乙级
重要的建筑 30层以上或超过100m的的高层建筑 体形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体建筑 20层以上框架—核心筒结构及其他对差异沉降有特殊要求建筑 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7层以上的一般建筑物及坡地、岸边建筑 对相邻既有工程影响较大建筑

桩基工程方案有哪些

桩基工程方案有哪些

桩基工程方案有哪些一、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某某项目桩基工程方案设计1.2 工程地点: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地段1.3 工程内容:某某项目是某某用途的建筑物,地基土层较为松软,需要进行桩基处理以增加地基承载力。

二、地质勘察2.1 工程地质概况: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工程地点地基土层主要为XXX土,属于XXX土层。

地基土层较为松软,存在一定的承载力不足。

2.2 地质灾害:工程地点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2.3 地质条件对工程影响:地基土层松软,承载力不足,对工程安全和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需要进行桩基处理以增加地基承载力。

三、桩基设计3.1 桩基选型:根据地质情况和工程要求,选用XXXX材料为主要材料,XXXX型号和规格的桩基作为主要承载结构。

3.2 桩基设计参数:根据承载力计算和地质勘察结果,确定桩基的直径、长度、间距等设计参数。

3.3 桩基类型: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确定采用摩擦桩、端承桩或者组合桩等不同类型的桩基。

四、施工方案4.1 施工技术:根据桩基设计要求,确定采用挖孔灌注桩、打入式桩或者钻孔灌注桩等不同的桩基施工技术。

4.2 施工工艺:确定桩基施工的整体工艺流程和施工控制要点,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4.3 施工安全:对桩基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并确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施工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安全。

五、质量控制5.1 施工质量监控:确定桩基施工的质量控制点和监测措施,实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检测。

5.2 施工质量验收:确定桩基施工完成后的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六、环境保护6.1 施工环境影响评估:对桩基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6.2 施工废弃物处理:确定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和处置措施,保证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七、总结综上所述,本桩基工程方案为某某项目的地基处理提供了详细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并对工程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虑。

桩基设计计算和验算内容

桩基设计计算和验算内容

桩基设计计算和验算内容根据承载能力无限大极限状态和正常添加极限状态设计的要求,桩基需进行下列一般而言计算和验算。

1、承载能力计算所有桩基则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计算内容包括∶(1)根据桩基的作用功能和特征分别进行桩基的竖向(抗压或抗拉)承载力计算和水平承载力计算;对于某些条件下的群桩基础宜考虑由桩群、土、承台相互作用产生的承载力群桩效应。

(2)对于桩身及承台的强度(受压、受弯、受拉和受圆头承载力)应进行计算;对于桩身遮住地面或桩侧钢线为可液化土,极限承载力小于50kPa(或不排水瑞维尼强度小于10kPa)的纤细土层中的细长桩尚应进行桩身压屈验算;对混凝土预制还要按施工阶段的吊装、运输和锤击积极作用进行强度验算。

(3)当桩端平面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很难说和沉降。

(4)对位于坡地、岸边的桩基应验算土体稳定性。

(5)应验算抗震承载力。

2、变形验算下列建(构)筑物桩基应进行变形验算:(1)桩端持力层为软弱土的一、二级建筑物桩基以及浮石桩端持力层为黏性土、粉土或存在软弱下卧层的一级建筑物桩基,应验算沉降;并宜考虑下端结构与基础的共同作用。

(2)受水平荷载较大、对发展水平变位要求严格的—级建筑物桩基,应验算水平本位;对安全等级为—级以及对变形有限定的基坑支护桩,尚应验算其变形。

柔性靠系船簇桩应计算其水平变形是否小于限值。

3、抗裂和裂缝宽度验算下列建筑物桩基应进行桩身和承台的抗裂和裂缝宽度预力验算;根据使用条件不允许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应进行抗裂验算;对使用上需限制裂缝宽度的需有桩基,应进行裂缝宽度求函数。

4、沉降观测建于黏性土、粉土的一级建筑物的桩基及软土地区的一、二级建筑物的桩基,其施工过程换用及建成后使用期间,必须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直至沉降稳定。

5、软土地区桩基设计原则东部软土地区的桩基应按下列市场导向设计:(1)软十中的下部结构官选择中,低压缩性的黏性土、粉土、中密和密实的砂类土以人及碎石类土作为桩端持力层;对于一级建筑物钢筋,不宜采用桩置于软弱土层上的摩擦桩。

桩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桩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桩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桩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是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工期安全,合理利用和配置施工资源,减少施工风险和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完成工程设计目标的详细计划。

以下是一个桩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的示例,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法、施工材料和设备、质量安全控制措施等。

一、施工组织设计1.项目概况:包括施工地点、周边环境、工程规模、工期等重要信息。

2.施工组织架构:确定施工队伍构成,明确各个职责和任务。

3.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规模和工期,拟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设定工作目标和时间节点。

4.施工资源配置: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施工人员、设备、材料等资源,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二、施工方法1.桩基础施工方法选择:根据工程需求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如钻孔灌注桩、挤土桩、钢筋混凝土桩等。

2.施工工艺流程:详细描述每个施工工艺的步骤和要求,包括桩基础的制作、安装、测量等。

3.施工技术要点:根据具体施工方法,列出施工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如灌注桩浆的浆液配比、挤土桩的土壤压实度要求等。

三、施工材料和设备1.材料选择:根据工程要求和规范,选择合适的桩基础施工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桩身保护材料等。

2.设备清单:列出所需的施工设备清单,并确保设备达到工作要求和安全标准。

3.材料和设备管理:制定材料和设备的采购、使用、储存和检验等管理措施,确保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和安全。

四、质量安全控制1.质量控制措施: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材料检验、工艺检验、强度检验等。

2.安全控制措施:列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控制措施,包括安全文明施工、安全检查、安全防护等。

3.质量、安全目标与评估:设定质量和安全目标,并制定评估标准和方法,对施工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监控。

五、环境保护措施1.环境影响评价:针对施工过程可能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2.施工废弃物处理: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确保环境卫生和资源利用。

桩基工程设计要素与承载力计算

桩基工程设计要素与承载力计算

桩基工程设计要素与承载力计算桩基工程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它将荷载通过桩身传递到更深的土层中,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桩基工程设计的关键是确定合适的桩型和桩长,并计算桩的承载力。

本文将从设计要素和承载力计算两个方面探讨桩基工程的相关知识。

一、设计要素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进行桩基工程设计的基础。

土层的稳定性、承载能力以及水文环境等都会对桩基工程产生影响。

因此,在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地质勘察,获得地质资料,以便确定桩基工程相关参数。

2. 桩的类型:根据桩体材料和桩的施工方式,桩可分为多种类型,如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桩、木桩等。

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桩型。

3. 桩的直径和长度:桩的直径和长度是确定桩体承载力的重要参数。

一般来说,桩的直径越大,桩体的承载能力越高;桩的长度越长,桩体的摩擦阻力越大。

因此,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确定合理的桩径和桩长。

4. 桩的布设形式:桩的布设形式包括桩的间距、排列方式以及桩身的布设方式等。

合理的桩布设形式可以降低桩体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整体承载力。

5. 桩顶承载能力:桩顶承载力是桩基工程设计的关键指标之一。

它是指桩头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桩顶承载能力的计算和确定需要考虑桩的类型、强度以及尺寸等因素。

二、承载力计算桩的承载力是指桩体在承受荷载时能保持稳定的能力。

桩的承载力计算需要考虑桩的竖向承载力和横向承载力。

1. 竖向承载力计算:桩体的竖向承载力由桩端承载力和桩身摩擦阻力组成。

桩端承载力是指桩底部的承载力,它受到桩顶荷载的作用。

桩身摩擦阻力是指桩身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通常通过施工负荷试验来确定。

2. 横向承载力计算:桩体在横向作用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弯曲和剪切变形。

横向承载力计算主要考虑桩的抗弯刚度和剪切刚度。

一般采用桩的弯矩-弯曲曲线和横向阻力曲线来计算桩体的横向承载力。

在桩基工程设计中,还需要考虑荷载的传递方式、桩土相互作用等因素。

简述桩基础的设计内容

简述桩基础的设计内容

简述桩基础的设计内容桩基础是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的一种基础形式,其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桩的类型选择、桩的数量和间距确定、桩的尺寸设计、桩的承载力计算等方面。

下面将对桩基础的设计内容进行简述,并提供相关的参考内容。

1. 桩的类型选择:在桩基础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适合工程的桩的类型。

常见的桩的类型有:钻孔灌注桩、静压桩、灌注桩、预制桩等。

选择桩的类型要考虑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包括地层条件、荷载特点、桩基础的施工条件等。

在选择桩的类型时,可以参考《桩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等相关规范。

2. 桩的数量和间距确定:桩的数量和间距的确定是桩基础设计中的重要步骤。

根据工程的荷载要求和地层条件,可以通过计算或经验确定桩的数量和间距。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静力法、动力法、最小桩间距法等。

在确定桩的数量和间距时,需要考虑桩的承载力、桩群的相互影响等因素。

可以参考《桩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中的相关要求和计算方法。

3. 桩的尺寸设计:桩的尺寸设计是桩基础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桩的尺寸设计包括桩的直径或边长、桩的长度等方面。

桩的尺寸设计要满足工程的荷载要求和地层条件,既要保证桩的承载力,又要保证桩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桩的尺寸设计常采用试验方法、经验公式和理论计算方法等。

参考《桩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等相关规范中的尺寸设计要求和计算方法。

4. 桩的承载力计算:桩的承载力计算是桩基础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桩的承载力计算要考虑桩的侧阻力和端阻力,并进行合理的安全系数选取。

桩的承载力计算常采用静力法、动力法等。

静力法常用的计算方法有:施工竖向承载力法、静力触探法等。

动力法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动力触探法、动力静曳力法等。

承载力计算时可以参考《桩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中的相关要求和计算方法,也可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

综上所述,桩基础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桩的类型选择、桩的数量和间距确定、桩的尺寸设计、桩的承载力计算等方面。

桩基设计十个基础要点

桩基设计十个基础要点

桩基设计十个基础要点一、关于大直径桩(dge;800mm)极限侧阻力和极限端阻力的尺寸效应1.大直径桩端阻力的尺寸效应。

主要原因是桩成孔卸载造成的孔底土回弹,造成端阻力的降低,类似于深基坑的回弹。

大直径桩静载试验曲线均呈缓变型,反映出其端阻力以压剪变形为主导的渐进破坏。

G.G.Meyerhof(1998)指出,砂土中大直径桩的极限端阻随桩径增大而呈双曲线减小。

2.大直径桩侧阻尺寸效应系数,桩成孔后产生应力释放,孔壁出现松弛变形,导致侧阻力有所降低,侧阻力随桩径增呈双曲线型减小。

二、岩溶地区的桩基设计原则(规范3.4.4条)一不宜采用管桩的原因如下1.管桩一旦穿过风化岩层覆盖就立即接触岩层,管桩很容易就破坏,破坏率达30%~50%。

2.桩尖接触岩面后,很容易沿倾斜的岩面滑移,造成桩身倾斜,导致桩身断裂或倾斜率过大。

3.桩长难以把握,配桩困难。

4.桩尖落在基岩上,周围土体嵌固力小,桩身稳定性差。

三、灌注桩后注浆1.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于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注浆阀注入水泥浆,使桩端、桩侧土体(包括沉渣和泥皮)得到加固,从而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

承载力一般可提高40%~100%(但湖北省标DB42/242-2003规定不宜超过同类非压浆桩的1.3倍),沉降可减少20%~30%,可使用与除沉管灌注桩外的各种钻、挖、冲孔桩。

2.增强机理:后注浆对桩侧及桩端土的加固作用,表现为:固化效应-桩底沉渣及桩侧泥皮因浆液渗入而发生物理化学作用而固化,充填胶结效应-对桩底沉渣及桩侧泥皮因渗入注浆而显示的充填胶结,加筋效应-因劈裂注浆现成网状结石。

3.增强特点:端阻的增幅高于侧阻,粗粒土的增幅高于细粒土。

桩端、桩侧复式注浆高于桩端、桩侧单一注浆。

这是由于端阻受沉渣影响敏感,经后注浆后沉渣得到加固且桩端有扩底效应,桩端沉渣和土的加固效应强于桩侧泥皮的加固效应;粗粒土是渗透注浆,细粒土是劈裂注浆,前者的加固效应强于后者。

桩基础的设计

桩基础的设计
桩基础的设计应符合安全、合理合经济的要求。
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构筑物承载力或沉降要求时, 一般可提出桩基础、地基加固方案进行比较。当天然地基承载 能力已基本满足或差不多而地基沉降偏大时,也可考虑在地基 中设置部分桩,成为一种沉降控制桩基础,此时,需按控制 沉降进行桩基础设计。
对桩和承台来说,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合耐久性。
1x = 0.56 1x + 0.2
1y = 0.56 1y + 0.2
(a)锥形承台; (b)阶形承台 四桩以上(含四桩)承台角桩冲切计算示意
(2)三桩三角形承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 :
底部角桩:
( ) N l
11
2c1 + a11
hp tg
1
2
f tho
0.56
11 = 11 + 0.2
向设置联系梁。
4) 联系梁顶面宜与承台顶面位于同一标高。联系梁 宽度不宜小于250mm,其高度可取承台中心距的 1/10~1/15,且不宜小于400mm。
5) 联系梁配筋应按计算确定,梁上下部配筋不宜小 于2根直径12mm钢筋;位于同一轴线上的联系梁纵 筋宜通长配置。
承台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间隙应灌 注素混凝土,或采用灰土、级配砂石、压实 性较好的素土分层夯实,其压实系数不宜小 于0.94。
5、验算作用于单桩的荷载,若不符合要求,需调整平面布置与承台 尺寸再进行验算,直至满足要求。
6、验算群桩承载力和变形,若不符合要求则返回第4步修正设计,直 至满足要求。
7、桩身结构设计和计算。 8、承台设计和计算。 9、绘制桩位、桩身结构和承台结构施工图,编制设计说明。
2 桩型和持力层的选择
一、桩型、截面和桩长选择原则

桩基工程方案内容

桩基工程方案内容

桩基工程方案内容一、项目概况桩基工程是指利用桩基承载土体和分散水平荷载,向土体中打入或钻入预制的桩体,通过桩与土体之间的作用,使土体和桩基构成整体来承担土体和分散水平荷载的一种地基工程。

本次桩基工程设计项目的名称为XX工程,项目地址位于XX市XX区。

项目占地面积XX平方米,建筑规模较大,需要进行桩基处理,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工程背景本次桩基工程设计是作为XX工程的配套工程之一,主要用于建筑地基基础的承载和支撑。

由于地下地层复杂、承载能力较低,地基条件较差,因此需要进行桩基工程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本次项目的成功实施将极大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三、工程目标1. 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满足建筑设计要求;2. 优化桩基工程设计方案,降低工程造价和时间,提高工程施工效率;3. 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确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

四、地质勘察结果分析对工程周边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得到了以下结果:1. 地层分布:地层由上至下分为表土层、填土层和基岩层。

表土层为宽约1-2米的上部杂填土,填土层为均匀密实的砂土层,厚度约5-8米,基岩为较坚硬的花岗岩。

2. 地下水情况:地下水位较深,一般在填土层以下15米至20米深度。

3. 地质力学性质:填土层地基承载能力差,降水后易发生松软、下沉现象。

根据以上地质勘察结果,填土层地基承载能力较差,因此需要进行桩基处理,以满足工程的承载和稳定要求。

五、桩基设计方案1. 基础类型:本工程采用挖土桩作为基础,挖土桩适用于填土较深、地基承载能力差的情况,且具有对土层的垂直排土作用,在岩石层中也有较强的实际承载力。

2. 桩基布置:按照设计要求,桩基布置为均匀分布,桩径、桩间距和桩深根据土层特性和荷载要求设计确定。

3. 桩基材料:本工程桩基采用混凝土桩为主,混凝土桩具有强度高、施工方便等特点,能够有效满足工程要求。

4. 桩基施工工艺:桩基施工工艺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桩基设计要点范文

桩基设计要点范文

桩基设计要点范文桩基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在桩基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要点需要特别注意,包括荷载计算、桩的类型选择、桩的直径和长度、桩的布置以及施工工艺等。

首先,荷载计算是桩基设计的关键。

在进行荷载计算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自重、荷载的种类、荷载的大小以及地基土的力学性质等因素。

其中,荷载的种类包括静荷载和动荷载,静荷载可以分为永久荷载和临时荷载,动荷载则包括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地基土的力学性质包括土的强度、土的承载力以及土的变形特性等。

其次,选择适当的桩的类型也是桩基设计的重要要点。

常见的桩的类型有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预制桩、螺旋桩等等。

不同类型的桩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因此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桩型。

第三,桩的直径和长度的确定也是桩基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桩的直径和长度应该满足地基土的承载力要求,确保桩能够承受建筑物的荷载。

对于荷载较大的建筑物,需要选择直径和长度较大的桩,以增加桩的承载能力。

此外,桩的布置也是桩基设计的重要要点之一、桩的布置应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地基土的力学性质进行合理的布置,以确保桩能够有效地分担荷载,避免集中荷载对地基土的过度压实,从而导致地基沉降或不均匀沉降。

最后,施工工艺也是桩基设计中需要重视的要点。

施工工艺涉及到桩的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等,需要根据具体的桩型和地质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

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到桩的质量和稳定性,因此需要在桩基设计中充分考虑。

综上所述,桩基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多个关键要点。

荷载计算、桩的类型选择、桩的直径和长度、桩的布置以及施工工艺等都是桩基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重要要点。

只有在这些要点上做好充分的考虑和规划,才能保证桩基设计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桩基础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桩基础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桩基础设计
桩基础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形式之一,主要用于承受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到地下土层中。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中的桩基础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基础类型选择: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选择适合的桩基础类型,如钻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桩等。

2. 桩的数量和布置: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地质条件,确定桩的数量和布置方式,以保证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 桩的直径和长度: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地质条件,计算出桩的适宜直径和长度,以满足建筑物的承载要求。

4. 桩的材料选择:根据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桩材料,如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等。

5. 桩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根据选定的桩基础类型和地质条件,确定桩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以保证桩基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6. 桩基的承载力计算:根据桩的尺寸和材料特性,计算桩基的承载力,以确保桩基能够承受建筑物的荷载。

7. 桩基的沉降和变形计算:根据桩的尺寸和地质条件,计算桩基的沉降和变形,以评估桩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8. 桩基的施工监测和验收:对桩基的施工过程进行监测和验收,以确保桩基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中的桩基础设计涉及到桩的类型选择、数量和布置、直径和长度、材料选择、施工方法和工艺、承载力计算、沉降和变形计算以及施工监测和验收等方面。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工程要求和地质条件,合理设计桩基础,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桩基础课程设计08612

桩基础课程设计08612

桩基础课程设计目录(一)、计算部分1.确定桩型、桩长、截面尺寸及承台埋深2.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3.确定桩数及桩的平面布置4.确定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并验算5.基变形验算6.桩身结构设计7.承台设计8.绘制桩身及承台施工图(二)、施工部分一、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设备、确定桩型二、组织方案一、计算部分1•确定桩型、桩长、截面尺寸及承台埋深根据荷载和地质条件,以第④层粘土为端持力层,釆用截面尺寸为300mmX300mm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桩端进入持力层1. 5m, 桩长为8. 0m,承台埋深1. 7m o2.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根据下列公式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Q』Q-k + (2贰=知工%/ + qpkApA p = 0.3 x 0.3 = O.O9m2u p =4x0.3 = 1.2m2Q U k= Q* + Qpk = % 工q』i+q』p=2500x 0.09 x (60x 2.0+38x4.5 + 82x1.45) xl.2 = 716.88RN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他冰/2 = 716.8/2 = 358kN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J2艮=430kN3.确定桩数及桩的平面布置1)桩数:先不计承台和承台上覆土重,因偏心荷载(M)桩数,根据规:标准值二设计值/I. 35初定y 空仝= 1.1 X 20/1二巧"3取桩数n=6根R4302)桩的中心距挤土预制桩(3〜4) d二0. 9'1.2 取s=l. 0m3)采用行列式方式布置,如下图:4)桩承台设计A.桩承台尺寸,根据桩的排列,桩的外缘毎边向外延伸净距d/2=150mm,则承台长度a二1000X2+150X2X2二2600mm,承台宽度b二1000+150X2X2二1600mm,承台埋深1. 7m。

B.承台及上覆土重,去承台及上覆土的平均重度y = 20kN/m3 则承台及上覆土重G& =2.6x1.6x17x20 = 141.4灯V4.确定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并验算①按中心荷载计算:N 严 2820/1.35+ 141.4 6 = 3hkN<R = 430kN 所以满足设计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桩基础设计要点
桩基础设计的包括下列各项:
(1(选择桩的类型和几何尺寸;
(2(确定单桩的竖向(和水平向)承载力设计值;
(3(确定桩的数量、间距、布桩方式;
(4(验算桩基的承载力和沉降;
(5(桩身结构设计;
(6(承台设计;
(7(绘制桩基施工图;
桩的质量检测:
(1(开挖检查。

只限于对所暴露的桩身进行观察。

(2(抽芯法。

在灌注桩桩身内钻孔(直径100~150mm),取混凝土芯样进行观察和单轴抗压试验。

(3(声波检测法。

(4(动侧法。

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
随着桩顶荷载的逐级增加,桩截面的轴力、位移、桩侧摩阻力不断变化。

起初,Q值较小,桩身截面位移主要发生在桩身上段,Q
主要由上段桩侧阻力承担。

当Q 增大到一定数值时桩端产生位移,
桩端阻力开始发挥,直到桩底持力层破坏、无力支承更大的桩顶荷载,基桩处于承载力极限状态。

桩端阻力的发挥不仅滞后于桩侧阻力,而且其充分发挥所需的
桩底位移值比桩侧摩阻力到达极限所需的庄身截面位置大得多。


此,在工作状态下,单桩桩端阻力的安全储备一般大于桩侧阻力的安全储备。

此外,桩长对荷载的传递也有重要的影响。

但桩长较大(例如
l/d>25)时,因桩身压缩变形大,桩端反力尚未发挥,桩顶位移已超过实用所要求的范围,此时传递道桩端的荷载极为微小。

因此,很
长的桩实际上总是摩擦桩,用扩大桩端直径来提高承载力是徒劳的。

桩侧负摩阻力:
桩图之间的相对位移方向决定了桩侧摩阻力的方向,当桩周
土层相对于桩侧向下位移,桩侧摩阻力方向向下,称为负摩阻。

通常,在下列情况下考虑负摩阻力作用。

(1(桩穿越较厚松散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欠固结土层进入较硬土层时。

(2(桩周存在软弱土层,邻近桩侧地面承受局部较大的长期荷载,或地面大面积堆载(包括填土)时。

(3(由于降低地下水位,使桩周土中有效应力增大,并产生压缩沉降时。

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单桩的竖向承载力主要取决于地基土对桩的支承能力和桩身的材料强度。

一般情况下,桩的承载力由地基土的支承能力所控制,材料强度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只有端承桩、超长桩及桩身质
量有缺陷的桩,桩身材料强度才起控制作用。

此外,当桩的入土深度较大、桩周土质软弱且比较均匀、桩端沉降量较大,尤其是
高层建筑或对琛将有特殊要求时,还应考虑桩的竖向沉降量,按上部结构对沉降的要求来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最常用确定方法(根据地基土对桩的支承能力):
(1)静载荷试验静载荷试验是评价单桩承载力最为直观和可靠的方法,其除了考虑到地基土的支承能力外,也计入了桩身材料强度对于承载力的影响。

对于一级建筑物,必须通过静载荷试验。

在同一条件下,试桩的数量不易少于总数的1%,并不少于3 根。

工程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2)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
(3)静力触探法
(4)经验公式法
(5)动力试桩法。

此法是应用物体振动和应力波的传播理论来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以及检验桩身完整性的一种方法。

桩的抗拔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桩身材料强度与桩与土之间的抗
拔侧阻力和桩身自重。

上拔时形成的桩端真空吸引力所占比例不大,且可靠性不高,可不与考虑。

[例题1]:某预制桩桩径400mm,桩长10m,穿越厚度l1=3m,液
性指数
l=0.75的粘土层;进入密实的中砂层,长度l2=7m。

桩I
基同一承台中采用3 根桩,桩顶离地面1.5m。

试确定该预制桩
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和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解]:查表得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 sik为:
粘土层:I l=0.75,q s1k=50kpa;
中砂层:密实,可取q s2k=80kpa;
桩的入土深度:h=1.5+3+7=11.5m,查得预制桩的修正系数为1.0。

查表得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pk为:
密实中砂,h=11.5m,q pk=5100~6300kpa,可取q pk=6000kpa。

故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
Q u k =
Q
s
k
+
Q
p
k
=
u
p

q
si
k
L i+
q
p
k
A p
=π×0.4×(50×3+80×7)+6000×π×0.4 /4 =892.21+753.98
=1646.19kN
因该桩基属桩数不超过3根的非端承桩基,可取群桩效应系数ηc=0,ηs=ηp=ηsp=1.0,γs=γp=1.65.
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
R=ηs Q s
k
/
γ
s
+
η
p Q p
k

p
+
η
c Qck/γc
= Q sk/γs+Q pk/γp
=892.1/1.65+753.98/1.65
=998kN
基桩竖向承载力验算:
2
(1(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承受轴心荷载的桩基,其承载力设计值R 应符合下列要求:γ0N≤R
承受偏心荷载的桩基,除应满足上式要求外,尚应满足下式要求:γ0N max≤1.2R
式中:N、N max
—桩顶竖向压力、最大竖向压力设计值;
γ
—建筑结构重要性系数;
(2(荷载效应基本组合
地震震害调查表明,不论桩周土如何,基桩竖向承载力
均可提高25%,故:
轴心荷载作用下:N≤1.25R
偏心荷载作用下,除应满足上式要求外,尚应满足下式
要求:N max≤1.5R
桩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检算:
当桩端平面以下受力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
下卧层的承载力检算。

桩基沉降验算:
当建筑物对桩基的沉降有特殊要求时,或桩端存在有软
弱下卧层,或为摩擦型群桩基础时,尚应考虑桩基的沉
降验算。

目前,在工程中计算桩基沉降量,仍假定桩群为一假想的实体深基础,按与浅基础相同的计算方法和步
骤计算桩尖平面以下由附加应力引起的压缩层范围内地基的变形量,但计算过程中各土层的压缩模量,按实际
的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有试验确定;
桩的水平承载力与位移:
确定单桩水平承载力的方法,以水平静荷载试验最能反映实际情况,所得到的承载力和地基水平抗力系数最符
合实际情况,若预先埋设量测元件,还能反映加荷过程中桩身截面的内力和位移。

“m”法:假定地基水平抗力系数随深度承线性增加,即
n=1。

桩身最大弯矩及其位置:
要设计桩截面配筋,最关键是求出桩身最大弯矩值M mzx 及其相应的截面位置Z0,根据最大弯矩截面剪应力为零的条件,可导出其计算过程如下:
(1(由C D=aM0/H0查表得相应的换算深度z(=aZ),则
Z
=z/a
其中,C
D
—最大弯矩截面系数
C M—最大弯矩系数
a—桩的水平变形系数,其单位为1
/m,a=5
mb1
EI;
b1—桩的截面计算宽度,b1=
k
f
(d+1)d>1m;
b1=k f(1.5d+0.5) d≤1m;k f—桩的形状
系数,方桩截面k f=1.0,圆形截面桩
k f=0.9,d—桩的直径,方形截面时为桩的
边长b。

计算桩的抗弯刚度EI 时,对于钢
筋混凝土桩,可取Ei=0.85E C I0,其中,E C 为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I0为桩身换算截面惯
性矩。

(2(由z查表可得桩身最大弯矩系数C M,即
M ma
=C M M0
x
一般桩的入土深度达4.0/ a 时,桩身内力
及位移几乎为零。

在此深度以下,桩身只需按构
造配筋或不配钢筋。

桩基础设计要点
桩基础的设计应力求选型恰当、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对桩和承台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对地基主要是桩端持力层)有足够的承载力和不产生过量的变形,其设计内容和步骤有如下或如图所示。

(1(进行调查研究,场地勘查,收集有关资料;
(2(综合勘察报告、荷载情况、使用要求、上部结构条件等确定桩基持力层;
(3(选择桩材、确定桩的类型、外形尺寸和构造;
(4(确定单桩的承载力设计值(水平、竖向);
(5(根据上部结构荷载情况,初步拟定桩的数量和平面布置;
(6(根据桩的平面布置,初步拟定承台的轮廓尺寸及承台低标高;
(7(验算作用于单桩上的竖向和横向荷载;
(8(验算承台尺寸及结构强度;
(9(必要时验算桩基的整体承载力和沉降量,当持力层下有软弱下卧层时,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

(10)单桩设计,绘制桩和承台的设计结构及施工详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