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本科毕业论
法学正当防卫毕业论文范文
法学正当防卫毕业论文范文摘要:正当防卫是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正当防卫的概念、构成要件、适用范围以及限制条件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正当防卫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期为正当防卫制度的准确适用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正当防卫;构成要件;适用范围;限制条件一、引言在现代社会,法律作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工具,其中的正当防卫制度更是备受关注。
正当防卫作为一种合法的行为,允许公民在特定情况下采取必要的防卫措施,以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
然而,正当防卫的认定和适用在实践中往往存在诸多争议和困惑,因此,对正当防卫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正当防卫的概念与历史沿革(一)正当防卫的概念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二)正当防卫的历史沿革正当防卫制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代的“以直报怨”到现代刑法中的明确规定,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正当防卫的规定和适用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体现了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和对正义的追求。
三、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一)存在不法侵害不法侵害是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
不法侵害不仅包括犯罪行为,还包括一般违法行为,但必须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和紧迫性的行为。
(二)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正当防卫必须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即已经开始且尚未结束。
如果不法侵害尚未开始或者已经结束,就不能进行正当防卫。
(三)防卫目的的正当性防卫行为必须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而不是出于报复、泄愤等不正当目的。
(四)防卫手段的必要性和相当性防卫手段应当是必要的,即在当时的情况下,没有其他更温和的手段可以避免不法侵害。
同时,防卫手段的强度应当与不法侵害的强度相当,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论正当防卫(论文12篇)
《论正当防卫》论正当防卫(一):正当防卫制度是我国法律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始终同人类社会的礼貌、进步齐头并进,与人类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历史同步发展。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每一个公民的权利,是激励和保障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利益,预防和打击犯罪,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现行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概念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职责。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职责。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职责,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从这一具体规定出发,我国学术界对正当防卫的定义出现了多种不同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正当防卫是指采取损害不法侵害人利益的方法,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行为。
①笔者较为赞同以下这一观点;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其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没有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笔者认为不论什么观点都应强调:(1)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笔者比较赞同第二种观点是因为它更多的强调了正当防卫的限度,既体现了对正当防卫人的保护,也体现了对被防卫人的保护,更有利于实现法律的公平、公正、平等的价值取向。
(2)正当防卫的正当性、合法性和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二、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一)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又称基础性条件即指存在不法侵害行为。
什么是不法侵害行为呢有的学者认为不法侵害行为是指客观上发生的危害社会的行为,而危害社会的行为指的是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或过失,在客观上又有社会危害性的违法犯罪行为。
浅析防卫过当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浅析防卫过当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引言防卫过当是刑事辩护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涉及到人身权利的保障和法律限制的平衡。
防卫过当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正当防卫范围内,防卫行为超过必要限度的情形。
这种情况下,防卫人的行为可能构成过错或犯罪,对于其后果负有法律责任。
防卫过当问题,在实践中频繁出现,既需要刑事法律规则的明确界定,也需要合理的法律适用和司法裁判。
本文将对防卫过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思考,以期对相关法律问题有更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一、防卫过当的概念和特征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性质上属于正当防卫,但是其手段或者结果却超出了法律规定的必要限度,给被防卫人造成了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等后果,从而导致防卫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防卫过当的特征主要包括:(1)正当性:防卫过当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防卫人的防卫行为不能超越武力攻击的事实及其危险性和紧急情况。
(2)必要性:防卫人行使自卫权应当具有必要性,即必须采取有限度的、精确的、及时的手段进行防卫,不能超出正当自卫的必要限度。
(3)过度性:防卫过当的行为超出了正当防卫的必要行为限度,防卫人的行为过于过度,力度过大,造成了不应有的后果。
二、防卫过当的认定原则1. 是否在紧急情况下采取行动刑法第20条规定的“紧急防卫”中明确规定,紧急情况下的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因此,判断防卫是否合法,首先要看是否处于紧急情况下。
2. 是否超出合理必要限度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是指不能超过当时攻击或者其他侵害的危险程度及其临界值,不能超过攻击行为的程度和结果的风险,不能超出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判断防卫是否超过必要限度,要考虑到双方人数、力量、武器情况等条件,以及被攻击人的行为是否激怒了防卫人。
3. 是否曾经受到危险威胁被攻击人对攻击者进行防卫时,需要考虑攻击行为对自己、他人以及社会全局的危害作用,而防卫行为是否超过合理必要限度,则需要看防卫人是否曾经受到危险威胁。
3. 防卫过当刑事责任的认定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应当依据以下几个原则进行认定:(1)与被保护的利益大小和危险严重程度有关如果被保护的利益极为重要,而攻击方实施的是极其危险的暴力行为,则相应需要采取更为严厉的防卫行为。
论正当防卫论文范文4000
论正当防卫论文范文前言正当防卫是刑事法律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它是指被侵害者在受到非法侵犯时,为了保护自己合法权益而采取的合法防卫行为。
正当防卫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一直是法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对正当防卫的定义和要件的解读出发,探讨正当防卫的合法性和限制问题,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阐述正当防卫的作用和意义。
一、正当防卫的定义和要件正当防卫是指在被侵害者面对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合理使用防卫手段进行抵抗的行为。
其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非法侵害行为:正当防卫要求被害人只有在受到非法侵害时才能采取防卫行为。
所谓非法侵害行为包括违反法律规定的威胁、伤害、侵占等行为。
2.危害迫在眉睫:被害人采取正当防卫行为的时机必须是在受到侵害的即时威胁下。
在这种情况下,被害人为了自我保护必须立即作出反击,而不能等待其他救助措施。
3.必要防卫手段:正当防卫要求被害人采取的防卫手段必须是必要的、适度的。
即被害人在自我保护的过程中,不能超越对抗非法侵害所必需的限度。
二、正当防卫的合法性和限制正当防卫是一种合法的行为,它是人们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合理手段,但也有一些限制:1.非法防卫的排除:正当防卫要排除任何非法的因素。
即被害人无法以正当防卫的名义去实施非法行为,正当防卫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2.防卫行为是否必要和适度:被害人在使用防卫手段时,应该充分评估被侵权行为的严重性,并选择必要和适度的手段进行反击。
防卫行为不得过度,否则可能对他人人身、生命造成不必要伤害。
3.法定防卫情节的限制:有些国家的法律规定了正当防卫的具体限制情节,例如必须在夜间、侵害人必须使用凶器等。
被害人的防卫行为应符合相应的法律规定。
三、正当防卫的作用和意义正当防卫作为一种合法手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和意义:1.自我保护的权利:正当防卫保障了个人和财产的安全,对于那些无法获得及时警察支援的人们来说,正当防卫是一种合理的自我保护手段。
2.维护社会秩序:正当防卫的存在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威慑作用,使潜在的侵权者在考虑自己行为后果时多一份顾虑,从而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秩序。
法学正当防卫毕业论文范文
法学正当防卫毕业论文范文标题:法学正当防卫的适用与界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例摘要:正当防卫是保护自身和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一种合法行为,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正当防卫的适用与界限。
文章首先对正当防卫的涵义进行了概述,接着分析了正当防卫的条件与要素,并分别从过度正当防卫和累计正当防卫两个角度讨论了适用和限制。
最后,本文总结了正当防卫的重要性,指出了相关的研究问题和展望。
关键词:正当防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适用与界限一、引言正当防卫作为一种合法行为,是每个人在面对他人的非法侵害时保护自身和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对正当防卫进行了规范和限制。
本文旨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角度,探讨正当防卫的适用与界限,以增强人们对法律的理解和遵守。
二、正当防卫的涵义正当防卫是指在受到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抵抗或防御的行为。
正当防卫的关键要素包括:非法侵害、危害不等级、损害处于危险状态、必要性、无其他办法可行等。
三、正当防卫的条件与要素1. 非法侵害:正当防卫行为的前提是受到非法侵害。
非法侵害是指他人或社会成员非法地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的实际威胁或实际侵害。
2. 危害不等级:正当防卫行为的后果应当在一定限度内与受到的非法侵害进行对应,即要求危害不等级性,即不适用于轻微的非法侵害。
3. 损害处于危险状态:正当防卫行为应当发生在受到非法侵害时或即将受到非法侵害的关键时刻,即要求损害处于危险状态。
4. 必要性:正当防卫行为应当是保护受到侵害人的最后手段,即没有其他更安全的方法可以采取。
5. 无其他办法可行:正当防卫行为应当排除他人的合法权益,即没有其他办法可行。
四、过度正当防卫与累计正当防卫1. 过度正当防卫:过度正当防卫是指在正当防卫行为中使用的手段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或者危险。
过度正当防卫是不被法律所允许的。
法学专业(开放本科)毕业论文-浅析我国的正当防卫制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题目:浅析我国的正当防卫制度专业法本年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论文完成日期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课题审批表浅析我国的正当防卫制度【内容摘要】正当防卫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在我国刑法和民法中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项重要法律权利和手段,起到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及公民人身、财产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之目的。
本文着重于阐述我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制度。
通过对正当防卫的概念、特征、成立条件、防卫过当及特别防卫权等法律问题进行剖析,并阐述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由此提出关于正当防卫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操作运用的相关问题,并结合我国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内容的规定,进一步对正当防卫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正当防卫防卫过当不法侵害特别防卫权必要限度目录一、正当防卫的概念、目的与特征------------------------------1二、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2 (一)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2 (二)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3 (三)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3 (四)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4 (五)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4三、关于防卫过当-------------------------------------------5四、特别防卫权---------------------------------------------6五、现行正当防卫制度的法律效应和社会效应-------------------7六、刑法对正当防卫规定的不足之处及其完善的意见------------7(一)我国现行正当防卫制度存在的问题-----------------------7 (二)对完善正当防卫制度的建议-----------------------------9 参考文献-------------------------------------------------11引言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是鼓励和保障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国家、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威慑犯罪分子、制止和预防犯罪,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毕业论文:论正当防卫
论正当防卫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正当防卫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是鼓励和保障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国家、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威慑犯罪分子、制止和预防犯罪,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但权利的行使必须符合——定的条刊:,否则就会造成新的不法侵害。
下面就对正当防卫的构成和注意问题及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井就我国立法中的正当防卫有关问题做出阐述和分析。
一、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和应注意的问题在我国刑法理论界,对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具有不同的观点.但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三种观点:,“五要件说”、“四要件说”、“二要件说”。
“五要件说”即认为正当防卫必须符合五个条件、即(1)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2)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正在进行:(3)防卫行为必须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4)。
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利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5).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的损害.“四要件说”即认为正当防卫应该具备四个条件:即(1)必须是不法侵害行为,才能实施正当防卫;(2)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行为,才能实施正当防卫;(3)必须是针对实施不法侵害行为人的防卫:(4)。
防卫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四要件说”和“五要件说"的唯一区别在于“五要件说”将防卫的目的作为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之一,另外的四个条件与“四要件说”并不本质性的差别。
“二要件说"即首先将正当防卫的构成分为两个条件; 先决要件和合法性要件,然后在各个要件下分析出几个要素。
正当防卫毕业论文
正当防卫毕业论文正当防卫毕业论文在法律领域中,正当防卫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是指在面临非法侵害时,为保护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采取的合法行为。
正当防卫的原则在各国法律体系中都有所体现,但在不同的法律体系中,其具体规定和适用条件可能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正当防卫的定义、适用条件以及与其他相关法律原则的关系。
首先,正当防卫是指在面临非法侵害时采取的合法行为。
非法侵害可以包括对人身、财产的威胁或实际伤害。
在这种情况下,被侵害者有权采取必要的手段来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安全。
正当防卫的行为必须符合合理性和必要性原则,即行为必须是合理的,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其次,正当防卫的适用条件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大多数法律体系中,正当防卫的适用条件包括:非法侵害的存在、防卫行为的必要性、防卫行为的合理性以及防卫行为的合法性。
非法侵害的存在是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只有在面临非法侵害时,才能采取正当防卫行为。
防卫行为的必要性意味着被侵害者必须采取合理、必要的手段来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安全。
防卫行为的合理性要求被侵害者的行为符合一般人的正常判断,即在同样的情况下,一般人也会作出相同的反应。
防卫行为的合法性要求被侵害者的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不能超过法律的限度。
正当防卫与其他相关法律原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原则有着相似之处。
紧急避险原则是指在面临紧急危险时,为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安全而采取的合法行为。
正当防卫可以被视为紧急避险的一种形式,因为在面临非法侵害时,被侵害者需要及时采取行动来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安全。
其次,正当防卫与自卫原则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卫原则是指在面临实际或潜在的攻击时,为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安全而采取的合法行为。
正当防卫可以被视为自卫的一种形式,因为在面临非法侵害时,被侵害者需要采取行动来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安全。
最后,正当防卫的适用范围和限度是一个需要仔细权衡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正当防卫的适用范围和限度可能会因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法律论文: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解析
法律论文: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因此,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是刑法对正当防卫设立的一个限度条件。
理解该条件,必须首先解决何为“必要限度”的问题。
关于必要限度,目前我国刑法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为基本相适应说,认为防卫的必要限度,是指防卫行为必须与不法侵害行为相适应。
所谓相适应,当然不是要求两者完全相等,而是指防卫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从轻重、大小等方面来衡量大体相适应。
至于判定必要限度,主要根据侵害行为的性质、方法和强度以及防卫人所保护的利益的性质等具体情况来分析⑤ 。
第二种观点为必需说,认为防卫行为是否超过必要限度,一定要从防卫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全面衡量,应以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的客观实际需要作为防卫的必要限度。
因为正当防卫是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制止不法侵害,保护自己或他人合法权益(包括公共利益),既是正当防卫的基本原则,也是正当防卫的目的。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使用的强度,就不应该被不法侵害的强度所限制。
只要防卫在客观上有需要,防卫强度就可大于、也可以小于、还可以相当于侵害强度⑥。
有的学者还指出,该种观点并不主张对防卫手段不加任何限制,“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这就是限制⑦。
第三种观点为相当说或折衷说,认为所谓防卫的必要限度,是指防卫行为及其造成的损害是制止不法侵害所必要的,且防卫行为的性质、手段、强度、及造成的损害与不法侵害行为的性质、手段、强度及可能造成的损害基本相适应⑧ 。
关于必要限度的理解,有学者正确地指出,“关于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实际上可以分为两个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区别的问题:一是何为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二是如何确定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⑨ 这应当成为全面理解必要限度的一个出发点。
基本相适应说只是基本上解决了如何判断必要限度的问题,而忽视了对何谓必要限度的界定,由此造成刑法规定正当防卫制度鼓励公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立法宗旨的实现受到了削弱。
法学专业论文范文分享 浅析正当防卫限度的司法认定问题及对策
浅析正当防卫限度的司法认定问题及对策摘要正当防卫制度的设立于普通大众而言,是其在遭受不法侵害时能够合法实施的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手段,是其判断司法是否公正的一尺标杆。
虽然我国刑法学界对正当防卫的讨论从未停止,但于司法实践中关于正当防卫限度的认定,依旧难以把握,从而导致众多案件被认定为是过当防卫。
在司法实践中,案件事实相似,认定结果却不一致的情形也是非常普遍,这也使得“是否成立正当防卫”成为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基于全国 2017 年至 2020 年间关于正当防卫的判决书调查结果,重点分析了一些二审中改判的样本案例,归纳、剖析司法实务中正当防卫限度认定的标准,在对正当防卫限度在司法认定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展开进一步解读的同时,还表达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态度。
关键词:正当防卫;防卫限定;司法认定;问题;对策目录绪论 (3)一、正当防卫相关概述 (3)二、防卫限度司法认定存在的问题 (4)(一)防卫限度认定规则的不完善 (4)1.防卫限度界定标准模糊 (4)2.防卫行为认定过于理性 (4)(二)防卫限度司法认定的额外限制 (5)1.防卫人躲避义务限制 (5)2.防卫行为紧迫性要件限制 (5)(三)判定特殊防卫过于严苛 (6)1.将特殊防卫认定为防卫过当 (6)2.忽视特殊防卫的环境影响 (6)三、对防卫限度司法认定的建议 (7)(一)明确防卫限度的认定标准 (7)1.明确防卫限度的判断思路 (7)2.保护防卫人法益 (7)(二)整体把握防卫行为 (8)1.把握持续性侵害的层次性 (8)2.明晰不法侵害的范围 (8)(三)通过指导性案例明确防卫的界限 (9)1.完善案例指导制度 (9)2.加大指导性案例发布 (9)四、结论 (10)参考文献 (10)绪论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期间,司法实践中各种暴力案件有增无已,再加上法治思维日渐深入人心,我国公民在面对不法侵害时已习惯用法律武器维护本人的合法权益。
面对暴力事件,正当防卫出现的频率大大提升,正当防卫案件的认定与否成为司法界与社会大众时刻关注的焦点。
论正当防卫毕业论文
论正当防卫毕业论文正当防卫是指在遭受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采取的合法行为。
在法律上,正当防卫是一种合法的自卫行为,被视为一种合理的反击手段。
然而,正当防卫的概念和适用条件并非一成不变,它受到社会、文化、法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正当防卫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首先,正当防卫的概念是相对而言的。
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对正当防卫的理解和界定可能存在差异。
在某些社会中,正当防卫可能被视为一种个人权利的体现,而在其他社会中,它可能被视为一种对社会秩序的保护。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对正当防卫的界定存在争议。
其次,正当防卫的适用条件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正当防卫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被侵害人必须面临非法侵害的现实威胁。
这意味着正当防卫不能是主观臆断或预防性的,而是针对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的非法侵害。
其次,被侵害人的防卫行为必须是必要的。
这意味着被侵害人在采取防卫行为时,应尽量选择最小限度的手段,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最后,被侵害人的防卫行为必须是合理的。
这意味着被侵害人的防卫行为不应超出正当防卫的范围,例如使用过度的武力或采取过度的手段。
然而,正当防卫的适用条件并非一成不变。
在某些情况下,法律可能会对正当防卫的适用条件进行一定的调整。
例如,在面临严重威胁或暴力袭击时,被侵害人可能会被允许采取更为激烈的防卫手段。
这种调整可能是出于对被侵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可能是出于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然而,这种调整也需要在法律框架下进行,以避免滥用正当防卫的权利。
正当防卫的概念和适用条件的讨论也与社会正义的观念密切相关。
在某些社会中,正当防卫被视为一种对不公正行为的回应,被认为是一种合理的自卫手段。
然而,在其他社会中,正当防卫可能被视为一种对社会秩序的破坏,被认为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这种观念的差异可能导致对正当防卫的法律界定存在争议。
综上所述,正当防卫是一种合法的自卫行为,但其概念和适用条件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论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精选5篇)
论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精选5篇)第一篇:论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学年论文论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姓名: xxx班级: xxx学号: xxx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学年论文摘要正当防卫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其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未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行为。
公民享有正当防卫权,并不意味着公民可以任意的实施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的实施应有其明显的限度,而这种限度正是区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
因此,正确的对正当防卫的限度进行把握,不仅能有效的区分罪与非罪,而且对我国的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试图参考国内外关于正当防卫限度的文献,结合作者自身的思考,对正当防卫的限度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正当防卫;防卫限度;限度条件;认定标准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学年论文目录引言 (4)一、正当防卫的概念 (5)二、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 (6)(一)防卫限度的涵义 (6)(二)限度条件的学说及其评析...............................................................7 1.限度条件的学说.................................................................................7 2.限度条件的评析.................................................................................8 结语...................................................................................................9 参考文献 (10)中原工学院政法学院学年论文引言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法律赋予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种重要权利和手段,其目的是鼓励公民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从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及公民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正当防卫法律案例辩论题(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复杂,正当防卫案件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
然而,正当防卫的边界与限制一直是法律界讨论的热点话题。
本文以“李某某防卫过当案”为例,探讨正当防卫的边界与限制。
二、辩论题正方观点:正当防卫不应有明确的边界和限制,只有在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防卫行为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反方观点:正当防卫应有明确的边界和限制,以防防卫过当,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三、正方观点阐述1. 正当防卫的立法宗旨是保护合法权益,不应受到边界和限制的束缚。
2. 正当防卫的认定应以侵害行为正在进行为前提,只要侵害行为存在,防卫行为就应得到法律的保护。
3. 明确的边界和限制可能导致不法侵害者在侵害行为发生前就停止侵害,从而无法保护合法权益。
4. 正当防卫的边界和限制应由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案情进行判断,不宜在法律中明确规定。
四、反方观点阐述1. 正当防卫的边界和限制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防止防卫过当,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2. 法律明确正当防卫的边界和限制,有利于规范公民行为,减少社会矛盾。
3. 正当防卫的认定应以侵害行为正在进行为前提,但也要考虑到防卫行为的必要性和适度性。
4. 正当防卫的边界和限制应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以便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时有所依据。
五、辩论要点1. 正当防卫的立法宗旨与边界和限制的关系正方:正当防卫的立法宗旨是保护合法权益,不应受到边界和限制的束缚。
反方:正当防卫的立法宗旨与边界和限制并不矛盾,明确的边界和限制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合法权益。
2. 正当防卫的认定标准正方:正当防卫的认定应以侵害行为正在进行为前提,防卫行为就应得到法律的保护。
反方:正当防卫的认定应以侵害行为正在进行为前提,但也要考虑到防卫行为的必要性和适度性。
3. 正当防卫的边界和限制的必要性正方:明确的边界和限制可能导致不法侵害者在侵害行为发生前就停止侵害,从而无法保护合法权益。
论文;(1)(1)(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复杂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犯罪行为发生, 但在司法审判中经常发现有些行为虽然具备犯罪的构成要件而且客观上也有一定的 危害性,却不能认定为是犯罪,在法律上这种现象称作为排除犯罪性行为,所谓的 排除性犯罪行为就是行为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但实质上并不是危害社会行为。①在我 们所学内容之中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都是行为人的利益面临某种正在发生的危险, 来不及请求国家机关的保护,不得已而根据自己的力量加以解决。正因如此,刑法 明文规定,即便对他人造成了一定损害,也“不负刑事责任”。但是,正当防卫和紧 急避险是在各自独立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法律制度,二者也具有一定的区别; 正当防卫是对紧急不法的侵害行为所进行的反击,反击的对象是不法侵害人自身, 具有“正对不正”的二面结构;相反地,紧急避险则是对与引起危险无关的第三者的
②黎宏:《论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界限》,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1期。 ③高启山:《浅谈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载《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即防卫人具有防卫的 意图,只有具备了正当防卫的意图,才能保证防卫行为是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并排除 了防卫行为的社会危害性。防卫意图也是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的统一,它要求防卫 人在主观上认识到不法侵害行为的存在,并希望通过自己所实施的防卫行为来保护 合法权益免受侵害。
卫和紧急避险是在各自独立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法律制度,二者既有区别也有
联系,为了更好的在司法上区别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本文将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法学毕业论文范文题目《正当防卫认定的困境与出路分析》
法学毕业论文范文题目《正当防卫认定的困境与出路分析》各科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前都会写一篇关于相关专业的毕业论文,法学专业也一样,在毕业之前,需要一篇关于法学毕业论文,很多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不知道该怎么去写法学毕业论文,以下是985给大家推荐的关于法学毕业论文范文,希望对广大法学专业的学生有所帮助。
法学毕业论文范文题目《正当防卫认定的困境与出路分析》摘要正当防卫是刑法规定的量刑法律环境,在司法实践中有很多案件。
但是,明确的刑法规定并不代表司法适用的效果。
法学毕业论文。
我国司法界对正当防卫的限制和非法侵害的内容有着不同的认识,从而导致了正当防卫的产生。
该制度难以实施,甚至不适用于非法定情况。
法学毕业论文。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目前正当防卫制度认定的困境,对丽江反杀案进行案例分析,提出了我国正当防卫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正当防卫;防卫过当;无限防卫目录摘要1ABSTRACT2绪论3第1章正当防卫的法律定义4第2章我国正当防卫的现状52.1 案件基本情况2019年2月8日(大年初四)23时许,唐雪(时25岁,身高170厘米)乘坐朋友驾驶的轿车返家途中,路遇李德湘(时26岁,身高190厘米)酒后在村道内对过往车辆进行无故拦截。
法学毕业论文。
李德湘拍打唐雪乘坐的车辆并对唐雪言语挑衅,唐雪未予理睬。
唐雪回到家门口,因未带钥匙电话联系其父亲唐某勇回家开门,并告知其父被李德湘拦车一事。
法学毕业论文。
唐某勇遂带唐雪找到李德湘评理,李德湘与唐某勇父女发生争执,在此过程中李德湘踢了唐某勇胸部一脚,继而与唐某勇、唐雪进行厮打,随后被李德湘的朋友拉开,唐某勇和唐雪回家。
李德湘仍留在唐某勇家附近巷道口,声称要喊人把唐某勇一家人砍死。
2月9日凌晨1时许,李德湘手持菜刀溜出家门,跑到唐某勇家大门外侧,用菜刀对唐某勇家大门进行砍砸,并用脚踢踹大门。
法学毕业论文。
后赶来劝阻的朋友罗某坤将其菜刀夺走并丢弃,其朋友杨某、张某亮、朱某、李某林劝李德湘回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论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利益本位说理论不断丰富。
在刑法理论中,关于正当防卫必要限度问题也备受刑法界的关注,正当防卫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是保障国家、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个体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
近年来,在社会上也不断地发生了一系列的有关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存在着分歧。
对于正当防卫必要限度问题的评判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和明确的理论依据,它密切地关系到在司法审判中能否准确判断正当防卫行为。
本文主要对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的内涵和其具有的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将刑法学界普遍持有的多种观点进行对比探究,进而提出在司法活动中应该持有正确的标准进行认定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在司法认定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
另外,为了在司法实践中正确利用评判标准,还对正当防卫时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以及无限防卫的具体内容做了详细解释,以期更好地理解正当防卫必要限度问题。
关键词:正当防卫;必要限度;明显超过;无限防卫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onstantly enrich the Interest Theory says. In the theory of criminal law, with regard to the necessary limits of self-defense issue is also of concern Criminal Law, the self-defens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system, is a powerful weapon to protect national interests, public interests an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individuals. In recent years, the community also continue to a series of questions about the limits of necessary self-defense took place, awareness of this issue there are differences. For evaluation of the problem and the necessary limits of self-defense is no strict standards and clear theoretical basis,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in the ability to accurately judge the behavior of self-defens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necessary limits of self-defense, and it has conducte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variety of views held by the general criminal law compared explore, and then raised in judicial activities should hold the right of self-defense recognized standards extent necessary. The main criteria identified as "unlawful infringement strength, unlawful infringement of urgency, unlawful infringement equity." During judicial appraisal, should be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analyze specific issues, various factors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properly use the judicial practice criteria, but also to significantly exceed the limits of necessity and endless defense of self-defense when a detailed explanation of the specific content,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necessary limits of self-defense issue.Key words:Self-defence; Necessary extent; Surpasses obviously;Infinite defense目录引言 (1)一、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概念及其特征 (1)(一)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概念 (1)(二)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特征 (1)(三)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不同观点评析 (2)二、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认定 (3)(一)不法侵害的强度 (3)(二)不法侵害的缓急 (4)(三)不法侵害的权益 (4)三、认定正当防卫必要限度应考虑的其他因素 (5)(一)防卫工具因素 (5)(二)防卫环境因素 (5)(三)防卫心理因素 (6)四、“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解释和认定 (6)(一)“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解释 (6)(二)“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认定 (7)五、我国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立法现状与完善 (8)(一)我国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立法现状 (8)(二)对我国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立法的完善 (9)结语 (10)注释 (11)参考文献 (12)后记 (13)引言实际中的一些行为,可能具有侵害性质。
有些行为他们可能不符合一定的司法条件,从而不被认为是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在这些行为中最典型的就是正当防卫,这是一种重要的刑事立法制度。
当事人在面临非法侵害时,为了捍卫自身的安全和合法权益,往往会做出反抗行为,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侵害后果。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进行了多次刑法的修订,例如,在1979年和1997年的刑法修订中,明确地对正当防卫的法定概念、构成的条件以及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做出了严格规定。
尽管相对于原来的刑法内容有了巨大的完善,但是在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问题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所以,为了完善我国的司法制度以及做到对司法适用的正常利用,对于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概念及其特征(一)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概念正当防卫是一种合法行为,但有一定的限度,并不是任意为之的,在正当防卫的行为中也有不合法的行为。
在正当防卫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必要限度的问题。
在司法规定中有对防卫限度的明确规定,不超过防卫限度就是合法,一旦超过一定的防卫限度,对人造成重大损害的,一般会追究刑事责任。
在行使正当防卫过程中。
(二)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特征1、法定性。
我国法律中明确规定了关于正当防卫的条例。
2、必要性。
对于正当防卫制度的制定,为受到侵害的当事人为保护自身的安全和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鼓励人们与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有利于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但是,在与不法侵害者进行斗争中,也应该注意正当防卫的限度问题,使得不法侵害的损失与实施正当防卫时造成的损害相适应,一旦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后果的,应负相应的刑事责任。
3、相对性。
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的相对性特征,主要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虑到符合环境的防卫行为、使用的防卫工具以及防卫的部位等因素,从而采取适当的防卫行为。
[2]面对不同的侵害情况,防卫的强度也会有所不同,正当防卫的强度和手段应该受到不法侵害程度的制约。
4、客观性。
正当防卫公民的一种权利,在面对不法侵害时,应该在客观上对其作出反击行为,但是应该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原则为前提,作出一定的防御行为,而不能造其他成不必要的损害。
(三)正当防卫必要限度的不同观点评析正当防卫一直是刑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自从《刑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刑法学界对正当防卫的限度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总的说来,大概有三种观点:1.必要理论。
即在正当防卫过程中,防卫人的行为足以制止不法侵害,且没有对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的。
为正当防卫所必须的行为。
[3]2.基本适应理论。
指正当防卫人的防卫行为须和不法侵害行为相适应。
应该坚持正当防卫强度应该与不法侵害强度基本相适应的原则。
[4]3.折中理论。
在司法审判时,认定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一方面要看防卫行为是不是有效地制止了侵害行为。
另一个方面,要对侵害行为的强度和性质上进行衡量。
[5]正当防卫应该是具有一定的“必要的限度”的,一般来说,它用来表示能够最终终止他人给受害人带来的侵害的最小的限度。
这种行为是必需的。
“基本相适应说”对于防卫行为的某些方面,比如说正当防卫的性质、方式方法、度的大小等方面是与之有很大的关联性的,对受害者来说这也算是一种比较苛刻的条件,对保护他人的权益是有阻碍作用的,这也与法律设立的初衷相背道而驰。
相似的,折衷说也是纰漏百出的,这一学说表明,考虑受害人的防卫的“必要限度”的情况时,同样需要综合“必要说”与“基本相适应说”,一般来说,只要能够制止不法行为就是最大的防卫限度,而且这些当事人适应的防卫条件与上一个学说相同。
系统地分析,该学说的漏洞是:第一,它强调综合考虑“必要说”与“基本相适应说”而建立防卫的“必要限度”,鉴于“基本相适应说”自身存在很多固有的缺点,折衷说对此并没有解决或改进。
其次,“必要说”、“基本相适应说”两者之间是对立的。
前者目的是对防卫行为的需求的界定,该学说同意受害人的防卫手段可以胜于实时非法行为的他人。
但是后者要求受害人的手段与实施者大致相当,却在某些程度上忽略了现实的需要。
将两者完美的融合到一起,是折衷说应该思考的问题。
最后,现实是,两种学说各退一步,导致必要性降低,甚至被忽略了,以至于国家有关部门在处理相似案件时,对一些案件的判罚直接给充满正义的社会民众泼了一盆冷水。
综合以上观点,折衷说是难以经得起检验的学说。
作者认为“必要说”是系统、合理的学说,该标准要以制止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作为必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