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教学大纲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最全最新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最全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d10fbc1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1.png)
课程编号:03013课程名称: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财务会计类专业(会计电算化、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它是人们把“管理”与“会计”这两个主题巧妙地结合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是集经济学、数学和行为科学等多种学科于一体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边缘科学、交叉科学。
是现代会计科学的一个新发展。
管理会计学科的建立具有强烈的目的性,是通过规划和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为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并能熟练应用其理论与方法进行预测分析、决策分析,编制预算、进行规划与控制以及对责任中心及整个企业的业绩进行考核评价。
提高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能力,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教学章节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概论教学目的、基本要求:通过识记管理会计等重要概念,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以及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理解管理会计的职能,掌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管理会计的内容;了解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区别,理解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掌握变动成本法的概念、内容以及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损益确定方法。
教学重点:管理会计的概念教学难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了解成本性态的涵义,掌握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特点与内容,了解和掌握成本性态分析模型和成本分类,掌握混合成本分解的程序和方法。
教学重点:成本性态的涵义,各类成本的特点、内容。
教学难点:混合成本的分解。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理解变动成本法的涵义及其理论依据。
明确变动成本法的特点;明确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理解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各有哪些优点及局限性。
教学重点:运用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计算其分期损益,比较其差别。
《管理会计》(会计学专业)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会计学专业)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cea40a949649b6648d747ec.png)
《管理会计》(会计学专业)课程简介、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一、课程简介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是我院会计学专业的专业教育必修课。
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是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与财务会计相对应,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核评价经营业绩,在企业价值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
它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特有基本职能,成为企业管理者有效地控制现在、科学地规划未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用工具,也是财会、经济、管理等方面人才必备的专业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管理会计》是以现代决策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战略管理、营销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工程学等现代管理科学为理论基础,运用数量经济分析、风险分析、数理统计推断、运筹学等方法和信息技术,融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
因此,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对现代管理科学有所了解。
这样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从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来看,必要的作业训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管理会计这门学科。
每章的重点词汇、计算公式和方法、典型案例等要熟练掌握。
做到系统把握,突出重点,把书读薄。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了解管理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熟悉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概念,掌握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业绩评价等各种相关知识及技术方法,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为将来实际应用管理会计技术或进一步研究管理会计理论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1.管理会计概论1.1管理会计的定义1.2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1.3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1.4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重点与难点: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课程性质与特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2.变动成本法2.1成本分类2.2混合成本的分解2.3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重点与难点:成本性态分析、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变动成本计算法的涵义及理论依据,变动成本计算法与完全成本计算法的区别及其原因。
管理会计大纲(精选五篇)
![管理会计大纲(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1b782a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9.png)
管理会计大纲(精选五篇)第一篇:管理会计大纲《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1.大纲适用对象本大纲适用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会计学专业及其他各种形式专科学历教育有关专业所开设的管理会计课程。
2.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会计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会计学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是会计学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
本课程的任务是结合企业的具体经营情况,阐释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培养学生从事能够详细地分析过去,科学地筹划未来,并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使之按照科学决策确定的目标进行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
3.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管理会计》是电大开放教育会计学专业(专科)的专业必修课。
管理会计的先期课程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以及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后续课程有财务管理等课程。
4.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形式组织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理解和认识管理会计的基本知识,掌握管理会计的方法、运用管理会计方法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管理会计信息。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学生将来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能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5.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
除文字教材应力求通俗易懂、便于自学以外,电视录像课应充分发挥其特长,多用一些动画、图表、字幕等手段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
地方电大辅导教师除督促学生阅读教材和收看电视录像课以外,应特别注意对作业的批改和讲评。
6.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大纲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1.学时分配本课程课内学时72,4学分,开设一学期。
电视录像课采用专题讲授形式,根据专题可编制成20个左右的标准本。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febd858f18583d048645920.png)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一、性质: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其他管理类专业的基础专业课程,着重于利用会计信息及其他信息进行企业内部的管理预测、决策、执行与控制以及业绩评价。
二、目的: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内部管理的基本内容以及预测、决策、业绩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三、基本要求:1.掌握管理会计的成本分类以及由此决定的变动成本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掌握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以及由此引出的保本点、安全边际、经营杠杆的意义及应用。
3.利用本量利的知识解决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4.掌握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以及由此引出的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的应用。
5.掌握全面预算的编制。
6.掌握责任中心设置和评价的方法及应用。
四、需前置课程:1. 基础会计2. 财务会计3. 成本会计五、教学内容: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述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管理会计的含义;管理会计内容与特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管理会计的职能与任务。
第二章成本习性与变动成本法成本的分类;成本习性;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及其分解;认识成本习性的意义;变动成本法及其成本流转模式;变动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的区别与联系;对变动成本法的评价;变动成本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本量利分析的意义及公式;本量利分析的应用;本量利的敏感性分析;保本点的计算及应用;安全边际的计算及应用;经营杠杆、经营杠杆系数的计算及应用;本量利分析的实际案例;第四章短期生产经营决策分析决策的概述及分类;决策分析中用到的成本概念;不同类型决策应用的方法;最优采购批量和最优生产批量的决策方法;生产何种产品的决策分析;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何种产品的决策分析;亏损产品是否应停产的决策分析;不同技术水平设备的选择决策;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分析;多种产品最优组合的决策分析;影子价格的决策分析;销售定价决策的分析。
第五章长期投资决策分析长期投资决策概述;现金流量及其测算;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项目投资决策评价的基本方法;项目投资方法的具体应用。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a30905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1c.png)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说明1、课程性质和任务管理会计是现代西方国家把“管理”与“会计”这两个主题巧妙地结合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很强的边缘科学、交叉科学。
是现代会计科学的一个新发展。
管理会计学科的建立具有强烈的目的性,是通过规划和控制企业的经济活动,为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
本课程规范名称为“管理会计”,是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审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并能熟练应用其理论与方法进行预测分析、决策分析,编制预算、进行规划与控制以及对责任中心及整个企业的业绩进行考核评价。
此外对管理会计学科的新思路、新发展也要有简单的了解。
2、教学及考核方式采用课堂讲授和多媒体课件结合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本课程为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的统考课,采用闭卷方式考核考核要求,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论文相结合的方式。
考核总分为100分,平时考核占总分30%;期末考试占总分70%。
总成绩60分为及格。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分。
平时成绩考核内容包括出勤、平时布置作业等。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1、教学内容与要求第1章总论重点与难点: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对管理会计的定义以及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等有一个总括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和掌握管理会计学的本质和内涵,对管理会计学科体系及其内容有一个总括的认识,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预计课时:4课时第一节管理会计的概念一、国外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定义的论述二、国内学者对管理会计定义的论述三、管理会计的定义第二节管理会计的发展过程简要回顾一、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二、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三、以重视环境适应性为基本特征的战略管理会计阶段第三节管理会计的内容一、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二、管理会计的对象三、管理会计的目标四、管理会计的职能五、实现职能应完成的管理会计工作六、管理会计的工作程序七、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第四节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第2章成本性态分析重点与难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的概念、构成内容、特征及其类型,重点掌握高低点法和回归直线法的应用技巧;熟悉成本性态和相关范围概念及其意义;了解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各种成本性态分析方法的特征及其适用范围;一般了解管理会计的成本概念及其主要分类标志、各种成本分类的意义。
《管理会计学》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67a1d2bb52acfc789ebc9ec.png)
《管理会计学》MANAGEMENT ACCOUNTING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教学要求一、授课对象《管理会计》的讲授对象为会计系会计学专业的本科学生。
二、先修课程《管理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其先修课程主要有《基础会计学》、《中级会计学》、《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及《微观经济学》等。
三、学分学时分配《管理会计》课程的学分为3学分,共18周课,54学时。
课时分配表如下:课程授课时间分配表第二部分:教学内容《管理会计》是会计学专业必修课。
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它是为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的。
侧重于企业的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
为企业培养高级财会人员。
学习这门课程目的在于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要求掌握预测、决策和控制理论和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预测前景、规划未来和参与决策,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以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要求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内容、管理会计的职能和管理会计的特点,掌握预测、决策、控制及业绩评价的基本理论,并能以此指导企业的实践活动。
管理会计要求学生不满足计账、算账,而且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预测、决策及控制方法,为企业预测前景和规划未来服务。
第一章管理会计概论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章内容是关于本课程的总括说明,通过本章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弄清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认识其职能及内容。
本章分别论述管理会计的概念,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管理会计职能作用,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二、讲授内容(一)什么是管理会计关于管理会计的定义,在理论界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美国管理会计委员会给管理会计所下定义尤为引人注目。
(二)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1.管理会计初级阶段2.管理会计发展阶段(三)管理会计职能作用1.参与企业预测2.参与经营决策23.规划经营目标4.控制经济活动5.评价经营业绩(四)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复习思考题:1.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管理会计的作用有哪些?4.试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及联系?第二章成本习性分析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本章内容是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说明,通过本章学习,认识成本的各种分类,掌握成本习性分析的有关内容。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aa5883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7.png)
《管理会计》教学大纲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日期:教研室:适用专业:会计学专业课程类型:专业课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管理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处理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运用案例教学,加强对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重点掌握管理管帐的定义、职能和内容;熟管理管帐与财务管帐的主要区别和联系;了解管理管帐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趋势;一般了解管理管帐原则和管理管帐机构。
【基本内容】一、管理会计的含义二、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三、管理管帐与财务管帐的关系四、管理会计的地位及其组织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讲授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重点掌握:成本的主要类型,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的含义、特点、内容,进一步分类,降低途径、项目、相关范围,成本性态分析目的与方法,各种决策成本的定义;一般掌握边际利润。
【基本内容】一、本钱及其分类1.管理会计中成本的概念2.多种成本的分类二、成本性态与相关范围1.成本性态的含义2.成本按其性态分类3.相关范围的意义三、成本性态分析1.成本性态分析的含义与目的2.本钱性态分析程序3.成本性态分析方法第三章变动本钱法【讲授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讲授,重点掌握变动本钱法的含义、前提,尤其是变动本钱法损益计算方法程序,变动本钱法与完全本钱法在本钱和收益确定上的区别;一般掌握两种本钱计算方法的损益,计算变动纪律和变动本钱法的应用。
【基本内容】一、变动成本核算法概述1.成本计算的各种方法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前提3.变动本钱法的优缺点4.变动本钱法的沿革与发展趋势二、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三、两种基本计算法净收益差额变动纪律的提示四、变动本钱法的应用第四章本量利分析【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重点掌握保本分析、XXX分析。
管理会计学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84d295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1.png)
管理会计学教学大纲1. 引言1.1 学科背景和定义1.2 学习目标和重要性1.3 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2. 教学内容2.1 管理会计基础知识2.1.1 管理会计的概念和作用2.1.2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2.1.3 管理会计信息的特点与需求2.2 成本管理与控制2.2.1 成本概念与分类2.2.2 成本核算方法与成本驱动因素2.2.3 掌握成本控制技术与方法2.2.4 成本分析与决策2.3 经营预算与控制2.3.1 预算概念与分类2.3.2 预算编制与执行2.3.3 预算控制与管理2.3.4 预算与绩效评估2.4 经营绩效评估2.4.1 绩效概念与指标体系建立2.4.2 绩效测量与评估方法2.4.3 绩效改进与激励机制2.5 法律、伦理与可持续发展2.5.1 管理会计与法律的关系2.5.2 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2.5.3 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管理3. 教学方法3.1 讲授与课堂讨论3.2 个案分析与小组讨论 3.3 实践项目与案例分析3.4 学生报告与批判性思考4. 评估方式4.1 个人表现评估4.2 小组项目评估4.3 期末考试5. 教学资源5.1 教材5.2 参考书目5.3 电子资源和期刊6. 参考要求6.1 阅读教材6.2 完成课堂作业6.3 参与小组讨论6.4 准备并参与评估项目7. 课程安排7.1 第一周:管理会计基础知识介绍 7.2 第二周:成本管理与控制7.3 第三周:经营预算与控制7.4 第四周:经营绩效评估7.5 第五周:法律、伦理与可持续发展8. 总结8.1 教学成果评估8.2 学生反馈与改进措施8.3 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本教学大纲旨在通过教授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学生报告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将深入了解管理会计的重要概念、成本管理与控制、经营预算与控制、经营绩效评估以及法律、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
管理会计第六版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第六版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0587f1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7.png)
管理会计第六版教学大纲课程概述本门课程主要面向管理会计的学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在本课程中,将重点讲解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方法和技术,同时结合实例对管理会计的应用进行讲解。
课程目标1.了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历程。
2.掌握与管理会计相关的主要概念、方法和技术,如成本行为分析、预算和绩效评价等。
3.学习如何运用管理会计理论和工具,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课程大纲第一章管理会计的概述•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及其演变•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管理会计的应用领域第二章成本的行为分析•成本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成本的变动与固定性质•成本-量-利关系的分析•制定决策时成本行为的考虑第三章经济批量和成本控制•经济生产批量及其相关概念•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成本控制技术与实例第四章预算与费用控制•预算的概念、分类及其基本原理•总预算与分项预算的编制•预算执行控制及其实际应用第五章绩效评价与管理•绩效指标的确定与评价方法•报表分析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绩效评价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第六章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的概念及其演变•活动的概念、分类及其相关成本分析•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系统设计与实践教学方式本门课程以讲授为主,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评估1.平时成绩:出勤率(10%)、课堂表现(20%)、作业(20%)2.期中考试(25%)3.期末考试(25%)4.实践案例分析报告(20%) ## 参考教材5.马长生,陈琳,时珍,《管理会计》,第六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6.马长生、陈立泉、杜雄师,实务完全解析管理会计,科学出版社,2016。
## 授课教师授课教师:XXX 办公室:XXX 办公时间:XXX 联系方式:XXX ## 注意事项学生应按照本课程要求出勤、参加讨论,并按时提交作业和报告。
若缺勤超过一次、迟交作业或报告将影响最终成绩的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40231040
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accounting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会计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该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结合相应的实践教学,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加强企业管理、改善生产经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3、了解当前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了解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明确管理会计的特点、职能、内容和任务;
2、掌握成本性态概念与变动成本法核算方法、本量利分析原理等管理会计基础分析方法;
3、熟悉经营过程中的预测、决策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了解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及全面预算、标准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内容的基本理论。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本门课程的教学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总结我国企业管理的经验教训,探讨国内在管理会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借鉴、吸收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不断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管理会计侧重于管理,应注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计算。
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增加讨论和案例分析。
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要求学生在学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基础上开设本课程,要求学生有一定上述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加以熟练掌握。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对重点、难点章节(如: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经营决策、存货决策、标准成本法等)应安排习题课,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2、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要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计算方面的内容,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熟悉标准、规范等的作用,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并适当安排课内讲评作业。
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课外习题和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试目标:在考核学生对管理会计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
(七)参考书目:
1、《管理会计学》,孙茂竹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06
2、《管理会计:理论、模型、案例》,温素彬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06
3、《管理会计》周航,徐晶主编,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7.01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通过管理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变动成本法的核算原理、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经营预测基本方法、短期经营决策的方法、以及存货决策内容、标准成本原理等。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四、大纲内容
第1部分管理会计概述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理解管理会计的含义
2)了解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3)掌握管理会计基本理论
重点:
管理会计基本理论
难点: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第2部分变动成本法
总学时(单位:学时):8 讲课:8 实验:0 上机:0
第2.1部分成本性态和混合成本分解(讲课4学时)具体内容:
1)掌握成本分类
2)熟悉混合成本分解方法
重点:
成本形态分析
第2.2部分完全成本与变动成本(讲课4学时)
具体内容:
1)掌握完全成本与变动成本特点
2)掌握完全成本与变动成本比较
3)掌握完全成本与变动成本评价
重点: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核算差异
难点:
变动成本法计算
习题: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计算
第3部分本量利分析
总学时(单位:学时):8 讲课:8 实验:0 上机:0
第3.1部分本量利分析(讲课6学时)
具体内容:
1)掌握本量利分析的假设
2)掌握盈亏临界分析
3)掌握目标利润分析
重点:
盈亏临界点分析
第3.2部分本量利分析扩展(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了解不完全线性下本量利分析
2)了解非线性本量利分析
3)熟悉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重点:
不确定性本量利分析
难点:
非线性本量利分析
习题:
盈亏临界点及目标利润的计算
第4部分经营预测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第4.1部分销售、成本和利润预测(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掌握销售预测
2)掌握成本预测
3)掌握利润预测
重点:
利润预测
第4.2部分资金需用量预测(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掌握资金需用总量预测
2)熟悉固定资金需要量预测
3)熟悉流动资金需要量预测
重点:
资金总量预测
难点:
销售预测
习题:
利润预测及资金总量预测
第5部分经营决策
总学时(单位:学时):6 讲课:6 实验:0 上机:0
第5.1部分经营决策基本方法及成本功能决策、品种决策(讲课4学时)具体内容:
1)熟悉经营决策基本方法
2)掌握产品功能成本决策的方法
3)掌握品种决策方法
重点:
品种决策方法
第5.2部分产品组合和生产组织优化决策(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1)掌握产品组合优化决策
2)掌握生产组织决策方法
3)熟悉定价决策的方法
重点:
产品组合优化决策
难点:
定价决策
习题:
品种决策、产品组合决策
第6部分存货决策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理解存货成本
2)掌握存货经济批量
3)了解存货决策的扩展模型
重点:
存货经济批量计算
难点:
存货决策的扩展模型
习题:
存货经济批量的计算
第7部分项目投资决策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投资决策的基础及投资决策指标
2)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重点:
固定资产决策
难点:
固定资产更新期决策
习题:
固定资产相关的决策
第8部分标准成本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理解标准成本及成本差异
2)掌握变动成本差异计算、分析和控制
3)掌握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计算、分析和控制重点:
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难点:
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
习题:
成本差异计算及分析
第9部分全面预算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具体内容:
1)理解全面预算的概念、程序
2)掌握全面预算的编制
3)了解预算编制方法
重点:
全面预算的编制
难点:
预算编制方法
习题:
预算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