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这一组图片说 明了什么哲学 道理?
思考:以下三首诗分别描述了什么 时期的荷花特点?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南宋】杨万里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残荷听雨声。
【晚唐】李商隐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南宋】杨万里
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个叫 公孙龙的思想家牵着一匹马出 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 定不许带马出关。公孙龙说: “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 马和马是两回事。”
甲
2、根据甲、乙所处的位置和神态 说明他们分别处于何种形势? 乙
甲优势
乙劣势
3、甲、乙目前的这种地位会变 化吗?
甲优势
乙劣势
经过 斗争
甲劣势 乙优势
英国首都是个“雾都”。一天早晨国会议员史密斯 先生出门,他要在八点钟之前赶到国会参加一个重要会 议。可是大雾迷漫,咫尺之内,不见人影。史密斯先生 没走多远就迷路了,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碰到 了一个人。那人说:“先生,您有什么事?”史密斯赶紧 告诉他自己要到国会开会。那人说:“先生,你别着急, 我带您去。”说完就领着史密斯向前走去。他们走过一 条街,拐了一个弯,穿过了一个广场,不一会儿就来到 国会大楼。史密斯大为惊讶:“先生。这么大的雾,您 是怎么找得着路的?”
一、矛盾的含义:事物自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1、“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 2、“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1)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2)一定的条件下向各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二、正确理解 和把握矛盾的 含义
1.矛盾的对立统一不可以分割 2.事物之间、事物内部都有矛盾 3.哲学矛盾≠逻辑矛盾
判断:你既是三好学生,又不是三好学生。 我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逻辑矛盾 ——辩证矛盾
矛盾的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理论的重要内容。
它指的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世界各种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
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哲学概念,它既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运动发展规律,又揭示了人类思维的辩证法规律。
矛盾的对立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斗争,同时又通过斗争形成新的统一。
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互为根源,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对立统一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贯穿于各个层次和领域,展现着无处不在的普遍性和深刻性。
矛盾的对立统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解释。
首先,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内部相互作用的结果。
事物内部存在着各种矛盾,例如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内在本质和矛盾的外在表现等。
这些矛盾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其次,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关系,例如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国家间的矛盾和民族间的矛盾等。
这些矛盾相互对立、相互斗争,也同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主观和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观因素与客观环境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例如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意识与存在之间的矛盾等。
这些矛盾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和进步。
矛盾的对立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矛盾的对立统一包含着几个基本要点。
首先,矛盾的对立统一是客观存在的。
不同事物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
其次,矛盾的对立统一是普遍存在的。
不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世界,都存在着各种矛盾。
再次,矛盾的对立统一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
最后,矛盾的对立统一是有条件的。
矛盾的对立统一是相对的、暂时的,它随着历史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

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一、什么是对立统一唯物论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唯物辩证法回答了世界是怎样的问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普遍联系的。
对立统一规律要回答的是为什么会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问题。
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
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统一就是矛盾。
哲学中的矛盾不同于日常概念中的矛盾,日常概念中的矛盾一般是,情侣间感情不和闹矛盾了,语句前后不一致而自相矛盾了,面对选择而陷入纠结中等。
而哲学中的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存在着一种既相互依存、贯通,又相互排斥、对立的辩证关系。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普遍性的例子如,生死、长短、大小,在数学中,正和负,微分和积分。
在力学中,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在物理学中,阳电和阴电。
在化学中,原子的化合和分解。
在社会科学中,阶级斗争。
战争中的攻守,进退,胜败,等等都是矛盾着的现象。
既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告诉我们,任何事物、任何时刻都存在着矛盾,因而要敢于承认矛盾、善于揭露矛盾。
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若不能在矛盾的非对抗性阶段将其解决,待其激化、放大转向对抗性的,则要付出更多、更大的代价才能解决。
和谐不是无差别的一致。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是指具体事物运动中的矛盾,每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任何物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
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
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例如,留苏派照抄照搬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在国内只注重工人运动和“城市中心论”,以此领导革命,导致党早期蒙受挫折和失败,其原因正是因为没有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的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这一特殊国情,中国的工人只有百万之数,他们虽然具有先进性,但力量弱小,上亿之数且支持革命的农民才是最强大的力量,农民自然是在农村,而大城市是反革命集团势力雄厚之地。
对立统一的例子与理解

对立统一的例子与理解对立统一,也叫矛盾统一,是哲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对立双方通过矛盾斗争呈现出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对立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它们通过相互作用、斗争和内部转化,最终形成一个具有新特点的事物。
对立统一是物质世界的内在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下面就对立统一的例子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例子一:社会中的阶级矛盾社会中的阶级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典型例子。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两个对立的阶级。
资产阶级拥有生产资料,占据统治地位,而无产阶级则是劳动者,只能通过出卖劳动力获取生活所需。
这两个阶级之间存在着对抗与斗争,因为他们的利益是相互排斥的。
然而,阶级矛盾的存在推动了社会运动的发展。
无产阶级不满于自己的剥削状况,开始组织起来,争取自身权利与利益。
这种斗争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群体力量,成为对资产阶级的挑战。
而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不得不对无产阶级进行一定的改革和让步。
这种改革和让步反过来又使得无产阶级有了新的要求和目标。
最终,经过长期的斗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实现了对立的统一。
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无产阶级的政治权力得到确立。
这说明,阶级矛盾不仅是矛盾与斗争,更是矛盾之中存在着统一的可能。
例子二:自然界中的对立统一自然界中也存在着许多对立统一的例子。
比如,水的三态转换。
水在不同的温度和气压下,可以呈现出液体、固体和气体三种状态。
这三种状态之间是对立的,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相互作用。
然而,它们又是通过热量的输入和输出,通过加热和降温、蒸发和凝结等过程相互转化的。
当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水开始沸腾,变成水蒸气;当温度降低到0摄氏度以下,水开始冰冻,变成冰。
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描述了水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变过程。
在转变的过程中,水既被对立的因素推动,又通过对立因素的调节实现了新的状态。
这种例子告诉我们,对立统一存在于自然界的各个方面,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普遍规律。
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及方法论

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及方法论
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或者多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规律。
这种矛盾对立同一的内在联系,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源泉。
方法论是指在研究和处理事物矛盾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方法和规律。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论:
1. 辩证分析方法:通过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辩证分析方法强调对矛盾双方、矛盾的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辩证关系进行全面、具体、矛盾辩证的认识。
2. 统一观点的方法:矛盾双方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的,不能片面地看待矛盾的一方,需要通过统一观点,把握事物内部矛盾的全貌。
3. 替换观念的方法:在处理事物矛盾对立统一时,要善于用替换观念的思维方式,即在矛盾的各个方面之间进行替换,从而找到事物发展变化的机遇。
4. 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对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因此在研究和处理事物矛盾对立统一时,要以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为指导,深入分析和认识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
总之,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和方法论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实践中的决策和问题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维工具。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资本主义社会
学校教学
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矛盾的含义
(1)对立的含义----(斗争性) --互相排斥、互相斗争 (2)统一的含义----(同一性) ------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第一、 相互依存
他 敢 剪 吗 ?
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矛盾的含义
(1)对立的含义----(斗争性) --互相排斥、互相斗争 (2)统一的含义----(同一性) ------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A
2、(2000年高考)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不学,则易者难矣。”这段话说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 B、矛盾双方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D、矛盾双方各具有不同的特点
B
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 互转化的道理的有 ①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避之 ②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③ 祸合福之所倚,福合祸之所伏 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A、①②③④ B、①② C、 ③ ④ D、①③④
( C)
(2007年高考政治广东卷)25.“人 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 知道如何加快速度。”这句格言说明事 物是 A.相互依存 B.相互转化 C.相反相成 D.相互渗透
(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1、矛盾的含义
(1)对立 (2)统一
2、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应注意:
(1)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不可分割 (2)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你在接受别人服务时,如果想到自己也是 服务者,也是为别人服务的,那么你就会尊重 为你服务的人,因为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 这其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矛盾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 响的 D、不同性质的矛盾应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论述对立统一规律(关于矛盾的两个原理的世界观、方法论及联系实际)

论述对立统一规律(关于矛盾的两个原理的世界观、方法论
及联系实际)
对立统一规律是哲学上关于矛盾的两个原理,其世界观、方法论和联系实际的特点如下:
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之间的矛盾性。
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都会对另一个方面产生影响。
这种对立统一关系既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 对立统一规律强调了对立统一关系的规律性和转化性。
对立统一规律表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立元素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转化,形成新的统一体。
这种转化是一种辩证的、不可逆转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根据对立统一规律,我们可以采取辩证法的方法,通过分析、比较、综合、转化等方法,找出事物之间的矛盾,并通过解决问题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4. 对立统一规律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对立统一规律不仅存在于哲学上,也存在于现实世界中。
在人类社会中,不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之间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同样,在自然界中,不同的物种、地形、气候之间也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推动了自然界的发展和变化。
总之,对立统一规律是哲学上重要的规律,它揭示了事物之间的矛盾性、对立统一关系的规律性和转化性,并在方法论上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与现实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立统一的原理

对立统一的原理
对立统一的原理,又称矛盾统一的原理,是中国哲学家毛泽东提出的一种关于事物发展的基本原理。
该原理指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的因素,这些对立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然而,这些对立的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形成了一种统一体。
对立统一的原理强调的是事物内部的矛盾和统一的关系。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中,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既是对立的,同时又是统一的。
矛盾的双方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依存,对矛盾进行统一的力量就是事物的内部因素。
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就是通过这种对立统一的过程实现的。
对立统一的原理不仅适用于自然界,也适用于人类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研究。
在社会中,不同的社会阶级、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存在着对立的利益关系,这种对立关系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然而,社会中的矛盾也是通过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形成统一。
对立统一的原理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正确认识事物的矛盾和统一关系,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个人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立统一原理

对立统一原理
对立统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强调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而矛盾的存在则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对立统一原理认为,矛盾是事物内部存在的,同时又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
矛盾不仅存在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也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事物因矛盾而变化,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动力。
对立统一原理强调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立面的统一,即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组成了一个整体;二是斗争的普遍性,即对立面的斗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对立统一原理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自然科学中,矛盾是理解事物发展和变化的基础,例如物质与运动、实践与理论、量变与质变等。
在社会科学中,矛盾是社会生活的基本矛盾和阶级矛盾,矛盾的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对立统一原理提出了"矛盾着的东西就是统一的,统一的东西就是矛盾着的"的观点,强调了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它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思想工具。
矛盾对立统一的哲学道理

矛盾对立统一的哲学道理矛盾对立统一是哲学发展历史上一个鲜为人知的概念,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哲学洞察,为人类理解自然界以及社会规律提供了一道智慧的门槛。
这种概念主要来自中国古典哲学家孔子的思想,后来被他的后继变成了“矛盾对立统一”的哲学原理。
根据古典思想,矛盾对立统一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它指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生活中的一切统一呈现的矛盾对立,是否可以在基本的统一性中得到统一,达到一种协调和平的境地?这一问题反映了建立一个和谐世界的希望,也反映了矛盾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的重要性。
矛盾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包含着许多智慧,它表明了矛盾对立的状况会变成一种协调共生的状况。
这一哲学传统更强调多元性,其中每个部分都不仅独立,而且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整体有力量、有远见、有深度、有和谐等等。
基于这一原理,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的众多美丽景观,也可以发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政策和新模式。
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对于构建共同发展的平衡和新境界都非常重要。
它强调通过兼容并包、共存并行以及不断协商和构建共识来实现新的和谐,并且强调鼓励创造性思考,促进多元文化与意识形态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踊跃合作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在认知、物质、精神、艺术、法律等方面实现全面合作、解决问题的权衡平衡和协调。
在当今的社会,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可以应用于许多方面,包括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协调,国内经济的发展等。
随着环境的变化,许多社会矛盾及局限性也会随之变化,因此要想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实现和谐,就需要应用矛盾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把不同的利益和观点对立调和起来,以此促进社会发展和平等。
此外,还要关注在国家、民族和个人之间调节矛盾、协调利益的问题,使其在以“和谐”为理念的基础上保持稳定、可持续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矛盾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为人类理解自然界以及社会规律提供了一道智慧的门槛。
这一思想强调兼容并包、共存并行以及不断协商和构建共识来实现新的和谐,并且以和谐为理念的基础上保持社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一、引言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一种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思维方法和认识方法。
矛盾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存在,并且指出了矛盾如何通过对立统一的过程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本文将从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二、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的矛盾与对立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的存在促使事物不断变化、发展和进步。
矛盾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内部,而不是外部。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矛盾的不断运动和斗争的结果。
矛盾的对立面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
矛盾的对立面通过对立统一的斗争和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这种发展是辩证的、不断的、前进的过程。
例如,社会的进步是通过劳动者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对立推动的,科学的进步是通过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对立推动的。
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我们认识事物、改造事物提供了基本的思维方法和认识方法。
三、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方法论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方法论是指运用辩证法的思维方法和认识方法来认识和解决矛盾问题的方法。
1. 辩证分析法辩证分析法是研究事物矛盾的方法。
它要求我们对事物进行全面、深入、具体的分析,找出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
只有找出事物矛盾的主要矛盾方面,才能找到事物发展的矛盾焦点,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指从事物的内部矛盾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它强调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不断的、前进的,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事物发展的趋势是朝着矛盾的解决和对立的统一方向发展的。
3. 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指运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矛盾的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是存在于世界上的一种客观规律,是事物内部矛盾和事物之间矛盾的统一。
矛盾的对立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事物之间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外在条件。
矛盾的对立统一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表现为一切事物都存在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特殊性表现为不同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有着不同的性质和规律。
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融合,通过斗争和发展,实现着对立面的统一。
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推动着世界的前进。
矛盾的对立统一贯穿于世界的各个领域和层面。
在自然界,光与暗、热与冷、上升与下降等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在社会领域,劳动与资本、斗争与和平、阶级与阶级等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在思想领域,正确与错误、真理与谬误、进步与落后等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原因和动力,也是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通过内部矛盾的斗争和发展,事物得以不断地变化和提高。
同时,事物之间的矛盾也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
不同事物之间的矛盾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人类思维认识的基础。
人类认识世界是通过把握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来进行的。
只有把握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关系,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和掌握事物的规律。
通过对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人类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
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社会经济领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等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通过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社会经济制度不断地发展和变革。
在社会政治领域,人民群众与统治者、革命与反革命等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通过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社会政治秩序得以变革和进步。
在社会文化领域,先进与落后、压迫与解放等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

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矛盾对立统一是一种哲学思想,它描述了事物和现象中存在着相互对立的矛盾,但这些矛盾又通过一定的途径得以统一。
这个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领域。
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是我们理解世界和推动事物发展的重要工具。
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思想是,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内部的矛盾和对立。
这些矛盾和对立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动力。
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作用、斗争、排斥,但又不能彼此分离。
正是矛盾的对立面通过相互作用,最终得以统一。
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在自然科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物理学中,波粒二象性就是一个典型的矛盾对立统一的例子。
在某些实验条件下,光既表现出波动性,又表现出粒子性。
这两个对立面之间的矛盾推动了光学知识的发展,最终形成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
在社会科学领域,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经济学中,供给和需求是一对矛盾对立的概念。
供给是指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量,而需求是指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推动了市场的价格形成和调节。
通过供求关系的动态变化,市场最终实现了供给和需求的统一。
在人文领域,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哲学中,理性和感性是一对矛盾对立的概念。
理性是指人类思维和推理的能力,而感性是指人类感受和直觉的能力。
理性和感性之间的矛盾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理性和感性的相互作用,人类最终实现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
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也可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管理学中,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组织内部的矛盾和冲突。
通过认识和分析矛盾的本质和表现形式,我们可以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和路径,最终实现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推动事物发展的重要工具。
通过理解事物中存在的矛盾和对立,我们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我们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矛盾的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是辩证矛盾、客观矛盾,它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如一元对多元、两种或多种不同体系的事物等。
根本属性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根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称作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称作同一性。
要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就必须弄清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
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相互贯通有多种表现方式,主要的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或相互渗透。
概而言之,同一性有两个含义:一是共居,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一个统一体中,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相互否定、相互离异的趋势。
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内在的有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着对立面之间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同一性有如下表现:•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说,任何矛盾的对立双方都不能单独存在,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各以自己的对立方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果没有对方,它自己也将不会存在。
“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
”比如,一块磁铁总有南北两极,这两极总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即使将它切断、打碎,它仍然是南北两极同时存在,要想得到只有南极而没有北极或者只有北极而没有南极的单磁极是不可能的。
如果把它的一极磁性消除了,那么它的另一极磁性也将同时消失。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
”这说的正是矛盾的同一性问题。
正因为是冤家,是对立面,它们才能聚集在一起,共同维持统一整体的存在。
自然界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生物进化中的遗传与变异、认识中的真理与谬误等等,都是这种矛盾双方同一性的表现。
我国古代哲学名著《老子》中有这样一段话:“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意思是说: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低,音与声,前与后,所有这些对立的双方,都是相互依存着的,没有甲方就没有乙方,反之亦然。
矛盾的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是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立统一是一种矛盾的本质属性。
在生活、社会和自然界中,人们常常可以观察到各种各样的矛盾现象。
这些矛盾既存在于个体之间的关系中,也存在于事物之间的对立中。
矛盾的对立统一是矛盾的发展规律和变化形式。
矛盾的对立统一是指矛盾双方互相对立、互为对立物,并在互相斗争的过程中实现统一的规律。
矛盾的对立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对立面的存在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对立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在自然界中,有昼夜、阴阳、冷热等对立现象。
在社会生活中,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工人与资本家等对立关系。
在个体之间的关系中,也存在着矛盾对立,如朋友与敌人、爱与恨等。
矛盾的对立统一反映了矛盾的辩证性质。
矛盾的对立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矛盾的每一方面都包含着矛盾的另一方面,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在矛盾的斗争中,双方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相互转化,最终达到新的统一状态。
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矛盾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只有通过矛盾的斗争和对立的统一,事物才能不断发展、变化、创新。
没有矛盾的斗争和对立的统一,世界将变得静止和僵化。
对立统一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研究事物的对立面和对立统一的运动规律,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只有正确处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动力。
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还是科技领域,矛盾的对立统一都是发展进步的源泉。
通过正确处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前进、发展和进步。
总之,矛盾的对立统一是矛盾的本质属性,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变化形式。
对立统一存在于生活、社会和自然界的各个方面。
只有正确处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

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
它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的矛盾、对立因素,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斗争与统一的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首先强调了事物内部的矛盾与对立。
事物内部无论是生命体还是物质,都存在着矛盾的方面。
这种矛盾包括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事物的质变,次要方面是事物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由于矛盾的存在而引发的。
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其次强调了矛盾的斗争。
矛盾作为事物发展的动力,它通过斗争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斗争是矛盾的内在需求,是事物的本质属性之一。
斗争不仅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也是矛盾得以解决和统一的手段。
斗争可以分为对抗性斗争和非对抗性斗争,矛盾的解决与否取决于斗争的形式和结果。
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第三强调了矛盾的统一。
矛盾的斗争不是无休止的对立冲突,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斗争达到临时性解决或一种新的统一状态。
矛盾的解决和统一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形式。
矛盾在斗争中通过力量的对比逐渐演化为一种新的统一状态,这种状态不仅包含了原有矛盾的东西,还有新的性质、特点和规律。
矛盾的解决和统一是一个过程,也是事物的继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
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最后强调了矛盾发展的普遍性和无限性。
矛盾和斗争在任何事物中都存在,并且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化。
矛盾的解决和统一也是相对的和临时的,新的矛盾由此产生,产生新的斗争。
这种发展是无限循环的,即形成一个矛盾的循环过程,不断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总之,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本质,也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
矛盾对立统一的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在实际中,我们要根据事物的特点和矛盾发展的规律,正确处理矛盾斗争、解决矛盾问题,推动事物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只有具备这样的思想工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变革的规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矛盾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对立和矛盾,并指出了矛盾对立的双方通过斗争转化为一对统一的过程。
通过对矛盾对立统一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通过斗争和统一实现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推动事物前进的动力。
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就没有进步。
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告诉我们,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存在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
任何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构成的,这两个方面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
矛盾对立是事物发展的基础,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还告诉我们,矛盾对立的双方通过斗争实现统一。
矛盾双方在斗争中相互排斥、相互消耗,最终通过斗争的转化达到一个新的统一。
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通过斗争实现统一,事物得以发展和进步。
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还告诉我们,矛盾对立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没有一方就没有另一方,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一方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
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是矛盾对立的重要特点,也是事物发展的基础。
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还告诉我们,矛盾对立的双方的统一是相对的、暂时的,它们之间的斗争和矛盾仍然存在。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过程,矛盾对立的双方通过斗争实现统一,但这种统一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仍然存在,只是在一个新的基础上展开。
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还告诉我们,矛盾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矛盾对立统一是推动事物发展的规律。
只有深入理解和把握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指导和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观点,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方法。
通过深入理解和把握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推动事物的进步和发展。
简述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简述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揭示了矛盾的普遍性、对立统一的规律以及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不同侧面、不同因素之间产生的对立关系。
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矛盾的对立体现于事物内部的各种对立面、相互排斥的事物属性和内在矛盾。
对立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是事物内部各种方面的相互关系,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根源。
矛盾既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又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对立是事物内部各种侧面、各种因素之间的矛盾对立。
矛盾对立表明了事物内部各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即事物内部各矛盾的两个侧面、两个方面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这种矛盾关系始终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是事物发展中的重要动力,也是事物发展的基本条件。
对立统一是事物内部矛盾关系的本质和根本特征。
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对立和统一。
对立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排斥的两个矛盾侧面,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互相区别和排斥,又互相联系和依存。
统一是指对立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
对立和统一是辩证法最基本的范畴。
对立通过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而统一则通过矛盾双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使事物得以发展和进步。
对立统一是一种矛盾关系,它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矛盾及其解决的规律。
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表明了世界的复杂多样性,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条件。
对立统一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帮助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指导我们正确地处理事物发展中的各种矛盾。
对立统一原理在思维上的意义是:认识事物不能片面地、形而上学地看待,而是要看到事物内部存在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握事物矛盾的根源和解决矛盾的途径。
在处理具体事物时,要正确对待事物内部的矛盾,既要看到事物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既要看到事物的共性,又要看到事物的个别性,才能得到全面、深入的认识。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矛盾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对立统一被看作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和运动的基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解释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观点。
矛盾对立统一指的是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并且这两个方面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矛盾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事物变化的源泉。
例如,自然界中的阴阳、植物界中的生长和衰败、社会生活中的利益冲突等都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具体表现。
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只有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矛盾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因为内部存在着矛盾对立,才会产生矛盾的斗争和矛盾的解决,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对立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过程被称为矛盾斗争。
矛盾的斗争不仅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也是事物变革的推动力。
只有通过矛盾斗争,才能实现事物的质变和飞跃。
因此,矛盾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进一步地,矛盾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思维方法。
唯物辩证法强调研究事物要从矛盾对立统一的角度出发,分析事物内部的矛盾,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通过研究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可以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通过分析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和途径。
矛盾对立统一也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对立统一的结果,而人的认识是对事物矛盾对立统一的反映。
通过对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认识,可以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时,要善于分析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实现对事物的全面、准确的认识。
矛盾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矛盾对立统一指的是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并且这两个方面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
湖北何细华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在学习这个概念时,很多同学经常有疑惑,为了深入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下面就对其作一些分析与归纳:
1、对立统一各自的含义及其表现
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
“对立”也可以理解为差异、差别,如:每个人身上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优点与缺点是相互排斥、相互区别的,不是一个东西。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哲学上所讲的“斗争”,是指一切具体的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抽象和概括,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共性的反映,不能与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对立、斗争”混为一谈。
所谓“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
“统一”也可理解为矛盾双方的联系、相同点、共性。
它有如下两种情形: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也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离开其中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
如没有高就无所谓矮,没有胖就无所谓瘦,没有错误就无所谓正确,没有公有制就无所谓非公制……高与矮、胖与瘦、正确与错误、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就是矛盾双方,它们互为前提而共同存在,甚至共处于一个事物之中。
②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如:一个指头的错误如果任之不管,可能演变为九个指头的错误,也即支流可以变成主流;再如乐极生悲,“吃一堑、长一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扭亏为盈,由弱到强,都是强调这种转化。
2、对立统一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有绝对性与相对性之分。
①从总体上讲,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也无所谓对立,无论离开对立或者离开统一,都不能成其为矛盾。
这也即是绝对性的体现。
②具体来说,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绝对的,即是无条件的;统一是相对的,即是有条件的。
“对立”也可理解为有区别、有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矛盾具有特殊性,所有对立是绝对的;而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这也即统一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3、对立统一的对象
对立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矛盾双方既指事物内部,也指事物之间。
前者如:科学有利也有弊,经济形势有喜有忧、学校内部教与学之间的矛盾等,后者如:中美之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等。
后者的这种对立统一主要是指双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
分歧又能联结在一起。
4、对立统一的方法论要求
正是因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因而其方法论要求是看问题要全面,要坚持两分法。
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既要分析双方之间的对立,又要分析双方之间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