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一体化BMS专利说明书

合集下载

BMS电池管理系统说明书讲解

BMS电池管理系统说明书讲解

BMS电池管理系统说明书BMS Battery Mnagement System Specification概述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动力电池组OPT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BMS)主要由功能模块(主机模块、采集模块、显示屏模块)和附件(线束、霍尔、直流继电器、主控箱等)组成,外加绝缘检测模块做监测装置,完成对动力电池的管理和应用。

OPT电池管理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电源的重要零部件,其主要任务是:监测动力蓄电池组的单体电压、温度、总电压和总电流的状态,车体绝缘性能,与整车进行数据通讯,预测蓄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简称SOC),与充电机通讯并对充电状态进行控制,热管理,存储电池单体电压等运行数据、故障报警和继电器控制记录,对电池出现的故障进行诊断和报警,最终达到防止电池过充和过放,延长其使用寿命等功能。

OPT电池管理系统一般是由一个主机模块,一个显示屏模块,一个绝缘检测模块和多个采集模块组成,各个组成模块之间通过CAN通讯进行信息交换和控制管理,每个采集模块能采集12串电池,可根据电池组型号和电池包结构等条件配置采集模块数,采集模块把采集到的单体电压、温度、电流等信号上传到主机模块处理和显示屏模块显示,显示屏模块能显示BMS状态信息和进行参数配置,主机模块通过CAN总线与整车控制器通讯上报电池组信息和继电器控制状态,并且能在充电时与充电机通讯,控制充电电压和电流进行充电管理。

OPT BMS系统运行拓扑图如下:图1 OPT BMS拓扑图1.系统结构示图OPT电池管理系统一般分一体箱和分体箱,根据客户需求和电池型号配置而设计。

一体箱是主机模块、采集模块等组件都放置于同一个箱体,统一的对外接口,比较典型的一体箱结构示意图如下:图2 BMS一体箱示意图分体箱是由主控箱和电池箱组成,主控箱一般配置主机模块、霍尔传感器、控制继电器、保险丝、线束等,主要负责系统控制管理、总电流与总电压采集、系统供电、配电和通讯控制等,以下为典型的一个主控箱示意图:图3 BMS主控箱结构示意图电池箱是根据客户需求和电池型号,配置不同的采集模块和风扇数量,实现采集单体电压、温度并通过CAN总线上报主机,并能进行热管理,其中典型的一个电池箱结构示意图如下:动力线接口通讯口采用螺母固定,从车箱底部锁螺丝上来图4 OPT BMS电池箱结构示意图2.OPT BMS各部件功能及其接口定义3.1 OPT BMS外形尺寸1、主机模块:130*110*39mm2、采集模块:113mm*96mm*43mm3、GPRS&数据存储上传模块:未定4、CAN盒125*82*27mm5、绝缘检测模块:165.0*80.0*26.5mm6、显示模块:160mm*96mm*42mm3.2 OPT BMS主机模块3.2.1 主机模块功能指标Ⅰ. 电池组电压计算与控制接收采集模块上传的电池组的所有单体电压,计算电池总电压并能够选出电池组的最高单节电池电压及序号和最低单节电池电压及序号,并能在显示屏模块指定位置显示,同时可以通过专用CAN 口上传到汽车仪表总线.Ⅱ. 电池组总电流检测和计算接收主控本身或采集模块上传的电池电流采集,根据设定的霍尔传感器额定参数,计算电池组总电流,并能在显示屏模块指定位置显示。

BMS产品说明书

BMS产品说明书

n 系统上电自检——系统上电后对电压、温度、通讯、显 示等部件进行自动检测,保证系统自身的工作正常。
3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EK30 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
产品典型应用
EK30 产品典型应用
EK30 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现已形成了六大系列十一个品种的产品线,从家用电动摩托车到电动大巴车,从混合动力 车到纯电动车,从新能源汽车到储能电站,全方面满足不同客户的各种需求。
n 太阳能充电站
光伏微网发电系统是一种把负载包括在内的新型光伏 系统,从电网看来,该系统等同于一般的电力负载。借助锂 电池储能作用,将光伏组件发出的电能充分地消耗在微网系 统内部的负载上,保证能量高效利用,从而减少微网系统从 公共电网吸收能量,使光伏系统经济效益得以体现。系统同 时具有直流储能环节,在电网出现故障时,该系统仍可以对 特定的负载供电,增强了系统的实用性和应急能力。太阳能 微网供电系统在太阳能电源电量不足时,可从公共电网中补 充所缺的电量,保证负载的供电可靠度。
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大巴的 EMS,主要由 1 个主控模块, 20 个数据采集模块,1 个绝缘检测模块和 1 个强电控制模块 组成。
Ø 技术特点: u 强大的通讯功能:通过 CAN 总线与整车控制器及整车 仪表进行通讯,实时显示汽车运行时的各种参数; u 完善的系统自检功能:EMS 设置了强大的系统自检功 能,系统上电后对电压、温度、通讯、显示等部件进 行自动检测,保证系统自身的工作正常; u 高安全性:绝缘检测模块能快速高精度检测电池箱体 的绝缘性; u 可靠性高:系统通过 CAN 总线及高压继电器来控制充 放电,并通过 EMC 抗高低温老化,防水防尘以及振动 等实验,保证系统可靠运行; u 数据存储与分析:系统配备数据存储模块,可实时记 录并存储汽车运行时各项关键数据,并对所有数据进 行分析与重建,建立最优充放电模式。同时配备上位 机软件,可完成与 PC 机之间的智能通讯; u 均衡电流大:可同时控制多路均衡,均衡电流达到 1A,国内首家达到安培级均衡电流的厂家。

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手册

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手册

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手册第一章介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BMS)是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管理和控制系统。

本技术手册将详细介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原理、功能、组成以及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 BMS原理BMS的原理是通过对电池组中每个单体与整体的监测、检测和控制,实现对电池组的安全、高效运行。

BMS通过电池参数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判断电池的状态,保障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第三章 BMS组成BMS主要由电池管理单元、通信总线、传感器和人机界面等组成。

电池管理单元负责数据采集和处理,通信总线实现数据传输,传感器用于监测电池参数,人机界面用于与用户进行交互。

第四章 BMS功能BMS具备多种功能,包括电池状态监测、电池均衡控制、温度管理、电压保护、充放电控制和故障诊断等。

通过这些功能,BMS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状态,保障电池组的安全运行。

第五章 BMS维护BMS维护包括对BMS系统的日常检查、定期保养和故障排除等方面。

日常检查主要包括检查BMS系统的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定期保养则涉及对电池组的清洁和检修,故障排除则是在BMS系统出现问题时进行故障分析和修复。

第六章 BMS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BMS技术也将不断发展。

未来BMS将更加注重安全性和智能化,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更精准监测和控制,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结语本技术手册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原理、组成、功能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通过本手册的阅读,读者能够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基本知识,为电池的安全和性能提供有效的保障。

电池管理系统BMS需求规格说明书

电池管理系统BMS需求规格说明书
《GB/T 21437-1/2/3-2008 & ISO7637-1/2/3 道路车辆 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
《GB/T 17626.(1-12,29)-2006 & IEC61000-4-(1-12,2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GB/T 19596 有电池电子部件和电池控制单元组成的电子装置》;
工作电流(A)
休眠电流(mA)
-40~125
±2
≤8
≤2
≤1
从控单元BMU
工作电压自供电(v)
电池模块电压采集范围(v)
电池模块电压采集精度(mV)
电池采集通道数
温度采集通道数
DC9~55
0~5
≤±5
12/13
2
温度检测范围(℃)
温度采集精度(℃)
均衡电流(mA)
工作电流(mA)
休眠电流(uA)
-40~125
[约束条件2]
缺少整车台架、测功机等设备,整车性能试验需全部在实车上完成。
[约束条件3]
开发投入的资金约100万元,投入的研发人员为8名,产品的成本控制在2000元内。
备注:可另附页叙述。
销售部意见:
签名: 日期:年月日
技术部意见:
签名: 日期:年月日
技术责任者审核:
签名: 日期:年月日
总经理批准:
签名: 日期:年月日
顾客意见:
如果按照合同进行的约定开发,那么此规格书必须得到顾客的认可,其它不作要求。
签名: 日期:年月日
[面向的顾客]
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
[适用的法律/法规及遵循的标准]
《GB/T 27930-2011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

BMS规格书

BMS规格书

精心整理PRESENTEDTO(呈送):MODELNO.(产品型号):××××DATE(制作日期):Customer?PartNo.(客户物料编码):SpecificationApproved (规格书审批项)PreparedBy(编制) CheckedBy(审核) ApprovedBy(批准)CustomerApproved (客户审批项)CheckedBy(审核)ApprovedBy(批准)Pleasesignandreturnonecopytous.请签名盖章确认后回传我司.Sealthe(盖章处)说明:本资料主要针对产品现有功能介绍,可满足部分车型功能需求,实际车厂有特殊需求需与我司技术人员沟通整改。

本资料会通过软件、硬件、结构等技术部门共同修改制定,重新更新推介一、BMS介绍××××是以高压电动汽车标准研发生产的36串电池管理系统,单系统可兼容6~36串之间任意串数电池组使用,主、从机模式可承担500V以上高压系统使用。

本系统通过天津汽车研究院QC/T897-2011测试认证。

二、适用范围本规格书适用于××××版本。

三、型号××××四、规格参数种类单位规格备注电压采集范围V 0~5 单节电池电压总压采集范围V 15~180 电池组总压电压采集精度mV ±5单节电池电压精度总压精度mV ±100电流采集精度% ±0.5100A/300A/500A霍尔传感器SOC精度% <8 SOC评估需要根据电压和温度曲线校正,需要客户提供对应电池的容量-电压曲线。

温度采集精度℃±1共有6路NTC温度采集范围℃-40~125均衡电流mA 70 电阻式,可同时开启3路控制输出端口5路5路输出控制端口输出控制驱动电流A 2 峰值:5A输入信号检测端口4路CC/CC2/CP等检测绝缘检测功能Ω/V 绝缘电压检测范围:0~400V通讯接口RS485x1 CANx2工作功耗mW 600 一个DCU模块工作输入电压V 9~32V工作温度℃-40~100存储温度℃-45~125重量g 500 一个数据采集模块五、功能描述●电池组总电压、总电流、等检测;●高压继电器控制功能;●判断何时开启继电器对电池包进行加热或冷却;●通过整车CAN1车整车等实现数据交换;●估算系统SOC、SOH、系统实际容量、峰值功率等;●采集电池箱体内每一串电池的电压数据。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MS

恒流源法 组成:运放和场效应管组合构成减法运算恒流源电路 应用特点:结构较简单,共模抑制能力强,采集精度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隔离运放采集法 组成:隔离运算放大器、多路选择器等 应用特点:系统采集精度高,可靠性强,但成本较高
压/频转换电路采集法 组成:压/频转换器、选择电路和运算放大电路 应用特点:压控振荡器中含有电容器,而电容器的相对误差一般都比较大,而且电容越大相对误差也越大
神经网络采用分布式存储信息,具有很好的自组织、自学习能力。
共同的特点:均采用并行处理结构,可从系统的输入、输出样本中获得系统输入输出关系。
神经网络法适用于各种电池,其缺点是需要大量的参考数据进行训练,估计误差受训练数据和训练方法的影响很大。
SOC估计常用的算法
卡尔曼滤波法
01
适用于各种电池,不仅给出了SOC的估计值,还给出了SOC的估计误差。
2018
精确估计SOC的作用
01
保护蓄电池。
准确控制电池SOC范围,可避免电池过充电和过放电
02
提高整车性能。
SOC不准确,电池性能不能充分发挥,整车性能降低
03
降低对动力电池的要求。
准确估算SOC,电池性能可充分使用,降低对动力电池性能的要求
04
提高经济性。
选择较低容量的动力蓄电池组可以降低整车制造成本 由于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后期维护成本降低
第3章 铅酸动力电池及其应用
第4章 碱性动力电池及其应用
第5章 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应用
第6章 用于电动汽车的其他动力源
第1章 电动汽车与动力电池发展历程
第7章 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
目录
01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国新动力36串一体机式BMS说明书

国新动力36串一体机式BMS说明书
2
1 产品概述:
深圳市国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1.1BMS 简介
电池管理系统(BMS)通过采集电池电压、电流、温度等数据,对电池 SOC、 SOH 等进行估算,并根据以上信息做出相应的控制,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 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使电池在最佳的工作状态,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1.2 国新动力 BMS 介绍
小型乘用车等对成本和体积要求都比较高的车型。
通过一体式 BMS 搭载一个或多个从控板(又称前端采集板,BMU),从而满 足像大巴,环卫车、大型储能系统等电池串联节数多,电池安放位置分散且总电
压、总电流级别都比较高的场合。
诊断仪
电机控制器
仪表
车载充电机
3.1 一体机方案 ......................................................................................................5 3.2 从控板方案 ......................................................................................................6 4 系统功能介绍.........................................................................................................6 4.1 一体机功能介绍 ..............................................................................................6

项目BMS产品说明--01

项目BMS产品说明--01

24串BMS产品说明一、产品简介24串一体机BMS,型号YT-24-01,主要针对四轮低速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设计,可管理最多24串锂离子动力电池。

材料包括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钛酸锂电池。

二、功能简介24串一体机BMS可实现的功能包括单体电压检测、总电压检测、总电流检测、温度检测、SOC估算、SOH估算、SOP估算、均衡控制、绝缘检测、CAN通讯(整车CAN、充电CAN、内部CAN)、继电器控制、充放电管理、故障检测及报警、历史数据记录等。

单体电压检测:采用业内成熟的凌特LTC6811工业级芯片实现单体电压检测,具有采用速度快、测量精度高、可靠稳定等特点,最多可支持24串电池电压检测,检测范围为0~5V,检测精度为±15mV。

总电压检测:最多支持2路总电压检测,利用高精度AD芯片(16Bit),结合特有的软件校准算法,使总电压检测的精度可达到0.5%FSR。

总电路检测:使用高速率和高精度集成芯片(24Bit/4KHz)及低温漂高线性度的电流传感器,满足电流实时高速检测和能力及时累计的需要,采用满量程校准后,电流检测的精度达到1%FSR(分流器)。

温度检测:采集模块使用NTC温度传感器,可实现高精度电池温度检测,同时具有温度传感器故障识别功能和故障定位功能,最多支持8个温度检测点,检测精度为±2℃。

SOC估算:基于开路电压法和安时积分法对电池电量进行估算,估算精度可达到8%以内。

SOH估算:基于阻抗跟踪及充放电循环次数等综合评估电池健康度。

SOP估算:基于窗口数据,结合温度、SOC、单体电压等进行多维度耦合转换计算电池系统的SOP能力。

均衡控制:采用被动均衡模式,充电时如果最大单体电压差距在30mV以上,则开启均衡,均衡电流100mA。

绝缘检测:检测动力电池与车体之间的绝缘电阻,能精确检测出正负两端绝缘电阻阻值,精度为±10%。

CAN通讯:提供3路高速CAN通讯接口,符合CAN2.0B标准,一路内部CAN,用于和上位机通讯,一路整车CAN,用于跟整车控制器、仪表通讯,一路充电CAN,用于跟充电机通讯。

新能源汽车一体化BMS专利说明书

新能源汽车一体化BMS专利说明书

新能源汽车一体化BMS专利说明书电动汽车电源治理系统及其均衡充电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电力电子技术制造领域,专门涉及到一种即插式电动汽车电源治理系统及其均衡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锂电池具有无经历效应、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高、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是电动摩托车、轻型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等应用领域的首选电池类型。

然而,由于生产工艺、材质等的细微差异、不同生产批次等缘故,单体电池的电气性能发生差异是必定结果。

这些差异在多节电池串联的应用场合不仅会使串联电池组的容量变小,甚至还可能造成严峻的过充电、过放电等安全隐患,严峻失衡时可能会造成单体电池内部显现热点,这是专门危险的。

其次,串联电池的失衡会大大缩短单次充电后的使用时刻,以三节串联的失衡电池组为例,假定充电时A电池剩余80%容量,B电池剩余40%容量,C电池剩余60%容量;当A电池充满100%时,B电池容量刚提升到60%,C电池容量为80%,现在停止充电将造成B电池和C 电池尚未充满电的现象;反之,该串联电池组用于放电操作时,由于下限电压爱护的钳制,当B电池放电至0%容量时,A电池尚存有40%容量,C电池存有20% 容量,显现电池A和电池尚未放完电现象,大大降低了串联电池组的能量利用率。

由此可见,凡使用串联形式的锂动力电池(或任何其它类型电池)、以及大容量超级电容为动力或辅助动力的场合,在电能的补充或电能开释过程中,对串联储能组件中的任一单体储能器件实行独立均衡操纵是极其必要的,也是纯电动力及混合动力汽车应用领域必须解决的要紧技术之一。

对多节串联动力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实现合理的均衡充放电操作,关键是设计出合理而又简便的解决由多节电池串联所带来的多参考电位的技术方案。

采纳差分电路对各单体电池电位进行转移、或采纳光耦进行光电隔离,是目前广泛采纳的实现多参考电位归一化的技术手段,这意味着在操纵系统设计方案中包含了大量的比较电路、光耦、以及多路独立工作电源。

其次,目前大多数设计方案仅涉及到对多节串联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实行均衡监控,而未考虑均衡操纵与充电能量供应环节间的相互约束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明专利说明书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及其均衡充电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电力电子技术制造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即插式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及其均衡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锂电池具有无记忆效应、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高、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是电动摩托车、轻型电动汽车及混合动力汽车等应用领域的首选电池类型。

然而,由于生产工艺、材质等的细微差异、不同生产批次等原因,单体电池的电气性能发生差异是必然结果。

这些差异在多节电池串联的应用场合不仅会使串联电池组的容量变小,甚至还可能造成严重的过充电、过放电等安全隐患,严重失衡时可能会造成单体电池内部出现热点,这是非常危险的。

其次,串联电池的失衡会大大缩短单次充电后的使用时间,以三节串联的失衡电池组为例,假定充电时A电池剩余80%容量,B电池剩余40%容量,C电池剩余60%容量;当A电池充满100%时,B电池容量刚提升到60%,C电池容量为80%,此时停止充电将造成B电池和C 电池尚未充满电的现象;反之,该串联电池组用于放电操作时,由于下限电压保护的钳制,当B电池放电至0%容量时,A电池尚存有40%容量,C电池存有20% 容量,出现电池A和电池尚未放完电现象,大大降低了串联电池组的能量利用率。

由此可见,凡使用串联形式的锂动力电池(或任何其它类型电池)、以及大容量超级电容为动力或辅助动力的场合,在电能的补充或电能释放过程中,对串联储能组件中的任一单体储能器件实行独立均衡控制是极其必要的,也是纯电动力及混合动力汽车应用领域必须解决的主要技术之一。

对多节串联动力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实现合理的均衡充放电操作,关键是设计出合理而又简便的解决由多节电池串联所带来的多参考电位的技术方案。

采用差分电路对各单体电池电位进行转移、或采用光耦进行光电隔离,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实现多参考电位归一化的技术手段,这意味着在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中包含了大量的比较电路、光耦、以及多路独立工作电源。

其次,目前大多数设计方案仅涉及到对多节串联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实行均衡监控,而未考虑均衡控制与充电能量供应环节间的相互约束关系。

理想的多节串联锂动力电池组充放电管理系统,应合并考虑均衡控制系统、充电能量供应系统、应用场合等因素。

合理的充放电管理系统的实现目标是:1.能量快速补充,2.安全高效,3.充放电操作过程中对各单体电池的损伤最小,4.按各单体电池的实际物理容量得到恰如其分的能量补充和发挥。

为此:1. 合理的充放电管理系统在对串联电池组的充电过程中,应具有识别串联电池组中是否存在端电压等于或高于均衡放电电压设定值的单体电池的能力,并在基本不干扰整体串联电池组充电操作的前提下,对该单体电池实施均衡放电。

在充电电流和均衡放电电流不对称的情况下,例如在大电流充电、较小的均衡放电电流场合,即便设置了均衡放电电路,其均衡效果也只具象征性意义;解决的途径是:a. 设计大电流均衡放电电路,b. 在发生均衡放电操作的同时降低充电电流的幅值,使得被实施均衡放电操作的单体电池的端电压上升速率被大大减低。

事实上,只要充电电流大于均衡放电电流,被实施均衡放电的单体电池的端电压仍将随充电进程而盘升,因此,在对串联电池组充电时,合理的充放电系统须对单体电池设定均衡放电电压和上限电压二个判断值,只要发生任一单体电池的端电压达到了设定的均衡放电电压值,启动对该单体电池的均衡放电操作;在均衡放电电流小于充电电流的情况下,当任一单体电池的端电压达到了设定的上限电压值,即刻暂停充电操作,并保持对该单体电池的均衡放电,直到该单体电池的端电压回复到设定的均衡放电终止电压值以下时,重新启动充电操作。

2. 串联电池组用于放电操作时,尤其用于交通工具的场合,因串联电池组中某一单体电池端电压降至下限电压而导致供电突然终止,是不合理的放电监管方案;合理的充放电管理系统在向外负载提供能量时,在发生任何单体电池的端电压下降到临近下限值之前,应及时给出即将终止供电的持续提示,即设置下限预警电压判断;当任何单体电池的端电压下降至下限电压值时,即刻终止放电操作,即下限电压判断。

3. 串联电池组对外负载放电操作时,合理的充放电管理系统还应具有识别最先达到下限电压值的具体单体电池的能力;在充电操作时,除了对达到均衡放电电压值的单体电池执行均衡放电外,对未达到均衡放电电压值的电池继续执行充电操作,同时应记录各单体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达到均衡放电电压值所经历的时间。

充放电管理系统根据充电过程中各单体电池达到均衡放电电压值的先后次序、以及在放电过程中最先下降到下限电压值的单体电池的信息,对各单体电池的电气性能做出评估。

通常,充电过程中明显率先于其它单体电池达到均衡设定电压值、放电过程中明显提前于其它单体电池下降到下限电压值的单体电池,具备了被替换的充分理由。

4. 在对串联电池组执行充电操作时,合理的充放电管理系统应具有根据串联电池组各单体电池的电气状况调节充电方式的能力。

如果串联电池组中所有单体电池的端电压均介于下限电压和均衡放电设定电压值之间,充放电系统将工作在峰值限流充电的电流环控制模式。

在该控制模式下,只要发生任何单体电池达到均衡放电电压值时,意味着串联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端电压已基本接近均衡放电电压值,因此充电系统除了对达到均衡放电设定值的单体电池实行均衡放电操作外,充电电流应发生递减;随着充电过程的进行,达到均衡放电电压设定值的单体电池的数量将增多,充电电流也应随之而发生持续的递减。

当串联电池组中所有单体电池都达到了均衡放电电压值(或者曾发生过均衡放电操作),此时的最大充电电流将被限制在最终的、经多次递减的较小的电流控制值,直至充电过程结束。

5. 适用于交通工具的合理的充放电控制系统还应具有CAN通信能力,通过CAN总线将串联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电气参数(包括当前端电压、当前充放电电流、温度等)与其它设备实现信息交换;充放电系统还应具有强大的充电电流输出能力,尽可能快速地恢复串联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能量。

在常规应用范围内,充放电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原则上对串联电池的节数具有足够宽的容限;此外,不论充放电系统处于充电或放电状态、或用电设备闲置期间,对与之连接的串联电池组的能量泄漏影响应足够小。

发明内容本发明是为实现多节串联电池组的均衡充放电一体化系统所涉及的内容,而提供的一种利用简单的电阻分压器实现多节串联电池组大电流均衡控制所涉及到的多参考电位归一化、充电电流及其充电模式随串联电池组各单体电池端电压发生变化而动态调整、具有完善的CAN交互通信能力、具有评估串联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物理性能的能力、高效大功率的即插式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及其均衡充电方法;为使用多节串联动力电池、要求均衡充电的场合,而提供的一种具有完善的信息交互功能、可靠的安全机制、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高功率输出的理想的一体化充放电管理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串联电池组均衡充放电原理,原则上适用于各类串联动力电池、多节串联大容量超级电容的充放电管理,尤其适用于以交流220工网电力为充电电源、以多节串联锂动力电池为动力或备用动力的中小型汽车。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即插式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及其均衡充电方法,其特点是包括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充电控制子系统、放电驱动子系统、以及辅助供电子系统。

所述的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用以完成工作模式判别(充电或放电操作)、串联电池组端电压及充放电电流、各单体电池物理量的采样(包括端电压、温度等)、对采入样本的运算及判别、CAN数据通信、以及为本发明的充电控制子系统和放电驱动子系统提供相关的控制指令。

所述的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的输入端与串联电池组各单体电池的引出电极一一连接,并且与充电控制子系统的输出控制信号连接;其输出与充电控制子系统的控制输入端和放电驱动子系统的选通输入端连接;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的输出还通过其CAN收发器与外部CAN控制总线连接。

所述的充电控制子系统在充电操作时为串联电池组提供高效率、高功率、充电反馈控制模式跟踪串联电池组及各单体电池的电气状态变化而变化的充电电源,并为其它子系统提供相关的辅助控制信号。

充电控制子系统的输入与交流工网连接,其控制输入端与串联电池组端电压的取样输出、充放电电流的取样输出、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的输出连接。

充电控制子系统的输出包括二种成分及流向:输出的正极性充电电源通过防反充二极管与串联电池组中相对电位最高的单体电池的正极引出端连接,充电电源的负极与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的参考地连接,并通过电流取样电阻与串联电池组中相对电位最低的单体电池的负极引出端连接;充电控制子系统输出的控制信号与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的输入端、放电驱动子系统的选通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放电驱动子系统用以对串联电池组中达到均衡放电电压值的单个或多个单体电池执行大电流均衡放电,其选通输入端与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的输出、充电控制子系统的输出信号连接,并以多路输出的方式分别与串联电池组中的各单体电池并联连接。

所述的辅助供电子系统为各子系统提供稳定的直流工作电源,其输入与交流工网的直流高压输出端连接、其输出与其余各子系统的供电端连接。

上述一种即插式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及其均衡充电方法,其中:所述的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包括电阻分压选通单元、微处理器单元。

所述的电阻分压选通单元以恰当的分压比,在各单体电池的正极引出端及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的参考地之间,用电阻分压器进行分压。

定义:分别与各单体电池正极引出端连接的电阻为上分压电阻,分别与电池均衡控制子系统参考地连接的电阻为下分压电阻;因此,在各下分压电阻上得到的电压分压值具有相同的参考点;各下分压电阻上的分压值被模拟选通后,与微处理器单元的A/D采样输入端顺序连接,如此便实现了多参考电位的归一化。

所述的微处理器单元包括微处理器、4.096伏基准源、CAN收发器、启动电路、晶振等构成。

微处理单元的A/D端口采样各单体电池下分压电阻上的电压、充放电电流信号、各单体电池的温度、串联电池组端电压、以及充电控制子系统提供的+5(R)伏基准源输出,其中断输入口还与充电控制子系统的模式控制单元输出的过压及过流信号连接。

微处理器单元的输出信号与充电控制子系统的控制输入端和放电驱动子系统的选通输入端连接,并以CAN协议规则与外部系统实现信息交互。

上述一种即插式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及其均衡充电方法,所述的放电驱动子系统包括放电选通单元、放电驱动单元。

所述的放电选通单元的译码输入端与微处理器单元的输出连接,其输出端与放电驱动单元顺序连接。

放电选通单元用以选通、锁定、或解锁放电驱动单元的某路或多路放电驱动电路;放电驱动单元由多路放电驱动电路组成,用以对达到均衡放电电压值的单体电池实施大电流均衡放电。

放电驱动单元的输入除了与放电选通单元的输出顺序连接外,还与充电控制子系统的移相谐振全桥变换器单元输出的5KHz脉冲信号连接,放电驱动单元的输出与对应的单体电池一一并联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