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合集下载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说课稿3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说课稿3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节主要向学生介绍了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以及海陆变迁的现象。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界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科学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球的基本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海陆变迁的认识还较为模糊,对于地球表面形态的运动和变化缺乏直观的感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海陆变迁的原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知道海陆变迁的实例,认识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界限不是一成不变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提高学生珍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表面形态的运动与变化,海陆变迁的实例。

2.教学难点:海陆变迁的原理,学生对于地球表面形态的运动和变化的直观感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模型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表面形态的运动和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表面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海陆变迁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界限不是一成不变的。

3.教学互动: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海陆变迁的实例,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

4.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海陆变迁现象,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七年级上册 地理 人教版 第二章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七年级上册 地理 人教版 第二章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地理学科集体备课活页纸学科地理主备人总课时10 课题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阅读图文资料,了解海陆变迁的事实、大陆漂移学说的观点。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

3.通过阅读地图,说出世界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说明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大陆漂移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难点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板块构造理论。

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步互助探究【环节1:教师导入】师友互查: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大洲名称和字母代表的大洋名称。

大洲①②③④⑤⑥⑦大洋A B C D2.北美洲的岛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

3.大洲分界线(引入新课)教师点评师友复习情况,设问:世界上的这些大洲和大洋是一直这样分布的吗?它们曾以怎样的面貌存在过呢?引出课题。

第一步互助探究【环节2:师友探究】阅读课本37-44页,师友共同完成下列互助提纲:1.读P37-38图,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及例子。

2.阅读P39图文,找出大陆漂移说的基本观点和证据。

3.阅读P41.42图文,学习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4.读P42图2.22,把握六大板块的名称及分布。

第二步互助释疑【环节1:师友释疑】一、海陆变迁原因及例子1.“沧海桑田”原意是指,现代科学研究表明, . 和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此外,人类的活动,例如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2.师友举例:(1)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了古河流等一些遗迹(3)荷兰的围海大坝二、大陆漂移说阅读课本图文资料,师友完成以下问题:1. 大陆漂移说学说是国的科学家提出来的。

2.基本观点:2亿年前各大洲连成,它的周围是广阔的。

后来,原始大陆,缓慢地;现在形成的分布状况。

3.读图2.19和2.20,师友依据大陆漂移说,对图中的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三、板块的运动阅读课本图文资料,师友自主学习完成以下问题:背景:20世纪60年代,在学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学说。

第二节 海陆变迁知识点

第二节 海陆变迁知识点

第二节海陆变迁一、主要知识点:1.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喜马拉雅山脉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由海洋变为陆地;东海海底发现了古河流的遗迹,说明这里由陆地变为海洋;2.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内容:两亿年前,地球上各个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

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的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和四大洋。

证据:非洲和南美洲古老地层的相似性、海牛、鸵鸟的分布。

3.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02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

·4.喜马拉雅山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而形成的。

5.由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失。

目前仍在不断扩张中的大洋是大西洋,亚非之间的红海不断扩张,大洋太平洋将不断缩小二、重点地图——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1.板块名称A 非洲板块 B 印度洋板块 C 亚欧板块D 太平洋板块E 美洲板块F 南极洲板块2.六大板块中基本是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澳大利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南美洲西侧的太平洋沿岸位于南极洲板块3.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

4.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现象,两大火山地震分布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5.板块运动特点: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活跃处多火山、地震现象。

6.在板块的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形成裂谷、海洋(例如最大的东非裂谷),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

7.火山地震频繁发生的原因是:(1)位于板块交界处(2)地壳运动活跃。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PPT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PPT课件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病床上,目 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奇怪!大西洋两岸 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竟如此吻合?非洲大陆和南美 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 种力的作用才破裂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哪些方面进行严密的论证呢?
新知探究
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
红海是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运 动形成的,最终会形成新的海洋。
课堂练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当堂检测
读全球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① 亚欧板块;② 非洲板块;③ 美洲板;块④ 印度洋板。块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当堂检测
读全球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能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能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3.能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重点
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六大板块; 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一、沧海桑田
鹦鹉螺,是海洋软体动物,具卷曲的珍珠似外壳,鹦鹉螺已 经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
新知探究 一、沧海桑田
地壳运动
鹦鹉螺化石
新知探究
一、沧海桑田 海平面的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
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 人类活动的遗迹。
新知探究
一、沧海桑田
荷兰填海造陆
新知探究 一、沧海桑田
日本填海造陆的4000米民航机场跑道
新知探究 一、沧海桑田
人类活动
澳门机场,中国第一个完全由填海造陆而建成的机场。

《第3章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粤人七上

《第3章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地理粤人七上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1. 掌握地球的海洋与陆地基本构造;2. 了解陆地和海洋的变迁历史及其对地球的影响;3. 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阅读理解:- 学生需仔细阅读《海洋与陆地的变迁》课文内容,理解并掌握地球板块构造、海陆变迁等基本概念。

2. 课堂笔记整理:- 学生需在课堂上做好笔记,课后整理成电子版或手写版笔记,重点记录海陆变迁的原理和实例。

3. 探究性学习:- 学生需选择一个具体的历史时期或地点,分析其海陆变迁过程,并绘制简单的地理示意图。

- 学生可结合历史资料、地图、现代地理现象等,进行跨学科综合分析。

4. 小组讨论与汇报:- 学生将分为小组,围绕“海陆变迁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进行讨论,并准备简短的汇报材料。

- 小组内成员需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讨论和汇报准备。

5. 家庭作业:- 完成一份关于“海陆变迁对环境影响”的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 短文需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分析。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须符合教学目标,重点突出,条理清晰;2. 阅读理解部分需标注重点内容及个人理解;3. 课堂笔记需包括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及个人补充内容;4. 探究性学习需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地理示意图需清晰明了;5. 小组讨论与汇报需有明确的分工和记录,汇报材料应条理清晰、言之有据;6. 家庭作业短文需结合所学知识,表达清晰、逻辑性强。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准确性、条理性、完整性以及个人见解的深度进行评价;2. 对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的体现给予关注;3. 对学生在作业中展现出的创新思维和分析能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给出详细的评价和建议;2. 对学生的疑问和困惑进行解答和指导;3. 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海陆的变迁》陆地和海洋PPT精品课件

《海陆的变迁》陆地和海洋PPT精品课件

3、板块的运动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珠穆朗玛峰高度增加 中国西南地震、尼泊尔地震
亚__欧____板块与_印__度__洋__板块 _碰__撞__挤__压__,使地表不断隆 起抬升形成山脉
印度尼西亚地震
印度尼西亚被称为“火山国”
• 位于__亚__欧__板块、太__平__洋__板 块与_印__度__洋__板块交界处, 地壳比较__活_跃____
A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知识点:板块构造运动
典型例题 读图,完成8-10题
10.日本多地震的原因( )
①位于板块的内部 ②位于板块的交界处 ③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④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 地震带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易错点辨析
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位于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的陆地部分主要包括亚洲南部的阿拉伯半岛 和印度半岛,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大陆
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 他板块既包括陆地也包括海洋。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3、板块的运动
ppt模板: . /moban/
ppt素材: . /sucai/
ppt背景: . /beijing/
典型例题
读图,完成8-10题
8.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的原因是( )
AA. 地壳运动
B. 海水运动
C. 气候变暖 D. 人类活动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知识点:源自陆变迁典型例题读图,完成8-10题
9.有人预言,红海将成为世界第五大洋,原因是( )
①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②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③张裂拉伸 ④碰撞挤压
海陆的变迁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1]

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1]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
——“板块构造学说”的三大观点: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全球大致划分为 六大板块;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的;
3.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 的地带比较活跃。“内稳边活”.
——六大板块的分布 请同学分别指出六大板块及其分布。看看并 回答板块又是如何运动的?(注意图上的红 色箭头表示板块运动的方向)
象。
阅读课本41页,想一想,从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 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我们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的故事里得到 一个启示:科学是需要认真观察、敢于怀疑、 勇于实践的。大陆漂移学说很快被人们接受, 于是人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大陆为什么会 漂移?是什么推动它漂移的呢?在魏格纳提 出大陆漂移学说后,美国的迪茨和赫茨提出 了“海底扩张学说”。在此基础上,英国科 学家首创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陆漂 移是板块运动引起的,现在板块构造学说已 成为最流行的地理科学新理论,该学说较好 地解释了世界火山、地震等现象发生和分布 的成因。
古 老 地 层 的 对 应
这好比撕碎了的一张报纸,拼合以后 的印刷文字和行列也一一对应。
还有哪些证据能证明 其科学性?
(1)一般而言,煤形成于温带区, 但目前在寒冷的南极地区发现有煤, 请用大陆漂移学说解释这一现象。 (提示:煤是树在高压下经过漫长的过 程形成,树是生活在潮湿的地方。)
(1) 一般而言,冰川分布在寒冷地区 但目前在热带亚热带的印度地区发现有 古冰川,请用大陆漂移学说解释这一现
你知道“沧海桑田” 的故事吗?它的原意 是指什么?现在用来 比喻什么?
海陆变迁的证据:
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 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水井等人类活动遗 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

海陆变迁PPT课件(初中科学)

海陆变迁PPT课件(初中科学)
被海洋分隔的大陆上, 生物都有亲缘关系,如:南 美洲和非洲都有海牛、鸵鸟 和肺鱼。
证据:
1.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大陆轮廓类似 2.非洲和南美洲大陆的生物间有亲缘关系 3.非洲和南美洲大陆有古生物化石是同类的 4.非洲和南美洲大陆有些岩层是连续的
宁夏灵武市宁东 镇发现梁龙化石,在 亚洲地区首次发现, 该遗址的梁龙化石可 能与南半球曾发现的 梁龙化石有某种关联, 这将为大陆漂移学说 提供支持。
பைடு நூலகம்
2.寻找海底的秘密 ——海底扩张学说
20世纪50 年代,随 着海洋探 测技术的 发展提出
海底有平原, 山岭,海沟。
大西洋海底地形(S形山岭)
移动的大洋地壳在碰到大陆 地壳时产生挤压,并且俯冲插入 大陆地壳地下,在邻近大陆的海 底会形成深深的海沟和一系列岛 屿,在大陆上则会形成高原和山 脉。
地球内部的圈层
地核
地壳:由岩石组成。大陆地壳较
由 厚,岩石密度较小;大洋地壳较
外 薄,岩石密度较大。
到 内
地幔:上部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
地核:由铁和镍组成,温度
高达5000~6000ºC
岩石圈以下有一层软流圈
软流圈
软流圈的高温物质向上涌,从海岭中部涌 升,并产生向两侧的挤压力。
3.板块学说和火山地震带 ——板块学说
传说东汉仙人王方平见到了仙女麻姑, 她早 年修行得道,千百年过去了,长得仍如十八九 岁的姑娘。麻姑说:“我自从得到天命以来, 已经三次见到东海变为桑田。这次去仙山蓬莱, 见海水比以前浅了许多,大概又快要变成陆地 丘陵了吧!”王方平笑着说:“难怪圣人说海 中行路都会场起灰。”后人以沧海桑田这种海 陆的变更,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喜玛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 (发现大量贝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课件 (共3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课件  (共38张PPT)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对于 人类而言
沧海桑田 只是神话
对于我们所在 的星球而言
这却是最真实、 最强大的生命动力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日本
环太平洋 地带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海螺化石
喜马拉雅山脉
古鱼类化石
地壳变动
平均海拔7000米以上的喜马拉 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意大利水城 威尼斯
海平面升降
全球气候变暖, 威尼斯的海平面 较之100年前已经 上升了23厘米。
圣马可广场
涨潮水深达80厘米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点击国家名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红海面积会发生怎样变化?为什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喜马拉雅山脉高度会发生怎样变化?为 什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地中海面积会发生怎样变化?为什么?
(点击返回)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主要原因
自然力
人类活动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我们能否找到魏格纳当时的灵感呢? 哪两个大洲轮廓凹凸存在吻合?
北冰洋
• 大西洋两岸陆地凹凸明显的对应性
由此我们就可以断定大陆存在漂移吗?

七上三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2

七上三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2

1.收集著名火山或地震(如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 山喷发、日本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等)及其所造成损失 的数据资料或图片,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看图讨论当地震发生时在不同的场合我们该怎 样做才对呢?
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1、火山与地震
全球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及 分布 火山地震的安全防护知识
2、课后作业:同步精练
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
第二节海洋与陆地变迁2
教学目标
1、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 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掌握世界主要火山的分布及地震的预 报和防灾、减灾。
自主学习
1、说出世界著名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 在哪些地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布?
2、全球有哪两大火山地震带?
3、如何预防火山和地震的发生? 4、学生阅读课本P47-48.
地壳的运动
1、海陆变迁原因: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的活动
2、大陆漂移假说: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3、全球六大板块
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 的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 活跃。
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 板块挤压
• 板块张裂
地中海-喜马拉雅 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 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和火山地震带 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
地中海将 会消失
喜马拉雅山的 形成
澳大利亚
红海不断扩张 成为新的大洋
1、全部位于海洋中的板块是? 2、用板块运动解释我国四川地震。 3、我国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4、澳大利亚为什么少火山地震?
5、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地中海不断缩小,是由 亚欧 运动所致。

七上三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1

七上三2海洋与陆地的变迁1

4、学生阅读课本P44-46.
话说沧海桑田
地球表河流、 湖泊等等,这些地表形态处 于不断变化之中。
喜马拉雅山的变迁
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地区进行考察,发 现它的岩层奇特而多样,大部分地区覆盖了层层 叠叠的页岩和石灰岩。在地层里还找到许多古海 洋动植物的化石,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菊 石、珊瑚苔藓虫、海胆、海百合、有孔虫和海藻 化石等。 这些海洋生物的化石是怎样跑到陆地上的呢? 原来,喜马拉雅山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年的 地壳变动隆起成山,从而形成地球上最年轻、最 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至今还在缓慢升 高。
喜马拉雅山的化石
我国地理工作者在喜马 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 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 海洋生物的化石。
海底古河道
在我国东部海域的 海底,人们发现了古 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 动的遗迹。
1
沧海桑田
阅读以下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沧海桑田 的原因是什么? 海陆变迁 2.海陆变迁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
1.读图3.11,指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主要由哪些板 块组成的? 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 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都是海洋,其余板块既 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
2.比较图3.11和第37页图2.26“世界地形图”, 找出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等,说出它们 位于哪些板块的交界处,讨论它们形成的原因。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板块挤压;太平洋 板块和美洲板块,板块挤压。
地壳的运动和 海平面的升降
海陆变迁
地壳的运动和 海平面的升降
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 荷兰的围海造陆工程
人类的填海造陆活动使海洋变成了陆地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作业课件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作业课件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地球表面的地壳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分成六大板块,它们就像漂浮在水面的冰块一样。
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积,总共五点一;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 洲;亚非南北美,南极欧大洋。水域四大洋,太平最;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C.台湾岛属于太平洋板块
D.红海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读图,回答7~8题。 7.洲界甲为( ) A.白令海峡 B C.大西洋 8.大洋乙是( C )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B.巴拿马运河 D.印度洋
9.当板块与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易出现( B ) ①断裂陷落 ②地表隆起 ③形成高大山脉 ④形成海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地理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例】(2020,黑龙江)地球表面的分布在不断运动变化,下列哪种描述不是海陆
变迁的原因( )
A.地壳运动
B.海平面的升降
C.围海造田 D.海上浮岛
【解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
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围海造田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海
(1)我国多地震的原因是 __我__国__地__处__环__太__平__洋__火__山__地__震__带__和__喜__马__拉__雅__山__—__地__中__海__火__山__地__震__带__附__近_______。
(2)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日__本__处__环__太__平__洋__火__山__地__震__带__上_______。
3.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生物化石。 这一记载说明了( A )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教学设计:2024秋季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 理解海陆变迁的基本概念及其原因。

2. 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能够分析海陆变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 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4.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

海陆变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地壳运动如何导致海陆变迁。

分析具体案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地理现象的解释。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海陆变迁的动画演示)地图册、地球仪相关视频资料: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的纪录片片段小组讨论题卡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海陆变迁的动态过程。

探究学习法:分组讨论海陆变迁的具体案例。

讲授与互动结合:教师讲解与学生提问、回答相结合。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关于地震引发海啸,进而改变海岸线的新闻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地震会导致海岸线的变化?”问题导入:提出疑问“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是一成不变的吗?”引发学生思考,进入新课主题。

新课教学1. 海陆变迁的概念简述海陆变迁的定义,强调其是地球表面形态的长期变化过程。

2. 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详细介绍板块构造理论,利用动画演示板块移动、碰撞导致的地形变化。

海平面升降:解释冰川融化、海水温度变化等因素如何影响海平面,进而影响海陆分布。

人类活动:举例说明填海造地、水库建设等人类活动对海陆格局的影响。

3. 海陆变迁的影响分析具体案例,如地中海的缩小、荷兰的国土扩张,探讨海陆变迁对气候、生物分布、人类居住地等方面的影响。

结构图示例:```海陆变迁├──概念:地球表面形态的长期变化├──原因│├──地壳运动(板块构造理论)│├──海平面升降(冰川、海水温度)│└──人类活动(填海造地、水库)└──影响├──气候变化├──生物分布调整└──人类居住地变迁```课堂小结总结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多方面影响。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2海陆的变迁知识点详解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2海陆的变迁知识点详解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2海陆的变迁知识点详解第二节:海陆变迁一、海陆变迁的原因,配上实例(课本37、38页活动题)1.自然因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填海造陆二、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者、内容、依据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2.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大海。

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飘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依据:大洲轮廓线的相似性(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动物的相似性,古老地层的相似性与连续性三、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重点,以下内容要完全掌握)1.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间交界地带比较活跃。

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四、两大火山地震带名称: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②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五、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①红海不断扩张、②地中海不断缩小、③阿尔卑斯山④喜马拉雅山、⑤科迪勒拉山系形成的原因⑥日本、我国西南地区多地震形成的原因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中海不断扩大,是因为板块发生相互碰撞挤压运动造成的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红海在不断扩大,是因为板块发生张裂运动造成的阿尔卑斯山(欧洲):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喜马拉雅山(亚洲):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了今日的喜马拉雅山脉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和安第斯山组成,落基山是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撞击形成的,安第斯山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撞击形成的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海陆的变迁 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2节海陆的变迁  课件(共34张PPT)
海陆变迁←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
二、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缓慢
大陆漂移→
2 亿 年 →→ 6500 万 年
前一块
前几块大
大陆

→→
现在 四大洋
→→→?
七大洲 变化
反思与感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 。
再见!
考题示范
例1 下列海陆变迁不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是
(A )
A、荷兰围海造田
2.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 的运动之中。
3.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 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 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学以致用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是_______板块和亚_欧______板块相对运动印,度相洋互碰撞挤压形成的, 板块处在不断碰撞 之中,珠穆朗玛峰就会不断增高。
B、大西洋的形成
C、珠穆朗玛峰的形成 D、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解析】 地球表层的海陆变迁其能量有来自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如 地壳运动;也有来自于地球外部的能量吸收,如太阳辐射。地球上 许多高大的山脉、浩瀚的海洋、巨大的裂谷、深深的湖泊等形成与 变化均与地壳运动有关。
如:大西洋由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张裂形成;珠穆朗玛
【解析】 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此地过去曾经是海洋,后来,
海陆发生变迁,海洋变成了现在的陆地。
板块的运动:认识六大板块和板块的运动。
对比板块分布图,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的运动有什么内在的关系 吗?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结论
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 由板块拼合而成。

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案例

第二章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案例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 9.0级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
34
3.11日本大地震
是 亚欧
板块
和 太平洋 板块
相互碰撞挤压的
结果。
汶川地震呢?
学以致用
你能用板块理论 解释四川地震吗
问题:汶川大地震是哪两个板块运动 造成的?是张裂还是挤压运动?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作挤压运动,
形成100公里长断层引起,汶川在两板块
处,地壳活跃
板块的运动——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
板块的运动引起的
提出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的运动——板块构造学说
美 亚欧板块 洲 板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块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 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图中

”两对箭头各表示板块间的哪两种运动状态?
板块发生碰撞挤压时,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 山脉、海沟、岛弧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产生什么现象? 裂谷或海洋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使地表隆起抬升
( 运 动 方 向 不 同 )
板 块 运 动
海洋面积缩小 山脉隆起
使地表断裂下陷
形成裂谷和海洋
板块内部与板块交界地带比较有什么区别?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 交界的地带比较活跃。“内稳边活”。
挤压形成的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
板块构造学说
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全球大致划分为六 大板块 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
板块相向运动,碰撞挤压:相反方向运动,则张裂拉伸。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目前还在不断扩张之
中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C.印度洋
B.太平洋 D.北冰洋
6.六大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是__太_平__洋_板__块___。
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1)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是德国科学家_
___。 魏格纳
(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最大的 火山地震带,请你用所学理论分析原因。
南极洲板块
F 图九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六大板块。 2.图中板块的运动方向有什么不同?
( 运 动 方 向 不 同 )
板 块 运 动
使地表隆起抬升 使地表发生断裂
板块1
高山
板块2
喜马拉雅山
珠喜 穆马 朗拉 玛雅 峰山 为是 什怎 么样 还形 在成 不的 断? 升 高 ?
提示:喜马拉雅山是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冲撞挤压隆起形成的。
大陆漂移的证据1
——动物的相似性
大陆漂移的证据2
——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从大陆漂移的证据1可以看出,非洲大陆与南美洲 大陆相临的大陆边缘大致吻合;从大陆漂移的证据2可 以看出大西洋两岸(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都有海 牛和鸵鸟的分布;说明在很早以前,非洲大陆和美洲 大陆曾经是紧密相连的整体,后来由于大陆的分离、 漂移(南美洲向西漂移,非洲向北漂移),两块大陆 被辽阔的大西洋所阻隔,于是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面貌。
2亿年前 6500万年前
现在
三、板块的运动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 基础上提出的。
板块构造学说是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麦肯 齐、摩根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它是海底扩 张说的具体引伸。
板块构造,又叫全球大地构造。所谓板块指的是岩 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 也就是说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顶部。全球地壳划分 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洲板块。
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从哪些方面进 行严密的论证呢?
轮廓、地层、动植物等。
魏格纳经过艰苦的考察终于提出了三方面的证 据:第一,大西洋两岸的许多生物有亲缘关系;第二,大西 洋两岸的岩石、地层和褶皱也相吻合;第三,在古气候方面, 两极地区有热带沙漠的征兆,而且在赤道森林中找到了冰盖。
魏格纳还从地球物理学、大地测量学等方面进行了严密 的论证。最后,提出了使人能够接受的“大陆漂移假说”。 假说认为:组成洋底的岩石比组成大陆的岩石重,因此,组 成大陆的地壳就像“冰山”一样在洋底岩石上漂移。这对现 代地质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至今仍以这一假说的 基本思想作为讨论地壳运动的依据之一。
提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 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 极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谢谢!
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 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 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飘移分 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状况。
大陆的漂移
看看大西洋是怎样 形成的?太平洋有什么 变化?
提示:大西洋开始仅仅
是古非洲大陆和美洲大陆之 间的一条裂隙,随着大陆漂 移,逐渐加宽,直到形成今 天世界第二大洋。而在这一 过程中,古老的太平洋却在 不断缩小,有衰退的趋势。
(A)
A.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B.位于高达山系附近 C.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D.因为国家轮廓过于狭长
4.你认为下列各项不可以作为海陆变迁证据的
是(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台湾海峡发现古人类遗迹 C.有些大陆的边缘可以较好的吻合 D.相互分离的大陆都有人类活动
课堂小结
海陆变迁原因:A.地壳的变动
B.海平面的升降
海 陆 的
C.人类活动的影响
大西洋的扩张 大陆漂移假说
太平洋的收缩
变 迁
板块构造学说要点:A.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 B.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
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间交
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两大火山地震带:A.环太平洋地震带
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导入新课
你知道“沧海桑田”的故事吗?它的 原意是指什么?现在用来比喻什么?
一、沧海桑田
“沧海桑田”原来的意思是海洋会变为陆地,陆地 会变为海洋。这种“沧桑之变”是发生在地球上的一种 自然现象。因为地球内部的物质总在不停的运动着,因 此会促使地壳发生变动,有时上升,有时下降。挨近大 陆边缘的海水比较浅,如果地壳上升,海底便会露出, 而成为陆地,相反,海边的陆地下沉,便会变为海洋。 有时海底发生火山喷发或地震,形成海底高原,山脉、 火山,它们如果露出海面,也会成为陆地。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
自然因素
地壳的变动 海平面的上升
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的影响
喜马拉雅山上的 海洋生物化石
东部海底的 古河流遗迹
荷兰的围海大坝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如填海造陆 地壳的变动
魏格纳36
二、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 分几乎吻合。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
1910年的一天,年仅30岁的魏格纳躺在病 床上,目光正好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 “奇怪!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凹凸,为什么 竟如此吻合?”他的脑海再也平静不下来: “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以前会不会是连在一 起的?只是后来因为受到某种力的作用才破裂 分离。大陆会不会是漂移的?”
根据卫星影像制成的喜马拉雅山三维立体图
裂谷和海洋
请你对图中地中海和红海的命运作出预测?
大 红海面积会随着板块张裂运动变的越来越
小 地中海面积会越来越 ,并最终消失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喜马拉雅山脉是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为什么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
1.不是海陆变迁主要原因的事( D)
A.地壳的变动
B.海平面的升降
C.气候变暖
D.围海造田
2.喜马拉雅山还在长高,说明( B)
A.喜马拉雅山上的积雪在增厚 B.板块在不断运动、碰撞、挤压 C.地球在不断膨胀 D.地球公转造成的
3.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 南美洲的智利,这里的地震灾害多的原因是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说来,在板块内部, 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比 较活动的地带,这里火山、地震活动以及断裂、挤压褶 皱、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频繁发生。
根据板块学说,大洋也有生有灭,它可以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从小到无。大洋的发展可 分为胚胎期(如东非大裂谷)、幼年期(如红海和亚丁 湾)、成年期(如目前的大西洋)、衰退期(如太平洋) 与终了期(如地中海)。大洋的发展与大陆的分合是相 辅相成的。
板块学说要点:
(1)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间交界地 带比较活跃。
全球共分为哪六大板块?哪些是大陆板块,哪些 是大洋板块?板块与大陆是一回事吗?板块的边缘与 内部有何差异?
C
亚欧板块
E
非洲板块
B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D
美洲板块
海陆变迁的证据:
喜马拉雅山上的岩石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 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水井等人类 活动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全国1/4的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为 了获得更多的土地,荷兰人构建围海大坝,为了抽出海水又建 了许多风车,形成了独特的景观。
荷兰的围海大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