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热源模型
焊接热源模型的研究进展
(4 5
#
!( ", ), ") &! ( 3) ;
;
(65
#
;
(7"
#
,
( "" )
"1!
激光焊接温度场解析式
2#3
式中: ! ( 为椭球心部最大的热流密度值。 3) 根据能量守恒以及 4 *! ( ,#, 6*! ( 2 #, 7*! ( 1 #,得
’!" - , ’!) - 2 ’!" ( 1 ・ ・ 。 ( !( ", ", $) & :" ! % ; ; ; "# ) ,21 ! " !
・
’
"
, ( 1)
种热源分布函数,因为它将热源按高斯函数在一定 的范围内分布。其函数为:
4
4( 0) ,4 ( 5) "
7)0
,
( 8)
式中:!5为环境温度; $,&$5为热输入率, !; & 为有 效系数; $5为热源功率; $为热扩散系数; % 为焊接速 度 ; ), ", # 组 成 定 坐 标 系 ; !, ", # 组 成 动 坐 标 系 ; ・ ;-为 电 压 ;.为 电 流 ;(为 "为 热 导 率 ,! A ( B N ) 整数; % 为板厚。由材料熔点温 度 , 可 以 确 定 熔 池 等 温 线 OP、 熔 合 区 2Q 与 热 影 响 区 RSQ 的 大 小 。 对 于 大 厚焊件上表面堆焊,热是沿 / 个 方 向 传 播 的 , 则 可 以 把热源看成是一个点热源。瞬时集中点热源所形成 的温度场可由其解析式( 得到 G1H, 而 厚 度 为 / 无 限 大 4) 薄板上线状热源的温度,由式( 计算 G1H,得到的温度 /) 场 是 以0为 半 径 的 平 面 圆 环 。 应 用 面 热 源 时 将 试 件 简
焊接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中热源模型的选择
赵 欣等:焊接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中热源模型的选择429焊接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中热源模型的选择赵 欣 张彦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摘 要:建立合理的热源模型是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
本文总结了各种常用的热源模型,讨论焊接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中热源模型的选择方法。
关键词:温度场;数值模拟;热源模型1 序 言焊接过程通常是材料在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热源作用下,连接区域局部熔化或呈塑性状态,进而冷却形成焊缝和焊接接头的过程。
焊接的过程伴随着材料加热和冷却的热过程,研究焊接的热过程对于研究焊接冶金、焊缝凝固结晶、母材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焊接应力与变形以及焊接缺陷的产生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焊接过程的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是研究焊接热过程的重要方法,通过数值计算可以得到焊接过程中母材上任意点任意时刻的瞬时精确解,而建立合理的热源模型是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
本文在多年焊接数值模拟及实验经验的基础上讨论焊接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中热源模型的选择方法。
确定数值模拟中的热源模型,即确定合理的焊接热流分布函数,使模拟的温度场符合实际焊接的情况。
热源模型的建立准则是熔池边界准则,即与实际焊接相比输入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如果使用所选热源模型所模拟得到的熔池区域边界(Fusion Zone Boundary ,FZB )与实际焊缝熔合线相符,那么就认为此热源模型是合理的[1]。
对于现有热源模型的选择使用及发展均以此准则作为出发点,同时,这一准则也为判断所选模型是否合理提供了依据。
事实上,我们总是依据不同焊缝的热源特点和表现出的不同形貌特征来选择和组合热源模型,以使得模拟得到的熔池边界区域与实际焊缝融合线相符。
这样得到的焊接温度场数值模拟的结果是能够满足焊接力学分析的要求的。
2 表面热源模型 表面热源模型的特点是外界热量只是通过焊接构件表面输入,进而通过热传导把热量传输到焊接构件的每个部分。
熔化焊焊接热源模型论文发展趋势论文
熔化焊焊接热源模型论文发展趋势论文摘要:由于动态焊接热源模型更符合焊接的某些实际情况,将是今后焊接热源模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复合焊接方法的出现,结合两种以上热源模型或热流分布模式的复合型热源模型也是今后焊接热源模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熔化焊的过程中热源从开始至最后一直存在,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熔化焊的物理化学过程的开始与发展。
熔化焊焊接热源不管是火、光还是电都具备移动和部分集中的特性,是焊接物体表面和内部的受热不均匀而产生一系列的焊接问题。
热源模型对焊接温度场的数值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焊接工作人员对热源模型的发展十分重视。
二、焊接热源模型的概念1 、焊接热源模型定义根据目前焊接工作者的实践和共识,所谓的焊接热源模型,可以认为是对作用于焊件上的、在时间域和空间域上的热输入分布特点的一种数学表达。
到目前为止,用于焊接数值模拟中的所有焊接热源模型大都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也就是认为在焊接进行过程中热源模型是不发生变化的,即静态焊接热源模型。
而动态焊接热源模型,其热输入是随着焊接的进行而发生变化的。
例如,在短路过渡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中,电弧有熄灭的过程。
此熄灭阶段的热流密度分布显然不同于电弧燃烧阶段的热流密度分布特点,如果根据这种“短路”的实际工程特点而建立一个电弧。
2、焊接热源模型参数热源模型参数如有效加热半径、电弧功率有效利用系数等缺乏比较系统和准确的资料,参数的选择会使模拟结果产生较大的误差。
静态热源模型有两个要素,即“以何种分布模式分布”和“以何种空间形式分布”,动态热源模型还需要考虑“时间”要素,即上述中的一个要素或两个要素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焊机热源模型可通过三种参数即形状参数、热源分布参数和热输入参数来完整描述。
三、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的难点1、热源模型及参数的确定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热源模型是高斯热源模型和双椭球热源模型。
对于一些特殊的焊接方法,如激光焊,等离子束焊、电子束焊,搅拌摩擦焊等,尚无公认的比较理想的热源模型。
【doc】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热源模式的比较
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热源模式的比较WeldingTechnologyV o1.35No.1Feb.2006?试验与研究?9文章编号:1002-025X(2006)01-0009-03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热源模式的比较陈家权,肖顺湖,吴刚,杨新彦(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擅要:焊接热源模式是焊接数值模拟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文中简要介绍了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热源的各种加栽模式:高斯分布函数,双椭球分布函数,生死单元方法.针对具体算例,采用3种不同的热源加栽模式进行三雏焊接温度场的数值计算,并比较不同方法计算焊接温度场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生死单元方法是一种简单的热源加栽模式,其计算效率优于其他2种加栽方法.关t词:焊接;高斯热源;双椭球热源;生死单元;有限元中圈分类号:1'(02:TP15文献标识码:A在焊接结构设计和工艺分析中,一般是通过大量焊接工艺试验来评定工艺因素的变化对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乃至使用寿命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数值计算理论和有限元方法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普及和性能的提高,焊接过程的数值模拟得以实现.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动态仿真焊接过程,预测不同焊接工艺条件下的残余应力和变形,进而实现对焊接工艺的优化设计.焊接热源模型是实现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的基本条件.焊接热源具有电弧局部集中,瞬时和快速移动的特点,易形成在时间和空间域内梯度都很大的不均匀温度场,这种不均匀温度场会导致在焊接过程中和焊后出现较大的焊接应力和变形.因此,在数值模拟计算焊接过程的温度场时,热源模型的研究至关重要,它关系到焊接温度场和应力变形的计算精度,特别是在靠近热源的地方影响更大.对此,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热源计算模式,其中应用较广的是高斯分布热源模型,双椭球热源模型和基于生死单元的焊接热源加载模型.本文采用具有高斯表面热源模型,双椭球热源模型,生死单元热源模型加载焊接热源,进行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并时3种热源模型的计算结果作进一步比较,确定符合焊接过收稿日期:2005一o6—15;修回日期:2005—12一O5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桂科自013505)程效值模拟计算的热源模型.l焊接热源基本模型1.1高斯热源模型Eagar和TsaiⅢ将焊接加热斑点上热流密度的分布近似地用高斯数学模型来描述,即焊接热源的热流密度可表示为如下高斯分布函数:g(r)=q~exp(一),(1)gm=素Q,(2)Q=,(3)式中:g为加热斑点中心最大热流密度,J/(m?S);R为电弧有效加热半径,mm:r为热源某点至电弧加热斑点中心的距离,mm:Q为热源瞬时给焊件的热能,w;为焊接热效率;(,为电弧电压,V;,为焊接电流,A.1.2双椭球型热源模型由于高斯分布函数没有考虑电弧的穿透作用,为了克服这个缺点,AGoldakv?出了双椭球形热源模型.这种模型将焊接熔池的前半部分作为一个1/4椭球,后半部分作为另一个1/4椭球.设前半部分椭球能量分数,后半部分椭球能量分数,2.前半部分椭球内热源分布函数:较小,即OHz处的幅频值随熔核尺寸的变化最为敏感.参考文献:【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电阻焊(Ⅲ)专业委员会.电阻焊理论与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2】曾鸿志.电阻点焊过程及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J】.焊接技术,2000, 29(5):1—3.【3】应怀樵.波形和频谱分析与随机数据处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3.【4】陈汉友.Matlab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忉.计算机与现代化,20O4, (1):103—1O5.作者简介:马铁军(1972一),男,新疆米泉人,讲师,在职博士,1995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焊接专业,主要从事压焊工艺与设备及压焊质量检测方面的研究.lO?试验与研究?焊接技术第35卷第1期20O6年2月gcr,=唧{-3[(詈(舌(),c4,后半部分椭球内热源分布函数:r,=唧{一3[(詈)2+(舌)+2(),c5,式(4)和式(5)中的a,6,C,Cr可取不同的值,它们相互独立.在焊接不同材质时,可将双椭球分成4个1/8的椭球瓣.每个可对应不同的a,6,Cf,cr值.1.3生死单元热源加载高斯,双椭球2种热源模型将焊接热流直接施加在整个焊件有限元模型上,不能模拟焊缝金属熔化和填充,无法模拟实际焊接过程,而生死单元能够克服这个缺点.生死单元技术搠就是采用生死单元模拟焊缝填充的方法来模拟焊接热输入过程.通过试验测量,将全部焊接热Q均匀分布在焊缝上,假设所有焊缝单元在计算前是不激活的.在开始计算前,将焊缝中所有单元"杀死".在计算过程中,按顺序将被"杀死"的单元"激活",模拟焊缝金属的填充.同时,给激活的单元施加生热率(日GEⅣ),热载荷的作用时间等于实际焊接时间. HGEN--Q/(A=~xvxdt),(6)式中:HGEN为每个载荷步施加的生热率,w/m;A为焊缝的横截面积,m;为焊接速度,m/s;dI为每个载荷步的时间步长,8.2焊接叠度场的有限元计算2.1物理模型焊接温度场模拟计算所采用的焊板尺寸为200mmxT.00mmx6mm,如图1所示.试样材料为s355K2G3碳锰钢(BS426o Grade50D,相当于国内16Mn钢),材料的比热容和热导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材料的密度近似为常数.lZP7800I~Jm3.焊板由2块200mmxl00minx6lnln钢板焊接而成,为保证焊透,在钢板待焊边上加T60o坡口.焊接采用Co2+混合气体保护焊,焊接参数为:焊接电流180A,电弧电压20V,焊接速度4.8mm/s,焊接热输入O.75kJ/ram,焊接效率',=0.825,焊缝的几何模型与实际焊缝尺寸一致.在本次数值计算中,假定焊板表面与空气的换热系数为15w/(m2?℃).啊1爆接试样尺寸凝萁羹置厦/啊2材辩比热軎和热导搴2.2有限元模型由于采用3D几何模型,所以划分有限元模型时采用8节点热单元SoHd70.为保证焊缝及其附近高温区域得到较精确的温度分布,采用了较小的尺寸单元,焊板有限元模型如图3所示,其中包括13100个单元,19392个节点.E3霹板有限元曩型2.3焊接热源模型的处理2.3.1高斯分布函数的热源模型高斯热源按表面移动热流处理,在ANSYS中按热流率加载,用函数加载功能将高斯热流加载在焊件表面,每一步计算前,先删除上一步热流,再重构高斯函数,对于高斯热源,R= 5.5mm,通过计算,得出:q*---9.4xl05ce-~'.2.3.2双椭球形热源模型双椭球形热源按内热源处理,在ANSYS中按生热率(日GEⅣ)加载,用函数加载功能将双椭球形热流加载在焊件上,在每一步开始计算前,先删除上一步生热率.然后重构双椭球函数,双椭球形热源的几何参数:f:o.6,=1.4,5mm,b=5mm,cf=3.75mm,c.5mlrl.前半部分椭球内热源分布函数为:fr22211)=8.8xl叫I()+()+(0--~375川,(7)后半部分椭球内热源分布函数为:fr2221tg(r)叫一3.x)+()+()J0(8)2.3.3生死单元焊接热源加载在开始计算前,将焊缝中所有单元"杀死",相当于焊前的装配状态.在计算过程中,按顺序将被"杀死"的单元"激活",模拟焊缝金属的填充,同时给激活的单元施加生热率(HGEN),其中生热率(HGEN)的作用时间为每步的焊接WeldingTechnologyV o1.35No.1Feb.2006?试验与研究?11时间,每一步计算完成之后,删除该步的生热率,重新进入下一步加载计算,得到HGEN--6.6xl09.2.4计算结果与分析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焊接热载荷的施加方式,进行了焊接温度场的数值模拟计算.3种热源的焊接熔池某个时刻剖面温度场云图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焊接热参数输入一致的情况下,高斯热源和双椭球形热源计算出的焊件底部温度均低于金属的熔点(1435℃)四,未能达到真正焊透的效果,而采用生死单元技术施加热载荷,焊件表面至焊件底部的温度都能达到金属的熔点,确保整个工件能被焊透,从而能够较好地模拟深熔型焊缝的温度场.图5为焊板上参考点的温度循环曲线,其中,点A及点剧匈位于焊缝位置,.3种热源模式计算的各点温度循环特征相似, 随着热源的接近和离去,参考点的温度迅速上升和下降,3种热源比较相似,但各点的最高温度有所差异,以生死单元方法为最高,高斯热源次之,双椭球形热源最低.通过比较不同热源模型加载条件的计算时间,发现在计算机配置不变的情况下,生死单元法的计算时间最短,为85rain,高斯热源次之,为125min,双椭球形热源为180min,因此采用生死单元法的计算效率明显高于其他2种热源的计算效率. WOD札5ouffrlOXS丁E}-5SU譬?lTI如E-.41666"7TIE/qP(^V6'RSYS-OS知阿2OSID:tl268——E:::::::::::r二::.=:.::=:.:—●20338657.5976.3l454(a)高斯热源0l6032048064O时间/s(a)高斯热源—一l26820297r7485l(b)双椭球形热源圈4焊接熔池形状比较016032048064O时间/s(b)双椭球热源豳S参考点计算焊接温度变化历程3结论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焊接热源加载模式的温度场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加以比较.结果表明:①用高斯分布的表面热源分布函数计算,引入材料的非线性,可模拟焊接温度场,但未考虑电弧挺度对熔池的影响.②由于双椭球热源模型是一种体热源,热流密度函数复杂,参量较多,因此计算结果比高斯热源准确,但计算时需不断重构焊接移动热源的分布函数,导致计算量增加.③应用生死单元方法加载,能够有效地模拟焊缝的形成过程和焊接热载荷的输入,而且这种处理方法较构造焊接热流密度函数的方法简单,更适用于复杂结构的焊接过程模拟, 且计算效率和精度均高于前2种方法.参考文献——:::l二:=:::::二:.:一::.:一2O4l2.58051324l787(c)生死单元热源加载o16032048064O时间/s(c)生死单元热源加载[1】EagerTW,TsaiNS.Temperaturefieldsproducedbytraveling distributedheat8ource$[J】.WeldingJournal,1983,62(12):346—355.【2】GoldakA,ChakravartiAandBibbyM.Adoubleellipsoidfinite elementmodelforweldingheatsources[Z].11wDoe.,1985.【31GoldakA,ChakravartiAandBibbyM.Anewfiniteelementmodel forweldingheatsoul'ces[J].MetTrans.1984,13(15B):299—305.【4】陈家权.基于单元生死的焊接温度场模拟计算[J】.热加工工艺,2O05, 34(7):64—65.【5】张树华.TC4,16Mn合金及Al陶瓷的高温弹性模量Ⅱl高压物理学报,1999,9(2):133—137.^P£PS啪嚣蝴伽咖咖猢湖伽o222llp\趟赠咖咖鲫枷抛咖咖鲫枷猢o,'}ll\魁赠湖瑚咖聊姗瑚咖姗瑚0222llll魁赠。
焊接热源模型读书报告1
焊接热源模型读书报告一.焊接热过程的特点:1.局部性—加热和冷却过程极不均匀;2.瞬时性—1800k/s;3.热源是运动的;4.焊接传热过程的复合性二.焊接热源模型:1.焊接热源的特点:(1)能量密度高度集中;(2)快速实现焊接过程;(3)保证高质量的焊缝和最小的焊接热影响区。
2.焊接热源的种类:(1)电弧焊:气体介质中的电弧放电(2)化学热:可燃气体(3)电阻热:电阻焊、电渣焊(4)高频感应热:磁性的金属高频感应产生二次电流作为热源(5)摩擦热:机械高速摩擦(6)电子束:高速运动的电子轰击(7)等离子焰:电弧或高频放电—离子流(8) 激光束:激光聚焦3.热源的形式(从热传导的角度来考虑):(1)点热源(三维)—厚大焊件焊接(2)线热源(二维)—薄板焊接(3)面热源(一维)—细棒摩擦焊4.焊接热源模型的概念:根据目前焊接工作者的实践和共识,所谓的焊接热源模型,可以认为是对作用于焊件上的、在时间域和空间域上的热输入分布特点的一种数学表达。
静态焊接热源模型:认为在焊接进行过程中热源模型是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模型参数的部分或全部参数不是时间的函数。
焊接热源模型动态焊接热源模型:热输入是随着焊接的进行而发生变化,模型参数的部分或全部参数是时间的函数。
5.焊接热源模型参数建立一个静态焊接热源模型需要两个要素,即“以何种空间形式分布”和“以何种分布模式分布”。
而动态焊接热源模型还需要确定上述两要素中的一个或两个要素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即应引入“时间”要素。
可见,就静态焊接热源模型而言,在总热输入量一定的情况下,因为上述两个要素的不同而导致的不同热源模型将对焊接温度场的分析影响很大。
焊接热源模型可以有三种模型参数即形状参数、热流分布参数和热输入参数来完整描述。
6.焊接热源模型的分类正因为在焊接数值模拟中热源模型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所以自焊接数值模拟(包括解析计算)研究开始至今出现了许多热源模型,均有不同范围和不同程度的适用性。
焊接热模拟技术
使材料科学的研究“定量化”和“科学化”
一、基本介绍
焊接热模拟技术是采用数值分析 的方法,即采用计算机程序来求解数 学模型(热源模型)的近似解,从而 得出焊接温度场分布和焊接热循环曲 线。目前使用最多的为有限元法,其 次为差分法,而应用较多的软件为 ANSYS、SYSWELD、ABAQUS等。
2.5 相变潜热
取熔化潜热为 277 kJ /kg,固相线温度1480 ℃,液相线温度1520 ℃,并假定熔化潜热等于凝 固潜热,通过比热容量上升或者下降的变化来计 算熔化潜热对焊件热焓值的影响。
3 模拟温度场分布
4 焊接热循环与温度变化率分析
上图为焊缝中心线上某一点的焊接热循环曲线和温度 变化率。起初在热源作用下母材和焊条熔化形成熔池,对 该点有预热作用,其温度逐渐升高,温度变化率也逐渐增 大,在 20.75 s时热源经过该点,此时温度达到峰值( 2 259 ℃),随着热源的移开,该点开始冷却,在19.25s和 23.5s时分别达到最大升温速率和最大降温速率。
选取3个截面,每个截面相距35mm,再在每个截面上取3个点, 分别记为1、2、3,距离熔合线的距离分别为1、3、5mm来考察焊接 热循环曲线。
由图可知:(1)同一截面上,距离熔合线不同的点,经历的 焊接热循环曲线不一样,最近的点其峰值温度最高;(2)不同截 面上到熔合线距离相同的点焊接热循环曲线相同,不随位置改变, 只是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不同,即准稳态温度场。
热模拟技术发展的历史
国外:
1、前苏联科学院Rykalin院士对焊接过程的 传热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焊接传热学 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将焊接热源划分为点、 线、面热源;
2、Adames、木原博和稻埂道 夫等人根据热传导微分方程,通过 大量实验建立了不同情况下的传热 公式;
热源模型
热源模型热源选取原则热源模型的建立与焊接温度场的模拟是焊接数值模拟的重要部分。
对于手工电弧焊、钨钨极氩弧焊等焊接方法,采用高斯分布的函数就可以得到较满意度结果;对于电弧穿透能力较大的熔化极氩弧焊(MIG 焊),常采用双椭球形热源分布函数。
高斯分布的函数与双椭球形热源分布函数相比,双椭球形热源分布函数考虑了熔透。
高斯函数分布的热源模型焊接加热斑点上的热流密度分布采用Eagar 和Tsai 的高斯数学模型,其分布函数如下: ()22233exp UI r q r R R ηπ⎛⎫=*- ⎪⎝⎭式中:R 为电弧有效加热半径;r 为焊件上任意点至电弧加热斑点中心的距离,η为焊接热效率;U 为焊接电压;I 为焊接电流。
双椭球热源模型Goldak 提出的双椭球形热源考虑到热源移动对热流分布的影响,将热源前方(前半部分)是个1/4椭球、后方(后半部分)是另一个1/4椭球,热源前方(前半部分)、后方(后半部分)的热流密度分布函数分别用下面两式表示:()()22232221163,..e z vt Qff x y q x y z t a b c abc ππ-⎛⎫-=++ ⎪ ⎪⎝⎭()()2223222223,..e z vt Qfr x y q x y z t a b c abc ππ-⎛⎫-=++ ⎪ ⎪⎝⎭式中ff 、fr 是热流密度分布系数,ff 取0.6,fr 取1.4,且2ff fr +=。
a 、b 、1c 、2c 分别为熔池的几何尺寸。
半球状热源模型针对高能束焊接方法,例如激光、电子束焊等等,由于其具有高的熔透,所以提出了用半球状的热源来模拟能够很好的解决高能束焊接的穿透。
222236333(,,)Q x y z q x y z c c ππ⎛⎫---= ⎪⎝⎭(9) 上式中:(,,)q x y z ——功率密度Q ——热输入功率c——半球半径。
焊接热源模型
焊接热源模型焊接热源的物理模型,涉及两个问题。
一是热源的热能有多少作用在工件之上;二是已经作用于工件上的热量,是如何在工件上分布的。
因此,建立焊接热源的物理模型,是进行焊接热过程和熔池行为分析或数值模拟的前提和条件。
本章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2.1焊接热效率和焊接熔化效率电弧焊接时通过电弧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利用这种热能来加热和熔化焊丝(或焊条)与工件。
熔化极焊接时,焊接过程中焊丝 (或焊条)熔化,熔滴把加热和熔化焊丝 (或焊条)的部分热量带给熔池。
而对于钨极氩弧焊,电极不熔化.母材只利用一部分电弧的热量。
弧焊时,电弧功率可由下式表示(2-1) 式中,是电弧电压(V),I 是焊接电流(A),是电弧功率(W), 即电弧在单位时间内所析出的能量。
由于能量不是全部用在加热焊件,故真正有效用于加热焊件的功率为(2-2) 式中,为电弧功率有效利用系数或称为焊接热效率,它与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和焊接材料的种类(焊条、焊丝、保护气等)有关。
各种弧焊方法在常用焊接工艺参数下的热效率见表2-1。
表2-1 各种弧焊方法的热效率弧 焊 方 法药皮焊条手工焊埋弧自动焊C02气体保护焊熔化板氩弧焊(MIG)钨极氩弧焊(TIG)0.65-0.85 0.80-0.90 0.75-0.90 0.70-0.80 0.65-0.7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值随着弧长的增加、电弧电压的提高而下降,随着电弧电流的增大或电弧潜入熔池而增加。
应当指出,这里所说的热效率,只是考虑焊件所能吸收到的热能。
实际上这部分热能一方面用于熔化金属而形成焊缝,另一方面则流失于焊件而造成热影响区。
值并没有反映出这两部分热量的比例。
根据定义,电弧加热工件的热效率是电弧在单位时间内输入到工件内部的热量与电弧总功率的比值,即(2-3)(2-4)(2-5)式中,—单位时间内熔化焊缝金属(处于液态时,为熔点)所需的热量(包括熔化潜热);—单位时间内使焊缝金属处于过热状态()的热量和向焊缝四周传导热量的总和。
3 焊接传热数学模型
1.基本假设
1. 熔池和电弧呈轴对称分布
2. 熔池中液体金属为黏性不可压缩的牛顿流体,流动状
态为层流 3. 材料物理性质随温度变化,忽略熔池金属的蒸发 4. 焊接电弧的热流密度服从高斯分布 5. 熔池内驱动液态金属流动的力为电磁力,浮力,表面
张力,不考虑电弧压力
2.控制方程
在移动电弧的作用下,被焊金属熔化形成熔池,按照熔池的 形成和演化将熔池分为:
6-3
x---计算点到热源中心的距离
当电弧传入工件的总势能等于通过熔合面传给母材的
热量加上从熔池表面散失的热量时,熔池金属的传热
处于准稳态,意味着熔池具有恒定的形状,并以与电
弧相同的速度沿x轴移动,此时热能方程:
6-4
对于熔池中的流体传热,还应满足动量方程
6-5a-c
上式:由微元体的体积力,表面压力,流体自身运动 的动力(惯性力与黏性力之差)所产生的动量之和等 于零。
(2)边界条件 焊接传热控制方程的边 界条件主要有两类: 能量边界条件 动量边界条件
① 能量边界条件
焊接过程中输入给工件表面(z=0) 的热流密度服从高斯分布
qloss 厚度为h的工件通过对流和辐射 方式向周围 环境释放的热流, qloss - T z
工件热导率
T T Tm
继续下一个时间步长的计算,直到
T T
L
此后,潜热的影响结束,该点温度 继续上升或者。凝固时潜热的释放 以同样的方法处理。
4.动量方程中的体积力处理
(1)浮力
(2)电磁力
熔池表面的电流密度服从高斯分布
I - - - -焊接电流
j 电流有效分布半径
r 到中心轴的径向距离 r x2 y2
激光+GMAW复合热源焊接热源与热过程
式中,H1 为双椭球体热源高度。 热源下半部分采用热流递增的圆柱体热源 PV 2 ,
3r 2 mh r0 6Q 2 q v2 r, z exp 2 πr0 H mH 2r0 r0 r0
H1<z<d 式中,H1 为双椭球体热源高度 m 为调节系数,H 为圆柱体热源作用
高度。D 为板厚,r0 为圆柱体热源半径。
y<0,z ≤H1
3z 2 exp c2
3z 2 exp c2
3x 2 3y 2 12 3Q1 q( x, y, z) exp exp 2 2 π πa b1 b 2 c a b2
工件上、下表面的热流分布半径,这些参数根据经验以及实验结果确定。
三、激光+GMAW 复合焊接热源模型
对于激光+GMAW 复合焊接来说,由于焊缝下半部分的体积较小,此处散热 极快,采用中心热流不变的作用模式,很难模拟出理想的熔池轮廓。考虑到激光 和电弧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激光在小孔内壁的多次反射所起到的增强作用, 采用 峰值热流递增的热源, 将生热质点限定在熔池区域范围内,将有效地对深度方向 生热质点消耗的功率进行补偿。根据激光十 GMAW 复合热源焊接焊缝横断面的
二、激光焊热源模型
激光焊焊缝深宽比较大,说明焊接热源的热流沿工件厚度向施加很大的影 响, 因此必须按某种恰当的体积分布热源来模拟激光热源。本文采用锥体热源模 型对激光焊接温度场进行计算,三维锥体热源模型示意图如图。
三维锥体热源模型
三维锥体热源模式的实质是一系列平面高斯热源沿工件厚度方向叠加。 每个 截面的热流分布半径沿厚度方向呈线性衰减,而热流密度在:轴(焊缝垂直中心 线)上保持不变,具体公式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 焊接热源模型焊接热源的物理模型,涉及两个问题。
一是热源的热能有多少作用在工件之上;二是已经作用于工件上的热量,是如何在工件上分布的。
因此,建立焊接热源的物理模型,是进行焊接热过程和熔池行为分析或数值模拟的前提和条件。
本章针对上述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2.1焊接热效率和焊接熔化效率电弧焊接时通过电弧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利用这种热能来加热和熔化焊丝(或焊条)与工件。
熔化极焊接时,焊接过程中焊丝 (或焊条)熔化,熔滴把加热和熔化焊丝 (或焊条)的部分热量带给熔池。
而对于钨极氩弧焊,电极不熔化.母材只利用一部分电弧的热量。
弧焊时,电弧功率可由下式表示aIUQ =0(2-1)式中,aU 是电弧电压(V),I 是焊接电流(A),0Q 是电弧功率(W), 即电弧在单位时间内所析出的能量。
由于能量0Q 不是全部用在加热焊件,故真正有效用于加热焊件的功率为a IU Q Q ηη==0 (2-2) 式中,η为电弧功率有效利用系数或称为焊接热效率,它与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参数和焊接材料的种类(焊条、焊丝、保护气等)有关。
各种弧焊方法在常用焊接工艺参数下的热效率η见表2-1。
表2-1 各种弧焊方法的热效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η值随着弧长的增加、电弧电压的提高而下降,随着电弧电流的增大或电弧潜入熔池而增加。
应当指出,这里所说的热效率η,只是考虑焊件所能吸收到的热能。
实际上这部分热能一方面用于熔化金属而形成焊缝,另一方面则流失于焊件而造成热影响区。
η值并没有反映出这两部分热量的比例。
根据定义,电弧加热工件的热效率η是电弧在单位时间内输入到工件内部的热量Q 与电弧总功率0Q 的比值,即Q Q =η (2-3)21Q Q Q +=η (2-4)21Q Q Q += (2-5)式中,1Q —单位时间内熔化焊缝金属(处于液态m T T =时,m T 为熔点)所需的热量(包括熔化潜热);2Q —单位时间内使焊缝金属处于过热状态(m T T >)的热量和向焊缝四周传导热量的总和。
式(2-5)说明,已进入焊件的热量Q 也不是全部用来熔化焊缝金属。
因此,定义焊缝金属熔化的热有效利用率(简称为焊接熔化热效率)m η为单位时间内被熔化的母材金属在m T 时(处于液态)的热量与电弧有效热功率的比值211Q Q Q m +=η (2-6)根据以上定义,mw HA v Q ρ01= (2-7)式中,0v 为焊接速度,w A 为焊缝横截面积,ρ为被焊材料密度,mH为液态金属的重量热焓:m m p mL T C H+= (2-8)其中,p C 为比热,m T 为熔点,m L 为熔化潜热。
将(2-7)和(2-8)式代入(2-6)式,得QL T C A v m m p w m )(0+=ρη (2-9)η值可由下式求出ammw IUHA v Q Q 100⋅===ηρη (2-10)从焊接热过程计算的角度来看,焊接热效率η的准确选取是提高计算精度的先决条件。
关于η值的确定方法,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109-112]。
概括来说,主要有测试法、计算—测试法和电弧物理分析法。
但不同的研究者给出的η值差别较大。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三种方法。
2.1.1 电弧物理分析法Quigley 等人[109]从电弧物理的角度,以一个例子来研究TIG 电弧传给工件的热量。
该例子的工艺条件为:氩气保护直流正接TIG 电弧,钨极直径为2 mm ,焊接电流为100 A ,电弧电压为16 V ,试件为低碳钢。
通过全面考虑所有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求得TIG 电弧传给阳极的能量。
1.逸出功当电子进入阳极时,会将电子发射时从阴极吸收的逸出功传给阳极。
对大多数金属来说,逸出功ϕV 在4 V 左右。
钢的比较合理的逸出功数值是4.2 V ±0.3 V 。
对100 A 的电弧来说,电子逸出功投射在阳极(钢材)上的热量为420 W ±30 W 。
应当注意,如果电弧极性变了,工件为阴极,那么电子逸出功会使得工件不再是加热,因而焊接热效率就会降低。
TIG 焊接方法正是利用电子发射使得钨极(为阴极)冷却,从而可在较大的电流范围内应用。
2.电子热能电子从温度较高的弧柱进入温度较低的阳极时,会从弧柱带来一部分与弧柱温度相对应的热能,电子离开弧柱时所具有的自由能时e e T k 23,e k 是玻尔兹曼常数,231038.1-⨯=e k J/K ,e T 是弧柱温度。
当电子到达阳极时,温度为a T 。
每秒钟到达阳极的电子数量为eI ,e 为电子电量,因此,电子带给阳极的热量th a e e IV T T k e I =-⋅)(23其中,th V 为弧柱温度的等效电压,即eT T k IV a e eth )(23-=一般情况下,7000≥e T K ,2400≥a T K ,因此,th V 的典型值为0.58 V 。
3.阳极压降当电子通过阳极压降区时,将被加速而获得动能a IV ,a V 为阳极压降。
如果电子与中性离子的平均自由程e L 远远大于阳极压降区的厚度a S ,电子与中性离子碰撞的机会很小,热量a IV 几乎全部传给阳极。
研究工作表明,阳极压降在2V 左右,3=e L μm ,6.0=a S μm 。
所以I IV a2=(W)的热量基本上全部传给阳极。
4.传导通过气体传导给阳极的热量为dxdT A P ag cd λ=式中,g λ是气体的导热系数,a A 是在阳极上的弧柱面积,dx dT /是靠近阳极处的电弧中的温度梯度。
1.0=g λW/(m W),61070-⨯=a A m 2,710/=dx dT K/m ,将这些数据代入上式,就得到气体通过导热方式传向阳极的热量为70=cd P W5.对流弧柱区域的等离子流与阳极通过对流方式传递的热量可估算为1533±≈cd P W6.辐射电弧通过辐射方式传递给阳极的热量不会超过20 W ,即20=R P W 。
7.工件的冷却阳极熔化时产生金属蒸汽的蒸发,液态熔池会向周围辐射能量,这两种传热途径都会使阳极损失热量。
经估算,这两部分热量分别为33-W 和10-W 。
即,33-=E P W ,10-=ra P W 。
综上所述,阳极上总的热量为ra E R cv cd th a A P P P P P V V V I P --+++++=)(ϕ (2-11)各部分的数值见表2-2。
可以看到,电弧总功率1600 W 中,只有710±120 W 传向阳极,这表明热效率为36.6~52.2%。
表2-1阳极上的热平衡[109] Quigley M B C, Richards P H, Swift-Hook D T et al. Heat flow to the workpiece from a TIG welding arc [J]. J. Phys. D. Appl. Phys., 1973, 6(18): 2250-2258.2.1.2 计算—测试法关桥等人[111]提出的“计算—测试法”是把测定焊接规范参数、测量焊缝几何尺寸与理论计算mη值相结合的一种确定焊接热效率η值的方法,这种方法使用的前提是钨极氩弧焊焊接薄板,并将电弧作为线热源处理。
对于不同类型的材料得出的η值分别为:LF6铝合金: 41.0=η1Cr18Ni9Ti不锈钢:61η=.0TA2工业纯钛:58η=.0TG4钛合金:62η.0=A3低碳钢:67η=.02.1.3 量热计测量法Giedt等人[112]利用图2-1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焊接热效率。
量热器是一个立方体盒子。
试件放在量热器的底上,并与电缆相接。
引弧后,试件和量热器在钨极电弧下面移动,焊出堆焊焊道。
焊接过程结束时,焊枪迅速抽出,同时量热器盖子合上。
然后,工件开始冷却,热量传递到流过量热器外层管道的冷却水中。
将量热器输出的信号对工件冷到初始温度所用的时间积分,就可确定出传到工件上的总热量。
量热器内部尺寸为150⨯150⨯75mm。
它按照梯度层原理工作。
将热电偶的冷端与热端放置在薄层的内外表面上,就可以测量出当热流通过薄层时造成的温度差(图2-2)。
将这些热电偶电路串联起来就形成温差电堆,它放大所输出的热电信号。
将温差电堆与梯度层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以Seebeck热电效应为基础的热率表。
将这种热率表安装在量热器的所有侧面上,所以这种仪器称之为Seebeck Envelope量热器。
将热率表串联起来,量热器输出的是直流信号。
将这一直流信号乘以量热器常数(该常数与梯度层的厚度、导热系数、以及仪器总侧面积有关),并对时间积分,就得到电弧传向工件的热量。
图2-1 焊接热效率测量装置示意图图2-2 梯度层量热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试件为12.7mm厚的304L不锈钢。
施焊时,量热器的盖子打开,用直流正接TIG焊焊出一条75mm长的堆焊焊缝。
焊接过程结束时,立即将盖子合上,测试量热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并用数字记忆示波器记录。
六小时后试件与量热器外层的管道中流动的冷却水达到热平衡。
将输出电压对冷却时间积分并乘以量热器常数,就得试件接受到的总热量(列表于2-3)。
焊接设备是晶体管电源、空气冷却焊枪。
氩气流量为15 l/min。
用3.2 mm和2.4 mm直径的电极分别焊四条焊缝,来考察电极直径大小的影响。
电极尖角磨成90˚,电极为2%钍钨极。
电极到工件的距离为3.0 mm。
用霍尔效应电流传感器测量焊接电流,电流和电压波形用数字示波器记录。
电流与电压波形相乘并对整个焊接时间积分,得出的结果就是电弧提供的总热量(电弧热功率Q)。
表2-2 TIG焊接热效率测试结果(焊接速度84.00=v mm/s, (a)电极直径2.4mm (b)电极直径3.2mm (c)焊接速度1.27mm/s)在25 mm 和50 mm 处,将焊缝切开,测量熔深和横截面积。
在宏观焊缝照片上用面积仪测定横截面积。
焊缝横截面积的平均值乘以焊缝长度就是总的熔化金属体积。
在表2-3中,总的机器输出能量是示波器记录的电流与电压相乘并对焊接时间积分而得出的结果,这一数值大约是额定机器输出功率的%100~90。
没有考虑辐射、对流、蒸发散失热量,这部分热量在1%的数量级。
因此,如果量热器的误差为1%,则表中列出的热效率误差为%1~2-+。
从表中列出的数据可以发现,电极直径对焊接热效率没有影响。
2.1.4 理论模型与温度测试相结合确定η值除了以上三种确定η值的方法外,还有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首先建立一个温度场计算模型,再选定一个η值,利用模型计算出焊接试件上某些点的温度值,将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如果不吻合,再另选η值,重新计算,再将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相比较,反复多次,直至温度计算值与测试值吻合时,就认为此时选取的η值是实际的焊接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