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仑定律教案(教师版)
库仑定律教案
库仑定律教案标题:库仑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库仑定律的基本概念和表达形式;2. 掌握库仑定律的计算方法;3. 运用库仑定律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库仑定律的基本概念和表达形式;2. 运用库仑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通过实例引入库仑定律的概念。
例如,两个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力是如何被描述的。
2. 概念讲解讲解库仑定律的基本概念和表达形式。
库仑定律可以用公式F=k*q1*q2/r^2表示,其中F表示电荷间的力,k是库仑常量,q1和q2分别是两个电荷的电荷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3. 计算演示通过几个例子演示如何使用库仑定律进行计算。
教师可选择简单的例子,如计算两个具有相同电荷量的电荷之间的斥力。
4. 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验证库仑定律。
可以使用静电仪器和一些小球或金属片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电荷间的力变化。
5. 讨论与总结带领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库仑定律的应用和意义。
让学生思考库仑定律与牛顿第三定律之间的联系。
6. 小结与作业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作业可以是一些计算题,也可以是一些思考题,以加深学生对库仑定律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准备:1. 电荷仪器和小球/金属片等实验材料;2. PPT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3. 相关计算题和思考题的教学资料。
五、教学评估:1. 教师随堂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评估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 收集学生完成的作业,评估学生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程度;3. 可以设置一些问答环节,测试学生对库仑定律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延伸:1. 结合实际生活和科技应用,进一步探讨库仑定律在电场和电动力学中的应用;2.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综合实验,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3. 进一步拓展电磁学相关的知识,如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等。
《库仑定律》说课稿教案设计
《库仑定律》优秀说课稿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新课1.1 提出问题:什么是库仑定律?1.2 引入话题:回顾电荷的概念,介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3 激发兴趣:通过实例说明电荷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第二章:讲解库仑定律2.1 讲解库仑定律的定义:介绍库仑定律的内容,即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2 解释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 = k Q1 Q2 / r^2,其中F表示相互作用力,k表示库仑常数,Q1和Q2表示两个电荷量,r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
2.3 强调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静止点电荷,真空中。
第三章:演示实验3.1 安排实验:演示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3.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观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电荷量的增加和距离的变化而如何变化。
3.3 分析实验结果:与库仑定律的预测进行对比,验证库仑定律的正确性。
第四章:巩固练习4.1 设计练习题目:根据库仑定律的内容,设计一些相关的计算题目。
4.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库仑定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3 讲解答案:讲解学生完成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五章:拓展知识5.1 介绍库仑定律的应用:介绍库仑定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电磁学、粒子物理学等。
5.2 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思考库仑定律在其他领域的重要性和作用。
5.3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与库仑定律相关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第六章:课堂互动6.1 设计互动环节: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来加深对库仑定律的理解。
6.2 学生参与互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或角色扮演,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6.3 总结互动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互动中的发现和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七章:案例分析7.1 提出案例:提供一个与库仑定律相关的实际案例,如静电吸附现象。
7.2 学生分析案例: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库仑定律的应用,理解库仑定律的实际意义。
高中物理库仑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库仑定律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库仑定律并能够应用它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了解库仑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理解库仑定律的物理意义。
3. 能够应用库仑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库仑定律的公式和物理意义。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库仑定律解决问题。
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PPT、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用一个实例引出库仑定律的概念,并提问学生对库仑定律有何了解。
二、概念讲解(15分钟)
1. 介绍库仑定律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
2. 讲解库仑定律的公式:F=k|q1*q2|/r^2。
3. 解释库仑定律的物理意义: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
三、案例分析(20分钟)
利用案例让学生进行计算,解释库仑定律的应用。
四、实验演示(15分钟)
进行库仑定律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进一步理解库仑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五、讨论总结(10分钟)
让学生总结库仑定律的概念和应用,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业,巩固学生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同时要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库仑定律》教案
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库仑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库仑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2. 让学生掌握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3. 培养学生运用库仑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库仑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适用范围。
2. 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推导过程及适用条件的判断。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库仑定律。
2. 运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库仑定律的实验现象。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利用案例分析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库仑扭秤、电荷球、导线、电压表、电流表等。
2. 教学课件:库仑定律相关图片、动画、视频等。
3. 教学资料:库仑定律的历史背景、科学家库仑的简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库仑定律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库仑的贡献。
2. 探究库仑定律提出问题:“电荷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力?如果有,如何表示这种力?”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推测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3. 实验演示演示库仑扭秤实验,让学生观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现象。
4. 讲解与讨论讲解库仑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适用范围。
组织学生讨论库仑定律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适用条件的判断。
5. 练习与拓展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库仑定律解决问题。
提供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库仑定律进行分析。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库仑定律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在练习中运用库仑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总结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库仑定律教案
库仑定律教案课时:一节课教学目标:1. 理解库仑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2. 能够运用库仑定律计算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3. 建立正确的科学实验观念和实验方法。
教学重点:1. 掌握库仑定律的公式及其在计算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中的应用;2. 建立正确的实验观念和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1. 运用库仑定律解决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际问题;2. 发展学生科学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荷计、电荷发生器、导线等;2. 实验材料:金属导体球、带有绝缘杆的金属导体球等。
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与激发学生兴趣(5分钟)教师通过给学生出示两个带有电荷的金属导体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当这两个导体球靠近时,你们有什么观察到的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什么猜测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回答。
步骤2:讲解库仑定律(15分钟)教师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片向学生讲解库仑定律的概念和公式,并强调电荷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荷间距的关系。
步骤3:示范与实验探究(20分钟)1. 教师示范用电荷计测量两个金属导体球上的电荷量,并记录下来;2. 教师通过改变两个金属导体球的距离,实验测量他们之间的作用力;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测量结果与库仑定律之间的关系。
步骤4:练习与巩固(1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库仑定律计算不同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并督促学生互相纠正。
步骤5:拓展与应用(10分钟)教师给出两个具有不同电荷的金属导体球,在黑板上给出两个电荷量和球的距离,让学生计算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并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吸引还是排斥。
步骤6:归纳与总结(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对库仑定律进行总结。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了库仑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并能够运用库仑定律计算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同时,通过实验的方式,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库仑定律的物理教案
库仑定律的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库仑定律的背景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适用条件。
3. 培养学生运用库仑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介绍库仑定律的发现背景,如静电力、电荷等。
2. 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kq1q2/r^2,其中F表示静电力,k表示库仑常数,q1和q2表示两个电荷量,r表示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
3. 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真空中的点电荷,电荷量不变,距离不变。
4. 库仑定律的应用:举例说明库仑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场分布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适用条件。
2. 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推导过程和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数学表达式和适用条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展示库仑定律的应用。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提问、思考,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库仑定律的相关课件,包括图片、公式、案例等。
2. 教学器材:准备实验器材,如电荷、导线、电压表等,用于演示实验。
3. 教学资源:搜集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课堂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电荷和静电力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2. 讲解库仑定律:介绍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讲解数学表达式和适用条件。
3. 演示实验:利用实验器材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库仑定律的应用。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运用库仑定律进行解答。
5. 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提问、思考,解答学生的疑问。
6. 总结与复习: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七、课后作业1. 复习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适用条件。
2. 运用库仑定律解决课后习题,如计算两个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3. 思考库仑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现象、电子设备等。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等。
教科版选修3《库仑定律》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科版选修3《库仑定律》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库仑定律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够运用库仑定律计算电场强度、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和电势能差;•能够分析和解决一些与电场、电势能等有关的问题。
2. 教学内容1.库仑定律的概念;2.库仑定律的公式及单位;3.电场强度的定义及计算;4.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公式及计算;5.电势能差的概念及计算。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与电场、电势能等有关的现象或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氛围。
例如:•实验室中充满电场的铁丝球;•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电场能够做功等现象。
步骤二:概念讲解向学生介绍库仑定律的概念和基本意义,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家康普顿是如何发现库仑定律的。
步骤三:公式公示向学生展示库仑定律公式及单位,让学生了解电场强度、电荷量、电势能、距离等物理量的计量单位。
步骤四:计算演示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库仑定律,计算电场强度、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和电势能差等问题。
步骤五:情境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点电荷不同位置上的电势能差步骤六:综合实践设计一些小实验或课堂作业,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对电场、电势能差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
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教学和作业检查,对学生掌握库仑定律中的基本概念、公式及计算方法进行评价。
二、教学反思《库仑定律》是高中物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涉及到电学基础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原理,枯燥的理论教学和复杂的公式计算都使得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望而却步。
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中通过一些方法和策略,使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和理解库仑定律。
首先,我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用形象的语言、具体的场景开启了这一知识点的教学。
比如我用日常中通用的无线充电器为例,引出电荷相斥相吸的现象,电场强度标志着充电器上真空中的电场强度大小,而电势能则是衡量电荷在不同位置上的电能变化程度。
这样的例子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更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
《库仑定律》说课稿教案设计
《库仑定律》优秀说课稿教案设计第一章:课题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库仑定律》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理解《库仑定律》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教学内容:1. 引入电荷的概念,解释正电荷和负电荷。
2. 引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问题:“电荷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呢?”教学方法:1. 通过实际例子或故事引起学生对电荷的兴趣。
2. 使用图片或图表展示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2.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电荷相互作用的理解。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过程。
2. 收集团队讨论的结果,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探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实验材料和仪器:气球、毛皮、塑料棒等。
2.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方法:1. 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假设,进行讨论和分析。
教学活动:1.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小组讨论。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过程。
2. 收集体组讨论的结果,评估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第三章:介绍库仑定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库仑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库仑定律的定义: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 给出库仑定律的表达式:F = k q1 q2 / r^2,其中F为相互作用力,k为库仑常数,q1和q2为两个电荷的电荷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教学方法:1. 通过示例或动画解释库仑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
2.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理解和应用库仑定律。
教学活动:1. 学生听讲并理解库仑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第一篇:《库仑定律》教学设计一、学习任务分析《库仑定律》教学设计1.认知目标要求分析: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库仑定律,会计算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初步了解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过程。
2.学习能力要求分析:通过实验演示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通过对实,验方案的制定和操作,加深对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些常用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放大法、测量变换法等实验方法的理解。
3.情感态度要求分析,通过对库仑定律建立的回顾,以及相关物理史实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是静电学的第一个实验定律,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内容的主线有两条,第一条为知识层面上的,掌握真空中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即库仑定律;第二条为方法层面上的,即如何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如何间接测量一些不易测量物理量,如何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2.教学重点:(1)学生会用库仑定律计算真空中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2)让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
3,.教学难点:静电实验的操作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
4,.教材的处理:本单元内容可分两节可来处理,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是库仑定律的建立和库仑定律的简单运用,侧重点为体会研究物理的方法和物理规律建立的一般过程。
第二课时为库仑定律的加深理解与运用。
三:学生特征分析:1、知识基础分析:(1)掌握了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且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2)掌握了电荷守恒定律,并会简单的运用。
(3)会处理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并会通过偏转角度的变化判断受力的变化。
(4)初步掌握了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2、学习能力分析:(1)学生的观察水平不断的提高,能够初步地、独立发现事物的本质及各个主要细节,发现事物的因果关系。
(2)具有初步的归纳重点,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
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库仑定律》教案
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库仑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库仑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和适用范围。
2. 让学生掌握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库仑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库仑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2. 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3. 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4. 库仑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5. 物理学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库仑定律的定义、表达式、适用范围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方法和物理学研究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库仑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和适用范围。
2. 实验法:进行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定律的正确性。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库仑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物理学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电荷、电场等基础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库仑定律:详细讲解库仑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和适用范围。
3. 实验验证:组织学生进行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库仑定律的正确性。
4. 案例分析:给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库仑定律解决问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库仑定律的理解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库仑定律的知识掌握。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维表达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章节,供学生自学和参考。
2. 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所需的器材,如电荷发生器、验电器等。
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学术资料和案例,帮助学生拓展知识。
4.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知识点。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库仑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和适用范围。
2. 第3-4课时:进行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
高中物理库仑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库仑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掌握库仑定律的内容和适用范围。
2. 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库仑定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库仑定律的内容、适用范围和公式。
2. 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以及如何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内容和适用范围。
2. 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库仑定律。
3. 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现象,增强学生对库仑定律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1. 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介绍库仑定律的发现背景,回顾库仑实验。
2. 库仑定律的内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 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4. 库仑定律的公式:F = k Q1 Q2 / r^2,其中F为电荷间相互作用力,k 为库仑常数,Q1和Q2分别为两个电荷的电荷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个章节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库仑定律的学习。
2. 讲解库仑定律的发现过程:介绍库仑定律的发现背景,回顾库仑实验。
3. 讲解库仑定律的内容和适用范围:引导学生理解库仑定律的基本概念和条件。
4. 讲解库仑定律的公式:解释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和关系。
5. 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库仑定律。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思考和自主学习。
7. 布置作业:布置有关库仑定律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库仑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了解他们对库仑定律公式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库仑定律教案教案5篇
库仑定律教案教案5篇库仑定律教案教案篇1学问目标:1.把握库仑定律,知道点电荷的概念,并理解真空中的库仑定律. 2.会用库仑定律进展有关的计算.力量目标:1.渗透抱负化方法,培育学生由实际问题进展简化抽象建立物理模型的力量.2.渗透掌握度量的科学讨论方法德育目标:通过元电荷的教学,渗透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库仑定律和库仑力的教学.教学难点:关于库仑定律的教学教学方法:试验归纳法、讲授库仑定律教学过程: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提问:那么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什么有关系呢?结论、电荷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力的大小与电量的大小、电荷间距离的大小有关,电量越大,距离越近,作用力就越大;反之电量越小,距离越远,作用力就越小。
作用力的方向,可用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规律确定。
电荷间的作用力与它们带的电荷量以及距离有关,那么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会不会与万有引力的大小具有相像的形式呢?早在我国东汉时期人们就把握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定性规律,定量争论电荷间相互作用则是两千年后的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库仑做了大量试验,于1785年得出了库仑定律.二、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跟它们所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库仑定律表达式:3.对库仑定律的理解:(1)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a:不考虑大小和电荷的详细分布,可视为集中于一点的电荷.b:点电荷是一种抱负化模型.c:介绍把带电体处理为点电荷的条件.d:库仑定律给出的虽是点电荷间的静电力,但是任一带电体都可看成是由很多点电荷组成的,据库仑定律和力的合成法则就可以求出带电体间的静电力大小和方向.(2):静电力恒量。
重要的物理常数=9.0×109c2,其大小是用试验方法确定的。
其单位是由公式中的f、q、r的单位确定的,使用库仑定律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需是:f:n、q:c、r:。
高中物理库伦定理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库伦定理教案设计学科:物理年级:高中课时:1课时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库仑定理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库仑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库仑定律的基本原理。
2. 运用库仑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1. 运用库仑定律计算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2. 理解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电荷之间的距离、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库仑定理的基本原理和相关例题。
2. 教师准备实验道具,进行相关实验演示。
3. 教师准备练习题,进行课堂练习。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引出库仑定理的重要性,并与学生讨论相关问题。
Step 2:讲解(15分钟)教师使用PPT详细讲解库仑定理的基本原理,包括库仑定律的表达式和含义。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库仑定律。
Step 3:练习(20分钟)教师讲解几个例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通过实际计算,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库仑定律的应用。
Step 4:总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回顾重要知识点。
Step 5: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的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库仑定律的基本原理,并能够灵活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丰富的实验演示和课堂练习,可以提高学生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积极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更主动地参与讨论和思考,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
《库仑定律》教案(5篇材料)
《库仑定律》教案(5篇材料)第一篇:《库仑定律》教案《静电力库仑定律》教案莆田十中吴珍发【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表达式;2.会用库仑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培养学生运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3.知道库仑扭称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库仑定律得出的过程,体验从猜想到验证、从定性到定量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会通过间接手段测量微小力的方法;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并利用有关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点电荷的研究,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研究中建立理想模型的重要意义;2.通过静电力和万有引力的类比,让学生体会到自然规律有其统一性和多样性。
【教学重点】1.建立库仑定律的过程;2.库仑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过程,库仑定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启发引导法【教学过程和内容】<引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让我们对电荷间作用力的方向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们把电荷间的作用力叫做静电力,那么静电力的大小满足什么规律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本章第二节《库仑定律》的学习。
<库仑定律的发现> 活动一:思考与猜想同学们,电荷间的作用力是通过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来表现的,因此,我们应该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
可是,生活中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是多种多样的,这就给我们寻找静电力的规律带来了麻烦。
早在300多年以前,伟大的牛顿在研究万有引力的同时,就曾对带电纸片的运动进行研究,可是由于带电纸片太不规则,牛顿对静电力的研究并未成功。
(问题1)大家对研究对象的选择有什么好的建议吗?在静电学的研究中,我们经常使用的带电体是球体。
(问题2)带电体间的作用力(静电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想。
<定性探究>电荷间的作用力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实验表明:电荷间的作用力F随电荷量q的增大而增大;随距离r 的增大而减小。
库仑定律教案范文
库仑定律教案范文【教案】库仑定律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荷和电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2.掌握库仑定律的含义和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通过实验验证库仑定律的成立。
二、教学重点:1.理解库仑定律的物理概念;2.掌握库仑定律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掌握电场强度、电荷量和力的关系;2.运用库仑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引入】1.利用投影仪展示一张两个带电粒子之间相互排斥的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带电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引发学生对库仑定律的疑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理论讲解】1.提供近似推导库仑定律的公式,并解释每个变量的物理含义。
2.通过示意图和实际例子,讲解电荷量、电场强度和力的关系。
3.引导学生理解库仑定律所描述的力的特性(比如大小、方向等)。
【实验】1.安排小组实验,每组两名学生参与。
2.实验材料准备:a.两个小球,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b.电子秤、电荷仪等实验器材;c.导线和电源。
3.实验步骤:a.将小球用导线和电源连接起来;b.测量小球的电荷量,并记录下来;c.分别测量带正电和带负电小球之间的距离;d.通过改变距离,测量带正电小球上的反作用力,并记录下来;e.更换带负电小球,重复实验步骤d;f.通过数据分析,验证库仑定律的成立。
【讨论与总结】1.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绘制力与距离、力与电荷量的关系曲线。
2.通过讨论,总结出库仑定律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引导学生思考库仑定律的局限性和扩展应用。
【拓展延伸】1.将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进行类比比较,讨论其异同之处。
2.探究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场强度的作用。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库仑定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较深入的理解。
实验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巩固了理论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
然而,由于时间有限,部分学生对于库仑定律的深入理解还有欠缺,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强化。
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库仑定律》教案
上海教师资格证面试:《库仑定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库仑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2. 掌握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3. 能够运用库仑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库仑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2. 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
教学难点:1. 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2. 运用库仑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案、PPT、黑板;2. 实验器材:两个带电小球、细线、电压表、电流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库仑定律的发现历程,引导学生兴趣;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库仑定律吗?它是由哪位科学家发现的?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库仑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两个点电荷的连线;2. 讲解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两个点电荷,电荷量不变,距离不变。
三、实验演示(10分钟)1. 演示两个带电小球之间的作用力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库仑定律的应用;2. 引导学生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实验数据,加深对库仑定律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5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库仑定律解决问题;2. 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解答问题。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强调库仑定律的内容及适用条件;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运用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演示、课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库仑定律的内容及适用条件,能够运用库仑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避免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出现错误。
要加强课堂练习的引导,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库仑定律的理解。
六、深化理解(10分钟)1. 通过PPT展示库仑定律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电磁炉、静电除尘等,让学生感受库仑定律的重要性;2. 引导学生思考:库仑定律在其他领域有没有类似的应用?七、拓展训练(10分钟)1. 提供一些与库仑定律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2. 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讨论不同解题方法的优劣。
高中物理库伦定理优秀教案
高中物理库伦定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库仑定律的内容和作用;(2)掌握用库仑定律计算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方法;(3)掌握用库仑定律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的兴趣;(2)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勇于探索的品质。
二、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核心概念:库仑定律;(2)教学资源:实验仪器、实验装置;(3)教学环境:实验室或视听教室。
2. 导入通过一个小实验或观察,引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现象,让学生感受库仑定律的重要性。
3. 学习内容(1)库仑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2)用库仑定律计算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3)通过案例分析,掌握库仑定律的应用方法。
4.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验证库仑定律,锻炼学生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5. 案例分析通过几个库仑定律相关的案例,让学生掌握库仑定律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强调库仑定律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7.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8.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实验报告,巩固学生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库仑定律的内容和应用方法,提高了他们的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但是在教学中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课堂互动,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库仑定律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库仑定律是学习电场强度和电势差概念的基础,也是本章重点,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还要求定量了解和应用。
对库仑定律的讲述,教材是从学生已有认识出发,采用了一个定性实验,进而得出结论。
库仑定律是学习电场强度和电势差概念的基础,也是本章重点。
展示库仑定律的内容和库仑发现这一定律的过程,并强调该定律的条件和意义。
教学重点:库仑定律及其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实验探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引入实验——库伦实验——库伦定律——对定律的解释——比较库伦定律与万有引力的区别——拓展库仑力作用下力学问题的求解方法一、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作用力的决定因素(一)定性实验探究:探究一: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可能与距离、电荷量、带电体的形状等。
如何做实验定性探究?(1) 你认为实验应采取什么方法来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可能因素的关系?学生:控制变量法。
(2) 请阅读教材,如果要比较这种作用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直观的显示出来?学生:比较悬线偏角的大小(3)实验前先思考:可用什么方法改变带电体的电荷量?定性实验结论:电量q一定,距离r越小,偏角越大,作用力F越大。
距离r一定,电量q增加,偏角变大,作用力F越大;实验条件:保持实验环境的干燥和无流动的空气(二)定量实验探究,结合物理学史,得出库仑定律:提出问题:带电体间的作用力与距离及电荷量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根据我们的定性实验,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随着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这隐约使我们猜想,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是否与万有引力具有相似的形式呢?事实上,在很早以前,一些学者也是这样猜想的,卡文迪许和普利斯特等人都确信“平方反比”规律适用于电荷间的作用力。
但是仅靠一些定性的实验,不能证明这样的结论。
而这一猜想被库伦所证实,库仑在探究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时,定量实验在当时遇到的三大困难:① 带电体间作用力小,没有足够精密的测量仪器;怎样确定带电体间的作用力的数量关系? ② 没有电量的单位,无法比较电荷的多少;怎样确定电荷量的数量关系?③ 带电体上电荷分布不清楚,难测电荷间距离。
怎样测定电荷间的距离?同学们,如果是你,你能想到怎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些困难?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得出三大困难的对策:卡文迪许扭称实验——库仑扭称实验,对称性——等分电荷法,质点——点电荷①、放大思想:力很小,但力的作用效果(使悬丝扭转)可以比较明显。
②、转化思想:力的大小正比于悬丝扭转角,通过测定悬丝扭转角度倍数关系即可得到力的倍数关系③、均分思想:带电为Q 的金属小球与完全相同的不带电金属小球相碰分开,每小球带电Q /2,同理可得Q /4、Q /8、Q /16等等电量的倍数关系(电荷在两个相同金属球之间等量分配)。
课件演示电荷在相同的两个金属球间的等量分配。
④理想化模型思想:把带电金属小球看作点电荷(理想化模型)利用刻度尺间接测量距离。
点电荷:当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做带电的点,叫点电荷。
它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点电荷不存在。
(与“质点”进行比较)(例题1)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电荷间距离成平方反比关系,与电荷电量乘积成正比。
二、 库仑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与两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电荷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这个规律叫做库仑定律。
电荷间这种相互作用的电力叫做静电力或库仑力。
(例题2)公式:说明: ①k 为静电力常量, k =9.0×109N.m 2/C 2,其大小是用实验方法确定的。
其单位是由公式中的F 、Q 、r 的单位确定的,使用库仑定律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是:F :N ,Q :C ,r :m 。
.② 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让学生回答实际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的条件。
思考:当r 趋向于0时,F 趋向于无穷大吗?③关于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是引力还是斥力的表示方法,使用公式计算时,点电荷电量用绝对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判断方向。
④F 是Q 1与Q 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Q 1对Q 2的作用力,也是Q 2对Q 1的作用力的大小,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⑤库仑力(静电力)是与重力,弹力,摩擦力并列的。
221r Q Q k F任意带电体可以看成是由许多点电荷组成的,所以,知道带电体上的电荷分布,根据库仑定律和力的合成法则就可以求出带电体间的静电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库仑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的比较课本例题1小结:①库仑定律在应用时,可以不代入电性符号,直接代入绝对值,最后判定方向;②计算说明万有引力远远小于库仑力,以后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力时,通常可以忽略万有引力.四、库仑力作用下的力学问题求解两个或两个以上点电荷对某一个点电荷的作用力,等于各点电荷单独对这个电荷的作用力的矢量和。
(例题3)课本例题2 小结:选择研究对象,画出受力图,由库伦定律和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
(例题4)三个自由电荷的平衡问题:三点共线,两同夹异,两大夹小,近小远大【考点】①点电荷的理解例题1.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大的带电体一定不是点电荷B.当两个带电体的形状对它们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这两个带电体可看做点电荷C.点电荷就是体积足够小的电荷D.点电荷是电荷量和体积都很小的带电体答案.B解析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能以体积大小、电荷量多少而论,故A、C、D错.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只要在测量精度要求的范围内,带电体的形状、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忽略,即可视为点电荷.故B正确.②库伦定律的理解例题2 .关于库仑定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其实就是体积很小的带电体B.库仑定律是实验定律C.库仑定律仅适用于静止电荷间的相互作用D.根据库仑定律,当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趋近于零时,则库仑力趋近于无穷大答案. B解析 一个带电体能否看做点电荷不以它的体积大小来确定,体积小的带电体不一定能视为点电荷,A 错;库仑定律是在大量的实验探究基础上总结出来的,B 对;库仑定律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电荷间的库仑力与电荷的运动状态无关,C 错;当两带电体很近时,它们已不能看做是点电荷,库仑定律不再适用,不能再用k q 1q 2r 2来计算电荷间的库仑力,D 错. ③库伦定律的应用3.相隔一段距离的两个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 ,现使其中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变为原来的2倍,同时将它们间的距离也变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变为( )A.F 2 B .4F C .2F D.F 4答案. A解析 F =k q 1q 2r 2,F ′=k 2q 1q 2(2r )2=12k q 1q 2r 2=F 2,选A. ④合力求解4.如图所示,三个点电荷q 1、q 2、q 3固定在一直线上,q 2与q 3间距离为q 1与q 2间距离的2倍,每个电荷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均为零,由此可以判定,三个电荷的电荷量之比为( )A .(-9)∶4∶(-36)B .9∶4∶36C .(-3)∶2∶(-6)D .3∶2∶6答案. A解析 本题可运用排除法解答.分别取三个电荷为研究对象,由于三个电荷只在静电力(库仑力)作用下保持平衡,所以这三个电荷不可能是同种电荷,这样可立即排除B 、D 选项,故正确选项只可能在A 、C 中.若选q 2为研究对象,由库仑定律知:kq 2q 1r 2=kq 2q 3(2r )2,因而得:q 1=14q 3,即q 3=4q 1.选项A 恰好满足此关系,显然正确选项为A.【巩固提升】1.对于库仑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是计算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就可使用公式F =k Q 1Q 2r2 B .两个带电小球即使相距非常近,也能用库仑定律计算库仑力C .相互作用的两个点电荷,不论它们的电荷量是否相同,它们受到的库仑力大小一定相等D .库仑定律中的静电力常量k 只是一个比例常数,只有数值,没有单位2.A 、B 两个点电荷之间的距离恒定,当其他电荷移到A 、B 附近时,A 、B 之间的库仑力将( )A .可能变大B .可能变小C .一定不变D .不能确定3.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金属球,它们的带电荷量之比为5∶1(皆可视为点电荷),它们在相距一定距离时相互作用力为F 1,如果让它们接触后再放回各自原来的位置上,此时相互作用力变为F 2,则F 1∶F 2可能为( )A .5∶2B .5∶4C .5∶6D .5∶94.两个带有同种电荷的小球A 、B ,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其中小球A 固定,小球B 只在库仑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小球B 的加速度a 和速度v 的变化是( )A .a 一直在增大B .a 一直在减小C .v 一直在增大D .v 一直在减小5.如图所示,两根细线挂着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 、B ,上、下两根细线的拉力分别为F A 、F B ,现使两球带同种电荷,此时上、下细线受力分别为F A ′,F B ′,则( )A .F A =F A ′,FB >F B ′B .F A =F A ′,F B <F B ′C .F A <F A ′,F B >F B ′D .F A <F A ′,F B <F B ′6.如图所示,两个带电小球A 、B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电荷量分别为q 1、q 2.静止时两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θ1、θ2,且恰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q 1=q 2,则θ1=θ2B .若q 1<q 2,则θ1>θ2C .若m 1=m 2,则θ1=θ2D .若m 1<m 2,则θ1>θ27.如图所示,把质量为2.0×10-3 kg 的带电小球B 用细线悬挂起来.若将带电荷量为4.0×10-8 C 的小球A 靠近B ,则平衡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45°角.已知A 、B 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距0.3 m ,B 球所带的电荷量为__________ C .(取g =10 m /s 2)8.真空中光滑绝缘平面上,分别放置两个电荷量为-Q 、+9Q 的点电荷A 、B ,如图6所示,且A 、B 间的距离为60 cm .然后在另一位置放置点电荷C ,这时三个点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求C 的电荷量以及相对A 的位置.9.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 和B ,只有A 带有一定的电荷量,A 、B 接触后分开,相距1 m 时测得相互作用力等于1 N ,求接触前A 的电荷量是元电荷的多少倍?10.行星绕恒星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由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 ,原子核与电子的带电荷量都为e ,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静电力常量为k ,求:(1)电子转动的线速度;(2)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巩固提升1. AC解析 库仑定律的表达式F =k q 1q 2r 2的适用条件是真空中的点电荷,而不是任意情况下的带电体,所以选项A 正确,B 错误;两个点电荷之间受到的静电力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选项C 正确;静电力常量k =9.0×109 N ·m 2/C 2,选项D 错误.2. C解析 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只跟两个电荷的电荷量和它们间的距离有关,因此它们间的库仑力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选项C 正确.3. BD解析 根据库仑定律,它们接触前的库仑力为F 1=k 5q 2r2.若带同号电荷,接触后的带电荷量相等,都为3q ,此时库仑力为F 2=k 9q 2r2;若带异号电荷,接触时电荷先中和后平分,接触后的带电荷量也相等,都为2q ,此时库仑力为F 2′=k 4q 2r2.由以上计算可知选项B 、D 正确. 4. BC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牛顿第二定律和库仑定律.B 在A 的静电斥力的作用下,向远离A的方向做加速运动,C 对,D 错.A 、B 间隔越来越远,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 q A q B r2=m B a B ,r 逐渐变大,则a B 逐渐减小,故A 错,B 对.5. B解析 两个小球都不带电时,F A =G A +F B ,F B =G B ;使两球带同种电荷后,F A ′+F 斥=G A +F B ′,F B ′=G B +F 斥.F A =F A ′,故F B <F B ′,B 项正确.6. CD解析 A 、B 之间的静电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所以不论A 、B 哪个带的电荷量大,它们受到的静电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平衡条件得tan θ=F 电mg.可见质量相同,偏角相同;质量越大,悬线与竖直线的偏角越小.故选项C 、D 正确.7. 5×10-6解析 以小球B 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设小球B 所带的电荷量为q B ,由平衡条件可知:k q A q B r 2=mg tan 45°代入数据解得:q B =5×10-6 C . 8. 94Q 在A 点左侧距A 30 cm 处 解析 由于三个点电荷中每个点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三个点电荷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设-Q 、+9Q 如图所示放置,根据“三点共线,两同夹异,两大夹小,近小远大”原则,C 应放在A 、B 连线A 点左侧,且C 应带正电,设电荷量为q ,A 、B 之间距离为r ,A 、C 之间距离为r ′.以A 为研究对象,则k 2qQ r '=k Q·9Q r 2,以B 为研究对象,则k q·9Q (r +r ′)2=k Q·9Q r 2,以C 为研究对象,则kQ·q r ′2=k·9Q·q (r +r ′)2.由以上方程可得出q =94Q ,r ′=r 2=30 cm . 9.答案 1.25×1014解析 接触后设每个球带的电荷量为Q ,已知间距r =1 m ,相互作用力F =1 N .由库仑定律F=k Q 1Q 2r 2=k Q 2r 2,得Q = Fr 2k = 1×129×109 C ≈1×10-5 C ,A 球接触前所带电荷量与电子电荷量之比为n =2Q e =2×10-51.6×10-19=1.25×1014,即是元电荷的1.25×1014倍. 10.答案 (1)e k mr (2)2πr e r k解析 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由库仑力提供向心力,所以F =k e 2r 2=m v 2r =m 4π2T2r 解得v =e k mr ,T =2πr e r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