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平面设计及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缓和曲线
曲率为变数
3
3.1 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
汽车重心 轨迹特征
轨迹连续 —— 轨迹上任一点不出现转折和错位
轨迹曲率连续 —— 轨迹上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值
轨迹曲率变化率连续 —— 轨迹上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 率变化率值
4
3.1 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
曲率不连续
5
3.1 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
曲率连续
6
19
3.2 圆曲线
20
3.2 圆曲线
• 圆曲线半径
– 最大半径:宜尽量采用大半径曲线。 利:行车舒适; 弊:测设和施工不便; —— 不超过 10000米
21
3.2 圆曲线
• 平曲线长度
– 最小长度 从驾驶员操纵方便、行车舒适性以及视觉要 求来看,应对平曲线长度加以限制。 公路按6s行程长度控制;条件许可的按9s 控制:LS:LY:LS ≈ 1:1:1,才能使其线 形美观、顺畅。
道路勘测设计
道路平面设计及计算方法
1
基本内容
3.1 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 3.2 圆曲线 3.3 缓和曲线 3.4 弯道的超高与加宽 3.5 行车视距 3.6 平面线形的组合与衔接 3.7 路线的平面交叉 3.8 路线平面图的绘制
2
2
3.1 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
直线
曲率为零
圆曲线
曲率为常数
平面线 形要素
– 地形受限时,应采用大于或接近于一般最小半 径;地形条件特别困难时,方可采用极限最小 半径;
– 应同前后线形要素相协调,使之构成连续、均 衡的曲线线形;
24
3.2 圆曲线
• 圆曲线半径的确定
– 应同纵面线形配合,避免小半径曲线与陡坡相 重叠;
– 每个弯道半径值的确定,应根据实地的地形、 地物、地质、人工构造物及其它条件的要求, 用外距、切线长、曲线长、曲线上任意点线位 、合成纵坡等控制条件反算,并结合标准综合 确定。
– 长直线或长下坡尽头的平曲线必须采取设置标 志、增加路面抗滑能力等安全措施;
10
美 国 俄 勒 冈 州 沙 漠 公 路
11
德 国 柏 林
12
3.1 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
• 直线最小长度
– 同向曲线间
同向曲线:指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 连以直线所形成的平面线形。
当V ≥ 60km/h时,直线段长度6V为宜 当V ≤ 40km/h时,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8
3.1 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
• 采用长直线线形应注意的问题
– 长直线上纵坡不宜过大,因长直线再加下陡 坡行驶更易导致高速度;
– 长直线与大半径凹形竖曲线组合为宜,可以 使生硬呆板的直线得到一些缓和;
9
3.1 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
• 采用长直线线形应注意的问题
– 两侧地形过于空旷时,宜采取种植不同树种或 设置一定建筑物、 雕塑、广告牌 等措施,以 改善单调的景观;
3.1 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

行车单调,司机易疲劳;
线



夜间产生眩光;




易超车、超速;
7
3.1 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
• 直线段最大长度
– 德国20V(72秒行程) – 前苏联8km – 美国3mile
• 总原则:公路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与景 观相协调,直线的最大长度应有所限制, 当采用长的直线线形时,为弥补景观单调 的缺陷,应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 措施。
22
3.2 圆曲线
• 平曲线长度
– 小转角( ≤7°)时的平曲线长度
曲线长度看上去较实际长度为短。因为在曲线两端 附近的曲线部分被误认为是直线,只有在交点附近 的部分才能看出是曲线,这就会给驾驶员造成急转 弯的错觉。
23
3.2 圆曲线
• 圆曲线半径的确定
– 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极限最小半径的4~8倍或超 高为2~4%的圆曲线半径;
27
3.2 圆曲线
• 圆曲线计算算例 1
已知JD5桩号为K4+099.510,交点转角为50o04’,圆曲线半 径为400米,试求出其曲线要素及特征点桩号。
解:(1) 要素计算 T=R*tan α/2=400*tan 50o04’/2=186.806m (三位有效数字) L=π*R* α /180= π *400* 50o04’/180=349.531m E=R*(sec α /2-1)=400(sec 50o04’/2-1)=41.471m J=2T-L=24.081m
来自百度文库25
3.2 圆曲线
• 圆曲线的计算
– 圆曲线几何要素
切线长:T R tan
2
曲线长:L R
180
外距: E R(sec 1)
2 校正值:J 2T L
26
3.2 圆曲线
• 圆曲线的计算
– 曲线主点桩号计算
ZY(桩号)=JD(桩号)-T YZ(桩号)=ZY(桩号)+L QZ(桩号)=YZ(桩号)-L/2 JD(桩号)=QZ(桩号)+J/2
圆曲线 设计标准
圆曲线半径 平曲线长度
最小半径
最大半径
最小长度 小转角时 平曲线长度
17
3.2 圆曲线
• 圆曲线半径
横向力系数:
Y G
v2 gR
ih
V2 127R
ih
横向力系数
行驶稳定性 乘客舒适性 运营经济性
R
V2
127( ih )
18
3.2 圆曲线
• 圆曲线半径
孰大孰小?
– 最小半径
极限最小半径:μ和ih均取最大,仅考虑安全性; 一般最小半径:既考虑安全性,也考虑舒适性;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曲线半径较大,离心力较小, 靠轮胎与路面间的摩阻力就足以保证汽车安全稳定
行驶所采用的最小半径,这时路面就可以不设超高。
公路: μ = 0.035,ih = -0.015; 城市道路:μ = 0.06, ih = -0.015;
13
3.1 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
断背曲线
14
3.1 路线平面的基本线形
• 直线最小长度
– 反向曲线间
反向曲线——指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 间连以直线所形成的平面线形。
当V ≥ 60km/h时,直线段长度2V为宜; 当V ≤ 40km/h时,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特别困难四级 —— 15 m;
15
3.2 圆曲线
• 圆曲线线性特征
– 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R=常数,故测设 比缓和曲线简便。
– 汽车在圆曲线上的行驶要受到离心力;在平曲 线上行驶时要多占路面宽。
– 视距条件差,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 较大半径的长缓圆曲线具有线形美观、顺适、
行车舒适等特点,故常采用。
16
3.2 圆曲线
• 圆曲线设计标准
28
3.2 圆曲线
(2) 桩号计算
✓ JD5 ✓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