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
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意义。
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和探究等方式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能力的培养阶段,他们的思维活跃,艺术创造力潜力巨大,研究性学习将有助于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首先,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充满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会更加主动地探索问题,寻求答案,从而培养他们的提问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参与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提问并找到答案,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通常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分析问题、讨论解决方案。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协调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提高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另外,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想法和方法。
通过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解决问题。
这种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要促进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者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首先,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室应该充满探索和尝试的氛围,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问,并引导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学生在提问和思考的过程中,会激发他们的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
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程是一种新型的课程模式,它不仅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相互交融,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程的研究。
一、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程的定义与特点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程不同于传统的单一学科课程,它是以研究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课程。
在这种课程中,学生不仅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还需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课程的特点在于:1.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它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还需要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能力。
在这种课程中,学生需要经常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实验、调查、访谈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
在这种课程中,学生需要自己思考问题,自己提出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注重知识的整合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程不同于传统的单一学科课程,它要求学生从不同学科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以解决问题。
这种课程注重知识的整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并把所学知识整合起来,以解决实际问题。
二、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程的优势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程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能够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程将知识传授和实践应用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2.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和加强交流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程涵盖了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
同时,通过同班同学之间的交流,学生也能够互相学习、交流和分享,加快知识的传播和学习效率。
3.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程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追求创新,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拓宽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成果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
研究性学习成果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研究性学习成果是指学生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综合素养。
本文将探讨研究性学习成果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影响,包括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首先,研究性学习成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或开展调查研究。
这种过程需要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提炼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通过与同学和指导老师的交流讨论,学生能够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术上的思辨能力,并逐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研究性学习成果对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有机会独立思考和探索。
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研究的主题,并通过调研、实验、讨论等方式进行深入探究。
这种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他们提出新的问题,寻找新的解决办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为未来的科研和创业奠定了基础。
再次,研究性学习成果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开展具体的研究项目,学生需要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采集和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研究结果等一系列实践活动。
这种实践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既增加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形成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性学习不仅是对学科知识的探究,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需要与团队成员合作、与指导老师交流、与专家进行学术讨论等,这些过程促使学生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得到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通过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学生不仅可以锤炼自己的演讲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研究性学习对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
研究性学习对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引言: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于个体发展与职业成功所需重要技能之一。
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主动探究知识与问题的学习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探讨研究性学习对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并分析其背后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案例。
一、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与特点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或兴趣的学习方法,它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发现能力。
相较于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对实践能力的培养1. 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培养学习者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来分析、研究并解决问题。
因此,研究性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他们在实际情境中能够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经验。
学生需要通过现场考察、实地实验、真实问题的调查与解决等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通过实践经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培养跨学科综合能力: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从不同学科领域融合知识,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
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各个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经验: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的挑战。
三、研究性学习对动手能力的培养1. 加强实践操作: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设计实验、调查和观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动手操作。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2. 培养动手创造能力: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来发现问题,并尝试采取创新的方式进行解决。
关于研究性学习心得感悟(三篇)
关于研究性学习心得感悟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学习方式。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深入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还培养了自我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我对研究性学习的心得感悟,总结成了下面5500字的文章。
一、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变得被动,缺乏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研究性学习则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通过问题的提出、实验的设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习更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
因此,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不可低估。
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问题的提出:研究性学习始于问题的提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一个问题。
在问题的选择上,学生需要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条件,确保问题的可行性和可研究性。
2.背景知识的掌握:在进行研究之前,学生需要对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杂志、网络等途径进行。
通过对背景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
3.实验的设计:在进行研究之前,学生需要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和方法。
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确定实验的目标、步骤和测量指标等。
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条件的控制等因素,并编制实验记录表和实验操作指南。
4.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实验设计的要求,采集和记录实验数据。
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保持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浅谈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上、 适应 时代 要求 的 中学生 学生 学 习积极 性 的有效 调动 . 学 生潜力 的充 分开 发 ,学生 的创 新 实践 能 力的进 … 步培 养 . 学 生健 康人 格 的塑 造 . 离不 开研 究性 学习 都
一
同一 问题 。
为 了激发 学生 的探 索 欲望 . 师在 教学 中要 用 心设 计教 教 学 情景 , 把创 新 意 识融 人 教学 方 法 之 中 . 过 多 种形 式 激 要 通
中的 学 习 活 动 . 强 调 的是 学 生 的 自主 、 究 学 习 . 它 探 要求 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物 的规 律 , 从个 别到 一般 、 具体 到抽 象 深入 浅 出地分 析 讲 从
解教 材 中比较抽 象 的概 念和 原理 . 要用 形 象生 动 的 比喻 去 还
生 自主地 发 现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在 校 内外 的 各 种 教 育 、 教
活课 堂 . 学生 在 一 种积 极 的思 维 状 态 中展 开 学 习 . 生 的 让 学
般来讲 , 究性学 习有两种情况 : 研 一是 指 学 科 教 学
中 的研 习 活 动 . 与接 受 学 习 相 对 应 . 一 种 在 学 科 教 学 创造 思维 能力 从而 得 到培养 在教 学 中 . 遵循 人类 认识 事 它 是 要
综 合 运 用 知识 解 决 这一 专 题 的 实际 问 题 本 文 即将 论 述 的 讲 到 “ 生产 力” 个 慨念 , 原 始社 会 、 隶社 会 、 这 从 奴 封建 社 会 、
方面 的一 些 体 会
一
广 泛应用 . 到生 产 工具 在不 同社 会 的生 产发 展 中所 起到 的重
学 活 动 中 . 种 学 习方 式 都 可 以 渗 透 与 运 用 、二是 指 专 题 帮助 学 生加 深 理解 . 但 提高 他 们 的学 习 兴趣 . 这 不 还要 激 发 他
思想品德课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1.构建知识、材料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像力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像力,就应从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所关心、熟悉的一些事例,如新闻片断、时事材料、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等,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去分析材料、事例,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和材料间的联系,从而触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科学的想像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既不能太浅显,叉不能过难,太难学生就不敢想像设计出来的题目应该是让学生通过努力,就能学会同时,设置问题应面向大多数同学,兼顾两头。
让全体同学都能去思考、去分析,这样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2.转换题型、转变背景。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d目学生在掌据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认识新的问题,并学会从多角度、全方位去观察分析同一问题,通过训练,使学生对问题材料的运用和解答不再局限于一个答案,而是通过思维扩散,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分析材料,从而突破了思维定势,拓宽了思路,扩充了信息,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由表及里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3.逆向思维、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求异性思维所谓逆向思维,意味着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从新的角度去发现科学真谛,进行逆向思维需要学生独特思考,善于另辟蹊径,还需要改变正常的思维程序.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问题,从另一方面去开阔学生的思想,就会使学生养成从正向和逆向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分析、理解问题的习惯。
这就要求教师在阐述某一原理时,允许并欢迎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甚至是相反的意见,并适时引导:通过这种正反两种观点的辩论与碰撞,我们不但获得了真理,同时还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研究性学习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分析
研究性学习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分析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和快速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个人和组织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
高校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大学教育中。
本文将对研究性学习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与特点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主动参与并独立进行研究的学习方法。
相比于传统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将面临真实且复杂的问题,需要掌握相关知识、获取必要的信息并进行深入分析,最终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1.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兴趣研究性学习能够使学生在真实的问题背景下进行思考和研究,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主动发现问题、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和进行实践探索,学生能够增强对知识的兴趣和理解,激活创新思维,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去。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合理评价,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学习批判性评估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创新的关键能力之一,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往往需要团队合作,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伴共同研究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能够理解并应对多元化的观点和想法,提高自己在团队中的协作和创新能力。
4. 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提出并解决真实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实践
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实践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主体、探究实践为核心的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自主收集、整理、解决问题,同时还需要学会合作、沟通和分享。
本文将探讨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与实践。
研究性学习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来看,对于教育的意义重大。
首先,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研究性学习则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积极思考,并从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其次,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遇到一系列复杂问题,并通过合作与交流来解决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此外,研究性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伴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他们需要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学生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是多样化的,包括项目学习、研究课程、实验室实践等多种形式。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适量的指导和支持,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定义、资料收集、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等步骤。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和展示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讲授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
然而,研究性学习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它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水平和研究经验。
教师需要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掌握科研方法和技能,才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其次,研究性学习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时间。
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和实践操作,这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设备和教学资源,以及延长学习时间。
总的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方式。
浅谈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浅谈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为改变传统的“学”与“教”的方式,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笔者对“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与探索;一、理论思考所谓研究性学习,即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是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无疑,它是应对知识研究挑战而尝试的学习方式的变革;过去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很多地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当面对真实生活情境时,所学书本知识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应付生活,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而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其学习内容是丰富的,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不局限于课堂、教室,而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亲自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并学会学习,从而获得信息时代所需要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主导精神是在探索中学习,但它也不是要求学生去搞什么科研,而是通过某个研究性的过程,让学生直接感受、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进而养成一种自学思考、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习惯;所以研究性学习更重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实实在在地经受锻炼和提高,素质教育和重点在研究性学习中也将得以更好地落实;由此不难看出,研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具有多样性,既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进行,也能在现有的课程之外设立一门课程;2001年4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并将其作为必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计划;在国外,研究性学习早有体现,其方式往往是结合课本和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探索贯穿于平时的学习之中;总之,研究性学习不论采用哪一种形式,它都是“新型的”,都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都能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天性发挥出来,都是新的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的体现;可见,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是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一场深刻革命;然而,由于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学习方式的变革也就必然要引发教学方法的变革;这势必要求教师尽快更新观念,并采用相应的“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即在政治课教学中以课程或专题研究为载体,引导学生以自主、独立或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显然,帮助学生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改变传统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方式,使其成为学生学习中新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这才是提出研究性学习的双重目的之所在;二、实践探索研究性学习对基础教育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教学领域,要让学生掌握其研究方法,培养其能力,笔者认为应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先在学科内加强渗透和指导,促使学科课程研究化,通过政治课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的学习,给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把知识和能力整合起来,这样也就夯实了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的教学;另一方面,再从学科时段内拿出一定的时间,面向全体学生集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指导,使学生学会如何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进行某项课题研究;例如,如何提出问题,如何确定研究课题,如何设计研究方案,怎样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等,尽力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下面仅从几个侧面谈谈个人的做法及体会;一创设氛围,强化主体意识,诱发探究动机,是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关于“主体”和“主导”地位问题,许多教育者已从理论上达成了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忽视学生“主动性”的弊端,有的教师为了图省事或避免出错,就采取“直奔真理”的方法,把知识直接塞给学生;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个性没有得到发挥,渐渐地头脑中就形成了“事不关己”的思维定势,从而导致学习的主动性和个性日渐丧失,成为了千人一面、千腔一调的“标准件”;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要想改变如此沉闷的教学局面,就必须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个性发展的动机,强化学生的“主体”和“主人”意识;教师也要摆正自己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位置:既是活动的领路人,又是一名普通的参与者;既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但又不能以“权威”自居;只有发扬教学民主,才能使全体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教学当中,笔者就非常注意这些;比如在教学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一课时,在学生学习完基本原理后,我便组织他们运用原理进行讨论;其环节先是“议一议”,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实行后给你的家庭或社会带来了哪些突出的影响、变化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在讨论中,一些同学列举具体事实从正面进行了肯定和说明;但这时我注意到有一部分同学发言不够踊跃,另外还有两名学生举手示意发言,但站起来却欲言又止;这时我不急于归纳结论,而是继续启发他们大胆发言,鼓励他们有话直说,实话实说;我话音刚落,其中一位同学便站起来发言:改革开放尽管取得了很多成绩,但问题也不少,我父母所在的国有企业就倒闭了,好多职工闲着没事干……这能说现在的生产关系正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吗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这时,我面带笑容走到这位同学面前,向全体同学表扬了他敢字当头的精神,肯定了他能全面看问题和求异思维的方法,然后启发全体同学开动脑筋,帮助释疑;在“结合实际释疑”的教学环节中,同学们胆子更大,发言非常踊跃,有的观点还很有说服力,我也不时的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辩论;通过争论辨析,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和主流,使学生明确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相适应;我继而作进一步说明:新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也并不意味着不存在矛盾;例如,国有企业在改革中遇到了困难,还有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我们看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正视现实;同时,又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党和国家正在采取措施,积极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在“坚定信念激情”的教学环节中,一位同学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市场经济前无古人,出现一些问题,遇到一些困难并不奇怪,我们相信这些问题及困难会在深化改革中得到解决;由于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关系融洽,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他们才肯去当“主人”,从而共同澄清了模糊认识,解开了疑团,也坚定了信念;可见,要想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信任学生,还要正视现实,尊重事实,创造条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的个性;对于结论不正确的,要坚持引导,善意相待,不能把刚刚冒出的逆向思维的火花用一盆冷水浇灭;要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目的;二面对现实,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来自社会实践,并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充满了时代的气息;因此,其教学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加强研究性学习;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出发,坚持面向现实,围绕社会热点、突出时事重点,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通过对某一问题、现象的深入研究,来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整个世界,并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也特别关注,因为他们对党的许多针、政策的理解都有赖于首先能深入、全面地了解世界局势,但限于现行初中教材涉及的内容少且粗略,真正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就把“经济全球化”这一热点与中国加入WTO这个时事重点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在学习前为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引导发散、创新思维,我创设了以下教学情境;一是创设对热点和时事重点的不同看法而引起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即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来说,这种‘双刃剑’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该冒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二是模拟现实社会中的相关现象,演绎创设新的问题情境;现象之一:中国的乐凯胶片公司,以振兴民族工业,弘扬民族品牌为己任,主动放弃了国外着名胶片公司的“控股合资”而带来的企业眼前利益,坚持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终于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光辉业绩;在中国“入世”后,“乐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仍奋力拼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超过了日本的“富士”和美国的“柯达”等国际着名胶片公司,不仅为国家创造了物质财富,也为中华民族争了光;现象之二:某个厂家在“入世”后的国际竞争面前,只顾企业眼前利益,私自降低出口价格,结果使国内同行业价格全部下跌,造成了市场混乱,外商渔利,国家财富流失,集体利益受损,最终个人利益也没有得到保障;以上创设的问题情境,针对性强,容易引起研究者对核心问题作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思考;在学生学习研究的欲望被激发起来的基础上,我又拟定了如下研究专题:A.我看经济全球化;B.“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入世”;C.关于中国“入世”后的思考;以上这些专题要求学生先按小组分别自由选择,再按选择内容分头查找、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小组内实施分析、整理、加工,提取有用信息材料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最后学生把研究的结果以小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形式向全体同学展示,通过交流研究分享不同的研究成果;比如,选择了A题小组的同学,分别从“利”与“弊”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说明了经济全球化的确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选择了B题的同学则结合实际,从中国“入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来谈中国的“入世”是加强了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而选择了c题的同学,结合活动前设置的正反两个不同的问题情境,分析指出了“入世”将给我国民族工业带来巨大冲击,这是事实,但同时也将促使我国的民族工业在竞争的大潮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奋力拼搏,经历阵痛,走向成功;通过这样的分析交流,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是利多弊少,既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又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一位同学在发言中气宇轩昂,披露了这一代人的心声:中国“入世”后我们一定要更好地发展民族经济,用最新科技产品去扩大我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份额,让中国人更加扬眉吐气,让祖国母亲更加强大;学生们就这样在调查中研究、学习,在交流中学习、研究,在研究性学习中进行着思维的碰撞,从中不仅使他们有所知掌握知识,有所会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悟提高于思想素质,而且使认识和情感都得到了升华;在研究探索中,正因为老师巧妙地设计了思维的新情境,学生才能亲身感受创新思维的新内容和学习运用辩证思维的新方法;他们亲身经历和体验了学思维——会思维——多思维——深思维的全过程,培养了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这也正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可见,在研究性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题目的设计上,要力求放开,去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作全方位、多层次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见解,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才能更好地把自由发展的空间放给学生,让学生多方位展现问题思考的角度,使他们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更快的提高;三走向社会,获得亲身体验,培养实践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当代中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对社会生活中碰到的各种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见,他们已不再满足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渴望走向社会,深入生活,了解当今社会变化发展的趋势;根据这一特点,在研究性学习中,笔者认真地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适于社会实践的因素,从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找准社会活动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并确定好实践活动的类别,或是调查研究模式,或是思辨探究模式,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条件,实现其教学方式由封闭向开放实践式的转化,把社会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大课堂;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并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能较好地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教师强调:现代的发展必须是既考虑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那么目前我们身边的环境状况如何又怎样才能实施可持续发展在研究性学习中,带着这样的问题,组织学生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调查、访问、搜集资料;在社会调查中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获得了生动、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再把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受更深,于是他们写下了一批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和小论文,如大灾以后的反思从水、旱灾害看环境保护中学生与环保等;有的学生还根据本地的严峻环境形势,给全市人民写了倡议书,字里行间,充满强烈的环保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类似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胜枚举,学生们在课堂上明确深化观点,并用课外实践验证观点,不仅在实践中学会了知识,得到了锻炼,也在实践中提高了道德认识,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笔者正在实践中学习、探索,在探索中改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教法实施得当,就能把思想政治课上出“味道”,上出“名堂”,最终也才能让学生在“自主”的海洋中尽情的遨游。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效果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能力已成为学生必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探索性学习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效果,并分析其优势和应用方法。
首先,研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而研究性学习则突破了这种框架。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需要主动地提出问题、收集信息、通过实践去验证,并最终总结出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意施展的平台。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和创造,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
这种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不受限制,从而激发了他们对创新和探索的兴趣。
此外,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常常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项目或解决问题,这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学生通过与组员沟通、分享信息、协商解决问题等活动,可以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
同时,研究性学习也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运用自己的知识,还需要整合团队成员的意见和观点,形成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呢?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和探索。
通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和实地考察。
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创新思维。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影响与发展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影响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改革呼唤着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
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已经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研究性学习不仅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首先,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并提出问题。
这种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这种主动性的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习的效果。
其次,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自己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总结结论。
这种主动参与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需要理解和评估不同的观点和证据,并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更加成熟地思考问题和处理复杂的情况。
另外,研究性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创新思维是指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提出新的想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问题和目标来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
他们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并结合实际情况来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这种创新性的思考和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此外,研究性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与同伴合作,共同制定研究计划、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和撰写报告。
这种团队合作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协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这种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职业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和发展作用。
通过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研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学生在科学研究性学习中提高创新能力
让学生在科学研究性学习中提高创新能力在现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创新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必备的能力。
因此,学校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才思。
科学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在科学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通过实验、调查、分析等一系列探究活动,从而培养了创新能力,这对其未来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科学研究性学习中提高创新能力呢?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1.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在科学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应该是活跃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
因此,教师应该从引导、激发、鼓励学生开始,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探究能力,自主地进行探究。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产生“感知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启发学生对知识的更深层次理解。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分享与交流的能力,鼓励他们通过写日记、讨论、演讲等方式交流探究结果。
2. 提供多样化的探究机会教学中应该提供不同样式的探究机会以适应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同时有意识地将探究与生活结合起来,打开学生与社会的互动。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模型、设计实验、组织调查、演示表演等多种方式获得实践探究的机会。
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并掌握科学的基础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与社会有所联系。
3. 优化课堂环境优化课堂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课堂的教学必须注重营造积极、宽松、协作、开放的学习环境。
在学习环境中,精心选择工具、场地、组织,增强探究活动的视觉与美感效果,营造一种宽松、鼓励自由探究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自由、放松地交流,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
4. 注重技能与思维的结合科学研究性学习注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但也不应该放弃技能的培养。
学习科学的目的在于掌握科学方法和技能,要使探究具备具体的科学技能。
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
探索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探索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探究和发现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理论上研究性学习具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潜力。
根据国内外研究表明,研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从而加强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此外,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整合和应用能力,进而增加他们的创新潜能。
因此,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和机会,促使学生锻炼创新能力并得到发展。
其次,实践中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得到了积极的验证。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和自主探索,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一方面,学生在具体问题的研究中,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探究和实践,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能够激发学生之间的创意碰撞和思维碰撞,进一步促使他们表达和实践创新想法。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丰富和拓展,进而提高了创新能力。
实践中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了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从而更加愿意展示和实践创新思想。
然而,要想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还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的角色非常关键。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特点,设计和组织具有挑战性和引导性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进展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其次,学校和家庭的支持也非常重要。
初中思想品德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就错 的现象。 据此 , 在教学 时我采用 了比较 阅读 的方法 , 让学 生先通 读两个概念 , 然后提 问: 者的区别在哪里? 两 学生 经过思考 、 比较后得 出正确答 案 , 记忆也就深 刻了 。 当然 比较阅读的形式也可 以多样化 , 我还经常使用列表格 、 图形 等方式 画
来 比较一些类似的内容 , 以便 于学生对相似概念进行 区分。‘
人才 ; 目前学 习基 础 差 只是 暂 时 的 , 键 在 于 自己 的勤 奋 努 力 , 能补 拙 , 要 自 关 勤 只 己有 信 心 , 究 学 习方 法 , 讲 一定 能够 补上 来 的 。 后 , 发 现 他 以积 极 的心 态 投 入 此 我
到学 习中, 他还经常 为班级 的黑板报画刊头。 我又及时给予他督促 、 帮助 , 指导他 总结正确 的学习方法 , 同其他教师一起为他补习功课 , 并 对他学 习上的每- 点进 一 - 一 步都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 了学期末 , 到 他各门功课 的成绩也有 了很大提高 , 得 到全体教师和同学的认可 。 最后 , 对于差生要耐心辅导 , 促使其逐步提 高。 教学上要 充分考虑到他们 的 接受能力 , 易到难 , 从 循序渐进 。 要对其耐心辅导 , 决不歧视 、 讽刺 、 打击他们 。 要 教给他们正确 的学习方法 , 正他 们错误 的学习态度 , 纠 而且针对他 们知识 的缺
漏, 多启发 、 多引导 、 多鼓励 他们 , 使他们树立积极向上 的学 习态度。
三、 运用比较 阅读 , 开启学生的创新 思维 对 于区分 概念 的教学 , 比较 阅读有独特的效果 。 公 民权 利” 公 民基本 如“ 和“
权利 ” 差 两 个字 , 平 时 用 的 不 多 , 生 学 习 时 也 不 很 在 意 , 以就 造 成 了一 考 只 因 学 所
思想品德研究性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苏 春 中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独羊岗中心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 时代 , 它基 于知 例如 , 在讲授初一 性格的形成 这一 内容 时 , 我不是简
识、 注重创新, 以人为本、 又 注重个性和多样化。 在这个时代 , 创新是最肘尚的 。 而现代教育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培养学生的
3实践能力培养。 . 所谓实践能力就是能够把所学到的知
识应用于实际中问题的解决或对自身实践活动的指导 的能 力。 思想品德课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创新
能力 , 如社会交往能力 、 社会适应能力 、 社会调查能力 、 政治
实践 活动中有所突破 、 有所创新 。 总之 , 创新 能力的培 养是素质 教育的核 心 , 它是依据人 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 目 的, 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 , 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 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 , 我们应努力追求创新能力的 培养 , 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 门 就血先从培养学生 正确的观察社会 、 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入手。 在教学过程中 ,
教师应根据教学 内容的特点 。结合现 实生活中学生所关心、 熟悉的一些事例 , 如新闻、 时事材 料、 国内外 重大时事热 点 等, 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材 料、 事例 , 建立知识间 的联 系和材 料闯的联 系 , 从而触发学生灵感 , 培养学生科学 的想象能力。 应值得注意的是 , 教师设计的问题 既不能太浅显 , 又不
区发展 差距 , 实现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 是关系到我国跨世纪发展全局 的一个重大问题。第二, 体现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及其应用研究性学习在2023年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一大趋势。
它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的有效途径,更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未来人才,促进教育质量的可持续提升。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为主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学习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发性的研究去实践课堂学习的知识,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去。
这种方式的学习,不仅与传统教育教学法相比,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成长。
第一,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使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和参与性。
同时,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课程内容,更好地把握未来的学习方向,更容易更为自主地进行学习。
第二,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发性研究,因此,学生在研究中需要自主思考并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出独特的思维与见解。
在独立开展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还要依靠团队合作及自主思考,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三,研究性学习能够提高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直接面对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问题,这种思考方式非常符合今后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这种学习方式也体现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应用到生活和实践中去,更好地贴近社会现实,促进了教育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性学习的应用研究性学习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和社会实践。
在教育领域,研究性学习可以被用于提高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质量。
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不同的研究项目。
此外,学校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研究机会,建立各种类型的研究社团或者特别课程,以便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平台来发展他们的研究技巧。
在社会领域,研究性学习可以被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能够通过独立的研究探究真实的问题,而且他们的结果可以被用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生活质量。
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囡
素 质 教 育
趋, 千篇一 律 , 人一面的传统 思维模式化 中跳 出来 , 千 敢 思维 , 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和思维境界 。例如 在 于“ 骄傲 自大” 敢于怀疑 , , 敢于 否定前人 , 否定 已经存在 的东西 , 敢于创 新。即使 老师统一 研究 某个 方面的问题 , 生在这个方面 内自由选择确定 。 总之 , 要尽可能给学生 以 学习了“ 不在同一条直 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这一结 论以后 , 可以 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 : 经过不在 同一条直
素 质 教 育
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口文 / 露芬 邱
【 摘
做 法。
要 】 文章从 当今 学校 教育的任务与 当前 实际状 况所 面临的严峻挑 战谈起 , 分析 了传统 数学教 学中所存在
的严重弊端 , 有针对性地提 出开展研究性 学习, 构建新型教 与学的体 系, 拓展 思维空 间, 培养 学生创新 能力的认 识 以及
对学生创新能力 的培养,已引起 广大数学教 师的高度 重 的主体 意识 , 引导他 们开展 自我学 习 , 以实现 学生发展的
视。 那么 , 如何在学 习过程 中培养学 生的创新 意识 和创新 能力 呢?
一
多样 化和最大 的可能性 。 只有如此 , 创新 的火花才能不断
成长 、 再生 。 当然 , 我们 的求新一定要务 实 , 不能舍本逐末 地放弃了基本要求 , 要在教学过程 的基础知识 、 基本技能
究教 学 必 须满 足 三 个 条 件 : 一 , 一 个 集 中学 生 注 意 的 第 有
二、 拓展 思 维 空 间 , 现 学 生 研 究 性 学 习的 凸 创新 能 力
1 学生研 究 课题 的选择 要 遵循 自由性与 指导 性原 .
浅析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研究性学习概述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和实践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通过实际探究和发现来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参与性,通过设计实验、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践中的探究,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还能培养科学态度和思维方法,提高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1.2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意义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在整个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探究规律,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实际操作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物学原理,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学习效果。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独立操作仪器、操作技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正文2.1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验技能。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分析数据和总结结论等环节,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科学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论。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探究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
探究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研究性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问题提出、解决问题、自主探究等方式,以主动的、探究性的方法来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面向未来的一种教育模式。
本文将探究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并对未来的教育作出展望。
一、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1.提高学习主动性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2.促进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究问题,找出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更具备实际应用的能力。
3.强化合作意识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合作完成任务,这可以让学生共同商讨问题,集思广益,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增强协作意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4.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各种难题,通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应对不同的挑战。
二、研究性学习的发展趋势1.个性化的教学在未来的教学中,个性化教学将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性学习也需要个性化教学的支撑,通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寻找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实现差异化的教学。
2.利用科技手段未来,科技手段的普及会加速研究性学习的发展。
通过应用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虚拟实验等科技手段,可以增强研究性学习的交互性和实践性,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3.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未来的教育中,课程设置将更多元化,涵盖更广泛、实用的领域。
研究性学习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
三、研究性学习的应用研究性学习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被应用到教育各个领域中。
下面列举几个案例:1.基础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采用研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增强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为改变传统的“学”与“教”的方式,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鉴于此,笔者对“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与探索。
??? 一、理论思考??? 所谓研究性学习,即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研究性学习是发展创新素质的一种学习方式,无疑,它是应对知识研究挑战而尝试的学习方式的变革。
??? 过去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
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传统的课堂教学由于很多地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当面对真实生活情境时,所学书本知识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应付生活,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而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点,其学习内容是丰富的,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不局限于课堂、教室,而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亲自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并学会学习,从而获得信息时代所需要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主导精神是在探索中学习,但它也不是要求学生去搞什么科研,而是通过某个研究性的过程,让学生直接感受、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进而养成一种自学思考、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习惯。
所以研究性学习更重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实实在在地经受锻炼和提高,素质教育和重点在研究性学习中也将得以更好地落实。
由此不难看出,研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 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具有多样性,既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进行,也能在现有的课程之外设立一门课程。
2001年4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并将其作为必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计划。
在国外,研究性学习早有体现,其方式往往是结合课本和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探索贯穿于平时的学习之中。
总之,研究性学习不论采用哪一种形式,它都是“新型的”,都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都能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天性发挥出来,都是新的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的体现。
可见,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是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一场深刻革命。
??? 然而,由于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学习方式的变革也就必然要引发教学方法的变革。
这势必要求教师尽快更新观念,并采用相应的“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即在政治课教学中以课程或专题研究为载体,引导学生以自主、独立或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性、探索性的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显然,帮助学生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教师改变传统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方式,使其成为学生学习中新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这才是提出研究性学习的双重目的之所在。
??? 二、实践探索??? 研究性学习对基础教育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教学领域,要让学生掌握其研究方法,培养其能力,笔者认为应从实际出发。
一方面,先在学科内加强渗透和指导,促使学科课程研究化,通过政治课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的学习,给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把知识和能力整合起来,这样也就夯实了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的教学。
另一方面,再从学科时段内拿出一定的时间,面向全体学生集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指导,使学生学会如何在教师的帮助下,独立进行某项课题研究。
例如,如何提出问题,如何确定研究课题,如何设计研究方案,怎样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等,尽力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仅从几个侧面谈谈个人的做法及体会。
??? (一)创设氛围,强化主体意识,诱发探究动机,是研究性学习的前提??? 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关于“主体”和“主导”地位问题,许多教育者已从理论上达成了共识。
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忽视学生“主动性”的弊端,有的教师为了图省事或避免出错,就采取“直奔真理”的方法,把知识直接塞给学生。
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个性没有得到发挥,渐渐地头脑中就形成了“事不关己”的思维定势,从而导致学习的主动性和个性日渐丧失,成为了千人一面、千腔一调的“标准件”。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要想改变如此沉闷的教学局面,就必须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活学生个性发展的动机,强化学生的“主体”和“主人”意识。
教师也要摆正自己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位置:既是活动的领路人,又是一名普通的参与者;既要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但又不能以“权威”自居。
只有发扬教学民主,才能使全体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在教学当中,笔者就非常注意这些。
??? 比如在教学《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一课时,在学生学习完基本原理后,我便组织他们运用原理进行讨论。
其环节先是“议一议”,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实行后给你的家庭或社会带来了哪些突出的影响、变化?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在讨论中,一些同学列举具体事实从正面进行了肯定和说明。
但这时我注意到有一部分同学发言不够踊跃,另外还有两名学生举手示意发言,但站起来却欲言又止。
这时我不急于归纳结论,而是继续启发他们大胆发言,鼓励他们有话直说,实话实说。
我话音刚落,其中一位同学便站起来发言:改革开放尽管取得了很多成绩,但问题也不少,我父母所在的国有企业就倒闭了,好多职工闲着没事干……这能说现在的生产关系正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吗?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
这时,我面带笑容走到这位同学面前,向全体同学表扬了他敢字当头的精神,肯定了他能全面看问题和求异思维的方法,然后启发全体同学开动脑筋,帮助释疑。
在“结合实际释疑”的教学环节中,同学们胆子更大,发言非常踊跃,有的观点还很有说服力,我也不时的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辩论。
通过争论辨析,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和主流,使学生明确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相适应。
我继而作进一步说明:新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也并不意味着不存在矛盾。
例如,国有企业在改革中遇到了困难,还有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我们看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正视现实。
同时,又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党和国家正在采取措施,积极解决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在“坚定信念激情”的教学环节中,一位同学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市场经济前无古人,出现一些问题,遇到一些困难并不奇怪,我们相信这些问题及困难会在深化改革中得到解决。
由于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关系融洽,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他们才肯去当“主人”,从而共同澄清了模糊认识,解开了疑团,也坚定了信念。
??? 可见,要想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信任学生,还要正视现实,尊重事实,创造条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的个性。
对于结论不正确的,要坚持引导,善意相待,不能把刚刚冒出的逆向思维的火花用一盆冷水浇灭。
要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目的。
??? (二)面对现实,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能力,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来自社会实践,并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充满了时代的气息。
因此,其教学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加强研究性学习。
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出发,坚持面向现实,围绕社会热点、突出时事重点,创设生动活泼的问题情境;通过对某一问题、现象的深入研究,来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整个世界,并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了社会的热点问题。
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也特别关注,因为他们对党的许多针、政策的理解都有赖于首先能深入、全面地了解世界局势,但限于现行初中教材涉及的内容少且粗略,真正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就把“经济全球化”这一热点与中国加入WTO这个时事重点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的学习。
在学习前为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引导发散、创新思维,我创设了以下教学情境。
??? 一是创设对热点和时事重点的不同看法而引起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
即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来说,这种‘双刃剑’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该冒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二是模拟现实社会中的相关现象,演绎创设新的问题情境。
现象之一:中国的乐凯胶片公司,以振兴民族工业,弘扬民族品牌为己任,主动放弃了国外着名胶片公司的“控股合资”而带来的企业眼前利益,坚持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终于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光辉业绩。
在中国“入世”后,“乐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仍奋力拼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超过了日本的“富士”和美国的“柯达”等国际着名胶片公司,不仅为国家创造了物质财富,也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现象之二:某个厂家在“入世”后的国际竞争面前,只顾企业眼前利益,私自降低出口价格,结果使国内同行业价格全部下跌,造成了市场混乱,外商渔利,国家财富流失,集体利益受损,最终个人利益也没有得到保障。
??? 以上创设的问题情境,针对性强,容易引起研究者对核心问题作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思考。
在学生学习研究的欲望被激发起来的基础上,我又拟定了如下研究专题:A.我看经济全球化;B.“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入世”;C.关于中国“入世”后的思考。
以上这些专题要求学生先按小组分别自由选择,再按选择内容分头查找、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小组内实施分析、整理、加工,提取有用信息材料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最后学生把研究的结果以小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形式向全体同学展示,通过交流研究分享不同的研究成果。
比如,选择了A题小组的同学,分别从“利”与“弊”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说明了经济全球化的确是一把“双刃剑”的道理。
选择了B题的同学则结合实际,从中国“入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来谈中国的“入世”是加强了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而选择了c题的同学,结合活动前设置的正反两个不同的问题情境,分析指出了“入世”将给我国民族工业带来巨大冲击,这是事实,但同时也将促使我国的民族工业在竞争的大潮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奋力拼搏,经历阵痛,走向成功。
通过这样的分析交流,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是利多弊少,既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又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位同学在发言中气宇轩昂,披露了这一代人的心声:中国“入世”后我们一定要更好地发展民族经济,用最新科技产品去扩大我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份额,让中国人更加扬眉吐气,让祖国母亲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