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珍珠鸟》优秀教案1
《珍珠鸟》小学教案
![《珍珠鸟》小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c30ed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4.png)
《珍珠鸟》小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珍珠鸟的外貌特征。
(2)运用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对生态环境的关爱。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的阐述。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件:珍珠鸟的图片、视频等。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道具:珍珠鸟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珍珠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珍珠鸟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互相讨论,总结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示范。
(3)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4.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结合课文所学,进行对比分析。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珍珠鸟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2)以“我眼中的珍珠鸟”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运用珍珠鸟的相关知识。
《珍珠鸟》的优秀教案
![《珍珠鸟》的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99df7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8.png)
《珍珠鸟》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珍珠鸟的兴趣。
(2)运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专家等方式,拓展学习视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教育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惜资源。
(3)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珍珠鸟生活习性和特点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法: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访问专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 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 资料查阅:提前为学生准备相关资料,便于课堂探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珍珠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只可爱的动物。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珍珠鸟的了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深入理解:(1)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5. 拓展延伸:(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珍珠鸟的更多知识。
(2)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分享珍珠鸟的养殖经验和注意事项。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珍珠鸟 教学教案(多篇)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珍珠鸟 教学教案(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bb35668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1.png)
4* 珍珠鸟【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梳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情感变化的线索。
思维能力: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审美创造: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这篇课文,作者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情感变化过程,表现了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情谊,表达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受。
关注结构:课文按照时间的顺序展开叙述,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作者为刚来家的一对珍珠鸟精心布置了一个幽静安全的住处,开篇的“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奠定了全文的轻松基调。
第二部分(第5—14自然段):写小珍珠鸟与作者由疏远到亲近的情感变化过程,这也是文章的重点部分。
关注描写:课文语言生动,很多地方写出了珍珠鸟的可爱,把作者与珍珠鸟的情感交融描绘得微妙细腻,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体现在字里行间。
【教学目标】1.认识“蔓、幽”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3.能梳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情感变化的线索。
(重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方法,揭示课题1.回顾之前学过的三篇课文,作者都是通过描写什么来表达情感的?预设:《白鹭》是通过对白鹭的描摹,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落花生》一课是作者借助落花生的特点来表达要做有用的人的人生感悟。
《桂花雨》一课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和桂花有关的事情来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引导:这就是借助具体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节课我们来看看本课的作者想要借助珍珠鸟表达什么感情,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珍珠鸟》。
(板书:4* 珍珠鸟)2.出示珍珠鸟的图片,简单介绍珍珠鸟。
(出示课件3)3.介绍作者。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珍珠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珍珠鸟》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faa13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c.png)
【导语】《珍珠鸟》是当代作家冯骥才于1984年创作的⼀篇散⽂。
此⽂描绘了在⼀丛绿意盎然、充满⽣⽓的吊篮⾥的⼀只鸟笼⾥,⼀只红嘴⼩精灵在快乐地飞来飞去的图景,谱写了⼀曲⼈与动物之间的爱的颂歌,同时也间接表达了信赖也是⼈类社会⽣活的准则这⼀寓意。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第4课《珍珠鸟》课⽂原⽂ 真好!朋友送我⼀-对珍珠鸟,放在⼀个简易的⽵条编成的笼⼦⾥,笼内还有⼀卷⼲草,那是⼩鸟舒适⼜温暖的巢。
有⼈说,这是⼀种怕⼈的鸟。
我把它挂在窗前。
那⼉还有⼤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
我便⽤吊兰长长的、串⽣着⼩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般⼜细⼜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在了。
⼩鸟的影⼦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嘴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脑袋瞅瞅我。
我们就这样⼀点点熟悉了。
三个⽉后,那⼀团越发繁茂的绿蔓⾥边,发出⼀种尖细⼜娇嫩的鸣叫。
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
我呢,决不掀开叶⽚往⾥看,连添⾷加⽔时也不睁⼤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
过不多久,忽然有⼀个更⼩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哟,雏⼉!正是这⼩家伙! 它⼩,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钻出来。
瞧,多么像它的⽗母:红嘴红脚,灰蓝⾊的⽑,只是后背还没⽣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点。
它好肥,整个⾝⼦好像⼀个蓬松的球⼉。
起先,这⼩家伙只在笼⼦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飞来飞去,⼀会⼉落在柜顶上,⼀会⼉神⽓⼗⾜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豪的名字;⼀会⼉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只要⼤鸟在笼⾥⽣⽓地叫⼀声,它就⽴即飞回笼⾥去。
我不管它。
这样久了,打开窗⼦,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会⼉,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部编版《珍珠鸟》完美版教案1
![部编版《珍珠鸟》完美版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a6eceae2e87101f69f31958b.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珍珠鸟人教(部编版)4.* 珍珠鸟【教学内容】教科书P9~10内容。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1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3.感受课文的结构和语言描写特点,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对鸟的真诚,感受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从害怕到亲近、信赖的变化过程。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课文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导入课文1.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以鸟名作为题目的文章——《珍珠鸟》,你们知道文章的作者是谁吗?(冯骥才。
)2.冯骥才,当代作家。
他的作品选材角度新颖,能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底蕴,咀嚼人生百味。
课文《珍珠鸟》就是一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不知道大家课文读得怎样,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不容易,把课文读得有感情那就更了不起。
想给老师、同学一个惊喜吗?下面哪位同学来试一试?2.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三、合作探究,体味情感1.你发现这对珍珠鸟的雏儿,长的什么样呀?而“我”为鸟儿做了哪些事?(重新为它们加工鸟笼;按时添食加水;按捺住好奇心不轻易打扰。
)2.“我”这样做,小鸟儿对“我”有怎样的反应?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珍珠鸟与“我”的关系有了变化。
(开始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信赖我。
)3.“我”从和鸟儿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乐趣并有什么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四、美读品味,认识“信赖”1.美读品味:学生挑选最有感触的语段,美读品味,并把读后的体会告诉同学,让同学与你一起分享。
例:“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这又像一个淘气而又听话的乖孩子。
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然后,“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到我的笔尖蹦来蹦去……”。
《珍珠鸟》的教案
![《珍珠鸟》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674a5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5.png)
《珍珠鸟》的优秀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珍珠鸟》是一篇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美散文,通过讲述主人公与一只珍珠鸟的相识、相知、相伴的过程,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友谊,传递了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
1.2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和对生态环境的关爱。
(2)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
第二章:课文解析2.1 课文概述本文讲述了主人公在小溪边遇见一只受伤的珍珠鸟,精心照料并治愈它,与珍珠鸟建立起深厚友谊的故事。
2.2 关键词语解析(1)珍珠鸟:一种美丽的水鸟,象征着纯洁和友善。
(2)生态环境: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的一个整体。
(3)友谊:彼此关爱、互相扶持的情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培养语感。
3.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3 情境教学法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第四章:课堂活动设计4.1 朗读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朗读能力。
4.2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3 作文创作以“我眼中的珍珠鸟”为主题,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篇作文。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朗读水平评价通过朗读比赛,评价学生在朗读方面的表现。
5.2 学生讨论参与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活跃程度和理解能力。
5.3 作文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考察其在写作方面的能力。
第六章:课后作业设计6.1 抄写课文要求学生课后抄写课文,以加强对其语言韵律的感知和记忆。
6.2 预习下节课内容让学生预习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6.3 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态环境,观察动植物的生活状况,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观看相关影片推荐学生观看与珍珠鸟或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影片,拓宽视野,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珍珠鸟》优质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珍珠鸟》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b2da4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6.png)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珍珠鸟》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蔓、幽”等11个生字,读准“待”这个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清作者与珍珠鸟逐渐熟悉、亲近的变化过程。
3.明白作者赢得珍珠鸟信赖的原因,感受作者与珍珠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4.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揭示课题。
1.导语:(课件出示珍珠鸟的图片)同学们,作家冯骥才先生曾饲养过三只珍珠鸟,在与小鸟相伴的日子里,他感触颇深,写下了《珍珠鸟》这篇文章。
(教师板书,并带领学生齐读课题:珍珠鸟)2.同学们,从大作家与珍珠鸟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呢?(同桌间相互交流)设计意图出示珍珠鸟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然后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问题,让学生从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二、整体感知,引出人与鸟的话题。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发言并和学生一起对发言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引导。
3.小结:文章写了“我”与珍珠鸟相识、相知、亲近、信赖的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和珍珠鸟的美好情感。
4.是啊,多么惹人喜爱的珍珠鸟啊!所以,当朋友送“我”这对珍珠鸟时,“我”说:“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对于文章的内容只要求学生了解即可。
学生在读文、交流的过程中,既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梳理,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的能力,又由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引出人与鸟之间相互信赖的话题。
三、理解品味,体会鸟对人的信赖。
1.这种怕人的鸟,怎么会变得不怕人?“我”是怎样逐渐赢得珍珠鸟信赖的?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仔细体会。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珍珠鸟》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珍珠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bcad1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2.png)
《珍珠鸟》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教材分析】《珍珠鸟》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
冰心评价这篇文章,写得比作者的长篇小说和其他散文都更为“光彩照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3-6年级教材中,涉及状物散文的单元有——这样的编排,体现语文知识的序列性和语文教学的整体性。
从单元层面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第一篇课文《白鹭》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欣赏和赞美,有学法、明法的功能。
《珍珠鸟》通过对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作者与珍珠鸟的美好情谊。
“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本单元课文描述的不同事物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珍珠鸟》以细腻亲切的语言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情感变化过程,这同时也是文章叙事的线索。
本文语言清新、明快,作者在描写小珍珠鸟活动的时候用了一连串精准生动、形象的动词,用了大量的叠词,以及表示颜色的词。
文章两条线索交叉,结构极其巧妙,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对珍珠鸟的深情,其语言智慧、文字深情,随处可见。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接触过状物散文,能通过阅读感受散文的语言之美。
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这种抒情散文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作者是怎样融情于物,对学生来说很抽象,也是教学的重难点。
【设计理念】1.坚守“文字”立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本位,散文类课文语言优美隽永,优秀作家独特、精彩的言语表达形式是学生习得语言的绝佳范式,为丰富他们言语表达经验提供了学习的样本。
沉入词语,咀嚼文字,是散文教学的根本之道。
2.凸显“文学”魅力“文学让人变得更好”,字里行间寄托着作家幽微思情,蕴含着人世间的纯真赤诚心灵,散文教学必须引领学生,走进文字深处,感受美好情意。
《珍珠鸟》优秀教案(精选10篇)
![《珍珠鸟》优秀教案(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00e9f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7.png)
《珍珠鸟》优秀教案《珍珠鸟》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珍珠鸟》优秀教案(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珍珠鸟》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文章细致生动的描写;4、了解文章中深刻的哲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二、教学重点: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学课文的能力,提高对课文的感知、感悟能力。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文化传统,诚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什么是诚信呢?就是互相忠诚、互相信赖。
其实不单是人与人的交往需要它,就是与动物交往也需要如此。
下面先请欣赏一组配乐的画面:百花盛开,百鸟争鸣。
这是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也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的生态环境。
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平添了多少情趣!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色彩和情趣。
尤其在有些作家的眼里鸟岂止是人类的朋友,简直就是疼爱有加的儿女。
不信吗,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曾经是专业篮球运动员的当代作家冯骥才写的散文《珍珠鸟》。
2、欣赏珍珠鸟的图画3、释题:珍珠鸟是动物,写动物,一般抓住动物的哪些方面来写?(请学生回答)看课文如何写?4、作家简介:5、学课文前,先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用幻灯显示生字和注音)6、听录音,划下你所发现的美的地方,划出文中最能体现美好境界的地方。
7、根据课文选词填空8、分析课文:(一)(1)课文写珍珠鸟,写了几只珍珠鸟?三只(2)这三只鸟之间是什么关系?(两只大鸟,生了一只小珍珠鸟)(3)课文哪些自然段写大鸟?(25)哪些自然段写小珍珠鸟(614)(4)课文先写大鸟,再写小鸟,为什么?因为大鸟生了小鸟,有了大鸟,才能有小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df463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2.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重点难点:1、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理解词语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珍珠鸟》,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冯骥才)冯骥才既是作家,又是一个画家。
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好象是一幅美丽的画。
冯骥才也曾经养过鸟,他和鸟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表扬采用默读方式的学生)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质疑。
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以提出来。
(为什么这只怕人的鸟能和作者相处得那么好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四、根据导读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导读要求。
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
3、交流讨论。
(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交流,指导朗读。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3)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
a.当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时,作者是怎样照料它们的b.三个月后这一对珍珠鸟有了雏儿,作者对它更是疼爱有加,把它当作了一个活泼调皮的小孩,称它“小家伙”。
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看,课文几次出现了“小家伙”,哪些字词体现了作者对这个小家伙的喜爱之情(第一次:作者对它观察仔细,“好肥”。
第二次: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微微一笑第三次:重点体会“摸、啄”。
课文《珍珠鸟》的教案
![课文《珍珠鸟》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6c2a2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9.png)
课文《珍珠鸟》的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课文《珍珠鸟》,使学生了解珍珠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分布范围。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珍珠鸟》的基本内容让学生熟悉课文《珍珠鸟》的内容,了解珍珠鸟的美丽外貌、活泼性格以及与人类的亲密关系。
2.2 珍珠鸟的形态特征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羽毛、尾巴等特征。
2.3 珍珠鸟的生活习性通过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珍珠鸟的饮食习惯、活动规律和生活环境。
2.4 珍珠鸟的分布范围让学生了解珍珠鸟在全球的分布情况,认识它们的生活地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珍珠鸟的基本信息。
3.2 谈话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探讨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分布范围。
3.3 观察法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描述珍珠鸟的形态特征。
3.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保护珍珠鸟的计划。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珍珠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4.3 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4.4 讨论与实践学生分组讨论珍珠鸟的保护计划,并进行实践活动。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问答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5.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关注他们的观点和创意。
5.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保护珍珠鸟的计划,看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创意。
5.4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关于珍珠鸟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珍珠鸟的相关知识教师介绍珍珠鸟的分类、亲缘关系以及与其他鸟类的区别。
6.2 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讨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6.3 观看珍珠鸟的视频播放珍珠鸟的生活习性、繁殖行为等视频,增加学生对珍珠鸟的了解。
珍珠鸟优秀教案优秀10篇
![珍珠鸟优秀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c6f13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1.png)
珍珠鸟优秀教案优秀10篇语文教案《珍珠鸟》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读中学写,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及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具准备:准备珍珠鸟的图片资料和一首节奏舒缓配有鸟叫的音乐。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激趣导入:老师想先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老师想知道你和什么动物交过朋友?2、探求新知: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熟悉一种鸟,它就是珍珠鸟。
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板书:25珍珠鸟)3、略读课文我们该怎么学习?评:让学生看老师板书,虽然简单,但不是形式,它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另外,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略读课文应突出的更充分。
而且应在略读课文中体现学生运用前面已有的方法来学习,所以怎么学的方法,也应该逐步建构。
4、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一遍读课文,请学生大家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内容。
第二遍读课文,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珍珠鸟长什么样儿?珍珠鸟的习性。
)(板书:怕人----亲近)评:学生并不是一个知识积淀为零的容器,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能力水平,促其主动求知。
所以学生初读课文后会有自己的理解,而且有的还会很深刻。
另外,我们常常提倡学生自由读书,弘扬主体精神,但学生读一遍书应有一遍的收获,不能盲目而漫无目的,教师应适当引导、点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质疑问难,探究学习1、对文章的某个句子的理解、文章内容等等,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2、疏理学生质疑,布置学习活动:请你探究:①动笔读书:找出文中写珍珠鸟的活动变化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说说为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②真情播音员: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小学课文珍珠鸟教案
![小学课文珍珠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720f63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0.png)
小学课文《珍珠鸟》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珍珠鸟》的基本内容,了解珍珠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动物的爱心和保护意识,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珍珠鸟》是一篇描述一只受伤的珍珠鸟在人类关爱下康复成长的故事。
课文通过讲述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交流,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2 词语解析(1) 珍珠鸟(2) 受伤(3) 关爱(4) 康复(5) 和谐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珍珠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2 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3 情景教学法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模拟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出本课课题《珍珠鸟》。
4.2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僻词语,让学生理解课文。
4.3 讨论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4 角色扮演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景,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抄写生词学生抄写本课的生词,加深对词语的记忆。
5.2 课后阅读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关于动物的故事,培养阅读兴趣。
5.3 观察身边的动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对动物的爱心。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互动、角色扮演等方面的观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进行评价。
6.2 作业完成评价教师对学生抄写生词和课后阅读的作业进行检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6.3 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互相提出改进建议。
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d88fa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02.png)
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事物的特点,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2)懂得感恩、珍惜与动物相处的时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珍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相处方式。
(2)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珍珠鸟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珍珠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外形特征。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珍珠鸟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学会生字词,并进行组内交流。
3. 课堂讲解:(1)讲解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如捕食、繁殖等。
(2)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珍珠鸟的羽毛、飞行姿势等。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珍珠鸟的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
5. 写作练习:(1)学生以“我眼中的珍珠鸟”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2)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其生活习性,并进行写作练习。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珍珠鸟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2)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他们对珍珠鸟的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学生朗读、讨论、写作等方面的表现。
(2)学生对生字词、珍珠鸟特点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1)学生作文的质量,对动物生活习性的观察和描写。
(2)学生对拓展作业的完成情况。
课文《珍珠鸟》的优秀教案设计
![课文《珍珠鸟》的优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fb6ea6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e.png)
课文《珍珠鸟》的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珍珠鸟》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短语。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写作和表达,培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题和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简要介绍课文《珍珠鸟》的内容和情节,引发学生的兴趣。
2.2 人物形象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其特点和性格。
2.3 重点词汇和短语:列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供学生学习和复习。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引入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的状态。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情节。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讨论课文中的细节和意义。
3.3 人物形象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其特点和性格。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和观点。
3.4 写作练习:教师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和表达课文中的某个场景或人物。
四、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4.2 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4.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延伸5.1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向学生推荐与课文《珍珠鸟》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和欣赏。
5.2 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和体验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
5.3 家庭作业: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或写一篇关于课文《珍珠鸟》的读后感。
六、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提供《珍珠鸟》的课文文本,可以使用教材或相关文学资料。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92f1c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c.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公开课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美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暂得可怜的寿命。
《珍珠鸟》一课,要着眼整体,冲破以段落为界限的教学,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人与动物间的亲密关系。
教学时,以“信赖”为线索贯穿全文,首尾呼应,理解事理。
在情境中进行角色的换位体验。
如“假如你就是这只小珍珠鸟,每一次与作者亲近,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如果你就是这只小珍珠鸟,你会做着怎样的梦,在梦中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作者资料,搜集珍珠鸟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自学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
2.搜集珍珠鸟和作者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交流:同学们喜欢鸟吗?说说你们都认识什么鸟。
(学生谈自己认识的鸟。
)2.导入:(多媒体播放珍珠鸟的视频。
)我们生活在鸟语花香的世界上,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人类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儿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情趣。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关于人与鸟和睦相处的文章——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谈话及对珍珠鸟视频的展示,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初步感受到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及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多媒体出示自学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2)读通顺句子,读流利课文。
(3)给课文各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4)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交流自学情况。
(1)多媒体出示重点字,指导学生注意重点字音、字形。
蔓:多音字,在本课读màn。
《珍珠鸟》优秀教案
![《珍珠鸟》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9d285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2.png)
《珍珠鸟》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蔓、幽”等10个生字,会写“笼、豪”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亲近、信赖关系,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4.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情感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与珍珠鸟的情感。
2.难点:学习表达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观察分析法、讨论交流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展示珍珠鸟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珍珠鸟的外形特点,引出
课题。
2.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
2.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正音、释义。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精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研读课文第二部分,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亲近过程。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感受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信赖关系。
4.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情感的方法。
4.总结拓展
1.总结课文内容,回顾作者与珍珠鸟的情感和表达方法。
2.让学生讲述自己与动物相处的故事,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5.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一篇关于人与动物的短文。
小学课文《珍珠鸟》的优秀教案设计
![小学课文《珍珠鸟》的优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01565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8.png)
小学课文《珍珠鸟》的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珍珠鸟》的基本内容,掌握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1.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良好情感,提高学生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珍珠鸟》的基本内容介绍课文《珍珠鸟》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只可爱的珍珠鸟,它美丽的外形、活泼的性格、可爱的举止,使人们喜爱不已。
课文通过讲述珍珠鸟与主人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2.2 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珍珠鸟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认识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重要性。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训练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2 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头表达训练,让学生讲述珍珠鸟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3 写作能力培养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以“我眼中的珍珠鸟”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提问等,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4.2 课后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给出鼓励性的评价。
4.3 综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等方面的表现,给出综合评价,以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
第五章:教学时间安排5.1 课时安排本节课共安排45分钟,其中包括课堂讲解、学生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
5.2 课后作业安排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材准备准备《珍珠鸟》课文文本,确保课文内容的准确性。
6.2 教具准备准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用以辅助教学。
课文《珍珠鸟》的教案设计
![课文《珍珠鸟》的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727edb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8.png)
课文《珍珠鸟》的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珍珠鸟》的基本内容,掌握珍珠鸟的习性、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1.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珍珠鸟》是一篇描写人与动物之间深厚友谊的散文,讲述了作者与一只珍珠鸟相处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这只可爱生灵的喜爱与怀念。
2.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内容,理解珍珠鸟的习性、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3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关爱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引导学生培养环保意识。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珍珠鸟的话题,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3.2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3.3 理解课文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珍珠鸟的习性、特征。
3.4 情感体验组织学生分享自己与宠物或其他动物的故事,体会作者关爱动物、珍惜生命的情感。
第四章:课堂练习4.1 课后作业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与动物相处的作文。
4.2 课堂练习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填空、选择、问答等形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5.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5.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课文内容。
6.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6.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课文文本提供《珍珠鸟》的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7.2 图片或实物展示珍珠鸟的图片或实物,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珍珠鸟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4《珍珠鸟》人教(部编版)
4*珍珠鸟
导学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珍珠鸟》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4*.《珍珠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蔓、幽、悉”等字,理解“信赖、神气十足”等词含义。
2、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只有与动物和谐共处,才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感悟生命的真谛。
教学重点: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请静静地聆听!(播放清脆的鸟鸣声)课件出示珍珠鸟的图画。
边听边介绍珍珠鸟外形特征的句子。
2、作家冯骥才,他的朋友送给他一对珍珠鸟。
之后,他写了一篇《珍珠鸟》的文章,板书课题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文章读通读顺。
(2)把不理解的字词做好记号。
2、认读生字。
“蔓、幽、悉、雏、哟、柜、享、陪、待、趴、脸、眸”
带拼音认读,去拼音认读。
3.认读“垂蔓幽深雏儿舒适神气十足咂嘴细腻挨近不动声色眸子决不”等词语。
4.讲解多音字“待”。
三.再读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
想想: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
(3)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出了珍珠鸟的可爱,找出这样的语句,体会“我’和珍珠鸟的情意。
课文讲了在“我”的照料下,珍珠鸟对“我”由害怕到熟悉,再到亲近,说明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四、品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1、珍珠鸟的习性如何?请在文中找出句子。
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交代了珍珠鸟怕人的特点,突出了作者后来得到珍珠鸟的信任是多么不容易。
)。
2.作者给珍珠鸟布置了一个怎样的鸟巢?
3. 从作者为这对珍珠鸟安了一个温暖、舒适、安全的家,你体会到什么?
(作者对这对珍珠鸟的喜爱)
4、朗读1、2、3小节。
让我们带着作者的这份喜爱之情,一起读读1、2、3小节。
五、品读第4、5、6自然段,感受珍珠鸟的可爱及作者对它的喜爱。
1、三个月过去了,那绿蔓愈发繁茂了,突然有一天……听录音(鸟叫声)我猜想,是他们有了雏儿,想看看那小家伙吗?
2、学生自由读4、5、6自然段,到课文中去看看那小家伙吧!
3、你看到那小家伙了吗?它长什么样儿?
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点。
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抓住珍珠鸟的外形来描写,写出珍珠鸟毛茸茸,又肥又圆的特点,很可爱的样子。
)
4.出示图片:小珍珠鸟
谁来跟它打个招呼?
学生:嗨,小家伙,你好!
学生:嗨,你好!可爱的小珍珠鸟!
你觉得这个小家伙怎么样?(可爱,美丽)
这么美丽、可爱的小家伙,你们喜欢吗?谁来把这句话读好了?指导读好句子。
5、指导朗读。
作者跟我们一样,也是满心欢喜,带着这种感情齐读。
6、作者多喜欢这只珍珠鸟呀,他多次称它为“小家伙”,找找这些句子,读一读。
7、如果把“小家伙”改成“珍珠鸟”,读起来会有什么不同?自己试着读一读。
小结: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就在一个个“小家伙”中表现出来了。
六、品读7-12自然段,感受珍珠鸟对作者的信赖。
1、理解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作者的。
作者喜爱这只小家伙,那这珍珠鸟又是怎样逐步信赖作者的呢?读读课
文7-12节,找一找小家伙活动的句子。
(1)出示: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
A、理解“神气十足”
“神气十足”是形容十分得意骄傲的样子,这里写出了小珍珠鸟的可爱。
B、引读:起先——随后——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起先”“随后”后的句子写出了小珍珠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说明它的胆子也越来越大,越来越信任“我”;作者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和“飞落站啄撞”这几个动词写出了小珍珠鸟的可爱与淘气。
朗读时在三个“一会儿”之后稍作停留,感受珍珠鸟的活泼。
)
C、理解运用:珍珠鸟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想象一下,一会儿它又去做什么了呢?
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
D、结合图片引读。
(2)过渡:珍珠鸟的活动,我都不管它,所以——出示: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
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A、想象说话:珍珠鸟像是一个调皮的小孩子,一步一步接近我,试探我的反映,它的每一个动作背后,都隐含着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就是那只小鸟,你会想什么?
B、在朝夕相处中,珍珠鸟对作者逐步信赖,那它的活动发生了什么变化?
C、小鸟对作者是越来越信赖,而冯骥才也同样十分喜爱珍珠鸟,你从句子的哪个词语中看出。
(“抚一抚”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
D、在作者的悉心照顾和真诚关心下,珍珠鸟放心大胆地、一步步地接近作者、信赖作者,甚至和作者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白天——傍晚——
2、理解信赖所创造出的美好境界。
过渡:直到父母的再三呼唤中,小家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
可见他越来越信赖我。
出示: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
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
待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还砸咂嘴,难道在做梦?
当你看到这幅温馨的画面时,有什么感受?
指导朗读。
小家伙睡得这么熟,它的梦一定也很美很美。
3.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对“我”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由“害怕——亲近——信赖”
七、理解“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出示: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2、变换语气朗读。
3、理解信赖。
大家对信赖有了自己的理解,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想象说话:信赖,就给珍珠鸟___________。
4、信赖,往往创造美好的境界。
在生活中,我们其实上演过很多温馨的画面。
八.拓展延伸
1.关于鸟的成语;
2.关于鸟的诗句。
九.课堂练习,巩固字词。
1.课文回忆录。
本文主要写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对“我”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再到___________的过程,体现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出了珍珠鸟的可爱,作者在文中亲昵地称呼珍珠鸟为“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句子。
(1)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只要……就……”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总结全文,布置作用。
课文写了珍珠鸟本是一种怕人的鸟,但在“我”的精心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它逐渐信赖“我”,我们之间达到了一种人鸟相依的美好境界。
这种信赖是无价的,也是感人的。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只有互相信赖,互相关爱,才能达到和谐美好的境界。
课后请同学们选择一项作业完成:
1.仿写:仿照课文,描写一种你喜爱的动物。
要求:赋予动物人的灵性.
2.也可以仿写一段话,把你对信赖的感悟写出来。
信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板书设计。
4.珍珠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