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学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管理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1.环境管理的主体(课本P17-P23):

①政府:作为社会公众事务的管理主体,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的行政机关。政府能否妥善处理各方的利益关系,促进保护环境的行动,对环境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工作:制定恰当的环境发展战略,设立必要的环境管理机构,制定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具体的环境目标、规划、政策制度,提供公共环境信息和服务,开展环境教育,参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管理。

②企业:企业环境管理的第一层次要求,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主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众要求;第二层面的要求,承担环境管理在内的社会责任;第三个层面的要求,做到既创造经济效益,又保护环境。

③公众:是环境问题的最终承受者,也是环境管理的最终推动者和直接受益者。

2.环境管理的对象(课本P17-P23):

①政府:要防止和减轻政府行为造成和引发的环境问题,主要考虑: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以及施政法制化。

②企业:企业自身加强环境管理;政府加强对企业行为的调控;公众加强对企业行为的监督。

③公众:自身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政府加强对公众环保教育;企业提供绿色产品引导公众。

3.环境管理的内容(课本30-32):

4.①按管理领域分:其主要内容为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以及水体、大气、土壤、噪声、辐射等污染物的管理;

5.②安环境物质流划分:区域环境管理、废弃物环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自然资源环境管理。

6.环境管理思想方法演变(课本P26-P27):

①把环境问题作为一个技术问题,意志力污染为主要的管理手段②把环境管理做诶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手段③把环境管理作为一个社会发展问题,已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

第二章环境管理的理论基础

1.可持续发展三原则(课本36):①持续性原则②公平性原则③共同性原则

2.物质运动层次的三个子系统(课本42):物质生产子系统;人口生产子系统;环境生产子系统。

3.三种生产理论的概念模型(课本43):

4.三生共赢原则(课本68):把解决环境问题的目标定位于生产、生

活与生态的协调发展,具体讲就是生活提高、生产发展、生态改善。

5.界面冲突控制原理的内容(课本71):环境问题往往源自人类在界

面上的活动冲突,因而界面活动是环境管理的工作核心。

第三章环境管理的政策方法

2.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是(课本81-8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其他重要法律:《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环境信息公开办法》

第四章环境管理的技术支持方法(无)

第五章区域环境管理

1.城市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

2.生态需水(P185):为维持流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所需要的水。

3.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特征(课本174):农村环境问题的凸显是农村整体落后于城镇的表现;

①排放主体的分散性和隐蔽性;②随机性和不确定性;③不易监测性。

第六章废弃物环境管理

1.气体废弃物管理的领域(P196-P197):

①清洁能源使用②发展绿色交通和机动车尾气控制③末端治理技术和大气环境自净能力利用。

2.固体废弃物的种类(P223-P225):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

4.循环经济3R原则(P229):

①减量化: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污染排放;

②再利用: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以防止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

③再循环:把废弃物品返回工厂,作为原材料融入到新产品生产之中。

第七章企业环境管理

1.(P243)长期以来,对企业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主要依靠传统的八项环境管理制度;《清洁生产促进法》已成为中国环保部门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依据;企业环境管理认证体系ISO14000。

第八章自然资源保护与管理

1.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P201):

①过度捕捞降低了海洋生物资源的生产能力;②盲目围海造地破坏了海涂生态系统;③海洋污染。

2.海洋资源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办法(P302-P303):

①加强对海洋资源储量、功能的调查,建立海洋资源环境管理信息系统;②合理利用和精心保护近海海洋生物资源,逐步发展外海远洋渔业;③大力发展海洋科技,积极开发利用海洋资源;④建立海洋污染监控网络,加强海洋环境保护,防止海洋污染;⑤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⑥控制陆地开发行为对海洋环境的破坏。

3.中国根据主要保护对象,将自然保护区分为(P326):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址类。

4.在中国,应用生物圈概念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建设和管理,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P335):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

第九章中国和外国的环境管理简介

1.中国环境管理的主要政策(P346-347):①环境保护是中国一项基本国策;②“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③“三同步,三统一”方针:在国家计划的统一指导下,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④中国环境保护三大基本政策: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

2.全球环境问题的特点(P187-P188):①全球化;②综合化;③社会化;④政治化。

3.全球环境管理的原则(P391-P392):①国家环境主权原则②国际环境合作原则③共同但有区别原则④预防原则。

4.国际环境管理原则的特点(P391):①必须是各个国家都遵守的基本准则,它们构成全球环境管理的基础;②必须贯穿于整个全球环境管理领域;③应该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必须得到各国的承认。

5.全球环境管理主要结构和文件(P393-P402):①主要机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环境委员会、世界自然基金会;②主要文件:《蒙特利尔议定书》(保护臭氧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后续文件《京都议定书》、《巴塞尔公约》(有害废物)和《伦敦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