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总分:10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判断推理(总题数:51,分数:102.00)1.逻辑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最相符合的选项。
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有经验的司机完全有能力并习惯以120千米的时速在高速公路上安全行驶。
为了迅速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某条高速公路的最高时速限制由原来100千米改为120千米。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主张的是()。
(分数:2.00)A.统计表明,行车速度达120千米时事故发生率明显增加,反而影响高速公路使用效率√B.限速每小时120千米不能迅速提高公路使用效率,因为高速驾车对技术的要求很高C.时速达120千米时,汽车的油耗量将明显增加,考虑到油价,大多数司机还是放松油门D.虽然时速限制放宽到120千米,但在不少路段上,很多司机对此速度有安全之虑解析:3.科学家最新发现被命名为“郑氏晓廷龙”的小恐龙是始祖鸟的“亲戚”,与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始祖鸟亲缘关系非常近。
通过分析始祖鸟的形态,并对似鸟恐龙和早期鸟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重新分析,得出始祖鸟并非鸟类,而是原始的恐爪龙类,即始祖鸟是迅猛龙的祖先,而不是鸟类的祖先。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推测的是()。
(分数:2.00)A.恐爪龙类是一类与恐龙亲缘关系很近的鸟B.恐爪龙类是一类与鸟类亲缘关系很近的恐龙√C.兽脚类恐龙的一支演化成植食性恐龙,再演化成鸟类D.始祖鸟标本被命名后,一直被认为是最原始、最古老的鸟类解析:4.“断食法”在日本、中国台湾等亚洲一些地区比较盛行,这种方法是一日三餐以果汁、菜汤及清水等低卡路里饮食取代固体食物,为期三至十天不等,以求达到排毒、烧脂及瘦身等效果。
判断推理逻辑推理常考知识点
判断推理逻辑推理常考知识点一、逻辑推理基本概念。
1. 命题。
- 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例如“今天是晴天”就是一个命题。
- 简单命题:不能再分解为更简单命题的命题。
像“小明是学生”。
- 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通过逻辑联结词组合而成的命题。
如“小明是学生并且小红是老师”,其中“并且”就是逻辑联结词。
2. 逻辑联结词。
- 且(∧):表示两个命题同时成立。
例如,命题p:小明是男生,命题q:小明是学生,那么p∧q表示小明是男生并且是学生。
当p和q都为真时,p∧q才为真。
- 或(∨):表示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成立。
比如命题p:今天是周一,命题q:今天是周二,p∨q表示今天是周一或者是周二。
只要p、q中有一个为真,p∨q就为真。
- 非(¬):对一个命题进行否定。
若命题p:小李是好人,那么¬p:小李不是好人。
p为真时,¬p为假;p为假时,¬p为真。
3.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 充分条件: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但未必没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简称充分条件。
例如,如果天下雨(A),那么地面湿(B),天下雨是地面湿的充分条件。
- 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没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A而未必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简称必要条件。
只有年满18周岁(A),才能有选举权(B),年满18周岁是有选举权的必要条件。
1. 三段论推理。
- 定义: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绎推理。
例如: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铜是金属(小前提),所以铜能导电(结论)。
- 规则:- 在一个三段论中,有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 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 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那么结论也是否定的;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
完整版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
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一、演绎推理1.指的是通过一些的前提来论证从而推断出某个结论。
2.基本原则:头脑清空原则(按人家来,不要按自己的来)题设为真原则(人家题设说的是绝对不可怀疑的)形式统一原则3.解题步骤:(1)看问题,定题型;(2)看题目,做简化;(3)据技巧,得答案。
4.演绎推理的分类:(1)论证类——加强论证型——减弱论证型(2)结论类——形式推理结论类:侧重规则的考察——日常推理结论类:侧重脉络的考察(一)形式推理结论类1.分类:有真有假型;翻译推理型(强调对于肯定确定信息的认识);排列组合型(匹配型的题型);集合运算型(很像数学的一种题型)2.有真有假型:1)首先看矛盾;其次看包容;然后看反对;最后带题中(实在不行就代入排除法)(2)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假,两者构成整个全集,如生和死;——A:其矛盾关系为否AA且B:其矛盾关系为否(A且B)即否A或否BA或B:其矛盾关系为否(A或B)即否A且否BA能够推出B :其矛盾关系为A且否B所有:其矛盾关系为有的不必然:其矛盾关系为可能不——即首先要寻找矛盾关系,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关系的真假,从而得出相应的最后答案——能用在很多地方,不光是在这里。
比如说在后来的削弱关系中,矛盾是最强的削弱关系——构成矛盾关系的主体一定相同,这是观察矛盾关系的一个重要判断指标。
(3)包容关系:——当不能发现矛盾关系时,我们就要看包容关系,即寻找看几个关系之间是否存在包容。
——即要寻找包容关系,几个关系如果为包容关系,则他们同时为真或为假(这和矛盾关系刚好相反),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关系的真假,从而得出相应的最后答案。
--- 若A能推出B:则包容关系为若A为真则B为真+若B为假则A为假只有一真,则 A 必为假——即“一真前假” 只有一假,则 B 必为真——即“一假后真”所有:则包容关系是能够推出某人、有的A且B:则包容关系是能过推出A (B)、A或者B(4)反对关系:——对于两个“有的” 的反对关系,“必有一真”;对于两个“所有” 的反对关系,“必有一假”;(5)当题目中有多真多假时,可以利用矛盾或包容或反对关系将其转化为一个真或假再解。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
判断推理常用公式一、逻辑判断并非A或B=非A且非B⏹真假判断题型解题技巧六种关系矛盾关系主体相同的两句话,必一真一假①某个S是P,某个S不是P;②所有S都是P,有的S不是P;③所有的S都不是P,有的S是P;④P且Q,非P或非Q;⑤P或Q,非P且非Q⑥如果P→Q,P→非Q如果天下雨,路就滑反对关系⑤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至少有一真;⑥所有S都是P,所有S都不是P至少有一假;包容关系例:所有A→B 所有老师都会英语A 校长会英语B①一直前假如果题目问只有一个是真的分析,如果A真,B截然为真;与问题说的只有一真矛盾,哪么A一定为假②一假后真如果题目问只有一个是假的分析,如果B假,A截然为假;与问题说的只有一假矛盾,哪么B一定为真二、翻译推理1、单句判断①所有凡是S都是P 翻译S →P②所有凡是S都不是P 翻译S →—P③没有S是P 所有S不是P 翻译P →—S 见没有改所有④没有S不是P 所有S是P 翻译S →P⑤不是S都是P 翻译—S →P⑥不是S都不是P 翻译—S →—P2、否定关系1、并非所有A都是B 等价于有的A不是B并非所有换成有的,是换不是2、并非有的A是B 等价于所有A都不是B并非有的换成所有,是换成不是3、等价关系1、所有的A都不是B 等价于所有的B都不是A2、有的A是B 等价于有的B是啊五个解题步骤①符号化;②找关系六种关系;③推知其余项真假;④根据其余项真假,得出真实情况;⑤带回“矛盾或反对”项,判断其真假;排列组合题型1.选项信息充分,运用排除法,2.选项不处分,找推理起点:信息最大优先,特殊信息优先■削弱题型方法:1.否因削弱已知因果推理主线:因→果否因削弱:强调原因不成立或起不到作用;2.他因已知推理主线:因→果他因削弱:强调存在别的原因会导致该结果,或者导致不了该结果;3.反例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反例削弱:举出一个反例,即满足了“因”却没有得到所说的“果”;4.因果倒置已知推理主线:A、B两个现象同时出现→A导致了B因果倒置:很有可能是B导致了A;■假设、支持题型方法:1.排他因已知推理主线:因→果排他因: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或排除其他可能性,使推理更可信;2.否因否果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否因否果:非因→非果,会支持“因→果”3.建立联系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建立联系:因果之间有跳跃,唯有建立联系才可行;4.推论可行已知推理主线:因→果推论可行:因果之间有漏洞,需加前提才可行;■解释题型关键:解题技巧:抓住需要解释的关键信息;■归纳题型技巧:1.四项原则:从弱原则,整体原则,就近原则、协调原则2.不能夸大事实3.不能无根据地猜测4.结论越宏观不一定好5.“绝对答案”一般不选:必然、必须、一定、肯定;二、图形推理■规律推理类解题思路图讲课老师是:点、线、角、面、素顺序讲课做题顺序素、面、角、线、点逐一找解题切入点列如下图,其实考察的是面的个数1、点A、有端点B、拐点C、交点1、2\列如上图1中有4个端点1个拐点2个交点列如上图2中有4个端点5个拐点6个交点2、线A、线的线段包含曲线、直线B、线的笔画C、图形几笔画成1、2、列如上图1中有2个曲线1条直线列如上图2中有7条直线2个面注意:出现中文字一般都是算笔画3、角A、内角锐角直角钝角B、外角锐角直角钝角1、2、3、列如上图1中有5个内角5个外角列如上图2中有7个内角4个外角列如上图3中有1个内角0个外角注意:扇形是极特殊图形,由2条直线与一条曲线组成,看见此图必先数角4、面——就是封闭区域的意思1、82、3、胆列如上图1中有4个面中间的8代表2个面列如上图2中有6个面列如上图3中有4个面胆字有4个封闭区域5、素组成图形的元素1、No2、3、列如上图1中有2个元素N与o列如上图2中有2个元素列如上图3中有2个元素1、上图中的乱序解释,如果给定的题目中是24653 但是给定答案中如果没有数字7 哪么就看有没有数字12、上图中同余3854是奇偶奇偶下面的33936 哪处就应该选能被3整除的数字二、图形的位置关系1、相离2、相交静态位置3、相切外切和内切4、内含1、相离还分为相邻级结构上图表示一个0余长方形相邻、下两个图表示结构,都有左右结构组成一个字或者一个图1、平移——元素的对应用标号法来解题动态位置2、旋转——元素的方向用箭头法来解题3、翻转——用时针法来解题如正面描三点是顺时针,哪么反面就用正面所描的三点就是逆时针旋转: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就看位置,看位置如何变化1、平移2、旋转连2黑点指向单独黑点为箭头方向,解题方法,箭头尾巴相交,一看全是旋转135度下图中位置全是逆时针旋转90度1、抽对称 A1、对称性2、中心对称Z3、抽+中心对称O三、样式属性2、曲直1、封闭O3、封闭与开放2、开放 C 、U3、半封闭R 、A注:解题顺序—先看样式遍历,再看加减同异、存同求异、存异求同下面图中就是上面图形全是轴对称,下面覆盖图形也是对称的,再直线压住曲线,三点解题,答案选A四、空间重组■立体折叠解题技巧总结1.特殊面法:针对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有凸凹,选择一个特殊面特殊面2.2.相邻面法:相邻面的位置关系在折叠前后要对应,不能有变动相对面3.相对面法:相对面不能同时出现,但是必现其一; 时针法及描线法■图形重组解题技巧总结1.子图前后对应:原有子图在重组后要对应,不能出现多余或新图形;2.旋转而不翻转:每个子图只能旋转,而不能翻转;五、平面重构类■数个数法:图形中分解出来不能少图,也不能多图形■看时针法:图形中分解出来不能发生翻转三、类比推理■解题技巧1.想关系:词义、范围、对应、条件、程度、矛盾非A及B-生与死2.造句子:加“谓语”、加“宾语”、谓宾结构3.看词性:动词、名词、形容词;抽象和具体四、定义判断■解题技巧1.提取定义中的“关键信息”,并将其作为判断依据作为快速解题的切入点;2.使用“代入法”与“排除法”相结合解题;3.定义要件过长时,可将定义进行合理拆分,从而找出符合或不符合定义要件的选项;。
行测逻辑判断推理公式
行测逻辑判断推理公式
行测逻辑判断推理涉及到一些常用的公式,具体如下:
1. 充分必要条件公式:表示条件A是事件B发生的充分条件,也是事件B 发生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充分必要条件公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如果A,则B;反之,如果非B,则非A。
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可以表示为A↔B。
A是B的充分条件,可以表示为A→B。
B是A的必要条件,可以表示为B→A。
2. 命题逻辑公式:通过对命题的逻辑连接和推理,来判断命题的真假。
常见的命题逻辑公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与(∧):表示两个命题都为真时,结果为真;一方为假时,结果为假。
或(∨):表示两个命题有一个为真时,结果为真;两个都为假时,结果为假。
非(¬):表示对一个命题否定,即取反。
蕴含(→):表示如果A成立,则B也成立。
等价(↔):表示A成立当且仅当B成立。
3. 翻译推理:
“如果...就...” 翻译规则:前句推出后句。
“只有...才...” 翻译规则:后句推出前句。
“且” 口诀:全真为真,一假全假。
“或” 口诀:一真既真,全假为假。
4. 逆否命题: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
否前肯后无必然结果,只能推出可能性结果。
5. 摩根定公式:
-(A 且 B)=-A 或-B
-(A 或 B)=-A 且-B
这些公式在行测逻辑判断推理中应用广泛,可以帮助考生快速准确地解答相关题目。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之逻辑推理
公务员考试⾏测判断推理之逻辑推理⼀、假⾔命题1.如果那么(前推后):肯前肯后,否后否前2.只有才(后推前):肯前肯后,否后否前⼆、联⾔命题1. A且B为真,则AB均为真2. A且B为假,则AB⾄少⼀个为假三、选⾔命题1. A或B为真,则AB⾄少⼀个为真2. A或B为假,则AB均为假3.不相容选⾔命题:要么A真B假,要么A假B真四、三个定理1.逆否定理:A推B è -B 推 –A2.摩根定理:1) - (A或B) = -A 且 -B2) - (A且B) = -A 或 –B3.鲁滨逊定理: - (A 推 B) = A 且 -B五、集合推理1.四个基本1)所有A都是B 》A推B2)所有A都不是B 》A推-B3)有的A是B 》有的A推B4)有的A不是B 》有的A推-B2.三个换位1)所有A都是B 》有的B是A2)所有A都不是B 》所有B都不是A3)有的A是B 》有的B是A4)有的A不是B 》不能换位3.两个推出1)所有A都是B 》某个A是B 》有的A是B2)所有A都不是B 》某个A不是B 》有的A不是B4.⼀个递推1) A 推 B ,所有B 推 C 》A推C六、模态命题1.并⾮可能 = 必然不2.并⾮所有 = 有的不3.移动否定词,所有变有的,有的变所有,可能变必然,必然变可能七、真假推理1.⽭盾关系1)某个是和某个不是2)所有的A都是B和有的A不是B3)所有的A都不是B和有的A是B4) A推B和A且-B5) A且B和-A或-B6) A或B和-A且-B2.反对关系1)所有的A都不是B和所有的A都是B2)有的A是B和有的A不是B3.包容关系所有都是(不是)》某个是(不是)》有些是(不是)A且B 》 A(B)》 A或B⼋、四个原则1.话题⼀致原则2.整体优先原则3.可能优先原则4.敏感词汇原则九、七种逻辑关系1.对应关系2.条件关系3.属性关系4.全同关系5.并列关系6.包容关系7.交叉关系更多精彩,关注秋风!。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推理口诀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推理口诀
一、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推理口诀
嘿,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推理口诀呀。
1. 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
这就像是一个规则,要是前面的条件成立,那后面的结果肯定就会出现。
反过来呢,如果后面的结果不成立,那前面的条件肯定也不成立啦。
比如说,如果是下雨(前)就会地湿(后),要是地没湿,那就肯定没下雨。
2. 否前肯后推可能
要是前面的条件不成立,或者后面的结果成立了,那这个时候呀,只能说有这种可能性,不能确定一定是怎么回事。
就好比说,不下雨的时候,地有可能湿(因为可能有人泼水之类的),地湿的时候,也不一定就是下雨导致的。
3. 两个所有至少一假
如果有两个都是说“所有”的情况,那这里面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哦。
比如说,所有的苹果都是红的,所有的苹果都是绿的,这俩肯定有一个是错的呀。
4. 两个有的至少一真
要是出现两个都是“有的”的说法,那这里面至少有一个是真
的呢。
像有的花是红色的,有的花是白色的,这两个说法里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5. 所有可以推有的
要是所有的东西都有某个特征,那肯定有的东西就有这个特征啦。
就像所有的鸟都会飞,那当然有的鸟会飞咯。
6. 必然推可能
如果一件事是必然会发生的,那它肯定是有可能发生的啦。
比如说,太阳必然从东方升起,那太阳肯定是有可能从东方升起的呀。
宝子们,把这些口诀记住,做判断推理的时候就会轻松不少呢!。
《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解题技巧详解
《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解题技巧详解一、引言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科目中,判断推理部分一直是考察考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重要部分。
其中,逻辑判断作为判断推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信息,通过逻辑分析和推理,找出正确答案。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逻辑判断的解题技巧,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本文将详细解析逻辑判断的解题技巧,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深入讲解。
二、逻辑判断概述逻辑判断是一种基于逻辑规则和推理方法的思维方式,它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和推理,找出给定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中,逻辑判断题通常包括形式逻辑判断、论证逻辑判断等类型,考察考生对逻辑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解题技巧详解(一)明确题目类型和考点在解答逻辑判断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类型和考点。
不同类型的逻辑判断题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因此,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类型和考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运用相应的解题技巧进行解答。
(二)理解并分析题干信息理解并分析题干信息是解答逻辑判断题的关键步骤。
考生需要认真阅读题干,理解题目中的各个概念、关系、条件等,然后分析这些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分析过程中,要注意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逻辑性,确保对题干信息的理解正确无误。
(三)运用逻辑规则进行推理在理解并分析题干信息后,考生需要运用逻辑规则进行推理。
逻辑规则包括直言命题推理、假言命题推理、选言命题推理等,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类型和考点,选择合适的逻辑规则进行推理。
在推理过程中,要注意逻辑规则的正确性和适用性,避免因为逻辑错误导致答案错误。
(四)注意推理过程中的陷阱在解答逻辑判断题时,考生需要注意推理过程中的陷阱。
这些陷阱可能包括偷换概念、错误推理、过度推断等。
考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分析题目中的信息,避免被陷阱所迷惑。
同时,也要学会运用反例法等方法来检验推理的正确性。
(五)加强练习和总结加强练习和总结是提高逻辑判断能力的有效方法。
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六大题型分析
判断推理之逻辑判断六大题型分析一、逻辑判断类1.性质判断推理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命题或者直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性质判断通常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个要素组成。
性质判断根据量和性质共分为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和单称否定判断。
这类题目是逻辑判断中常见的考点。
【例题】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
如果上述调查的结论是真实的,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B.多数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
C.并非有的个体商贩没有偷税、逃税行为。
D.有的个体商贩确实没有偷税、逃税行为【答案】D【解析】题干的意思是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有偷税是假判断,由传统逻辑方阵E假则I 真。
还原成同一素材判断就是:有的个体商贩有偷税。
故答案选择D2.三段论推理三段论,也叫做三段论推理,就是通过一个共同的概念将两个性质判断联结起来,由此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作结论的推理方法。
三段论的一般形式可表示为:M——PS——MS——P【例题】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近视得很历害,所以,我很聪明。
以下哪一项揭示了上述推理是明显错误的?A.我是个笨人,因为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而我的视力很好。
B.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
C.所有的天才都高度近视,我一定是高度近视,因为我是天才。
D.所有的鸡都是尖嘴的,这种总在树上呆着的鸟是尖嘴的,因此它是鸡。
【答案】D【解析】题干是第二格的三段论,聪明人只是近视眼中的一部分,我近视厉害,我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可是有可能我聪明,也有可能不聪明。
用欧拉图可以表示成为A是聪明人B是近视眼人,我在B中,可能在A中,也可能不在A中,故我是否聪明不确定。
以此,犯同样错误就是D。
故答案选择D。
3.关系推理事物或对象不仅具有各种性质,而且事物或对象之间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
逻辑把断定事物或对象之间存在或不存在某种关系的判断叫做关系判断。
逻辑判断推理口诀
逻辑判断推理口诀一、直言推理
直言判断真烦人,对当方阵似雾云
两个所有必一假,两个有些必一真
对角关系矛盾现,一个假来一个真
做题若把真假遇,首看是否有矛盾
三人对话一真假,真假必在矛盾里
绕开矛盾把理推,真假关系自然分
四人对话两真假,矛盾里面有一真
剩余两句无矛盾,假设代入真假分二、复合判断
联言判断容易,全真才真莫忘记
选言判断难掌握,有一为真真就是
每个部分都为假,相容选言假才是
否定一肢才推理,肯定一肢无意义
充分条件若为假,前真后假是唯一肯前肯后是规则,否后否前要注意三、负命题推理
命题前面有并非,推理时候要注意并非后面全否定,并非前面原样子并且或者相互换,所有有些也要替还有可能与必然,二者交换莫忘记是与非来也要转,两个命题才等值四、论证逻辑
论证逻辑并不难,结构模型要了然无论加强与削弱,论据论点是关键因果论证重头戏,因果倒置常呈现有无他因频也高,有因无果削弱显无因无果是加强,无因有果驳论点题中若把建议提,措施论证很明显方法是否行得通,能达目标是关键
题干若有数据提,统计论证是考点样本有无代表性,常常以偏来概全题中若有百分比,谨防数据几个陷基数总量常提醒,相对绝对要能辨题中若有两对照,对比实验是考点两者相同方能比,两有差异削弱现还有类比论证题,类比相似是关键结构比较实在易,辨清形式答案现。
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知识点总结
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知识点总结(一)翻译推理
1.充分条件命题:前推后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后推前
3.逆否命题推理: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推不出确定性结论
4.递推公式:A→B,B→C可以得到A→C
5.联言命题:全真为真,一假为假
6.选言命题:全假为假,一真为真
7.摩根定律:去括号,分负号,且变或,或变且
8.否定肯定式:选言命题为真时,否定一肢,肯定一肢
9.模态命题:移动否定词,所有变有的,有的变所有,可能变必然,必然变可能
10.平行结构:只对比推理过程,不关注推理对错
(二)真假推理
解题技巧:找关系,看其余
1.矛盾关系;
2.反对关系
(三)分析推理
1.优先排除法;
2.最大信息法;
3.确定信息优先;
4.假设条件法;
5.选项代入法。
(四)归纳推理
1.话题一致原则:偷换话题、无由猜测、夸大事实;
2.从弱原则;
3.整体优先原则。
(五)原因解释
1.题干中找冲突;
2.选项中看解释
(六)加强论证
1.加强论点;
2.加强论据;
3.建立联系;
4.补充前提。
(七)削弱论证
1.削弱论点;
2.削弱论据;
3.切断联系;
4.否定前提。
判断推理(4)――逻辑判断参考答案
判断推理(4)――逻辑判断参考答案快读快解应用集锦一、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公务员考试中有这样的试题:试题1: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
四人的供述如下: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丁B.说真话的是乙和丙C.说真话的是甲和丙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这是典型的利用分析矛盾解析的试题。
历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屡见鲜见。
解析这类试题,关键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
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
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
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
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一一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了解了这些常识,可以利用分析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题。
[解析](1)四人中,两人诚实,两人说谎。
(2)甲和乙的话有矛盾!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可断定:甲和乙两人一个诚实一个撒谎。
剩余丙、丁两人中也必然是一个诚实一个撒谎。
(3)假设:丁说的是真话,那么,可推出丙说的话也真!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
显然,丁说真话不成立,于是推出:丁说假话,丙说真话。
(4)断定了丁说假话,就推出甲说的也是假话,乙说真话。
答案B。
即: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试题2:军训最后一天,一班学生进行实弹射击。
几位教官谈论一班的射击成绩。
张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孙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周教官说:“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结果发现三位教官中只有一人说对了。
由此可以推出以下哪一项肯定为真?( )A.全班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不是优秀B.班里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是优秀C.班长的射击成绩是优秀D.体育委员的射击成绩不是优秀[解析](1)三人中只有一个说的对。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历年真题试卷汇编6(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判断推理(总题数:36,分数:72.00)1.逻辑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最相符合的选项。
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生物处于污染条件下,可以通过结合固定、代谢解毒、分室作用等过程将污染物在体内富集、解毒。
其中,生物的解毒能力是生物抗性的基础,解毒能力强的生物都具有抗性,但解毒能力不是抗性的全都,抗性强的生物不一定解毒能力就强。
由此可以推知()。
(分数:2.00)A.解毒能力不强的生物不具有抗性B.具有抗性的生物一定具有较强的解毒能力C.生物可将污染物富集、解毒,所以生物能在污染环境下生存D.不具有抗性的生物解毒能力一定不强√解析:3.某公司行政部人员手机使用情况如下:①小王拨打过行政部所有人的电话;②小李曾经拨打过小赵的电话,但是小赵不曾拨打过其他人的电话;③不曾接听来自行政部其他人电话的人也就不曾拨打过其他人的电话。
由此可以推出()。
(分数:2.00)A.小赵不曾接听过来自小李的电话B.小李曾经接听过来自小王的电话C.行政部曾有人拨打过小王的电话√D.小王接听过来自行政部所有人的电话解析:4.我国的佛教寺庙分布于全国各地,普济寺是我国的佛教寺庙,所以普济寺分布于我国各地。
下列选项所犯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最为相似的是()。
(分数:2.00)A.父母酗酒的孩子爱冒险,小华爱冒险,所以小华的父母酗酒B.文明公民都是遵纪守法的,有些大学生遵纪守法,所以有些大学生是文明公民C.寒门学子上大学机会减少,大学生小飞不是寒门学子,所以小飞上大学的机会不会减少D.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何况他还是三代单传的独苗呢√解析:5.所有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近视得很厉害,所以,我很聪明。
(完整版)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
逻辑判断推理技巧大全一、演绎推理1. 指的是通过一些的前提来论证从而推断出某个结论。
2. 基本原则:头脑清空原则(按人家来,不要按自己的来)题设为真原则(人家题设说的是绝对不可怀疑的)形式统一原则3. 解题步骤:(1)看问题,定题型;(2)看题目,做简化;(3)据技巧,得答案。
4. 演绎推理的分类:(1)论证类——加强论证型——减弱论证型(2)结论类——形式推理结论类:侧重规则的考察——日常推理结论类:侧重脉络的考察(一)形式推理结论类1. 分类:有真有假型;翻译推理型(强调对于肯定确定信息的认识);排列组合型(匹配型的题型);集合运算型(很像数学的一种题型)2. 有真有假型:(1)首先看矛盾;其次看包容;然后看反对;最后带题中(实在不行就代入排除法)(2)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假,两者构成整个全集,如生和死;——A:其矛盾关系为否AA且B:其矛盾关系为否(A且B)即否A或否BA或B:其矛盾关系为否(A或B)即否A且否BA能够推出B:其矛盾关系为A且否B所有:其矛盾关系为有的不必然:其矛盾关系为可能不——即首先要寻找矛盾关系,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关系的真假,从而得出相应的最后答案——能用在很多地方,不光是在这里。
比如说在后来的削弱关系中,矛盾是最强的削弱关系——构成矛盾关系的主体一定相同,这是观察矛盾关系的一个重要判断指标。
(3)包容关系:——当不能发现矛盾关系时,我们就要看包容关系,即寻找看几个关系之间是否存在包容。
——即要寻找包容关系,几个关系如果为包容关系,则他们同时为真或为假(这和矛盾关系刚好相反),然后根据题目中的真假结论来得出其他几个关系的真假,从而得出相应的最后答案。
——若A能推出B:则包容关系为若A为真则B为真+若B为假则A为假只有一真,则A必为假——即“一真前假”只有一假,则B必为真——即“一假后真”——所有:则包容关系是能够推出某人、有的A且B:则包容关系是能过推出A(B)、A或者B(4)反对关系:——对于两个“有的”的反对关系,“必有一真”;对于两个“所有”的反对关系,“必有一假”;(5)当题目中有多真多假时,可以利用矛盾或包容或反对关系将其转化为一个真或假再解。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一、必然性推理概念间关系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三段论推理联言命题与选言命题假言命题模态命题智力推理❖概念间关系(概念,是构成命题与推理的基础,只有表达了一类事物的词语才是概念)①四种概念间关系(概念所表达的事物范围概念的外延)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A B全异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无重合)A B交叉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有重合部分,也有不重合部分)A B真包含(于)关系 AB②用概念间关系表示直言命题直言命题(简单命题),是断定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单句❖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不同直言命题之间在真假方面所存在的制约关系)所有A是B...。
....。
...。
.。
..。
.。
.反对..。
.。
..。
..。
..。
.。
.。
所有A不是B 推出推出矛盾有的A是B..。
.。
..。
....。
..。
..。
下反对。
.....。
...。
.。
.。
.。
..。
有的A不是B“所有A是B"与“有的A不是B”、“.所有A不是B”与“有的A是B”必有一真一假“所有A是B”与“.所有A不是B”必有一假(可以同假)“有的A不是B”与“有的A是B”必有一真(可以同真)一个命题前面+“并非"=这个命题的矛盾命题所有与有的互换,有“不”的去掉,没“不"的加上❖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通过改变前提中直言命题的联项或主项与谓项的关系结论)①换质推理(换一种说法)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将“不是”改为“是”或将“是”改为“不是”②换位推理(倒过来说)所有A是B 有些B是A所有A不是B 所有B不是A有些A是B 有些B是A有些A不是B特殊词量(少数,大部分,一半)作为量项引导命题,不能换位❖三段论推理(两个直言命题作为前提/一个直言命题作为结论)(两个前提包含三个概念/前提和结论中,每个概念都出现两次)两条常用规则一特得特:两个前提不能都是特称命题(含有“有的"命题)只有一个前提是特称,结论也是特称一否得否: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命题只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结论也是否定❖联言命题与选言命题复言命题(有两个或多个单句通过联结词联结的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一、定义及真假关系①联言命题(多做做情况同时存在/P并且Q)联结词:表并列、递进、转折、顺承等关系(虽然…但是/既…又)②选言命题a。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对应关系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对应关系推理逻辑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前提条件和推理规则,根据逻辑关系得出结论的过程。
而判断对应关系是在推理逻辑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规则和标准判断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已知信息进行判断,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推理逻辑和判断对应关系的能力。
下面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探讨推理逻辑判断对应关系的重要性和应用。
推理逻辑和判断对应关系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科学研究需要建立在严格的逻辑推理和准确的对应关系基础上。
只有通过正确的逻辑推理和准确的对应关系,科学家才能够得出客观、准确的结论。
例如,在物理学研究中,科学家根据已有的理论和实验数据,通过逻辑推理和对应关系的判断,得出新的物理定律或理论,进一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推理逻辑和判断对应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做决策、解决问题和判断事物的时候,都需要运用推理逻辑和判断对应关系的能力。
例如,在购物时,我们需要根据产品的功能、价格和品牌信誉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做出判断对应关系,选择最合适的产品。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需要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推理逻辑和判断对应关系的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推理逻辑和判断对应关系在法律和司法领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司法判决中,法官根据被告的证词、证据和法律条文等信息,通过推理逻辑和判断对应关系的过程,做出对被告的有罪或无罪的判断。
法官的判断必须建立在准确的逻辑推理和判断对应关系的基础上,以保证判决的公正和准确性。
推理逻辑和判断对应关系对于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运用推理逻辑和判断对应关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我们才能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合理的决策。
推理逻辑和判断对应关系在科学研究、日常生活、法律司法和人们思维能力培养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正确运用推理逻辑和判断对应关系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逻辑判断推理五大题型解题技巧
逻辑判断推理五大题型解题技巧一、真假型真假型题目的特点为题干给出几句话或者几句描述,但未指出其真假情况,要求根据所给条件进行推理。
【例题】张老师将文房四宝装在一个有四层抽屉的柜子里,让学生猜笔、墨、纸、砚分别在哪一层。
按照笔、墨、纸、砚的顺序,小李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一、二、三、四层,小王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二层,小赵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四、第三、第一和第二层,而小杨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四、第二、第三和第一层。
张老师说,小赵一个都没猜对,小李和小王各猜对了一个,而小杨猜对了两个。
由此可以推测:A. 第一层抽屉里装的是墨B. 第二层抽屉里装的是纸C. 第三层抽屉里装的不是笔D. 第四层抽屉里装的不是砚【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画图表如下:由上表,显然几人的猜测有一致之处,再由张老师说的话继续完善表格进行推理。
由“小赵全部猜错”,可知其他几个人猜测的跟小赵一样的也全部错误,即下图阴影部分都是错的。
又由于小杨和小李对于墨和纸的猜测相同(如上图圆圈圈示),且小李只对1个,而小杨只对2个,因此对于两人墨和纸的猜测只能对一个,故小杨对砚的猜测是正确的,即“砚在第一层”一定为真。
因此答案选D。
【点拨】对于真假型题目,通常可以从确定条件、一致条件和唯一条件这几个点出发,或者当所给条件相似时,从最不一样的条件入手,此外,在考场上一时没有思路时,可直接选择假设法或代入法。
二、匹配型匹配型题目的特点是给出多个条件,且涉及两类或两类以上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
匹配型题目可以看做复杂的排序型题目,所以解法也与排序型相似。
【例题】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
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
由此可以推知:A.甲不是湖北人B.河南人比甲年龄小C.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D.湖北人年龄最小【解析】分析推理题目,题干有两个条件涉及河南人,可以把河南人作为突破口。
由题干可知,河南人不是甲,也不是乙,则只能是丙;河南人比乙年龄小,即丙比乙年龄小,而丙比湖北人年龄大,则湖北人只能是甲,且年龄最小,因此山东人是乙。
(完整版)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可编辑修改word版)
判断推理常用公式一、逻辑判断⏹翻译推理德摩根定律:并非(A 且B)=非A 或非B并非(A 或B)=非A 且非B⏹真假判断题型解题技巧六种关系矛盾关系(主体相同的两句话,必一真一假)①某个S 是P,某个S 不是P;②所有S 都是P,有的S 不是P;③所有的S 都不是P,有的S 是P;④P→Q P, 且非Q。
反对关系⑤有的S 是P,有的S 不是P(至少有一真);⑥所有S 都是P,所有S 都不是P(至少有一假)。
五个解题步骤①符号化;②找关系(六种关系);③推知其余项真假;④根据其余项真假,得出真实情况;⑤带回“矛盾或反对”项,判断其真假。
⏹排列组合题型1.选项信息充分,运用排除法,2.选项不处分,找推理起点:信息最大优先,特殊信息优先■削弱题型方法:1.否因削弱已知因果推理主线:因→果否因削弱:强调原因不成立或起不到作用。
2.他因已知推理主线:因→果他因削弱:强调存在别的原因会导致该结果,或者导致不了该结果。
3.反例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反例削弱:举出一个反例,即满足了“因”却没有得到所说的“果”。
4.因果倒置已知推理主线:A、B 两个现象同时出现→A 导致了 B因果倒置:很有可能是 B 导致了A。
■假设、支持题型方法:1.排他因已知推理主线:因→果排他因: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或排除其他可能性,使推理更可信。
2.否因否果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否因否果:非因→非果,会支持“因→果”3.建立联系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建立联系:因果之间有跳跃,唯有建立联系才可行。
4.推论可行已知推理主线:因→果推论可行:因果之间有漏洞,需加前提才可行。
■解释题型关键:解题技巧:抓住需要解释的关键信息。
■归纳题型技巧:1.四项原则:从弱原则,整体原则,就近原则、协调原则2.不能夸大事实3.不能无根据地猜测4.结论越宏观不一定好5.“绝对答案”一般不选:必然、必须、一定、肯定。
二、图形推理■规律推理类解题思路图■立体折叠解题技巧总结1.特殊面法:针对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有凸凹),选择一个特殊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一、必然性推理概念间关系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三段论推理联言命题与选言命题假言命题模态命题智力推理概念间关系(概念,是构成命题与推理的基础,只有表达了一类事物的词语才是概念)①四种概念间关系(概念所表达的事物范围概念的外延)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A B全异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无重合)A B交叉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有重合部分,也有不重合部分)A B真包含(于)关系 AB②用概念间关系表示直言命题直言命题(简单命题),是断定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单句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不同直言命题之间在真假方面所存在的制约关系)所有A是B.......................反对..........................所有A不是B推出推出矛盾有的A是B.........................下反对.............................有的A不是B“所有A是B”与“有的A不是B”、“.所有A不是B”与“有的A是B”必有一真一假“所有A是B”与“.所有A不是B”必有一假(可以同假)“有的A不是B”与“有的A是B”必有一真(可以同真)一个命题前面+“并非”=这个命题的矛盾命题所有与有的互换,有“不”的去掉,没“不”的加上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通过改变前提中直言命题的联项或主项与谓项的关系结论)①换质推理(换一种说法)双重否定表示肯定将“不是”改为“是”或将“是”改为“不是”②换位推理(倒过来说)所有A是B 有些B是A所有A不是B 所有B不是A有些A是B 有些B是A有些A不是B特殊词量(少数,大部分,一半)作为量项引导命题,不能换位三段论推理(两个直言命题作为前提/一个直言命题作为结论)(两个前提包含三个概念/前提和结论中,每个概念都出现两次)两条常用规则一特得特:两个前提不能都是特称命题(含有“有的”命题)只有一个前提是特称,结论也是特称一否得否: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命题只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结论也是否定联言命题与选言命题复言命题(有两个或多个单句通过联结词联结的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一、定义及真假关系①联言命题(多做做情况同时存在/P并且Q)联结词:表并列、递进、转折、顺承等关系(虽然…但是/既…又)②选言命题a. 相容选言命题(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可以同时存在)(P或者Q)联结词:表选择关系(或者…或者)b.不相容选言命题(有且只有一种情况存在/要么P,要么Q)“或…或..”,二者不可兼得联言命题与相容选言命题是相互矛盾命题二、推理规则①联言命题: 一个联言命题为真构成其的每个肢命题为真否定一个肢命题否定联言命题否定联言命题 否定一个肢命题②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带有假设性的命题,包含两个肢命题)反应条件的肢命题在前,称为前件反应结果的肢命题在前,称为后件一、定义及真假关系①充分条件(条件P存在时,结论Q一定成立,P是Q的充分)(如果P,那么Q(P Q))(只要…就,若….则,….必须…)②必要条件(条件P不存在,结论Q一定不成立)(只有P,才Q(P Q))(不…不…,除非,否则不,没有….就没有…)③充分必要条件(P既是Q的充分,又是Q的必要)(P当且仅当Q(P Q))(若…则…,且若不…则不…,当且仅当…才…)区别:充分条件(有P必有Q)必有条件(无P必无Q)充分必要条件(P、Q同时成立或不成立)二、推理规则:①充分条件:有P必有Q,无Q必无PP Q(肯定前件)=非Q 非P(否定后件)(如果P,那么Q=如果非Q,那么非P)推理规则: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②必要条件:无P必无Q, 有Q必有PP Q=非P 非Q(否定前件)=Q P(肯定后件)(只有P,才Q=如果非P,那么非Q=如果Q,那么P)推理规则:否定前件则否定后件,肯定后件则肯定前件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否一推一:除非P,否则Q=如果非P,那么Q=只有P,才非Q=如果非Q,那么P 三、复杂推理假言连锁推理:P Q,Q R,所以,P R二难推理:A C,B C,A或B,则C大部分条件句可看成A B,而A是B的必不可少/必要/前提条件=只有A,才B模态命题(含有“必然”、“可能”等模态词的命题)“必然P”和“可能非P”(矛盾命题,必有一真一假)“必然非P”和“可能P”(矛盾命题,必有一真一假)在模态命题前加上“并非”,即为负命题,与原命题具有矛盾关系并非“必然P”=“可能非P”,不必然=可能不并非“必然非P”=“可能P”,不必然不=可能并非“可能P”=“必然非P”,不可能=必然不并非“可能非P”=“必然P”,不可能不=必然可简记为,把必然与可能互换,肯定与否定互换智力推理(朴素逻辑)(真假、匹配、排序和与数字结合)①假设、代入、排除法②找突破口(某个确定条件、比较特殊的条件或者某个对象(条件)被反复提及)③图表法二、可能性推理削弱、加强、前提型解释型评价型结论型选项分析削弱、加强、前提型削弱型(题干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最能(或不能)反驳或削弱题干论证的选项)加强型(题干由于论据不够充分而不足以得出该结论,要求选出能够(或不能)加强题干的选项)前提型(特殊的加强型题目,要求选出能够(或不能)成为题干前提或假设的选项,正确选项是论证成立的必要条件)①题干论证结构分析(了解论证的结构及常见类型找到漏洞)(削弱—具体指出漏洞/加强—尽量弥补漏洞)论据(用什么来证明论点)论证方式(如何用论据来证明论点)论点(结论)(论证什么)通常情况,论点(结论)会出现在段首或段尾,是专家的看法,也可能是某些研究的结果论证分析方法找提示词:“因此、据此、说明、认为、推测、建议”后是论点“因为、由于、假如、理由是、调查、统计、实验、研究”后是论据分析因果联系:论据(支持论点),作为原因或现象论点(根据论据得出的观点),作为结果或对对象的总结概括②归纳论证(从一系列个别性的前提出发,引申出一般性结论)某类对象的每一个对象(部分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属性A所以,该类对象的全体都具有或不具有属性A削弱:指出所调查的样本或部分特殊,没有代表性,不能推广到整体指出与整体相关的其他事实,这一事实足以影响整体加强:说明样本选择正确,具有代表性或样本数量充足从题干数据出发,补充评价观点所需要的其他相关数据使结论成立③因果论证(通过揭示事物之间存在的因果联系而得出某种观点)(求异法,对比得出因果)某一事件与另一事件的发生(或不发生),推出两个事件的因果关系两个比较场合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必须是唯一的两个比较场合中唯一不同的情况可能只是被研究对象的部分原因削弱:指出题干因果关系不成立、“因果倒置”、除了原因条件外有其他不同的条件、指出原因条件相同时,结果也可能不同加强:从反面场合加强,即指出原因条件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存在排除他因,即说明除了题干原因之外的其他条件是相同的④跳跃论证(论据与论点之间存在明显的跳跃,不是一种论证方法)推不出,需要增加一个隐含假设/论据与论点的关键词不同削弱:指出这一跳跃不成立,即两者之间没有联系或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并不明显,需要特别注意从论据到论点是否偷换了概念加强:通过“搭桥”,在论点与论据之间建立联系排除他因,即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使两者之间存在联系⑤类比论证(通过“打比方”得出结论/通过已知事物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进行比较推理)可靠性主要与对象之间的相似性相关削弱:指出两者之间在其他方面并不相似或存在影响性质的其他因素当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属性与推知属性没有必然联系时,削弱力度较弱加强:指出两者之间具有很高的相似性⑥非论证削弱:直接指出论点/论据错误;指出方法不可行或达不到目的加强:直接指出论点/论据正确;说明方法是可行的解释型(给出某一个事实或论证的描述(结论、现象、矛盾或差异),找出最能够合理解释题干的选项)要点:正确选项必须能够解释题干现象或矛盾发生的原因正确选项必须与题干现象或矛盾相关,不能否定或无视题干事实正确选项必须能够包容题干所述的矛盾双方,且与人们的常识相符评价型(要求对论证的观点、结构、有效性、错误等作出评价)常规评价(给出某一个事实或论证,选项一般为疑问句)注意对题干论证的分,(若存在漏洞或隐含假设,则正确选项是针对漏洞或假设的)正确选项起到正反两方面的评价作用,(则一方面起支持作用,一方面起削弱作用)直接评价论证方法(给出一个论证或一段对话,概括或指出其中逻辑错误)寻找相似的逻辑结构:论证推理,分析题干和选项的论证方式命题推理,分析题干和选项的句子结构找争论的焦点(给出对话,找出两人所争论的焦点)焦点必须与双方所述内容具有相关性焦点必须是双方在该论题上的观点构成对抗结论型(类似于言语理解与表达的片段阅读题)错误选项:无中生有,过度推断(由题干信息无法客观推出的选项),偷换概念,与题干信息相矛盾的选项,违反假言推理规则的选项正确选项:既可能是对题干材料整体内容的概括,也可能对题干某一细节概括选项分析①识别迷惑选项:偷换概念诉诸权威(无实质证据,以身份是否权威来说明问题)(不是出现“权威”、“专家”字样)诉诸无知(通过说明没有证据证明为真来削弱论证)诉诸众人(不是出现“很多”)(仅是主观看法或主观行为)不当类比/特殊比例(选项仅仅相对于其他选项来,其程度较弱)②选项比较原则削弱型题目(加强型题目/解释型题目)直接大于间接必然大于可能全面大于片面结论型题目(排除主观项,含有“可能”,“一些”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