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简答题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简答题摘要:一、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二、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2.轴线对称法3.百鸟朝凤或托云拱月法4.借景手法三、中国古典园林特点四、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正文: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造景手法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
本文将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及特点,并探讨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主要包括: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通过升高或降低主峰的高度,使主景在景观中更加突出。
客山则需奔趋,形成众星捧月之势。
如苏州拙政园中的主峰,以及四周环绕的客山。
2.轴线对称法:包括绝对与相对的对称手法。
在园林布局中,通过轴线的设置,使景物在空间上形成对称的关系。
如颐和园昆明湖与玉泉山的关系。
3.百鸟朝凤或托云拱月法:也称为动势向心法,即将主景置于周围景观的动势集中部位。
例如,通过设置屏障、曲径通幽等方式,把美好的风景营造出一种神秘感,使人产生继续探索的兴趣。
4.借景手法:借助园外景象,将不属于本园的景观借用成为本园的景观一部分。
如颐和园借西山、玉泉山之景,拙政园借北寺塔之景等。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包括: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强调山水构图、讲究诗情画意等。
在古典园林中,自然景观与建筑景观相互交融,形成了富有诗意、情景交融的景观效果。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和特点仍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现代设计师可以借鉴古典园林的布局、手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景观相结合,打造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如上海世博园区的江南园林、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山水园林等,都是将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设计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和特点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常见的造景类型可归纳为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等等。
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最重要的造园手法之一,这种手法可弥补空间尺度小且耗费财力的不足。
典型的借景佳例,如颐和园昆明湖远借西山、玉泉山,拙政园远借北寺塔,沧浪苍邻借葑溪水等等。
对景是主客体之间通过轴线确定视线关系的造园手法,由于视线的固定,视觉观赏远不如借景来得自由。
对景有很强的制约性,易于产生秩序、严肃和崇高的感觉,因此常用于纪念性或大型公共建筑,并与夹景、框景相结合,形成肃穆、庄严的景观。
框景是有意识的设置框洞式结构,并引导观者在特定位置通过框洞赏景的造景手法。
框景对游人有极大的吸引力,易于产生绘画般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杜甫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则是框景效应的最佳写照。
漏景又称泄景,一般指透过虚隔物而看到的景象。
虚隔物包括花窗、栅栏和隔扇等。
景物的漏透一方面易于勾起游人寻幽探景的兴致与愿望,别一方面透漏的景致本身又有一种迷蒙虚幻之美。
利用漏景来促成空间的空灵与渗透是中国造园的重要手法之一。
障景是在游路或观赏景点上设置山石、照壁和花木等,挡住视线,从而引导游人改变游览方向的造景手法。
障景使园林增添“藏”的韵味,也是造成抑扬掩映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为历代园林所广泛应用。
园林造景有如撰文画画,有法而无定式。
同一景色画家可用不同笔法表现之,摄影师可从不同角度拍摄之,同一园林也可用不同构思设计。
几百座江南庭园千变万化,各有所妙。
故园林造景有独特的立意,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就可称为佳作。
每个庭园造景时,不可忽视动观和静观的景色,通常狭小的庭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
遵循"小中见大"的原理,创造出"有限中见无限"的美景,更重视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法的应用。
在相对较大的园林中,应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更应注重空间的分割,通过对景,夹景、添景等各种形式,造成或开郎,或收敛,或幽深,或明畅的空间,使景色更为丰富。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造园手法
简述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自然为模板,遵循自然的和谐美景,融合了山水、花草、石灰、木料等形态和色彩的构成,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美景。
古典园林的建造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主要的造园手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细部设计手法。
这种手法主要是通过调整地形进行细部设计,使空间的宽阔感和紧凑感得以调节,营造出不同的氛围。
例如沟溝穿梭、石头堆积、植物组合等,从而营造出独特的气氛。
二是营造景观特色的手法。
其主要是以“四合院”“池塘”以及“山石花草”等为基础,结合植物、石头、木料、砖瓦等材料,营造出造景的特色。
三是水泥制作手法。
这类手法主要是利用水泥,将池水、湖水、池塘等打造成错落有致的美境。
水泥的形态结构有楼梯形、两层坡形、三层坡形等,其设计可以形成大型的小型水景,营造出壮观的景致。
四是结构组织手法。
这类手法是将古典园林中各种构成元素进行组织,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例如,布局乱调、木栅格格、四仙桩、亭台楼阁等,都是古典园林中著名的结构组织手法。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的造园手法也多种多样,但主要包括细部设计手法、营造景观特色手法、水泥制作手法以及结构组织手法。
整个园林由这些手法有机结合而成,是一种独特的自然美景。
- 1 -。
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
拙政园造景手法分析拙政园是中国苏州地区的一座著名古典园林,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拙政园以其独特的造景手法而闻名,下面我将对拙政园的造景手法进行分析。
首先,拙政园注重景观布局的合理性。
整个园林由南北两部分组成,南部是主体花园,北部是次要花园。
主体花园采用了"人、山、水"相结合的布局,其中人是指建筑物、人工岛、廊下等,山是指人工山,水是指人工湖。
这种布局将人建造的景观与自然山水相结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和变化的景观效果。
其次,拙政园运用透视手法营造景深。
拙政园采用了错落布局的花坛、石塔、石桥等元素,通过透视手法营造了景深感。
不同大小、高度的花坛、石塔和石桥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园林中,使得整个园林展示出层次感和景深感,给人以远近有序的视觉效果。
再次,拙政园注重景观的对称和平衡。
拙政园的建筑、花坛、峭岸等景观元素都采用了对称的布局。
例如,园林的主体建筑苕溪渔舟和石舫建筑对称,花坛、石桥的布局也是对称的。
这种对称的布局给人一种稳定、和谐的感觉,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追求平衡与和谐的审美理念。
最后,拙政园注重景观的变化和多样性。
拙政园中有各种各样的景观元素,如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荷塘月色等。
这些景观元素形式多样,布局巧妙。
园林中的每一处都有不同的景色和氛围,通过不同景观元素的变化和组合,使得整个园林的景观变化多样,使人在游览中不断产生新鲜感和惊喜感。
综上所述,拙政园以其独特的造景手法成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其景观布局合理,运用透视手法营造景深,注重景观的对称与平衡以及景观的变化和多样性。
这些手法使得拙政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游客的注意与赞赏。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手法分析(精)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手法分析(精)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手法分析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园林艺术;园林绿化技术与艺术设计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古色古香,其优美的景色和高超的造园艺术是我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造园者通过各种不同的造景艺术手法使园林具有了不一样的风景,使游览者在游园时享受到了美景与身心的愉悦,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建筑方面的宝贵遗产与旅游资源,也为后人建造园林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本文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入手,对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进行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集中在江南,尤其是苏州,许多私家园林至今仍保留着。
从时间上讲,明清时期古典园林的兴盛可以说达到了顶峰,尤其是皇家园林,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印记。
作为古典园林大师,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包括苏州园林在内的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借景、挡景、隔景、动景等方式,使有限的空间有无限的风景,这不仅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资源,也为我们后代建设园林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中国古典建筑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受中国古典建筑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因此,古典园林在建园时,不急功近利地与自然竞争,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辅以人工亭和亭台,通过借景、屏障景观、分隔景观等丰富园林内部景观,动景等景观创作手法,渗透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建筑和人文理念,创造了良好的意境。
由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些艺术特征,尽管经历了数百年和数千年的风雨,古典园林仍然是人们向往的天堂。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纵观古典园林的建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园丁们通常使用几种固定的方式来加深古典园林的景致。
几种常见的绿化技术包括借用、阻塞、分离、移动等。
(一借景古典园林的空间通常很窄。
有时设计过多的景观会使空间更加狭窄和压抑,而借用景观可以巧妙地避免这种缺陷,丰富景观层次。
所谓借景,就是通过一定的叠加和引入,将不属于公园的风景组合到公园中,以弥补古典园林小空间的不足,通过引入其他景观,使园林更丰富、更迷人。
颐和园造景手法的应用
颐和园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其造景手法独具特色。
以下是颐和园造景手法的应用:
1. 对景:颐和园中有多处对景,如万寿山倒影在昆明湖中,湖心岛和万寿山互为对景。
2. 借景:在颐和园中,借景也是一种常见的造景手法。
例如,在西边的玉泉山塔被借景到颐和园景区中,使视觉上加大景深,使远山古塔和园林相互交融。
3. 添景:在颐和园中,有很多景观通过添景的手法进行丰富和加强,如十七孔桥和湖心岛使得景观更有层次。
4. 框景:颐和园中有很多细微处可以看到框景,如乐寿堂的花窗。
5. 抑景:在颐和园中,通过小径先阻挡视线穿过假山,使空间豁然开朗,这是典型的抑景手法。
6. 漏景:通过院墙或廊壁上的各种造型的窗或花棱窗,将院内外或廊壁两侧的景致组合在一起,丰富有限空间景观内容。
7. 障景:在园中难免有不雅致的场所或器物,为不使之影响全园的景致,往往在其前方造一景观将其遮挡住。
综上所述,颐和园的造景手法丰富多样,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美感。
中国古典园林的八种构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八种构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八种构景手法:
(1)抑景,将美景先加遮挡,使美景欲扬先抑,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添景,在远景与近景之间添加过渡景,使景色更具层次美。
(3)夹景,通过两侧用不醒目的建筑物或树木花卉遮蔽起来,把游人的视线引向远方的风景点。
(4)对景,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是美景,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也是美景的构景方法。
(5)框景,用门、窗、洞或乔木树枝合成的景框围成美景的构景方法。
(6)漏景,通过漏窗使游人观赏到美景的构景方法。
(7)借景,将园外景观从视觉上与园内景观交融的构景方法。
借景分为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和应时而借。
(8)移景,即在园中仿建美好景物。
广西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及现代的发展趋势分析
广西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及现代的发展趋势分析广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地方,因此在古代就有许多园林景观建筑遗存。
这些遗存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造景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广西地域特色与人文风情。
本文将从广西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和现代的发展趋势两方面进行分析。
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广西的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山水画意融合广西的自然地貌较为优美,山水资源丰富,因此广西的园林造景中经常融入山水画的意境。
园林中常用石头、水池、草木等元素模拟山水画的构思,以此达到宜人清幽的效果。
二、中式传统造园手法传统中式造园手法多以园内的亭、台、楼、阁、桥、塔等建筑构造为基础,加上良善的景观、群山岩石、湖泊水潭、草木花卉等元素,形成一种协调优美、艺术精湛的园林景观。
三、壮乡文化特色广西的壮乡文化深厚,这也为古典园林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园林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有代表性的中式传统建筑,如仰韶文化遗址、桂林山水风景区、象甲文化发源地等,为广西古典园林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现代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发展和旅游业繁荣,园林景观的需求日益增加,面对现代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繁荣,广西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在实践中,广西古典园林建设呈现出以下几大发展趋势:一、科技化创新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进步,园林景观的建设也逐渐向科技化创新方向发展。
科技手段将被应用于园林建设,提高景区的科技含量、观赏效果和游客的体验感。
二、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议题,园林景观的建设也不例外。
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环保理念将被广泛应用,采用生态化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方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创造更加环保、生态的景观效果。
三、文化创意园林景观不仅是一种建筑业的艺术性产品,也是一种文化属性的共享创意。
新型的广西古典园林设计将以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基础,与当代的文化需求和市场需求相结合,发展出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文化园林。
四、民俗风情广西地域文化多样,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民俗风情。
中国古典园林之构景手法
目录 古典
CONTENTS
一、抑景 二、夹景 三、添景 四、对景
五、框景 六、漏景 七、借景 八、障景Fra bibliotek一、抑景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 蓄,所以园林造景也不会一 走进门就看到最好的景色, 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 这叫“先藏后露”“欲扬先 抑”。抑景又有山抑、树抑、 曲抑之分。
二、夹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如果视线 的两侧大而无挡,就显得单调乏 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 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 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 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 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便是夹景。
三、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等,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 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就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 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作添景。
感谢观看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园林巧于因借”
近借:苏州沧浪亭不用围墙用假山,巧借了园外的流水
仰借:借空中的飞鸟
俯借:借池塘中的鱼
应时而借: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
八、障景
任何园林中,总有一些不足之处,或者是必须遮 挡之物。用山、石、花木加以掩盖和处理,也可以形 成一种美景,这叫障景。
上海豫园鱼乐 榭有一上实下空的 墙,遮挡了原来流 水较近的短处,产 生了源远流长的效 果,这是障景的神 来之笔。
四、对景
在园林中,从甲风景 点可观赏乙风景点,从乙 风景点可观赏甲风景点 的构景方法,叫对景。
杭州西湖北面的保俶塔,与南面重建的雷峰塔,就是一组绝妙的对景。
五、框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_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_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中国早在步入春秋战国时代,就进入和亲协调的阶段,所以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自然,下面由店铺为你整理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典园林的手法(一)抑景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滋力。
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二)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四)对景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谢,可观赏堂、山、桥、树木…… 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檄,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五)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六)漏景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与现代景观设计的融合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与现代景观设计的融合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景手法在中国园林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随着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将古典园林造景手法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
本文将从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和现代景观设计的融合角度出发,探讨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结合方式及其意义。
一、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概述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
古代园林的特点是注重情境的营造和情趣的表达,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巧妙的造景手法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感受和视觉效果。
古代园林造景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山水合一山水合一是古代园林中最基本的造景手法之一,它将山水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意境深邃、婉约柔美的风景。
古代园林中的假山、水石、溪流、湖泊等元素都是为了营造山水合一的意境而设计的。
2.借景手法借景是指在园林中利用周围自然风景或建筑物作为园林内部场景的装饰,从而增强园林内部的景观效果。
借景手法在园林中被广泛运用,它可以使园林中的景色更加丰富多彩,也可以起到增强空间感觉的作用。
3.洞幽察秀洞幽察秀是一种通透式的造景手法,它利用人工造的山石、草木等自然元素,通过洞和庭院之间的连廊、小道、门窗等空间装饰,使空间产生层次感和意境感,同时也起到了增强景观置入感的作用。
二、现代景观设计的相关背景现代景观设计起源于20 世纪初,随着城市化和新型建筑的不断涌现,人们对园林空间的需求也不断提升。
现代景观设计不仅注重美感与实用性的结合,也强调设计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需要更加丰富的设计素材和创新思维,其中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包容是其中的一种重要趋势。
三、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与现代景观设计的融合1.既往优秀案例的学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的优秀案例,将古典园林的意境和设计元素融入到现代景观设计中。
例如,在现代居住区的公共绿地中运用山水合一的手法,创造出具有自然风光、浪漫情调的空间氛围。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古代中国,园林建筑是皇帝与贵族展示财富、体现地位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因此,造园技巧的运用是非常精湛的,古代建筑师们善于运用自然的优势,将自然景观和建筑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个龙蟠虎跃、独具韵味的古典园林。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造景手法主要包括山水景观、水景、建筑和植物等方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手法的特点。
一、山水景观山水景观的构造主要是依托于山、水、石、洞、林等自然景观,运用园林建筑奇巧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幅自然山水的美好景色,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不忘归途。
古代中国的设计师们在造山水景观时,善于运用「比心法」、「半山法」、「山在水中法」、「曲径通幽法」、「水逆山坡法」、「对险峰峦法」等手法,以使园林中的山水景观更具有奇妙的美感。
二、水景古代中国的园林建筑在建造水景方面的技巧也是相当地高超。
古代设计师们善于运用奇怪的建筑形式,将水景与建筑物无缝地结合在一起。
古代中国的水景主要包括池泉、瀑布、水幕、流水、喷泉等。
而在造水景的手法上,设计师们更是精于世故,运用巨石、石桥、假山、荷花等,将自然景观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沉浸在这幅美景之中。
三、建筑园林建筑是整个园林的灵魂和核心,同时也是古代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中国,园林建筑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例如,设计师可以在园林建筑上刻意刻画龙、麒麟、凤凰等神兽,或者将字、诗、画作等文学艺术元素融于建筑设计之中。
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高超建筑技艺和丰富文化内涵。
四、植物古代中国的园林建筑在选植方面也相当讲究。
古代设计师们不仅在造园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植物的功能,而且还要考虑到植物的形态和颜色等因素,以保证植物的全貌与园林的整体设计相得益彰,相互协调。
在盆景和花卉种植方面,中国的造园师们使用了许多技巧和方法,例如在适当的地方种上适合观赏的花卉、栽种适合园林建筑的盆景等。
中国古典园林 造园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以山水诗、山水画为蓝本,利用自然山水风景造园,注重表现自然美,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
2. 破园林边界规则、寻求自然的意趣:不使园林产生生硬的90°转角,以山石与绿化作为高墙的掩映,使墙的视觉边界感受减弱,打破围墙的封闭感。
3. 构架真山真水的意境:在把握自然山水之美的组合规则的基础上进行造园,以获得真山真水的意境。
此外,还有多种具体的造园手法,如点景、障景、借景、框景、隔景、透景、夹景、藏景、漏景等。
这些手法都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使得园林景色更加丰富多彩、富有层次和变化。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简答题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简答题摘要:一、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二、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1.主景与配景2.借景3.对景4.缀景5.点景6.障景7.主景升高或降低法8.轴线对称法9.动势向心法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与价值正文: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其造景手法丰富多样,注重表现自然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一、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中国古典园林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以自然山水为基础,创造出诗情画意的景观。
古典园林的布局灵活多变,注重表现自然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1.主景与配景主景是园林中起主导作用的景物,往往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寓意。
配景则是用来衬托主景的景物,使主景更加突出。
2.借景借景是将园外景象引入并与园内景象相叠合的造园手法,使园林空间得以扩展,增加了景物的层次感。
3.对景对景是通过轴线确定视线关系的造园手法,使景物呈现出秩序、严肃和崇高的感觉。
4.缀景缀景是对园林内的景观特点的一个概括,通过山、石、花草等来美化场景,起到点题的作用。
5.点景点景是通过设置屏障,不让人一眼看穿,营造出曲径通幽的效果,使景观更具神秘感。
6.障景障景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不属于本园的景观借用而成为本园的景观一部分,增强了园林的艺术效果。
7.主景升高或降低法通过主峰升高或降低,以及客山的奔趋,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8.轴线对称法轴线对称法包括绝对与相对的对称手法,使景物呈现出平衡、稳定的感觉。
9.动势向心法动势向心法是将主景置于周围景观的动势集中部位,使景观更具动感。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与价值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其独特的造景手法和审美观念,为世界园林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古典园林不仅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态度。
探析中国古典园林中造景手法的运用
探析中国古典园林中造景手法的运用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造景手法的定义、要素以及造景手法类型等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以苏州拙政园为例,分析古典园林中的不同造景手法,并且对拙政园中不同的景进行细化解析,更深入地了解造景手法的精妙之处。
希望造景手法可以在今后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更好的运用,并且可以让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吸取更多的精华,得到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古典园林;造景手法;拙政园一、园林造景的基本概述在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这其中的意境所在,而这其中的意境正是通过这些造景手法表现出来的。
中国古典园林的总体布局符合一定的自然规律,难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同样都是通过点、线、面结合而成的布局形式,却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用同样的造景要素可以创造出完全不同的景致,这也正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魅力所在。
二、苏州古典园林的设计与造景手法(一)园林设计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景观的区域范围中,运用园林景观的知识与方法,并且运用一定的工程技术,通过对地形的改造,种植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式创建出美的环境。
(二)造景手法造景是指通过人为的手段,利用环境条件和构成园林的各个要素创造出所需要的景观。
古典园林造景手法,通常以山水为基础,有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之感。
在造景的过程当中,运用的手法不同所带来的效果也有所不同,造景手法主要包括障景、漏景、框景、借景、对景、夹景等。
在不同的地方运用不同的造景手法,可以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观,使得在有限的实际面积内创造出更大的视觉面积,景观更加丰富化、多样化。
(一)苏州拙政园的概况拙政园全园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东园、中园和西园,它们之间由景墙与长廊相隔。
东园以田园风格为主基调,在山水之间点缀有秫香馆、兰雪堂等景观建筑;西面水面环绕,亭阁建在依山傍水之处,使整体布局相对紧凑;拙政园最精华的部分则在中园当中,其总体布局的中心为水池,而亭台榭阁则是依水而建。
苏州古典园林的入口隔断基本都由影壁墙、假山、花台等元素构成,各景观区域之间都以水、廊、林、花丛等为隔断,作为遮挡视线之用,在感受空间的过程当中避免游者有一览无余的苍白之感,而是经过曲径迂回才可看到园内之景,即使站在园中最高处也无法将园中景致尽收眼底,给人一种神秘之感,耐人寻味。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
浅析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总述培根说:“园林景观是人类一切乐章中最纯洁的艺术”。
中国的古典园林是一种以模拟自然山水为目的,把自然或经过人工改造的山水、植物和建筑物,按照一定的审美要求组成的建筑综合艺术。
欣赏、学习、研究园林,应抓住园林建筑的艺术特点,把握园林景观常见的构景类型和常用的构景手法,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出造园者的匠心和园林的意境。
中国古代园林构景,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运用多种构景手法表现自然之美,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
园林的构景类型和手段很多,但无论是庄严雄浑、风格粗犷的北方园林,还是明媚秀丽、淡雅朴素的江南园林,或是畅朗玲珑、简洁轻盈的岭南园林,在微观处理中, 构景基本手法有借景、添景、框景、漏景、对景、抑景、障景等,其手法因园林性质、规模,因地而宜、因时而宜。
自然的动人之处, 在于变化与不可重复性。
中国古典园林正是通过向自然学习,利用各种构景的方法,使得园内景物虚实相生, 真正达到了园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境界。
我们小组主要以框景、借景、障景这三者为例来总结分析这三种造景手法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应用及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应用这三种造景手法的一些优秀案例,最后我们小组对在现代景观设计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三种造景手法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第一部分框景一、释义:1、概念:框景是在园林中用门、窗、树木、山洞等来框取另一个空间的优美景色。
主要目的是把人的视线引到景框之内,故称框景。
2、典籍解说:《园冶》中说“藉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
理者相石皴纹,防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园窗,宛然镜游也”。
3、使用原理和意义效果:框景利用“佳则收之,俗则屏之”[2]的手法,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所看到范围之内,有意识有目的地优化组合审美对象,达到纯真、精炼、集中展现景观的目的。
在古典园林中,主要是通过“框”来观“景”,人们不是直面景物本身,而是通过“框”来进行构景认知,实现具有自然美、建筑美、意境美的艺术境界。
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分析
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分析————————————————————————————————作者:————————————————————————————————日期: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技巧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以城南公园为例摘要:本文以现代园林为例来浅析古典园林设计技巧,以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从而展现现代园林对古典园林精华的传承于发扬。
关键词:古典园林;现代园林;设计技巧;道法自然;空间景深。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design skills in the modern landscape of the use of——South Park as an example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s an example of modern landscape Analysis of classical garden design skills, as well as their use of modern gardens, which show the modern garden of classical gardens in the carry forward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
Key words: Classical Gardens; Modern Landscape;Design Skills; Tao Follows Nature;Space depth of field正文: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当看到那些远古的鬼斧神工时我情不自禁地佩服着中国古代人的智慧,他们可以将建筑与自然结合得如此的巧妙,真正做到了“道法自然”,也将自己的思想注入到他们的设计之中,引人深思.其设计思想主流是儒道释,即儒家、道家、禅宗思想。
这些思想都对中国的园林艺术起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古典园林固然很重要,但是世界是发展的,中国是发展的,自然园林也要发展,要有符合时代气息的园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技巧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以城南公园为例摘要:本文以现代园林为例来浅析古典园林设计技巧,以及其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从而展现现代园林对古典园林精华的传承于发扬。
关键词:古典园林;现代园林;设计技巧;道法自然;空间景深。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design skills in the modernlandscape of the use of ——South Park as an example Abstract : In this paper, as an example of modern landscape Analysis of classical garden design skills, as well as their use of modern gardens, which show the modern garden of classical gardens in the carry forward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Key words : Classical Gardens;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Skills; Tao Follows Nature; Space depth offield 正文: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当看到那些远古的鬼斧神工时我情不自禁地佩服着中国古代人的智慧,他们可以将建筑与自然结合得如此的巧妙,真正做到了“道法自然” ,也将自己的思想注入到他们的设计之中,引人深思。
其设计思想主流是儒道释,即儒家、道家、禅宗思想。
这些思想都对中国的园林艺术起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古典园林固然很重要,但是世界是发展的,中国是发展的,自然园林也要发展,要有符合时代气息的园林。
因此对于古典园林我们需要的是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将古典园林的设计技巧巧妙的运用在现代园林的建筑之中。
在此就以邵阳城南公园为例浅析一下古典园林的设计技巧在现代园林中的运用。
1 利用空间大小的对比在空间的对比中,小空间烘托、映衬了主要空间,大空间更显其大。
在江南的古典园林中,一般把居住建筑贴边界布置,而把中间的主要部分让出来布置园林山水,形成主要空间;在这个主要空间的外围伺机布置若干次要空间及局部性小空间;各个空间留有与大空间联系起来。
这样即各居特色,又主次分明。
如城南公园入口处是公园内的第一空间,由植物围合的一个半封闭的空间,管理机构建设在边界处,半封闭空间是一个音乐喷泉广场,营造了一种安静祥和而又现代的气氛。
其周围小空间大多是用植物来分割,这样又起到了分割空间作用,又不会被完全孤立起来,有一种安全感。
2 注意选择合宜的建筑尺度建筑的尺度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尺寸过大而欣赏的距离又太近的话极容易形成一种压迫、抑郁感;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一般均取亲切近人的小尺度,体量较小。
如城南公园的罗马廊柱(见图一),观赏点较远的话看起来觉得它小巧的像前面的广场围护,让人感觉广场与它融为一体,但在走进看给人一种强力的压迫感,粗壮的柱身又给人一种肃静的感觉。
随着距离的不同观赏者有不同的感觉。
3 增加景物的景深和层次在古典园林中,造景深多利用水面的长方向,往往在水流的两面布置石林木或建筑,形成两侧夹持的形式。
借助于水面的闪烁无定、虚无缥缈、远近难测的特性,从流水两端对望,无形中增加了空间的深远感。
同时,在园林中景物的层次越少,越一览无余,即使是大的空间也会感觉变小。
相反,层次多,景越藏,越容易使空间感觉深远。
因此,在较小的范围内造园,为了扩大空间的感受,在景物的组织上,一方面运用对比的手法创造最大的景深,另一方面运用掩映的手法增加景物的层次。
这可以城南公园中部溜冰场为例,由溜冰场中亭子沿着水的长方望去,不仅可以获得最大的景深,而且大约可以看到两个景物的空间层次;第一个空间层次结束于隔水相望的榭;通过榭后面的一大群茂密的树林可以看到最远的第二个空间层次,是儿童游乐园。
一层远似一层,空间感比实际的距离深远得多。
4 曲径通幽老子说:“曲则全,枉则直”。
曲径通幽处,风景之美才显得富有活力,而且有些不一琢磨。
利用空间回环相同,道路曲折变幻的手法,使空间与景色渐次展开,连续不断,周而复始,造成景色多而空间丰富,类似观赏中国画的山水长卷,有一气呵成之妙,而芴一览无余之弊,它体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特征。
路径的迁回曲折,更可以增大路程的长度,延长游赏的时间,并可以通过改变方向和暂停来引导观赏者的行为,使人心理上扩大了空间感。
曲折的道路还可以使园林空间给人以连绵不尽和深远的感受,孤立观赏者主观的审美反应和能动的参与,从而获得更高的审美愉悦。
例如在城南公园广场的右边有一处景观也是隐隐约约的出现在树丛之中,随着视线被导向不同的空间,景观就在这一运动过程中被逐渐发现,最后完美地呈现在观赏者的眼前。
5 空间的延伸空间的延伸可使得方寸天地之间也能体会到空间的丰富变化,满足不同的行为和心理要求。
空间延伸的思想使得空间分割用的屏风、院墙、影壁等与园林的其他部分融为一体,对于园林空间获得更为丰富的层次感具有重要的作用,延伸空间的还可以改善空间的氛围,破园林边界规则、方整的生硬感觉,寻求自然的意趣。
空间延伸往往用到借景、边界处理两种主要手法。
5.1 把外部的景色引入园内由于园外的景色被借到园内,人的视线就从园林的范围内延展开去,而起到扩大空间的作用。
城南公园用远借的手法使得空间扩大,景深增强。
郁郁葱葱的树林后面远借的是高楼大厦(见图二),彰显的是浓郁的时代气息。
以各种形式将园外的景色联系起来,把外部的景色引入园内,当外部环境优美时经常采用。
如城南公园的边界处大都是植物围合的,人行在小路上,内外都有景可观,并不意识到园林的边界。
5.2 以曲形游廊打破闭塞感曲折的游廊可以使得原本闭塞的空间变得柔美而和谐。
例如城南公园的水体上面的长廊,将大面积的水体一分为二,从面积较大的水面一方看去,长廊就像一道半透明的屏风,长廊另一侧的景色掩映其中,丰富了空间的层次关系,产生了景深。
在水面小的一侧是相对封闭、安静的空间。
长廊本身的功能很简单,不过是供人行走的一座桥,然而其高超的设计手法使这座简单的木结构产生了丰富的审美体验。
逆湖而上,在不远处有一个幽静的小溪(见图三),小溪的水来源于一堆山石中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特别是在周边的喷雾系统打开后,感觉就身处在人间仙境一般,感觉这就是那个大湖的水源,给人一种源远流长,连绵不断的感觉。
这就是在继承了古典园林的优秀结合了先进的现代技术的结晶。
5.3“角”的处理为打破闭塞感,不仅注意“边”的处理,还注意“角”的处理,一般不使造成生硬的90°转角。
常见的手法,有的在转角部位叠以山石,本来局促的角落变成为某种艺术的境界;有的还采取布置扇面亭的办法,把人的注意力引向园内美景处。
5.4 以山石与绿化作为高墙的掩映,也是常用的手法。
在白粉墙下布置山石、花木,在光影的作用下,人的注意力几乎全被吸引到这些物体的形象上去,而“实”的白粉墙就一变而为他们“虚”的背景,有如画面上的白纸,墙的视觉界限的感受几乎是消失了。
这种感觉在较近的距离内尤为突出。
如城南公园的外面的围墙边种植的植物掩盖了高强的孤寂和死板。
6 无中生有老子说:“洼则盈”,“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无,指的是空间上的“空无”而非虚无,与设计中的空间感相联系,事实上,所谓“无”就是丰满并表达了相当积极的意义、功能、行为和可能的美学观念。
“空”的概念与空间感相联系指点与山水画技法颇为相似,“空”可以代表一切事物,可看作丰富性的源泉。
7 画意设计的是将自然景观的意象抽象提炼成新的景观意象。
突破自然条件上缺乏真山真水的先天不足,以人造的自然体现出真山真水的意境中国古典园林在城市平地的条件下造园,没有真山真水的自然条件,但仍顽强地通过人为的努力,去塑造具有真山真水意趣的园林艺术境界,在“咫尺山林”中再现大自然的美景。
这种塑造是一种高度的艺术创作,因为它虽然是以自然风景为蓝本,但又不停留在单纯抄袭和模仿上,他要求比自然风景更集中、更典型、更概括,因此才能作到“以少胜多”。
同时,这样的创作是掌握了自然山水之美的组合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才能“循自然之理” ,“得自然之趣”。
如:山有气脉,水有源流,路有出入,, “主峰最易高耸,客山须是奔趋” ;“山要回抱,水要萦回”,“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溪水因山呈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
这些,都是从真山真水的启示中,对自然山水美规律的很好的概括,因此古典园林中形成了叹为观止的诗情画意般的半曰.美景。
为了获得真山真水的意境,在园林的整体布局上还特别注意抓住总的结构与气势。
中国山水画就讲究“得势为主” ,认为“山得势,虽萦纤高下,气脉仍是贯穿。
林木得势,虽参差向背不同,而各自条畅。
山坡得势,虽交错而不繁乱。
”这是因为“以其理然也” ,“神理凑合”的结果。
园林布局中要有气势,不平淡,就要有轻重、高低、虚实、静动的对比。
山石是重的、实的、静的,水、云雾是轻的、虚的、动的,把山与水恰当地结合起来,使山有一种奔走的气势,使水有漫延流动的神态,则水之轻、虚更能衬托出山石的坚硬、凝重,水之动必更见山之静,而达到气韵生动的景观效果。
设计中“画意”一般有两种表现手法:一种是通过框景手法使景物给人纯粹的视觉快感,一种则是塑造一种“海外仙山”的简单质朴的品质。
8 理水手法中国古典园林水景在高度提炼和概括自然水体的基础之上,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技巧。
水体的聚散、开合、收放、曲直极有章法,正所谓“收之成溪涧,放之为湖海” 。
此外,它还极其注重水体的配合组景,总的来说,重在表现其静态美,动也是静中之动势。
而现代景观中的水景处理,更多地继承了古典园林中对水景动态美的表现手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动态水景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这方面,现代景观设计大师们,已给我们做出了诸多精彩的示范。
如城南公园的音乐喷泉,随着音乐的旋律展示着不同的高低节奏,与周围的树木形成了和谐的美景:林木葱郁、水声欢腾。
在湖的另一端也设置了跌水,层层跌落,最终汇在一起,流水悠悠,艺术地再现了大自然中的柔美水景。
9 叠山手法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用石讲究“瘦、透、皱、漏” 。
可为特置主景,亦可与水体、植物配合组景,以得某种意境。
同时也作障景、分景。
造景中喜做险怪之奇构,层峦叠嶂、沟壑盘回,正所谓“峭壁贵于直立;悬崖使其后坚,岩、峦、洞、穴之莫穷,涧、壑、坡、矶之俨是”。
穿行其间,挑压勾搭变幻莫测,明暗开合扑朔迷离。
现代景观设汁开始大量出现硬质景观,开始使用经过抽象后的规则石景,如城南公园的门口处的题名石,用的是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