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旅游说课稿修订版
《我们去旅游》教案

《我们去旅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了解旅游的种类和方式。
2. 培养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旅游素养。
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旅游的种类和方式3. 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三、教学重点:1. 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旅游的种类和方式3. 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四、教学难点:1. 旅游的种类和方式2. 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意义、种类和方式,以及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旅游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旅游的相关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旅游经验和心得。
4. 图片展示法:展示相关的旅游图片,增强学生对旅游目的地的直观感受。
【教学环节1】1.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美丽的旅游图片,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导入新课。
1.2 讲解: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定义和重要性。
【教学环节2】2.1 讲解:讲解旅游的种类和方式,包括跟团游、自由行、自驾游等。
2.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旅游方式的优缺点。
【教学环节3】3.1 讲解:讲解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包括山水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
3.2 图片展示:展示相关的旅游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教学环节4】4.1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旅游经验和心得。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旅游目的地,制定一个旅游计划,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景点等方面。
下一节课分享各自的旅游计划。
六、教学环节5:5.1 讲解:讲解如何做好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目的地信息、预订交通和住宿、准备旅游用品等。
5.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旅游准备工作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准备的重要性。
【教学环节6】6.1 讲解:讲解旅游中的注意事项,包括安全、文明旅游、保护环境等。
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我们去旅游》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中的口语训练题目。
这次训练主要通过让学生自由组成“旅游团”,轮流当“导游”,给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在角色体验中来丰富见闻,增加感受,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中,“游客”可以随时向“导游”提问题,“导游”要耐心解答,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看祖国风光录像。
师:看完了这么美的风光,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感想要告诉大家,哪位勇敢的孩子先来?2.是呀,祖国河山多美呀!只要有时间,我总爱去各地旅游。
你们喜欢旅游吗?为什么?3.创设话题情境:我们班决定“十·一”放假期间出去旅游,请大家帮忙出出主意。
看谁介绍得最好,就决定去哪儿。
二、探究“说”法,尝试介绍师:要想介绍成功,首先要做一个好导游。
下面我们先来观看录像。
(教师播放录像)师:这是一位导游带领游客游览景区的一段录像,请留心导游和游客的表现。
(学生观看录像)师:导游是怎样表现的?生:这位导游拉着(师:热情邀请)游客去长城,还向游客介绍长城古老的历史。
生:我觉得他的介绍很全面。
师:要是说得太多了,啰里啰嗦的,行不行呢?(学生说:不行)这样别人就不愿意听了,介绍的内容要让别人听得懂,还要让别人感兴趣。
那怎样才能让别人感兴趣呢?生:介绍一些不一样的、神奇的地方,像录像里导游介绍长城有一万多里长,远看像一条巨龙。
还有可以介绍一些和景点有关的有趣的故事、传说,像录像里导游说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师:(竖拇指)对,这样游客一定很师:你知道怎样做才能流利呢?生:事先做好准备,把要介绍的内容记得很熟。
师:现在你们知道该怎样当导游了吧?生:导游应该对人很有礼貌,也要有责任心,总是为游客着想。
生:介绍时还要带点感情,就像向家里人介绍一样,别人问也不烦。
师:也就是说态度亲切热情,有耐心。
师:那我这样介绍行不行?(教师介绍时声音虽然比较大,但扭扭捏捏,很难为情)生(笑)这样也不行,应该大大方方。
小学美术《我们去旅游》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们去旅游》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旅途中有没有注意过哪些美丽的景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旅游景点的美术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我们去旅游》这一章节,带领学生们发现旅游景点的美术价值,并学习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进行创作。整体来看,课堂效果还是不错的,但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我反思。
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旅游景点的美术价值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案例分析环节表现得非常积极。通过具体案例的讲解,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景点之美。但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尤其是在写生技巧的运用上。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多给予他们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3.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引导他们在美术创作中发挥想象。
4.关注课堂参与度较低的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旅游景点,探讨其美术特点。
2.实验操作:学生们将尝试进行景点的速写或创意绘画,亲身体验绘画技巧的运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画作,分享创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旅游景点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探讨美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旅游景点的基本概念。旅游景点是指那些具有观赏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它们是美术创作的源泉,也是我们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说课稿

《我们去旅游》(口语交际)说课稿金河镇小学吕洋洪说教材:《我们去旅游》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这一话题围绕本组课文“祖国多么伟大”的专题而设计。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中要求学生:“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
”进入二年级的各次口语交际训练,要努力达到“阶段目标”要求。
本次训练,要注重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敢说,乐意说;同时学会倾听,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依据教材以及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我确定了本次口语交际的目标如下:1、积极参与交际,轮流当导游,给大家清楚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
2、在交流中,学会倾听、提问,感受乐趣。
3、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能积极参与交际,感受交际的乐趣。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各地的风景名胜图片。
2、同学们搜集的祖国各地风景名胜的资料。
说教法:1、通过欣赏祖国的风景名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景点名称,激起了学生谈话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旅游见闻,为下面的小组交际活动做铺垫。
2、学生带着目的去看动画片,能更加集中注意力观察他所要扮演的角色。
3、通过观看教师表演,学生对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觉得更具体,从而更好地进行口语交际,乐于交际。
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我们祖国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名胜,很多游客都喜欢去那里旅游,把美丽的景色拍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多媒体出示祖国名胜的图片(配上音乐)2、这节课,我们就自由组成“旅游团”,轮流当“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
二、明确要点1、师:原来我们班有这么多的孩子爱去旅游,旅游的时候,一般都会有一个哥哥或姐姐带着我们去参观的,那个人是——板书:导游!那跟着导游去参观的人就是——板书:游客!2、马上打开课文57页,自由读读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的要求,看看你读懂了什么?3、读懂了要求,还要清楚地知道:导游和游客是怎么做的?你想当导游还是游客呢?老师准备了一个动画片,请你们认真看。
[实用参考]《我们去旅游》教案
![[实用参考]《我们去旅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62b2b9dd88d0d233d46ab2.png)
《我们去旅游》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积极参与交际,轮流当导游,给大家清楚介绍自己知道风景名胜。
2、在交流中,学会倾听、提问,感受乐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画片、师生演示赏析,学生小组练习、演示、评价,掌握交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能积极参与交际,感受交际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把自己见到的风景名胜讲清楚。
三、教学准备:动画课件、PPT课件、8面小旗、有风景名胜图片及文字资料的卡座、旅游帽一顶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我们祖国有许多的美丽的风景名胜,很多游客都喜欢去那里旅游,把美丽的景色拍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幻灯片出示祖国名胜的图片(配上音乐)2、提问:同学们,刚才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呀?3、师过渡: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你去过什么地方旅游,也会看见一些美丽的景色呢,告诉我们吧?(小组自由发言,再提问)【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祖国的风景名胜和平等交谈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景点名称。
】二、动画演示,明确要点1、师:原来我们班有这么多的孩子爱去旅游,旅游的时候,一般都会有一个哥哥或姐姐带着我们去参观的,那个人是——贴画:导游!那跟着导游去参观的人就是——贴画:游客!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玩游戏,就叫做:我们去旅游(齐读题目)。
想玩吗?自由读读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的要求,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提问:你读懂了什么?3、读懂了要求,想玩这个游戏,还要清楚地知道:导游和游客是怎么做的?你想当导游还是游客呢?想当导游的同学请举手,老师准备了一个动画片,请你们认真看,听清楚导游是怎么说的?想当游客的同学请举手,也请你们认真看,听清楚游客是怎么说的?【设计意图:学生带着目的去看动画片,能更加集中注意力观察他所要扮演的角色。
】4、看动画片5、明确要求1)、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那动画片里的导游是怎么说的?模拟情景——(生:导游先说欢迎各位游客、、、、、师接:你能像导游一样说说这句话吗?师:你脸上带着微笑,声音响亮,腰挺得直直的向游客打招呼,老师觉得你很热情大方,要是举手挥动一下,就觉得你更加热情大方了,更像导游。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园地三《我们去“旅游”》_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三册语文园地三《我们去“旅游”》本文是关于人教版第三册语文园地三《我们去“旅游”》,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设想:教学本课时,我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认识事物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操作计算机知识的情况,选择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进行口语交际教学。
运用教师和学生预先准备好的大量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素材,通过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直观形象的视、听觉材料,大大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同时借助信息技术,互动教学,让孩子们走进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搜集整理更多的文字图片信息,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力求打好口语交际基础,发展儿童语言,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向同学们介绍风景名胜点,做好“小导游”和“小游客”。
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培养口语表述和互相交流的能力,能质疑和解答别人的询问。
教学重点:1、分组交流,选择合适的交流方式。
2、培养口语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风景名胜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谁来介绍一下自己曾经去过哪里?可以出示准备好的图片或者文字资料,向师生们做介绍。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景点名称。
由于学生的兴趣已被调动起来,因而发言会十分踊跃,他们会尽量表现自己,积极搜寻自己的旅游经验,说出许多名胜古迹来。
经过课前的调查,学生们将介绍新疆、上海、黄山、泰山、北京、大连等地风光)2、导入新课,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1)同学们介绍得真生动,让我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今天的口语交际课,我们就走进网络世界,去“旅游”,你们高兴吗?(2)出示口语交际的要求,明确要求二、上网学习,拓宽学生视野。
1、教师播放优美的风光、名胜等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川壮丽,拥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我们去游玩》(山东人民)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我们去游玩》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引导学生知道在外出旅游时,一定要有计划,做好准备,养成文明出游的好习惯。
游玩时,初步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生活社会常识。
进行安全教育等。
【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了解生活中的社会常识,养成文明出游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情景图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交流游玩的经历,感受大自然之美,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关爱生命,健康地生活。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孩子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留其精华去其糟粕,主动建构,养成良好的遵守规章制度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教学生懂礼貌,守秩序,行为文明。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出游的图片、视频、音频。
学生准备:思考以往出游的经历。
(一)引入主题教师提问: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她用灵巧的双手变幻出各种各样美丽的景色,大家想看看吗?(课件展示:随放音乐和图片)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思考,教师请几位同学回答。
教师总结:是呀,多美的大自然啊!亲自去看看是一件多么美的事。
这节课,我们就迎着微风,去公园游玩美丽的大自然。
(二)思考讨论(1)教师发言:想一想,逛公园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大家说的都很棒,我们在逛公园时要排队买票,文明拍照,安全观赏,不嬉戏打闹,做个文明有礼的小游客。
让我们记录下游玩的收获,保存住美好的回忆吧。
(2)教师提问:游玩了公园,再来让我们去科技馆看一看,增长科学知识吧!请同学们看课本46页。
教师带领学生看教材。
教师总结:科技馆里有许许多多的高科技设备,让我们增长了许多科学知识呢。
(3)教师提问:你们知道神州十号和天宫课堂吗?学生看教材,思考讨论。
教师向学生介绍天宫十号和天宫课堂。
《我们去旅游》教案

《我们去旅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了解旅游的目的地和旅游活动;(3)培养学生制定旅游计划的能力。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旅游的目的地和旅游活动;3. 制定旅游计划的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旅游的基本概念、分类、目的地和旅游活动,制定旅游计划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活动的安排,旅游计划的制定。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分类、目的地和旅游活动;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具体操作过程;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制定旅游计划;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旅游计划,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旅游景点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2. 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分类、目的地和旅游活动;3. 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具体操作过程;4. 小组讨论,共同制定旅游计划;5. 学生展示旅游计划,教师点评并指导;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旅游计划制作:评估学生制作的旅游计划,包括目的地的选择、旅游活动的安排等,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信息共享、解决问题等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旅游学概论》、《旅游规划与设计》等;2. 图片素材:旅游景点的图片和视频;3. 网络资源:旅游网站、旅游攻略、旅游APP等;4. 实践材料:旅游计划模板、旅游道具等。
四年级综合实践说课稿我们去旅游说课稿

四年级综合实践说课稿我们去旅游说课稿四年级综合实践说课稿我们去旅游说课稿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综合实践说课稿我们去旅游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期思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和亮点,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的生长点。
但是多年来,因为课程开发的难度,评价机制的缺乏,让综合实践活动课举步维艰。
武穴市教研室以素质教育六个一活动为突破口,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让实践活动成为武穴教育鲜明的特色之一。
我们附小三至六年级数学教师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任务,一起开发了48个主题活动,并通过集体攻克,将所有的主题内容制定了方案,然后各班根据学情再开展活动。
如何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面发展?我认为教师必须要给学生一个合适的脚手架,这样才能使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
下面我以四年级《我们去旅游》谈谈我们的探索过程。
活动背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改善,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如何能够做到安全旅游、文明旅游、快乐旅游,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话题。
开展这方面的实践活动既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让孩子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和价值。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查找、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2、在访谈中锻炼口才,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实践中培养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
3、通过多元评价,使教师的指导水平与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4、通过合作,学生对自己的实践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5、通过调查,使学生了解旅游前的必备,重视旅游中的安全与文明,学会旅游后的快乐分享,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设计理念:1、全员性: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活动的主角;2、实用性: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旅游常识;3、合作性:让学生体会到小组合作探究的意义。
《我们去旅游》教案

《我们去旅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旅游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旅游素养。
3. 帮助学生学会合理规划旅游行程,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旅游的准备工作和行程规划。
3. 旅游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
4. 旅游的文明行为和礼仪规范。
5. 旅游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分类、准备工作、行程规划等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旅游中的文明行为、礼仪规范、环保意识等话题进行讨论。
4.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模拟旅游过程,实际操作行程规划,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旅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第二课时:旅游的准备工作和行程规划。
3. 第三课时:旅游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
4. 第四课时:旅游的文明行为和礼仪规范。
5. 第五课时:旅游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他们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旅游行程规划作业,评价他们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5. 期末考试:设置旅游相关题目,测试学生对旅游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我们去旅游》2. 课件:旅游基本概念、分类、准备工作、行程规划等3. 案例素材:典型旅游案例4. 参考书籍:旅游相关知识书籍5. 网络资源:旅游资讯网站、旅游攻略等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配备多媒体设备2. 投影仪:展示课件、案例分析3. 计算机:查询旅游相关信息4. 白板:记录重点内容、学生讨论成果5. 桌椅:舒适、便于移动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旅游图片,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导入新课。
小学美术《我们去旅游》教案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旅游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在旅行中观察和发现美,以及如何将这些美妙的瞬间通过画作记录下来。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景点欣赏和绘画技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水彩画技法的运用,我会通过示范和步骤讲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3.情感与表达:鼓励学生分享旅行见闻和感受,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增进对生活美好事物的热爱。
4.合作与交流:在评价环节,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文化理解:通过学习不同地域的旅游景点,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景点欣赏:识别并描述旅游景点中的自然美和人文特色,如山水、建筑、民俗等。
-技法掌握:学会运用水彩画基本技法,如渲染、干刷、湿画等,表现景物的色彩和光影。
-创作实践:结合个人旅行经历,创作一幅具有故事性和美感的旅行画。
-情感表达:能够通过画作和语言,表达对旅行地点的情感和认识。
举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讲解不同景点特色,如山水画的构图、古建筑的线条、民俗活动的色彩等,使学生能够把握住景点的独特之处,并在画作中表现出来。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旅行的意义、景点欣赏的方法以及水彩画技法在旅行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旅行艺术的感受和理解。我希望大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这节《我们去旅游》的课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旅游主题非常感兴趣,他们在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时表现得非常积极。这让我意识到,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我们去旅游》教案

《我们去旅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了解旅游的种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旅游的种类和特点3. 旅游的目的地和景点4. 旅游的准备和注意事项5. 旅游的安全和环保意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旅游的基本概念、旅游的种类、旅游的目的地和景点、旅游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旅游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旅游的种类、旅游的目的地和景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旅游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旅游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旅游的美丽景色,激发他们对旅游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旅游的种类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旅游的准备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掌握旅游的实用技巧。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旅游的安全和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旅游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写一篇旅游计划书。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对旅游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旅游计划书的编写质量,检查他们对旅游准备和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
3. 知识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种类、目的地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我们去旅游》教材或相关旅游知识书籍。
2. 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旅游目的地和景点的图片或视频。
3. 旅游计划书模板:提供给学生编写旅游计划书的模板。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介绍旅游的种类和特点。
《我们去旅游》教案

《我们去旅游》教案教案:我们去旅游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学习旅游活动的相关词汇和句子。
2.学会谈论和描述自己和他人的旅游经历。
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旅游活动的基本词汇和句子。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并讨论旅游经历。
三、教学难点:1.学会描述旅游经历的过程和感受。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或PPT。
2.教学素材:旅游图片和地图。
五、教学步骤:1.热身:师生互动,用图示法引入旅游主题。
教师出示各种旅游图片,学生根据图示来描述图片中的人物和场景。
2.导入新词:(1)教师出示旅游地图,让学生用英语来描述地图上的不同景点和旅游活动。
(2)教师板书旅游活动的词汇:visit, explore, scenic spots, sightseeing, take photos, enjoy, relax, etc.(3)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并复习这些词汇,进行语音和拼写练习。
3.听力训练:(1)播放一段旅游同学的对话,学生听后回答问题。
(2)播放旅游介绍的录音,学生根据听力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
(3)两两搭配,互相询问对方对旅游的兴趣和计划。
4.口语练习:(1)教师发放一份旅游活动的话题卡片给学生,让他们小组讨论并准备一段描述自己或他人旅游经历的对话。
(2)学生轮流上台表演对话,并邀请全班同学来提问或给予评价。
5.写作训练:(1)教师发放一份旅游经历的写作指导,帮助学生组织句子和文章的结构。
(2)学生在班级内完成写作任务,并相互交流自己的作文,互相指导和修改。
(3)挑选几篇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6.总结和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成果,强调旅游活动的重要性和乐趣。
(2)教师出示一份问卷调查,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旅游梦想和计划填写调查表。
六、教学延伸:1.阅读相关的旅游文章,学生根据阅读内容进行问题回答和书面表达。
2.让学生扮演导游和游客的角色,在班级内进行旅游活动的模拟游戏。
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教案

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教案【教材解析】《我们去旅游》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中的口语训练题目。
这次训练主要通过让学生自由组成“旅游团”,轮流当“导游”,给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在角色体验中来丰富见闻,增加感受,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中,“游客”可以随时向“导游”提问题,“导游”要耐心解答,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同时,本单元以“热爱祖国”为专题,识字课、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内容都围绕着本组的专题安排,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为本次口语交际训练做了良好的铺垫,对积累和运用语言也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1、使用普通话与别人交谈,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听说能力3 能勇敢的承担口语交际中的“导游”角色,增强收集资料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乐于交流,说清观点,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设想】本次口语交际可先创设情境我们出去旅游,引学生入情入境,再自由组合成“旅游团”,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当“导游”,向“游客”们介绍景点,最后评选“最佳小导游”。
【教学建议】1.教师通过平等交谈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起学生谈话的兴趣2.学生的模仿力很强,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对导游有了大概的了解,这样就激起了他们模仿的兴趣。
3.引导学生既要看到别人的缺点,也要看到别人的优点,鼓励学生用欣赏的目光去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并能取长补短。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看祖国风光录像,认识旅游的好处。
1.谈话:小朋友,你们去过旅游吗?你们喜欢去旅游吗?可以告诉老师你为什么喜欢旅游呢?旅游有什么益处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言。
)2.小结:通过旅游,我们可以认识到很多不同地方的朋友,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人的心情自然会变得轻松愉快。
3、过渡:今天就由洪老师当导游带小朋友一起去“旅游”,好吗?4、板出题目:我们去“旅游”。
《我们去旅游》教案

《我们去旅游》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掌握旅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让学生了解旅游活动的主要环节。
(3)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制定旅游计划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进行旅游宣传和推广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处理旅游突发事件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旅游、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旅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旅游活动的主要环节。
(3)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2. 教学难点:(1)旅游活动的组织与策划。
(2)旅游宣传和推广的方法。
(3)处理旅游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旅游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旅游知识。
2. 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掌握旅游活动的组织和策划。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旅游视频,激发学生的旅游兴趣。
2. 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3. 讲解旅游活动的主要环节:包括旅游规划、交通安排、住宿餐饮、旅游景点参观等。
4. 讲解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介绍各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特色美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自己喜欢的旅游目的地。
2. 制定一个简单的旅游计划。
3. 思考如何进行旅游宣传和推广。
4. 讨论如何处理旅游突发事件。
六、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第六章:旅游规划与策划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1. 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与步骤2. 旅游策划的方法与技巧3. 旅游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七、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第七章:旅游宣传与推广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1. 旅游宣传的作用与方法2. 旅游推广的策略与技巧3. 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八、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第八章:旅游服务与管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1. 旅游服务的要素与质量要求2. 旅游管理的内涵与方法3. 旅游行业职业道德与服务规范九、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第九章:旅游突发事件处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1. 旅游突发事件的类型与特点2. 旅游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与方法3. 旅游安全与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十、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第十章:旅游发展趋势与展望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1. 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2. 旅游全球化与国际合作3. 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与挑战十一、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第十一章: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1. 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 旅游扶贫与乡村旅游发展3.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十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第十二章:旅游文化与国际交流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1. 旅游与文化传播的关系2. 旅游与国际交流的作用3. 旅游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培养十三、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第十三章:旅游职业道德与服务质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1. 旅游职业道德的重要性2. 旅游服务质量的内涵与评价3.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策略与方法十四、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第十四章:旅游法规与行业管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1. 旅游法律法规体系2. 旅游行业管理的体制与机制3. 旅游者权益保护与法律责任十五、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第十五章:旅游教育与职业发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1. 旅游教育的现状与挑战2. 旅游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提升3. 旅游职业发展的路径与规划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我们去旅游》这一主题的教案,内容涵盖了旅游的基本概念、分类、旅游活动的主要环节、我国的主要旅游目的地、旅游规划与策划、旅游宣传与推广、旅游服务与管理、旅游突发事件处理、旅游发展趋势与展望、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旅游文化与国际交流、旅游职业道德与服务质量、旅游法规与行业管理以及旅游教育与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
我们去旅行说课稿

我们去旅行说课稿
第12课我们去旅行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2课《我们去旅行》。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预期效果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呈现的内容包括一段导语、照片、作品图例及提示文字。
本课设置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是观察性绘画。
活动二,教材表述为:收集整理旅行景点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制作一个《我们去旅行》的集锦本。
我要执教的是活动二。
通过对教材的研读,我认为活动二的编写的意图,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旨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方面,在活动中学习版面设计的简单方法。
,
我将活动二调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归纳分类,整理景点资料,。
第二课时,制作集锦本。
我将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2、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课改核心观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主,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课标对本领域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认识美术与生活。
幼儿园中班艺术活动教案《我们去旅游》

中班艺术活动:我们去旅游活动目标:1、学习依照火车的外轮廓线剪出光滑边线。
2、较熟练地运用剪刀和其他工具。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我们去旅游》、胶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1、谈话引出主题:——“我们中有谁做过火车去旅游?愿意告诉我们大家,你做火车的感觉吗?”幼儿了解一列火车由好几节车厢组成。
2、演示剪曲线的方法:——“当我们剪到车轮时,左手要慢慢移动纸边,右手跟着移动的纸边剪,剪出来的车轮就会很光滑。
”教师分别到每小组前演示剪曲线的过程。
将图片上所有的车厢剪下后再进行粘贴。
3、幼儿操作:——“如果你需要老师帮忙的话,可以提出来。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重点观察偶尔是否掌握剪曲线的方法。
幼儿交流自己剪曲线的好方法和成功的经验。
幼儿在小组范围内,相互观摩同伴的作品。
她真可爱我的小妹妹俪瑶是个两岁的小姑娘。
自称瑶瑶。
她太可爱了!才咿呀学语的瑶瑶已经懂得“尊敬老人”了,你瞧――今天晚上,舅舅舅妈带着瑶瑶上我家吃饭,一到家,俪瑶便夺下舅舅的背包,交给我,向房间方向指了指,示意我放在那里。
然后,牵着我的手,甜甜地叫了一声:“姐姐――”,我高兴地答应了。
“开饭了!”从楼上传来外公的声音。
这时,俪瑶可成了个“大忙人”。
她嘴里不停地说着:“吃……”还拉着外婆向桌旁走去,外婆故意说:“我不吃了,你去吃吧!”这下,小俪瑶一下子不高兴了:焦急地望着外婆,好象在等着外婆回心转意。
外婆见她这副模样,笑了;“我吃!我去吃,走吧!”小俪瑶这才“由阴转晴”,欣喜地跑到桌旁,在她的特定座位――小板凳上坐下,等着别人去喂她。
我们一看,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你看那小俪瑶,她坐板凳,看也不看,就一屁股坐在上面。
结果呢,把方向搞错了:她屁股对者桌子,脸朝外,这叫人怎么喂呀!俪瑶看着我们都盯着她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傻乎乎地跟着笑起来,我们就笑得更欢了……可笑着笑着,她不笑了,因为她见我们全都盯着她,觉得不好意思了,一头扎进了外婆的怀里,不露面了。
我们去旅游

动
过
程
1、教师引导幼儿讲述自己旅游的经历和经验。
1.组织幼儿相互观赏带来的照片、书籍和物品。
2.引导幼儿运用带来的照片、光盘和物品,讲述自己旅游的经历和经验。
2、启发幼儿思考旅游的好处。
3、引导幼儿认识旅游中必备的物品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
地图:让人们预先知道旅行的线路,将要参观的景点。有了它我们旅游就会心中有数,不会迷路。
活动
主题
我们去旅游
领域
社会
授课人
授课班级Biblioteka 大班授课时间
活 动
目标
1.掌握旅游的基本知识。
2.初步了解国内著名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激发幼儿的爱国之情。
重难点
活动
准备
1.请幼儿收集自己在旅游中拍摄的各种图片、书籍、地图、光盘及旅游用品。
2.教师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准备旅游用背包、帽子、鞋子、照相机、水壶和药品及自己在旅游中拍摄的照片和录像带等;供幼儿游戏使用的表示各地的标直志牌。
照相机:可以将优美的景色拍成照片,带回家独自欣赏或者与朋友共同分享;还可以将自己和美丽的风景一起拍下来,留下旅游的纪念。
望远镜:可以欣赏远方的美景和事物。
旅游帽:可以遮阳,还可以让别人更容易找到你。
水壶:可以携带旅游中的饮用水。
4、引导幼儿思考旅游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和可能发生的事故。
让幼儿知道,旅游中容易走散;容易因乱吃乱喝或休息不好而生病;容易失足而摔伤等。因此和家长一起外出旅游时一定要紧跟家长和熟人,不能独自行动;也不要乱吃东西,乱喝不洁净的水;不要接近危险的地方;坐车时不能将头、手伸出车外.......
课后
反思
榔坪镇中心幼儿园教师备课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去旅游说课稿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我们去旅游》(口语交际)说课稿
说教材:
《我们去旅游》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这一话题围绕本组课文“祖国多么伟大”的专题而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中要求学生:“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意见。
”进入二年级的各次口语交际训练,要努力达到“阶段目标”要求。
本次训练,要注重创设情境,鼓励学生敢说,乐意说;同时学会倾听,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主要内容;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依据教材以及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我确定了本次口语交际的目标如下:
1、积极参与交际,轮流当导游,给大家清楚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
2、在交流中,学会倾听、提问,感受乐趣。
3、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能积极参与交际,感受交际的乐趣。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各地的风景名胜图片。
2.同学们搜集的祖国各地风景名胜的资料。
说教法:
1.通过欣赏祖国的风景名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景点名称,激起了学生谈话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旅游见闻,为下面的小组交际活动做铺垫。
2.学生带着目的去看动画片,能更加集中注意力观察他所要扮演的角色。
3.通过观看教师表演,学生对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觉得更具体,从而更好地进行口语交际,乐于交际。
说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祖国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名胜,很多游客都喜欢去那里
旅游,把美丽的景色拍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多媒体出示祖国名胜的图片(配上音乐)
2.这节课,我们就自由组成“旅游团”,轮流当“导游”,向大家介绍
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
(板书课题)
二.明确要点
1、师:原来我们班有这么多的孩子爱去旅游,旅游的时候,一般都会
有一个哥哥或姐姐带着我们去参观的,那个人是——板书:导游!那跟着导游去参观的人就是——板书:游客!
2、马上打开课文57页,自由读读口语交际《我们去旅游》的要求,看
看你读懂了什么?
3、读懂了要求,还要清楚地知道:导游和游客是怎么做的你想当导游
还是游客呢
老师准备了一个动画片,请你们认真看。
(同学们认真看)
听清楚导游是怎么说的游客是怎么说的
师:动画片里的游客是怎样做的?
生:要仔细听导游的介绍、、、、
生:游客可以问问题、、、、
对,游客可以提问。
你还记得刚才的小游客问了什么问题吗?
同学们,在参观的时候,如果你有疑问可以(指板书)向导游提问,如果没有疑问就要<指着板书认真倾听>
师小结:现在,你们明白了当导游、当游客要怎样做了吗?
四、师生演练
1、现在,老师特别想当导游,向游客介绍我知道的景点——胜溪湖森林公园,
(师戴上帽子,拿着旗子当导游,请3个学生当游客)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胜溪湖森林公园,这里的景色可美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吧:这里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湖,湖水很清,湖里养了许多美丽的鱼。
公园里还有亭子,我们可以爬上去看风景。
公园其他的景色也很美,你们可以自由参观。
2、学生自由分组组成“旅游团”轮流当导游和游客,练一练,评一评。
3、小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每组选代表出来表演,表演过程中,师参与当游客,要是扮演游客的学生不懂得提问,老师可以做示范提问——导游姐姐,这里最吸引人的什么呀?
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演的可起劲了,刚才演了导游的同学举手,说说当导游要怎么做刚才当游客的同学举手,你也来说说当游客该怎么做
教学反思
本节口语交际课教学设计,遵循了“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双向互动”、“情境教学”原则,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开动脑筋,发挥想像力,大胆而无拘束的畅谈,培养了学生倾听、表达的能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教学中我注重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要把握好“听”的环节《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在本节课上,我较强调对学生“听”的要求。
先通过平等交谈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起学生谈话的兴趣。
后放视频介绍,让学生进一步领略山川美。
而后,在评价他人能抓住同学在介绍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价。
2、要重视“情境”的创设口语交际是在特定情境中发生的一种交际现象,它具有情境性特征。
因而,创设具体的情境,是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先决条件。
正是基于此,在这一堂口语交际课上,我也试着去创设情景,如并试着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在生动的情境中展开交际。
3、要实现“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这就指明了“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
是指学生在生与生、生与师的口语交流实践中,相互启发、相互促
进、相互补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动态过程。
所以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就是口语交际的主要方法。
如一个景点,有的学生去旅游过,有的没有去过。
教学时注意不能把话语权只给去游过的同学,而应该思考如何让没有去的同学也有话说。
我们可以让去过的同学当“导游”介绍该景点的景色,没有去过的同学组成“游客”听介绍问情况,实现互动;然后换一个景点,也许原来当“游客”的人就去过这个地方,他便转为了“导游”。
我们要尽力让“导游”“游客”互换角色,让全体学生都充分互动。
其次,可以进行“游风光发布会”,比谁介绍得美,同时组织“最佳游客”评选活动,比谁听得清,复述好,让每个学生都是谈话主体,都是交流的主动者,使全体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都得到训练,水平都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