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合集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 评估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 评估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一、引言行政事业单位是以公益性为主要目标,执行政府职能并服务于社会的组织。

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有效管理和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本评估报告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进行评估分析,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二、评估方法评估方法采用风险评估矩阵法,即依据行政事业单位特点,将内部控制风险进行分类,然后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出现频率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

三、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结果根据评估方法,我们将内部控制风险分为财务管理风险、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信息技术管理风险、规章制度执行风险、工程项目管理风险、资产管理风险、安全管理风险等七大类。

以下是对各类风险的具体评估结果:1.财务管理风险财务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流程中,包括会计核算、财务报告、资金管理等环节。

评估结果显示,财务管理风险较低,主要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具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财务人员素质较高,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等因素的影响。

2.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人员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

评估结果显示,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较低,主要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招聘程序合规,员工培训计划健全,并且实行绩效考核机制。

3.信息技术管理风险信息技术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信息系统安全、数据完整性等方面。

评估结果显示,信息技术管理风险较低,主要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具有专业的信息技术部门,建立了门户网站和内部信息系统,并且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

4.规章制度执行风险规章制度执行风险主要体现在管理制度是否得到落实执行。

评估结果显示,规章制度执行风险较低,主要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加强了对执行情况的监督。

5.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工程项目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项目管理、工程质量等方面。

评估结果显示,工程项目管理风险较低,主要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了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并且质量验收程序严格。

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3篇

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3篇

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3篇风险,就是指某种特定的危险事件(事故或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产生的后果的组合。

通过风险的定义可以看出,风险是由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组合而成的,一是该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即危险概率;二是该危险事件发生后所产生的后果。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1篇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和单位《内部控制实施办法》有关规定,我们组织开展了对单位各部门的风险评估活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风险评估活动组织情况(一)工作机制本次风险评估活动,是在局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财务室具体组织实施的。

为完成工作,经局领导同意,财务室从办公室、思想政治和益维护科、移交安置科、优抚科、军休所、烈士陵园抽调相关工作人员组成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小组,专门从事此次风险评估活动。

(二)风险评估的范围本次风险评估所涉及的业务范围分为:单位层面风险和业务活动层面风险。

1.单位层面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组织架构风险:单位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部门职责不清晰、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情况导致的风险;1 / 11经济决策风险:单位经济活动决策机制不科学,决策程序不合理或未执行导致的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单位岗位职责不明确、关键岗位胜任能力不足等导致的风险。

2.业务活动层面风险。

本单位经济活动业务层面的风险主要包括预算管理风险、收支管理风险、政府采购管理风险、资产管理风险、建设项目管理风险、合同管理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3)风险评估的程序和方法1.风险评估程序。

在本次风险评估活动中,风险评估小组首先研究制定了风险评估工作方案,明确了风险评估的目标和任务;其次,组织召开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动员会,对风险评估活动进行动员和安排。

要求各部门进行自查,找出风险点,研究整改措施,并将自查情况上报风险评估小组。

再次,风险评估领导小组根据各部门自查情况,选择重点部门和自查风险点少的部门进行重点检查,同时对其他部门进行快速检查;最后,根据各部门自查、现场检查工作底稿和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风险分析,编写风险评估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中,首先得明白什么是内部控制。

它就像一个坚固的护城河,能保护单位的资源不被损耗,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想象一下,没有内部控制,单位就像一艘失去方向的船,随波逐流,风险四伏。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得从多个角度去审视。

第一,得看看现有的控制措施。

是不是足够健全?比如,财务报表的准确性、资产的管理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单位的运营。

别小看这些细节,它们可能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然后,我们要调查人员的责任意识,大家是否清楚自己的职责?如果每个人都像是自由泳,难免会出现“撞墙”的情况。

接下来,得评估潜在风险的来源。

我们常说“未雨绸缪”,在这个过程中,识别风险至关重要。

市场环境变化、调整、技术革新,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点。

我们得像侦探一样,仔细搜寻蛛丝马迹,把可能影响单位的因素都一一列出。

越早发现,越能有效应对。

此外,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也非常关键。

理论上的完美设计如果没有人去执行,那就像纸上谈兵。

我们得观察实际操作中的细节,看看是否存在漏洞。

比如,审批流程是否高效?是否存在“人情关”的现象?这些都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

再说说培训和意识提升。

没有员工的支持,内部控制就像一纸空文。

组织定期开展培训,让大家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只有每个人都齐心协力,才能把控好风险。

通过互动式的培训,增加员工的参与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最后,评估报告得总结出几个关键点。

第一,当前的内部控制措施存在哪些不足?第二,哪些风险是需要优先解决的?第三,未来的改进方向在哪里?这些都能帮助单位更好地规划和调整策略。

总结来说,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就像是给单位做一次全面的体检。

通过细致的分析和深入的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为单位的发展铺平道路。

只要我们始终保持警惕,及时调整,就能在风险中找到机会,让行政事业单位在风云变幻的环境中稳步前行。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风险评估报告范文一、前言。

各位领导和同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咱们单位内控制度的风险评估情况。

这就像是给咱单位的健康状况做个体检,看看有没有啥隐藏的小毛病或者大隐患。

二、单位内控制度概述。

咱们单位的内控制度啊,那可是涵盖了各个方面,从财务管理到人事管理,从采购流程到项目执行。

这制度就像是一个大网,把单位的各项活动都给罩住,想要规规矩矩地运行,就得按照这网的规则来。

三、风险评估的目的和范围。

# (一)目的。

咱做这个风险评估呢,主要就是想找出内控制度里可能存在的漏洞。

就好比家里有个篱笆墙,咱得看看有没有哪里破了个洞,会让不好的东西跑进来或者好东西跑出去。

这样就能提前预防问题,让单位运行得更顺畅,资源利用得更合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 (二)范围。

这次评估的范围可不小,几乎把单位所有重要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都给包括进去了。

从日常的办公用品采购,到大型项目的招投标,从员工的考勤管理,到单位资产的清查盘点。

只要是和单位运营有关系的,我们都没放过。

四、风险评估的方法。

咱可不是瞎评估的,那是有一套方法的。

# (一)文档审查。

首先就是把单位现有的内控制度文档都翻出来,仔仔细细地看。

就像侦探查案一样,看看这些制度在纸面上有没有啥不合理的地方,是不是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比如说,在财务报销制度里,有没有明确规定什么样的发票可以报销,报销的流程是不是太繁琐或者太简单。

# (二)访谈。

光看文档还不够,我们还和各个部门的同事进行了访谈。

这就像是聊天一样,问问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是怎么执行这些制度的,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或者觉得不合理的地方。

比如说,采购部门的同事就跟我们抱怨说,有时候紧急采购的流程太复杂,导致工作延误。

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啊。

# (三)流程分析。

我们还对单位的各项业务流程进行了分析。

画了好多流程图,看看每个环节是不是衔接得很好,有没有哪个环节特别容易出问题。

就拿项目招投标来说,从项目立项、发布招标公告、开标、评标到最后的合同签订,这一长串的流程,只要有一个小环节没处理好,就可能会有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风险评估范文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风险评估范文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风险评估范文一、引言。

咱行政事业单位啊,就像一艘大船,在各种事务的大海里航行。

内控呢,就是保证这艘船稳稳当当前进的舵手,而风险评估就是提前看看路上有没有暗礁啥的。

今儿咱就来唠唠这事儿。

二、单位概况。

咱们单位那可是承担着不少重要的职能呢。

从给老百姓办事儿,到管理各种公共资源,那是忙得不亦乐乎。

单位里有好几个部门,像办公室管日常事务,财务科管钱袋子,业务部门负责具体的服务或者项目执行。

每个部门都像是船上的一个小舱室,都有自己的活儿要干。

三、风险评估的范围。

1. 预算管理方面。

这预算啊,就像咱每个月的家庭开销计划。

可不能乱了套。

风险就是预算编制不合理,要么编得太大,钱花不完浪费了;要么编得太小,事儿干到一半没钱了,那可就抓瞎了。

比如说去年,有个项目预算编的时候没考虑周全,结果执行到一半,发现材料涨价了,预算不够,只能到处找钱或者削减项目内容,搞得大家都很狼狈。

2. 收支管理方面。

收入这块儿呢,就怕该收的钱没收齐。

像一些行政事业性收费,要是工作人员疏忽了,少收或者漏收,那可不行。

支出方面就更复杂了,什么公款吃喝、乱发补贴这些违规的事儿得防着。

还有就是正常的支出如果审批流程不严格,那钱就可能像流水一样哗啦啦地没了。

我就听说以前有个单位,办公用品采购没有严格的审批,结果有人一下子买了好多根本用不上的东西,钱就这么打水漂了。

3. 资产管理方面。

单位里的资产那可都是宝贝,不管是办公用品、办公大楼还是那些专业设备。

风险就是资产登记不清,今天这个东西不知道去哪儿了,明天那个设备找不到责任人了。

就像家里的东西乱放,要用的时候找不到一样。

而且资产的折旧计算如果不对,那财务报表上的数据就不准确,就像你给家里算账,东西值多少钱都算错了,那肯定不行。

4. 政府采购方面。

政府采购那是个大事儿,涉及的金额往往不小。

要是采购过程不规范,那这里面的猫腻可就多了。

比如说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招标,或者和供应商勾结,买高价低质的东西。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1. 引言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保障单位运转正常、有效使用资源并达到既定目标的重要机制。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管理需求的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内部控制风险。

本报告旨在全面评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

2. 内部控制概述内部控制是指单位管理层通过设立合理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等措施,有效管理和控制单位的各种风险,确保单位实现目标的过程。

3. 风险评估方法为了全面评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本次评估采用了以下方法:3.1 风险识别:通过对单位内部各个环节、流程和职能进行全面调研,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3.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点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其对单位运营目标的可能影响。

3.3 风险定级:根据风险的潜在影响和可能发生的概率,对风险进行定级,确定优先处理的重点风险。

3.4 风险控制建议:针对各类风险,提出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降低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

4. 风险评估结果根据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的全面调研和分析,本次评估得出以下风险评估结果:4.1 人员管理风险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大量的员工和复杂的人事关系,人员管理风险成为重要的内部控制风险。

建议加强人事管理,规范招聘、晋升和离职流程,并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4.2 财务管理风险财务管理风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营具有重要影响。

建议加强预算编制与执行的监督,优化财务流程,并制定严格的审批程序和财务报告制度。

4.3 信息技术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成为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的重要问题。

建议加强信息技术管理,建立健全的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并加强对系统和数据的监控和保护。

4.4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风险行政事业单位在采购和供应链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合同履行和供应商管理等。

建议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加强对供应商的考核和监督,并加强合同管理和履约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报告(6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报告(6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报告(6篇)第一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根据市社保局《关于转发省社保中心〈开展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工作检查评估的通知〉的通知》(赣市社险字__号)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检查评估小组,认真自查评估,现就自查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自查情况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工作,是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的本质要求,也是规范经办机构各种行为,实施自动防错、查错和纠错,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重要手段。

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我局从社会保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出发,形成了一套事事有复核、人人有监督,行之有效、科学规范的社保工作内控制度和业务流程,建立对社保基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机制。

1、合理设置岗位,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内部制衡机制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不相容岗位不能一人兼任的原则,设置了财务、业务、稽核和待遇审批等部门。

在各部门内部再进行岗位细分,财务部门要求会计与出纳分设,业务部门要求设立业务受理、复核、系统管理员等岗位,待遇审批部门要求设立受理、复核岗位,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形成责任明确,相互制约的内部制衡机制。

突出加强对资金结算过程的监督。

一是靠财务部门内部的监督,出纳经手的每一笔资金收付业务必须经另一财务人员复核,每天下班前,另一财务人员对出纳当天收缴的社会保险费存入开户银行的情况要再次进行复核;二是靠对账制度来约束,每天、每月、全年都要进行对账,业务部门每天开出的票据与财务部门实际收到的资金核对一致,不一致的查明原因及时解决,月份、年度终了,财务和业务部门分别由不同的人员核对月份和年度发生额,确保月发生额与当期日发生额累计数核对一致;三是靠内部稽核来监督,充分发挥稽核部门职能作用,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社保基金的运行进行稽核,提出稽核意见和改进建议,促进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

形成了对社保基金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

2、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建立组织严密、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按照既高效、便捷又安全、严密的原则,建立涵盖社保基金从进口到出口,涉及财务、业务、待遇、稽核等各部门的。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材料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三篇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材料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三篇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材料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三篇第一篇: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材料一、准备工作继三月中旬,县财政局组织召开全县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动员大会,对全县贯彻实施《内控规范》工作做动员部署后,我局制定了长岭县卫生局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工作方案,成立了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本局贯彻实施内控工作方案、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监督指导工作开展。

二、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目标和原则(一)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1、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是由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和全体职工实施的、旨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单位可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服务目标所制定的政策和程序。

我局内部控制的目标是:(1)合法性----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合法合规(2)安全性----资产安全(3)可靠性----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4)效率性----提高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效果(5)风险防范----排除障碍实现单位发展战略2、我局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因为,在内部控制程序的所有环节中,有一个环节没有发挥作用,所有起作用的环节,也会变得无用。

(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行业、规模、性质、所处地域、组织形式等不同,高风险领域不同。

内部控制不能防范所有风险,但要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防范颠覆性风险。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臵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内部控制的核心思想是权力平衡,制约对象是权力,权力分配合理,约束适当是内部控制的难点。

内部控制过于复杂会影响效率,风险大的业务,首先是防范风险,其次才是兼顾运营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报告摘要:本次评估报告是针对某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和降低风险。

1. 评估目的和方法本次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对其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

评估方法主要包括调查问卷、现场检查和数据分析等。

2. 评估结果经过评估,我们发现以下几个主要的风险问题:-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包括制度设计不合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内部控制效果不佳。

- 人员风险:存在一些关键岗位人员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 信息系统风险: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包括网络安全问题、数据保护问题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信息泄露和损害。

3. 建议和措施针对以上评估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和措施:-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关键岗位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其工作责任心,以提升内部控制水平。

- 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包括定期漏洞扫描、加强防火墙设置、加强数据备份和恢复等,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4. 评估结论本次评估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行政事业单位全面了解内部控制的风险状况,并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人员培训和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降低风险,确保组织的安全稳定运行。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范文一、前言。

各位领导和同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咱们单位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情况。

这就好比给咱们单位的运行健康状况做个体检,看看哪里可能存在小毛病,得提前预防预防。

二、单位基本情况概述。

咱这事业单位啊,那可是在[成立年份]就成立了,这么多年风风雨雨,一直承担着[主要职能概述]的重要使命。

目前,单位设有[列举几个主要部门]等部门,员工总数大概有[X]人,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都各司其职,努力让这个大家庭运转得稳稳当当。

三、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1. 评估团队。

我们这个评估团队那可是从各个部门抽调的精英组成的。

有财务部门的“数钱小能手”,他们对数字特别敏感,一眼就能看出财务数据里的不对劲;还有业务部门的“实干家”,他们对日常业务流程那是门儿清,知道哪里容易出岔子;再有就是咱们办公室的“万事通”,组织协调能力超强,确保整个评估过程顺利进行。

大家凑在一起,就像复仇者联盟一样,各显神通。

2. 评估方法。

我们用了好几种方法来进行评估呢。

首先是问卷调查法,就像在街上做民意调查一样,给各个部门的同事们发问卷,问问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觉得哪些环节可能存在风险。

然后是访谈法,跟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和关键岗位的同事坐下来好好聊聊天,听听他们的亲身经历和看法。

最后还结合了文档审查法,把单位的各种规章制度、业务流程文档拿出来,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看看有没有漏洞。

四、风险识别与分析。

1. 预算编制风险。

咱们的预算编制有时候就像猜谜语一样,不是特别精准。

各部门在申报预算的时候,有时候会高估或者低估自己的需求。

高估了呢,就会造成资金闲置,这些钱躺在账户里睡大觉,多浪费啊;低估了呢,到时候项目进行到一半没钱了,那就像汽车开到半路没油了一样,只能干着急。

这主要是因为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对项目的详细规划不够。

2. 财务报销风险。

财务报销这个事儿啊,就像一场“猫鼠游戏”。

有些报销凭证不规范,比如说发票开得不清楚,或者缺少必要的签字。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一、概述本报告对XX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控风险评估,以确保其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风险问题,保障单位的正常运转和合规运营。

二、评估内容1.内控制度及政策评估本次评估包括对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政策进行审核和评估,确定其是否完备、适用性并与外部环境相协调。

2.评估流程对单位的内控流程进行评估,包括制定目标和策略、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资源调配、信息反馈、监督审计等环节,以确保内控流程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3.风险识别与评估通过调查访谈、资料分析和现场检查等方式,对单位的各项业务和运作环节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包括财务、人力资源、采购、信息技术等方面的风险,并评估其对单位的影响程度和概率。

4.内部审计评估评估单位内部审计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包括审计计划、操作流程、人员素质、报告反馈等方面的评估,以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有效性。

三、评估结果1.内控制度及政策评估内控制度及政策完备,与单位的外部环境相协调,但存在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的问题,例如对采购过程的管控、财务流程的审批等方面。

2.评估流程单位的内控流程完整,但存在操作流程不规范、沟通不及时等问题,需要加强对流程的管理和监督。

3.风险识别与评估单位对财务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相对较好,但对信息技术和采购等方面的风险认识不足,建议加强对这些领域的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

4.内部审计评估单位内部审计体系建立较好,但对审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存在不足,没有较好地发挥出其应有的检查和监督作用,建议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和指导。

四、改进建议1.完善内控制度及政策将制度与政策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并对采购过程的管控、财务流程的审批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

2.加强评估流程管理加强对内控流程的监督和管理,完善操作流程和沟通机制,确保流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加强风险识别与评估加强对信息技术和采购等领域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确保单位的安全稳定运行。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为了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健运行,开展内部控制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内部控制管理涉及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风险防范、管理效率的提升以及对内审和外部审计的支持等多项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评估是对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估,其目的是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一个评估行政事业单位是否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有效方式。

一、评估目标1. 确定管理目标:评估的目标应是确定当前的管理情况,并确定改进措施。

2. 确定评估方法:评估方法应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和管理结构,确定评估现场调查、文件分析、信息收集等评估方法。

二、评估范围1. 内控体系建设:评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流程、制度、文化等方面。

2. 业务流程:评估评估行政事业单位的各类业务流程和所涉及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备合理。

3. 组织结构、人员和文化:评估行政事业单位的组织效率、人员素质和企业文化等方面。

1. 制度设计:评估行政事业单位是否具备完备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各项制度是否科学完备,流程是否简明明了,是否存在系统性的漏洞。

2. 操作实施:评估行政事业单位的操作流程是否规范化,各部门是否按照制度要求运作,各项流程是否操作实施。

3. 管理机制:评估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是否完善,管理效果是否明显,是否存在管理盲区和死角。

4. 监督检查:评估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机制是否完善,内部和外部监督的力度大小,监督的频次和范围是否适当。

四、评估流程1. 筹备阶段:准备评估文件,阐述评估目标,确定评估的任务和范围。

2. 现场调查:查阅行政事业单位的文件、资料、观察业务流程,收集评估信息。

3. 报告编写:根据评估得到的具体问题和建议,编写一份全面的评估报告,建议改进方案。

4. 撰写专家论证:安排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论证,确保评估的质量和可靠性,进一步优化评估报告。

5. 交付阶段:提交报告给行政事业单位,定期对改进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一、引言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防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是识别、分析和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潜在风险的过程,通过评估可以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依据。

二、评估目的和依据(一)评估目的本次评估旨在全面了解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议,以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评估依据本次评估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及单位内部制定的相关制度和流程。

三、评估范围和方法(一)评估范围涵盖了单位的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主要业务领域。

(二)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文件审查等多种方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评估证据。

四、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名称成立于成立时间,是一家单位性质的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职责包括列举主要职责。

单位下设部门设置等部门,现有在职人员人数人。

五、内部控制现状评估(一)内部环境1、单位治理结构单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但在决策机制方面,存在部分决策程序不够规范,决策过程的透明度有待提高。

2、组织文化单位注重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但在创新和风险意识方面相对薄弱,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3、人力资源政策单位在人员招聘、培训、考核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制度,但在人才激励机制和岗位轮换制度方面还不够完善,可能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业务能力的提升。

(二)风险评估1、风险识别单位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风险,如预算执行风险、资产管理风险等,但对于新兴业务和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关注不足。

2、风险分析在风险分析方面,单位缺乏科学的风险分析方法和工具,难以准确评估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风险评估报告范文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风险评估报告范文一、前言。

各位领导和同事们!今天咱来唠唠咱们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风险评估这事儿。

就像给咱单位的管理体系来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看看哪里可能有点小毛病,得提前预防或者赶紧治疗。

二、评估范围和目标。

1. 范围。

咱们这次的评估可是涵盖了单位的各个角落,从财务部门的钱袋子管理,到各个业务部门的日常工作流程,再到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管理等。

只要是和单位正常运转、资源利用、目标达成相关的,都在咱的评估范围内。

就像翻遍家里的每个抽屉,看看有没有被遗忘的宝贝或者隐藏的小麻烦。

2. 目标。

主要目标就是找出那些可能影响单位稳定发展、导致资源浪费或者违背法律法规的风险点。

就好比要提前发现路上的坑洼,别等车陷进去了才着急。

咱们希望通过这次评估,让单位的内控制度更加完善,就像给单位穿上一套合身又结实的铠甲。

三、评估方法。

1. 文档审查。

咱先把单位现有的各种规章制度、操作手册、业务流程文档等都拿出来,像查字典一样仔细查看。

看看这些书面的东西有没有漏洞或者自相矛盾的地方。

这就好比检查房子的设计图纸,要是图纸本身就有问题,房子盖起来可就麻烦了。

2. 访谈调查。

然后呢,和各个部门的同事聊天,从领导到普通员工都不放过。

问问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有没有遇到什么觉得不合理或者可能有风险的情况。

这就像是找街坊邻居打听消息,有时候他们能告诉我们很多实际发生的、但在文档里看不到的事情呢。

3. 流程观察。

还去各个部门实地观察他们的工作流程。

看看实际操作和书面规定是不是一致的。

这就好比看厨师做菜,看他是不是按照菜谱来的,如果不是,那做出来的菜可能就不是那个味儿了,而且可能还会有食品安全风险呢。

四、风险评估结果。

# (一)财务风险。

1. 预算管理方面。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有些部门的预算估计过于乐观或者没有充分考虑到可能的变化。

就像出去旅游只带了夏天的衣服,结果到了地方发现下雪了,钱不够花啊。

这可能导致预算超支或者资金分配不合理。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风险评估报告一、引言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其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对于保障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防范风险,提高管理水平,我们对单位名称进行了内控风险评估。

二、评估目的和范围(一)评估目的本次内控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识别和评估单位名称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建议,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单位的运行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

(二)评估范围本次评估涵盖了单位名称的组织架构、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等方面。

三、评估方法和依据(一)评估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文件审查、实地观察等多种方法,对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二)评估依据本次评估依据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四、单位基本情况单位名称成立于成立时间,是一家单位性质的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承担主要职责和业务范围。

单位现有职工人数人,内设部门名称等部门。

五、内部控制现状评估(一)组织架构1、单位设置了较为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但存在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畅的问题。

2、决策机制不够完善,部分重大决策缺乏充分的论证和集体讨论。

(二)财务管理1、财务管理制度较为健全,能够规范财务收支行为,但在预算编制和执行方面存在不足,预算执行率较低。

2、财务核算不够准确,存在会计科目使用不当、财务报表编制不规范等问题。

3、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对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三)资产管理1、资产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但资产清查和盘点工作不够及时,存在资产账实不符的情况。

2、资产购置和处置程序不够规范,部分资产未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四)业务流程1、各项业务流程基本明确,但存在流程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部分业务环节存在重复劳动。

2、业务流程的风险控制点设置不够合理,对关键环节的风险防范措施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风险评估的目的在于识别、分析、评价可能影响单位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

比如说,财务管理中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资金流动就可能出现问题。

这就像是船在大海上航行,风浪一来,船员必须得掌握好方向盘,才能安全到达目的地。

1.1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内部控制不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更是为了防范风险。

就像“防患于未然”一样。

每个单位都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确保所有流程都透明、高效。

这样才能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风险识别的步骤。

首先,咱们得明确哪些是关键领域。

比如,财务报表的真实性、采购过程的透明度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然后,和各个部门沟通,了解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1 风险评估的工具。

我们可以用一些常见的工具来帮助我们,比如SWOT分析、PEST分析等等。

这些工具就像是放大镜,让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潜在的风险。

同时,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换句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2 风险分析的维度。

风险分析不仅要看概率,还得考虑影响程度。

就像一场比赛,有些对手看似威胁不大,但一旦犯错,后果可就不堪设想。

需要对各种风险进行量化,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制定应对措施。

2.3 风险响应策略。

应对风险,有时候要主动出击,有时候则要选择回避。

比如,面对某些高风险项目,可能需要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避免盲目投资。

这样的策略能有效降低损失,保护单位的利益。

3.1 风险监控机制。

风险控制并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就像种树,只有不断浇水、施肥,才能让树长得更壮。

在这个过程中,定期审查和调整内部控制制度非常关键。

3.2 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单位的文化氛围也会影响风险控制的效果。

鼓励员工积极报告问题、分享经验,能让单位在风雨来袭时更为团结。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

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

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一、准备工作我单位制定了本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方案,成立了贯彻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组,本单位贯彻实施内控工作方案、协调解决重大事项、监督指导工作开展。

二、目标和原则(一)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原则1、内部控制的目标(1)可靠性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2)效率性提高管理服务的效率和效果(3)风险防范排除障碍实现单位发展战略2、我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遵循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2)重要性原则(3)制衡性原则(4)适应性原则(5)成本效益原则3、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包括的要素:(1)内部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2)风险评估是行政单位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是行政单位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政策和方法,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

(4)信息与沟通是行政单位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单位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内部监督是行政单位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三、当前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 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控力度不够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情况由内部会计控制执行部门自行监督检查,导致监控力度不够,影响了内部会计控制作用的发挥。

2. 内部控制意识不强,执行力不够良好的内控意识是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

由于缺乏内部会计控制理念,对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够,不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系统的建设,简单地将财政的部门预算控制等同于内部控制。

虽建立了内控系统但不尽合理,生搬硬套,没有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甚至流于形式,弱于执行。

四、我单位内部控制薄弱的主要原因1. 内部控制观念淡薄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3.信息与沟通衔接不够4.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能适应内部控制工作的需要五、风险评估1、风险控制目标内部控制是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因而,风险控制是为实现组织的目标服务的。

事业单位风险评估报告

事业单位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评估报告为进一步加强单位内控风险防控预警工作,有效降低经济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单位情况开展风险评估。

管理层面:一、内控工作组织方面(一)确定了内部控制职能和牵头部门,成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等职能小组。

(二)单位内部控制小组成员由各部门主管及主要业务成员,建立各部门沟通协调机制。

风险点涉及:各部门二、内控机制建设方面(一)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是否有效分离。

(二)单位是否建立权责对等的岗位体系、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等机制。

(三)单位是否科学设置内控领导及工作小组职责是否分配合理。

分析点涉及:各部门三、内控管理制度方面单位是否建立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包含: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资产业务、建设项目业务、合同业务等。

四、关键岗位管理情况(一)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等机制是否建立健全,不适合轮岗的岗位是否建立完善了替代机制。

(二)关键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资质和胜任能力体系。

分析点涉及:各部门业务层面:一、预决算业务1、专业性较强或重大项目是否经调研或论证,可能导致项目目标与计划脱离实际无法执行。

2、项目申报与单位的职能、政策、年度目标及任务相脱离,可能导致各项工作无法得到预算支撑,影响单位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3、预决算编制程序、标准及公开示范执行。

4.绩效管理是否纳入预决算。

二、收支业务及财务管理1、本单位财务人员由领导亲友担任,致使领导及领导亲友侵吞、挪用公款。

2、总账、现金不分,财务印鉴、印章及票据一人保管,致使一些财务人员侵吞挪用公款及公款私存。

一把手直接管财务。

3、领导把关不严,甚至与财务人员勾结,进行虚报冒领或虚拟各种支出、套取公款进行侵吞或私分。

4、将一些收费、创收款等转入“小金库”,搞暗箱操作。

5、在教育经费预决算及拨付上,搞暗箱操作。

6、巧立名目乱收费:如向幼儿收取取暖费、空调费等。

7、以幼儿自愿项目为借口的变相收费:如园服费、作业本费、保险费、防疫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报告单位领导: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和单位《内部控制实施办法》有关规定,我们组织开展了对单位各部门的风险评估活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风险评估活动组织情况(一)工作机制本次风险评估活动,是在单位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财务科具体组织实施的。

为完成工作,经单位领导同意,财务科从办公室、人事科、监察室抽调相关工作人员组成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小组,专门从事此次风险评估活动。

(二)风险评估范围1、本次风险评估所涉及的业务范围分为:单位层面风险和业务活动层面风险。

①单位层面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组织架构风险:单位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部门职责不清晰、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情况导致的风险;经济决策风险:单位经济活动决策机制不科学,决策程序不合理或未执行导致的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单位岗位职责不明确、关键岗位胜任能力不足等导致的风险。

②业务活动层面风险。

本单位经济活动业务层面的风险主要包括预算管理风险、收支管理风险、政府采购管理风险、资产管理风险、建设项目管理风险、合同管理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2、本次风险评估所涉及的部门范围主责部门: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

配合部门:财务科、办公室、人事科、监察室等相关部门。

(三)风险评估的程序和方法1、风险评估程序本次风险评估活动,风险评估小组先研究制定了风险评估工作计划,明确风险评估的目标和任务;其次组织召开了由各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动员会,对风险评估活动做出了动员和安排,要求各科室先进行自查,查找风险点,研究整改措施,向风险评估小组汇报自查情况;再次,风险评估领导小组根据各科室的自查情况,选择关键科室和自查风险点少的科室进行重点检查,对其他科室也进行了快速检查;最后,根据各科室自查情况和现场检查的工作底稿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风险分析,组织编写风险评估报告。

2、风险评估方法本次风险评估活动,采用了风险清单法、文件审查、实地检查法、流程图法、财务报表分析法以及小组讨论和访谈等方法以识别风险;采用了概率分析法、情景分析法和风险坐标图法以分析风险。

(四)收集的资料和证据等情况支持本风险评估报告的主要有风险评估工作底稿,相关文件、会计凭证、账本复印件,以及各科室的自查情况等。

二、风险评估活动发现的风险因素(一)单位层面风险因素单位的部分内控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没有定期轮岗(风险点A1)。

(二)业务层面风险因素1、单位预算未分解下达至各科室及业务部门,可能导致预算权威性不足,执行力不够(风险点B1);2、单位未按规定建立票据台帐,不符合财务管理要求(风险点B2);3、单位支出事项未严格按照审批权限执行,不符合收支业务管理制度要求(风险点B3);4、单位在部分资产采购时未严格按规定填写政府采购计划申请表,仅用供货方清单代替,不符合政府采购业务管理制度(风险点B4);5、单位未按规定定期对的货币资金、固定资产进行核查盘点,不符合资产业务管理制度(风险点B5)。

三、风险分析 1、单位总体风险水平根据风险评估表对单位各个层面风险进行打分评价,单位总体风险水平为25.98(风险最高100分),属于偏低水平。

2、重要和重大风险因素经对以上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以上所列风险因素根据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列表如下:0 20% 100%四、关于应对风险的措施建议1、严格落实关键岗位人员轮岗制度.2、财务部门根据同级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和单位内部各业务部门提出的支出需求,将预算指标按照部门进行分解,并下达至各业务部门。

2、票据专管员严格按照票据管理制度建立票据台帐。

3、加强对各项支出业务的审查,严格按照审批权限执行并收集相关的原始资料。

4、严格按照批准的政府采购预算和财政专项资金项目预算的编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内,编制《政府采购计划申请表》,并按验收方案及时组织验收,填写《政府采购货物验收单》。

特此报告财务科 xx年月日风险评估(1)第一节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风险是指组织在未来经营中面临的、可能影响其经营目标实现的所有不确定性。

风险又分为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

固有风险是指在管理当局未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组织所面临的风险;而剩余风险则是在管理当局进行风险应对之后所残余的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上的任何主体都面临着各种外部和内部的风险。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外部风险行政事业单位是在一定的 __环境中履行自身的社会管理职能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其面临以下风险:1. 法律政策风险。

2. 经济风险。

3. 社会风险。

4. 自然灾害、环境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以及其他因素产生的风险。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风险因素行政事业单位经济面临以下内部风险:1. 管理风险2. 道德风险3. 财务风险4. 营运安全、员工健康、环境保护等安全环保因素以及其他因素产生的风险。

第二节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组织及时识别、系统分析运行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并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内部控制中的风险评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此处的风险评估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了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即设置目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

就行政事业单位而言,风险评估是指内部控制应该能够有效防范和遏制履行其职责和自身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风险,或者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和程度之内。

管理者要对单位的外部风险进行评价和分级,并了解风险变化的情况;各职能部门应通过每月的管理服务活动分析向管理层汇报其所了解的风险并提出风险管理方案。

管理层应建立一定的监控和沟通机制,使业务部门将其在日常管理中意识到的内部风险向管理层及时汇报并提请其注意;同时,内部审计应采用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方法,对单位和个人进行高层次风险评估,从策略管理机制、核心业务流程以及资源管理机制等方面对单位的业务流程风险,尤其是内部风险进行评级,并取得适当管理层的确认。

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是一个持续反复的过程,一次风险评估并不能一劳永逸。

课堂练习 [多选]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是一个持续反复的过程,一次风险评估并不能一劳永逸。

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包括()。

A.识别组织面临的各种风险B.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C.确定组织承受风险的能力D.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显示本题答案答案:ABCD【答案】ABCD1.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单位层面的风险评估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情况。

(2)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

(3)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

包括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

(4)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

(5)财务信息的编报情况。

(6)其他情况。

2.单位进行经济活动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预算管理情况。

(2)收支管理情况。

(3)政府采购管理情况。

(4)资产管理情况。

(5)建设项目管理情况。

(6)合同管理情况。

(7)其他情况。

【案例】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推进源头治理腐败【案例启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采取的通用收付方式,也是我国财政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

它能实现对财政预算执行全过程资金流的控制、监督和信息及时反馈,改变财政资金多环节拨付、多户头存放的弊端。

在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过程中,主管部门认为,既然建立了国库支付中心,就没有必要成立财务结算中心,要求以国库支付中心取代财务结算中心。

珠海等地的一些同志认为,财务结算中心与国库支付中心并不矛盾,前者是政府的“大会计”,后者是政府的“大出纳”,会计改革与预算改革、国库改革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三个重要环节。

三者是相互联系、互为依靠、优势互补的关系,配套改革、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最佳效益。

第三节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的内容一、目标设定风险总是与特定目标的实现相联系。

风险评估首先要设定目标。

设定目标是风险评估的前提条件。

风险是与目标伴随的,首先必须有目标,管理层才能对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进行识别。

目标包括单位整体层面的目标和业务层面的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在确定风险承受度时应当考虑的内容包括:①法律、经济方面的限制。

②控制程度。

③风险转移的可能程度。

④机会成本。

⑤成本和效益。

课堂练习 [多选]行政事业单位在确定风险承受度时应当考虑的内容包括()。

A.法律、经济方面的限制B.控制程度C.风险转移的可能程度D.机会成本显示本题答案答案:ABCD【答案】ABCD风险评估(2)二、风险识别风险识别实际上是收集有关损失原因、危险因素及其损失暴露等方面信息的过程。

风险识别作为风险评估过程的重要环节,主要回答的问题是:存在哪些风险?哪些风险应予以考虑?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些风险所引起的后果及严重程度如何?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哪些等。

行政事业单位在识别风险时,必须明确:1. 风险识别必须与目标联系。

2. 风险识别是一个持续性、反复的过程。

3. 进行风险识别时应当关注单位各个层面的风险。

单位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应当更关注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有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1. 行政事业单位在识别内部风险时,应当关注和考虑的因素包括:(1)管理层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源因素;(2)组织机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管理因素;(3)研究开发、技术投入、信息技术运用等自主创新因素;(4)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5)营运安全、员工健康、环境保护等安全环保因素;(6)其他有关内部风险因素。

上述因素的现状往往是风险存在的基础,上述因素的变动则往往会诱发新风险的产生。

2. 行政事业单位在识别外部风险,应当关注和考虑的因素包括:(1)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融资环境、市场竞争、资源供给等经济因素;(2)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法律因素;(3)安全稳定、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水平、消费者行为等社会因素;(4)技术进步、工艺改进等科学技术因素;(5)自然灾害、环境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6)其他有关外部风险因素。

上述因素实际上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管理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的变动必然会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和经营活动,有可能给单位带来新的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应选择适当的风险识别方法,保证风险识别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具体措施有:1. 建立科学的风险识别方法体系。

2. 对风险识别方法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

3. 利用历史事件。

4. 建立损失事件数据库。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风险评估时,既要考虑预期事项也要考虑非预期事项,对可能对组织存在重大影响的非预期的潜在事项和预期事项的风险都要进行评估;同时,既要考虑固有风险,也要考虑剩余风险。

三、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等进行描述、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重要性水平的过程,是风险评估的独立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