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 55-201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提高胶凝材料用量,降低水胶比,增加砼的密实度即可。
××××商混站试验室:××××××有限公司试验室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LH/W·B008-2011第A 版第1次修订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第64页共页颁布日期:2011年10月20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总则1.0.1 为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并且达到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所采用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除一些专业工程以及特殊构筑物的混凝土1.0.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普通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为 2000kg/m3~2800kg/m3的混凝土。
(在建工行业,普通混凝土简称混凝土,是指水泥混凝土)2.1.2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稠度(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维勃稠度可以合理表示坍落度很小甚至为零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维勃稠度等级划分为5个。
)等级维勃稠度(s)V0 ≥31V1 30~21V2 20~11V3 10~6V4 5~32.1.3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90mm的混凝土。
2.1.4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00mm~150mm的混凝土。
2.1.5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60mm的混凝土。
坍落度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
等级坍落度(mm)S1 10~40S2 50~90S3 100~150S4 160~210S5 ≥2202.1.6 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凝土。
2.1.7 抗冻混凝土: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凝土。
(均指设计提出要求的抗渗或抗冻混凝土)2.1.9 泵送混凝土: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样能达到抗渗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使用效果,只需提高胶凝材料用量,降低水胶比,增加砼的密实度即可。
××××商混站—胶凝材料(水泥与矿物掺合料按使用比例混合)28d 胶砂抗压强度无实测值时,可按下式计算:影响系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胶砂抗压强度(MPa )。
——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当缺乏实际统计选用(增加);——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
32.5 42.5 52.51.12 1.16 1.10 a b a b b f f ααs ce fγ• 2.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配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宜为25%~40%;硅灰掺量不宜大于10%;• 3.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kg/m3。
(水泥不大于550kg/m3,胶凝材料总量不大于600kg/m3)7.3.4 在试配过程中,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其中一个可为依据表7.3.3计算后调整拌合物的试拌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宜较试拌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
7.3.5 高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确定后,尚应采用该配合比进行不少于三盘混凝土的重复试验,每盘混凝土应至少成型一组试件,每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配制强度。
7.3.6 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宜采用标准试件通过试验测定;使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尺寸折算系数应由试验确定。
7.4.3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300kg/m3; •2.砂率宜为35%~45%; • 3.泵送混凝土的用水量与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之比不宜大于0.60;(删除内容)• 如果胶凝材料用量太少,水胶比大则浆体太稀,黏度不足,混凝土容易离析,水胶比小则浆体不足,混凝土中骨料量相对过多,这些都不利于混凝土的泵送。
7.4.4 泵送混凝土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应按下式计算:••T t —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mm ); •T p —入泵时要求的坍落度值(mm ); •ΔT —试验测得的预计出机到泵送时间段内的坍落度损失值(mm )。
JGJ_55-2011_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这是本次规程修订的重点之一。
3 基本规定(新增加)
3.0.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 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 要求;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 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 水率应小于0.2%。 •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建设工程中采用以干
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具有可操作性,应用情况良好。
补充:GB/T50476-2008 《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设计规范》环境类别与作用等级
3 基本规定(最小胶凝材料)
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 3.0.4的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 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的限制。
(在满足最大水胶比条件下,最小胶凝 材料用量是满足混凝土施工性能和掺 加矿物掺和料后满足混凝土耐久性的 胶凝材料用量)
2 术语、符号
坍落度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
等级 S1 S2 S3 S4 S5 坍落度(mm) 10~40 50~90 100~150 160~210 ≥220
2 术语、符号
2.1.6 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 凝土。 2.1.7 抗冻混凝土: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 凝土。 (均指设计提出要求的抗渗或抗冻混凝土) 2.1.9 泵送混凝土: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 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包括流动性混凝土和大流动性混凝土,泵 送时坍落度不小于100mm。)
最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5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2.当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无实测值时,公 式(5.1.1-2)中的fce值可按下式计算:
c——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
统计资料确定;当缺乏实际统计资料时, 也可按表5.1.1-2选用(增加); fce,g——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32.5 42.5 52.5 1.12 1.16 1.10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普通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为 2000kg/m3~2800kg/m3的混凝土。 (在建工行业,普通混凝土简称混凝土,是 指水泥混凝土) 2.1.2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小于 10mm且须用维勃稠度(s)表示其稠度的 混凝土。 (维勃稠度可以合理表示坍落度很小甚至为
2.1.11 胶凝材料: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 称。 2.1.12 胶凝材料用量: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矿物掺 合料用量之和。 (胶凝材料和胶凝材料用量的术语和定义在混凝土 工程技术领域已被广泛接受) 2.1.13 水胶比: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 质量比。(代替水灰比) 2.1.14 矿物掺合料掺量:矿物掺合料用量占胶凝材 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2.1.15 外加剂掺量:外加剂用量相对于胶凝材料用 量的质量百分比。 (11~15是新组建的术语和定义)
2 术语、符号
坍落度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
等级 S1 S2 S3 S4 S5 坍落度(mm) 10~40 50~90 100~150 160~210 ≥220
2 术语、符号
2.1.6 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 凝土。 2.1.7 抗冻混凝土: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 凝土。 (均指设计提出要求的抗渗或抗冻混凝土) 2.1.9 泵送混凝土: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 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包括流动性混凝土和大流动性混凝土,泵 送时坍落度不小于100mm。)
JGJ_55-2011_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普通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为 2000kg/m3~2800kg/m3的混凝土。 (在建工行业,普通混凝土简称混凝土,是 指水泥混凝土) 2.1.2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小于 10mm且须用维勃稠度(s)表示其稠度的 混凝土。 (维勃稠度可以合理表示坍落度很小甚至为
3 基本规定(修环境条件 最大水灰比 素砼 钢砼 预砼 一 二a 二b 三 —— 0.70 0.55 0.50 0.65 0.60 0.60 0.60 0.55 0.55 0.50 0.50 最小水泥用量 素砼 钢砼 预砼 200 225 250 300 260 280 280 300 300 300 300 300
2 术语、符号
坍落度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
等级 S1 S2 S3 S4 S5 坍落度(mm) 10~40 50~90 100~150 160~210 ≥220
2 术语、符号
2.1.6 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 凝土。 2.1.7 抗冻混凝土: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 凝土。 (均指设计提出要求的抗渗或抗冻混凝土) 2.1.9 泵送混凝土: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 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包括流动性混凝土和大流动性混凝土,泵 送时坍落度不小于100mm。)
补充:GB/T50476-2008 《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设计规范》环境类别与作用等级 环境类别与作用等级
3 基本规定(最小胶凝材料) 基本规定(
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 3.0.4的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 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的限制。
(在满足最大水胶比条件下,最小胶凝 材料用量是满足混凝土施工性能和掺 加矿物掺和料后满足混凝土耐久性的 胶凝材料用量)
JGJ 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3 基本规定
环境类别 一 二a 二b 条件 室内正常环境 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 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 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三
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玲地区冬季水位 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
四 五
海水环境 受人为或自然的慢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
2 术语、符号
2.1.10大体积混凝土:体积较大的、可能由胶 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导致有害裂 缝的结构混凝土。 • (大体积混凝土也可以定义为,混凝土结 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
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 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 产生的混凝土。)
2 术语、符号
3 基本规定(最大水胶比)
3.0.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控制水胶比是保证耐久性的重要手段,水胶
比是配比设计的首要参数)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不同环境条件的 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作了规定。 环境类别 一 二(a) (b) 三 最大水灰比 0.65 0.60 0.55 0.50
零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维勃稠度等级划 分为5个。)
2 术语、符号
等级 V0 V1 V2 V3 V4 维勃稠度(s) ≥31 30~21 20~11 10~6 5~3
2 术语、符号
2.1.3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 90mm的混凝土。 2.1.4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 100mm~150mm的混凝土。 2.1.5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 160mm的混凝土。
补充:GB/T50476-2008 《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设计规范》环境类别与作用等级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_55-2011_
4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2.当没有近期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 凝土强度资料时,其强度标准差σ可按表 4.0.2取值。 ≤C20 C25~C45 C50~C55 4.0 5.0 6.0 <C20 C20~C35 >C35(修改前)
4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4.0.3 遇有下列情况时应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 1.现场条件与试验室条件有显著差异时; 2.C30等级及其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 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 • 即:配制强度计算公式中的“大于”符号
2 术语、符号
坍落度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
等级 S1 S2 S3 S4 S5 坍落度(mm) 10~40 50~90 100~150 160~210 ≥220
2 术语、符号
2.1.6 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 凝土。 2.1.7 抗冻混凝土: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 凝土。 (均指设计提出要求的抗渗或抗冻混凝土) 2.1.9 泵送混凝土: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 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包括流动性混凝土和大流动性混凝土,泵 送时坍落度不小于100mm。)
补充:GB/T50476-2008 《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设计规范》环境类别与作用等级
3 基本规定(最小胶凝材料)
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 3.0.4的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 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的限制。
(在满足最大水胶比条件下,最小胶凝 材料用量是满足混凝土施工性能和掺 加矿物掺和料后满足混凝土耐久性的 胶凝材料用量)
3 基本规定
环境类别 一 二a 二b 三 条件 室内正常环境 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 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 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玲地区冬季水位 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3 基本规定3.0.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
3.0.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3.0.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3.0.4的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的限制。
表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0.60 250 280 3000.55 280 300 3000.50 320≤0.453303.0.5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1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2的规定。
表3.0.5-1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矿物掺合料种类水胶比最大掺量(%)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0.40≤45≤35>0.40 ≤40≤30粒化高炉矿渣粉≤0.40≤65≤55>0.40 ≤55≤45钢渣粉-≤30≤20磷渣粉-≤30≤20硅灰-≤10≤10复合掺合料≤0.40≤60≤50>0.40 ≤50≤40注:①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之外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时,混凝土中水泥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应不大于按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20%计算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②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可增加5%;③复合掺合料中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任一组分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jgj55_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 3.0.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编辑符课合件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
3 基本规定
• 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3.0.4 的规定,配制C15 及 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 的限制。
编辑课件
2 术语、符号
➢ 2.1.1 普通混凝土 ordinary concrete ➢ 干表观密度为 2000~2800kg/m3 的水泥混凝土。 ➢ 2.1.2 干硬性混凝土 stiff concrete ➢ 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 且须用维勃时间(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 ➢ 2.1.3 塑性混凝土 plastic concrete ➢ 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90mm 的混凝土。 ➢ 2.1.4 流动性混凝土 pasty concrete ➢ 拌合物坍落度为100mm~150mm 的混凝土。
编辑课件
2 术语、符号
➢ 2.1.5 大流动性混凝土 flowing concrete ➢ 拌合物坍落度不小于160mm 的混凝土。 ➢ 2.1.6 抗渗混凝土 impermeable concrete ➢ 抗渗等级不低于P6 的混凝土。 ➢ 2.1.7 抗冻混凝土 frost-resistant concrete ➢ 抗冻等级不低于F50 的混凝土。 ➢ 2.1.8 高强混凝土 high-strength concrete ➢ 强度等级不小于C60的混凝土。
编辑课件
3 基本规定
➢ 3.0.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 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 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 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2 的规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样能达到抗渗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使用效果,只需提高胶凝材料用量,降低水胶比,增加砼的密实度即可。
××××商混站—胶凝材料(水泥与矿物掺合料按使用比例混合)28d 胶砂抗压强度无实测值时,可按下式计算:影响系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胶砂抗压强度(MPa )。
——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当缺乏实际统计选用(增加);——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
32.5 42.5 52.51.12 1.16 1.10 a b a b b f f ααs ce fγ• 2.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的品种、掺量,应通过试配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宜为25%~40%;硅灰掺量不宜大于10%;• 3.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kg/m3。
(水泥不大于550kg/m3,胶凝材料总量不大于600kg/m3)7.3.4 在试配过程中,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其中一个可为依据表7.3.3计算后调整拌合物的试拌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胶比,宜较试拌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
7.3.5 高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确定后,尚应采用该配合比进行不少于三盘混凝土的重复试验,每盘混凝土应至少成型一组试件,每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配制强度。
7.3.6 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宜采用标准试件通过试验测定;使用非标准尺寸试件时,尺寸折算系数应由试验确定。
7.4.3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300kg/m3; •2.砂率宜为35%~45%; • 3.泵送混凝土的用水量与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之比不宜大于0.60;(删除内容)• 如果胶凝材料用量太少,水胶比大则浆体太稀,黏度不足,混凝土容易离析,水胶比小则浆体不足,混凝土中骨料量相对过多,这些都不利于混凝土的泵送。
7.4.4 泵送混凝土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应按下式计算:••T t —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mm ); •T p —入泵时要求的坍落度值(mm ); •ΔT —试验测得的预计出机到泵送时间段内的坍落度损失值(mm )。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3 基本规定(新增加)
3.0.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 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 久性能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 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 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 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 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GB/T5能要求 这是本次规程修订的重点之一。
3 基本规定(新增加)
3.0.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 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 要求;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 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 水率应小于0.2%。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建设工程中采用以干 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具有可操作性,应用情况良好。
3 基本规定(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
3.0.6 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应符合 表3.0.6的要求。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含 量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 程》JTJ 270中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的快速 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按环境条件影响氯离子引起钢锈的程度简明地分 为四类,并规定了各类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中氯 离子最大含量。 采用测定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的方法,与测试 硬化后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方法相比,时间大大缩 短,有利于配合比设计和控制。 表3.0.6中的氯离子含量系相对混凝土中水泥用量 的百分比,与控制氯离子相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 用量的百分比相比,偏于安全。
送时坍落度不小于100mm。)
2 术语、符号
2.1.10大体积混凝土:体积较大的、可能由胶 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导致有害裂 缝的结构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流程—JGJ55-2011
JGJ55-2011
中建商品混凝土山西有限公司
目 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引 言 概 述 配合比设计流程 配合比设计步骤
特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举例分析
Company Logo
一、引言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产品设计开发计划书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种组成材料(水泥、水、 砂、石)之间的比例关系。 表示方法: (1)以1m3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表示; (2)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不包括水)用量 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C:S:G=1:2.3:4.2, W/C=0.60
1、泵送混凝土
Company Logo
2、大体积混凝土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二、概述
强度等级
设计和施工要求
目
的
经济合理
确保混凝土质量
Company Logo
配合比设计三要素
砂率
水灰比
单位用水量
Company Logo
三、配合比设计流程
Ⅰ初步计算配合比 Ⅱ基准配合比
调整坍落度
Ⅲ试验室配合比
校核强度,耐久性
Ⅳ施工配合比
扣除砂、石含水
Company Logo
术
语
Company Logo
术
语
Company Logo
四、配合比设计步骤
1 确定配制强度fcu,0
(1)
fcu,0≥fcu,k+1.645σ
(2)
(3)
fcu,0≥1.15fcu,k
Company Logo
2、初步确定水灰比
(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 术语、符号
fb —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实测值(MPa) m0—计算(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量
(kg); γf—粉煤灰影响系数; γs—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 Pt—六个试件中不少于4个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 压值(MPa); P—设计要求的抗渗等级值; Tt—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mm); Tp—入泵时要求的坍落度值(mm) ΔT—试验测得的预计出机到泵送时间段内的坍落 度经时损失值(mm)。
强度
满足混凝土工程结构设计或工程进度的强度要求。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1)水泥的强度和水灰比 : 水泥强度越高,则混凝土强度越高。 当混凝土水灰比值在0.40~0.80之间时越大,则混 凝土的强度越低; 水灰比定律:在材料相同的条件下,砼强度值随水 灰比的增大而减小,其变化规律呈近似双曲线形状。
250 280
280 300
300 300
320
330
≤0.45
GB/T50476-200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中有关胶凝材料用量条款
3 基本规定(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3.0.5 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钢筋混 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1的规定;预应 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2的规 定。 规定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主要是为了保证混凝土耐久性能。 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实际掺量是通过试验确定的,在 本规程配合比调整和确定步骤中规定了耐久性试验验证, 以确保满足工程设计提出的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当采用超出表3.0.5-1和表3.0.5-2给出的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 时,全然否定不妥,通过对混凝土性能进行全面试验论证, 证明结构混凝土安全性和耐久性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后,还 是能够采用的。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3 基本规定3.0.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
3.0.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3.0.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3.0.4的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的限制。
表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0.60 250 280 3000.55 280 300 3000.50 320≤0.453303.0.5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1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2的规定。
表3.0.5-1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矿物掺合料种类水胶比最大掺量(%)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0.40≤45≤35>0.40 ≤40≤30粒化高炉矿渣粉≤0.40≤65≤55>0.40 ≤55≤45钢渣粉-≤30≤20磷渣粉-≤30≤20硅灰-≤10≤10复合掺合料≤0.40≤60≤50>0.40 ≤50≤40注:①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之外的通用硅酸盐水泥时,混凝土中水泥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应不大于按普通硅酸盐水泥用量20%计算混合材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②对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和复合掺合料的最大掺量可增加5%;③复合掺合料中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任一组分单掺时的最大掺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_55-2011_)
fce c fce,g
5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5.1.2 回归系数a和b宜按下列规定确定: 1.根据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通过试验建立 的水胶比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来确定; 2.当不具备上述试验统计资料时,可按表 5.1.2选用。 碎石 (旧) 卵石(旧) a 0.53(0.46) 0.49(0.48) b 0.20(0.07) 0.13(0.33)
4.0.2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照下列规定确定: 1.当具有近1个月~3个月的同一品种、同一 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资料时,其混凝土 强度标准差σ应按下式计算:
i 1
n
2 2 f cu, nm i fcu
n 1
n—试件组数,n值应大于或者等于30。
4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 对于强度等级不大于C30的混凝土:当σ计 算值不小于3.0MPa时,应按照计算结果取 值;当σ计算值小于3.0MPa时,σ应取 3.0MPa。 • 对于强度等级大于C30且不大于C60的混凝 土:当σ计算值不小于4.0MPa时,应按照 计算结果取值;当σ计算值小于4.0MPa时, σ应取4.0MPa。 • C20和C25,2.5MPa;(修订前) • 大于或等于C30,3.0MPa。(修订前)
3 基本规定(最大水胶比)
3.0.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控制水胶比是保证耐久性的重要手段,水胶
比是配比设计的首要参数)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不同环境条件的 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作了规定。 环境类别 一 二(a) (b) 三 最大水灰比 0.65 0.60 0.55 0.50
的使用条件。
5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5.1 水胶比 5.1.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60等级时,混 凝土水胶比宜按下式计算: a fb W/B fcu,0 a b f b fb—胶凝材料(水泥与矿物掺合料按使用比 例混合)28d胶砂抗压强度(MP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011年12月1日实施1 总则1.0.1 为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并且达到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所采用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除一些专业工程以及特殊构筑物的混凝土1.0.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普通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为2000kg/m3~2800kg/m3的混凝土。
(在建工行业,普通混凝土简称混凝土,是指水泥混凝土)2.1.2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小于10mm且须用维勃稠度(s)表示其稠度的混凝土。
(维勃稠度可以合理表示坍落度很小甚至为零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维勃稠度等级划分为5个。
)等级维勃稠度(s)V0 ≥31V1 30~21V2 20~11V3 10~6V4 5~32.1.3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0mm~90mm的混凝土。
2.1.4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为100mm~150mm的混凝土。
2.1.5大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不低于160mm的混凝土。
坍落度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
等级坍落度(mm)S1 10~40S2 50~90S3 100~150S4 160~210S5 ≥2202.1.6 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凝土。
2.1.7 抗冻混凝土: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凝土。
(均指设计提出要求的抗渗或抗冻混凝土)2.1.9 泵送混凝土: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包括流动性混凝土和大流动性混凝土,泵送时坍落度不小于100mm。
)2.1.10大体积混凝土:体积较大的、可能由胶凝材料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导致有害裂缝的结构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也可以定义为,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2.1.11 胶凝材料: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称。
2.1.12 胶凝材料用量: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矿物掺合料用量之和。
(胶凝材料和胶凝材料用量的术语和定义在混凝土工程技术领域已被广泛接受)2.1.13 水胶比: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比。
(代替水灰比)2.1.14 矿物掺合料掺量:矿物掺合料用量占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2.1.15 外加剂掺量:外加剂用量相对于胶凝材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11~15是新组建的术语和定义)f b—胶凝材料28d胶砂抗压强度实测值(MPa)m0—计算(基准)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量(kg);γf—粉煤灰影响系数;γs—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P t—六个试件中不少于4个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压值(MPa);P—设计要求的抗渗等级值;T t—试配时要求的坍落度值(mm);T p—入泵时要求的坍落度值(mm)ΔT—试验测得的预计出机到泵送时间段内的坍落度经时损失值(mm)。
3 基本规定(新增加)3.0.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混凝土配制强度、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设计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试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的规定。
•强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耐久性能要求这是本次规程修订的重点之一。
3.0.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配合比设计应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细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5%,粗骨料含水率应小于0.2%。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建设工程中采用以干燥状态骨料为基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具有可操作性,应用情况良好。
3 基本规定(最大水胶比)3.0.3 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控制水胶比是保证耐久性的重要手段,水胶比是配比设计的首要参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不同环境条件的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作了规定。
环境类别一二(a) (b) 三最大水灰比0.65 0.60 0.55 0.50补充:GB/T50476-200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环境类别与作用等级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3.0.4的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的限制。
(在满足最大水胶比条件下,最小胶凝材料用量是满足混凝土施工性能和掺加矿物掺和料后满足混凝土耐久性的胶凝材料用量)环境条件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当用活性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时,表中的最大水灰比及最小水泥用量即为替代前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GB/T50476-200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中有关胶凝材料用量条款3.0.5 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1的规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宜符合表3.0.5-2的规定。
•规定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主要是为了保证混凝土耐久性能。
•矿物掺合料在混凝土中的实际掺量是通过试验确定的,在本规程配合比调整和确定步骤中规定了耐久性试验验证,以确保满足工程设计提出的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当采用超出表3.0.5-1和表3.0.5-2给出的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时,全然否定不妥,通过对混凝土性能进行全面试验论证,证明结构混凝土安全性和耐久性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后,还是能够采用的。
3.0.6 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应符合表3.0.6的要求。
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含量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270中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按环境条件影响氯离子引起钢锈的程度简明地分为四类,并规定了各类环境条件下的混凝土中氯离子最大含量。
•采用测定混凝土拌合物中氯离子的方法,与测试硬化后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方法相比,时间大大缩短,有利于配合比设计和控制。
•表3.0.6中的氯离子含量系相对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的百分比,与控制氯离子相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百分比相比,偏于安全。
3.0.7 长期处于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以及盐冻环境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
引气剂掺量应根据混凝土含气量要求经试验确定;掺用引气剂的混凝土最小含气量应符合表3.0.7的规定,最大不宜超过7.0%。
•掺加适量引气剂有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尤其对于有较高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掺加引气剂可以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引气剂掺量要适当,引气量太少作用不够,引气量太多混凝土强度损失较大。
3.0.8 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设计要求的工程,混凝土中最大碱含量不应大于3.0kg/m3,并宜掺用适量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对于矿物掺合料碱含量,粉煤灰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6,粒化高炉矿渣粉碱含量可取实测值的1/2。
•掺加适量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对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混凝土中碱含量是测定的混凝土各原材料碱含量计算之和,而实测的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碱含量并不是参与碱骨料反应的有效碱含量,对于矿物掺合料中有效碱含量,粉煤灰碱含量取实测值的1/6,粒化高炉矿渣粉碱含量取实测值的1/2,已经被混凝土工程界采纳。
4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4.0.1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列规定确定:1.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o ≥fcu,k+1.645б2.当设计强度等级不小于C60时,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新增)fcu,o ≥1.15fcu,k4.0.2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应按照下列规定确定:1.当具有近1个月~3个月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资料时,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应按下式计算:σn —试件组数,n 值应大于或者等于30。
对于强度等级不大于C30的混凝土:当σ计算值不小于3.0MPa 时,应按照计算结果取值;当σ计算值小于3.0MPa 时,σ应取3.0MPa 。
• 对于强度等级大于C30且不大于C60的混凝土:当σ计算值不小于4.0MPa 时,应按照计算结果取值;当σ计算值小于4.0MPa 时,σ应取4.0MPa 。
• C20和C25,2.5MPa ;(修订前)• 大于或等于C30,3.0MPa 。
(修订前)2.当没有近期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资料时,其强度标准差σ可按表4.0.2取值。
22cu,fcu11n i i f nm n σ=-=-∑≤C20 C25~C45 C50~C554.05.06.0<C20 C20~C35 >C35(修改前)4.0.3 遇有下列情况时应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1.现场条件与试验室条件有显著差异时;2.C30等级及其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
• 即:配制强度计算公式中的“大于”符号的使用条件。
5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5.1 水胶比5.1.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60等级时,混凝土水胶比宜按下式计算:f b —胶凝材料(水泥与矿物掺合料按使用比例混合)28d 胶砂抗压强度(MPa ),5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1.当胶凝材料28d 胶砂抗压强度无实测值时,可按下式计算: γf 、γs ——粉煤灰(fly ash)影响系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slag)影响系数,a b cu,0a b b/f W B f f ααα=+ b f s cef f γγ=f ce ——水泥(cement)28d 胶砂抗压强度(MPa )。
① 采用Ⅰ级粉煤灰宜取上限值。
② 采用S75级粒化高炉矿渣粉宜取下限值,采用S95级粒化高炉矿渣粉宜取上限值,采用S105级粒化高炉矿渣粉可取上限值加0.05。
③ 当超出表中的掺量时,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应经试验确定。
2.当水泥28d 胶砂抗压强度无实测值时,公式(5.1.1-2)中的f ce 值可按下式计算:γc ——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可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当缺乏实际统计资料时,也可按表5.1.1-2选用(增加);f ce,g ——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
32.5 42.5 52.51.12 1.16 1.105.1.2 回归系数αa 和αb 宜按下列规定确定:1.根据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通过试验建立的水胶比与混凝土强度关系式来确定;2.当不具备上述试验统计资料时,可按表5.1.2选用。
ce c ce,gf f γ=碎石卵石αa 0.53(0.46) 0.49(0.48)αb 0.20(0.07) 0.13(0.33)新:W/B=0.53×42.5/(38+0.53×0.2×42.5)=0.53 旧: W/B=0.46×42.5/(38+0.46×0.07×42.5)=0.50 38=0.53×f ce(1/0.50-0.2)f ce =38/0.954=39.8MPa新:W/B=0.49×42.5/(38+0.49×0.13×42.5)=0.51 旧: W/B=0.48×42.5/(38+0.48×0.33×42.5)=0.45 38=0.49×f ce(1/0.45-0.13)f ce =37.1MPa5.2 用水量和外加剂用量5.2.1 每立方米干硬性或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m w0)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水胶比在0.40~0.80范围时,可按表5.2.1-1和表5.2.1-2选取;2.混凝土水胶比小于0.40时,可通过试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