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究
浅谈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

浅谈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阶段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农村经济效益减少、水利工程发展滞后、投入力度不足等问题频频出现,可以说是严重阻碍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也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本文针对上述情况将总结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存在的难点和阻碍,而且会进一步剖析其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关的针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及建议。
标签: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实践与思考随着如今经济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对于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小型水利的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有力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有关管理部门更加重视,加强其管理体制的改革力度。
水利是农村生产生活中公共基础设施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性。
从上述的情况可以看出,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改革在农业发展中是极其重要的。
1、改革实践1.1 强化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我县始终把水利改革与发展摆在优先地位,持之以恒地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为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进一步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我县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发改、水务、财政、农业、城建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同时,各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发挥责任主体作用,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切实做到上下联动、凝聚合力,确保全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有序开展。
1.2 处理好政府引导扶持与农民自主兴办的关系水利具有较强的公益性。
农民是农村水利事业的主体,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的力量,合作办水利,既要注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解决体制不顺的问题,也要加强经营管理,解决运行机制不灵活的问题,更要加强政府的扶持、引导,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依靠农民自主兴办的水利,政府的责任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不能把农村水利当做“包袱”甩掉,企图完全靠社会力量或市场机制兴办,当然也不能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包揽的做法。
全椒县推进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浅思

全椒县推进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浅思苏兆萍摘㊀要:全椒县推动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ꎬ建立产权明晰㊁责任明确的工程管理体制ꎬ使得管理标准和规范得以健全ꎬ管护水平和质量得以显著提升ꎬ逐步完善政府主导㊁权责明确㊁制度健全㊁监管有力的运行管理机制ꎮ关键词:小型水库ꎻ体制改革ꎻ产权ꎻ社会化ꎻ专业化管护模式㊀㊀正文:全椒县为贯彻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ꎬ进一步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ꎬ促进全县102座小型水库管护主体㊁管护人员和管护经费进一步落实ꎬ加强运行管理ꎬ确保水库安全ꎮ一㊁改革范围改革范围为全县范围内102座小型水库ꎬ其中小(一)型水库21座ꎬ小(二)型水库81座ꎮ二㊁改革基本原则一是权责一致ꎮ明晰所有权ꎬ界定管理权ꎬ明确使用权ꎬ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ꎮ二是政府主导ꎮ强化政府责任ꎬ加强组织领导ꎬ调动各方积极性ꎬ综合推进改革ꎮ三是突出重点ꎮ重点解决管护主体㊁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等问题ꎮ四是因地制宜ꎮ结合本地实际推进改革ꎬ不搞 一刀切 ꎻ积极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工程管理模式ꎬ明晰产权ꎬ注重发挥工程效益ꎮ五是公益属性保持不变ꎮ公益性的小型水库工程ꎬ改革后要保持其基本功能和公益属性ꎮ三㊁改革内容(一)建立产权明晰㊁责任明确的工程管理体制坚持县级政府的管护责任主体地位和镇政府的属地管理职责ꎬ将小型水库纳入地方政府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清单ꎮ按照 谁投资㊁谁所有㊁谁受益㊁谁负担 的原则ꎬ结合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ꎬ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要求ꎬ落实小型水利工程产权ꎮ2014年以来全面完成102座小型水库所有权㊁使用权确权及证书发放工作ꎬ并在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登记建档ꎮ(二)建立社会化㊁专业化的多种工程管护模式1.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我县近几年来已探索出政府购买服务的市场化㊁社会化管护模式ꎬ小型水库管护主体通过打捆招标模式ꎬ竞争性择优选择专业化管护公司对公益性小型水库工程进行管护ꎮ镇政府委托水利工作站与管理单位签订有效的管护合同及管护责任书ꎬ明确工程管护主体㊁管护责任㊁管护范围ꎬ以及相应的奖补政策㊁违约责任等ꎮ政府履行属地管理职责ꎬ明确镇水利等基层服务机构专门负责对小水库落实的管理单位或人员监督管理ꎮ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履行行业指导和监督职责ꎬ组织对小型水库管护工作督查与验收ꎮ2.落实专业管护人员将小型水库管护人员纳入基层水利服务体系ꎬ接受统一指导管理ꎬ全县共聘用小型水库专职管护人员123人ꎬ小(一)型水库每座落实管护人员2名ꎬ小(二)型水库每座落实管护人员1名ꎮ聘用人员接受业务培训ꎬ考核合格并发放结业证书与聘书ꎮ管护人员在做好小水库日常管护工作以外ꎬ协助水利中心站做好水库工程管护社会化购买服务质量监督ꎬ协助处理水事纠纷ꎬ及时协调解决工程管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ꎮ水利工作中心站每年根据«全椒县创建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管护人员选聘及考核办法(试行)»对聘用人员进行考核ꎬ考核合格县财政补助每人8000元/年ꎬ年终考核不合格或中途离职的ꎬ不予发放奖补资金ꎬ下一年亦不再聘任ꎮ3.因地制宜推行 以大带小全椒县马厂水库管理处(中型水库)ꎬ作为小型水库管理单位ꎬ管护形式专业ꎬ结合本县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问题ꎬ根据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经验ꎬ采用 以大带小 的管理模式ꎬ承担瓦山水库㊁董洼水库两座小(一)型水库的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任务ꎬ有效的解决了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不到位的问题ꎬ同时通过提高小型水利工程管理能力ꎬ为管理处自己提供了收入ꎬ实现了管理收益双赢ꎮ(三)建立制度健全㊁管护规范的工程运行机制及时开展大坝注册登记信息更新㊁大坝安全鉴定㊁组织降等或报废工作ꎮ县水利局指导小型水库主管部门(乡镇)和管理单位编制完善水库调度运用㊁巡视检查㊁工程安全监测㊁维修养护㊁档案管理㊁应急管理㊁安全生产管理等日常运行管理基本制度ꎬ切实提升运行管理水平ꎮ(四)建立稳定可靠㊁使用高效的工程管护经费保障机制全县102座小型水库维修和管护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ꎮ2020年投入财政资金523.8万元用于小型水库工程管理和维修养护ꎬ其中:中央财政资金投入177万元ꎬ县级财政资金投入346.8万元(注:水库巡查管护人员经费98.4万元ꎬ工程管护经费112.5万元ꎬ维修经费完成135.9万元)ꎮ平均每座小型水库管护经费投入达5.14万元ꎬ充分保障了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创建工作顺利开展ꎮ1.政府投入稳定增长全椒县人民政府依据水库管护任务及定额标准ꎬ通过设立公益性小型水库运行维护财政专项资金㊁从小型水利工程84区域经济Һ㊀管理和维修养护专项经费中明确用于小型水库维护比例ꎬ管护经费(包含巡查人员补贴)原则上不低于1.5万元/年 座ꎬ建立政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ꎮ2.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研究制订优惠政策ꎬ鼓励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小型水库工程管护ꎮ完善 民办公助 一事一议 等机制ꎬ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管护ꎮ3.合理利用水库水土资源一是开拓工业化用水市场ꎬ上石坝水库(小(一)型)总库容927万方ꎬ集水面积20km2ꎬ与全椒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用水协议ꎬ年供水量约150万方ꎬ经济效益每年约20多万元ꎮ二是农业灌溉计量用水ꎬ上石坝水库㊁瓦山水库㊁董洼水库通过和村民组签订用水协议及计量放水ꎬ收取供水费等方式开拓市场化筹资渠道ꎬ增强运行维护资金保障ꎮ(五)建立奖惩分明㊁科学考核的工程管理监督机制制订完善小型水库运行管护监督考核制度体系ꎬ明确管护内容和标准㊁考核办法和程序ꎮ建立管护巡查人员补贴机制ꎬ合理确定管护巡查员补贴标准和考核发放方式ꎮ全椒县人民政府和水利局分别制订了«全椒县小型水库管理办法»«全椒县小型水库运行管护工作考核办法»«全椒县小型水库体制改革示范县创建管护人员选聘及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全椒县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制度(试行)的通知»«全椒县创建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管护人员选聘及考核办法(试行)»等管理制度ꎮ建立小型水库大坝安全和防汛安全责任人制度ꎬ落实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政府责任人㊁主管部门责任人㊁水库管理单位责任人ꎻ落实小型水库防汛安全行政责任人㊁技术责任人和巡查责任人三级责任人ꎮ所有小型水库必须安装大坝安全管理和防汛安全责任牌ꎬ所有责任人的姓名㊁职务㊁手机号码须在责任牌上公示ꎬ接受社会群众监督ꎮ四㊁进一步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建议(一)进一步完善小(一)型水库管护主体为加强小型水库日常运行和安全管理ꎬ针对不同类型工程特点ꎬ依照工程规模和效益ꎬ推行分级分类管理ꎬ即:21座小(一)型水库纳入县级管理ꎬ县政府在水利局增设二级机构全椒县小型水库管理中心ꎬ中心人员纳入县财政编制统一管理ꎮ(二)进一步完善河湖(水库)划界河湖划界涉及范围广ꎬ牵扯矛盾多ꎬ实施难度大ꎬ计划列入年度重点工作ꎬ分年度完成剩余98座小水库保护范围划界工作ꎬ县财政在下达102座小型水库维修和管护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的基础上ꎬ增加对小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及河湖划界经费ꎬ确保河湖划界工作顺利完成ꎮ五㊁结语全椒县通过深化改革ꎬ逐步构建体制顺畅㊁管理科学㊁运行规范㊁灵活实用的小型水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ꎬ确保小型水库管护到位和工程安全ꎮ参考文献:[1]水利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水建管[2013]169号)文.作者简介:苏兆萍ꎬ全椒县黄栗树水库管理处ꎮ(上接第43页)根据对外披露的报告ꎬ2014年腾讯先后入股包括京东㊁乐居㊁四维图新在内的多家公司ꎬ仅京东IPO退出金额就超400亿元ꎻ众安保险是腾讯参与设立的ꎬ持股15%ꎬ通过2017年众安保险IPOꎬ腾讯退出金额达到89.55亿元ꎬ回报倍数高达59.7ꎬ是近年来一笔非常成功的财务投资ꎻ2019年腾讯对外披露的仅新媒股份IPO的退出ꎬ金额为1.34亿元ꎬ回报倍数为1.86倍ꎮ总体来说ꎬ腾讯早年的投资在2017年迎来了收获ꎬ部分项目IPO实现巨额的投资收益ꎬ稳定持有的股票资产在2018年和2019年仍有可观的股息收入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ꎬ具有可持续性ꎮ目前腾讯的库存独角兽依然很多ꎬ预期未来将会由于IPO继续产生超额的收益ꎮ尽管腾讯在对外投资中有不少的失败案例ꎬ如拍拍网㊁易迅等ꎬ但损失在整个投资组合中可控ꎬ并未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影响ꎮ三㊁总结与展望腾讯投资作为国内遥遥领先的CVCꎬ十年内投资规模达到两千亿ꎬ投资的行业多样化ꎬ而且投资的企业已有一部分实现IPOꎬ为腾讯带来巨额的投资回报和后续稳定持续的股息收入ꎮ目前腾讯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投资体系和理念ꎬ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服务领域成为新的投资重点ꎬ腾讯着手布局产业互联网ꎻ2.巩固文娱传媒㊁金融和游戏行业的市场地位ꎬ继续深耕消费互联网ꎻ3.纵向横向投资ꎬ根据被投资公司的业务与腾讯的相关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投资方式ꎻ4.腾讯开始强化对被投企业的控制力度ꎬ由财务投资转向真正的战略投资ꎮ目前ꎬCVC愈发受到企业的重视ꎬ这是企业实现长期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ꎬ腾讯㊁阿里巴巴㊁百度和复星集团等企业通过CVC不断整合产业链ꎬ同时投资带来的市场多元化将会为企业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ꎬ而优质的中小企业依靠产业龙头企业的资源可以得到更快速的发展ꎬ未来CVC规模将会不断增长ꎬ在风险投资中的占比将会越来越高ꎬ成为协调企业发展的黏合剂和助力剂ꎮ参考文献:[1]韩鲜维.上市公司参与公司创业投资(CVC)对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ꎬ2018. [2]宋德铮.腾讯到底在做什么样的投资[J].企业观察家ꎬ2019(6):86-89.作者简介:赵作维ꎬ华南理工大学ꎮ94。
小型水库管理改革工作方案

小型水库管理改革工作方案小型水库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它们为当地社区提供了灌溉和用水的源头。
然而,由于管理不善和人为破坏,小型水库面临着蓄水能力下降、水质恶化、泄洪不及时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小型水库管理改革工作。
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方案。
一、改革目标小型水库管理改革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水库的蓄水能力,保障灌溉和用水的需求;(2)改善水库水质,减少水污染;(3)加强水库安全管理,防止水库溃坝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改革措施小型水库管理改革措施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进水库管理体制:成立专门的小型水库管理机构,负责水库的日常管理、维护和巡查工作。
(2)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逐步对老旧水利设施进行改良和升级,提高水库设施的蓄水能力和水质,如增加水库放水口,引进新的除污设备等。
(3)加强水库生态保护:采取措施减少人为破坏和污染,加强水库周边植被保护和修缮,保持水库周边生态平衡。
(4)完善水库安全管理:加强水库安全信息、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的建立和完善,定期进行水库安全检查,加强水库安全管理,确保水库安全。
三、改革重点小型水库管理改革的重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加强现有设施的改造和升级,同时尽可能地新建新设施,以提高蓄水能力和水质的质量。
(2)加强水库维护管理:制定科学的水库维护管理制度,加强水库运行维护和设备保养,增加设备使用寿命和良好的工作状态。
(3)防范和化解安全风险:尽量减少水库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建立健全的水利设施安全管理体系,加强防范水库溃坝等突发事故。
(4)完善水库生态环境:在水利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周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更新水库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整个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改革效果评估小型水库管理改革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制定评估方案:建立小型水库管理改革专业评估团队,确定评估指标和方法,制定评估方案。
浅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向与措施

浅析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方向与措施摘要: 分析了中卫市海原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改革方向及采取的措施,使其发挥应有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措施海原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西北部,总面积6899平方公里,2010年至今已经建成的小型水利工程星罗棋布,其中节水灌溉工程20项,新建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9项,农村人饮工程18项;水保生态工程15项,河道整治及其他工程18项。
管理好这些工程,发挥其应有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水利工程管理现状1、水利工程现状海原县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坚持大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反防汛抗旱工作,千方百计扩大农业灌溉面积,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水利工程设施及灌溉技术水平得到了长足发展,使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初步形成了扬黄灌区、库灌区、井灌区、节水型灌区相结合的特色灌区。
2、目前管理形式目前管理形式主要是灌区内大型支渠、支沟及跨村支渠支沟及其所属建筑物等工程由乡(镇)水管站管理;支渠及以下灌区田间工程主要由行政村管理;有一部分灌区和部分小型灌溉工程由农民承包经营,多为经济承包,不负责管护工程;部分灌区由农民用水协会管理,但由于一般情况下协会只负责灌溉管理工作,工程也处于无人管理状态。
3、工程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海原县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有些水利工程破坏严重,人们对水利工程发挥的作用认识不足,水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小型工程水事违法案件查处不及时、不得力。
(2)重建设轻管理,受计划经济影响,长期以建设工程项目为主,忽视管理的重要性,没有注重效益的发挥。
(3)产权不明晰,多数工程建成后没有明确产权,造成只建不管、管用脱节,有的工程被严重破坏。
(4)工程管护水平低,有的小型水利工程维修无经费,老化失修严重,多数工程没有专兼职管护人员。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讨小型水利工程在我国农村建设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解决乡村用水、促进农田灌溉及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重要申请。
由于建设规模小、投资经济、效益快、周转灵活等特点,小型水利工程已成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不断发展,其建设数量快速增长,然而管理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探讨。
首先,要完善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机制。
由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地区分散、工程种类繁多,因此在管理方面需要建立专项管理机构、制定专项管理规章,明确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职责以及各级管理机构之间的职责界限,通过完善的管理机制来提高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
其次,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
小型水利工程涉及到的各方面利益较为复杂,对管理制度的要求也比较高。
可借鉴目前在城市和乡村社区实行的租赁模式,引入市场化机制进行管理,建立小型水利工程使用收益分配制度,使得小型水利工程得到更加合理地保护和利用。
同时,应对各种管理方式进行分析比较,结合地方实际情况,使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合理。
第三,需要对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
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各方面工作进行协同配合。
一方面要强化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规范化管理,保证建设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同时,重点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验收的管理,健全验收制度,确保小型水利工程达到预期效果。
最后,需要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的运行维护管理。
小型水利工程建成后,还需要进行运行维护,保证它能够发挥最大效用。
在维护管理方面,需要制定完善的维护规章制度,重点加强对设施的日常监督和维护,以及对使用单位的管理和维护纪律的设置,使小型水利工程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
综上所述,小型水利工程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
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究

就 需要大量 资金 的投入 和人员 的投 入 ,只有 长期坚 持才能巩 固改 革成
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本质任务是解决安全与体制、公共利益 果 ,真正发挥改革的效益 ,彻底解决小型水库的管理问题 。
与体制、机遇与体制三大矛盾,其中水库的安全管理更是重中之重。为
3结 语
了维 护广 大 人民群 众 的利益 ,促进 经济 的发 展 和社会 的稳 定 ,必 须对
2.2.5法 律保 障 。小 型水 库改 革过 程 中可 能会 涉 及到 承 包合 同
1.2 管理 体制 存在 的弊 端
纠纷 问题 ,其 中的违 法 、违纪 行 为应 交 由相关 部 分依 法 处理 ,取 缔 不
小型水库的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 ,如部分水库以承包形式 合法 的承 包 合同 ,对有关 责任 人 进行责 任 追究 。
到位等体制的弊端直接削弱了国家对小型水库除险加 固的扶持力 理 机制 ,调 动各 方 力量 ,才 能有 效解 决 当前 管理 面 临 的 困境 ;做 好 利
度。在小型水库安全警钟不断敲响的情况下 ,各级政府应紧抓国家 益 区分工作 ,水库管理 中涉及的利益方众多,在实施过程中应做好
提供 的治水机遇,将小 型水库管理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以提高水库 各项利益划分工作。水库“三权”的上收只是对社会公益性部分的管理
管理设施不配套 ,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水库的安全和综合效益 的发
2.2.3承包合 同的更改。在对小型水库的经营权对外进行承包
挥 ,对小 型 水库 管理 体制 的改 革势 在必 行 。
时 ,应做 好各 项 变更 工作 ,进 一步 完 善承 包合 同 的规 范 性和 合理 性 。
1 小型 水库 管理面 临 的困境
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讨摘要:小型水利工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改善当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探索适合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模式,从而总结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做法,为小型水利工程健康、安全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当前,小型水利工程普遍存在建、管、用相脱节的情况,工程建设相对容易,但是只有人用,却无人管理维护,使得很多的小型水利工程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水利资产闲置或流失,工程老化年久失修,这不仅导致小型水利工程发挥的效益降低,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经济发展。
为了确保小型水利工程安全运行和效益充分发挥,水利部、财政部2013年下发《关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建设、管理、使用、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制度,从制度上解决建、管、用脱节的情况,确保水利工程永续利用。
基于此,本文对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小型水利工程当前存在的问题小型水利工程大部分建于建国初期,虽然自从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颁布后,各级党委政府逐年加大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由于多重原因,已成小型水利工程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小型水利工程权属不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主体的多样化导致了工程产权的多样化。
不仅有以国家政府投资为主体兴建的水利工程,而且还有以社会资本及个人资金投资兴建的水利工程。
横跨多个乡村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归国家或者多个乡村共同拥有,由于诸多小型水利工程产权交叉,导致无法准确的分辨产权归属以及产权拥有比例,诸多水利工程无法进行确权划界。
(二)管理主体不明,工程年久失修由于小型水利工程权属不明确,导致诸多小型水利工程未组建管理机构,管理主体不明确,工程处于无人问津无人管护状态,年久失修。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小型水利工程是农村地区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解决农村用水和灌溉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也面临着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
因此,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1.1 管理主体不明确现行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管理主体不够明确,导致权责不清、管理混乱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管理责任上,不同的部门和单位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缺乏整体协调和统一指挥。
1.2 资金来源不稳定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投入,然而,现行体制下的资金来源存在不稳定性。
主要是由于资金来自于政府财政拨款,财政预算分配不合理,导致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维护经费不足,影响工程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1.3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在现行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下,监管机制相对薄弱,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和维护不到位的情况。
由于监管部门的职责不明确,监督不力,一些施工单位和维护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和维护情况不够重视,导致工程质量下降、设备老化等问题。
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1 优化资源配置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明确管理主体、强化统一协调,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水资源管理的整体效益。
2.2 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保障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资金保障机制,确保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经费得到长期稳定的保障。
可以考虑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增加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融资渠道,强化资金的来源多元化。
2.3 加强监管力度改革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可以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可以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加强工程建设和维护的监管,提供及时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确保小型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分析论文

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分析论文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分析论文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根本,我国综合国力想要得到提高,就必须重视农业问题。
农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农民收入想要得到提高,必须做好农田的排涝和灌溉措施,所以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在农业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落实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出发,针对目前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有效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前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的改革,使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农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做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
但是,当前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相关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必要保障,做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是提高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于加快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1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的概况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不仅仅是指对农田进行灌溉的设施,还包括蓄水设施、防洪设施以及农村的生活供水等多个部分,与大型水利工程相比,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比较小。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占地面积在总国土面积中所占比例比较大,所以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分布范围就比较广,由于其工程规模比较小、建设比较方便、工程成本比较低,在抵御自然灾害、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取代的。
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在农村的发展建设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地的农村建设中。
1.2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做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的作用,最大化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调研与思考

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调研与思考我国当前的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处于一种相对“冷清”的状态,许多地区出现水库无人监管,不重视水库的维护和整修的状况,极不利于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同时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与发展。
下面笔者从水库配备设备运行状况、水库费用管理、水库管理体系的不足和水库对环境的影响这四个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当前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现状,旨在为水库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相应资料依据。
水库配备设施老化,维护不足由于我国大部分的水库兴建的年限较长,水库相应的配备设施已经老化,不能够满足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生产需求。
再者大部分老化的水库都没有安装现代水利检测装置,当发生洪水、潮汛等突发事件时,由于没有相应设备导致无法立刻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
同时小型水库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会使得水库维护不足,水库大坝常年四季得不到维护和修补,日积月累,各种水库渠道堵塞、漏洞、操作失灵等问题一一出现,水库的功能和安全性能会逐步丧失,严重的会出现水库建筑坍塌的不良局面。
近几年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常出现因水库配备老化、维修不足等原因导致的洪水或者连续大雨过后的溃坝事件。
资源损耗,管理费用不够、创收较弱同上所述,水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农田的灌溉,然而由于我国农村体制的调整,水库的检修维护经费是以农民的水费为基础,水库本身的创收较弱,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对水库的兴建和维护投资不高,造成了水库管理费用紧张的尴尬局面,由于水库管理维护费用不足,也就无从进行水库管理优化,有些地区为降低水库维修方面的费用,会减少水库管理工作岗位,当前在我国的许多地区都存在着水库罢工的状况。
不少水库遭到自然灾害的的摧残过后却得不到维修,导致水资源的损耗,减少一定的水库经济效益。
不合理的管理体系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水库包括小型水库在内的水库管理体系一直是沿用很久以前的管理机制,不进行科技化的创新和改进,导致水库管理机制的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水利建设生产发展;不科学、不完善的水库管理体系,缺乏相应的管理人员考核标准,最终使得水库管理工作水平一直在走下坡的路;不少的水库管理工作者并未意识到水库管理的重要性,即使发现水库问题也不进行及时的汇报,水库运行情况无法获知,也就无法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甚至水资源调节工作难以展开,问题长年累积,埋下水库安全隐患,当洪水等突发灾害来临时,损失将会很严重;我国当前的水库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较少,职业素质相对较低,导致原本水库配置就不足的水利工程陷入绝境。
推进小型水库规范化管理的探索

、
规 范化 管 理 的 实 践
( ) 一 深化水管单位 改革 , 完善水
库 工 程 管 理体 制
水库工程和其它水利工程一样 , 都是 国 民经 济和社 会发 展的重 要基 础设 施 , 中国成立 以来 , 新 兴建 了一 涝、 溉、 灌 调水等水利工程体 系 , 为经 济社 会发展 提供 了防洪 安全保 障 和 水资源供给保证 , 发挥了 巨大 的社会 和经济效 益 。但 水库 工程管 理 中存 在 的问题也 较突 出 , 主要是 : 管理体 制 不顺 、 能不 清 、 责不 明 ; 职 权 工程 管 理单位 政企不分 、 制不 活 ; 机 工程 运行管理和维修经 费不足等等。 这些 问题直接 影 响到水库 工程 的安全运
座小 ( ) 以上水 库 和 1 二 型 0万 m 以 ]
取得成效 , 始终保 持水 库管护常年都
要达到合格 以上等级 。 ( 突破 能力作风 建设 , 四) 适应规
范化 管 理 需要 实 施 小 型水 库 规 范 化 管 理 , 须 必
建立一支长期扎根于基层一线 的“ 重
实 干 、 创 新 、 担 当 、 奉 献 ” 管 勇 敢 能 的
什 么” 的原则 , 年坚持 举办领 导艺 每
术 与领导方 法 、 水库 工程管 理 、 大坝 安全管理 、财务管理等业 务培训班 , 对水库管理人员进行 岗位 培训 , 组织 业务 骨干参加 省 、 、 防汛抢 险实 市 县 战演练 ,参加河海大 学学历教育 , 举
淡 化 水 利 ” 思 想 障碍 和干 部 人 事 频 的
推进精 细化 管护 ,是 2 0 04年开 始 在全 省率先 实行小水 库长 效管 护 以来加 强和规 范小 型水库 长效管 护 的有效 尝试 , 经过 几年 的实践 , 有 所 的水库 坝面整洁 , 溢洪 闸及 涵洞启 闭 设 施完好 , 区无 白蚁危 害 , 坝 水质无 污染 , 大坝面貌一新 。 1 落实管护人 员。全市在册 的每 .
小型水库管理具体措施与经验探讨

小型水库管理具体措施与经验探讨摘要: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通过精心谋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探索打造出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沂水样板”,全面提升了小型水库的管理水平和外在形象。
在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探索,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一定的借鉴与经验,使小型水库管护水平得到共同提升。
关键词:小型水库;管理;措施1运行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1.1水库除险加固病害消除不彻底2021年底,国务院批复《“十四五”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方案》,明确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监测预警设施建设、以县域为单元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健全长效运行管护机制等重点任务,要求到“十四五”末,全部完成现有及新增的约1.94万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
据不完全统计,长江流域近3.3%的水库除险加固后仍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地区病险水库整治项目近1/3存在勘察设计、建设管理等问题,导致水库病害未彻底消除,给水库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同时,大部分水库运行年限较长,但水库安全评价多未查明库内淤积情况,严重影响水库效益发挥。
在勘察设计方面,主要存在勘察深度不足、除险加固措施设计不合理、审查审批不严等问题;在建设管理方面,主要存在质量管理不到位、施工质量不合格、除险加固任务未完成等问题。
1.2上级财政支持力度不足,县级财政存在困难虽然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小型水库维修养护等工程,但由于小型水库数量较多,后期的维修养护仍需大量资金。
当前,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小型水库后期养护费用过高,缺少上级财政的大力支持,很难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1.3智慧水利建设仍需完善,亟需进行优化升级为保障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建设智慧水利综合管理平台。
但是,在智慧水利平台运行和后期优化升级方面,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开展,在实践中提升水库信息化管理水平。
2加强小型水库管理的对策与建议2.1明确责任主体,加强政府引导在小型水库管理工作中,强化政府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调动各方力量,落实小型水库的监督管理和综合改革。
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

02
当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 制存在的问题
工程管理维护不到位
缺乏定期的维护和检修,导致工程设施老化加快,易出现 故障。
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 合作,为小型水利工程的 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责任制
完善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明确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权限, 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落实责任制
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责任制,明确管 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对管理不善或疏于 管理的人员进行问责和惩处。
强化运行管理
加强对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科学调度水资源,提高工程的灌溉 、防洪、发电等综合效益。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政府投入为主
政府应加大对小型水利工程管 理体制改革的资金投入,为工 程的维护、更新和管理提供必
要的资金保障。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通过政策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参 与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期待
期待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通过改革,可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实现 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工程效益。这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 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期待增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性
通过改革,可以增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性,确保工程的长期 稳定运行。这不仅可以减少维修和重建的成本,还可以提高 工程的寿命,为农村发展提供更为持久的水利保障。
推进科技创新,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水平
浅谈小水库管理体制改革

浅谈小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水库在防洪、灌溉、供水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效益,为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但这些水库大多地处偏僻,信息闭塞,管理薄弱,原有的管理形式也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现行的小水库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一、小水库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目前小水库基本上属国家或集体所有,由国家或集体管理,由于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权责不明确,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使小水库管理失去活力,存在着很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由于水库归国家或集体管理,运行管理与维修加固改造投入主要依靠国家或集体,存在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致使除险加固经费得不到有效落实,很多病险小水库迟迟得不到加固,成为防汛的心腹之患。
2. 水库管理只讲社会效益,不讲管理单位自身的经济效益,水库用水是大锅水,水商品意识淡薄,规费收取措施不力,库边的水土资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水库的合法权益流失、转移,甚至被侵占。
3. 由于水价过低或不收水费,群众缺乏节水意识,用水管理混乱,造成一方面水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
4. 目前小水库的管理体制缺乏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风险机制,是属于粗放型管理,不能充分调动经营管理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也就难以提高小水库的管理水平。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小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过去一般认为水库中的水不是商品,是天上落下来的。
但从商品的本质特征可以知道,水库中的水是为了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它具有使用价值,同时水库中的水是通过水库工程的拦蓄和调节形成的,它凝结了人的劳动,是一种劳动产品,它具有价值,所以水库中的水是一种商品。
由于水是商品,因此水库的管理活动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行为。
同样,利用库区的水土资源搞经营开发,也是商品生产行为。
企业是组织社会生产和流通的基本单位,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既然水库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商品生产经营行为,那么小水库就应该实行企业化管理。
临沂市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临沂市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讨小型水库在防洪保安、农业供水、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调节农业种植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小型水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深化小型水库管理目前已成为摆在水利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标签:水库管理;体制改革一、基本情况临沂市共有小型水库864座,控制流域面积1968.14km2,总库容4.96亿m3。
长期以来,由于小型水库面广量大,管护主体长期缺失,“有人用无人管”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部分小型水库被侵占、破坏严重,安全运行压力大。
我市高度重视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以莒南县、临港区被确定为省级试点县为契机,积极创新思路措施,按照“产权归属明晰、管理主体到位、监督机制健全、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扎实推进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
二、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开展情况(一)以落实责任制为主体,夯实“确权划界、制度完善、督导推动”三项基础。
1、强化领导,明确责任。
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是保持水库长期良性运行的民生工程,试点县区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单位和镇街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
各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分管乡镇长是直接责任人、靠上抓,严格落实了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有力推动了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2、明晰工程产权和管护范围。
综合考虑小型水库工程投资构成、历史运行状况、权限隶属关系等情况,由镇街政府具体负责划定了水库管理和保护范围并埋设界桩。
3、配套完善各项办法。
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县级小型水库管理办法,对水库的运行管理、防汛安全、工程维护、开发经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同时,配套制定了考核办法、考核细则等相关管理制度,保障小型水库体制改革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4、强化督导工作。
县水利局成立专项督导组,采取包干制、报验制,对各乡镇改革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随机抽查,每周通报工作进度,并针对问题给予通报和处罚,责令限期整改。
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探究

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探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水资源的紧缺和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小型水库开始成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重要饮水和生活用水供给来源。
然而,由于小型水库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管理不能落实到位、法律体系不健全等,导致小型水库的发展遇到了困境。
因此,为了改善小型水库的管理体制,提升其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对小型水库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探究。
一、小型水库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小型水库的管理涉及到许多部门和管理者,如地方政府、水务部门、环保部门等等。
但由于各部门职责不清和工作分工不合理,导致小型水库的管理不能落实到位,管理效率低下。
同时,小型水库的管理存在法律和监管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很难形成严格的管理标准和制度,导致小型水库管理的漏洞和隐患。
二、小型水库管理改革的策略和措施为了解决小型水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些策略和措施,包括以下方面:1.加强责任划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分工,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提高小型水库管理效率。
2.完善小型水库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标准,制定相关法规和指南,强化法律监管和执法力度,保障小型水库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3.推行农村智能化管理,应用新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实现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小型水库管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
4.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提高小型水库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能力。
三、小型水库管理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小型水库管理改革的重点在于加强责任划分和健全管理体系,强化法律监管,打造智能化管理,推动队伍建设等。
同时,小型水库管理改革的难点在于涉及多部门和层级,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推进。
此外,小型水库管理改革需要财政和技术支持,需要政府部门给予充分的政策和经济支持,同时需要依托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打造互联网+小型水库管理模式,探索小型水库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综上所述,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落实具体措施,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在保障小型水库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关键词】肥城市;体制改革;小型水库
肥城市地处山东中部泰山西鹿,总面积 1277km2,总人口 99 万,辖 14 个镇街和 1 个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现有中小型河道 52 条,中小型水库 91 座,塘坝 337 座, 大中型灌区 3 处,远距离调水工程 200 多处。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肥城市水 利事业步入了发展快车道,先后荣获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 县、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等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2016 年以来,在省水利厅和泰安市水 利和渔业局的精心指导下,肥城市以创建省级小型水库管理标准化县为目标,因地因水制宜, 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小型水库管理新路子,建立起了“六有六化”的水库管理改革新格局。
4 有工程养护,推动改革工作规范化
按照“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维修”模式,肥城市向沂水县水库改革“六个一”标准看齐,按 照“干一个、成一个”的原则,持续不断的加大投入,为水库管理提供硬支撑。在各镇街提报 的年度水库维修养护计划基础上,委托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年度小型水库维修养护项目实施 方案,经水利局审核批复确定了年度水库维修养护项目。在项目实施中,按照水利工程基本 建设程序,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了具有水利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工程维修养护,并由 镇街水利站监督施工,为工程质量提供了保障。截至目前,投资 270 万元,重点对 46 座小 型水库进行了工程维修,主要是对大坝整体面貌进行了保洁,新建了 5 处管理房,对原有管 理房和防浪墙压顶进行了粉刷,新建了下游草皮护坡和路沿石,对排水沟和溢洪道进行了疏 通,增设了大理石简介碑 16 块、公示牌 16 个、警示牌 46 个、太阳能路灯 49 盏、水利界 桩 196 个,统一配备了相应的办公桌椅、档案橱、割草机、铁锨等防汛办公设施,全面提升 了全市小型水库整体面貌及管理水平。
关于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与思考摘要:小型水库有着重要的蓄水保水、防汛抗旱等方面的作用,近年来我国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加强了对小型水库的建设与管理,但是与此同时小型水库管理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小型水库管理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
关键词: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众所周知,小型水库的建设不仅对于基本的农业生产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而且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我国农业抗旱抗灾的能力,并增加农村的粮食产量。
但是,现阶段我国的小型水库建设管理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做好小型水库建设管理工作就尤为关键,接下来,本文将就现阶段小型水库建设管理工作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解读,并进一步阐述相关小型水库建设与管理的建议与举措。
1小型水库管理的相关概述小型水库大部分是建立在19 世纪的50-70 年代,受技术水平、建设标准、经济条件、材料设备和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小型水库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坝高坡陡、堤身单薄、迎水面浪坎严重、背水面无压浸台、溢洪道未护砌等等。
这些问题给小型水库的使用带来较多的阻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库功能的实现。
98 年洪水过后,国家对于水利设施加大了投入,很多小型水库得到了修复。
但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模式落后、管理内容不全面等原因,在小型水库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水库的安全性和效益的发挥。
小型水库管理包括水库设施的日常维护、对老旧或老化设备的更换、对损坏设备的维修、对功能使用情况的维护、及时开关阀调节水资源、小型水库运行的日常巡逻等方面。
2小型水库管理的现状分析2.1管理体系不健全重建设轻管理或只建设不管理的情况严重,没有专门的小型水库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管理,一般是依附水利部门进行管理。
一是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明确的管理流程和标准,导致很多管理工作无法明确管理责任和管理主体,没有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在出现问题时难以追究,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究
小型水库在我国水库工程总数中所占比重达到95%,由于水库修建年代较早,水库管理体制落后,极大的影响了水库防洪保安功能的发挥,无法体现水库本身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以小型水库管理体制的改革为中心,分别对小型水库管理面临的问题、改革目标、应采取的措施以及改革经验进行了论述。
标签:小型水库;防洪保安;管理体制;三权回收
水库是我国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防洪保安工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水库在防洪、供水、灌溉、发电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我国的水库总数中,其中95%的是小型水库,这部分小型水库修建年代较早,工程质量较差,管理设施不配套,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水库的安全和综合效益的发挥,对小型水库管理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1 小型水库管理面临的困境
1.1 小型水库工程质量存在问题
小型水库多修建于县级地区,除部分中型水库由县级水务部门管理外,其他小型水库多由乡镇、村组管理。
大部分小型水库修建年代久远,在修建过程中也多数是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这就使得工程在建设之初就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而且水库经过几十年的运行也已经达到设计年限,因此大坝渗漏、坝坡变形、洪道阻塞、淤积等问题不断显现,水库的输水功能已经大打折扣。
1.2 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小型水库的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如部分水库以承包形式交由个人管理,当承包者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承包人会寻找理由,对水务部门的调度工作造成干扰,导致饮水、灌溉水源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若汛限水位控制运用的调度工作无法有效展开,水库运行的安全也就受到极大的威胁,进而会对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小型水库管理体制不明,管理不到位等体制的弊端直接削弱了国家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的扶持力度。
在小型水库安全警钟不断敲响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应紧抓国家提供的治水机遇,将小型水库管理体制进行彻底改革,以提高水库工程自身的防洪防汛功能,扩大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
2.1 改革目标
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的本质任务是解决安全与体制、公共利益与体制、机遇与体制三大矛盾,其中水库的安全管理更是重中之重。
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
的利益,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必须对小型水库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县级领导应将水库管理体制改革上升到当地政府战略发展的高度,组建县级水库建设管理局,为水库管理体制的改革组织构架;然后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对各部分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逐步建立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运行规范、良性发展的运行体制和管理体制,最大限度的维护水库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应将水库的防汛指挥权、用水调度权、水库经营权上收至县级部门,进一步强化水库的社会公共效益,为居民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提供切实的保障。
2.2 管理体制改革采取的措施
2.2.1 调查摸底。
为了做好“三权”上收的工作,应对各小型水库的基本情况进行详实的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建档立案,做到一库一档,务必做到不漏登、不重登、不错登。
调查时可采取现场查看、与管理人员及干部群众交流的形式,全面了解水库的真实情况。
2.2.2 制定科学的改革方案。
在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水库的情况及当地政府的情况,制定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案应细化,并具有可操作性。
在明确水库的“三权”归水务主管部门外,还应对水库的水面经营权进行合理划分,保障个体经营者的利益,通过科学的收权和放权,实现管理者和经营者的权益。
2.2.3 承包合同的更改。
在对小型水库的经营权对外进行承包时,应做好各项变更工作,进一步完善承包合同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承包合同中的甲方由原来的乡镇或村,更改为县水务局;承包年限一般控制在20年以内;管理权的转换要落实到位,确保“三权”归县水务局所有,提高小型水库安全度汛的保障系数。
2.2.4 加大行政机关督办力度。
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是重点督办工作,需要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办室协同作用对其进行重点督办,定期汇报工作开展进度,对改革不到位或改革行动迟缓的水库给予实时的通报,确保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能按时完成。
2.2.5 法律保障。
小型水库改革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承包合同纠纷问题,其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应交由相关部分依法处理,取缔不合法的承包合同,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2.3 改革经验
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工作。
在改革过程中应当找准改革切入点,否则利益受损方将对改革带来不必要的干扰;改革工作应由上而下开展,县级领导自身应加强对水库管理经营的重视力度,建立长效的运行管理机制,调动各方力量,才能有效解决当前管理面临的困境;做好利益区分工作,水库管理中涉及的利益方众多,在实施过程中应做好各项利益划分工作。
水库“三权”的上收只是对社会公益性部分的管理权限进行回
收,而经营管理的权利仍属于承包者;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是管理体制变革的开始,要形成长效的机制需要长期坚持,这就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和人员的投入,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巩固改革成果,真正发挥改革的效益,彻底解决小型水库的管理问题。
3 结语
小型水库是基础的水利建设设施,具有防洪保安、灌溉供电等多项功能,同时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小型水库管理体制落后,水库的效益无法真正发挥,降低了工程自身的效益,还可能危害周围群众的生命财产。
采取“三权”回收的政策,使水库的社会公益部分管理权限回归到县水务局,可在保障水库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水库工程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范世勇.小型水库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初探[J].陕西水利,2012,01:51-52.
[2]董大筑.安溪县小型水库现状及管理体制改革初探[J].水利天地,2013,07:35-36.
[3]孫又欣,万华.湖北房县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调研与思考[J].中国防汛抗旱,2013,03:71-72+76.
[4]范连志,张小会,李俊辉.我国小型水库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利,2011,20:41-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