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控
猪场管理中的猪链球菌感染防控措施
![猪场管理中的猪链球菌感染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415431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6.png)
猪场管理中的猪链球菌感染防控措施猪链球菌感染是猪场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它会导致猪只生长受限、生产力下降,并且对人畜共患病也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防控猪链球菌感染,猪场管理者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1.定期进行卫生与消毒:维持良好的猪舍卫生是预防猪链球菌感染的基本措施之一。
定期清理猪舍,清除杂草和废弃物,确保猪舍通风良好。
另外,定期对饮水设备和饲料槽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2.猪只的健康管理:定期检查猪只的健康状况,包括体温、粪便、呼吸等。
如果发现猪只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隔离并寻求兽医的帮助。
此外,要确保猪只的免疫系统处于良好状态,按时接种必要的疫苗。
3.猪只的合理饲养:给予猪只充足的营养是防控猪链球菌感染的关键。
合理的饲料配方,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猪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此外,要确保猪只饮水干净,并避免饮水器成为细菌滋生的场所。
4.避免交叉感染:将不同年龄段的猪只分开饲养是防止交叉感染的有效方法。
年龄相仿的猪只可能携带相似的细菌,将它们分开可以减少感染的传播。
同样地,要将新购入的猪只进行隔离观察,确保它们没有携带细菌。
5.病死猪只的处理:病死猪只是潜在的感染源,正确处理病死猪只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一步。
及时将病死猪只焚烧或安全掩埋,并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6.实施生物安全措施:猪场管理者应制定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减少外界病原细菌的输入。
控制人员和工具的进出,定期检查和消毒运输车辆,以防止细菌的传播。
此外,也要注意鼠、鸟等野生动物的干扰,避免它们成为病原体的携带者。
7.疫苗预防:在兽医的指导下,可针对猪链球菌病使用相应的疫苗进行预防。
养殖者要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并且对新投入的猪群要注意进行群体免疫。
总结起来,猪链球菌感染的防控需要从卫生与消毒、猪只健康管理、合理饲养、避免交叉感染、病死猪只处理、生物安全措施和疫苗预防等多个方面入手。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帮助猪场管理者提高猪只的生产力,减少感染风险,并保证生产的质量和安全。
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 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
![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 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10028cd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f.png)
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呢?在处理猪链球菌病时,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因为本病是人畜共患病),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链球菌病及其防治。
1、猪链球菌病怎么预防①加强管理,提供给猪群充足的营养。
控制猪的饲养密度做好猪舍通风、保温工作,减少各种猪群的混养、混群次数。
有条件的猪场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
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
②做好猪场、猪舍的消毒工作。
特别是空舍的消毒,可以采用下列方法:猪舍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2%~3%氢氧化钠水溶液泼酒1~2次,再清洗干净,然后用酚类如复合酚按1:300对空栏进行消毒,空置3~5天再进猪。
发病时复合酚可按l:l00进行带猪消毒,2~3天消毒一次。
2、猪链球菌病怎么治疗(1)脑膜脑炎型和败血型:群体发病,可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利高霉素1.5千克十磺胺嘧啶钠800克十三甲氧苄氨嘧啶(tmp)l50克十碳酸氢钠l000克,连用7天。
3天后把以上药物中的磺胺嘧啶钠用量减至500克,三甲氧苄氨嘧啶(tmp)的用量减到l00克。
(2)关节炎型和化脓性淋巴结炎型:仔猪发病时可在3日龄、21日龄各肌注速解灵0.3ml/头、0.5ml/头。
中大猪出现关节炎型链球菌病时,以50千克猪为例,可采用“夏天无”注射液10ml(每2ml 包含原阿片碱0.4毫克)十先锋霉素l克十地塞米松2ml混合肌注,每天2次,连用5~7天,有一定的效果。
(3)流产型:可采用疫苗免疫与药物结合进行治疗。
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左旋氧氟沙星150克十林可霉素150克,连用l周,停5天,再在每吨饲料中添加2%纽氟罗1.5千克十阿奇霉素100克,连用7天效果良好。
3、猪链球菌病的疫苗选择在使用疫苗进行防疫时,必须要考虑所用疫苗的型号是否与发病猪场相同。
有条件的猪场可以送检对病猪进行分离鉴别型号,再选择疫苗或者对猪群免疫后生产情况进行跟踪统计,看生产情况是否有改善,是判断疫苗的有效性的关键措施,必要时可采用自家苗,因为纯化疫苗比全菌疫苗产生的补体结合抗体效率高,效果明显。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 猪链球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 猪链球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7e71dc2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67.png)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猪链球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其中猪是主要传染源。
该病在人类中不常见,但普遍易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和严重的毒血症状。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但部分患者会留下后遗症。
猪链球菌病是养猪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以败血症、脑膜炎、多发性关节炎等为主要临床特征。
猪链球菌病可由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猪链球菌、马链球菌马亚种等多种链球菌引起。
由于该病临床症状复杂,且危害严重,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链球菌病的病原猪链球菌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1、病原猪链球菌外形呈圆形或椭形,略成橄榄状,直径0.6~1.Oum,没有芽孢和鞭毛,呈长、短链状排列。
长链由20~30个菌体组成,短链由4~8个菌体组成。
链球菌革兰染色阳性,多数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少部分为厌氧菌。
猪链球菌按照荚膜多糖抗原的不同,日前可分35个血清型,其中致病性较强的血清型有1型、2型、7型、9型、1/2型和14型。
链球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对热敏感,60℃可致大部分链球菌灭活,煮沸可迅速将其杀死,低温条件下可存活1 50天以上,在干燥的环境下也可存活数天。
链球菌对一般消毒药均敏感。
对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等抗菌素以及磺胺类药物均敏感。
2、流行特点猪链球菌病呈地方性流行,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流行,以气候炎热且潮湿的7~10月发病率最高。
该病可引起猪、牛、羊、马、猫、犬等多种动物感染发病,以猪易感性最强,危害程度最大,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猪都可感染发病,但发病率和死亡率会有不同,以妊娠母猪和仔猪症状较为严重。
该病为人畜共患病,主要以从事养殖、生猪肉加工以及销售等活动的人群为感染对象。
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以消化道、呼吸道及伤口感染为主要传播途径,健康猪可通过直接接触病猪及带毒猪被感染,也可通过接触被病原菌污染的饲料、饮水、土壤、器具等被感染,新生仔猪可在患病母猪分娩过程中被感染。
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
![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48984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f.png)
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猪链球菌病是一种流行于猪群中的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
该病的发病率很高,严重影响着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病的传播,制定一份详细的预防工作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一、疫情监测和防控机制1.定期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对疑似病例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实行严格隔离和检疫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2.建立完善的疫情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以确保在疫情爆发前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3.制定严格的禁止进出猪场的规定,从源头上防止猪链球菌病的传播。
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1.定期进行猪舍消毒工作,彻底清洁猪舍内部环境,建立良好的卫生制度。
2.加强猪舍通风管理,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减轻猪队的压力和抵抗力。
3.加强饲料和水源的卫生管理,保证猪只饮食和生活场所的卫生安全性。
三、科学养殖管理1.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合理配制饲料并适时增加营养成分,增强猪队的免疫力、抵抗力。
2.加强猪群流行病学调查,加强与疾病防控相关人员的交流与沟通,善于从经验中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防控措施。
3.定期对猪只进行健康检查,监测猪只的体温、食欲和精神状态,确保猪只的健康和生产力。
四、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1.加强防疫意识和技能的提升,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2.组织开展猪链球菌病的防控知识培训,加强现场防疫技能培训,提高防疫人员的工作水平和防控能力。
3.定期组织开展疫情应急演练,提高防疫人员的处理能力和协作能力。
总之,制定一份有效的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加强防疫宣传教育,强化疫情监测和防控机制,提高环境卫生管理和科学养殖管理水平,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才能有效防范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最终保障猪群及养殖企业的健康发展。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防控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4d6488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c.png)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防控措施猪链球菌病,又称猪环球菌病,是一种由猪链球菌引起的疾病。
猪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主要存在于猪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表面。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尤其是在养猪密集的地区,对猪群健康和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科学了解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防控措施对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流行病学特点:猪链球菌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消化道传播等。
在猪场内,猪链球菌的传播主要通过猪之间的直接接触和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尤其是在猪群密集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
猪链球菌也可以通过猪的粪便和尿液排泄到环境中,污染饲料和饮水,引起猪链球菌病的传播。
临床表现:(一)急性型猪链球菌病:主要表现为高烧、呼吸困难、咳嗽、无力、食欲减退、粘液鼻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导致猪的死亡。
(二)慢性型猪链球菌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急促、发热、消瘦、肺气肿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猪的健康和生长状况,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益。
(三)亚临床型猪链球菌病:症状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存在潜在的传染性和潜在的危害。
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一)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猪舍和饲料存放库房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并保持通风良好,减少细菌的传播。
(二)加强饲养管理:合理安排饲料和饮水,保证猪群的充足营养和充足的饮水,提高猪的免疫力,降低发病率。
(三)做好疫苗预防:根据猪链球菌的特点,采取全株疫苗和分离蛋白疫苗接种,对猪进行定期的疫苗预防,增强猪的免疫力。
(四)加强疫情监测: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猪链球菌病的患猪,并做好隔离和治疗,防止疫源的扩散。
(五)加强畜禽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畜禽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处置体系,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控制传染源,防止猪链球菌病的传播和扩散。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猪群健康和生产效益的传染病,对于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包括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疫苗预防、加强疫情监测和加强畜禽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等。
猪链球菌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猪链球菌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df9519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3.png)
猪链球菌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猪链球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食物链传播和空气传播。
食物链传播主要
是由于饲料、饮水、环境污染等引起的。
空气传播则主要是通过猪之间的
接触或者病原体携带者的飞沫传播。
为了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防控措施。
1.严格生物安全措施:建立完善的养猪场隔离制度,控制人员和物资
的进出,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定期对场内场外进行消毒、清洁工作,保持
场地卫生。
2.饲养环境管理:确保猪舍通风良好,避免空气湿度过高。
定期清理
猪舍内外的环境卫生,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3.营养管理:提供合理的饲料,确保猪的免疫功能正常。
合理调配营
养物质,增强猪的抵抗力,降低感染机会。
4.疫苗预防:合理使用疫苗,加强猪的免疫力。
疫苗接种应根据病情
和流行病学调查制定,确保疫苗的有效性。
5.病原监测:建立病原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控制病原的传播。
对可
能存在病原菌的环境和饲料等进行采样检测,确保猪场的安全。
6.个体防控:及早发现病猪,隔离并及时治疗,避免猪链球菌的传播。
及时清理死猪及粪便,避免病菌的滋生。
7.加强养殖管理: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是预防猪链球菌的关键。
定期
对猪群进行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之,对猪链球菌病的防控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综合管理。
通过健全
的生物安全措施、良好的环境管理、合理的营养管理、科学的疫苗预防、
定期的病原监测以及个体防控和养殖管理的加强等手段,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的传播,提高猪的产出和养殖效益。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分析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b9f9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a.png)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分析【摘要】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猪场的养殖产生较大影响。
本文从猪链球菌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防控策略以及防治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分析。
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直接接触、空气传播和粪便传播等方式。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定期消毒、加强饲养管理和疫苗接种等方法。
治疗方法主要为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防控策略包括提高畜禽场卫生、加强检疫和监测等措施。
防治效果评估需要通过长期监测和数据统计来评定。
综合防治策略应该包括预防为主、综合防控和快速响应等方面。
建议在日常养殖中加强卫生管理、加强养殖者的防疫意识,从源头上控制猪链球菌病的传播,以保障猪场的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防治重要性、危害性、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防控策略、防治效果评估、综合防治策略、防治工作建议1. 引言1.1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重要性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由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对养猪业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重要性不容忽视,因为这种病害可以导致猪只生长受阻、发热、食欲不振、肺部感染等症状,甚至导致猪只死亡。
猪链球菌病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发生爆发,将会对整个养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预防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地防治猪链球菌病,养猪户需要重视做好疫情的监测与预防工作。
定期监测猪只的健康状况,加强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防止病原菌的传播。
加强饲料卫生管理,保证猪只的日常饲养水平,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只的免疫屏障,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多种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猪链球菌病的发生率,保障养猪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猪链球菌病的危害性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主要危害为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该病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的猪群中,尤其在幼猪和生产母猪中更为严重。
病原体侵入猪体后,会引起猪群中发病率增高、生长缓慢、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分析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fcae5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b.png)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方法分析
猪链球菌是一种致病性强的细菌,能引起多种疾病,包括猪膜性肺炎、败血症、关节炎、流产等,给猪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猪链球菌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防治猪链球菌病的一种重要方法。
常用的生物控制剂包括乳酸杆菌、枯草
芽孢杆菌等。
这些益生菌能够在显著降低菌群密度的同时,增强动物肠道免疫功能,抑制
病原菌的生长,减少病原菌的侵入,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猪链球菌病的作用。
2.疫苗防治
疫苗是预防猪链球菌病的有效手段。
目前市场上有不同类型的疫苗可供选择,可以分
为灭活疫苗和酵母表面显示疫苗。
这些疫苗能够诱导猪体产生免疫力,从而防止感染猪链
球菌病。
同时,疫苗的使用也能大大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了抗生素抗性菌株的出现。
3.环境卫生防治
环境卫生是防治猪链球菌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应该加强猪圈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
同时要保持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此外,
要防止野生动物进入猪圈,并加强场地管理和隔离措施。
4.合理使用抗生素
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防治猪链球菌病的重要手段。
研究表明,长期过量使用抗生素会
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从而影响疫苗的效果和治疗效果。
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控制病
情发展,减少疾病反复发作,从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综上所述,防治猪链球菌病需要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包括生物防治、疫苗防治、环
境卫生防治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只有在多种手段的协同作用下,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猪
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的预防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809580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9.png)
猪链球菌病的预防措施
1、对于猪链球菌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2、开展宣传教育,广泛宣传疫病防控知识,使群众认识到接触病死猪的危害和进行无害化处理的重要性,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防止人感染上猪链球菌病。
3、加强生猪饲养管理,增强猪的抵抗力。
同时要加强环境卫生,对猪体外、圈舍、场地定期消毒,杀灭病原。
畜舍的消毒药品宜交替使用,以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目前,效果好的消毒药有:百毒杀、灭毒净、消毒威、新王消毒剂、烧碱(氢氧化钠)等。
4、免疫接种是预防猪链球菌的主要措施。
平时应定期对生猪用猪链球菌2型灭活疫苗或猪链球菌多价灭活苗(包括2型猪链球菌和C群链球菌)进行免疫,提高猪群对该病的免疫力。
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所有猪用灭活菌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疫苗注射将按照非疫区、受疫情威胁区、疫区和疫点的顺序进行,也就是由外向内推进,这样能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病菌扩散。
5、有链球病猪病疫情的地区、与病猪有密切接触的同栏猪等,要给予预防服药,可以有效地减轻生猪疫情;没有疫情的地区,不提倡预防服药,以防耐药菌株产生。
6、严格疫情监测与生猪检疫,进一步建立、健全生猪疫情报告制度、生猪集中屠宰制度,统一检疫;同时加强上市猪肉的检疫与管理,防止病、死猪流入市场。
一旦发现患有本病或疑似本病的猪,应立即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
并及时遵照农业部发布的
《猪链球菌病应急防治技术规范》处理疫情。
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
![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be408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2.png)
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对猪的生产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传播,需要制定科学的猪链球菌病预防工作方案。
本文将从疫情监测、隔离和消毒、疫苗预防等方面介绍猪链球菌病的预防工作方案,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建议。
一、疫情监测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的传播,建议开展定期的猪链球菌病监测工作。
在疫情高发区域,应增加监测频率,并对疫情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监测。
建议监测指标包括:猪链球菌病的患病率、死亡率和传染源情况等。
二、隔离和消毒1、隔离措施在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后,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将患病猪只和潜在感染猪只隔离开来。
具体隔离措施包括:(1)患病猪只和潜在感染猪只应分批次、分区域隔离管理;(2)隔离场所应具备单独的空间,防止病原菌扩散;(3)从受感染场所出来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避免传播病菌。
2、消毒措施隔离场所和疫情场所应定期进行消毒工作,确保场所无病原菌存在。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有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确保消毒剂的质量;(2)消毒场所应遵守消毒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消毒的彻底性;(3)严格控制人员和物资出入隔离场所,避免交叉感染。
三、疫苗预防疫苗是预防猪链球菌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建议对高风险地区或高风险品种的猪进行疫苗预防。
具体疫苗预防措施如下:1、疫苗种类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疫苗进行预防。
(1)预防性疫苗:建议在饲养密度高、环境条件差、天气较冷或温度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2)治疗性疫苗:在疫情发生时,建议使用治疗性疫苗进行预防。
2、疫苗接种(1)接种时间和次数:疫苗接种时间和次数应根据猪的年龄和疫苗种类确定。
(2)接种方法:可采用皮下、肌肉注射、饮水和喷雾等方式进行接种。
(3)接种前后注意事项:接种前,应检查疫苗的质量,为接种猪只做好随时观察和监测工作;接种后应做好接种猪只的隔离观察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四、其他预防措施1、猪舍环境管理(1)控制猪舍内湿度和温度,保持舒适的环境,避免猪只受到寒冷和潮湿的伤害;(2)清洁猪舍,定期进行消毒和饲料器具、水槽等的清洗消毒;(3)加强猪舍通风,保持猪舍干燥通风,避免因空气浑浊而促进传播。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360c7c1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2.png)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具有一定的流行特点。
本篇文章将介绍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以及综合防治措施。
猪链球菌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消化道和皮肤直接接触传播。
这种病从出现症状到死亡往往只有数小时,流行速度极快。
另外,猪链球菌病易于在猪群中传播。
因此,猪场一旦爆发猪链球菌病,将会有很多猪被感染,造成疫情。
猪链球菌病还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就是易于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中存活。
当气温较低时,猪链球菌可以在猪舍中存活数周,甚至更长时间。
这也为该病在猪场中的流行提供了条件。
综合防治措施猪链球菌病的防治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早期防控猪链球菌病在早期防控中,首先要做好传染病监测工作。
当出现病症时,必须及时隔离病猪,同时加强对猪群健康状况的监测,切断传播途径。
另外,要对猪舍、设施以及人员等进行全面消毒。
制备有效疫苗是预防猪链球菌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目前比较常用的疫苗有活疫苗和灭活疫苗。
但需要注意的是,疫苗的接种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有些猪已经感染了该病,疫苗的预防作用就会减少。
同时,环境卫生的改善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3) 抗生素治疗当猪链球菌病已经出现在猪群中时,需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抗生素是最常用的一种药物。
选择的药物应保持敏感性,同时需要对药物剂量、疗程等方面进行合理使用。
当然,对于经常使用抗生素的猪,也需要进行抗生素断奶等措施。
(4) 科学饲养管理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猪链球菌病的流行。
饲养环境的改善、饲料的合理配制以及疫病检疫工作的严格执行,都是猪链球菌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如避免空气污染,定期清理猪舍、加强饮水卫生等。
总之,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病需要全面、综合的措施,并且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对猪舍、设施等进行定期检查和清理,并加强病例监管,及时发现和隔离病猪。
这样才能够保持整个猪群健康,生产高质量的猪肉,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
怎样防治猪链球菌病
![怎样防治猪链球菌病](https://img.taocdn.com/s3/m/39b9bfb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b.png)
THANKS
[ 感谢观看 ]
症状
患猪可能出现高热、呼吸困难、 皮肤出血、流产等症状,人感染 后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心内 膜炎等。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04
传播途径
猪链球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 化道传播,也可通过伤口传播
。
易感动物
猪、牛、羊等家畜易感,人也 存在感染风险。
流行季节
无明显季节性,但夏秋季节多 发。
地区分布
全球范围内分布,但以亚洲地 区较为常见。
和能力,确保监督工作规范、有效。
强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03
制定科学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方案,加强疫病监测和预警,及
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提高公众卫生意识
1 2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普及猪链球菌病防治知识 ,提高公众对疾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引导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患病动物和其分泌物、排泄物等。
注意事项
在接种猪链球菌病疫苗时应注意观察猪只的反应情况,如出现发热、食欲不振、 注射部位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处理。同时,应避免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以免影响 免疫效果。
疫苗研发与展望
研发方向
目前,猪链球菌病疫苗的研发主要集中在灭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领域。未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 不断发展,基因工程疫苗将成为研究的重点。同时,针对不同血清型的猪链球菌病疫苗的研发也将得 到进一步发展。
展望
随着人们对猪链球菌病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未来疫苗的研发将更加注重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同时,针 对不同地区、不同养殖模式的猪链球菌病疫苗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为防治猪链球菌病提供更加有效 的手段。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控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控](https://img.taocdn.com/s3/m/cb9394c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0.png)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控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经呼吸道传播。
它对猪的健康和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将介绍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防控措施。
猪链球菌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经呼吸道感染、食物和饮水感染等多种途径传播。
患病猪可以成为群体内的传染源,大量排出的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或污染的环境传播给其他猪只。
病原体进入组织后,会引起机体免疫反应,造成各种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方面,猪链球菌病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的病变。
病猪常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流涕、眼结膜炎、肺炎等症状。
在消化系统方面,猪链球菌可以引起猪只食欲不振、腹泻、吐吐等临床症状。
泌尿生殖系统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结石、尿不通等症状。
猪链球菌病也会引起病猪的体重下降、发育迟缓以及生产性能下降等问题。
在剖检变化方面,猪链球菌病主要表现为内脏器官病变。
肺脏是主要的病变器官之一,表现为肺组织充血、水肿、出血、肺胀气等病理变化。
病猪的肺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也常常受到感染,发生淋巴结增大、出血等病变。
在消化系统方面,猪链球菌引起的病变主要在胃肠道,表现为胃肠炎、肠壁出血、糜烂等病变。
猪链球菌也可以引起心包炎、关节病变等其他疾病。
猪链球菌病的防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要加强对养殖场的卫生监管,定期消毒、清洁饮水设备和饲料器具,减少病原菌的传播途径。
要加强对猪只的免疫管理,及时给予猪只疫苗接种,提高抗体水平。
要加强猪只的营养管理,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也非常重要,例如健康的环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可以减少猪链球菌病的发生。
对于已经感染的病猪,要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病原菌的传播。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猪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通过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提高猪只的免疫力以及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控该病的传播。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baa0d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e.png)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摘要】猪链球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动物传染病,由猪链球菌引起,造成猪只严重的健康问题。
本文从猪链球菌病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特点、防治措施、综合防治策略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病原学特点包括病原体的种类、生长特点等;流行特点则包括传播途径、易感动物等;防治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隔离感染动物等;综合防治策略强调病原学特点和流行特点相结合,全面预防与控制疾病的发生;预防措施则强调预防胜于治疗,加强饲养管理等。
结论指出猪链球菌病的防治至关重要,需要多方面综合措施来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流行特点、病原学特点、防治措施、综合防治策略、预防措施、重要性1. 引言1.1 猪链球菌病的概述猪链球菌病,又称猪链球菌感染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发生在猪群中。
猪链球菌是一种革兰阳性球菌,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可引起猪体多个器官和系统的感染,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
猪链球菌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气溶胶传播和飞沫传播等途径传播,猪群中易发生集体性感染。
猪链球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厌食、咳嗽、呼吸困难、关节肿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猪的死亡。
病原学特点主要包括猪链球菌的生长繁殖速度快,对环境适应性强,易在猪群中传播。
针对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和严重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控制病情的发展,保障猪群的健康。
预防猪链球菌病的综合防治策略包括加强猪场卫生管理、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合理使用抗生素和疫苗等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工作不容忽视,只有加强防控意识,科学合理地制定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预防猪链球菌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猪群健康生长。
2. 正文2.1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学特点猪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在猪群中广泛分布。
其主要致病菌株包括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中的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猪链球菌感染可引起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严重的猪类传染病,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控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控](https://img.taocdn.com/s3/m/80cdcf3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f.png)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控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对猪的生长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也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控措施是研究这种疾病的关键方面。
本文将对猪链球菌病进行详细的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种猪病。
一、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
患病猪只要有咳嗽、打喷嚏或口鼻分泌物,就会在空气中散发大量病原菌,易造成猪群的传染。
当猪在过密的环境条件下生活,饲养条件差,猪链球菌病的传播也会更为广泛。
猪链球菌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一旦爆发,往往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二、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烧、食欲减退、呼吸急促、皮肤和粘膜发绀等。
患病的猪还会出现咳嗽、呼吸急促、眼部浮肿、肌肉震颤以及出现腹泻等症状。
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和发育,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导致猪的死亡。
三、猪链球菌病的剖检变化对于猪链球菌病的剖检变化,主要表现在病理学上。
患病的猪会出现血症、肺炎、心包炎等症状。
在肠道方面,会出现肠卡通,严重影响猪的排便功能。
肝脏和肺脏会发生坏死和出血等病变,严重影响猪的健康状况。
患病的猪鼻腔和喉部会出现充血、水肿、炎症等症状。
以上种种剖检变化都是猪链球菌病的重要表现。
四、猪链球菌病的防控措施针对猪链球菌病的严重性,加强防控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做到猪场环境的卫生与消毒,营造一个洁净的养殖环境,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其次要控制饲养密度,避免猪群过密,减少疾病传播的机会。
同时要保持猪场的通风良好,减少病原菌在空气中的滞留。
要加强对猪群的管理和监测,定期对猪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及时发现患病猪,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
猪场工作人员要加强个人卫生,做好居住环境和个人卫生的消毒工作,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通过以上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猪链球菌病的传播,保障猪群的健康发展。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762ec6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b.png)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猪类健康的传染病,引起了众多养猪户的关注。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主要包括发病原因、流行途径、症状特点及传播机制等方面,针对这些方面的特点,制定科学的综合防治措施是减少疫病发生、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的关键。
一、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特点1. 发病原因:猪链球菌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该细菌能在猪体内引起一系列病变。
当猪链球菌暴发时,会引起猪群中相当数量的猪出现病症,甚至导致死亡。
2. 流行途径:猪链球菌通过粪便、尿液、唾液以及呼吸道分泌物等多种方式传播,并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当猪链球菌感染的猪与健康猪接触时,轻易造成病菌的交叉感染。
3. 症状特点:猪链球菌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腹泻、厌食、抖动、死亡等表现。
患猪体温增高,呼吸急促,消化道功能受损,容易被其他疫病感染,严重危害猪的健康。
4. 传播机制:猪链球菌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粪-口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
大量猪头聚在一起、饲养环境脏乱等因素,极易引发猪链球菌暴发,使得猪链球菌疫病呈暴发流行态势。
二、综合防治措施1. 加强疫病监测:加强猪群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猪链球菌病的疫情趋势,采取紧急措施阻止病原细菌扩散。
2. 消毒环境:维持猪舍及周边环境的清洁卫生,积极消毒,并注重通风换气,减少病原菌的滋生环境。
3. 个体隔离:一旦发现猪链球菌感染的猪,立即实施个体隔离措施,防止其与健康猪接触,避免传染扩散。
4.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饲养密度,避免过度饲养和环境不足,保持猪舍干燥通风,控制饲料水质量和食槽的卫生,保持猪队健康。
5. 加强营养保健:给予猪群充足的高质量饲料,保障猪群健康,并加强对潜在感染风险的防控。
6. 注重猪群免疫:定期对猪群进行免疫接种,加强疫病防控,提升猪群抵抗力。
7. 定期排除疫病传染源:定期对猪群进行排查,发现有病猪及时隔离和进行治疗,避免病菌的传播。
8. 建立应急预案:在猪链球菌病的暴发期间,建立科学有效的疫情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理,避免疫情扩散。
猪链球菌病判断方法 猪链球菌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 - 养猪技术
![猪链球菌病判断方法 猪链球菌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 - 养猪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951028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8.png)
猪链球菌病判断方法猪链球菌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养猪技术猪链球菌是具有荚膜的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主要通过伤口感染。
可引起猪的急性败血症,脑炎、关节炎、猪心内膜炎。
有时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给养猪业造成很大的危害。
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链球菌病判断方法猪链球菌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控。
猪链球菌病判断方法病原特点:猪链球菌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菌血清型较多,但致病性血清型只有1-2种,本菌对外抵抗力不强,对干燥、湿热均较敏感,所以搞好饲养管理,常消毒都可将其杀死,杜绝此病传染。
致病特点:主要表现败血性和淋巴结关节化脓性病症,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病,但败血症型和脑炎型多见于仔猪,化脓性淋巴结关节型多见于中猪,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5~11月发病较多,多发于养猪密集地区,呈地方性流行。
有皮肤损伤、蹄底磨损、去势、断脐的猪易发生该病,该病潜伏期一般1~3天,仔猪发病率死亡率较高,中猪大猪较少。
临床症状:可分为4型1、急性型:发病急、传播快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43℃,精神沉郁、嗜睡、食欲废绝,流鼻水,咳嗽,眼结膜红、流泪,呼吸加快。
多数病猪晚上未见任何症状,次晨已死亡。
2、脑炎型:多见于70~90日龄的小猪,病初体温40℃~42.5℃,不食,便秘,继而出现神经症状,如磨牙、转圈、前肢爬行、四肢游泳状或昏睡等,有的后期出现呼吸困难,如治疗不及时往往死亡率很高。
3、关节炎型:表现一肢或几只肢关节肿胀,疼痛,有跛行,不能起立。
病程2~3周。
死后剖检,关节周围组织有多发性化脓灶。
4、淋巴结脓肿型:多见于颌下淋巴结,其次是咽部和颈部淋巴结。
受害淋巴结肿胀,坚硬,有热有痛(可影响采食、咀嚼、吞咽和呼吸,伴有咳嗽,流鼻液),至化脓成熟变软,皮肤坏死,自行破溃流脓,以后全身症状好转,逐渐痊愈。
病程一般为3~5周。
诊断结果:可通过流行病学,致病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症状,有条件可实验室进行确诊。
治疗方法:治疗原则,精选链球菌敏感菌药物。
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57e245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a.png)
通过对养猪业养殖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发现,猪链球菌病是危害养猪业整体经营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需要对猪链球菌病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且采取合理的诊治与防控措施,进而降低其对养猪业造成的危害。
猪链球菌病被我国认定为二类动物疫病,一旦出现了猪链球菌病,不仅会对病猪自身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出现传染性问题,从而引起大规模的疫情。
所以养猪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明确猪链球菌病的传播途径以及发病原因等,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采取合理的防控措施,降低疫情产生的影响。
同时要采取针对性的诊治方法,加强对猪链球菌病的控制力度。
一、猪链球菌病相关分析1、猪链球菌病相关概述要想明确猪链球菌病的诊治措施和防控措施,需要对猪链球菌病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有关资料进行全面解读,发现猪链球菌病可以分为不同的血清类型,并且其中2型是当前在养猪业中常见的猪链球菌血清类型之一。
通过对猪链球菌病的感染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极易引起猪的脑膜炎、关节炎以及支气管肺炎和败血症等,同时还会导致新出生的仔猪出现死亡现象,严重时会发生人的感染问题,进而属于非常严重的人畜共患感染病类型。
对于养殖业来说,为了保证其经营效益,必须要加大对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关注度,并且要采取合理的诊治措施,同时如果出现了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则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疫情防控手段,避免对人类的正常生产和生活造成影响。
养殖户必须要明确猪链球菌病在实际发病过程中的主要表现以及相应的发病原因。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当前猪链球菌病主要发生于架子猪以及仔猪身上,并且在该病发生以后,其整体的体温不断提升,食欲废绝,在情绪和运动方面均出现异常,同时对患病猪的眼结膜进行全面观察,发现其长期处于充血、潮红以及流泪的状态,通过对部分病猪的表现进行分析发现,其伴随有多发性的关节炎,因此无法正常的站立或者直走,一般会采取爬行的方式前进。
同时对病猪的四肢及皮肤进行观察发现病猪的胸部位置、腹下位置以及四肢位置等皮肤均呈现出了较为强烈的紫红色,并且伴随有血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菌为需 氧或兼性氧 ,在血液琼 平板 上接种 ,3 7 ℃培养 2 4
不一 状排 列的 细菌 。必要 时用P C R 方法 进行 菌型鉴 定 。
哺乳或断奶仔猪 ,哺乳仔猪发病常与母猪带菌有关。
3 . 6 心 内膜 炎 型
0 . I %K M NO 液体冲洗 ,涂 以碘酊或撒上消炎粉 ,并 内服抗菌药
物 。药物 预 防 :四环素 1 2 5 g , t 饲料 ,喂4— 6 周 后 ,隔离 饲养 ,可
本 型不 容易 在仔 猪 死亡 前 发现 和诊 断 ,多 突 然死 亡或 呼 吸 困 减 少 脓肿 的发生 。 难 ,皮肤苍白或体表发绀。往往与脑膜炎型并发。 6 . 2 紧急免疫 3 . 7 淋 巴 结 脓肿 型 6 . 2 . 1 猪 链球 茵 氢氧化 铝茵 主 要 由E 群链 球 菌 引起 , 以颌 下 、咽 部 、颈 部 等处 淋 巴结化 肌肉或皮下注射5 ml ( 浓缩菌苗为3 m1 ) / 头 ,2 周后产生免
5 . 2 . 3 结果 判定
型 )。体温高达4 1 ℃~ 4 3 ℃,呼吸迫促 ,腹下有紫红斑 ,四肢关 h ,形成无色露珠状小菌落 ,菌落周围有溶血现象. 镜检可见长短
疑似 :临床症状符合败 血型 、脑膜炎 型,淋 巴脓肿型之一
鼻镜干燥 ,从鼻腔 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结膜潮红 ,流 者 ;或剖检病变符合败血型,脑膜炎型淋巴结脓肿型之一者。 泪;颈部 、耳廓 、腹下及 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 ; 确诊 :涂片镜检或分离培养镜检后给出。
疫 病 防 控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 0 1 3 年
2 9 卷
第6 期
猪链球菌病及其 防控
杜会坡 张 薇
4 7 1 3 0 0 ) ( 河南省伊 川 i 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中心 ,河南洛阳
猪链 球菌 病常 发于 l 6 周龄 以下 ,3 —1 2 周 龄的猪 最易 感 ,各品 脑膜 下积 液 ,脑 脊髓 液浑 浊 ,增 量 ,有 多量 白细 胞 。其 他病 变 与 种 猪均 易感 ,一年 四季 均 可发 生 ,夏秋 季 多发 ;传 播 缓慢 ,一旦 败血 型相 同 。 传 人 ,很难 根 除 ;发病 率低 。本病 呈 地方 性 流行 ,新 疫 区可 呈暴 4 . 3 心 内膜 炎 型 剖检 可见心 内膜 炎 、心包炎 、瓣 膜上有 菜花 赘生 物 。 发流行 ,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老疫区多呈散发 ,发病率和死亡 率 较低 。本病 的潜 伏期 为7 d 。
脓 和形 成脓肿 为特 征 。
4 病理变化 4 . 1 败 Nhomakorabea 型 疫力 ,免 疫期 为4 — 6 个月 。 6 . 2 . 2 猪 链球 菌 Ⅱ型灭 活苗
半月 内注射 2 次 ,3 次/ 头 ,保 护期4 个月 。 呈 现 出血 性败 血症 变 化 ,与 最急 性猪 瘟 相似 。剖 检 可见 鼻黏 6 . 2 . 3 羊链球 茵 氢氧化 铝 甲醛菌 苗
1 传染源
4 . 4 淋 巴结 脓 肿 型 剖检 可 见关 节腔 内有 黄 色胶 胨样 或纤 维 素性 脓 性渗 出物 ,淋
病 猪 和带 菌猪 是本 病 的 主要传 染 源 。对 病死 猪 的处 置不 当和 巴结 脓肿 。 运 输 工具 的 污染 是造 成 本病 传播 的 重要 因素 ,但 人 链球 菌病 也 可 5 诊 断 经 其他 途径 感染 。 5 . 1 初 步 诊 断 根 据流行 特点 、临床症 状 ,病 理变 化等做 出初 步诊 断 。 2 传播途径
本病通过呼吸道 、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传播 。
3 临床症状
3 . 1 败 血 型
5 . 2 实 验 室 诊 断 5 . 2 . 1 涂 片镜检
可以分别采取 内脏触片或血液,脑髓液 ,关节液 ,脓汁涂片 主要 为 c 型 链球 菌 、D 型链 球菌 和 L 群 链 球菌 引 起 ,以仔猪 发 镜检 ,可见革兰氏阳性球菌或卵圆形细菌 ,无芽胞 ,有的可形成 病较 多 ( 发病 率 1 0 %,病死 率6 0 % ),架子猪 次之 。 荚膜 ,常呈 单链 或双链 细菌 ,偶 见短链 排列 。 5 . 2 . 2 分 离培 养 3 . 2 最 急性 型 发病急 、病程短,常无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 ( 似丹毒的败血
多在 1 ~ 3 d 死亡。 3 . 4 慢 性 型
6 防控措施
6 . 1 紧 急 给 药
又称 关节 炎 型 ,表 现为 多发 性关 节 炎 。关节 肿 胀 ,跛行 或 瘫 对疫点 内的同群健康猪和疫区内的猪 ,可使用 高敏抗 菌药 痪 ,最后因衰弱 、麻痹致死 。 物进行紧急预防性给药。目前 ,有关部门筛选 了l 8 种抗生素,包 3 . 5 脑 膜 脑 炎 型 括青霉素 、金霉素 、红霉素、四环素 、土霉素 、先锋霉素和磺 可 由多种C 群链球 菌 ( 、B) 所 引起 ,多见 于4 —8 周龄 以下 胺类药物均很敏感 。脓肿成熟时 ,可切开排脓 ,以3 %双氧水或
膜 紫 色 、充血 及 出血 ,喉 头 ,气 管充 血 ,常 有大 量 泡沫 ;肺 充 血 肿 胀 ;全 身 淋 巴结有 不 同程 度 的肿 大 、充血 和 出血 ;脾 肿 大 1 —3
不论羊只大小 ,一律皮下注射5 m l ,可获6 个月的免疫力。 目前 ,尚无人用链球菌菌苗。
倍 ,呈暗红色,缘有黑色出血性梗死 区;胃和小肠黏膜有不 同度 6 . 3 消 毒 的充血和出血,肾肿大 、充血和出血,脑膜充血出血 ,有的脑切 5 %~1 0 %石灰 乳 ,1 % 一2 %烧碱 ,1 %有效 氯 ,0 . 5 %过氧 化 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