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十二: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多种运输方式的跨越式发展

合集下载

杨传堂: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

杨传堂: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

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进一步全面深化贯彻和落实。

交通运输部是大部门制改革的重点部门之一,肩负的任务十分艰巨。

两会期间,记者专访了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

把改革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重点记者: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围绕职能转变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对于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服务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运输部是大部门制改革的重点部门之一,肩负的任务十分艰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改革决策取得了哪些突破和进展?杨传堂:我们推进了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把改革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重点,应该说取得了比较重大的突破和进展。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配合完成了铁路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铁路管理体制实现了政企分开,组建了国家铁路局,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

国家铁路局组建工作基本完成,2014年1月6日正式挂牌,7个地区监管局的组建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另外,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设立铁路发展基金、铁路运价改革等配套政策的研究制定,调剂车购税资金用于铁路建设,配合国家发改委加快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二是扎实推进有关职责和机构编制调整工作。

去年11月25日,中央编办印发了交通运输部有关职责和机构编制调整方案,明确交通运输部管理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负责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以及邮政行业发展,承担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战略、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拟订及起草职能。

同时明确调整交通运输部部分内设机构设置。

总的来看,这次有关职责和机构编制的调整突出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职责,突出了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职责,理顺了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单位的职责分工,合理调整了机构和编制,有利于完善交通运输大部门制管理体系。

三是取消和下放了17项行政审批事项。

中国交通跨越式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中国交通跨越式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路实现了“ 跨越式” 发展 。由此起步到高速公路通车 1 万
千 米 , 了 1 年 时 间 (9 8 19 用 2 18- 99年 )从 1 千 米 到 突 ; 万 破 4万千 米 , 只用 了 7 的时 间 (99 2 0 年 ) 从 国 际 年 19- 0 5 。
纪 ,O世纪 8 2 0年代 ,已经陆续建成了 比较完善和发达 的 交通基础设施 网。特别是建成 了以高速公路为骨干的国
输指标跃居世界第一位 ;航空运输总周转量从第三 十七 位跃居世界第 二位 。中国已成为世界“ 交通大国” 中国交 ,
第二 次 提 速 :9 8年 1 19 0月 1 l 京 广 、 沪 、 E 。 京 京哈 三
大 干 线的 提 速 区段 最 高 达 1 0至 10千 米 .广 深 线 最 高 4 6
教 辅 集 锦
中国三 通跨越 式发展及 面临的挑战
●李凤英 / 山东 省 济 钢 高 级 中学 ( 5 0 20 1 0)


世界 交通发展 的“ 来者” 后

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中国高速公
中国交通发展起步晚 , 基础薄弱。主要发达国家早在 1 世纪就 已开始大规模的交通设施 建设 ,历经一个多世 9
线 、 新 线 、 九 线 和 浙 赣 线 . 步 形 成 了覆 盖 全 国 主 要 兰 京 初
地 区 的 “ 纵 两 横 ” 速 网络 。 四 提
第四 次提 速 :0 1年 1 20 0月 2 1日. 速 线路 为京 广 南 提 段、 京九 线 、 昌一 成 都 、 武 重庆 段 、 浙赣 线 、 大线 。 哈
达 2 0千 米 。 0
第三 次 提 速 :0 0年 1 20 0月 2 1日,提 速 重 点是 陇 海

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朱青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已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在交通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变化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类电动车、摩托车、家用轿车也走进了普通百姓家,昔日的自行车、步行时代早已被这些先进的交通工具所替代。

2000年,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

2002年,全国汽车产量325万辆,成为世界五大汽车生产强国。

2011年中国汽车产量连续三年居全球榜首。

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这波澜壮阔的30年里,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

30年前大家总是这样描述当时的交通状况“开门就是坡山抬头就是坡迈步就是坡啥时有大路修到咱这坡”30年后条条宽敞的公路、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水路让大家不再为出行难为农产品运不出山而发愁了。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交通大发展的30年。

在21世纪中国崛起交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公路发展 80年代中期高速公路还仅仅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标记。

在当时出版的中国公路交通图中高速公路一直是空白。

1988年10月31日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上只有条国内航线通航国内个城市。

到2010底中国民航拥有160个民用运输机场定期航线总数已达到1532内地通航城市有150个国际通航城市达104个。

中国民航全行业拥有运输飞机1259架拥有世界上各型先进的运输飞机。

我国现已具有国航、东航、南航等大型航空公司在国际上都名列前茅。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成立的航空企业一开始就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已成为民航发展不可或缺的新生代。

四水路发展在改革开放期间我国水运发展可以说是举世瞩目也可以称得上是跨越式。

第一个特点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效显著。

目前在我国港口码头的生产性泊位已经达到了3.6万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泊位也达到了1300多个内河航道的通航里程已经达12.35万公里50%都是等级航道。

兰州交通物流业步入跨越式发展

兰州交通物流业步入跨越式发展

( ) 展 环 境 日益 优 化 一 发

蓬勃发展 , 推动其走 上规范化 、 可持 续 站场管理 职能 。要求货运站场严把“ 两
是制 定 了兰 州市道路 交通物 流
发展 的路子。 特别是 20 0 6年以来 , 交 关” 即 : 将 , 严把车辆进 出站关 和站 内经 营 发展规划 , 以适应全市经 济社会发展需 通物流基础设施 建设提上 重要议事 日 业户开业 资格关 , 积极督促 货运 站场尽 要和交通 部“ 一主多辅 ” 总体 规划 的需
面, 采取有 效措施 , 励和 引导传统货 运站场经营行为。 鼓 鼓励非公 经济公平竞 通 物流服务企 业开业技 术经 济条件》 , 运、货运中介逐步 向第三方物流转变 。 争 , 立“ 树 诚信文 明 , 优质 服务” 的企业 对 交通 物 流 服 务 业 概 念 、 类 及 业 务 内 分 经过近 3 0年的努力 ,兰州交通物流业 形象 , 提高货运站场信誉度 。集 中开展 容首次 以公开标准的形式 作了详细 、 明 从无 到有 , 物流市场从小 到大 , 已经在 运输 服务市场整治 , 使合法经营率达到 确 的界 定 。 对 兰 州 市 内交 通物 流 服 务 并 交通运输 、 仓储设施、 信息通讯 、 货物包 9 %以上 。集 中开展 汽车 维修市 场整 企 业 所 应 具 备 的 设施 、 金 、 员 、 业 5 资 人 企 装与搬运 等物流基础设施 和装 备等方 治 , 使三类维修合法经营率达到 8 %以 组织 和环境保 护等方 面作 了细致的规 5 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 现代交通物流 的 上 。 严 格 车 辆 技 术 检 测 和 等 级 评 定 工 定 。三是制定 出台了八条优惠措施 , 扶 研究也 从商品流通领域 向生产 领域渗 作 ,有 4 7辆货 运车 因技术检 验不合 持交通物流发展 。 3 主要是对集装箱运输 透 。特别 是近几年 网络经济的发展 , 电 格 , 被清退 出货运市场 。三是在开展市 车 、经营性大 型货运 吊车 以及 载重量 子商 务对物流业提 出了更新更 高的要 场 整 治 的 同时 ,加 强 运输 动 态 监 管 , 改 2 0吨 以上部分减半 征收运输管理费等 求 。我们也在积极引导运输场站 、 物流 善站 场源头监管 ,规范 站场安全 与稳 优惠措施 。四是积极 开展结构 调整 , 加

30年交通运输展雄姿

30年交通运输展雄姿

交通运输成绩斐然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对社会生产、现代化建设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0年来鄂州市按照国家的部署,统筹兼顾,稳步推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全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综合运输能力大大增强,运输格局更趋合理。

特别是近几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运输条件、运输能力、运输规模以及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形成了“公、水、铁联运,江、湖、海直达”的现代交通网络。

随着过境运输量的日益增加和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鄂州逐渐成为鄂东地区的水陆交通枢纽,为加速鄂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量的突破、质的飞跃交通建设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先导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

鄂州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交通优势得天独厚。

建市前,由于投入不足,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异常薄弱,运输条件十分落后,运输事业凋零萧条。

七五期间,鄂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只有1.05亿元。

建市后,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我市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交通运输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基本形成了由纵横交错的铁路、四通八达的公路、通江达海的水运所构成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综合运输能力显著增强。

30年里,全市交通运输业基础设施累计投资由建市初期3亿元猛增到现在的260亿元,是建市初期的8.6倍。

1.公路建设日新月异,路网结构不断完善。

建市初期,鄂州市公路通车里程只有414公里,经过近10年的建设,2003年公路里程增加到1764公里,但等级低、线路散、断头路多,不成体系。

1992年,随着鄂州第一条高速公路-武黄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从此我市高速公路建设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交通运输核心价值

交通运输核心价值

交通运输核心价值【篇一:交通行业核心价值体系】《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行业核心价值观、行业使命、共同愿景、交通精神和职业道德。

行业核心价值观: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行业核心价值观是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炼和科学概括,阐明了行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核心价值追求,是制定行业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的本质导向和基本遵循。

行业核心价值观是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解决的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基本属性和根本宗旨问题。

“人便于行、货畅其流”体现了交通运输的基本功能定位和服务特征。

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关系国计民生的服务性行业,要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有效衔接的交通运输体系,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交通运输市场环境,提供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优质文明服务,从根本上解决行路难和运货难的问题,使交通运输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体现了交通运输行业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建设服务型政府部门和负责任行业,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诚实守信,无私奉献,大力推进交通运输事业科学发展,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的高尚品德。

行业使命:发展现代交通,做好“三个服务”。

行业使命是交通运输行业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解决的是服务方向和肩负责任的问题。

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是新时期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部署,是推进公路水路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具有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战略,也是交通运输行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交通运输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取向。

“三个服务”是对多年来交通运输实践经验的总结。

其中,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是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任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交通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是交通运输工作的根本要求。

中国物流业发展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物流业发展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中国物流业发展三十年回顾与展望资料来源:现代物流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探索与实践的30年,是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30年。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我国现代物流业30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展望前景,理清思路,对于推进中国物流业全面、快速、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物流业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与成绩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现代物流业经历了理论探索、实践起步到全面发展的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突破,进而向城市推进,引入外资。

伴随着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三中全会前夕,国家物资总局牵头,组织了国家计委、财政部、山东省等政府相关部门和部分大专院校考察日本物资管理,首次把“物流”概念介绍到中国。

之后,一些专业刊物出现了介绍物流知识的文章。

1984年8月,我国第一个物流专业研究团体——中国物流研究会成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现代物流理念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开始研究现代物流理论。

物流有关的著作相继出版,物流讲座和研讨会陆续举办,物流知识得到传播和普及。

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国家计划分配的物资逐步减少,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开始发挥作用。

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当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办“为企业服务的原材料配送中心”。

随后,物资部在无锡、石家庄、沈阳等地开展物资配送试点。

传统运输、仓储、物资、商业、货代企业,探索新的流通模式。

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大量进入,带来先进的物流理念、管理和技术,生产和流通企业开始重视物流管理,出现了专业物流企业。

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现代物流,各类研讨会、论坛在北京、上海等地举行。

1999年11月,国家经贸委与世界银行组织召开“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

改革开放三十年物流

改革开放三十年物流

三十年风雨艰辛优化发展环境兰州交通物流业步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兰州市公路运输管理处林森荣兰州作为甘肃省省会城市,地处黄河经济带一级开发轴线和陇海、兰新经济带二级开发轴线的交会处,是新亚欧大陆桥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国际大通道上重要的陆路口岸,也是全省经济的核心圈和西部地区的商贸流通中心,还是国家交通主枢纽及全国32个物流中心之一,具有发展交通物流业得天独厚的政治、经济、地理位置优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随着机电、石化、生物和医药、汽车、批发零售贸易业等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对现代交通物流服务的需求也应运而生。

兰州交通物流业也从乡村集市到国际贸易、从传统人工控制到实现信息化管理、从无统一服务标准规范到标准化规范化服务,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经历了风雨艰辛的发展历程,谱写着交通物流发展的壮丽篇章,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仅2007年一年,全市道路货运和汽车维修实现货运量5604万吨、货物周转量239242万吨公里,经济年产值达到11.93亿元,道路运输、汽车维修实现利税2090.37万元。

一、建设有形货运市场,因地制宜布局物流园区80年代初期,兰州市私营个体运输企业和车辆,应随着改革的春风,已经开始蓬勃发展。

兰州市成立了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开始着手规范建立统一的道路运输市场。

90年代初期,非公有制道路运输企业和车辆迅速增加,具备承、托、运、仓储等综合交通物流功能的托运部开始发展,货运信息部应运而生,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有形货运市场开始规划和建设。

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兰州市运管处一直致力于促进兰州市交通物流业的蓬勃发展,推动其走上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特别是2006年以来,将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兰州交通物流发展规划”,成立了兰州交通物流协会,从优化市场环境、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交通物流企业科学发展三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传统货运、货运中介逐步向第三方物流转变。

国内外公路现状与发展展望

国内外公路现状与发展展望

第1章绪论我国公路现状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先行产业.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其中,铁路、水运、航空、管道起着“线”的作用,公路则起着“面”的作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通过公路路网联结起来,形成四通八达、遍布城乡的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来,灵活、快捷的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目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客运量、货运量所占比重分别达90%以上和近80%.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交通运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设计和建设上,高速公路采取限制出入、分向分车道行驶、汽车专用、全封闭、全立交等较高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为汽车快速、安全、经济、舒适运行创造了条件.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具有行车速度快、通行能力大、运输成本低、行车安全、舒适等突出优势,其行车速度比普通公路高出50%以上,通行能力提高了2~6倍,并可降低30%以上的燃油消耗、减少1/3的汽车尾气排放、降低1/3的交通事故率.新中国成立以来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初正值“十一五”规划结束,“十二五”规划伊始.“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交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为显着的时期.经过4年多的发展,公路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已实现总体缓解,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一五”前4年,全国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万亿元,年均增长近16%,约为“十一五”预计总投资的倍,也超过了“九五”和“十五”的投资总和.公路建设投资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拉动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从公路建设投资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基本保持在%左右.在投资带动下,公路网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万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万公里、万公里和万公里;全国公路网密度由“十五”末的每百平方公里公里提升至公里.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公路网总里程将达到395万公里,高速公路超过7万公里,分别较“十五”末增加万公里与3万公里.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年均增长30%,总里程将达到345万公里,实现全国96%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十一五”期间公路的快速发展,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高速公路为重点,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一五”末高速公路里程将达到"十五"末的倍.“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高速公路建设累计投资达2万亿元,直接拉动GDP 增长约3万亿元,拉动相关行业产出累计约7万亿元.“十一五”交通建设的一个突出成就,是高速公路骨架基本形成,构建了城市间的公路运输通道,提高了综合运输通道能力,优化了综合运输体系结构.“十一五”前4年,高速公路年均增加通车里程超过6200公里,继续保持了“十五”时期的快速发展势头.2008年,经过近15年建设,总规模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提前10多年全面建成,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网骨架已基本形成.由此,我国构建起连接各主要城市之间的综合运输通道,并在城市间的客货运输特别是旅客运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其他高速公路重点路线的建设也取得突破性进展.西部开发8条省际通道"基本贯通,拉近了西部与东中部地区的距离;国家高速公路网中重点建设的“五射两纵七横”14条线路中,已建和在建路段达到95%以上.随着几条大通道的建成,高速公路进一步实现了大规模跨省贯通,加强了各大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分担了各省份、经济区之间的客货运输,通道效应日趋显着.“十一五”期间的高速公路建设,强化了对铁路、机场和沿海港口的集疏运功能,促进了综合运输体系结构的优化.高速公路与铁路互补,使铁路运输优势能够得到更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直接提高了港口的集疏运能力,促进了港口腹地的拓展,在发挥港口能力、提高港口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高速公路缩短了到达机场的时间,扩展了航空港的覆盖面和辐射力.“十一五”期间高速公路建设,还促进了区域产业布局的调整和优化,支撑了经济功能区的发展.4年多来,为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现各区域的协调发展,交通部门先后编制了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珠江三角洲、东北、中部和西部等6个区域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为区域高速公路网的协调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京津唐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长株潭城市群、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等,正是依托以高速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发挥出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促进了区域的协调发展.普通干线公路覆盖范围进一步提高,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推进了产业带、城镇带的形成.截至2009年底,国省干线公路里程达到万公里,其中国道万公里、省道万公里,比"十五"末分别增加了万公里和万公里.路网中等级公路所占比例达到%,二级及以上公路占公路总里程比重达到11%,分别较2005年提高了个和个百分点.干线公路连接了重要的城镇和经济节点,有效提升了影响区域的区位优势,扩大了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的经济辐射范围,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提高了沿线城镇对人口和资源要素的吸纳能力,在推进经济布局合理化、带动沿线产业带、城镇带群的形成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公路设计管理方面,全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文件和设计图式.经过对1981年、1988年、1997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使用,于2004年颁布了新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经过对1984年版、1994年版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使用,2006年颁布实施了新的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国外公路状况经过7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 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 通车里程超过2 3万千米,共有15个国家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2000km,这些国家是美国8 .98万千米、中国6 .03万千米、澳大利亚万千米、加拿大万千米、德国万千米、西班牙万千米、法国万千米、亚美尼亚7500km、墨西哥6980km、日本6500km、意大利6620km、英国3480km、韩国2778km、荷兰2235km、南非2032km,其中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构筑起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速公路网.与我国相邻的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真正意义上的高速公路很少,其多数是相当于半封闭的一级公路.德国1932年就开始修建高速公路,是最早修建高速公路的国家;美国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最多,1957年开始修建,现在已近9万千米;日本是同时代高速公路发展较快的国家,从1957年开始修建,目前已修建6500km车道最多的高速公路是加拿大多伦多的401高速公路,有16个甚至22个车道.由世界高速公路发展史可知,高速公路如同汽车一样,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深刻影响着其所服务的每一个人和触及的每一寸土地,对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国家安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发达的高速公路网不仅是交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公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代表,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根据经济发展与高速公路增长的相互关系,国外发达国家高速公路的发展一般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a 第一阶段, 发展起步期, 其特点是:经济总量较小, 高速公路认知度低, 规模不大且里程增长缓慢.b 第二阶段, 快速发展期, 其特点是:经济加速增长, 高速公路需求旺盛, 通车里程迅速增长.c 第三阶段, 接近饱和期, 其特点是:经济稳定增长, 资源紧俏,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趋缓, 以提高路网质量为主.d 第四阶段, 相对稳定期, 其特点是:经济持续增长, 资源紧缺, 高速公路网规模趋于稳定, 路网运行质量的提高主要依靠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实现,智能运输系统目趋完善是其主要标志.目前,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关键阶段, 汽车普及率迅速提高, 这与发达国家2 0 世纪6 0 年代~7 0 年代的情况较为类似.我国高速公路正处于最具成长性的第二阶段.我国公路发展趋势我国公路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2004年12月17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经国务院审议通过,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采用放射线与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布局方案,形成由中心城市向外放射及横连东西、纵贯南北的大通道,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和18条东西横向线组成,简称“7918网”,总规模万公里,其中主线万公里,地区环线、联络线等其他线路约万公里.建成后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首都连接省会、省会彼此相通、连接主要城市、覆盖重要县市”的高速公路网络,具体如下:首都放射线7条:北京-上海、北京-台北、北京-港澳、北京-昆明、北京-拉萨、北京-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南北纵向线9条:鹤岗-大连、沈阳-海口、长春-深圳、济南-广州、大庆-广州、二连浩特-广州、包头-茂名、兰州-海口、重庆-昆明.东西横向线18条:绥芬河-满洲里、珲春-乌兰浩特、丹东-锡林浩特、荣成-乌海、青岛-银川、青岛-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南京-洛阳、上海-西安、上海-成都、上海-重庆、杭州-瑞丽、上海-昆明、福州-银川、泉州-南宁、厦门-成都、汕头-昆明、广州-昆明.此外,规划方案还包括:辽中环线、成渝环线、海南环线、珠三角环线、杭州湾环线共5条地区性环线,2段并行线和30余段联络线.十二五指出,到2015年,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总量进一步增加,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养护管理能力显着增强;运输装备现代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运输结构更加合理,运输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显着提升;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显着增强;资源利用效率、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高,形成“能力适应、服务优良、安全环保、保障有效”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指标有:1.基础设施继续加强高速公路建设,基本建成国家高速公路网.公路网总里程达到450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0万公里.重点加强国、省干线建设,国、省道连接所有县级及以上城市.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达到65万公里;国、省道中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80%以上.继续帮扶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公路整体水平和服务能力,西部地区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比率明显提高.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90万公里.2.运输服务公路客运量约400亿人次、货运量约300亿吨,年均增长约6%和7%;公路客运周转量约2万亿人公里、货运周转量万亿吨公里,年均增长均约7%;国省干线公路平均拥挤度不超过,交通繁忙地区和路线平均拥挤度不超过;国省干线公路平均运行时速达到70公里/小时;公路营运客车、货车实载率分别达到54%和58%.3.安全应急监测和应急保障力量初步覆盖国省干线公路和国家高速公路网.4.绿色交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单位运输能耗明显下降,营运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6%.公路勘察设计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近十几年来,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空间技术的迅猛发展,公路勘察设计作为专业应用技术紧紧跟踪科技发展的前沿技术,以提高测设水平和效益为重点,抓住测设中的关键问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攻关,在测设技术领域应用了多项先进技术,使传统的以手工作业为主的勘察设计手段得到了彻底改变,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现对公路勘察设计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做一综述.应用现状航空摄影测量的广泛应用大家知道,公路设计离不开地形图,传统的获取地形图的方法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现场实测.这种手段不仅工作量大、周期长,而且测量范围有限,目前我院完成的勘察设计项目绝大多数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手段和方法,而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一般而言,一条高速公路测量首先是从路线方案研究开始,然后在小比例地形图上划定路线走廊,再进行航带设计和摄影测量.就航空摄影测量而言也经历了从模拟、解析到数字的3 个发展过程;现在正处于数字摄影测量研究应用阶段.这种技术是以数字影像为基础,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性质,所使用的仪器最终只是通用计算机及其相应外部设备.采用处理后的航空像片直接定线常规的路线定线方法是必须在获得地形图之后,才能在纸上进行,在工期非常紧迫的情况下就无法保证按期完成,为了加快进度,采用航空像片直接定线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利用航片直接定线,一般的工作程序为: 在航空摄影测量完成之后,首先要制做1∶5 000的带坐标格网及地名注记的放大纠正像片图,对于高差大的山地,最好制作1∶5 000的正射影像图,由此解决了路线方案设计所需的地形地物资料,这样路线设计人员就可以直接应用航片定线.利用该法定线,设计人员可以比用地形图更直观清晰地确定地形地物与路线的关系,而且范围更广阔,从而选择一个较优的路线方案.数字地形图的应用目前设计所用的地形图均采用数字地图,贮存介质由纸质发展为电子形式,所以设计均利用计算机完成.数字地面模型DTM的应用DTM就是利用大量地形点的三维坐标按照一定的数学模型分析和联网,使这些空间点按照数学模型的规律来描述地形起伏.DTM数据是进行公路设计时地面资料的主要来源.利用DTM可以获取设计所需的高程数据计算工程量,进行路线方案优化比选;绘制全景透视图检验设计效果.GPS和RTK技术的全面应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不仅具有全球性、全天侯、连续性、实时性等的精密三维导航和定位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GPS的应用领域之广已为大家所熟悉;GPS 及最新的RTK 技术在公路测设中应用也非常广泛.目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控制测量;2 大比例地形图的绘制;3 路线中桩实地放样;4 道路纵断放样和土石方计算.传统方法测图,先要建立控制点,然后进行碎部测量,绘制成图,工作量大,费工费时;用实时GPS动态测量,只需在沿线每个碎部点停留1~ 2 m in,即可获得每点的坐标.采用实时GPS测量,只需将中桩点坐标输入到GPS电子手簿中,系统软件就会自动定出放样点的点位.因每个点测量都是独立完成的,不会产生累计误差.遥感RS技术的开发应用随着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图像宏观、逼真、直观、丰富的信息为公路选线提供了有利条件.应用遥感技术,如把野外现场搬回室内进行研究,不但能提高公路的选线质量,而且能加快测设进度,减少测设成本.遥感字面上讲就是遥远感知,一般地就是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于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RS 技术在公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目前主要是利用卫星照片或航片上含有的丰富信息,通过立体观察和像片判译并经过计算机的自动处理,自动识别从而获得与路线设计相关的各种地质、地貌、水文、建材、地质构造等资料.目前利用遥感技术在公路工程预、工可阶段主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帮助设计人员对路线所经区域地形、地貌、水网、路网以及居民地进行概要判读,以了解其对路线的影响,有利于路线方案的优化;2 帮助设计人员了解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对路线的影响程度,以便提早改线,避免损失;3 帮助设计人员了解沿线土壤和植被类型,了解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情况,有利于环保对策的制定;4 帮助设计人员了解沿线建筑材料的分布、储量、开挖、运输条件,为施工创造良好条件.GIS在公路测设中的应用GIS 是以研究空间信息分布为对象的科学技术,它将具有空间特征的信息可视化,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更为直观、清晰的表达形式,并具有很强的空间分析能力.其软件系统以美国的Arcinfo 以及Mapinfo 为代表,目前我国研发利用多是以这种软件系统为平台.目前开发的公路地理信息系统也多是为公路管理和养护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分析决策提供服务.如图形显示、基本信息、道路桥梁信息、管养机构信息查询、图表输出等.在公路勘测设计领域的应用还只是刚刚起步.设计技术的应用1作为设计工具的CAD 技术已经深入广泛应用,如在通行的AutoCAD、Microstoon 上开发的软件产品,以及我国自行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系统都已是基本工具,摆脱了手工做业.2设计表达也正在由二维设计向三维过度.3 正在由独立应用工具向协同设计发展;这主要是随着Internet Intranet的发展,使设计逐步变成协同作业.发展展望展望未来,随着高分辨遥感、高性能计算机和宽带网络的迅速发展,公路勘测技术在不久的将来也将会有突破性进展,综观综合技术的应用,可以认为发展的趋势是朝向实时性、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分辨率卫星图像的商业化应用可能对公路勘测设计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变革.过去,高分辨率卫星图像一直分别被美国和前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所控制,主要用在军事和情报领域.苏联的瓦解和商业遥感卫星技术的进步为高分辨率卫星图像的商业化利用创造了条件.所谓高分辨率通常的意义是指空间分辨率达到4m 或更高如1m的精度.目前许可商业应用的高分辨率商用图像主要是法国的SPOT系统提供10 m分辨率图像,美国的Landsat27系统提供15m分辨率图像,而IKONOS系统可提供1m 分辨率的图像,俄罗斯的KOMETA也提供1 m 分辨率的图像.在美国,一个跨部门小组已讨论是否允许商业公司出售0. 5 m分辨率的卫星图像,相信不久会变为现实.预计这些高分辨率图像将会是21 世纪空间地理信息的主要来源,而且也将影响到空间地理工程的各个部门.这一新世纪的高科技的发展趋势必对公路勘察设计的手段和方法带来重大变革,我们应密切注视,加以跟踪,研发实用的相关技术.如利用卫星图像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图,利用卫星图像进行公路选线、路线设计、工程量计算,用三维的数字化卫星正射影像模拟飞行,预览路线实地景观实现公路勘察设计各阶段室内仿真设计等.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图像进行公路勘察设计,目前尚有许多课题有待研究.2“3S”技术集成应用将是公路勘测设计技术近期研发应用的重点.现在对GPS、RS、GIS的应用还停留在单独技术的应用,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公路勘测设计就会转变成以GIS为基础,GPS为工具,RS为基本手段的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设计的新模式,设计的高科技含量和效益将大大提高,“3S”的未来应用前景将十分广阔.各国在“3S”领域的竞争也将是十分激烈的,我们应紧跟潮流,自我创新,在未来的“3S”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 Internet及宽带网络的普及应用将很快实现公路工程协同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正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工作模式,基于网络的协同、共享、远程工作和分布式处理技术成为各个领域的研究热点.我国的公路工程CAD技术经过“七五”推动,“八五”的发展和“九五”的集成,今天,也已开始走进网络CAD的新时代,公路工程协同设计方法的研究将给我国公路测设领域带来又一次革命.CSCD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是网络CAD 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应用,其主要功能是支持设计主持人和设计参与人协同工作,及时交流信息、协调设计工作进展情况,发现并解决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避免或尽可能减少设计过程中反复修改而造成的浪费.公路工程协同设计的方法正处在研发之中.我院已建立了企业网并正常运行,现正着手公路工程CAD 共享信息模型的构造及协同设计方式的研究.总之,展望21 世纪的公路勘察设计技术将不再是单一的学科应用,它必将随着信息技术和空间技术的综合应用而发生重大变革,进而提高公路测设水平和效率.。

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第一篇: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30年交通的变化朱青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已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在交通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变化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类电动车、摩托车、家用轿车也走进了普通百姓家,昔日的自行车、步行时代早已被这些先进的交通工具所替代。

2000年,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

2002年,全国汽车产量325万辆,成为世界五大汽车生产强国。

2011年中国汽车产量连续三年居全球榜首。

30年里,改革开路。

30愁了。

改革开放3030年。

在21到了很大的作用。

80公路一直是空白。

1988年10月31——上1995年末达到873320002001月底突破了31999年101214119981万公6万公里2004年83年多2007年新修通高速公路8300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的5.17万公里增长到2007年的854.7620多条时速200公里至35010年大提速到“贴地飞行”的动车组列车驰骋于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我国航空总周转量为2.982010年总周转量5382010年我国航空完成旅客运输量26769万人的1161978的1801978年2312010年我国航空完成货邮运输量5361978年6.4万吨的84倍。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到20101601501532104个。

中国民航全行业拥有运输飞机1259或缺的新生代。

3.6通航里程已经达12.3550%1300量成倍增长。

我国船队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1.181600万载重吨。

我国船队的总规模由过去的世界排名40年达到了642010年的第42010特别是集装箱在去年年底超过了1亿TEU。

我国19731000万到50003达到了100万TEU6100万到1000万花了95000万到1模和运量是成倍增长。

改革开放三十年河南交通运输业成就辉煌

改革开放三十年河南交通运输业成就辉煌

改革开放三十年河南交通运输业成就辉煌——改革开放30年河南社会发展系列分析报告之十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服务性产业,是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基础,是经济运行的纽带和桥梁。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建设力度,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运输结构继续优化,综合运输能力大大增强。

2007年,全省交通运输业共完成客运量12.26亿人、旅客周转量1264.10亿人公里,分别比1978年的1.11亿人、123.22亿人公里增长10倍和9.3倍,完成货运量10.14亿吨、货物周转量2729.30亿吨公里,分别比1978年的1.82亿吨、508.41亿吨公里增长4.6倍和4.4倍。

2007年全省交通运输业完成增加值838.07亿元,占全省GDP的 5.6%。

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树立了河南良好的交通形象,成为河南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闪光点,成为河南国民经济的第三大支柱。

一、公路建设日新月异,运输能力不断提高1978年,河南省公路建设总投资仅为4429万元,以当时的价格,仅能修建30公里左右的二级公路。

辽阔的中原大地公路通车里程仅为3.15万公里,不仅数量少,而且路况较差,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为解决公路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河南各级交通部门遵照省委、省政府“集资修路、有偿使用、收费还贷、滚动发展”的方针,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

特别是2001年以来,通过制定实施并不断深化一系列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政策,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参与公路建设。

继2000年全省公路建设总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后,2003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先后跨越了200亿元、300亿元、400亿元和500亿元大关,有力地保障了全省公路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截至2007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3.87万公里,居全国第一位;公路密度142.9公里/百平方公里,仅低于上海,居全国第二位。

杨传堂: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

杨传堂: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

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进一步全面深化贯彻和落实。

交通运输部是大部门制改革的重点部门之一,肩负的任务十分艰巨。

两会期间,记者专访了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

把改革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重点记者: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围绕职能转变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对于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服务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运输部是大部门制改革的重点部门之一,肩负的任务十分艰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改革决策取得了哪些突破和进展?杨传堂:我们推进了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把改革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重点,应该说取得了比较重大的突破和进展。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配合完成了铁路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铁路管理体制实现了政企分开,组建了国家铁路局,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

国家铁路局组建工作基本完成,2014年1月6日正式挂牌,7个地区监管局的组建工作目前进展顺利。

另外,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设立铁路发展基金、铁路运价改革等配套政策的研究制定,调剂车购税资金用于铁路建设,配合国家发改委加快铁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二是扎实推进有关职责和机构编制调整工作。

去年11月25日,中央编办印发了交通运输部有关职责和机构编制调整方案,明确交通运输部管理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负责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以及邮政行业发展,承担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战略、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拟订及起草职能。

同时明确调整交通运输部部分内设机构设置。

总的来看,这次有关职责和机构编制的调整突出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职责,突出了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职责,理顺了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单位的职责分工,合理调整了机构和编制,有利于完善交通运输大部门制管理体系。

三是取消和下放了17项行政审批事项。

毛概

毛概

公路通车里程迅猛增长, (二)公路通车里程迅猛增长,高速公面明显扩大
三、交通运输量、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长 交通运输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不断完善, 不断完善,旅客和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迅速增长 四、交通运输设施和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30年来,在交通运输基础建设不断加强、 30年来 改革开放30年来,在交通运输基础建设不断加强、运力结构 显著改善、运输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 显著改善、运输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由于先进科学技术的 开发和广泛应用,综合交通体系技术装备水平、 开发和广泛应用,综合交通体系技术装备水平、运输工具的 数量也大幅提升。机车车辆、客货运汽车、民用飞机、 数量也大幅提升。机车车辆、客货运汽车、民用飞机、各种 船舶等交通运输的客货运输设施快速发展。 船舶等交通运输的客货运输设施快速发展。 现代管理和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五、现代管理和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显著改 善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铁路车号自动识别及铁路运 输管理系统等技术已得到普遍应用; 输管理系统等技术已得到普遍应用;公路不停车收费和联网 收费、船舶交通管理、 收费、船舶交通管理、海运信息化管理等系统已接近国际先 进水平;民航票务和结算系统达到较高水平; 进水平;民航票务和结算系统达到较高水平;管道运输数据 采集与监控系统等已得到广泛运用。 采集与监控系统等已得到广泛运用。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研究 正在我国全面启动, 正在我国全面启动,部分城市已经建立了信息化交通管理指 挥中心,交通运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挥中心,交通运输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1978-1988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1978-198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快速发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 展,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交通运输已 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当时由于铁路运力不足 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 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运不出去,许多产品只能以运限产, 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运不出去,许多产品只能以运限产,严 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由于运力不足, 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由于运力不足,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加工 能力处于闲置状态。旅客运输也处于全面紧张状态, 能力处于闲置状态。旅客运输也处于全面紧张状态,“行路 成为当时突出的社会问题。购买铁路客票极度困难, 难”成为当时突出的社会问题。购买铁路客票极度困难,铁 路客车超载十分严重;干线公路和城市旅客运输都非常紧张; 路客车超载十分严重;干线公路和城市旅客运输都非常紧张; 民用机场少,设施落后、飞机运力不足,买票难、 民用机场少,设施落后、飞机运力不足,买票难、乘机难的 矛盾十分突出。 矛盾十分突出。

总结改革发展经验,促进我国交通运输科学发展

总结改革发展经验,促进我国交通运输科学发展

总结改革发展经验,促进我国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经济飞速的同时,交通运输状况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要想富,先修路”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在本文中,笔者总结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有益经验,抓住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机遇,借此促进我国交通运输科学发展。

关键词:改革发展经验交通运输实现科学发展一、引言中国的改革开放至今已经历时30多年,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交通运输的飞速发展是其中的卓越代表之一。

数字最具有说服力,我们通过一组数字来体验我国交通运输的巨大成就:港口生产性泊位和万吨级泊位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48倍和19倍; 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一,拥有14个亿吨大港; 内河通航里程达到12.3万公里,50%以上为等级航道;民用运输轮驳船增长1倍,净载重量增长7倍;水路完成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5倍和16倍,90%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通过水运完成[1]。

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在30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具体如下:二、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的经验1、基本国情始终是我国交通运输业改革发展的最终依据我国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当前的生产力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仍然是我国的主要矛盾,在交通运输业领域则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日益交通运输的需求同当前的交通运输业不能满足这种需求的矛盾。

因此我国的交通运输的改革发展充分认识了到这一点,始终把基本国情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业改革发展的最终依据,把努力发展、尽快发展甚至是适当的超前发展作为解决这种矛盾的主要手段。

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的最为基本的经验。

2、坚持改革开放的发展方针不动摇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是十分重要的。

单就我国交通运输的改革发展来看,在实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各级领导的工作观念和领导思想都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彻底抛弃了“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成分多样、形式灵活的运输经济结构已经初具规模;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建设市场和运营市场也日臻完善;在建设的投资方面更加趋于多元化,单靠政府投资的局面已经被打破,多方融资的格局已见雏形。

改革开放前后我家乡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我家乡的巨大变化

本文原创版权归上传者所有改革开放前后我家乡的巨大变化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在正确的政策方针的指引下,我过城乡经济建设都取得了显著发展和进步,而我的家乡广西也一样迅速发展起来,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关键词:改革开放变化家乡农村城镇一、农村的变化1. 土地制度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地使用的重大变革,农民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到现在市场经济的“吃小灶”,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从过去吃不饱到如今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2. 农业税收改革中央取消了农民包括土地税在内的各种税收,而且还给种粮的农民补贴。

这是中国农业税制的历史性巨大变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某个角度讲,农民可以把省下的钱用于农业再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3. 农村住房发展变化农民的住房有了极大改善。

以前的土坯房变成了如今的砖瓦房、楼房,过去祖孙三代同居一室的现象不复存在,人均住房面积从五、六平方米变成近三十平方米。

数代农民人居有其屋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是历史性的变化。

4. 农村医保实施农民的医疗保险得以实现,基本解决了多年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有两句民谣道出了农民看病的困惑:“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

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农村实行医疗保障制度,一直困扰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这是史无前例的大事,农民鼓与呼。

5. 农村交通发展变化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特别是实现了公路村村通。

30年前,农村交通非常滞后,大多是土路,晴天一街土,雨天一路泥,农产品运不出去,需要的生产资料运不进来。

而如今高速公路、国道和乡村公路连接在一起形成连接城乡的公路网,四通八达,使物资交流有了可靠的保障。

6. 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的物质需求趋于高档化。

30年前,农民盼望的是“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30年后的今天,原来的“三大件”基本作古,取而代之的是“五大件”,彩电、冰箱、空调、电脑和手机。

道路运输企业30年发展回顾

道路运输企业30年发展回顾

道路运输企业30年发展回顾作者:刘洁胡建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8年第17期摘要:文章对道路运输企业在改革开放30年里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与回顾,将道路运输企业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着不同的特征。

最后,对道路运输企业30年发展历程进行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道路运输企业;改革开放;发展历程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分别增长了6倍以上;人民生活从以“吃穿”为重点转向以“住行”为重点的多层次消费。

本文主要对道路运输企业3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和回顾。

并且将道路运输企业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以每十年为一个发展阶段。

一、道路运输企业30年发展历程(一)第一阶段,发展初期新成立的道路运输企业开始大量出现(1978~1988年)。

划分的标志是1978年改革开放的提出,国民经济开始活跃。

1979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

在鼓励对外经济活动中,必然带来运输需求的大量增加。

在这个发展的良好契机下,福建省和广东省开始涌现一大批新兴道路运输企业。

可见,新兴的道路运输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84年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

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

从1985年起,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

1988年增辟了海南经济特区,海南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

随着这些港口的开放以及经济开放区的兴建,这些地区的道路运输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这一阶段新建的道路运输企业抓住了发展机会,顺应了经济发展的潮流。

1986年,国家提出承包经营责任制。

改革开放30年我国运输装备发展回顾

改革开放30年我国运输装备发展回顾

改革开放30年我国运输装备发展回顾
向爱兵
【期刊名称】《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年(卷),期】2009(000)007
【摘要】@@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运输装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以综合运输为视角,全面回顾了我国运输装备发展的主要历程,以及各发展阶段铁路、公路、水路和民用航空运输装备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概况总结运输装备发展的成效与经验,并对未来我国运输装备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总页数】8页(P34-41)
【作者】向爱兵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回顾 [J], 蔡寄平
2.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回顾 [J], 蔡寄平
3.改革开放30年我国电影技术发展回眸——"改革开放30年电影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座谈会纪要 [J], 本刊记者
4.改革开放30年我国运输装备发展回顾 [J], 向爱兵
5.改革开放30年我国电影技术发展回眸--“改革开放30年电影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座谈会纪要(插图)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十二: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多种运输方式的跨越式发展国家统计局综合司2008-11-11 10:00:58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多种运输方式的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二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全面快速发展,以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为主的综合运输网络初步形成,交通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大幅增长,交通运输设施和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现代管理和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提升。

交通运输业无论从运输里程、运输量,还是从技术装备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步入了纵横交错、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新阶段。

一、交通运输业实现了全面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薄弱,总量不足。

1978年,全国运输路线总里程只有123.5万公里,其中,铁路5.2万公里,公路89.0万公里,内河航道13.6万公里,民用航空航线14.9万公里,管道运输0.8万公里。

全国铁路复线里程7630公里,电气化里程只有1030公里;铁路机车拥有量10179台,其中蒸汽机车8039台,占机车比重近80%。

公路中高级和次高级公路占的比重很小,仅为14.7%,路面铺装率只有71.9%,绝大部分为砂石路面,等外公路占40%以上,没有高速公路;汽车缺重少轻,性能差,油耗高。

内河航道大都处于自然状态,通航里程逐渐萎缩,沿海港口深水泊位仅有133个,港口机械设备落后,运输船舶少。

民用机场只有30多个,机场设施落后,飞机陈旧。

1978-198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日益突出,交通运输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

当时由于铁路运力不足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运不出去,许多产品只能以运限产,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

由于运力不足,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加工能力处于闲置状态。

旅客运输也处于全面紧张状态,“行路难”成为当时突出的社会问题。

购买铁路客票极度困难,铁路客车超载十分严重;干线公路和城市旅客运输都非常紧张;民用机场少,设施落后、飞机运力不足,买票难、乘机难的矛盾十分突出。

面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国务院对交通运输发展问题非常重视,把能源和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八五”到“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不断加大对交通运输建设的投资力度。

1978年,全社会完成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只有63.6亿元,“六五”、“七五”规划期间,年平均投资分别为103.0亿元和221.2亿元。

从“八五”规划开始,国家加大了对交通运输建设的投资力度,全社会发展交通运输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一时期是我国交通运输建设和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

“八五”规划期间年均完成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812.3亿元,“九五”规划期间年均完成投资1997.1亿元,“十五”以后,我国以前所未有的投资力度和建设速度年均完成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5313.6亿元,2007年达12278.5亿元,创历史新高,是1978年的193倍(见图1)。

改革开放30年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交通运输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与此同时,交通运输行业改革不断深入。

通过调整体制、理顺关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优化组织结构、培育建立运输市场、转换政府职能等措施,推动和促进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

铁路运输实现了主辅业分离,成立了专业运输公司,并进行股份制和以减少管理层次为目标的撤销铁路分局等多项改革。

从1983年开始,陆续将20个铁路局合并成18个铁路局,扩大了路局公里范围,提高了运输效率;公路运输进一步健全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县、乡四级公路交通管理机构,省交通主管单位将企业下放到中心城市,扩大了企业自主经营权,坚持国营、集体、个体多家经营,鼓励竞争;港口管理权下放和政企分开;民航管理体制实现了政企分开和机场属地化管理,成立了六大骨干航空集团。

随着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入WTO,对运输市场的管制进一步放松,开放度不断提高。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附属服务和维修均不同程度对外商和民间资本开放。

通过治理整顿,水运及公路运输市场行为和秩序进一步规范。

随着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出台,除铁路运输外,其他方式运输价格的政府指导与市场相结合的形成机制已经建立。

航空公司股份制改革及重组加快,民间资本进入航空运输主业。

通过重组和进一步引进竞争,多个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格局初步形成,竞争已成为推动交通运输企业不断发展创新的主导因素,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明显增强。

改革开放揭开了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交通运输建设和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总量的快速增长,交通运输网络覆盖面持续扩大,通达度进一步提高,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交通体系,综合运输能力明显增强,技术装备和水平显著提高,交通运输业取得了累累硕果。

二、综合运输网络初步形成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将加快交通运输发展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总量的快速增长。

交通运输设施网络里程从1978年的123.5万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456.1万公里,是1978年的3.7倍,平均每年增长4.6%。

其中,公路里程从1978年的89.0万公里增加到2007年196.2万公里(不含村道),是1978年的2.2倍,平均每年增长2.8%;铁路里程从1978年的5.2万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7.8万公里,是1978年的1.5倍,平均每年增长1.4%;管道输油气里程从1978年的0.8万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5.4万公里,是1978年的6.6倍,平均每年增长6.7%;2007年主要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11404个,比1978年增加10669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967个,增加834个;民航航线里程从1978年的14.9万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234.3万公里,是1978年的15.7倍,平均每年递增10.0%,民用机场2007年达到148个,比1978年增加78个。

表1 我国五种运输方式线路长度(一)铁路网络规模扩大、结构优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了对铁路建设的投资。

2007年我国铁路建设投资达2492.7亿元,是1978年的75倍。

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8万公里。

其中,复线铁路里程2.6万公里,复线率达到40.5%,电气化铁路里程2.4万公里,电气化率达到37.8%。

到2007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复线铁路和电气化铁路里程均位居亚洲第一。

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

经过持续大规模的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改造,中国铁路无论是数量还是装备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铁路网规模进一步扩大,路网结构得到优化,运输限制明显减少,主要运输通道能力紧张状况大为缓解,基本打破了长期以来铁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改变了铁路运输生产力严重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

(二)公路通车里程迅猛增长,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农村公路覆盖面明显扩大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公路网的建设,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在完善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的同时,加快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的步伐,整个运输网络功能日趋完善,整体效率不断提高。

30年来,我国公路建设投资数量之大、开工项目之多、举世瞩目。

2007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26.6亿元,是1978年9.4亿元的737倍。

尤其是近二十年来,我国公路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公路总里程迅猛增长。

到2007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不含村道)达196.2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了120.4%,平均每年增长2.8%。

全国公路密度达37.3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比1978年9.3公里/每百平方公里的公路密度提高了28个百分点。

2007年“五纵七横”基本贯通,初步构筑了我国区域和省际间横连东西、纵贯南北、连接首都的国家公路网络。

1988年以来,国家积极推进高速公路网的建设,高速公路发展尤为迅猛。

1988年沪嘉公路建成通车,我国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之后高速公路建设连创新高,在短短11年内就突破1万公里大关。

1988年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仅为147公里,到1999年突破1万公里,到2002年突破2万公里,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我国的路网结构和通行条件。

目前我国公路总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均位居世界第2位。

到2007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到5.4万公里,当年新增8300公里,是历史上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最多的一年。

从1989年到2007年,高速公路平均每年增长6.7%,其发展速度之快堪称世界首位。

我国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

目前有21个省的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有11个省高速公路里程突破2000公里。

全国高速公路以平均每年2000多公里的速度递增,这种建设速度在世界上是少见的。

“十五”期间实施了以提高国土交通通达度、改善农村道路质量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通达度明显提高,农村公路覆盖面明显扩大。

到2007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13.4万公里,有17个省(区)农村公路里程超过10万公里。

2007年乡镇通公路率达到98.5%,实现了99.0%的乡镇、88.2%的建制村通公路。

农村地区的交通建设采取提高普及率和路面硬化里程相结合的方针,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提高通达度,改善通行条件,着力提高农村客货运输的覆盖面和服务水平。

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成就,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港口基础设施规模明显扩大,专业化码头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不断建设和发展,我国港口的基础设施规模明显扩大。

1978-2007年,全国主要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数从735个增加到11404个。

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数从133个增加到1217个,是1978年的9.2倍,平均每年增长7.9%。

90年代以来,在加快港口建设的同时,开始注重现代深水化、大型化、专业化码头的建设。

一批大型原油、铁矿石、煤炭、集装箱等专业化码头和深水航道工程相继建成,港口专业化泊位比重超过50%。

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包括主要港口、地区性重要港口和其他一般港口三个层次的港口体系,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南沿海、西南沿海五大区域形成了规模庞大并相对集中的港口群。

内河主要港口面貌也有较大改观。

在长江、西江干线、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建成了一批集装箱、大宗散货和汽车滚装等专业化泊位。

30年来我国港口在国内外经济、贸易、科技发展的环境下,逐步发展壮大,从数量增长走向质量和效益的发展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