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题研究
高校体育教改研究课题
高校体育教改研究课题
1.体育教学质量: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方
面。
2.学生体质健康:如何通过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包括身体形态、身体
素质、运动技能等方面。
3.体育课程设置:如何设置合理的体育课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
方面,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4.体育教学资源:如何合理利用体育教学资源,包括场地、器材、师资等方面,以提
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5.体育文化传承与创新:如何通过体育教育传承优秀的体育文化,同时创新和发展新
的体育文化。
6.体育与健康融合:如何将体育与健康融合,通过体育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7.体育教育的国际化: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和方法,推动我国高校体育
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8.体育教育的信息化: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体育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
验。
9.体育教育的评价与反馈:如何建立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以促进体育教
育的持续改进。
10.特殊群体的体育教育:如何关注特殊群体的学生,包括残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
等,为他们提供合适的体育教育服务。
篮球体育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篮球运动逐渐成为我国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篮球运动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竞争意识、意志品质等。
然而,在篮球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把握不够准确,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篮球技能水平难以提高。
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篮球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本研究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探讨篮球教学策略,丰富篮球教学理论,为篮球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2.实践意义:本研究有助于提高篮球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篮球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篮球技能的提高,为我国篮球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3.社会意义: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全民体育素养,推动篮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
三、课题研究内容1.核心素养在篮球教学中的内涵(1)体育知识: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规则,掌握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
(2)运动技能:具备一定的篮球技能,如运球、传球、投篮、防守等。
(3)健康行为: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身体素质,预防运动损伤。
(4)心理品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如自信、勇敢、坚韧等。
2.篮球教学现状分析(1)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不足,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3)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
3.基于核心素养的篮球教学策略(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
(4)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篮球教学相关文献,了解篮球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和学生对篮球教学的需求和期望。
3.实验研究法: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对比分析基于核心素养的篮球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
4.行动研究法:在篮球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体育课题研究报告
体育课题研究报告体育课题研究报告一、选题背景:体育课题研究是为了探索体育运动的规律和其对人体的影响,从而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此次研究的选题为:“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二、研究目的:1.了解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2.分析运动对不同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差异;3.探索运动对心理健康的机制。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调研。
首先,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了解以前的研究成果,并分析已有研究的优点和不足。
然后,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和不同职业的人群,通过问卷了解其运动习惯和心理健康状况。
最后,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四、研究结果和讨论:通过文献综述,我们了解到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运动可以改善人的心情,减轻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压力,提高人的自信心和快乐感。
此外,运动还能增加人的社交机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人的社交能力。
运动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释放压力,增加积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不同人群对运动的态度和运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于少年儿童来说,适宜的体育锻炼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适宜的运动可以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减轻老年病的风险。
对于青少年和成年人来说,适宜的运动可以释放压力,缓解学习和工作压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身体活动的频率、运动的时间和强度、个人体质和代谢水平等。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深入了解运动对心理健康的机制。
五、结论: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调查问卷的方法,对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探究。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积极的,可以改善人的心情,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不同人群对运动的态度和运动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究运动对心理健康的机制。
六、参考文献:[1] López Molina M, Luisa M. Influence of sport activity on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young athletes[J]. Mex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5, 32(1):87-93.[2] Hagemann N, Loeffler S N, et al. Exercise and fitness are related to perceived stress and mental health in students[J].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19, 27(6): 787-795.[3] Wang X, Zhang R, et al. Physical exercise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cross-sectional evidence from the 2005 ChinaNational Survey of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009, 45(4): 393-400.。
体育课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体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其在学生核心素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体育素养难以有效提升。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目的1. 分析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明确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2. 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体系。
3. 评估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三、课题研究内容1. 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分析(1)体育课程对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2)体育课程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作用(3)体育课程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作用2. 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制定(1)身体素质目标(2)心理素质目标(3)社会适应能力目标3. 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1)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2)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创新(3)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4. 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实践与评估(1)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2)教学效果评估方法(3)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课程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践参考。
3. 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教师对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评价,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证数据。
4. 行动研究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改进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步骤1. 确定研究主题,明确研究目的和内容。
学生体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学生体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大、体育锻炼时间不足、运动兴趣缺乏等诸多问题,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因此,开展学生体育课题研究,探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和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学生体育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影响学生体育参与和健康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具体目标包括:1、了解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态度和参与度。
2、分析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频率和强度。
3、探究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配备对学生体育发展的影响。
4、研究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生体育参与的支持程度。
5、提出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和健康水平的策略和建议。
三、研究对象以_____学校的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涵盖不同年级、性别和班级。
四、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学生体育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问卷调查法设计科学合理的问卷,对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参与度、锻炼习惯等方面进行调查,收集第一手数据。
3、访谈法对学校体育教师、学生家长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学生体育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4、数据分析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5、案例分析法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班级或学生作为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五、研究步骤1、第一阶段:准备阶段(_____时间)查阅文献,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案。
组建研究团队,明确分工。
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2、第二阶段:调查阶段(_____时间)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开展访谈,收集相关信息。
3、第三阶段:数据分析阶段(_____时间)对问卷和访谈数据进行整理和录入。
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体育校本教研活动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
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校园足球作为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拼搏精神和竞技精神。
因此,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校园足球运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抵抗力,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足球运动强调团队合作,通过参与足球比赛,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3. 激发学生拼搏精神:足球比赛中,面对困难和挑战,学生需要勇于拼搏,这种精神将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克服困难。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校园足球特色课程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课题研究目标1. 构建一套符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园足球特色课程体系。
2. 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拼搏精神和竞技精神。
4. 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文化素养。
四、课题研究内容1. 校园足球特色课程体系构建:- 分析国内外校园足球发展现状,借鉴成功经验。
-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校园足球特色课程方案。
- 制定足球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评价体系。
2. 足球技能培训与教学:- 组织足球教练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 开设足球技能培训班,培养学生的足球技能。
- 开展足球课堂教学,将足球技能融入日常教学中。
3. 足球比赛与活动组织:- 定期举办校内足球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 组织参加校外足球比赛,拓宽学生的视野。
- 开展足球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4. 家校合作与社区支持:- 加强家校沟通,争取家长对校园足球的支持。
- 与社区足球组织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机会。
小课题研究方案 体育
小课题研究方案:体育1. 引言体育是人类社会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它对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体育在个体健康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一个小课题的研究方案。
2.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体育对个体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具体而言,我们将分析体育对个体心理健康、体能水平和社会凝聚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3.1 数据收集为了实现研究目的,我们将使用以下两种主要方法进行数据收集:1.问卷调查:通过设计一份关于体育参与与个体健康的问卷,收集参与者的个人信息、体育参与情况、体能水平和心理健康等数据。
2.实地观察:我们将选择一些体育活动频繁且参与人数较多的地区,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参与者的活动情况、社交互动和体能表现等数据。
3.2 数据分析采集到的数据将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等。
具体地,我们将使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个变量的总体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
同时,对实地观察数据,我们将通过比较不同群体的平均值来了解体育对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4. 研究假设本次研究中我们提出以下研究假设:1.体育参与与个体心理健康存在正相关关系: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得到提高。
2.体育参与与个体体能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通过体育活动的参与,个体的身体素质将得到提高。
3.体育参与对社会凝聚力具有正向影响:体育活动的参与可以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社会凝聚力。
5. 研究预期结果基于上述研究假设,我们预期的研究结果如下:1.体育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将优于非参与者。
2.体育参与者的体能水平将优于非参与者。
3.在参与体育活动的社区或地区,社会凝聚力将较强。
6. 研究意义此次研究对于个体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个体而言: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体育对个体健康的积极影响,从而促进更多人参与体育活动,改善个体身心健康。
高中体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体育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体育课程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建议。
通过对100名高中学生的问卷调查和体育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中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课程内容的单一性、缺乏足够的锻炼时间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参与度和体能水平,本研究建议加强体育课程多样化和锻炼时间的安排。
关键词:高中体育、身心发展、课程多样化、锻炼时间引言:高中体育课程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不仅对学生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有着积极影响。
然而,关于高中体育课程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教学改进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体育课程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成绩统计的方法。
共有100名高中学生参与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以及对课程改进的建议等。
此外,研究还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与讨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程表示满意,并认为体育课程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研究发现,部分学生认为体育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创新和乐趣。
此外,学生普遍认为课程中锻炼时间不够充分,特别是在考试前压力大的情况下。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参与度和体能水平。
结论与建议: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建议高中体育课程应加强多样性,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参加不同类型的体育运动和游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此外,学校应充分重视体育课程的时间安排,确保学生有足够的锻炼时间,并避免在考试前期加大体育课程内容的压力。
结语:综上所述,高中体育课程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课程内容单一和锻炼时间不充足的问题。
通过加强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和合理安排的锻炼时间,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参与度和体能水平,促进学生全面。
体育方向教研教改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国民体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有必要对体育教学进行创新改革,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1)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创新模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为我国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2. 意义(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有助于推动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促进体育教育事业发展。
(3)有助于丰富体育教学理论,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2)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目标与内容。
(3)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方法与策略。
(4)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5)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体育核心素养、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教师、家长对体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3)实验研究法:选取部分学校进行实验研究,验证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有效性。
(4)案例分析法:收集优秀体育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
四、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1-3个月)(1)组建课题研究团队,明确分工。
(2)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研究背景和现状。
(3)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内容和方法。
2. 实施阶段(4-12个月)(1)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教师、家长对体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2)进行实验研究,验证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创新模式的有效性。
(3)收集优秀体育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
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参考课题50例
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参考课题50例1、素质教育与体育教育2、体育教学如何与文化、思想、美育教育相结合3、如何使学生用好体育教材4、体育教学的生理功能如何向心理功能拓展5、如何结合体育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现代体育观6、体育学科类和体育活动类课程整体化研究和实验7、结合课外体育锻炼,发挥身体素质教材的作用,有效增强学生体质8、建立学生体质测试制度,利用反馈信息,促进体育教学改革9、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形式,如何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逐步养成身体锻炼习惯10、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形式,如何适应不同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11、学生个体差异与体育课的自主教学研究12、学生终生体育意识,态度和能力的培养13、体育课的组织教学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及体现14、学生独立练习和自控、自测、自评能力的培养与研究15、体育课组织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16、如何捕捉学生的情感反应和心理变化,调节教学过程、方法、手段17、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活动过程的测试与评价18、运动中内在的情感因素的挖掘和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19、寓教于育、寓教于乐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20、学生现实教学目标与体育课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研究21、体育教学过程中身、心、群三维综合整体效益的发挥与测评22、体育教学过程如何实现“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三统一23、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增大教学容量,在空间、时间、器材设备、场地等方面如何体现24、室内体育课的组织与教法研究25、体育活动类课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26、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27、深入钻研,提高田径教材教学质量28、学校体育俱乐部探索29、结合学校传统项目,培养学生体育特长30、发挥现代教学手段,上好韵律体操和舞蹈教材31、“达标”和体育竞赛活动与体育教材32、课外体育锻炼与小型多样的群众性竞赛活动的研究33、课余运动队训练的研究34、运动竞赛制度的改革与校运动队建设的研究35、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差异与分层次教学研究36、体育学科的个性化教育37、体育器材的改革与运用38、开展好体育教学研究,提高体育教学效益的研究39、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40、体育教研组、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管理的研究41、关于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研究42、关于学校体育社会化研究43、学校体育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4、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45、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46、学校健身运动会的探索47、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与内容的构建48、吴地体育游戏的开发与运用49、现代信息技术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运用50、体育场地、器材的改造与应用。
体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体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研究背景。
体育课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加,体育课在学生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因此,有必要对体育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案,以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度和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提高体育课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三、研究内容。
1. 制定多样化的体育课程。
通过调查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体育锻炼的需求,制定多样化的体育课程内容,包括传统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度。
2. 提供专业的体育指导。
组织专业的体育教练和老师,对学生进行专业的体育指导和培训,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增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3. 创设良好的体育环境。
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创设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4. 加强体育课教学管理。
加强对体育课教学管理的监督和指导,建立健全的体育课教学评价体系,促进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学生访谈等方法,对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和需求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为制定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五、实施方案。
1. 制定多样化的体育课程计划,包括传统体育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组织专业的体育教练和老师,开展专业的体育指导和培训,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
3. 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场地,创设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4. 加强对体育课教学管理的监督和指导,建立健全的体育课教学评价体系,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体育类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理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意义1. 理论意义:本研究有助于丰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理论体系,为体育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2. 实践意义: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 社会意义:本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三、课题研究内容1. 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体现(1)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性和持续性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2)核心素养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健康意识、运动技能、合作精神、公平竞争意识等。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了解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4)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1)运动技能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健康知识教学:传授学生基本的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3)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4)团队协作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体育教学实践课题研究(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小学体育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体质、塑造健康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快乐体育”理念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1. 研究目的- 探索“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改进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度。
- 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丰富和发展小学体育教育理论,为“快乐体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实践意义:为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参考,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快乐体育”理念的基本内涵- 强调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性。
-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 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育知识、技能。
2.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创设快乐课堂氛围:运用多媒体技术、音乐、游戏等手段,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 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 优化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案例研究-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小学体育课堂,进行实地观察和访谈,收集相关数据。
- 分析案例,总结基于“快乐体育”理念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快乐体育”理念、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2. 行动研究法- 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快乐体育”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
3. 案例研究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小学体育教研课题研究(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体育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竞技能力和心理素质。
然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评价方式不合理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本研究拟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目标1. 探索适合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完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2. 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1)教学方法研究:针对小学体育教学特点,研究适合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内容研究:结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趣味性。
(3)评价方式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 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提升策略(1)加强体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2)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教学经验交流。
(3)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小学体育教学研究现状。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
4. 行动研究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组,明确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2. 调查研究阶段: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国内外小学体育教学研究现状;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3. 实践研究阶段:针对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和优化;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趣味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小学生体育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体育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的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开展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1)探讨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丰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为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 意义(1)有助于提高小学体育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有助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有助于推动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析。
(2)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4)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小学体育教育研究现状。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3)实验研究法: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对比实验,验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4)案例分析法: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经验与不足。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
(2)制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内容、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
(3)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实施阶段(1)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相关数据。
(2)进行实验研究,验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3)进行案例分析与评价。
3. 总结阶段(1)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体育课题的研究路线及实施步骤
体育课题的研究路线及实施步骤引言体育课题的研究对于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提升运动员水平以及推动体育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体育课题的研究路线以及实施步骤,希望能为广大体育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
1. 研究目的和意义在开始体育课题的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可以是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提出新的理论或者研究某一现象的原因和机制。
研究的意义则可以从学术、实践或者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解释。
2. 研究问题的选择体育课题的研究问题的选择非常关键。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 是否有足够的研究基础和资源支持? - 是否对体育事业发展或者运动员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是否符合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和专长?3. 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体育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研究类型: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类型,可以是实证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综述等。
- 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对象,可以是个体运动员、团队、体育项目等。
- 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可以是问卷调查、实验室测试、观察等。
4. 数据收集与分析数据收集与分析是体育课题研究中的关键环节。
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 实地调研:通过走访、观察等方式获取需要的数据。
- 实验室测试:通过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实验室测试,获取科学数据。
-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合适的问卷,调查人们的意见和观点。
-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数据搜集与整理。
数据收集完成后,还需进行数据分析与解读。
可以使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然后结合研究目的和问题进行解读。
5. 结果与讨论在研究的最后阶段,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呈现和讨论。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呈现: - 表格和图表:使用表格和图表形式清晰展示研究结果。
- 文字描述:通过文字描述研究结果中的关键信息和发现。
研究结果展示完成后,还需要对结果进行深入的讨论和解读,包括与已有研究结果的比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等。
体育老师教研活动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体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在当前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不足,教学方式单一,导致学生缺乏运动兴趣和参与度。
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课题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通过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有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设计,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2.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素养,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将不断反思、总结,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 丰富体育教育理论:本课题的研究将为体育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三、课题研究内容1. 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2. 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 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1)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策略(2)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的策略(3)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策略(4)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4. 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核心素养和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3)行动研究法: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4)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
四、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研究目标、内容、方法等。
2. 实施阶段:(1)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核心素养和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
(2)进行问卷调查、访谈,了解学生、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3)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体育教研活动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核心素养教育理念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团队精神、竞争意识和终身锻炼的习惯。
然而,在当前体育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因此,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策略研究,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通过研究,探索适合核心素养培养的体育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 推动体育教育改革:本研究将为体育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推动体育教育向着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
4. 丰富体育教学理论:通过对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体育教学理论,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
三、课题研究内容1. 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研究核心素养的内涵,分析核心素养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为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2. 体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当前体育教学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3. 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策略(1)教学目标设计策略:明确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将其融入教学目标设计。
(2)教学内容选择策略:根据核心素养要求,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运用策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评价策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4. 核心素养培养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以具体案例为载体,分析核心素养培养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核心素养和体育教学的相关理论。
体育课题研究方案7篇
体育课题研究方案体育课题研究方案7篇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
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体育课题研究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体育课题研究方案1一.课题名称:体育课堂中如何运用游戏进行教学课题负责人:王全锋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状况和个性发展。
以往的体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纯粹的技能训练,是一种反复操练的练习,这种急功近利的学习使得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十分低下。
而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会关注学生的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诸多方面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学必须建筑在科学的基础上。
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抓好体育教学,加大学生的兴趣,有效增长学生体质。
三.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1、自新课标实施以来,体育课一直没有一套完整的教材,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这样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着很大的激情发挥。
2、通过游戏的教学开发学生智力,在玩中学、在学中练,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游戏教学,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掌握知识,还能拓展学生的德育教育。
所以一个好的游戏能给学生带来身体和心灵上的终身教育。
4、积累好的游戏资料,促进教学工作的进展。
四.课题主要研究内容: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改善我们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有效的、可持续的成长,在实施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热爱体育运动,热爱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高效的教师,教师要通过课题研究与实验,重塑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促进教师高效的专业发展,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师资保障。
体育教研组活动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理念。
体育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其教学策略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题旨在探讨如何通过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课题研究意义1. 理论意义本研究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对体育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体育教学理论,为我国体育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2. 实践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体育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内容1. 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1)核心素养的内涵: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所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核心素养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体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身心健康、运动技能、团队合作、规则意识、责任感等。
2. 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1)教学方法策略: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探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等。
(2)教学评价策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教学资源整合策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
3. 体育教学策略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应用(1)通过体育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
(2)通过体育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通过体育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遵守规则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4)通过体育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体育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文献,了解相关研究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科整合”为抓手,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开题报
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指导,坚持“突出特色、全员参与、陶情益智、快乐健体”原则,立足校内资源,丰富内容,活化形式,从而深入推进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
与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师生紧张的工作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
我校兼职体育教师1名。
每班每周开设3节体育课,每天上午两节课后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下午三节课后为课外体育活动课,上下午各有5分钟的眼保健操。
活动器材的制约,活动安全的高压都直接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直接体现在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很差,活动技能很低,缺乏体育兴趣的恶性循环中,课外活动开发的不是很充分,部分时间被其他老师临时占用,进行体育活动的班级少,即使有活动也是在无序的状态下进行。
因此,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深知: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全面推广,是深化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将会提高我校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全民健身在我国已深入人心,校园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更是百花开放,但各校在组织竞技性体育运动会的背后,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全民健身活动不经常,活动内容死板老套,参与者有压力等方面不足。
而体育大课间活动已经许多城市开展和研究过,但大部分都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体系。
体育大课间活动发展的趋势:以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满足学生的运动欲望;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形式设计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需要;大课间活动要力争突出学校的特色,形成自己的活动特色;要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场地,做到“小场地、大课间”;积极探索把大课间活动作为一种校本课程的新途径,把大课间活动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大课间活动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让充满活力的大课间、让学生喜爱的大课间、让安全有序的大课间出现在我市的各个校园。
三、课题研究依据
以《关于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一小时的意见》、《全国中小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和《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为指导,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基本要求,以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预期目标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体质;满足机体生理需求和变化规律,调整心态,放松精神,陶冶情操;促进骨骼发育,改善运动、呼吸、心血管系统的神经传到功能;降低近视率,减少肥胖症;促进学生的休息与睡眠;科学使用脑力和体力;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团队精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做到大风小雨不间断,酷暑严冬照常练,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生的健身意识。
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教师敢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开放场地设施,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4.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结合音美科技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动教职工校园文体活动进一步开展,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5.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6.组织各类竞技、趣味、群体活动,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7、组织师生创造、改制各类体育活动器具,开发适合师生健身需要的各类器材,开发校本体育课程。
8、落实学校全民健身“快乐参与健康发展”理念,推动学校发展。
五、研究的方法和措施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通过图书、报刊、网络等途径,搜集各种大课间活动开展方面的资料,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提供借鉴。
2、问卷调查法:在课题实施阶段,采用问卷的方法适时向学生和老师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学生和老师对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效果,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根据结果及时调整课题实施的方式方法。
3、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经常学习加强研究,提出更加合理的大课间活动主题,对每一阶段实施的情况进行反思,不断总结,撰写论文,根据课题研究进行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二)研究措施:
1、时间保障。
调节学校作息时间,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任何教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若遇阴雨天就改在室内进行,如:室内游戏等活动。
2、制度保障。
制定大课间活动班主任、体育教师的职责,建立了领导督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艺体教师指导制、活动评比制。
3、人力、物力保障。
学校要求大课间活动师生全员参与,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保护者,同时也是活动者。
体现全面健身,融洽了师生关系。
大课间活动器材原则上由学校购置,部分师生自制。
4、安全保障。
加强安全宣传和管理,按类别划定活动区域,师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
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安全。
5、组织保障。
学校为成立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加强该项活动的领导,使大课间活动真正落到实处,促进该项活动高质量进行。
六、课题研究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课题申报(2015年9月)
学校组织有关人员对课题进行论证,搜集相关资料,深入课题内容研究,确定课题的研究步骤和方法。
(二)课题研究步骤
1、2015年10月进行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座谈会,全面启动课题,制定大课间活动方案;
2、2015年10月-2016年5月份实施大课间活动方案;
3、2016年6月份对学校开展大课间活动进行总结,展示活动成果,并进一步完善。
(三)完成结题报告(2016年7月)
2016年7月进行课题后期期调查分析,并进行课题实验总结,写出有价值的研究报告,组织课题鉴定,向全市推广大课间活动研究成果。
(四)课题组成员分工
负责人:张大伟体育专职教师
全面负责课题的各项活动设计及组织,把握课题的研究方向,资料搜集汇总并完成研究报告的撰写
成员:王银广贾红峰
参与活动方案的设计,参与活动实践过程中的开展与研究,撰写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一)课题小组明确职责分工,责任到人。
(二)课题小组成员系一线体育专职教师,素质高,具有敬业精神,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较高的业务水平。
(三)高度重视大课间活动,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
更新管理观念,注重过程指导,把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与深化新课程改革,与落实《课程标准实验方案》结合起来,具体落实到体育组实施。
(四)精心制订大课间活动方案,认真组织、体现特色、确保安全,要将大课间活动排入学校作息时间表,改善活动场地和器械,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五)鼓励教师、学生创编活动内容,制作活动器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编室内健身操与健身游戏,弥补室外活动空间的不足,使大课间活动能够反映出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个性。
(六)大课间活动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全员参加,练习密度90%;练习负荷保持在低、中强度,做有氧运动,符合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