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生产和粮食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粮食生产和粮食问题

(1)粮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直接的、主要的食物,动物性食品也主要是由粮食转化来的。(2)粮食生产是农业部门的基本任务。

3.世界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

(1)按大洲:亚洲最多,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2/5以上;次为欧洲,占1/4;北美洲占1/5。

(2)按国家: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四国的粮食年产量都在一亿吨以上。包括法国在内,这五个国家的粮食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5,其中中国粮食生产约占世界1/5。(3)按人均产量: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人均产粮1500千克左右。亚洲、拉丁美洲人均产粮较少,非洲最少。

(4)主要商品粮产区:北美洲的温带草原区和澳大利亚的热带草原区。

(5)主要粮食出口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其中美国出口的粮食约占世界粮食总出口额的一半。

4.世界粮食问题

(1)表现——亚非拉国家的匮乏与发达国家的相对过剩问题

(2)原因——地区生产的不平衡(根源);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没有彻底改变;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与人口增长过快

实质——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

(3)解决途径——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发展农业技术,努力增产粮食;控制人口增长(长期);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中国农业生产

一、我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

我国南方的水稻栽培和黄河流域的谷子栽培都为世界最早;我国是大豆的原产地,栽培养蚕和栽培养茶树的故乡;我国棉花、油菜籽、猪牛羊肉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糖料、大豆、茶叶、花生等产量居世界前列。

二、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①利用只占世界7%的耕地,基本解决了占世界22%的庞大人口的吃饭问题;②工业中有大量原料需农业供应;③农产品出口换取的巨额外汇可支援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保证实现四化的根本条件。但是目前我国农业还比较薄弱,农产品还不能满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基于以上情况,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目标中农业仍居战略重点的首位。

三、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

农业生产的影响都是很复杂的。如我国在季风气候影响下水热条件配合较好,雨热同期,但是也正是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使我国的灾害性天气较多。山地多对发展耕作业不利,还影响我国的一些山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同时也提供了林、牧、副各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我国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总的来说是非常优越的,但是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利用,使许多地区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如对森林的过度砍伐,草原改为耕地,以及农药和工业“三废”的污染等。再者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耕地和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所以我们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珍稀保护有限的资源,同时要控制人口增长数量,保证一定的资源占有量。

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1)人均粮食少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虽然我国粮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1996年粮食总产量较1949年增长了近五倍,但是人均增长却不到两倍。每年增产的粮食大部分被新增加的人口所消耗,平均每人增加的粮食不多。

(2)科技水平低,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尚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如近年来长江流域的水灾频繁发生使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常有较大的波动

(3)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所占比重过大,林业和渔业比重太小。而发达国家畜牧业的产值一般高于种植业;我国农业中,各业没有得到全面发展。农业各部门之间是一个密切结合的整体,存在着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关系。农林牧副渔各业之间应保持适当的比例,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4)农业环境污染日益加重。我国受污染的耕地达2 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耕地退化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五、解决措施1、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

主要原因是:我国自然条件多种多样,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而且农、林、牧、副、渔各部门的农业,是一个紧密结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所以,全国各地应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业。开展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业生产可以带来的好处是:

(1)增加农民的收入。

(2)增加市场供应,为轻工业提供原料。

(3)增加有机肥料,改良土壤结构。

(4)促进农业持续高产。

(5)有利于水土保持、调节气候、减少自然灾害,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2、因地制宜,适当集中,发挥地区优势

商品粮生产基地

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和珠江三角洲。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水热资源丰富,生长期长,有精耕细作传统,是全国粮食高产地。

江汉平原、江淮平原、鄱阳湖平原:其自然条件虽不如上述地区,但仍有较多的余粮输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由于纬度高,只能一年一熟,但是人少地多,有大量的粮食输出。商品棉生产基地

棉花广泛分布在北纬19~45度,东经76~125度范围内。在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黄淮平原及南疆等五大片商品棉基地。油料作物

花生主要分布在辽宁以南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区的沙质土壤。山东、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都有种植。

油菜在我国分布最广,是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近年来油菜的生产发展很快,地区分布在扩大,出现“北移南迁”趋向,原来很少种油菜的黄淮海平原、辽宁和黑龙江以及华南地区油菜面积都在扩大。

我国糖料作物主要是南方的甘蔗和北方的甜菜。甘蔗生长期长、需水肥量大、喜高温,南方的台湾、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等省区都是甘蔗的产区。甜菜是北方的糖料作物,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重要的甜菜产区是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四省区。出口农产品基地

为了扩大出口贸易,在沿海的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带、珠江三角洲等地多种一些花卉、蔬菜、水果,发展塘鱼、禽畜生产,建立出口商品基地,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

我国主要农业基地的地域性分布

3、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结构现状:种植业占据主导地位,畜牧业占比重低,林业、渔业比重很小

结构调整原因:畜、林、水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经济效益高,畜、牧业生产利用生态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