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正的中华 民族的符号 呢?学生们都沉默 了。 ” 这时候 , 我道 出了本课 的主 旨:只有 “ 真正地 、 深刻地 了解 了我们中华文化和文明历史后 , 我们 才可 能真正地感悟到我 们中华 民族的符 号, 因此我们现在要静下心来 , 去认 真梳理我 们伟大 民族的灿烂 文化历史。 面我们进 入第一单元 ‘ 下 中国传统 文化 主流思想 的演 变 ’ 的学 习中 。 ”
生创 唇维能
囝红苏省盱眙中学
—i ~ — F —j —i ~ i — F ~ 一 一 — — ~ ~— F
培养 ;
— 一 、 F 1F ~ F~ — ~ 一
严 彬 彬
如何在学科教学 中实施素质教育 , 既是 当前落实学校教育 改革 方针 的关 键 , 也是学科 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 历史学科的教学 , 既是 中学课程设置 的重要组成
通 过这样的导入 , 学生的兴趣被调动 了起来 , 同时也加强了对理解 中华文明的责任 感。
二 、 合历 史 背 景 。 养 学 生分 析 、 决 疑 难 问题 的 能力 结 培 解
教师应 当根据教材特点 和学生 实际 , 当补充历史资料 , 展教 材 内容 , 适 拓 描
述 事件背景 , 目的 、 有 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分析 、 比较 、 综合 、 概括 的能力 , 逐步形成
部分 , 也是培养学生科学 世界观的重要途径 , 在实施 素质教育的过程 中有着重要 的地 位和作用。 而培养学 生的创新 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 的重要方面 , 同时也是我
们一线历史教师的重要课题 。本文就在 中学历史教学 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 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 以求 抛砖 引玉 , 与同仁交流。
从现象到本质 、 从局部到整体 、 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历史 的能力 。 当然 , 在此过程
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解决与创新思维
历史教学中的问题解决与创新思维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不仅要传授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更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与创新思维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历史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创新思维的解决途径。
一、历史教学中的问题1. 学生缺乏兴趣和参与度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动接收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兴趣。
他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忆和理解程度低,无法真正掌握历史知识。
2. 教材内容过于繁琐传统的历史教材内容过于繁琐,很多细节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能呈现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而忽略了更加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脉络。
3. 缺乏互动和实践性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和记忆知识,缺乏互动和实践性。
他们无法将历史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难以形成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二、创新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1. 引入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将图片、视频等丰富的视听资料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历史事件的现场氛围,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2. 设计启发性的问题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让学生展开讨论和互动,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性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性教学活动,例如历史模拟演练、历史考古实地考察等,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的过程和情境。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历史的真实感受,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和创新思维能力。
4. 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还可以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项目制学习、合作学习等,通过小组合作和实践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总结与展望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中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引入创新思维,我们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历史教育体验。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_江迎春
江西教育科研!""!年第"#期教学经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即通过历史教学引导中学生根据已有的历史知识对某些历史现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与评价!或者对史学界尚有争议的结论进行论证!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具有独立见解的能力#具体地说!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增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效$一!提高中学历史教师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中学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任重道远$从事创新教育的教师一般应具备以下素质%"$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中学历史教师要从成为复合型教师的高度要求自己$首先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应努力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对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实际问题的了解!在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其次要尽可能多地学习和了解其它学科的理论和实际知识!如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和科技&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主动地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自然交叉和综合$此外还要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要通晓现代电子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以及其它现代化教育教学技术!并通过网上资源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等等!以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 %$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中学历史教师不能只是文化的被动传播者和普及者!而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目前我国的中学历史老师大多数属于’知识传授型(!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虽起着重要作用!但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演变的需要#因此应尽快实现由’传授型(教师向’创新型(教师转变#应该广泛涉猎史学界的最新研究动态!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去!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而不仅仅是对教科书照本宣科#&$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中学历史教师应加强教改课题的研究!培养自身的科学研究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步骤!并能对相关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进行较有成效的指导#二!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重视课堂教学的’角度创新(和’理论创新(#从不同的角度或视角看待历史现象!会得到不同的历史结论!重视’角度创新(!即历史教师先对历史教科书的结论进行分析!探究此结论是从哪个’角度(&或’视角(得出的!然后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现象!帮助学生自己去评价&完善结论#从培养质疑精神的角度重视’理论创新(!即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对传统固定的结论进行一定的分析探究!看其是根据何种理论推理出来的!这个理论是否严谨!是否完善!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重视课堂外教学的方法创新#课堂外教学在时间的掌握安排!具体的实践操作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灵活性强的特点!为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开辟了广阔的天地#目前要充分发挥以下几种课堂外教学方法的积极作用%一是学术专题讲座#学术色彩浓厚是举办专题讲座的主要特点!教师在举办专题讲座时应围绕一个与历史课程的进度同步的小题目!精心安排!全面搜集史学界近年来的研究新成果!加以筛选分类汇总!使之有条理而不紊乱!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摆脱中学历史教材的’一家之言(的束缚)二是专题辩论#专题辩论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参与和教师主导性参与的最佳契合的一种方式#在广泛征询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教师确定一个在学生中能引发矛盾和争鸣的辩论题目!帮助学生搜集相关的史料和论文!指导学生撰写辩论词以及辩论应注意的事项#其目的在于通过史学辩论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辩论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提高)三是撰写小论文#根据所学的内容!教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江迎春!&江西教育科研!""!年第"#期师可以指定一个题目!或让学生自拟题目!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内写一篇字数不长的小论文或小论文式的作业!虽然类似于读史札记的性质!但对学生的要求却很高!教师可以在笔法"写法"结构"史料分析上予以点拨指导#三!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把握好几个原则"$培养创新思维要坚持以史实为依据$历史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是叙述对象具有真实性!因此!创新思维培养可以%不惟书&!但绝不能%不惟史&$历史是不可能假设的!脱离史实基础的思维必然缺乏科学性而不足以使人信服!尽管我们常说%如果事情那样发生!历史就不会如此&!但是这种%如果发生&的事情!是不能称之为%历史&的!因而以非历史的假设为前提的思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要和历史知识的传授并重$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而忽略创新精神的思维训练则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因此!历史教学改革要在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同时!把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教与学放在基础的地位$&$培养创新精神要坚持适度性和适用性$中学生接触到课外的历史知识较少!历史教师也因教学任务繁重无法将大量的课外知识介绍给学生!因此教学中过多"过高地要求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是不现实的$历史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建立在学生能根据教材涉及的史实并结合相关的学科理论进行再论证的基础上!要在他们可以达到的能力范围内!既不能过于要求%言史必谈创新&!也不能过于要求%创新必求讲深"讲全&!即要坚持适度性与适用性$总之!中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尚处于起始阶段!这一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在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循序渐进地去培养$作者单位!河南省清丰县教育局责任编辑!韦民教学经纬!!。
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在智力结构诸因素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控制并制约其他因素的发展,指挥并调节其他因素的运用,如果没有思维能力的参与,其他诸因素就不可能发挥作用。
因此,历史教学应把开发思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上。
求异思维,集合思维,逻辑思维和迁移思维是历史思维的基本形式。
一、思维能力的形成及特点(一)求异思维的发展求异思维有叫发散性思维,它具有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等特点。
1、思维的敏捷性,即思维的速度。
它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对某一问题,经过短时间的思考迅速作出反应,也就是快速抓住问题本质,迅即解决问题的能力。
训练的主要方法是巧设疑难,激发思维。
在平时的课堂练习中,教师应严格限定时间,有意训练学生答题的速度,帮助学生养成快速思考的习惯,课外可定期举办历史知识竞赛,通过抢答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思维,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
2、思维的广阔性,即思维的广度。
它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善于打开思路,全面地观察问题抓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事物本质的能力。
如,讲述北美独立战争进程后,教师问:“为什么北美人民能以弱胜强取得最后胜利?”学生从美英双方力量对比的史实中分析提炼,得出是“由于战争的正义性和人民性”的结论。
3、思维的深刻性,即思维的深度。
它是指在历史学习中,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
来揭示历史事物内在的联系。
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抽象概括史实的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主要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大的名词解释供学生练习。
如:关于禁烟运动,教材用了大量篇幅叙述其背景、经过及意义。
学生必须通过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才能作出言简意赅的解释。
4、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用新观点或丛新角度认识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
独创性是求异思维的最高层次和终极目标,教师须格外重视培养。
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置身局内。
然后启发学生:若你作为郑和去航海,需要什么条件?要求学生联系从前所学知识来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思路
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思路在中学教育中,历史学科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过去,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怀。
然而,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为了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我们需要探索创新的教学思路。
一、情境创设,让历史鲜活起来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显得遥远而陌生。
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
例如,在讲述古代战争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地图、战争场景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历史人物,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思考和决策,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想法和行为。
此外,实地考察也是一种有效的情境创设方式。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的痕迹。
比如,参观当地的古城墙、古寺庙,让学生亲眼看到历史的实物,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知。
二、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思考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例如,在讲述工业革命时,可以提出问题:“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对社会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方式,寻找答案。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他们提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进行思维的碰撞。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比如,“如果没有工业革命,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这样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历史的可能性。
三、小组合作,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些学习任务。
比如,在学习某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时,可以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如文学、艺术、科技等。
如何培养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思维能力概要:通过问题设计就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趣味性去认真地阅读课本,从而找到那些隐藏在课本中,甚至是课本之外的答案。
这样在读与学、学与问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都能得到极大的锻炼与提高。
思维的形成是有许多不同作用的,这还需要更多热爱历史教学的同仁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让历史课教学百花齐放,群芳争艳!一种动感的、舒畅的、悦耳的声音,随着抑扬顿挫的节奏感所传递出来的内容,必定会为学生带来舒适感和聆听的意愿。
特别是那种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娓娓道来的语言艺术,会在课堂给听课的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听觉的盛宴。
1.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激活课堂许多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历史课,一是因为历史课的内容多、线索复杂,时空跨越大;二是因为教师讲课索然无趣,经常使课堂沉浸在死气沉沉的无形压抑之中。
如果历史教师能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再加上夸张生动的肢体语言和表情,这样不仅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还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师生在谈笑间既完成了教学的任务,甚至还会结下深厚的友情。
教师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和极大注意力。
2学生的体验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动力中学历史课教学作为基础学科教育,历来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
在一些学校,课程安排中所开设的历史课往往是走过场的形式,教学课时设置较少。
再加上历史课教学大都以“填鸭子”式的枯燥教育方式为主,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与激情始终难被调动起来。
因此,要让历史课发挥素质教育和创新思维的作用,就应该想办法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2.1创新教学方法历史课重传统说教,轻创新的教学方法,是学生不爱学历史的主要原因。
在历史课教学中引入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体验。
例如:在教学中引入对抗式的讨论,让学生对不同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各抒己见式的对抗性辩论,学生可以发表自己对相同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不同看法,并与其他持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精彩甚至激烈的辩论。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励和表扬 。又如 , 中英鸦片战争》 , 教《 时 我 提出 了这样一个 问题 : 鸦片战争后 , 东南沿 海被迫开放 了许多 通商 口岸 , 自然 经济开
起学生兴 趣 , 而激 发 其提 出如 下 疑 问 : 从
“ 第一次世 界大 战 中, 国也是 战胜 国 , 在 中 为什么在巴黎和会上却被当作战败国被反 分呢? 从而取得很好 的激疑效果。历史教 ” 学 中 的 激 疑 过 程 , 培 养 创 造 性 思 维 的 起 是 点 , 师 在 教 学 中要 注 意 创 设 问题 情 境 , 教 有 意 识 地设 一 些 疑 点 , 让 学 生 意 识 到 时 时 要 有 疑 , 处 有 疑 。教 师 应 当适 时 激 发 学 生 处 思考 , 以期 探 讨 。 二 、 用 多媒 体 技 术 。 养 学 生 的 科 学 运 培 性 思 维 思 维 是 人 脑 对 客 观 事 物 的 概 括 和 间 接 反 映 , 映 了 事 物 的 本 质 属 性 和 内 在 的 规 反 律性联系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 现代教学 的基本要 求。多媒 体表现 力 强 , 信 息 量 大 , 以在 课 堂 再 现 历 史 场 景 , 过 可 通 观察直观画面 , 开丰富想 象 , 展 进行 积极思 维 , 从而 培 养 学 生 的 观 察 能 力 、 象 能 力 、 合 分 析 能 力 以及 想 综 解决 问题的能力 , 促进思 维 向纵 深发 展 。如 我在讲 《 甲午中 日战争》 这一节 内容时 , 播放 了电影《 甲午风 云》 中的这样几个镜头 : 邓世 昌等北洋水师官兵海上 奋勇抗敌 , 壮烈殉 国 ; 鸿章下 令北洋 水师 “ 避 自 李 逃 保 ”慈禧太后筹备六十大寿庆典 , 肆铺 张 ; ; 大 北洋水 师在 威 海 卫 全 军 覆 没 。 进 而 引 导 学 生 思 考 : 什 么 为 亚洲 第 一 、 界第 六 的北 洋 水 师 在 短 时 间 里 就 毁 灭 世 在 日本 侵 略 者 的手 里 ? 从 而 激 发 起 学 生 积 极 思 考 的 热情 。再 联 系 李 鸿 章 退 缩 避 战 、 禧 太 后 铺 张 浪 费 慈 的镜 头 , 出 结论 : 政 府 的腐 朽 统 治 是 中 日甲午 战 得 清
中学历史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摘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历史教学的核心和目的之一。
传统历史教学往往使学生形成定势思维,不利于学生产生创新思维,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本文从教师素质要求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两方面对此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教师素质在历史这个特殊学科教育中,创新思维能力主要指学生在创新学习中产生的新的看法,新的见解,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的能力。
这是历史教学的核心,也是历史教学的目的之所在。
本文从教师素质要求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作初步探讨。
一、教师素质的要求1.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学习。
早在3000年前古希腊人普鲁塔戈就曾指出:“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一言堂” 的填鸭式教学,把历史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依据,使历史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的思维处于“休眠”状态。
新课改精神旨在让历史课堂重新恢复活力。
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学友而不是听众,和学生共同探讨学习,尊重学生的见解,善于挖掘蕴涵着的创新思维火花,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创造出民主平等的活跃气氛,这样才能引起师生共振,得出与众不同的思维效果。
2.更新知识结构,把握史学动态。
学史的目的是“以史为鉴”,教师使用历史教材的目的是“见木知林”,使学生感悟人文精神。
但长期以来,却流行着“历史研究是学者们的工作,教育研究则是教委、教育局的专职,而中学历史教师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的错误观念。
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能够随时了解和掌握历史专业内容发展变化的脉络,史学研究的动态,在更高层次上驾驭教科书。
教师应在知识的掌握上不断求“博”、求“精”。
不仅能准确把握历史的“点”,而且要尽力了解各科知识,建立科学广博的知识结构;要与时俱进,了解国际国内形势,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热点问题,找出当代变幻的国际风云的历史因素;要多与学生沟通,甚至追上流行,由此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心态,缩小师生之间的“代沟”,这样才能恰当地把握学生已了解的知识为历史教学服务,这样历史课堂才能展示出生动自如、气象万千、纵横捭阖的多维联想空间。
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摘要: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
通过质疑、启发、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思维创新是人的本质的特征,而创新的基础在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创造性思维常常表现为思维的流畅性、奇异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
体现在思维活跃,点子多,观念新,扬弃旧的习惯性思维方法,使思维过程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产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和思考问题。
中学历史课教学就是要通过重大的历史事件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运用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的悲壮事迹和成功的历史经验来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和事物的发展规律。
如何在历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充分认识历史课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中的重要作用中学历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肩负着传承祖国几千年的优秀历史和灿烂文化、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神圣使命。
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魏征说过:“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衰,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中学历史课教学就是通过借古比今、以史为鉴的精神培养中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尊心,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起远大的理想,树立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着中华之振兴而刻苦学习、努力奋斗。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
通过质疑、启发、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
同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见解,观察全体学生的表现,注意把创新的机会留给每一位学生。
对待学生提出的观点或问题,教师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一)充分肯定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的观点。
浅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
历史科目作为实现完成中学基础教育任务的一门基础科目,同其他科目一样,其目的应该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
那么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我在此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为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认为应该作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要想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要有一种宽松、自主、自由、丰富多彩的教育氛围。
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冒险和主动精神,是我们在教学中的永恒追求。
这也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应试教育的圈子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具备创新精神和不断进取精神。
传统的教育观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而新的教育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
创造性只能在这种氛围中才能涌现出来。
近期历史教材的改编和高考会考的改革,为历史教学的创新提供了有利时机,尽管考试仍在进行,但难度大大降低,题型的变化,也逐渐摆脱了过去的那种单纯凭记忆的模式,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中学历史学科应该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模式传统教育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为此,身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打破思维定式,对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优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综合加以运用,将历史知识赋予时代的气息,增加其神秘感和趣味性。
只有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思维品质,不拘泥于满足对历史的传统见解上,我们才能做到既兼顾改革创新精神,又着眼于实际效果,真正作到学史知史,知史明志,以史为鉴的最高境界。
三、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学习环境我们强调创新思维精神,并不是说中学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创新思维精神的培养相比,是处于次要的地位。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及案例
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及案例在传统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传授给学生死板枯燥的知识而非学习历史的方法,学生得到的也只是从教师那里“拓”下来的不够丰富的史实和一家之言的史观“摹本”,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掌握到应付一般问题的根本方法和准则。
而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学习历史的终极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一般方法,并以此为工具来认识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原因与规律,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样才能达到“学史以明智”的目的。
所以,学习历史的意义,远不是应付考试所能概括的。
因此教师必须交出学习方法的“金钥匙”。
教育家叶圣陶也说,“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到学习历史一般方法的“金钥匙”呢?从源头上讲,莫过于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因为任何历史观的获得是以某种思维方式作为起点的。
而针对当前我国历史教学的实际,学生思维品质中最坏的就是缺乏创新性,这严重束缚了学生智慧的发挥,也阻碍了“金钥匙”这个一般方法的取得,从长远来说,还严重影响着历史学研究的进步。
所以,笔者个人认为,改造现实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所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是能力培养的重点。
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树立创新的志向,培养创新的才干,开展创新性的活动。
下面就培养创新思维的有关方法谈谈笔者个人体会。
(一)鼓励质疑,开发思路,多角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潜质”。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
“学则须疑”。
笔者注意在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提问:1、紧扣“提问”的科学性,进行积极地开导帮助学生拨正认识,回归于史实认知的科学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浅谈
心理学的研究启迪人们 :比较是一切 理解和 思维的基础。在 教学中 ,可对彼此有某种联系的历史现象加以 对照,确 定其 异同 点 ,从而使学生认识 历史现象的本质。比较 的方法很多 ,诸如 同 历史时期的 同类历史现象 ,不同历史时期 的同类历史现象,一 个历史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 ,一个历史事件 的两个对立面等都 可 以进行 比较。比较的目的是找出异同 , 透过现 象抓住本 质,以使 学生对历史现象 达到更系统、更深刻的理 解。
中 学 历 史 教 学 中 如 何 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 思 维 能 力 浅 谈
平 顶 山 市 第二 中 学
培养 学生的能力,是 历史教 学的三项任务之一。而在诸种能 力之中,思维能力又居于核心地位 ,它控制并制约其它能力的发 展 ,指挥并调节着其它能 力的运用 ,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 。前 苏联著名教 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 为: “ 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 思考 的王 国。”由此看来 ,启发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应是课堂教 学的主旋律。
刘金 全
为纲的纵 向联系。二是以问题为线索 ,将同类问题 或同一时间不 同国家 间相类似的问题进行 比较的横向联系。
5、 分 析 与综 合
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注重 自身素质的提 高 ,使 自己成为创新思维精神 的传播法 ,二者是相互联系的。 在教学 中,只有对历史现象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 的分析 , 再综合 起来把握其整体 ,才能深入理解历史现象的本质 ,掌握 历史发展 的规律 。
三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应坚持 的原则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精神的方式可以分为采取课 堂内的方式和 采取课堂外的方式。这两种方式互为补充 ,相得益 彰。无论是在 课堂 内,还是在课 堂外 ,教师对学生进行创 新思 维能力的训练 , 笔者认 为,应坚持以下二个原则 : ( )选择性 原则 :可 以说教材上 ,没有一个历史问题现在 1 已经得到 了满意的答复,可谓是 “ 者见仁 ”、 “ 仁 智者 见智”。 上至传说 中的黄帝的性别问题 ,下至第二 次世界大 战期 间美军在 珍珠港 为何遭 日本法西斯突然袭击 , 都有争论 。这就要 求中学历 史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这~问题 上,在考 虑到 中学生不 同的思维发展状况特点前提下 ,对 于史学研 究上 的学术 分歧应该 有所取舍 ,即选择性原则 。 ( )监控性 原则 :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都 旨在发挥学生的 2 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教 师应起 到十分重要作 用 。鼓励学生发表历史见解和心得体 会,绝 不等 同于鼓励 学生海 阔天空纵横乱谈 ,或者鼓励学生追求标新 立异式的 “ 家之 一 言” ,归根结底 ,教师不但要善于发现 学生思维 活动中闪亮的火 花,并给予表扬 ,而且还要剖析学生头脑中不正确或片面的见 解 ,并帮助学生发现错误 ,最终找到正确 的解答 :不但 对学生的 发言做一个细致的总结 ,而且使学生认识 到 ,总 结并不 意味着思 维活动的终结 ,而是学生继续深入思 考的开始。通 过一 系列的思 维训练活动 ,使学生意识到 ,创新在 本质 上说是 一个扬 弃的过 程 ,或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研究向前推进 ,或 者对前 人 不正确的认识加以纠正。
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精神
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思维精神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摆脱“应试教育”观念的束缚等方面,任重道远。
关键词:历史教学;创新思维;培养历史学科教育的使命,在于向学生介绍人类历史上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用所学历史知识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其目的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
作为中学教师,我认为,每门学科都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
笔者在这里浅谈几点自己的观点。
一、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大力推行新课改、实施新课程教育的今天,中学历史教科书也有了很大的修订,特别是近年来,史学界研究成果丰硕,有许多新的史学发现,许多史实也得到新的考证,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新的史学材料的出现,知识更新是必然的。
中学历史教师所应具有的综合素质中,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是第一位的,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
很难想象,历史综合素质差,创新能力低的教师能培养出创新思维意识强的学生来。
实际上,这种倾向渐有加强的趋势,应该引起教育界同仁的注目和关注。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历史教育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丰富的内容,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情感人格等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是最能启发学生思考的一种教育。
课堂教学应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不只是单纯的历史知识的记忆,我们的历史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格教育,因为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富有灵性的。
我们要以塑造学生的人格为中心,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在历史的长河中,形形色色性格各异的人物,演绎出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从正面人物、反面人物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摘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创造型人才就成了国运兴衰的关键。
【关键词】中学教育创新思维培养作为中学教师,笔者认为,每门学科都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
本文拟对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谈几点看法: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来实现的。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
1.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
要不断创新,首先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
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
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这些灿烂文化在历史教材中均在不同的章节中得以体现。
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他们总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些问题在教师看来非常幼稚,甚至是无意义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
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
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要简单地遏止和否定。
如果学生的每一次探寻,遇到的都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语。
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更别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了。
2.使学生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定意志。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活动是人们从事各项工作的主要活动。
既然是创新,就预示着风险。
而且,当创新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时,知识创新的难度只能是越来越高,失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活动受挫的结果。
一个人创新活动的成功,也许是成千上万的人创新失败的结果。
面对创新路上的困难,人们只有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矢志不渝地坚持创新,才可能最终获得创新的硕果。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应该是历史学科的教学任务之一。
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很多都是经过科学家的艰苦劳动和无数次的失败才创造出来的。
初探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初探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内容提要: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任务之一。
历史学科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培育学生创造力的素材。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笔者在十年的历史教学中认识到: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开启创新思维的动力。
历史教师要创设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建立极力、竞争的教学机制,促使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思维2、创造问题情境,给学生开启创新思维的环境。
敢于质疑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
3、巧妙发散,给学生开启创新思维的钥匙。
发散思维是一种新的能力,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挖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观念,发挥学科优势,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实践。
历史课教学亦是如此。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任务之一。
历史学科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培育学生创造力的素材。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创造史,通过对人类创造史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没有创新或缺少创新活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将衰落直至消亡;我们要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人们才可能激发出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笔者在十年的历史教学中认识到: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开启创新思维的动力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教师是真理的掌握者,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独占课堂,采取“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
这种师生关系极大地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既是学生的长辈,又是学生的朋友。
师生在平等、互动的原则下成为教育教学中的共同体。
著名教授叶澜曾经尖锐指出:“今日教学改革所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
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浅议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没有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
作为中学教师,本文拟就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结合自己在历史课堂中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和体会,不足之处,尚请斧正。
一、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思维是大脑地客观事物间间接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更重要的是能产生出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成果。
对中学生来说,头脑中旧的表象很少,展现书本知识发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就是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
在目前中学历史教学中仍存在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
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思维空间,就很难谈得上创新思维的培养。
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重视设计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以相应的创新思维的熏陶,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在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富于创造,成为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人才,而创新教育是从培养想象力开始的,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正是创造能力的核心。
历史课应顺应思维发展的规律的要求。
“以史为鉴”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使他们终身受益。
教师要克服传统文化教育的消极影响,更新教育观念。
传统的观念,崇尚经验,反对创新;崇尚权威,反对怀疑;崇尚跟随,反对超越;崇尚持平,反对冒尖。
培养出来的人只能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谨小慎微、俯首帖耳、惟命是从的“小绵羊”,而不会是独立自主,驰骋疆场的“千里马”。
教师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执着的追求,坚韧的意志,大无畏的精神和虚心好学的态度,使学生养成推崇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意识。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培养教法与学法说到底是思维方法的指导。
初中历史创造性思维教案
初中历史创造性思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2.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事件和人物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3. 探究与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如:“这些事件和人物为什么重要?”“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如何选择?”等。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增强历史代入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5. 创意展示:学生分组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如制作手抄报、PPT等,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程度。
3. 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短视频、图片、文字资料。
2. 探究工具,如笔记本、彩笔等。
3. 展示工具,如投影仪、白板等。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2.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4.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历史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既能掌握知识,又能培养创新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存在历史教学 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彻底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传统教学突出表现为单 向的信 息传递 渠道 , 即 由教 师主讲 , 从头 到 尾, 一讲到底 , “ 满堂灌”、 “ 一言堂 ” , 真 正的填鸭式教学 , 学生被 当作 “ 知 识容器” , 只能是听话听话 再听话 , 被 动地接 受知识 , 服从 地听讲 , 课 堂气 氛, 死气沉沉 , 缺乏活力 , 一节课下来 , 教师满 以为完成教学任 务 , 学生 却 晕晕乎乎 , 似懂非懂 , 甚至 不知所 云。这 种状况 , 使学生 学 习的主动 性 、 积极性 、 创造性受到束缚 , 阻碍着学生能力 的发展 , 不利 于创 新人才 的培 养 。为此 ,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 要让学生真正 成为课堂 的主人 , 教师 多 在“ 导” 字上下功夫 , 在“ 精讲 ” 上动 脑筋 , 精 心布 置 , 把学 生 引入 到发 生 疑 问 一 实 验 探 究 一 分 析 发 现一 解 决 问题 的 主 动 学 习 过 程 , 让他 们动 脑 、 动手 、 动 口、 动笔 , 互相合作 , 在互动 中以发现者 的姿态进行 角色活 动 , 充 分领略到学习主人的充实 感 , 体 验获得 知识 , 迈 向成 功的快 乐。这使 学 生在课堂活动 中获得 了创新的条件 。 二、 重视情感教育 。 培养创新情感 在心理学 中, 创新情感指 创造 的动机 、 探索 的兴趣 、 严谨 的态度 、 顽 强 的意志和锲而不舍 的精神 等情感 因素对 创造潜 能开发 所起 的促进 作 用 。作为历史教师 , 在新课程 历史教 学 中应 关注 学生 的情感 , 注重情 感 教育 , 培养学生创新情 感。怎样 培养学 生的创 新情感 呢?首 先, 在历 史 课程教学 中, 历史老师应利用历史 内在 的兴 趣 、 情感及德 育因素 , 向学 生 展示历史美 , 使学生获得对历史道德感 、 美感 等情感体验 , 从 而激发学 生 创新情感 的培养 。另外 , 历史 老师在 教学 中 , 应 用充满情 趣 和美 感 的语 言, 启发学生思考 、 探索 、 发现 , 体验创造 的欢乐 , 从而使创新 情感得 以培 养 。其 次 , 教 师 的积 极 鼓 励 增 强 了学 生 成 功 的 愉 悦 感 , 心 理压力减 小 , 课 堂气氛轻松 和谐 , 使学生产 生学 习历 史 的兴趣 和内在 动力 , 从 而使学 生 的创 新 情 感 进 一 步 得 到 培 养 。 三、 激 发 学 习兴 趣 , 促 进 学 生 的 个 性 发 展 爱 因斯坦说过 : “ 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 。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 就可产 生高度集 中的注意力 和稳定积极 的学习情感 , 以及探求知识 的强烈欲望和 努 力 进 取 的学 习 精神 , 这 是 一 份 自觉 的 、 主动 的 、 活跃 的学 习 动机 。在 历 史 教学中采取多样化 、 新颖化的教学方法 ,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激发他们 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根据 自己的兴趣选择学 习内容就是一个很好 的方法 。 新教材中的“自由阅读卡 ” , “ 活动与探究” 等栏 目, 尊重学生 独特体验 、 阅
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获得的信息和贮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地运用各种思维形态或思维方式,克服思维定势,经过对各种信息、知识的匹配、组织或者从中选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或者系统地加以综合,或者加以类比、直觉、灵感等创造出新概念、新形象、新观点,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
因此,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开拓创新思维训练,让他们具备创新素质。
那么,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呢?一、使学生具有永不熄灭的创新欲望知识的创新是通过有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
学生要不断创新,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
有了不断创新的欲望,才能进行有意识、有意义的创新活动,也才可能达到创新的目的。
要想培育学生的创新欲望,首先必须要有一种宽松、自主、自由、丰富多彩的教育氛围。
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冒险和主动精神,是我们在教学中的永恒追求。
创造性只能在这种氛围中才能涌现出来,历史课程标准改革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有利时机,尽管考试仍在进行,但题型结构的变化,已逐渐摆脱了过去的那种单纯凭记忆的模式,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在教学中就一改过去的那种以讲为主、以记为辅的传统历史教学方法,代之以讨论为主、并辅之于辩论、归纳,同时大胆删去一部分内容,每课进行一、两个重点标题的讨论。
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辩论,教师作适当地引导,或帮助查找一部分资料。
最初的几节课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寻找疑点,并制定相应的鼓励和轻微“惩罚”措施。
(如唱支歌、讲个故事、朗诵一首诗等等),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时间一长,学生就慢慢形成一种寻找疑点和进行答疑的基本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创新欲望,也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二、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引导者,因此我们必须具备很强的服务意识,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