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方言与盐池方言的异同
[精华]宁夏方言
![[精华]宁夏方言](https://img.taocdn.com/s3/m/ecb3a82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73.png)
听不厌的宁夏方言沃还小着地呢个节,有个丫头子别想和沃找对象呢,别咋沃木有理事。
节节别五个丫头子不尿沃了,沃才后悔地肠子都悔清了。
么如果老天爷别再个沃一个机会地话,我会对五个丫头子说:我要和你找对象呢!!要是让我在只个前面加个时间地话,沃心呢想是再过几辈子也许很多朋友看到这样几句话,都会觉得云里雾里地不知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是我们熟悉的《大话西游》里那段悟空对紫霞仙子说的经典对白,而这句话用宁夏最具特色、也最具喜剧效果的方言——中卫话说出来就是这个味儿。
作为宁夏人,无论是听到或是说起宁夏方言,心中总会有一种的乡情与亲切油然而生。
宁夏方言说起来土,上了电视别人听着也觉得别扭;但宁夏方言说起来有趣,研究起来更有味道。
跟南方轻柔的口音相比,宁夏人口音较重,一般很少有儿化韵和翘舌音。
而且宁夏面积虽小,方言却是丰富多彩。
正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宁夏银南、银北,河东、河西的人方言都各有特色。
在宁夏方言里,中卫方言是一个特例,它与周边陕、甘、宁等诸多省份的地方话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甚至与同一省份的吴忠、银川都迥然不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不仅如此,中卫话还是最具喜剧效果的一种方言。
几个人坐在一起吃饭,但凡饭桌上有一个中卫人,那么话题多半会从中卫话说起:“来就来吆,还提的是点心!”学中卫人说话是宁夏酒桌文化中非常有意思的一道佐料。
“来就来吆,还提的是点心”这句话,似乎最能代表中卫方言的本质:每个字的发音都有着浓重的地方味道,句子简短好记,读起来则朗朗上口。
很多人学中卫话或许只是为了消遣,殊不知中卫方言的形成也是个漫长的过程。
自古以来,中卫地处边陲,一直是各朝各代扼守的边塞重地。
为了充实边防,自明代起实行屯边制,朝廷大量地从山陕、冀鲁豫、江淮吴越等地动迁百姓来此,这些人中有军余、兵士、移民、罪囚及官吏、从眷等,他们与当地人杂居共处,所操的口音互相影响,形成了以秦晋方言为基础,杂以齐鲁燕赵语、江淮语甚至吴越川滇语等多种成分混合的中卫方言。
盐池方言词词源探究
![盐池方言词词源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d3b23739bd64783e09122b25.png)
陈方敏
摘 要 :考求方言词的本 字不仅有助于研 究方言词的音义流变,更有助 于研究方言形成的历史基础 ,是一项艰 巨而有重大意义的工作 。 盐池县是 宁夏 回族 自 治区所辖 1 1 县 中的其中一 个,由于地理位置和 历史文化的特 殊性 ,其方 言也表 现 出不 同于兰银 官话 和 中原 官话的特
= 、盐 池 方 言 词 词 源 探析 。
( 一 )f I 套 :《 玉篇》 :“ 蘸容 切, 《 方言》 云 : 庸谓 之假 ,转语也 。 ” 《 广韵》 :“ 息恭切 。{ l 套 ,恭怯貌。 ”《 类篇》 :“ 假 ,书容切 , 博雅 穷{ I 套 恩 也 ,又思恭切 。郭璞 日:‘ 赢小可憎之名 。一 日嫩也 ,文一重 音一 。 ’ 。 ” 《 朴事通》 :“ 那 谎鬈 ,一个财 主家里招 做女婿来 ” 、“ 呆鬈 ,你将 来我 看。 ”《 蜀语》 :“ 不精采日{ l 套 。 ”f l 公 ,在盐池 方言中指懦 弱无用 ,是个明 显的贬义词 ,一般放在形容词之后 ,表示一种类型的人,而且是对这种
5 、馕{ I 套 : 《 玉篇》 :“ 馕 ,奴浪切 。宽馕也。 ” 馕 ,指软弱无能 ,亦 作 “ 囊” 。《 黄 粱梦》 二折 :“ 俺如今 鬓发 苍 白,身体囊揣 。 ”《 儿女 团 圆》 二折 :“ 倒将 我劈面抢 白 ,欺负 咱软弱 囊揣 。 ” 《 介 子推 》 一折 : “ 大太子申生软弱 ,小太子重耳囊揣 。 ”《 博望烧 屯》 三折 :“ 你退 了五 万 ,肯退了那好兵 ?都是囊的懦的老的小的瘸 的跛 的,则 留下精壮 的。 ” 《 三国志评话》 卷下 :“ 夫人烦恼 ,高声骂周瑜债软。 ”盐池话 中,“ 馕” 的用法和 “ 腾” 、“ 懵 ”用法基本一致 ,比如 :馕髂几 时都是馕f l 套 ,学 , 学不过人 ,耍 ,耍不过人 。 ( 二)生 : 《 说文解 字》 :“ 生 ,造也 , 像! l l I I 木生 出土上 ,凡生之属 皆从生 ,所庚切。 ”《 广韵 》 :“ 生 ,生 长也 ,易 日:天 地之大 德 日生 , 又姓 出姓苑 。 ”《 玉篇》 :“ 生 ,所京切 ,产也进也起也 出也。 … ‘ 生 ” 的 意义在古代就很丰富 , 体现在盐池方言 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生相 :本义是 “ 生成的相貌 ” ,但是 在盐池话 中表示 “ 没有节 制” ,可以指吃 、喝东西没有节制 ,也可 以指花 钱没有 限度 ,不考虑 自 身情况等 。比如 :老朱喝酒常么个生相 ,天天喝到半夜。 2 、生怕 :“ 生”在这个 词 中类 似于程 度副词 ,有 “ 甚 、很 ” 的意 思 。林逋 《 春阴》诗 :“ 苦怜 燕子寒 相并 ,生怕 梨花 晚不禁 。 ” 李清 照 《 风凰 台上亿吹箫》 :“ 生怕 闲愁暗恨 ,多 少事 ,欲说还休 。 ”《 董 西厢》 卷一 : “ 花憔 月悴 罗衣褪 ,生怕旁 人 问。 ” 孙周 卿 《 沉醉东 风 ・ 宫 词》 曲 :“ 肠断春风倦绣图 ,生怕见纱窗唾缕 。 ” 3 、清生 :意思为 “ 清 闲、舒服 ” ,比如 : 作业写完 了,终于清生了 ( 清 闲) 。你走开 , 拿我 坐上清生清生 ( 舒服 ) 。因为 “ 清生”一般 表示 个难受 、痛苦 阶段的结束和一个全新 的开始 ,有 “ 起始 ” 的含义在里 面 ,因此笔者将其词源断定为 “ 生” 。 4 、营生 :这和一般常用的 “ 营生 ” 用法 相同 ,表示 “ 事情 ” ,这 里就不做赘述 了。 ( 三)喧 :《 简明文言字 典》 其 中一个 义项是 “ 声 大而杂 ” 。“ 喧” 也可表示 吹牛、说大话 。《 玉篇》 :“ 许负切 ,大语也 。 ”《 广韵》 :“ 况袁 切 ,大帮也。 ”可 以与 “ 哄”搭配 ,《 琵琶记 》九 出:“ 他 寂寞高堂菽水 谁供奉?俺这里传杯喧哄 。 ”《 水浒传》 四十五回 :“ 满堂 喧哄 ,绕席纵 横。 ”《 辞通》 :“ 赫 喧皆盛大貌。 ” ( 四)谝 :《 说文解字 》 :“ 谝 ,便 ,巧言也 ,从 言扁声 ,部 田切。 ” 《 周书》 :“ 懿越善谝言。 ”《 论语》 :“ 友谝佞 。 ”《 玉篇》 :“ 步连符善二 切 ,巧佞之言也 。 ”《 广韵》 :“ 谝 ,巧佞 言也。 ”《 简 明文言字典》 里对 “ 谝” 的解 释 ,其 中一 个 义项 就 是 “ 花 言 巧语 ” ,但 是 在盐 池话 中, “ 谝” 的意义范 围有所 扩大 ,并不仅仅 是 “ 花言巧语 ” 。一般 当动词使 用 ,比如 :闲着么?来谝 谝。 “ 谝谝 ” 指 “ 聊 聊 ,闲聊 ” ,也可 以说 “ 谝天” ,“ 闲谝” 。(一般有 :
宁夏地区的城镇与农村普通话普及程度对比调查及建议
![宁夏地区的城镇与农村普通话普及程度对比调查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e5fc6b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f.png)
宁夏地区的城镇与农村普通话普及程度对比调查及建议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农村地区普及普通话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而在宁夏地区,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一部分,城镇与农村地区的普通话普及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为了更好地推动宁夏地区的普通话普及工作,本文将对城镇与农村地区的普通话普及程度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调查结果1. 城镇地区的普通话普及程度较高在宁夏地区的城镇地区,普通话普及程度较高。
大部分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够使用流利的普通话进行交流,尤其是年轻人和在城镇工作生活的外来人口。
城镇中的商场、餐厅、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也普遍使用普通话进行服务和管理,为外来人口提供了便利。
与城镇地区相比,宁夏地区的农村地区普通话普及程度较低。
部分农村地区的居民仍然习惯使用方言进行交流,尤其是老年人和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民。
农村中的一些公共场所和机构也没有普遍推行普通话使用,导致一些外来人口在农村地区的生活和工作中存在困难。
二、分析原因1. 文化传统因素影响宁夏地区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传统。
部分农村地区的居民习惯于使用当地的方言进行交流,这与其丰富的文化传统有一定的关系。
而城镇地区由于受到城市化和现代文明的影响,普通话的使用更加普遍。
2. 教育资源不均衡宁夏地区的城镇与农村之间存在着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现象。
城镇中的学校和教育机构相对于农村地区更加完善,学生接受的普通话教育更加系统和规范。
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生接受普通话教育的机会较少。
三、建议1. 加强普通话教育针对宁夏地区农村地区的普通话普及程度较低的问题,可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普通话教育。
可以通过加大对农村地区学校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对学生的普通话教育,提高农村地区居民的普通话使用能力。
2. 宣传普及普通话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宣传普及普通话的重要性,增强农村地区居民的意识。
可以通过发布宣传材料、举办宣传活动,向农村地区居民普及普通话的重要性,引导他们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宁夏地区的城镇与农村普通话普及程度对比调查及建议
![宁夏地区的城镇与农村普通话普及程度对比调查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feaae548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b7.png)
宁夏地区的城镇与农村普通话普及程度对比调查及建议宁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普通话在该地区的普及程度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对宁夏地区的城镇和农村普通话普及程度进行比较调查,并提出相关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在宁夏地区,城镇的普通话普及程度相对较高,而农村地区的普及程度较低。
城镇居民普遍具备一定的普通话听说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日常交流。
而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普通话听说能力较差的问题,许多农民还主要使用本地方言进行交流。
这种城乡差异导致在城乡交流、教育和就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便。
针对这种差异,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加大普通话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普通话教育资源,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农村居民学习普通话。
可以在农村开设普通话培训班,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帮助农村居民提高普通话听说能力。
加强农村教育体系建设。
在农村学校加大普通话教育的力度,将普通话纳入课程体系。
鼓励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教授普通话课程,提高农村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开展普通话宣传活动。
政府可以举办普通话演讲比赛、普通话角色扮演等活动,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普通话学习。
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进行普通话宣传,提高农村居民对普通话的认识和了解。
宁夏地区的城镇和农村普通话普及程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为了缩小这种差异,我们需要加大普通话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力度,加强农村教育体系建设,开展普通话宣传活动,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普通话培训。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宁夏地区普通话普及程度的全面提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语言接触视角下吴忠普通话词汇变异研究
![语言接触视角下吴忠普通话词汇变异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8f9e92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9.png)
语言接触视角下吴忠普通话词汇变异研究语言接触视角下吴忠普通话词汇变异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吴忠地区普通话词汇的调查研究,从语言接触视角出发,探讨了该地区的普通话词汇变异现象。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吴忠地区普通话受到了方言的影响,词汇的选择、发音等都呈现出明显的变异。
研究发现,语言接触对于词汇变异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同时语言接触也是词汇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结果对于普通话词汇变异的理解和相关的方言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语言接触;吴忠;普通话;词汇变异1. 引言语言是人类社会交流的重要工具,不同地区的语言在词汇选择、发音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语言接触现象逐渐加剧,各地区的语言也开始产生变异。
吴忠位于北方平原地区,是典型的北方方言口音区,而普通话则是全国通用的标准语言。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吴忠地区普通话词汇变异现象的调查研究,探讨语言接触对普通话词汇变异的影响,并为相关的方言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 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吴忠地区居民的口语表达习惯,针对普通话中常见词汇进行调查,包括词汇的选择、发音等方面。
我们在吴忠市区的不同社区进行了调查,共收集了250份有效问卷。
3. 结果与分析3.1 词汇选择的变异通过统计分析问卷中的数据,我们发现吴忠地区在词汇选择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变异现象。
在标准普通话中,有些词汇的选择是固定的,例如“杨柳”,而在吴忠方言中则可能使用“杨树”。
这种词汇选择的变异可能是受到方言的影响,也可能是由于语言接触的影响而产生的。
3.2 发音的变异在问卷调查中,我们还询问了吴忠地区居民的普通话发音习惯。
结果显示,吴忠地区的居民在发音方面存在一定的变异现象。
例如,在标准普通话中,“知道”一词的发音为“zhī dào”,而在吴忠方言中可能发音为“zī dó”。
这种发音的变异可能是因为方言中不存在“zh”音,导致发音发生了变化。
汉语方言全集
![汉语方言全集](https://img.taocdn.com/s3/m/122acf8271fe910ef12df846.png)
汉语诸方言在我国现代几大汉语方言中,北方方言可以看成是古汉语经过数千年在广大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而其余方言却是北方居民在历史上不断南迁逐步形成的。
在早期的广大江南地区,主要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们使用古越语,与古汉语相差很远,不能通话。
后来,北方的汉人曾有几次大规模的南下,带来不同时期的北方古汉语,分散到江南各地区,于是逐步形成现在彼此明显不同的六大方言。
现各方言之间差异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北方汉语与南方古越语在彼此接触之前,其内部就有各自的地区性方言;二是北方汉语南下的时间不同,自然汉语本身就不相同;三是南方各方言分别在一定独特环境中发展。
(1)北方方言(即官话)北方方言占汉族总人口的四分之三,分布在北南文化线(通州县东—南通市东—长江—靖江县北—长江—镇江市东—丹阳县西—金坛县西—溧阳县西—溧水县南—高淳县北—广德县—郎溪县—宣城市—芜湖县北—繁昌县—南陵县东—铜陵县—铜陵市东—青阳县东南—石台县北—彭泽县—湖口县南—九江市南—瑞昌市—长江—黄石市—武汉市南—长江—临湘县—常德市—沅江—怀化市—靖州县—通道县—永州—郴州—桂林东—贺州—柳州南—河池南—百色)以北的全部汉族居住区。
官话一般分为六大区,即北方官话、秦晋方言、兰银官话、中原官话(中部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北方官话内部又分为胶辽官话、冀鲁官话、北京官话、东北官话。
胶辽官话分布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冀鲁官话分布在河北省、山东省西部、内蒙古宁城县;北京官话分布在北京、河北省北部、内蒙古赤峰市;东北官话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西周分封燕国之前,北京居民操阿尔泰语系蒙古语组东胡语支。
后来由于黄帝的进入、黄帝之后分封于蓟(今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北京开始操天水的陇中方言(黄帝语言);特别是西周建立后,分封宗室于燕(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燕逐渐强大,东胡大部分被驱逐,北京开始操宝鸡的关中方言(周族语言,与炎帝语言类似)。
南腔北调各不相同宁夏方言调查报告
![南腔北调各不相同宁夏方言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a619f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35.png)
发明与创新2013.1“方言”就是地方口语,是一种语言在其分布区域内不同地区的交际工具。
对于存在方言差异的语言来说,方言是这种语言在不同地域的主要存在形式,这种形式跟这种语言所分布的其他地区的方言或共同语存在不同,也跟这种语言的共同语不同。
例如汉语,在汉语的分布范围内,不同地区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官话方言、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等等,这些方言分别跟其他方言不同,跟共同语也不同。
一、宁夏方言的形成宁夏方言的来历和我区人文、地理、历史沿革、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的迁徙等因素息息相关。
宁夏水洞沟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产表明,大约在3万年前,宁夏境内就有人类居住,到了殷商时期为北羌、熏粥(音“勋玉”)所居,春秋战国时期则为西戎、匈奴活动地。
后来,秦并六国,蒙恬将汉族人移入,并在这里兴修水利,屯田种植,为宁夏平原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宁夏方言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明代及其以后的移民,明代迁来的“五方之人”语焉不详,但后又有载为“实以齐鲁燕晋周楚之民”、“吴越居多”;清代“齐鲁燕晋陕甘之民趋赴”以及近现代的移民情况,都为宁夏方言的形成提供了确凿的资料。
明代移民在民间散布较广,宁夏川区的一些老户都盛传祖先从大槐树迁来,大槐树在今山西洪洞县北的广济寺旁。
广济寺碑文表明,这里确实为明代洪武至永乐年间移民的集散地,各处移民(即五方之人)先到这里集中,由官府编队发给“凭照川资”,然后向中原各地及西北边陲迁移,可以说明代移民不仅为宁夏人口,也为宁夏方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元代到清代,从山陕、冀鲁豫、江淮吴越甚至湖广各地迁徙而来的戍边屯垦的兵士、军余、移民、罪囚以及官宦、属吏、从眷等在这里杂居共处,他们的语言相互影响,共同融合,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宁夏方言。
宁夏方言的构成以山陕人的“秦晋话”为主,并杂以齐鲁燕赵语、江淮语、甚至吴越川滇语。
此外陇语(甘肃话)对宁夏方言也有一定影响,最初宁夏方言应该是“五方之语”,南腔北调各不相同。
经过漫长的磨合,逐渐形成了一种属于官话范畴的新方言。
北方方言区之宁夏方言
![北方方言区之宁夏方言](https://img.taocdn.com/s3/m/48a7cc618e9951e79b8927ee.png)
宁夏方言简介
宁夏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官话) 系统,其内部可以划分为北部 川区和南部山区两大区域。根 据《中国方言地图集》(香港 朗文出版社1989年版),宁夏 北部川区话属于兰银官话银川 片和银吴片,南部山区话属于 中原官话秦陇、陇中、关中片。
形成与发展
宁夏方言的来历和我区人文、地理、历史沿革、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的迁徙等因素 息息相关。宁夏水洞沟旧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产表明,大约在3万年前,宁夏境内就有 人类居住,到了殷商时期为北羌、熏粥(音“勋玉”)所居,春秋战国时期则为西戎、 匈奴活动地。后来,秦并六国,蒙恬将汉族人移入,并在这里兴修水利屯田种植,为宁 夏平原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承秦制,在抗击匈奴开疆扩土的同时,为了减少守边驻军粮草运输之劳,进一步推行 屯田制。随着屯田实边政策的实施和发展,汉朝进一步开渠引水,移入汉族人口。史书 记载“募民塞下屯耕”“迁关东贫民于陇西、北地(宁夏汉代属北地郡辖地)、河西、 上郡”,后来又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人口70余万。于是汉族逐渐成为宁夏人口的主要组成 部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周向宁夏迁2万户于丽子园,后又迁江南兵民3万人于灵州, 对宁夏河东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发。隋唐时期,宁夏农田水利大修,农业得到了较快的发 展,宋时党项族在这里建立了西夏国。元朝建立,官府诏令西夏流亡者回住宁夏,又调 集旧属元朝的南方军民来宁夏屯田,从湖北鄂州和隋州移民到宁夏。13世纪初,蒙古西 征期间,一批批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先后被蒙古征服者迁徙到西北驻军屯牧, 后称为“回回”。明朝初年,朝廷无力控制边防,便将宁夏府、灵州、鸣沙等地的居民 迁徙关中,留下者编入卫所与军余共同屯田,直到洪武32年,又重新迁移“五方之人实 之”,后又“实以齐鲁燕晋周楚之民,而吴越居多,故彬彬然有江左之风。”
江苏最难懂的十大方言,看完感觉不会说中国话
![江苏最难懂的十大方言,看完感觉不会说中国话](https://img.taocdn.com/s3/m/01b6257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0.png)
江苏最难懂的十大方言,看完感觉不会说中国话江苏方言大多数外地游客来江苏,对江苏各地的方言虽然勉强听得懂,但是对其语气说传达出来的意思却捉摸不透,因此常常闹出误解和笑话。
其实就算是江苏本地的人也不到一定能听懂13市的方言,让我们一起看看江苏最难懂的10地方言。
江苏方言区多、分布广而长江苏分为三个方言区,即江淮方言区、吴方言区、北方方言区。
江淮方言区分布于南京、扬州、镇江、淮阴、盐城市和南通、连云港两市的一部分,使用人口3600余万,分扬淮、南京、通泰三片;吴方言区分布于苏州、无锡、常州市和南通、镇江、南京三市的一部分,使用人口1800余万,分苏州、常州两片;北方方言区分布于徐州市和连云港、淮阴市的一部分,使用人口900余万,分徐州、赣榆两片。
江苏方言独立发展环境较好江苏各地区语言接触偏少,古时受中央政权影响偏小,形成了许多方言可以相对独立发展的较好环境。
江苏的地方话一路沿袭,保留相对完整,难懂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以难懂系数最高的高淳话举例,其在东周时就已形成,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延续几千年不变,堪称语言"孤岛"。
江苏方言几乎无推广,普及度不够中国的方言,有一项网友调查称东北话最好懂。
这里面有赵本山的功劳。
而在江苏,相对有知名度的只有一个"老吴韶韶",在用南京话评点新闻,而南京话恰恰也是江苏话中最好懂的方言。
而像东北话那样影视剧、话剧、二人转等方式全面推广的趋势,在江苏尚未形成气候。
详解江苏十大难懂方言高淳话高淳土话发音轻语速快,多用浊音,缺音标体系,只靠当地人口口相传。
如家(jia),古汉语里声母是g,高淳就读ga。
溧阳话溧阳方言具有很多特色。
有些方言,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原句的意思。
溧阳方言的"胖肉"就是肥肉,"热头"就是太阳,"绞布"就是抹布,"团鱼"就是甲鱼。
丹阳话丹阳话保留了吴语大部分特点,也受江淮官话影响。
宁夏平罗县回汉方言差异浅谈
![宁夏平罗县回汉方言差异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a70cd6c25f0e7cd1842536f7.png)
宁夏平罗县回汉方言差异浅谈本文采用横向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平罗县的先锋村和远景村为例,从平罗回汉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及生活常用语方面出发,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平罗回汉方言进行对比研究,分析总结两种方言在接触当中的相互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其发展趋势。
标签:平罗方言语言接触横向比较研究宁夏平罗县是西北地区的一个回汉杂居县,人口近31万,其中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平罗方言是兰银官话的次方言之一,平罗回汉人民都说汉语方言。
但在平罗方言内部,由于历史及宗教原因,平罗回汉两种民族的人群在说汉语时,有一些差异,在两种方言的接触当中,也有相互之间的影响。
本文采用横向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实践调查来揭示平罗县回汉方言的差异和不同语言在接触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一、平罗话语音系统(一)平罗话有23个声母(含零声母)p布帮并p‘怕盘旁m门麻明f非敷奉v微窝外t到端定t‘太同透n纽女娘l路吕来k跪贵敢k‘开葵去x灰回话ʨ精经见ʨ‘清欺群ɕ修休心tʂ知庄章tʂ‘彻穿昌ʂ声书审ʐ闰软日ʦ增争钻ʦ‘曹醋初s僧生苏ø而言远[1](二)有32个韵母i衣地急u木出绿y欲居虚ɿ 资次思ʅ 支痴师ɯ给去黑a 爬他耳ia架跨北ua花夸瓜ə波河色iə野接铁uə活过国yə确绝药ɛ爱盖债uɛ怪快帅ɔ 袄桃烧iɔ腰焦条ei倍妹脆uei桂葵灰əu欧斗丑iəu油秀球æ̃安胆三ɪæ̃烟间连uæ̃官宽欢yæ̃冤捐宣aŋ党桑刚iaŋ央良讲uaŋ光筐荒əŋ根庚农iŋ心星林uəŋ东红魂yŋ云群穷[2](三)有3个声调阴平44 高低边安天方粗婚飞开伤三阳平53 穷寒才徐文房古比体五买老去声13 (回)213(汉)近厚盖汉共岸急缺月麦局合[3]二、平罗回汉方言语音差异(一)回汉在44调和53调上是一致的,主要区别在13调和213调上。
吴忠方言与盐池方言的异同
![吴忠方言与盐池方言的异同](https://img.taocdn.com/s3/m/5560fbdad15abe23482f4de7.png)
吴忠市与盐池县地方方言的异同余金秀(宁夏师范学院08级汉语言文学3班,固原756000)摘要:本文通过对吴忠市及其管辖的地区——盐池县方言音调差异剖析,阐述同一地区不同地方方言的所存在的差异性,同时,说明两地方言的共通性。
关键词:音调方言异同这达-- 这里、这儿阿达 --哪里、哪儿误达-- 那里、哪儿增 --厉害喋--吃、打谝-- 聊天、吹牛试火-- 试一试骚情-- 热情过分扎势 --摆架子花搅-- 开玩笑(耍人)麻捻-- 差劲麻糜儿-- 不明事理、不讲道理嘹扎了-- 好扑稀赖亥 --不整洁、不干净、邋遢瓷麻二楞 --不机灵克利麻叉 --赶快、麻利毕咧-- 完了孩子--儿娃子可爱--希罕啊扔--尔掉姐姐哎!!!来!吃丝子!喝丝子!-----姐姐(对女性的尊称)过来,吃一点,喝一点泼烦地-----麻烦的,不开心. 把尬嫩介啥!-----不要这样啥!以上所举出的方言词在今天的盐池几乎已经听不到了,下面举上几个例子,以充分体现吴忠土话的特色——幽默、纯正1、一个花牛卜郎子罢了一滩牛粪,全让牛粪巴郎子冈了。
2、阿马和括马阿个做啥尼,郎猫一灭哦,给跌黄了。
3、锅里的面条子要扑了,麻留格马硕溜点子水啥。
4、老瓦叫有祸事,燕唧唧叫有好事,喜巧叫有喜事。
5、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不要颠起马硕瓢动弹。
6、闹格丫头是个黄流子,说开话毛盖子晃晃当当,哈巴子颠的胡扫清。
7、家发哩,歇换哈,咩再谝。
翻译题答案:1,一头小花牛拉了一滩牛粪,全被屎壳郎滚走了2,本句应属于正统回式口音,开句我也不懂是什么意思-_-#从“郎猫...”到后面的意思大致为“郎猫”一看,就搅黄了(指阿马和括马做的事情)3,锅里煮的面条要扑出来了,快往里面加点凉水(点水)4,乌鸦叫了有祸事,燕子叫了有好事,喜鹊叫了有喜事(因为乌鸦的叫声是“哇~~哇~~”因此根据它的这一特点将乌鸦谐称为“老哇”)5,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不要拿着马硕瓢(水瓢)动弹(指转来转去有话不说让人很不爽的感觉)6,那个女孩子说话没一句真(“晃流子”是用来形容人的词,是指说话没谱又爱撒谎,不知道那句是真的,下句的“说开话毛盖子晃晃当当”大致也是这个意思)“哈巴子”原指人的下巴,这里亦指嘴巴和人说话时嘴巴动弹的样子“胡”即非常“扫清”其实应写作“骚清”就是指一个人欠扁7,本句完全是根据读音写的汉字其实这句意思是“今天累了,休息去了,明天再聊"再说说两地方言有哪些相同之处:一是两地方言都同样受到回民入住的影响;二是两地方言大多与普通话的差别不大,只是与普通话读音的差别较大,这也就成为吴忠和盐池一带人学习普通话的优势,然而,两地人都不分前后鼻音,基本上前鼻音皆被读作后鼻音,这也是他们学习普通话存在的共同的最大的困难;三是一部分词的运用上的共通点,如将“呢”说为“尼”,“没”说为“亩”,“去”说为“可”,“的”说为“地”,例如:“可那泥尼?”——“去哪里呢?”,“我要和你找对象尼!”,“亩有地”——“没有的”;也会在一些形容词后加一些固定词缀来加强语气,如在“愣”“碎”“疼”“傻”“顺”等词后加“怂”,表示“很呆”“很小”“很傻”“很不顺眼”的意思;还有一些用意相同的词,如:综上所述,吴忠方言与盐池方言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也就充分地体现了“方言岛”则一令人诧异的语言现象,所谓方言岛就是在一个较大的方言区内有个较小的说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方言的地面,这个地面可以是县,也可以是镇、乡、村。
3种大家都喜欢的方言,比起普通话,大家更愿意听它们的发音
![3种大家都喜欢的方言,比起普通话,大家更愿意听它们的发音](https://img.taocdn.com/s3/m/b847eaf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73.png)
3种大家都喜欢的方言,比起普通话,大家更愿意听它们的发音在中国,有很多民族和省份有着自己的文化和方言,每一种方言都有属于自己的特别之处,有人说,普通话有非常强的实用性价值。
有人说,越来越多的方言岌岌可危或濒临消失,其所代表的文化也正在被人们所遗忘。
的确,有的方言没有很好地传承和发扬,正在逐渐的消失,但是有的方言却能发展至今,经久不衰,今天,我们就来介绍至今为止依然使用人数很多的3种方言。
3种被大家熟知的方言,比起普通话,大家更愿意听它们的发音。
一、东北话有人说方言的消失归结于普通话的普及,其实不然,普通话不是现在才推广,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推广“雅言”,但如今方言依然存在。
原因是首先东北话和普通话差别不大,和东北人交流时,即使不会说东北话也能听懂东北话,而且东北话易学,很多人在东北或者和东北人相处一段时间,就能学会简单的东北话,并且很多的小品和影视作品中也会使用东北话。
并且几年来东北成为了人口流出的大省,这也为东北话的推广起了重要作用。
久而久之,东北话并没有因为普通话的普及就受到挫折,反而因为它的优势让其发扬光大。
二、四川话其实四川话保护的比较好的主要原因是地域方面,四川盆地是高度封闭的山区,周边被山脉包围,盆地边缘的山脉海拔2000起步,可以说是比台湾还要封闭独立的地理单元。
在交通不方便的年代,只有从长江出川容易,从任何方向入川都难。
使得四川盆地保持相对独立的性格特征,思维方式风俗习惯。
还有四川人口众多,所以受众人群广,推广起来影响一定很大。
除此之外,四川人性格开朗活泼,易于相处,而且四川饮食也极具特色,四川方言推广好的原因也要归功于此。
三、北京话首先北京作为首都,北京话就自带独特的魅力。
而且以北京话为元素的文学影视作品也为推广普通话做出巨大贡献,比如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就是用了非常多的北京话元素。
北京话为什么会被大家广传,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文学作品和一些影视剧的影响,但要讲它的逗趣性和传播性,并没有四川方言和东北话这么受人喜欢。
【蔓萝学方言】宁夏方言
![【蔓萝学方言】宁夏方言](https://img.taocdn.com/s3/m/92e9d46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0.png)
【蔓萝学方言】宁夏方言01、宁夏话考究—宁夏方言特色一:qing(庆)注释:自做多情,无事生非。
经典句型:你小心qing死了着。
羊油滴到石板上,qing住了~~`二:shong注释:形容某人做了被人所不齿的事,或其本人被人所不齿。
经典句型:你听你都说了些撒,快把人shong死了。
三:ta(踏)注释:意为用脚踩,为威胁用语经典句型:你再这么个小心我踏开了着。
四:saoqing(骚轻)注释:意为某人举止轻浮含有轻佻,挑逗意味。
经典句型:你再少saoqing,听下列嘛?五:er(二)注释:多用来形容人做出了超出规范的事或性格卤莽不考虑后果。
经典句型:你咋这么二撒?六:song(松)注释:用在某个单字的后面,语意可褒可贬,主要由说话人所决定。
经典句型:qingsong,shongsong...........七:niao(尿)注释:理睬的意思。
与“不”连用,意为“不理睬”经典句型:他二着咋呢?再我也不niao他!八:nie(捏)注释:与“家”连用,为“人家”的意思。
经典句型:我给nie家说了半天,nie家就是没niao我.02、宁夏话考究—银川话银川话属于中国北方方言区的西北方言,又是西北方言中的兰银官话,兰银官话包括兰州话,银川话,乌鲁木齐回族话,以及周围小范围地区的方言,其突出特点是1。
前后鼻音不分,如fen回念成feng,yun会念成yong。
2。
尖音重,就是发j,q,x,的时候,舌头很靠前,会带有,z,c,s 的音在里头,着是官话的最大特征3。
在发带有d,t,h,k的字时会明显带有喉音,犹如法语里的大舌音,如他,喝,可会发成tha,hhe,khe.这有可能是受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
4。
银川话把去发成ke或ki是一很有意思的现象,但是他却揭示了宁夏话的古老,因为古代汉语是没有j,q,x,的,他们以前都是g,k,h。
再如银川话把街说成gai,都是一个道理,现在韩国语还维持者汉语古代的音。
5。
银川话保留了汉语的入声,要知道现代汉语普通话早已经没有入声了,所以银川话很古老的。
宁夏人之——吴忠杂碎
![宁夏人之——吴忠杂碎](https://img.taocdn.com/s3/m/505aac1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6.png)
宁夏人之——吴忠杂碎盐池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和黄土高原的交接处,陕、甘宁、蒙在盐池都有地界交汇。
大概是因为这个特殊地域因素,盐池人的地域性格不错,总体上说,用当地方言说是“很四海”,即大气,大开大合。
可不么,小时候我放羊时,每天都要出一次宁夏地界,越过长城到内蒙草原。
盐池人性格中既有草原人的豪放,又有黄土汉子的粗犷。
盐池人的外貌特征,很多人总就有这样的总结:“牙黄黄的,一看就是盐池人”。
盐池缺水,盐池人吃的水缺碘,而且含氟量高,所以,盐池多有氟斑牙。
但是,盐池南部个别吃窖水的乡镇的人牙齿特白。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自来水普遍了,这种情况少了。
盐池属贫困山区,人穷,自然,但能吃苦。
盐池是革命老区,它所以能成为老区,因为盐池人身上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大概是奋斗精神。
盐池人大方,川区人,尤其是自大的银川人,对山区八县的人有一种嫌贫爱富的讨嫌,他们眼中,那是搐鼻子骡子——毛病多。
但对盐池人似乎不敢小瞧。
盐池人服人之处首先是有一种不服输的二杆子劲;二是因为好面子,尽管是穷,但貌似有钱。
出手大方,有朋自远方来,酒肉款待。
说难听点,老子就是贷款也得招待你们。
盐池人重情谊,往往在这方面多有夸大之词。
具体表现就是自信与自大,我们盐池,那好着呢!我和某某人的关系,那抗硬(读拧)的很。
对方若故作疑问地说:“真的?”他必称:“那还用说,百分之百!”喝酒不要命,其实,都说盐池人能喝,不假,其实是人太实,谁不能喝,放胆文章拼命酒。
关键是你不怕死。
有人说盐池的麻雀都能喝二两,这是绝对的夸张,盐池人喝酒的过人之处在于豪情。
在酒面前,盐池人有时表现得极其没出息,比如说办婚宴,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哥几个凑成一桌,主家的人都还在一边忙乎,他们说闲着也是闲着,捣两拳,甩几砣。
划来甩去,凉菜没上桌,已有喝醉的。
信用,对外的信用不错,但是少数人对内就不大讲究了。
盐池县城小,凡是吃公家饭的,在街上晃几圈,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大家都知道。
当然,也有不知道的。
南腔北调各不相同——宁夏方言调查报告
![南腔北调各不相同——宁夏方言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19644b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b.png)
南腔北调各不相同——宁夏方言调查报告
李文博;买哈;虎光宇
【期刊名称】《发明与创新(中学时代)》
【年(卷),期】2013(000)001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李文博;买哈;虎光宇
【作者单位】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移民方言接触与回族方言语音变迁探析——以宁夏红寺堡开元村关中方言为例[J], 张秋红
2.四川仁寿东南部地区方言音系调查报告——以富加方言为例 [J], 杨芳
3.宁夏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调查报告——宁夏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调查报告 [J], 马维才;马娟;
4."南腔北调"受追捧r——由《百姓影视》探究方言节目热播现象 [J], 宋学平
5.四川仁寿东南部地区方言音系调查报告——以富加方言为例 [J], 杨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银南话与普通话语音的差异及其对应关系
![银南话与普通话语音的差异及其对应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5cced6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1a.png)
作者: 林涛;张安生
出版物刊名: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42-47页
主题词: 普通话语音;中卫话;银川话;黄河以北地区;中宁;灵武;方言类;主要元音;改读;固原
摘要:<正> 银南是宁夏的一个行政区,它包括吴忠、中卫、中宁、青铜峡、灵武、同心、盐池七县。
但银南话却超越了这种行政区划的界限,它几乎包容了宁夏话的两大方言类别(即川区话和山区话),可以说是宁夏话的缩影。
因此,研究和分析银南话与普通话在语音上的差异及其对应关系,不仅对银南的同志说普通话有指导作用,而且对银川、银北和山区的同志也会有一定帮助。
根据语音上的差别,我们可以把银南话分成四个小方言:一是吴忠话,它属于银川话的范畴,包括吴忠、灵武、青铜峡和中宁、中卫黄河以南地区及同心以北地区;二是中卫话,即中卫、中宁黄河以北地区的话;三是盐池话,它以盐池县城话为代表;四是同心山区话,指同心接近固原地区一带(如予旺等地)的话。
前三种我们称之为川区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忠市与盐池县地方方言的异同
余金秀
(宁夏师范学院08级汉语言文学3班,固原756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吴忠市及其管辖的地区——盐池县方言音调差异剖析,阐述同一地区不同地方方言的所存在的差异性,同时,说明两地方言的共通性。
关键词:音调方言异同
这达-- 这里、这儿阿达 --哪里、哪儿误达-- 那里、哪儿增 --厉害喋--吃、打谝-- 聊天、吹牛试火-- 试一试骚情-- 热情过分扎势 --摆架子花搅-- 开玩笑(耍人)麻捻-- 差劲麻糜儿-- 不明事理、不讲道理嘹扎了-- 好扑稀赖亥 --不整洁、不干净、邋遢瓷麻二楞 --不机灵克利麻叉 --赶快、麻利毕咧-- 完了孩子--儿娃子
可爱--希罕啊扔--尔掉姐姐哎!!!来!吃丝子!喝丝子!-----姐姐(对女性的尊称)过来,吃一点,喝一点泼烦地-----麻烦的,不开心. 把尬嫩介啥!-----不要这样啥!
以上所举出的方言词在今天的盐池几乎已经听不到了,下面举上几个例子,以充分体现吴忠土话的特色——幽默、纯正
1、一个花牛卜郎子罢了一滩牛粪,全让牛粪巴郎子冈了。
2、阿马和括马阿个做啥尼,郎猫一灭哦,给跌黄了。
3、锅里的面条子要扑了,麻留格马硕溜点子水啥。
4、老瓦叫有祸事,燕唧唧叫有好事,喜巧叫有喜事。
5、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不要颠起马硕瓢动弹。
6、闹格丫头是个黄流子,说开话毛盖子晃晃当当,哈巴子颠的胡扫清。
7、家发哩,歇换哈,咩再谝。
翻译题答案:
1,一头小花牛拉了一滩牛粪,全被屎壳郎滚走了
2,本句应属于正统回式口音,开句我也不懂是什么意思-_-#
从“郎猫...”到后面的意思大致为“郎猫”一看,就搅黄了(指阿马和括马做的事情)3,锅里煮的面条要扑出来了,快往里面加点凉水(点水)
4,乌鸦叫了有祸事,燕子叫了有好事,喜鹊叫了有喜事(因为乌鸦的叫声是“哇~~哇~~”
因此根据它的这一特点将乌鸦谐称为“老哇”)
5,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不要拿着马硕瓢(水瓢)动弹(指转来转去有话不说让人很不爽
的感觉)
6,那个女孩子说话没一句真(“晃流子”是用来形容人的词,是指说话没谱又爱撒谎,不知道那句是真的,下句的“说开话毛盖子晃晃当当”大致也是这个意思)
“哈巴子”原指人的下巴,这里亦指嘴巴和人说话时嘴巴动弹的样子
“胡”即非常
“扫清”其实应写作“骚清”就是指一个人欠扁
7,本句完全是根据读音写的汉字
其实这句意思是“今天累了,休息去了,明天再聊"
再说说两地方言有哪些相同之处:一是两地方言都同样受到回民入住的影响;二是两地方言大多与普通话的差别不大,只是与普通话读音的差别较大,这也就成为吴忠和盐池一带人学习普通话的优势,然而,两地人都不分前后鼻音,基本上前鼻音皆被读作后鼻音,这也是他们学习普通话存在的共同的最大的困难;三是一部分词的运用上的共通点,如将“呢”说为“尼”,“没”说为“亩”,“去”说为“可”,“的”说为“地”,例如:“可那泥尼?”——“去哪里呢?”,“我要和你找对象尼!”,“亩有地”——“没有的”;也会在一些形容词后加一些固定词缀来加强语气,如在“愣”“碎”“疼”“傻”“顺”等词后加“怂”,表示“很呆”“很小”“很傻”“很不顺眼”的意思;还有一些用意相同的词,如:
综上所述,吴忠方言与盐池方言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这也就充分地体现了“方言岛”则一令人诧异的语言现象,所谓方言岛就是在一个较大的方言区内有个较小的说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方言的地面,这个地面可以是县,也可以是镇、乡、村。
正是这种差异才造就了我们当今文化的多样化、多元化,也正是这些相同之处,才造就了我们相亲相爱的一方人,让彼此不至于越离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