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doc
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传统文化在世界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忘和疏远。
因此,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下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它蕴含了民族的历史、文化、文明和智慧。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来源。
因此,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式1. 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了解和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此外,家庭教育也是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家长应该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让他们在家庭中接触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成为他们成长的一部分。
2. 建立传统文化保护制度传统文化的保护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制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传统文化。
3. 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数字化技术已经成为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手段。
通过数字化技术,将传统文化保存下来,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
同时,数字化技术还可以保护传统文化的原始形态,避免传统文化因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
三、当前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所面临的问题1. 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当前,学校课程体系中传统文化的教育已经被边缘化,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
家庭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同样的问题。
因此,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
2. 传统文化保护意识不足在现代化的发展中,一些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关注逐渐淡化。
这种意识的淡化导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落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形势严峻。
-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财富,是历史的积淀和文明
的传承。
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智慧和情感,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更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二、传统文化保护的现状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文化正面临着
严重的挑战。
许多传统文化元素正在逐渐消失,传统技艺和习俗濒
临失传。
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面
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保护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自身文化认同的坚守。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只有通过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我们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文化自
信和民族认同。
四、传统文化保护的途径
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采取多种途径。
首先,
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
其次,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管理。
同时,鼓励和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传承和发扬传统技艺和习俗。
五、传统文化保护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和宝贵财富。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更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让我们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绽放出新的光彩。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多元的文化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保护和传承的重大挑战。
本文将就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展开论述。
一、保护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艺术表达、价值观念等。
保护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
同时,传统文化的保护有助于凝聚民族精神,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
此外,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也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繁荣。
二、当前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现状然而,当前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社会发展的速度过快,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理解程度逐渐降低。
其次,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冲击以及西方文化的快速传播,使得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导致传统文化的流失。
再次,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更新和快速消费主义的影响,使得传统建筑、节日习俗等传统文化元素逐渐式微。
此外,一些地方乡村的传统文化逐渐衰败,传承的困境也摆在了面前。
三、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策略与措施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与措施。
首先,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宣传,包括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组织文化活动等,提高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和兴趣。
其次,建立健全的传统文化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鼓励和支持相关研究与保护工作。
同时,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存和管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广传统文化,提高其传播力和影响力。
此外,培养传统文化传承的人才队伍,加强对传统技艺的培训和传授,确保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承。
四、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案例在中国,已经有一些成功的实践案例可以借鉴。
例如,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展的传统文化数字化资源库项目,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大量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保存和传播,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便利。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瑰宝,是一个民族的根基。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个国家、每个社会的责任。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讨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提出一些措施以确保传统文化的延续和繁荣。
一、保护传统文化的意义保护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承载,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
传统文化代表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等精神方面的特点。
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和传承这种独特的精神传统,维护民族精神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其次,传统文化是历史的见证和积淀,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承载着过去的智慧和经验,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可以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历史,增强文化自信心。
再次,传统文化是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和智慧,对于发展现代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保护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创新和发展,挖掘传统文化的潜力,孕育新的文化创意和产业。
二、传统文化保护的困境与挑战然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非易事,在现实中面临着各种困境和挑战。
首先,随着现代化的迅速推进,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和侵蚀。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新兴文化的兴起,使得传统文化面临着被边缘化和淡忘的危险。
其次,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普遍不高。
现在的年轻人更倾向于接触和追求新潮的文化表达,对于传统文化的舞台魅力缺乏兴趣。
这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构成了难以逾越的壁垒。
此外,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面临着实践困境。
一些传统文化技艺和表演形式依赖于特定的场合和环境,传统传承方式的局限性使得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保护传统文化的措施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
政府可以制定法规和政策,加大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整治力度,建立传统文化保护基地和博物馆,推动相关研究和教育。
其次,学校和社会应该注重传统文化教育。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探索传承和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和审美趣味,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精神信仰和道德伦理。
它包含着对历史的回顾、对人类命运的探索、对社会价值的诠释和对人性本质的理解。
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种种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而且涵盖了中华民族的各个领域,包括哲学、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科学等等。
因此,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是维护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特质的重要举措。
其次,我们需要深入探索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需要我们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
首先,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整理、研究和推广。
通过培养专业人才、建立资源库、举办展览、开展社会教育等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传播。
其次,我们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生动表现和传承。
通过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方式、文化品牌、民间传说、传统习俗等形式,让传统文化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这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还可以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最后,我们需要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创新发展,让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趋势。
总之,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使命和文化责任。
我们需要深入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积极探索传承和保护的途径和方法,才能够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和永久传承。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传统文化的闪光和魅力必将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国自古就有“文化古国”的美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自古以来便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这些遗产不仅仅包括文字、语言、绘画等艺术形式,更体现在了社会道德、人文精神等方面。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的文化底蕴,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推动文明进步的强大力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广泛的挑战和威胁,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了当今之际我们所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精华,具有无比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美德价值等方面的财富。
它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随着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置之度外的风险和威胁,包括文化多样性的威胁、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威胁、文化自信的威胁等。
如果不加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将消失,中国的文化地位也将降低。
因此,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二、传统文化保护的方法与途径传统文化保护需要基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及政策法规的支持与保障。
下面介绍一些传统文化保护的方法和途径。
1、国家政策的支持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
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重点工程、政策文件、宣传推广等方式,保护传统文化、弘扬优秀文化,加强文化教育、传播普及、展示观念,在新时代下不断完善传统文化的保护机制。
2、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至关重要。
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包括传统建筑、考古遗迹、博物馆、图书馆、文化街区等,应通过加强科学管理保护其纯净性、原始性以及历史和艺术价值。
3、创新性传承传承需要在保留原有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让过去的文化能得以现代化的延续。
要发挥传统文化的智慧和价值,在新时代下实现面向未来的创新性传承。
例如,花样年华舞蹈、京剧等传统文化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在现代舞台上通过不断的创新,展示出了新的面貌和活力。
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结晶。
传统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学、艺术、道德和价值观念,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塑造个人品格、推动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而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首先,保护传统文化需要尊重历史积淀。
历史是文化的根基,传统文化的保护首先要尊重并理解历史。
我们应当重视对历史文献、古代典籍的研究和整理,保护历史文物,使其得以传承与发扬。
同时,通过研究人文历史、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演变,我们能够更好地认知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其次,传承传统文化需要注重教育引导。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需要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
在学校中,应当开设相关课程,推广经典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授。
在家庭中,家长要以身作则,从小开始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教育,使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在社会中,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以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此外,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需要推动创新发展。
保护传统文化并不是僵化地守旧,而是要与时俱进,寻求创新的发展方向。
传统文化的内核是灵魂,形式可以因时制宜做相应调整,使传统文化更加贴近当下社会和人们的需求。
同时,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可以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传统技艺中融入新的元素,以增加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障传统文化的合法权益。
政府应当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制定更加详细的法规,规范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同时,对于那些侵犯传统文化权益的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维护传统文化的尊严和权威。
总之,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伟大事业。
保护传统文化要尊重历史积淀,注重教育引导,并与时俱进,推动创新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第一部分:传统文化的价值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它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瑰宝。
它包括了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礼仪习俗、美术、音乐、舞蹈、文学、建筑、服饰等等各种表现形式。
传统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民风和民俗,是人们认知世界和塑造世界的重要手段。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对于维护国家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传统文化的危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重要的立国之本,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许多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产生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面临严峻的挑战,传统技艺、美术、音乐等传承的空间越来越小,很多传统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
因此,怎样有效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第三部分:传统文化保护的措施1.加强法律保护。
政府应该通过立法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制定相关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保障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明确传统文化资源使用和开发的条件和程序。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应该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
3.大力推动传统文化产业。
政府应该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鼓励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承,引导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统文化产品。
4.加强传统文化研究和保护。
应该加大对传统文化研究和保护的投入,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搜集、整理和保护传统文化相关的文献、物件等。
第四部分:传统文化传承的方法1.弘扬传统节日和仪式。
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通过举办庙会、展览和其他形式的活动,向公众传播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宣传传统文化艺术。
举办传统的舞蹈、音乐、戏剧等表演活动,培养和造就一批传统文化领域的艺术家和专家,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多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一、民俗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其中古代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形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民族精神。
保护和传承中国古代民俗文化对于弘扬民族文化自信、培养民众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传承并将其活化利用,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更能够为社会提供一种有价值的文化资产。
二、传承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方法和途径1. 传统节庆活动的保护和传承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以各地的传统节庆活动为载体,例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融合了宗教、历史、文学等多种元素,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貌。
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节庆活动,可以通过加强民俗专家的培养和传承,举办各类庆祝活动和表演,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传承节日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不仅仅表现在节庆活动上,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如传统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手工艺等。
对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研究和保护,开设相关课程进行传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3. 学校教育的融入与推广学校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将中国古代民俗文化纳入课程教学,通过讲座、展览、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
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对古代民俗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三、保护中国古代民俗文化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1.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古代民俗文化逐渐与现代城市生活脱节,许多传统的民俗习惯和活动被遗忘或改变。
因此,应加强城市与乡村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让古代民俗文化融入城市生活,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传承方式。
2. 现代化生活方式对古代民俗文化的冲击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出现,使得古代民俗文化逐渐被边缘化。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考验。
然而,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瑰宝和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本文将探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方法和策略。
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文化身份和历史渊源,增强文化自信。
同时,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是指导我们行为与价值观的重要准则。
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和传承优秀的道德观念和品质,发扬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方法1. 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
在物质遗产保护方面,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文物的保护、修复和维护工作。
在非物质遗产保护方面,应注重对传统技艺和民俗习惯的记录和研究,推动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2. 教育与宣传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通过教育和广泛宣传来实现。
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将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体系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同时,通过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传统文化的知识和价值,引导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参与。
3. 学术研究与创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有深入的学术研究作为支撑。
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和挖掘,拓宽传统文化的应用领域,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同时,鼓励年轻一代的学者投身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推动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创新。
三、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策略1. 制定相关政策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宏观指导。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与鼓励传统文化的发展。
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艺术团体和从业人员的扶持和培养,提供良好的创作和表演环境。
2.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也需要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其保护意义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其长期的历史中,形成的各种传统和文化遗产,包括语言、风俗、习惯、信仰、文艺、建筑、服装、武术、医学、农业、手工业等方面。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
保护传统文化可以使得历史文化传承下去,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通过传递文化,让国民了解历史和文化,完善文化形式,使文化更加富有内涵,更有价值,同样也能保护文化多样性。
同时,保护传统文化还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使文化意识深入人心。
因此,保护传统文化在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传统文化的保护方式1.立法保护国家制定法律来保护传统文化,依法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它们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保障运用文化遗产的权利,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的若干规定》等)2. 捐赠保护许多人喜欢把自己的财富捐献给有关组织和机构,做出公益事业,捐献文物也是不错的方式。
捐赠文物可以更容易地保护文物,将文物保护在博物馆里,保证文物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
(例如:故宫博物院中的永乐大钟,就是一位在19世纪末捐献给博物馆的爱国华人所赠送的)3. 修缮保护文物需要定期维护和修缮,以延长文物的使用年限和维护其美观度。
修缮文物还能使它更加鲜亮、整洁,保证文物能够得以完好保存。
(例如:我国传统建筑群,如故宫博物院、天坛、颐和园等著名古迹,每年都写出修缮计划,对其进行维修)4.信息化保护数字化是目前最常用的保护传统文化方法之一,将文物数字化处理、传播文化信息,文物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等的运用保障它们不会遗失(例如:各博物馆的数字化展览,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文物的独特魅力,增加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三、传统文化的传承机制1.教育传承将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的教育体系,让下一代明白和认识到文化忠于先,动念则生,用教育的方式,让青年一代有对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简介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遗产,它承载着历史、价值观和智慧。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着被遗忘和消失的风险。
因此,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变得尤为重要。
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 传承文化根基:传统文化是我们历史的见证,它承载着民族的根基和身份认同,保护传统文化可以帮助我们不忘历史,坚守传统价值观。
2. 促进文化多样性: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独特的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增加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3. 营造社会凝聚力:传统文化是社会凝聚力的重要元素,通过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可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1. 教育与宣传:加强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普及,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保护与修复:采取措施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包括建立专门的机构和法律制度,着重保护和修复文物、古迹等重要文化遗产。
3. 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不断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之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4. 促进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研究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保护传承经验,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结论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宝贵的文化财富,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加强教育宣传、保护修复、传承创新和促进交流合作等策略,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为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作出贡献。
浅谈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浅谈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是历史的瑰宝,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威胁。
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以弘扬和传播。
首先,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从教育入手。
教育是培养后代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学校教育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和熟悉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通过学习古代文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此外,还可以组织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民间艺术表演等,使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次,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
政府可以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扶持力度,投入资金支持传统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
同时,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传统文化的研究机构、文化艺术团体等开展相关活动。
此外,社会组织和个人也可以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举办展览、讲座、演出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此外,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互联网的发展为传播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
可以通过建设传统文化的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途径,将传统文化知识和资源进行数字化整理和传播。
借助互联网平台,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学习和传播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修复,在数字化的环境下对文物进行展示和保存,防止传统文化的流失和破坏。
最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还需要注重创新和融合。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遗产,但也需要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可以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生活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产品。
例如,在音乐领域中,可以将传统乐器与现代音乐进行结合,创作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新音乐作品。
这样的创新和融合不仅可以使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来。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受到日益严重的冲击和侵蚀。
然而,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其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切实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才能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民风民俗、价值观念等丰富内容。
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的瑰宝,更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通过传统文化,人们能够感受到过去的辉煌与智慧,传承下来的价值观念也能够给人指引与启示。
二、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传统文化逐渐式微。
一方面是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人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和陌生感;另一方面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
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三、传统文化的保护对策1. 加强立法保护___传统文化作为国家的宝贵财富,应当得到法律的保护。
相关部门应当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明确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地位,规范相关的活动和行为,防止传统文化的滥用和伤害。
2. 引导媒体宣传___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平台,应当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形式的报道和节目,让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教育引导___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当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1. 家庭传承___家庭是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传承场所。
家长应当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传统文化的知识,让孩子在家庭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2. 文化活动___各种文化活动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通过举办各种传统文化展览、表演等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互联网平台___互联网平台是传播信息的重要手段。
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传播,可以让传统文化走进更多的人生活,实现传承的延伸。
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传统、价值、意义和历史积淀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和爱好者。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道德、法律等多种方面,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是传承。
从古代开始,中国人就习惯于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以确保其传统的延续。
这种传承一般通过家族和师徒关系进行,无论是文化、技艺、宗教、哲学、道德,都需要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特点是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数千年来,中国人民创造了大量的文化艺术珍品,如诗、词、曲、剧、绘画、雕塑、建筑、器物、文化传说、宗教信仰等等。
这些珍品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展现出中国文化独特的风貌和思想。
二、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的现状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威胁。
特别是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或者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导致文化传承的中断和失落。
此外,随着现代化的进步,环境因素的变化也对文化传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国家发展中,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也面临着很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政府和文化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文化资料、文化原材料、文化产业、文化人才、文化活动和文化人士的保护,通过拍卖、展览、博物馆、图书馆、网络等渠道,使传统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和推广。
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我们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契机。
例如:数字化保护和抢救文物、利用VR和AR等虚拟现实技术展示文物、利用大数据等技术保护地域文化和人文环境等等。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是指学习、保持并推广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与价值观,以保留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途径是进入到学校和家庭。
学校和家庭都是传承文化精髓的最重要的基地。
学校应该通过课程、培训和活动在青少年学生的心中灌输传统文化的精神,如弘扬传统文化、强调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等等。
谈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谈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1. 引言1.1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纽带和认同基础。
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泉。
传统文化承载了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统,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的来源,有助于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和智慧,对于当代文化创新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对于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培育国民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个时代都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1.2 保护与传承的现状保护与传承是传统文化面临的重要问题。
当前,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现代化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方面,许多传统文化元素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一些传统文化受到现代商业文化和娱乐文化的冲击,导致其传承受阻。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努力。
政府在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组织文化节庆活动,建立传统文化保护基地等措施。
社会组织如文化机构、非营利组织和志愿者团体也可以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培训等活动,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学校和家庭应该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年轻一代能够了解、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创新也是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要方向。
传统文化应该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创造出适应当代人们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科技的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方式,通过网络、数字化等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传播和推广传统文化。
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2. 正文2.1 政府的角色与政策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保护传统文化,包括加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支持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等。
谈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谈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摘要】在现代社会,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保护与传承的意义进行引言,接着探讨政府的责任与举措、社会各界的参与、教育与培训的推动、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展示了多方合力保护传统文化的努力。
结尾部分探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强调共同努力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通过政府、社会、教育和科技的共同努力,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为文化多样性的繁荣做出贡献。
【关键词】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政府、社会、教育、培训、现代科技、融合、国际交流、合作、发展、共同努力1. 引言1.1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是历史的沉淀和智慧的结晶。
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依托。
传统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一个民族自信、自尊的象征。
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威胁,传统价值观逐渐模糊,传统习俗逐渐被遗忘,传统技艺逐渐失传。
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文化认同的建立。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基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独特标识,只有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才能巩固民族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其次是价值观念的传承。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教育人们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对待自然、如何修身养性。
只有传承这些传统价值观念,才能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道德修养。
传统文化还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社会经验,是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资源。
通过传承传统文化,可以让后人了解祖先的智慧和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使命和责任,也是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1.2 保护与传承的意义保护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历史的珍惜和对文化的传承。
浅谈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文化艺术 |浅谈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刘亚男/文我国发展历史悠久,中华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立根之基,也是精神、文化之源,内容丰富、绚烂,是非常重要的精神宝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于斗争的精神追求,能帮助我国人民建设自由、开放又富有魅力的精神家园,也能增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气与实力,强化文化自信。
本文通过概述传统文化的内涵、发展历程,分析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存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与方法、新时代新媒体技术,提出文化创新性保护、传承的对策,加强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的融合性,增强其凝聚力与渲染力,真正实现我国文化大繁荣目标。
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1.1 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从广义层面上讲,中华传统文化就是古代精神、物质财物的汇总;狭义层面上,立足于古代社会实践产生的精神财富,其内容非常丰富,包含着文化、思想道德以及蕴含在文化、实践中的民族精神。
从时空角度分析,时间层面上,中华传统文化起源于我国古代。
如今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中华传统文化指的是20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前产生的文化。
第二种观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该包含鸦片战争后产生的文化。
当前主流观点主要认可第一种观点,应该区分古代文化与近代文化。
空间层面上,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于古代中国,古代中国地域广阔,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以及自然环境下会产生不同文化。
以许慎文化为例,河南地处中原,地理条件优越,历经过个朝代并且是都城的最佳选地,文化底蕴非常丰富。
在功夫文化、古都文化中,以许慎文化为代表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且成果颇丰,在中原文化中具有鲜明特色。
通过地缘优势,能不断丰富文化内涵并且增强保护、宣传效果。
1.2 许慎文化概述许慎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对中华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文字与汉字文化。
相关学者表示,许慎文化也可以称为汉字文化。
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个方面是《说文解字》,其价值在于既保存着非常原始的小篆系统,也留存着人为规范的痕迹,在形义统一理念指导下,奠定了构型分析的体例,能为人们理解与研究古文字与今文字构建联系的桥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传承与保护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传承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智慧的结晶。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从教育、政策和社会参与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一、教育方面的传承与保护教育是传承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内涵,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思维。
此外,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课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二、政策方面的传承与保护政策的支持是传承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首先,加大对文化机构的经费投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条件来保护传统文化。
其次,建立健全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严禁侵犯传统文化权益的行为,加大对盗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出台文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来。
三、社会参与方面的传承与保护社会的广泛参与是传承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
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来。
首先,媒体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报道,提高社会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其次,鼓励文化机构、学校和社会团体开展各种传统文化活动,扩大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
此外,社会大众也应该关注和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中来,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实践,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
综上所述,教育、政策和社会参与是传承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够真正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让它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来,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绽放新的辉煌做出贡献。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doc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浅谈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保护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日趋淡化、不断异化的趋势,这是目前我国传统文化节日亟需解决的问题。
而本文将反思现状并提出保护传统节日的有效策略和途径,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关键词:传统节日,问题,文化,传承,保护。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 Culture HeritageProtectionAbstract: alo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ccelerating, China's traditional festival culture has become the tendency of making light of alienation, and constantly, this is the holiday for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is article will reflect on the status quo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protecting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the way, worthy of our careful study.Key words: traditional festival,, culture, heritage and protection.传统节日是一项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而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节日,它的未来发展命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传承与保护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是社会许多研究学者一直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浅谈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保护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日趋淡化、不断异化的趋势,这是目前我国传统文化节日亟需解决的问题。
而本文将反思现状并提出保护传统节日的有效策略和途径,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关键词:传统节日,问题,文化,传承,保护。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 Culture HeritageProtectionAbstract: alo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ccelerating, China's traditional festival culture has become the tendency of making light of alienation, and constantly, this is the holiday for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is article will reflect on the status quo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protecting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the way, worthy of our careful study.Key words: traditional festival,, culture, heritage and protection.传统节日是一项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而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节日,它的未来发展命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传承与保护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是社会许多研究学者一直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
一、传统节日所面临的问题1、传统节日日趋淡化从社会发展历史角度来看,城镇化、城市化建设悄悄地改变了沿袭几千年的社会结构,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和人际关系,很多与农业、农村,与那种熟人社会相关联的传统节日,也随之失去了以往依托的节日背景,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阡陌交通的充满田园气息的节味淡了。
而从过节形式来看,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和活动仪式逐渐被人们所摒弃,许多已面临失传。
尤其是在现代化高节奏生活压力下,特别是作为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许多讲究不甚了解。
加之有的节日传统仪式复杂,无法满足他们对高效率的要求,所以这加速了传统节日淡化的趋势。
虽然有时我们依然会在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包粽子,但除了吃的形式不减,节日的文化内涵却越来越枯萎,人们参与的热情与日俱减,近乎名存实亡。
从过节的内容来看,文化总是要发展的,传统文化必须适应现代生活的发展,才能够得到延续和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传统春节一些倾向于物质消费方面的习俗和功能已经不能和人们的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了。
2、传统节日不断被异化在商业化浪潮冲击下,传统节日不断被异化变味,节日里的商业气息越来越浓。
对于商家来说,在这些节日里,通过各种促销手段,扩大自己商品的出货量,进而通过薄利多销等方式达到自己赚取巨额利润的目的。
其次是腐败现象而助长传统节日被异化。
近几年,由于政府官员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我国传统节日中的礼尚往来的形式成为一些人送礼拉关系的有利借口,许多人把我国的传统节日作为是巴结领导的好时机,节日也因此成为滋生腐败现象的温床。
3、西方节日对我国传统节日构成冲击近几年,我国传统节日变得越来越冷清,每当节日来临时,除饭店商场之外,其他场所显得有些门可罗雀。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舶来的“洋节日”却越来越受大家欢迎,尤其是城市里的青年人参与圣诞节、情人节的热情,更加衬托出了传统节日的冷清。
比如在圣诞节这一天戴圣诞帽的年轻人随处可见,打折促销的商家比比皆是,歌厅夜总会家家爆满。
二、传统节日的传承保护1、贯穿传统节日保护的基本原则(一)传统文化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保护物质文化是任何文化形式存在的骨架和基础,而精神内涵则是每种文化形式存在的灵魂,传统节日具有深刻的文化精神内涵,保护其神内涵有助于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提升民族凝聚力。
这是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核心原则。
抓住节日中的物质文明宣传,通过物质宣传的刺激,从而使得精神文明的保护可收到更为顺利的效果。
保护精神文明可以促进物质文明的顺利发展。
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且不容分割。
(二)保护传统节日文化不应将“洋节”看成是洪水猛兽类似“母亲节”这样的外来节日,可以弥补我们传统节日的不足。
传统节日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并不意味着传统节日正走向消亡。
保护传统节日,要留其“形”,将各种节日文化的瑰宝留下来;但更重要的还要扬其“神”,创新过节的形式,把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洋节的流行是多元文化相互融合与交流的体现,必须尊重其代表的文化。
正确对待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安全,防范西化、分化图谋的有利资源。
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坚决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反对文化割据主义和保守主义,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增强民族文化的世界性。
(三)重视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传统节日是一个综合性文化载体,传统节日是一个综合性文化载体,一个“年三十”不但为我们保存下了除夕年夜饭的制作方法,祭祖祭品的制作方法,节日盛装的制作方法,同时,除夕夜贴门神、贴春联、挂春桃、放爆竹、唱傩戏等民俗活动,也为绘画艺术、雕刻艺术、书法艺术、表演艺术以及形形色色的娱乐活动的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
将这些优秀的节日类文化遗产发掘出来,不但可以弘扬其中的民族精神,带动假日经济,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节日仪式增进人际联系,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
因此,将传统节日作为无形文化遗产加以保存,不但必要而且及时。
节日遗产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保护好节日遗产,对于我们继承无形文化遗产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保护传承传统节日的重点措施(一)重视传统节日文化应从政府做起文化部向社会公示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入围。
这标志着一场“民族节日保卫战”从政府层面开始打响,令人振奋。
要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首要的是创造环境和条件,来唤醒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
传统节日虽然是历史形成的,但是作为一种民众的生活文化,它是自然形成的东西,像滚雪球一样,从原来得很简单的节日逐渐演变发展,最后形成固定的模式与内容。
“国家应该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起到积极的调和甚至挽救的作用,以立法的形式保持中国传统节日的合理位置”。
由于我国的传统节日充满着浓厚的人伦亲情,是人的一种认同感、归属感、亲和力的情感需要,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充满人情味的、相对休闲的传统节日,将会是人们生活与情感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
作为时间的管理者,国家应该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起到积极的调和甚至挽救的作用,以立法的形式保持中国传统节日的合理位置。
以立法形式将传统节日固定下来,以制度化的形式来确定传统节日,久而久之会增强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进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使其内化成一种习惯,最终连接起传统文化的这根千年文脉。
在近年的两会上,不少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呼吁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让群众有充裕的时间隆重过节,有充裕的时间去继承传统、光大传统,这是保护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官方的支持,一味地强调民间保护缺乏支撑力。
据悉,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许多的传统节日便都被列为法定假日。
既使是香港政府,几十年来也一直在扮演主导角色,拨款资助各社团举办中秋节游艺晚会,从迎月至追月,到场的人皆可免费享受娱乐节目。
因而,政府应从袖手旁观到主动参与,积极引导,着力打造保护平台。
以立法带动市场作用的积极发挥。
(二)促进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需重视市场的力量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只是传统节日保护的第一步,随后而来的,则是如何让传统节日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立足,并与之相适应,从而在结合的过程中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有观念认为市场化的冲击是中国传统节日面临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其实不然。
相反的,合理地利用市场的作用力,反而是发扬传统节日的有利途径。
在某种程度上,市场手段对传统文化的推动作用反而远远大于单纯的社会教化。
(三)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教育(1)发挥传媒的作用现代社会,大众媒体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生活、群众情绪和社会舆论的重要因素。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宣传民族传统节日的导向作用,切实加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舆论宣传,积极营造尊重民族传统节日、热爱民族传统节日、参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把传统节日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在节日期间采取多种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介绍传统节日。
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特别是中央电视台要发挥善于节庆日策划和普及面广的优势,丰富节日荧屏。
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视国际等重点新闻网站应共同打造形成网上节日宣传教育平台。
一个共同体有多大的凝聚力和自信,取决于它有没有足够的认同文化。
因此认同文化对于一个民族国家来说是无价之宝。
而认同文化几乎都是传统的(或许有老传统、新传统之别)。
年轻人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各种方式重新去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增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
不要盲目地抛弃传统文化,应该回过头往后看一看,通过传统文化应该知道前辈、祖先是怎么思考的,在每一阶段是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种社会正是发展到今天的社会,它又有一些什么新的变化和发展。
传媒宣传的最终作用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让青年和下一代形成文化认同感。
(2)注重宣传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要大力挖掘和弘扬。
宣传节日文化的人文精神让民族文化资源鲜活永恒,必须在外在世俗力量的基础上,寻找孕育内在驱动力的平台——教化——国家层面的国民教育和微观层面的个人修行。
国民教育让民族文化资源拥有获得广泛认可的社会价值尺度,并成为国家文化价值观的组成部分。
而个人化的修身齐家,则让民族文化的因子拥有了潜入百姓日常生活,在个人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才是强大的、不随时间推移而摇摆的“神圣体”。
2005年为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近日发出《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意见》指出,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使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