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 第1章 概述
第一章 统计学概述
![第一章 统计学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b3c1d458ad02de80d4d84096.png)
二、统计学的发展
• (一)古典统计学时期 • 1、国势学派 • 国势学派产生于17世纪的德国,其创始人是海 尔曼·康令(Hermann Conring,1606-1681) 教授。 • 2、政治算术学派 • 治算术学派产生于17世纪中叶的英国,主要代 表人物是威廉· 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 和约翰· 格朗特(Johan Graunt,1620-1674)。
一、总体和样本
• (一)总体 • 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由特定的研究目 的确定的一定范围内的所有单位构成的集 合体。 • (二)样本 • 广义而言,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 单位构成的集合体;但为了符合统计理论 的需要,统计中所指的样本特指从总体中 按照随机原则抽取的部分单位构成的集合。
二、统计标志
三、统计学在我国的应用
• 第一,对系统性及系统复杂性的认识为统 计学的未来发展增加了新的思路。
• 第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法将 为统计分析方法的发展提供新的思想。 • 第三,统计科学与其他科学渗透将为统计 学的应用开辟新的领域。
第二节 统计学的特点和分类
• 一、统计学的特点 • 二、统计学的类别
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 第一、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 是说明总体特征的。例如,一个工人的工 资是数量标志,全体工人的工资总额是统 计指标。 • 第二、标志有用文字表示的品质标志和用 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指标则都是用数值 表区别和联系。
• 在该时期,为现代统计学的发展作出重大 贡献的主要统计学家和理论有:20世纪初 英国的戈赛特(W.S. Gosset,1876-1937)的T 分布理论;20年代英国的费雪(R.A. Fisher, 1890-1962)的F分布理论;30年代波兰的尼 曼(J.S. Neyman,1894-1981)等人的假设检验 理论及置信区间估计等理论;40年代美国 的瓦尔德(A. Wasld, 1902-1950)等学者的统 计决策理论,多元分布理论等。
统计学基础第一章基本概念
![统计学基础第一章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6fa9e7058fb770bf68a550d.png)
«统计学基础.高教版»第一章概述第一讲统计和统计活动本节内容1.统计与统计学2.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对象及特征3.统计工作过程、步骤4. 统计基本职能、统计研究方法一、统计是什么1.统计、会计都有一个“计”字,“计”字是计算,说明这两个工作都需要计算。
2.会计的“会”字是合起来,就是把各个环节的经济信息转化为数据并计算出结果。
3.统计的“统”字是总起来,有数据收集的意思。
可以表述为把数据收集起来计算。
4.统计的定义:第一页第二段,是一个工作,是一个活动。
二、统计与我们的关系案例一:2016-08-18中央2台报道的一则新闻。
国家要给2015年种植大豆的种植户价格补贴。
(1)内蒙古统计局派人丈量后,上报数字是1500亩。
调查办法是用百米尺丈量,计算后得到的数据。
(2)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队上报的数字是755亩。
调查办法是抽样调查,GPS定位测算法。
(3)国家的补贴款按755亩下拨给内蒙古;内蒙古统计局就按他们测得1500亩发放。
(4)结果是国家按每亩70元拨,农户拿到手只有每亩35元。
( 5)问题是国家相信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内蒙古统计局说他们是一步一步测量测量出来的。
谁对?(6)调查办法不一致,结果差距很大。
(7)我们学校、宝鸡市、陕西省、国家都在统计一些数据,为他们的决策提供依据。
统计就在我们身边案例二: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上半年【注意分类和专业名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57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同比增长10.2%,乡村消费品增长11.6%。
2.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1.5%,商品零售增长10.3%。
6月份增速比5月份加快0.5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96%补充:年均名义增长率实际就是按着数学方法算出来的增长率,(今年数-去年数)/去年数,因为在经济中通常有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情况发生,所以年均实际增长率=年均名义增长率-通胀率。
统计基础知识第1章试题和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第1章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6670003169a4517723a361.png)
统计基础第一章概述一、名词解释⒈大量观察法⒉统计指标⒊标志表现⒋离散变量⒌统计机构二.填空题(0.5×40=20分)⒈统计具有、和等职能。
其中是其基本职能。
⒉统计一词包括、和三种涵义;其中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⒊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征可概括为、、等。
其中基本特征。
⒋统计的工作过程包括、、、和等阶段。
⒌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和。
其中后者又可分为、和。
⒍统计总体是由的许多个体单位所构成的整体,它具有、、等特征。
⒎统计标志值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和;按其变异情况不同可分为和。
⒏变量按期取其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⒐统计机构是从事、、、、等活动的组织。
我国《统计法》规定设立的统计机构分为、、三种。
⒑.《中华人民共和国》于年制定,于年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于年制定,于年修改。
三.单项选择题(1×8=8分)⒈数理学派的代表人是()①康令②阿亨华尔③配第④凯特勒⒉在统计学发展过程中,被称为统计学创始人的是()①康令②阿亨华尔③配第④凯特勒⒊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在要求总体个单位在某方面具有()①综合性②同质性③变异性④大量性⒋在调查某城市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时,总体是()①该市全部农民工②该市每个农民工家庭③该市全部农民工家庭④该市农民工家庭户数⒌在调查某校0605班48名学生的学习的学习情况时,总体单位是()①该班48名学生②该班每一名学生③该班48名学生的学习成绩④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⒍某公司员工王海燕的月工资额为2580元,则“工资”是()①标志②品质标志③数量标志④数量指标⒎在进行工业普查时,若以一个工业企业为调查单位,那么所有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①品质标志②数量标志③指标④数量指标⑤质量标志⒏随机抽样某公司六名员工进行调查,获取其月工资额的数据分别为1730、2750、2280、2186、1190、1550元。
这些数字是()①标志②指标③变量④变量值或标志值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质量指标不一定可量②标志必须可量③指标必须可量,标志不一定可量④指标不一定可量,标志必须可量⒑一个统计总体()①只能有一个标志②只能有一个指标③可以有多个指标④可以有多个标志⒒我国的企事业组织()①必须设立统计机构②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在有关机构中设立统计人员③是否设立统计机构由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④是否设立统计机构由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规定⒓()所搜集的统计信息是我国统计信息的重要源头①政府综合统计机构②部门统计机构③企事业统计组织④个人四.多项选择题(2×5=10分)⒈以全国所有高校为研究对象,其中某所高校的“学生人数”是()①数量标志②数量指标③变量④变量值⒉指标的主要特点是()①可量性②综合性③客观性④具体性⒊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①大量性②数量性③同质性④差异性⑤客观性⒋以某校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下列统计数据中()等是统计指标①男生所占比重为54﹪②女生人数为1250人③某学生的身高为1.78米④学生的平均数身高为1.66米⒌连续变量的数值()①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只之间可取无限数值②相邻两值之间不可能有小数③以整数断开的④可用测量或计算方法取得⑤只能用计数方法取得⒍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①工业增加值②从业人数③进出口贸易总额④新增开发区面积⒎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是()①标志②数量标志③指标④数量指标⑤变量⑥连续变量⒏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①人口性别②工资级别③考试分数④商品使用寿命⑤固定资产用途⑥企业所有制⒐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区分是相对的,若研究目的不同,则()①总体有可能变成总体单位②总体不可能变成总体单位③总体单位有可能变成总体④总体单位不可能变成总体⑤总体于总体单位可以同时发生相互转化⒑研究某市的工业生产情况,则()①总体是该市的全部工业企业②总体单位是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③该市个工业企业的“工业企业增加值”是数量标志④该市“工业增加50亿元,劳动生产率10000元/人”是统计指标⒒在社会经济统计实践中,总体单位可以是()①自然人②企事业单位③学生④机器设备⒓我国统计法规定设立的统计机构有()①政府综合统计机构②部门统计机构③企事业组织统计就够④民间统计机构五..判断题(1×10⑤⑥=10分)⒈指标与标志的表现形式完全相同()⒉《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我国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⒊统计是从整体上研究失误的数量表现,不考虑个别事务的特征()⒋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⒌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开始,也是统计人士活动的起点和基础()⒍总体和总体单位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⒎统计工作过程有前后之分,但在实践中是不能交叉进行的()⒏统计指标的作用是用具体数量来反映总体现象存在的客观事实()⒐用文字表述的指标是质量指标,用数字表示的指标是数量指标()⒑统计指标和统计标志都是用来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但两者在综合性方面还是存在着差别()⒒强化统计法治就是为了加大对统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⒓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是指国家各部门、各类型的统计机构在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领导或协调下所共同组成的统计机构的统一体()⒔统计学不是研究现象的纯数量关系,而是在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现象的数量关系()⒕变量时指标值和数量标志值的统称()⒖数量标志和即为指标()六.简答题(10分)⒈统计为什么要从总体上研究现象的综合数量特征?(分)⒉统计工作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分)⒊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有何区别和联系?(分)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何要发挥同级监督职能的作用?(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答:大量观察法就是对现象总体的全部或足够多的个体单位进行观察与研究,以消除个体单位的偶然性差异,使现象的数量表现显示出必然状态和本质特来。
统计基础 第一章概述
![统计基础 第一章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52b21ce76294dd88d0d26b68.png)
警报器的作用
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
Ⅱ小结
1、统计的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
2、统计工作的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3、统计的职能:信息、咨询、监督
Ⅲ作业:练习册
授课人
沈凤英
课型
多媒体讲授
课时
2学时
时间
2013年9月6日
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形成的整体。
用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全面情况、现象发展的全过程与发展中的相互联系。
Ⅲ小结:
1、什么是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变异与变量。
3、指标体系。
Ⅳ作业:习题册
提供信息、进行咨询、实行监督
1、统计信息:是指统计部门把统计资料提供给决策部门或公众,表明社会经济现象的状况。
指示器的作用
做到科学的收集信息;开发潜在的信息。
2、统计咨询:是指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专题研究,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建议与备选方案。
参谋作用
咨询态度要坚持实事求是反对弄虚作假;咨询的内容应坚持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综合性问题作为重点;咨询方式方法应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原则。
2、指标:是表明统计总体某种数量特征的名称和数值。
构成要素:指标名称、计量单位、计算方法、时间、空间、指标数值。
3、指标与标志的关系: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2)标志有的不能用数值表示,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联系:(1)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由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数量标志的数值汇总或计算出来的。
第一章 统计概述 《统计学基础》课件
![第一章 统计概述 《统计学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5a535e02d276a201292e4d.png)
的一个结,到解完最后一个结那天,要是我不回来,就收拾
你们的东西,自己开船回去。”
小案例
第一节 统计学的起源和发展
二、统计学的发展
从理论根源的角度讲,统计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 段,即古典统计学阶段、近代统计学阶段和现代统计学 阶段。
1. 古典统计学阶段 古典统计学阶段大致是从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 其代表学派是政治算术学派和国势学派。
第二节 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统计学的 职能与工
作任务 统计是在质的规定的前提下,对客观事物进行量的研究。 它既可以观察量的活动范围,又可以研究质的数量界限,还 可以观察现象之间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因此,统计具有信 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统计的信息职能是指统计具有信息服务的功能,统计的 咨询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提供咨询建议和对策方案的服务功能, 统计的监督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揭示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偏差。
第一节 统计学的起源和发展
一、统计学的起源
统计是人类的一种认识活动,是通过定量分析 来探索现象的规律和特征的。从历史角度看,它诞 生于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计数需要,后来随着 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管理的需要而逐步发 展成熟起来。
第一节 统计学的起源和发展
古人为了要记住一件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以后看
第一节 统计学的起源和发展
二、统计学的发展
政治算术学派
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英国学者威廉·配第 (William Petty)。威廉·配第在1676年出版的著作 《政治算术》(这里的“政治”实际上是指政治经济问题, “算术”是指定量分析方法)中,运用大量数字对英国、 法国、荷兰三国的“财富和力量”从整体上进行分析,首 创了数量对比分析方法,并最后概括出政治结论:英国的 国际地位并不悲观,并提出了英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 道路。威廉·配第主张用数字、重量和尺度等定量方法来 进行分析和比较,为统计学的创立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统计学基础 第一章 统计概述
![统计学基础 第一章 统计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6cf5e7d8b9f3f90f77c61b07.png)
第一章统计概述【教学目的】1.明确统计的含义、方法及职能2.能够灵活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3.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重点】1.能够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难点】难点为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时数】教学学时为4课时【教学内容参考】第一节统计的研究对象一、统计的含义【引言】当我们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人们已经对这个时代的特征作了概括性的描述,这就是信息时代。
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信息,我们只有利用统计这一工具,才能理解世界的精彩,了解世界宏微观的经济运行状况。
为了管理好国家,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和企业都设立了专门的统计机构,或专门成立企业营销组织、营销策划等机构,由专门的统计人员或营销策划人员负责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工作,为国家和企业进行各项决策提供可靠、及时的统计信息。
【案例】据统计,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人。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0210万人,净增加860万人,新增加1113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
这些都是统计信息的基本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将统计的含义概括为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学。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情况和特征的数字及文字材料,称为统计资料;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总称,称为统计工作(或统计活动)。
第一章 统计学基础知识-1
![第一章 统计学基础知识-1](https://img.taocdn.com/s3/m/82b30104bed5b9f3f90f1cab.png)
直 图 方
30 25 20 15 10 5 0 120% 100% 80% 60% 40% 20% 0%
频 率 累 % 积
频率
5.55 7.05 8.55 10.05 11.55 13.05 14.55 16.05 17.55 其 他
蔗 含 % 糖 量
第三节 统计特征数
反映数据资料的集中性趋势或分散程度的一些特 征数字,统称为统计特征数。 平均数,方差。 征数字,统称为统计特征数。如,平均数,方差 。 平均数: 一、集中性趋势的度量--平均数: 集中性趋势的度量 平均数 描述数据资料的集中性趋势, 描述数据资料的集中性趋势 , 反映资料的一般水 平及中心位置, 平及中心位置,并可作为资料的代表跟其它资料 比较。 比较。
(2)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由很多不可避免且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由很多不可避免且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 。 分析测试中: 分析测试中: 分析方法本身的不完善性、仪器、环境、 分析方法本身的不完善性 、仪器、 环境、操作等各个 方面的偶然变化。 方面的偶然变化。 生物试验中: 生物试验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 供试材料的不均一性如种子质量、 供试材料的不均一性如种子质量、秧苗素质不可能完 全一致; 全一致; 光照、温度、湿度等影响生长的环境因子也可能随时 光照、温度、 随地发生的变化; 随地发生的变化; 农时操作的不一致性; 农时操作的不一致性; 其它不可预测的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 其它不可预测的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干扰。
编号 0 1 2 3 4 5 6 7 8 9 0 11.8 14.1 12.8 14.6 14.9 10.1 11.6 11.0 15.1 13.4 1 13.1 11.9 15.3 10.4 15.0 12.4 12.2 13.0 14.9 10.6 2 9.2 16.7 12.6 13.4 12.1 10.8 7.5 9.2 12.6 6.5 3 8.7 7.4 16.1 14.6 12.6 11.3 13.4 7.0 14.1 11.0 4 12.9 10.0 17.2 10.5 13.0 6.3 14.7 13.2 11.4 11.9 5 13.7 4.4 13.5 8.6 14.1 15.7 14.2 9.0 9.4 11.8 6 9.6 13.2 11.9 15.2 14.4 14.3 14.0 14.0 12.4 12.6 7 13.7 13.8 16.7 11.1 13.1 15.0 15.1 13.2 15.0 9.5 8 8.5 9.1 9.6 14.5 13.3 12.5 6.5 15.0 9.4 12.2 9 15.7 11.9 15.1 12.1 15.0 11.8 8.7 13.8 12.9 8.2
统计学基础 第1章--总论
![统计学基础 第1章--总论](https://img.taocdn.com/s3/m/b050dd3c5a8102d276a22f40.png)
(2)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
2)总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 象总体的数量方面,而不是个别事物的 数量表现。
提示: 统计对现象的认识过程,是从对个体数量的认识开始, 再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 从个别认识到总体认识的过程,是从总体着眼、从个 体入手这样的一个总体与个体的辩证统一关系。
检查点
2010年初,某高职院校有在校生9600人, 现在要对该校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进行 调查研究。 在学生总体中,按两种分类标准说明性别 是什么标志?而在男生总体中,性别又 是什么标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指标
1)对指标概念的理解 第一种理解: 认为指标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名称。这种理解适用于统计理论和 统计设计阶段。此时的指标包含三个要素:指标的含义、指标的计 算范围、指标的计算方法,此时的指标是理论上的定义。 第二种理解: 认为指标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名称再加上具体数值。这种理解用 于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及统计分析阶段。此时指标包含6要素,除 了指标的含义、指标的计算范围、指标的计算方法三要素外,还包 括指标所属的时间、指标所属的空间、指标数值及计量单位,此时 是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的概念。
返回目录
1.4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1.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1)定义 1)统计总体
统计总体简称为总体,是统计调查研究的对象,是由客 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组成的 整体。通常用“所有的……”或“全部……”来表示。 2)总体单位
构成总体的每个个体就是总体单位,它是总体的基本单 位。通常用“每一……”来表示。
统计基础知识第一章 概述
![统计基础知识第一章 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54319b8dd3383c4bb4cd23d.png)
2
•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它决定着统计学的研究领域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
• 本书阐述统计学中的社会经济统计学,所涉及的统计
工作指社会经济统计工作。
1
• 2、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
1
1
1
1
• 二、统计标志与指标
• (一)统计标志 • 1.统计标志的概念 • 统计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
• 统计指标由六个要素构成1、时间, 2、空
间, 3、指标名称, 4、计量单位, 5、计 算方法, 6、指标数值
1
• 2、统计指标的种类 • (1)数量指标,是指反映总体现象规模大
小和数量多少的统计指标。
• (2)质量指标,是指用相应的数量指标进 行对比所得到的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平均水 平或相对水平的指标。
1
• (三)标志、指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 1、标志和指标的区别
• (1)标志是表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是 表明总体特征的。 • (2)标志可以用数量表示为数量标志,也 可以用文字表示为品质标志;而指标只能
用数量来表示。
1
• 2、指标和标志的联系 • (1)统计指标是建立在相应的总体单位及 其标志值的基础上的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统计学和统计活动
• 一、统计和统计学的含义
• 1、统计的含义:统计是人们正确运用统计理论和 方法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 的实际操作过程,是人们从数据上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收
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 系列概念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 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统计学基础》第一章 总论 统计的含义、概念
![《统计学基础》第一章 总论 统计的含义、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46dd40a5c850ad02df80416e.png)
统计发展史(古代)
原始社会产生了最初、最萌芽的统计活动
夏朝开始有统计(人口:13 553 923人、土地:24 328 024顷)
商朝产生了我国政府统计萌芽(军事、田猎、祭祀统计)
周朝开始设计专门官吏管理国家统计资料(即有日报、 月报,又有年报;统计工作,既有分工,又有综合)
春秋战国时期(户籍制度、土地调查制度和“初税亩”制 度)
总体单位
标志
标志表现
承担者
22
调查项目 调查结果
最新课件
二、标志与指标
(一)标志 3、标志的分类 ✓按其特征的性质不同分 品质标志:属性的特征,用“文字”回答 数量标志:数量的特征,用“数字”回答 ✓按其标志表现有无差异分 不变标志:体现总体的“同质性” 可变标志:体现总体的“差异性”
23:下列资料中“统计”一词的 含义是什么?
(1) 小王是学统计的
(2) 他已搞了几十年统计了
(3)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物价指数出 现负增长
(4) 请找统计登记一下 (5) 请统计一下今天的销售量
10
最新课件
一、统计的含义
三者的关系
过程与结果 关系
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 统 计学
期间,我们见面10次,平均15天见一次,在这10次见面中,我约你 9次,占总数的90%,我请你吃饭10次,共花费2011元,平均每次 201.1元,另外我送你礼物4件,去你家拜访3次,共花费2755元。综合 各方面,我爱你的程度比你爱我的高出22个百分点,我的爱情投资比 你多出了52个百分点。
虽然如此,你爱我的程度也达到了婚姻所要求的基准线以上,并超
6
最新课件
中国的统计现状
1952年国家统计局成立,1953年各省先后成立统计局。第 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是新中国统计建立和发展比较好的一 个时期。各省、各部门先后开展统计工作和建立统计制度, 统计事业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
统计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一节
![统计基础知识第一章第一节](https://img.taocdn.com/s3/m/8a0aa4ecfd0a79563d1e7225.png)
时间
16点 17点 18点 19点 20点 21点 22点 23点
上网比例
31.20% 27.70% 22.10% 31.30% 44.00% 43.90% 35.00% 22.20%
展示数据
。
互联网上各时间段的使用比例
分析数据: 晚上的八九点钟是上网的高潮,而清晨五六点钟则上网的人最少。 作出决策: 为高效率改变一下习惯,早点起就可享受到在网上飞驰的感觉
统计咨询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提供咨询意见和对策建议的服务功能,也就是指统计部门利用 所掌握的大量的统计信息资源,经过进一步的分析、综合、判断,为宏观、微观决策及科 学管理提供咨询意见和对策建议。统计咨询分为有偿咨询和无偿咨询两种。统计咨询应 更多地走向市场。
统计监督职能是指统计具有揭示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偏差,促使社会经济运行不偏离正常轨 道的功能,也就是统计部门以定量检查、经济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等手段,揭示社会经济 决策及其执行中的偏差,使社会经济决策及其执行按客观规律的要求进行。
统计工作过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统计设计阶段
统计调查阶段
统计整理阶段
统计分析阶段
统计数据提供与 管理阶段
统计的基本职能
统计信 息职能
统计咨 询职能
统计监 督职能
统计信息职能是指统计具有信息服务的功能,也就是统计通过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得 到统计资料,在统计资料的基础上再经过反复提炼筛选,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以数量描述为 基本特征的统计信息,为社会服务。它可以用文字、数字、字符、图形等形式表示。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统计学和统计活动
一、统计和统计学的含义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三、统计工作过程和统计的职能 四、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
统计学第1章PPT课件
![统计学第1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bcdc7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f.png)
统计学的发展历程
统计学最初起源于对政府和商 业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用于了 解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情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统计学 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如生物 学、医学、心理学等。
现代统计学的发展得益于计算 机技术的进步,使得大规模数 据处理和分析成为可能。
点估计
用单个数值来表示未知参数的 估计值。例如,使用样本均值
来估计总体均值。
区间估计
提供未知参数可能落在某个区 间的估计。例如,给出总体均 值的95%置信区间。
无偏性
如果多次重复抽样,点估计的 平均值等于真实参数值,则该 点估计是无偏的。
有效性
如果点估计的方差小于或等于 其他所有无偏估计的方差,则
该点估计是有效的。
统计学的重要性
统计学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工具,能够 帮助人们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得出 科学结论。
统计学是数据驱动时代的基础学科, 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
统计学在决策制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能够帮助企业和政府做出科学决策。
02 统计学基本概念
总体与样本
01
02
03
总体
研究对象的全体集合,具 有同质性、明确性和有限 性。
饼图常用于展示数据的比例关系,如各地区销售额的占比。通过扇形的面积可以 直观地看出各类别的占比大小,便于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04 概率论基础
概率的基本概念
1 2
概率
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量指标。
概率的取值范围
0到1之间,其中0表示事件不可能发生,1表示 事件一定会发生。
3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
统计基础知识第1章试题和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第1章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fa1be6c281e53a5902ffa2.png)
统计基础第一章概述一、名词解释⒈大量观察法⒉统计指标⒊标志表现⒋离散变量⒌统计机构二.填空题(0。
5×40=20分)⒈统计具有、和等职能.其中是其基本职能。
⒉统计一词包括、和三种涵义;其中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⒊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征可概括为、、等。
其中基本特征。
⒋统计的工作过程包括、、、和等阶段。
⒌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和.其中后者又可分为、和。
⒍统计总体是由的许多个体单位所构成的整体,它具有、、等特征.⒎统计标志值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和;按其变异情况不同可分为和。
⒏变量按期取其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⒐统计机构是从事、、、、等活动的组织。
我国《统计法》规定设立的统计机构分为、、三种。
⒑。
《中华人民共和国》于年制定,于年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于年制定,于年修改。
三.单项选择题(1×8=8分)⒈数理学派的代表人是()①康令②阿亨华尔③配第④凯特勒⒉在统计学发展过程中,被称为统计学创始人的是( )①康令②阿亨华尔③配第④凯特勒⒊构成统计总体的基础和前提是在要求总体个单位在某方面具有()①综合性②同质性③变异性④大量性⒋在调查某城市农民工的生活状况时,总体是( )①该市全部农民工②该市每个农民工家庭③该市全部农民工家庭④该市农民工家庭户数⒌在调查某校0605班48名学生的学习的学习情况时,总体单位是()①该班48名学生②该班每一名学生③该班48名学生的学习成绩④该班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⒍某公司员工王海燕的月工资额为2580元,则“工资"是()①标志②品质标志③数量标志④数量指标⒎在进行工业普查时,若以一个工业企业为调查单位,那么所有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①品质标志②数量标志③指标④数量指标⑤质量标志⒏随机抽样某公司六名员工进行调查,获取其月工资额的数据分别为1730、2750、2280、2186、1190、1550元。
这些数字是( )①标志②指标③变量④变量值或标志值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质量指标不一定可量②标志必须可量③指标必须可量,标志不一定可量④指标不一定可量,标志必须可量⒑一个统计总体( )①只能有一个标志②只能有一个指标③可以有多个指标④可以有多个标志⒒我国的企事业组织()①必须设立统计机构②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计机构或在有关机构中设立统计人员③是否设立统计机构由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④是否设立统计机构由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规定⒓( )所搜集的统计信息是我国统计信息的重要源头①政府综合统计机构②部门统计机构③企事业统计组织④个人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标志的表现
1、标志的表现是指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 具体表现。
2、品质标志的标志表现用文字表述,如 “汉族”、“大专”、等。
3、数量标志的标志表现是具体数值,如 职工的工龄8年或10年,商品销售额100万 元或400万元。
四、 变异和变量
(一)变异 变异是变动的标志,具体表现在各个单
1、区别:一是指标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 而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二是指标都可 以用数量表示,而标志有不能用数量表示 的品质标志。
2、联系:一是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由总 体单位的数量标志汇总得到的;二是指标 和指标之间存在变化关系。
(四)统计指标的种类
1.统计指标按它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 特征,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返回
2、英国统计学家Fisher,1890-1962年, 他首创方差分析统计方法,建立了点估计 与区间估计的统计理论;对T分布进行数 理论证,并在些基础上提出了F分布理论, 使小样本理论在统计学中占有重要的做用。
返回
(1)国势学派
1、德国人H.Conring。康令最早在备国赫尔 莫斯大学讲授“欧洲最近国势学”,主要 研究国家、组织、人口、军认、领土等国 情国力,比较各国势力的强弱,以此为德 国君主服务。
2、G.Achenwall在其代表著《近代欧洲各国 国情学概论》,一书中首次使用了“统计 学”(statistics)作为国势学的名称。
返回
(2)政治算术学派
1、威廉配第(W.Petty)与《政治算术》
2、J.Grant 。英国17世纺上半叶,常发生瘟疫, 政府定期公布有关人口出生和死亡的数字。他 对英国50多年间人口出生和死亡资料研究,于 162年发表了《关于死亡表的自然与政治观察》 的论著,首次提出通过大量观察,可以发现新 生儿性别比例具有稳定性,基本上是14:13, 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
返回
(1)数理统计学派
1、拉普拉斯,它发展了概率论,阐明了 统计学的大数法则,并进行大样本推断尝 试。同时,他研究误差理论而发展了正态 分布理论。1812年概率分析理论正式出版。
比利时人凯特勒,后人称之为统计学之父
返回
(2)社会统计学派
自凯特勒以后,统计学发展开始变
的丰富起来。由于在社会领和自然领域统
计学初运用的对象不同,统计学朝不同的
方向发展。19世纪后半叶,在德国竟突起
了社会统格尔定理。
返回
第二节 统计学的种类极其性质
一、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Descriptive Statistics 2、Inferential Statistics 二、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1、Theoretical Statistics 2、Applied Statistics
(二 )总体单位: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体单位称总体单位。总体 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 开始。
(四)统计总体的种类:
1、有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 目有限的总体;
2、无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 目无限的总体
二、样本
1、由总体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称为样 本,样本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数称为样本容 量。
(一)统计设计 (二)收集数据 (三)整理与分析 (四)统计资料的积累、开发与应用
四、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1、古典统计学时期
(1)国势学派 (2)政治算术学派
2、近代统计学时期
(1)数理统计学派 (2)社会统计学派
3、现代统计学时期
1、在随机抽样的基础上,建立了推断统 计的理论和方法。 爱尔兰统计学家戈塞特提出了小样 本理论,创立了用小样本代替大样本的方 法,为小样本理论奠定基础。1908年他提 出了小样本的T分布。他所得的T统计量的 精确分布形式,从而为很多统计推断提供 了理论基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统计总论
第一节 统计与统计学 第二节 统计学的种类极其性质 第三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统计与统计学
一、统计的含义
1.统计活动 2.统计资料 3.统计学
二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
(一)数量性 (二)总体性 (三)变异性
三、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环节
三、统计学和有关学科的联系与 区别
(一)统计学与数学
(二)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几乎 所有的学科都要研究和分析数据,因而统计学 与这些学科领域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三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一)统计总体:
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 的许多个别单位所形成的集合。具有大量性、 同质性、变异性等特征。
(1)数量指标是反映总体某一特征的绝对数量。
(2)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的强度、密度、效果、 结构、工作质量等
2.统计指标按其具体内容和作用,可以分 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1)总量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规模的统计 指标,它表明总体现象发展的结果。
(2)相对指标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和 平均指标相比较的结果
位的差异,包括量(数值)的变异和质 (性质、属性)的变异。 (二)变量
变量就是可变的数量标志 按变量值的连 续性可把变量区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两种
五、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
(一)统计指标的概念 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
数值。 (二)特点 1.数量性 2.综合性 3.具体性
(三)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联系与区别
六、统计数据
1、绝对数: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2、相对数 3、平均数
2、抽取样本时应注意的问题: 样本单位必须取自同一总体; 样本个数与样本容量与抽样方法有关; 样本须按照随机原则抽取; 样本推断总体存在误差。
三、标志
1、概念:是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和特 征的名称。
2.种类 (1)其性质分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2)其变动情况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3)平均指标是按某个数量标志说明总体 单位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
(五)指标体系
2.指标体系种类 统计指标体系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基本统计
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 基本统计指标体系是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
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情况的指标体系。 专题统计指标体系是对某一个经济问题或社会问
题制定的统计指标体系。例如,商品流转统计 指标体系、经济效益统计指标体系、人民物质 文化生活水平统计指标体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