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发展与规划-(1)

合集下载

小城镇规划

小城镇规划

小城镇规划一、小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沙溪镇和灵溪镇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好时机,主要表现在:中共中央已经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指出小城镇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注意节约用地和保护环境,明确了今后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方向。

同时,小城镇规划建设工作已经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从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上意识到,我市要实现现代化,只有城区现代化是不够的,其与周边小城镇的现代化息息相关,没有周边小城镇的现代化,我市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加快小城镇建设,将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大力发展小城镇,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原来布局在城市中的传统产业今后将主要向小城镇转移;随着农村产业的集约化经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一些老的村镇企业及新建企业将会集中布局在小城镇;随着土地管理工作趋于严格,过去“遍地开花”式的企业布局方式将逐步改善;随着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这群人的户籍安置、转化政策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发展、第三产业的服务对象和居住人口的结构,并进一步扩大了小城镇住房与用地规模、基础设施配套等需求。

二、经调研,发现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及规划管理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城镇建设质量不高。

两镇依托320国道建设,在国道两侧各建一排两至三层高的门面房,造成“一条街两层皮,鸭舌帽子一样齐”。

背后的街区多是原有的耕田,是城?是村?概念模糊,发展模式不清晰。

(2)市政公共设施不完善,欠帐过多。

镇区没有完善的道路体系,公共服务设施也不完善,绿化水平低,缺乏公共绿地。

(3)规划管理中的有关小城镇建设的法规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在小城镇建设中违法批地、违章建筑案例仍然存在。

(4)城镇体系建设的观念尚未确立,规划起点低,缺乏通盘考虑。

受本土观念的影响,规划的立足点在本镇域,建设与布局各自为政,很难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

(5)城镇规模偏小。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王昭耀以小城镇为重要载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我国80年代初提出的“小城镇,大问题”,对这条道路进行了初步尝试;80年代中期提出的“小城镇、大政策”,对这条道路进行了深入探索。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小城镇是一个“大战略”,这是对多年探索的充分肯定和总结升华,也是对走这条道路的总体部署。

深刻理解、认真贯彻中央的这一战略方针,是在新的世纪加快发展小城镇,不断把农村改革与发展推向新的阶段,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

一、发展小城镇是加快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中国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不仅影响全国统一开放大市场的形成,而且极大地制约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也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更快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因此,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加快小城镇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小城镇是坚持有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从国际经验看,世界经济进步与城市发展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为80%,有的高达9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为60%左右,我国只有30%。

如何处理好城市化滞后工业化、大中城市发展和小城市建设的矛盾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我国大中城市数量少、容量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特殊的中国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走西方式单纯发展大城市的城市化道路。

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必须在适量适度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充分发挥小城镇的“蓄水池”作用,建立大中小并举的城镇网络体系。

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距离近、迁移成本低,是我国低收入低素质农村人口的最佳选择。

特别是现代化的交通、通讯、传媒大大缩小了人们的空间距离感,功能完善的小城镇对农民具有越来越强大的吸引力。

遍布农村的小城镇将成为今后农村二、三产业的集中地,农村商品、生产要素的集散地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积极发展小城镇范文

积极发展小城镇范文

积极发展小城镇范文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很多大城市发展迅猛,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堵等。

为了减轻大城市的压力,促进城市发展的平衡和协调,积极发展小城镇成为了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以下是我对积极发展小城镇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对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者有所帮助。

首先,要充分发挥小城镇的地区优势。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各地资源条件和特点各异。

小城镇正是为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优势,发挥地方特色而存在的。

政府需要积极推广当地的特色产业,比如农产品加工、旅游、手工艺品等,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扶持措施,吸引人才和资金流入小城镇。

这样一来,小城镇就能够形成自己的产业链条,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要改善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尽管小城镇规模相对较小,但也需要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其生活和发展。

政府应该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方面。

特别是交通建设,要加强小城镇与周边城市的连接,方便居民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

同时,也要加强小城镇内部的交通建设,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辆的使用,以减轻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再次,要注重小城镇的生态环保。

目前,很多大城市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小城镇却有很好的机会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政府应该加大对小城镇的环境保护力度,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避免重复犯错误。

此外,要鼓励小城镇发展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只有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本流入小城镇,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最后,要注重小城镇的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精神支柱,小城镇也不例外。

政府应该加大对小城镇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广和传承当地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品,提供文化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同时,要加强教育和科研力量的投入,提高小城镇的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小城镇规划中的城镇发展定位分析

小城镇规划中的城镇发展定位分析

小城镇规划中的城镇发展定位分析小城镇规划由于基础资料以及小城镇自身发展条件等诸多限制,对城镇发展分析与定位往往较为粗暴简单。

规划工作者应注重克服上述困难,结合小城镇自身条件与区域发展大背景,千方百计识别出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与机遇,准确把握小城镇未来的发展定位,科学指导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文章以阳春市永宁镇为例,介绍小城镇规划发展定位分析的一般思路。

标签:小城镇规划;总体规划;城镇发展分析;城镇发展定位1 前言近年来,随着《城乡规划法》的普遍实施,城乡规划编制覆盖面越来越广。

但由于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等各方面原因,欠地达地区小城镇规划仍然十分欠缺。

就规划具体工作而言,小城镇规划由于基础资料限制以及小城镇自身发展条件有限,对其发展定位分析往往较为粗暴简单。

以下,笔者根据参与阳春市永宁镇总体规划工作的一些实践经验,对小城镇规划中城镇发展定位分析的一般思路谈一些个人思考与认识。

2 永宁镇概况永宁镇位于粤西地区阳江市西北部边缘、阳春市域西部,陆路距广州约300公里,距深圳约400公里,距阳江市区约80公里。

永宁镇域总面积为364.78平方公里,下辖居委会1个,村委会24个。

镇域户籍总人口共6.22万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口约为两万人。

永宁镇地处亚热带,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山地为主,是传统的农业镇,林业、种植业、养殖业等多种农业生产发展较好。

镇内拥有金、银、钼、铅、锌、铜、铁、瓷土矿、水晶矿等10多种矿藏;林地面积41.73万亩,活木蓄积量达220万立方米,是阳江市重点林区。

镇内水系发达,漠阳江水系第二大支流西山河发源于镇域西北面的山地,雨量充沛,洪水量大。

3 永宁镇经济与产业发展现状永宁镇经济总量小,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不高。

2011年,永宁镇工农业总产值为3.93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6587元,低于阳春市、阳江市的平均水平,约为广东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70%左右。

永宁镇工业基础薄弱,传统农业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谈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中的优势和思考

谈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中的优势和思考

谈小城镇规划建设发展中的优势和思考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广泛领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深入和速度的加快,如何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环境优美、生产生活全面发展的小城镇,是关系到现代城市化进程速度与质量的关键问题,特别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尤显重要。

标签:小城镇;规划建设;优势和思考前言据统计,小城镇人口已占全国城镇总人口的40%以上。

近10年来,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6000多万人,占同期转移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

小城镇的发展,即城市化就是农业的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镇转化的现象和过程。

主要包含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与空间的变化、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几方面。

我国目前城市化即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及城市化水平超过40%),将面临更大规模的城市化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

1、小城镇类型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国内外学者在如何划分小城镇的类型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通常认为小城镇的类型划分应以它在的国家发展及城市化中的功能为基础。

由于我国的小城镇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承担着多种功能,对这些功能的不同方面的侧重,出现了不同分类结果。

有的人认为可以包括小的城市、县城建制镇和未建制的集镇;有的认为,是县城和建制镇;又有的认为,是建制镇和集镇,不包括县城;还有的认为,小城镇是一种区别于城市和村庄的早已客观存在的聚落,无须再做划分。

笔者认为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

其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把城市与农村两个不同的区域有机联系在一起。

尤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城镇汇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和大城市分离型企业;可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城乡一体化的实验地。

小城镇现已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一定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

小城镇规划ppt

小城镇规划ppt

九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13号文件的通知”(2002 年8月)
(4)“重点镇要着重建设好基 础设施,特别是供水、排水和 道路,营造好人居环境。”
九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13号文件的通知”(2002 年8月)
(5)“要高度重视移民建镇的建设 。对受资源环境限制和确定退耕还 林、退耕还湖需要搬迁的村镇,要 认真选择安置地点,不断完善功能 ,切实改善移民的生活条件,确保 农民的利益。”
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
引言
讲座的主题
关键词: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建设
个人简介
杨贵庆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本科、硕士、博士; 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硕士; 上海浦东新区城镇规划专家咨询组委员; 山东潍坊市人民政府规划顾问;
讲座提纲
一、当前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工作的 背景
二、当前小城镇建设的突出问题 三、小城镇规划的工作体系 四、当前小城镇规划应处理好的十大关系 五、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发展的特征
及其规划对策 六、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举例
一、当前小城镇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工 作背景
1、“小城镇、大战略”
(1)经济全球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的变化; (2)区域城镇化:户籍政策、土地政策的变化; (3)城镇现代化:生活质量的提高;
2、规划对策
(2)投资融资政策 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建设资金
2、规划对策
(3)环境保护政策
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对土地资源、水资源作统筹规划 ,制定相关政策。
2、规划对策
(4)教育与技术培训政策
2、规划对策
(5)外来人口管理政策
2、规划对策
(6)物质形态空间规划 各层面的规划衔接,实施好总体规 划。

小城镇规划

小城镇规划

小城镇绿色发展实践
• 绿色产业:发展绿色产业,降低环境污染 • 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 绿色交通:发展绿色交通,降低交通污染
小城镇生态文明建设与规划
小城镇生态文明建设
• 生态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 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实现绿色发展
小城镇发展的趋势
• 新型城镇化:注重质量和内涵的发展 • 产业集聚:推动产业向小城镇集中,提高产业竞争力 • 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规划的现状与挑战
小城镇规划的现状
• 规划体系:逐步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 • 规划实施:规划实施效果逐步显现 • 规划管理:规划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小城镇规划面临的挑战
小城镇规划的方法
• 综合分析:全面了解小城镇发展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小城镇的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 • 实施措施: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措施
小城镇规划的重要性与作用
小城镇规划的重要性
• 指导小城镇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促进小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 保障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品质
空间优化策略
• 园区建设: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提高产业集聚度 • 基础设施: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产业配套能力 • 环境保护:加强环境保护,保障产业发展环境
小05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与绿
色发展
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与挑战
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 环境质量:环境质量逐步改善,但仍有待提高 • 污染源:工业、农业、生活等污染源较多 • 治理措施:污染治理措施逐步加强,但效果有限
• 资源约束:土地、水资源等制约小城镇发展 • 人口流失:小城镇人口净流出,人才短缺 • 环境压力:小城镇生态环境恶化,污染治理任务重

发展小城镇的九大问题与对策

发展小城镇的九大问题与对策
研究者们还指出了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其他一些问题,如部分发展较快的小城镇的行政建制与其实际规模不符;小城镇的内部区划不合理;缺乏技术和人才;发展特色不明显;建设部门对小城镇“重建设,轻管理;重规划,轻落实”等等;
在对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人们认为:问题的出现,有操作上的原因,有政策上的原因,也有体制方面的原因;所以,要推进小城镇的发展,操作、政策、体制都有待于调整和完善,要从多方面入手;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民进城的重要条件,社会保障的重点是建立小城镇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制度,使农民既无后顾之忧,又有进城之乐;
对策九,改革小城镇行政制度,完善政府职能;专家们指出,搞好小城镇的建设管理,必须实行以增强镇政府总揽全局能力为内容的改革,政企分开,事权财政统一,完善政府的功能;
除以上对策外,专家们还提出,小城镇的发展应注意土地的集约使用、水资源条件、环境保护、发展特色城镇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对策七,修订设镇标准,明确城乡界线,引导镇区合并;我国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设镇标准较低;再加上一些未达标而设置的镇,使建设镇的数目大增,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提高设镇标准是十分必要的;在修订的标准中除人口指标外,应增加经济指标,如财政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通过对指标体系的修订,使小城镇的质量得到提高;
九大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城镇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在新设的建制镇中90%以上是撤乡建镇,通过改变名称,使镇的数量增多;陈酒新封所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而根本的一点是小城镇的城市功能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能适应城市化的需要;
问题一,一些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无序,出现了过于密集、规模过小的状况;撤乡设镇使一些不够设镇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乡也变成了镇,据测算,大约有1/4以上的镇达不到设镇标准,造成了“城不像城,村不像村,城又像村,村又像城”的现象;

2024小城镇发展建设实施方案

2024小城镇发展建设实施方案

2024小城镇发展建设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我的笔记本上,键盘的敲击声伴随着思考的旋律,逐渐勾勒出这份方案的轮廓。

小城镇,这个承载着无数人梦想的地方,如何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新的活力,是时候好好梳理一下了。

一、发展定位我们需要明确小城镇的发展定位。

不再是简单的农村集市,而是要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

我们要依托当地资源,发挥地理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二、基础设施建设1.交通:打通对外通道,提升道路等级,确保小城镇与大城市之间的物流、信息流、人流畅通无阻。

同时,优化内部交通,方便居民出行。

2.供水供电:保障小城镇的供水供电需求,提高覆盖率,确保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的稳定。

3.信息网络:加快宽带网络建设,提高网络速度,实现光纤到户,让小城镇居民享受到与大城市同等的信息服务。

三、产业发展1.特色产业:发掘当地特色资源,如农产品、手工艺品等,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市场开拓等方式,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

2.现代服务业: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如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教育培训等,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3.产业集聚:鼓励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形成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带动就业和税收。

四、生态环境建设1.绿化美化:加强小城镇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打造生态宜居的环境。

2.污染防治: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确保小城镇空气质量、水质达标。

3.生态修复: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恢复生态平衡。

五、社会事业发展1.教育投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一批有技术、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2.医疗保障: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让居民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3.文化生活:丰富小城镇的文化生活,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六、政策保障1.财政支持: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投入,确保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

2.土地政策:优化土地政策,保障小城镇建设的土地供应。

3.人才政策:吸引各类人才到小城镇发展,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公需课标准答案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一)

公需课标准答案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一)

公需课标准答案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公需课答案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作者:————————————————————————————————⽇期:2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发展(⼀):新型城镇化总论(仅适合于2014年公需课)1、中⼼城区环境保护“退⼆还⼀”强调的“⼀”指:()。

A、农业为主的退耕还林,B、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C、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D、⽣态基础设施与环境2、以⼈为本的城镇化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表述正确的是()。

A、牢固树⽴以⼈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B、将全省城镇化的重⼼转移珠三⾓地区C、将城市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内容D、以上表述都正确3、英国“⼯业⾰命“时代例证证明,()是任何⼈⼝集聚的物质前提。

A、⽣产的集聚B、交通的集聚C、市场的集聚D、产业的集聚4、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动⼒机制是()的集聚与扩散。

A、⼯业化⽔平相适应的要素和⼈⼝B、⼯业化⽔平相适应的要素和商业C、商业化⽔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产业D、⼯业化⽔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产业5、“⼤都市区”是在()时期出现在美国、英国。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6、马克思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卷第⼀章《费尔巴哈》中,以“交往”的起源和扩⼤为主线,全景式的阐述了城镇化进程的全貌。

A、马恩B、凯⽂·林奇C、塞尔D、恩格斯7、⽥园城市理论是由()提出。

A、柯布西耶B、简·雅各布斯C、埃⽐尼泽·霍华德D、奥姆斯特德⼆、多选题(共6 ⼩题,每题5 分)1、安虎森主编的《区域经济学通论》⼀书描述了产⽣最早城市的“功能性动因”,其主要观点是()。

A、不同专业化⽣产者之间进⾏交易,必然产⽣交易成本B、如果交易效率很低,也就是交易成本很⾼,⼈们就不进⾏交易,⼈们就不进⾏交易,因⽽只能选择⾃给⾃⾜,此时没有市场,也没有城市C、分⼯是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D、分⼯⽹络的扩⼤与交易费⽤成倍增加之间权衡的结果,导致交易活动的地理集中,这种狭⼩的地理范围就是城市2、13⾄14世纪出现于德国沿莱茵河各城市的“莱茵同盟”以及后来的“汉萨同盟”,出现于中世纪晚期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意⼤利城市国家,都是这⼀时期城市复兴和发展的典型标志,这些重新复兴的城市⾥,城市⽣活包括那些要素()。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小城镇总体规划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小城镇总体规划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小城镇总体规划摘要:城乡统筹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小城镇规划承担着协调城乡关系的重任。

本文对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含义与特色进行了分析了,并提出了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小城镇总体规划策略。

关键词:城乡统筹;小城镇;总体规划一、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城乡协调发展有两层意思:一是城市和近郊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以城乡统筹为着眼点,立足城市区域的广阔发展视野,充分论证小城镇发展的优劣势,结合城镇自身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二是城镇镇区和镇域协调发展。

应当摈弃传统“镇区”、“镇域”两个层次的规划,而将整个镇域纳入规划范畴,统筹整合镇域各类产业、资源,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小城镇是乡村与城市之间过渡的载体,从规划层面而言,小城镇直接面对广大乡村地域空间,小城镇总体规划是协调城乡关系的最基层衔接点。

因此,将城乡统筹理念应用于小城镇总体规划中,指导其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目前,我国小城镇总体规划主要以镇区规划为重点。

在规划内容上,总体规划侧重于镇区性质与规模的确定、用地功能的组织、总体结构的布局、道路交通的组织及市政公共设施的安排等方面,涉及面比较广。

镇域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村镇体系的等级、职能和规模及相应的市政公共设施规划,而对镇区与周边农村地域联系的分析和研究则深度不足。

就成果而言,无论是规划说明书还是规划图件,镇区规划都要比镇域规划详尽得多。

规划审批与实施也主要围绕镇区规划展开,镇政府的资金也基本投向镇区建设,镇域规划形同虚设,只是被作为总体规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被完成,镇域规划蓝图成为镇区规划的“附属品”。

镇域规划不被重视,使得总体规划对整个镇域空间资源没有起到合理配置的调控作用。

总的来说,现状小城镇总体规划具有几个特点:突出镇区规划,弱化镇域规划;与广大农村腹地结合不紧密;忽视城镇与农村的相互联系和融合。

小城镇未来发展建设规划研究

小城镇未来发展建设规划研究
的发展作 出价值 判断 、并进行 自由性选择 的选择性行 为,与
生 产 生 活 意 义 的精 神 文 化 活 动 有 关 ,是 人 处 理 与 自身 的发 展
速建设 的增长 ,科技 的发展 ,其他 各种各样因素的推动 ,还
有 老 城 区 内城 居 住 环 境 质 量 的减 退 。 在 这 个 城 市 快 速 增 长 的 年 代 ,随 着 人 们 收入 的提 高 ,城 市 的 快 速 机 动 化 是 一 个 不 可 避 免 的现 象 。城 市 的 快速 机 动 化 给城 市 发 展 的 控 制 与 管 理 、 城 市发 展 的可持 续 性 带 来 了一 系列 的难 题 。 城 市 交通 是 实 现城 市 土地 利 用 的 手 段 ,城 市 规 划 的 核 心 是 ,围 绕 土 地 利 用 来 制 订 和 编 制 交通 规 划 ,而 不 能 让 交 通 规 划 牵着 走 ,城 市 土 地 规 划 是 多 目标 的 , 与城 市 土 地 利 用 规 划 目的相 一 致 的 交 通 发 展 与 规 划 是 实现 城 市 规 划 目标 与城 市 规
划得以实施 的有力保 障和前提 条件 。我们 需遵循 以下原则 :
① 土地使用驱使交通 :② 城市交通 的空间组织 也能影响城 市
发 展 方 向 ;③ 自给 自足 、 独 立 自主 的卫 星 城 的概 念 已过 时 :
和友好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由 于 城 市 的 复 杂 性 首 先 体 现 在 城 市 空 间 和 时 间 的 层 次 上 , 同 时 存 在 层 次 之 间 的 跨 越 。 例 如 ,现 在 的 城 市 规 划 程 序 ,通 常 可 分 为 总 体 规 划 、 战 略 规 划 、 规 划 纲 要 、控 制 规 划 、 分 区规 划 和 修 建性 规划 等 ,这样 做 ,可 以说 是 自觉 或不 自觉 地 适 应 了城 市 发展 在 空 间和 时 间 上 的 复 杂 性 的 要 求 ,是 对 事 物 从 宏 观 到微 观 的 复 杂 性 的逐 一 的认 识 过 程 。在 进 行 不 同层 次 的规 划 工 作 时 ,我 们 既要 把 握 住 本 层 次 规划 的主 要 问 题 和 目标 , 同时 也 要 注 意 到 不 同层 次规 划 间可 能 的联 系和 跨 越 产 生 的 影 响 。 所 以 ,在 规 划 程 序 的 实际 执 行 中 , 既要 强 调 由上 往 下 对 规 划 的 整 体 把 握 , 同时 又 要 注 意 到 规 划 层 次 中可 能 的 自下 而 上 的作 用 。 随着 我 国社 会 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城 市 的地 位 和 作 用 将 目 益 突 出 ,在 城 市 规 划 中 引入 可 持 续 发 展 的观 点 ,基 于 资 源 和 环 境 体 系 对城 市 发 展 的 支 撑 和 承 载 能 力 , 以实 现 城 市 经 济 社 会人 口、 资 源 、环 境 的 协调 发 展 ,是 建 立 具 有 中国 特 色 的城 市 规 划理 论 方 法体 系 的 关键 环 节 ,同 时 也 是 避 免 重 复 发 达 国

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方法

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方法

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方法——刘丽芳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耕地的有效途径。

但是,在目前小城镇建设中,一些地方存在着布局过于分散、土地利用粗放、违法使用土地、损害农民合法权益等问题。

一、开展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一)吸纳农村富余人口,避免他们盲目流入大城市。

全国共有18000个乡镇,30000个集镇区,如果一个建制镇吸纳1万农村人口,则全国可以吸纳1.8亿人口,如一个集镇吸纳5千人,则全国可吸纳1.5亿人。

农村多余人口到达小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二)农民迁入小城镇,其原有的耕地可以让出来,可以使大规模的城镇化及交通、水利建设中减少一些土地后人均土地不至于降的太多。

小城镇的人均用地约为120~145m2/人,而农村居民点的人均用地要150~170m2/人。

华容县开展中心村规划,把分散的农村居民集中统一规划,五星村在开展康居示范村建设前,全村3600人分散居住在18个自然村,居民点占地1235亩。

经过规划,全部居民集中到统一规划的集中点建房,各种配套设施齐全,达到“五通一平”,占地不足190亩,将老宅基地还耕,新增耕地1000多亩。

(三)成为县级城市联系农村的纽带,促进城乡交流,逐步打破城乡经济的二元化结构,促进城乡差别的缩小,及城乡空间的逐步融合,通过小城镇扩大农村工业及消费品的市场、扩大内需,拉动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可以改善乡镇工业过于分散的布局,全国乡镇企业80%分布在自然村,20%集中在城镇。

如果将分布在自然村的乡镇企业向适当的小城镇集中,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并促成企业的升级换代,改善环境状况,使目前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向“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镇”的较高层次发展。

二、开展小城镇建设的方法(一)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促进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认真贯彻“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原则,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小城镇建设作业1-4答案

小城镇建设作业1-4答案

《小城镇建设》作业1参考答案一、小城镇的概念: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广义的小城镇包括了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尚未设镇建制的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乡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

它区别于大中城市和乡村,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聚集的居民点。

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二、小城镇的分类:依照行政建制分类:地方驻地、县城、县以下建制镇、集镇依照形成原因分类:经济发达;交通发达;自然资源利用型的小城镇;依照职能特征分类:工矿城镇、以交通运输功能为主的小城镇、旅游城镇、卫星城镇。

三、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发展小城镇战略提出的背景:中国将驶入城镇化的“快车道”,预计到2030年左右全国城镇化水平将提到50%以上,基本完成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型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

1.小城镇建设与“三农”问题:小城镇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它对于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着重要贡献。

2.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要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龙头和中心,小城市、小城镇为基础,中等城市为纽带,使它们之间形成一个相互依托,相互协调、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3.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四、小城镇的功能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节流闸”目前我国农村大约有2亿富余劳动力,有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70多个,安排这样庞大的富余劳动力难度很大。

发展小城镇,让富裕起来的农民到小城镇投资办厂经商,发展第二三产业,可以增加就业空间,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突破口。

2.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平衡杆”没有小城镇的充分发展,就不会出现城乡协调发展,小城镇处于城乡融合的交汇点,兼有城乡特点。

具有承上启下作用,把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传播到广大农村,成为我国亿万农民接触城市文明的媒介,既加强了城乡联系,也避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城市膨胀、农村不断衰落的“发展的陷阱”。

第六章 小城镇详细规划

第六章 小城镇详细规划
绘制总平面图、书香设计图、交通分析图、绿化景观分析图、 管线综合图、建筑小品施工图、广场中建筑物的平面图和立 面图。
• (5)说明 编写文字说明书和工程概算。
6.2.3.5 广场空间环境分析
• (1)广场规模与比例 广场规模取决于广场的性质及在小城镇中的地位。广
场的比例尺度要根据广场的功能要求、广场的规模与人的 活动要求而定。广场还应考虑设置相应的配套设施场地, 如:停车场、绿化、公用设施等。广场的大小应与自身性 质、功能相适应,并与周边建筑物高度相协调。 • (2)建筑物布置
• (3)广场交通组织 广场及建筑物是通过道路进行有机联系的,有的广场还
需要考虑广场内的交通组织问题,以及城镇广场内各组成部 分之间的交通组织问题。交通组织的目的主要在于使车辆通 畅、行人安全、方便管理。
• (4)广场设施布局
广场上除了有建筑之外,还有灯光、音响、给排水等设 施,是广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广场上的建筑物相配合。
公共服务设计规划
• 要特别注意公共服务设施布置 • 教育服务设施:考虑小城镇整体布置 • 交通服务设施:基本由住户自己使用和管
理 • 综合管理设施:主要在出入口及中心地段
集中布置
6.2 小城镇公共中心区规划
6.2.1 小城镇公共中心区的构成与类别
• 6.2.1.1 公共中心的构成 • 6.2.1.2 中心区的作用及分类
平面组合形式。
• (3)进行技术设计 拟定广场的引导、发展、高潮、结尾的序列空间;拟定
广场与周围其他空间,如道路、小巷、庭园、水体、山体等 的链接方式;拟定绿色、构筑物、建筑小品、停车场、水体 等的数量、分布和布置形式;拟定广场地面铺装
• (4)施工图设计 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是否绘制相应的图纸数量和详细程度,

《小城镇建设》1-4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小城镇建设》1-4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小城镇建设》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小城镇建设作业11、什么是小城镇?答:(参阅教材P1~2)小城镇是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雏形城市,或称为初级城市。

当今社会,小城镇指的是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广义的乡镇包括: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国家批准设镇建制的建制镇、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和纯属集市贸易的集镇。

狭义的小城镇包括县城以下建制镇和集镇。

2、小城镇分为哪些类型?答:(参阅教材P2~3)⑴依照行政建制,可以把小城镇分为:①行署驻地;②县城;③县以下建制镇;④集镇。

⑵依照小城镇形成的原因,可以把小城镇分为:①由于经济发达而形成的小城镇;②由于交通发达而形成的小城镇;③由于自然资源利用而形成的小城镇;④由于政治与军事原因、名胜古迹和名人等特殊原因而形成的小城镇。

⑶按职能特征,可以把小城镇分为:①工矿城镇;②以交通运输功能为主的小城镇;③旅游城镇;④卫星城镇。

3、简要说明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答:(参阅教材P3~6)⑴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⑵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⑶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

4、简要说明小城镇的功能。

答:(参阅教材P6~8)⑴小城镇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和“节流闸”;⑵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平衡杆”;⑶小城镇是城市化的“推进器”;⑷小城镇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承载体”。

5、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为小城镇的发展确定的基本的指导原则是什么?答:(参阅教材P12~14)⑴尊重规律,循序渐进;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重点;⑶深化改革,创新机制;⑷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发展小城镇除了遵守以上原则外,在制定规划和具体建设工程中还应遵守以下原则:①尊重和运用市场机制;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③健全机制,壮大队伍,依法管理;④认真抓好试点和示范镇建设。

6、简要说明费孝通的小城镇建设理论。

答:(参阅教材P30~33)⑴小城镇道路理论:费孝通把小城镇界定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中心,小城镇建设就意味着强调农村的城镇化。

2050年 小城镇发展目标

2050年 小城镇发展目标

2050年小城镇发展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小城镇的发展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2050年,小城镇的发展目标将更加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发展目标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2050年,小城镇的发展目标将聚焦于经济创新和产业升级。

通过引进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型服务业,小城镇将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的升级。

同时,加强创新驱动,推动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升小城镇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二、社会发展目标小城镇的社会发展目标将着重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在2050年,小城镇将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和覆盖面,让每个居民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

同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每个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此外,小城镇还将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的能力,营造和谐、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

三、环境发展目标小城镇的环境发展目标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

在2050年,小城镇将推进生态城镇的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强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小城镇将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治理,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小城镇还将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四、城市规划目标小城镇的发展目标还包括城市规划的优化和城市功能的提升。

在2050年,小城镇将注重城市的人文环境和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小城镇将实现城市功能的集约化和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

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交通和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条件。

总结起来,2050年小城镇的发展目标是经济创新和产业升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规划的优化。

小城镇将通过实现这些发展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居民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

(小城镇建设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小城镇建设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小城镇建设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 B2. A3. D4. C5. B6. A7. C8. D9. B10. A11. D12. C13. B14. A15. C16. D17. B18. A19. C20. D21. A22. B23. D24. C25. A26. B27. D28. C29. B30. A第二部分: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案例一:1. 小城镇规划和建设的目标有哪些?要求至少列出3个。

小城镇规划和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 - 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 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 保护环境,提高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价值。

- 优化城市交通,提高交通的效率和便利性。

- 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2. 小城镇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哪些?针对其中的一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小城镇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 - 土地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城市扩张的需求。

- 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供水、电力等方面存在短板。

- 环境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降,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 居民收入较低,城市功能不完善,缺乏吸引人才的条件。

针对土地资源有限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 -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布局各类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推动土地资源再利用,重点挖掘现有建筑物和工业遗址的潜力。

- 鼓励土地集约利用,推动城市垂直化发展,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案例二:1. 小城镇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请至少列举3个。

小城镇规划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地理环境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资源等。

-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

-基础设施因素:包括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城镇发展与规划-(1)
浅谈小城镇发展建设
下面我和大家共同探讨小城镇发展的相关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小城镇的起源和基本特点,城镇和城镇化的概念;二是小城镇具备的一些基础功能设施和我镇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三是今后小城镇的发展目标。

城镇起源
城乡聚落的形成:居民点,又称聚落,是由居住生活、生产、交通运输、公共神识和园林绿化等多种体系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人们共同生活与经济活动而聚集的定居场所。

居民点的形成与发展史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结果。

小城镇的历史沿革:从世界范围看,早在5000多年前,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在埃及和尼罗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小城镇。

我国的小城镇是在村落的基础上随着商品交换的出现而逐步形成发展的。

小城镇初期形式是草市,随着集市贸易的扩大,统治阶级在集市设置官吏,征收税赋,出现了镇一级的建制。

镇是比集市更高一级的经济中心和经济区划,居民明显多于集市,一般在一千户以上,甚至可达万户。

镇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自古以来就是农村手工业、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的集中地方,商品交换的集散地,小城镇是沟通城市和乡村的桥梁。

即草市-集镇-小城镇。

受军事、宗教的影响,我国部分小城镇并非是顺着“草市—集镇—小城镇”的轨迹形成发展的,而是具有特殊的形成过程,主要有起源于政治
军事中心、起源于宗教寺庙、起源于现代工业开发(如大庆)起源于行政管理建制等等。

城镇的概念: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点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不同的学科对小城镇的概念有不同的解释:
行政学:从行政管理角度看,在经济统计、财政税收、户籍管理等诸多方面,建制镇与非建制镇都有明显区别,因此小城镇通常只包括建制镇这一地域行政范畴。

社会学:小城镇是一种社会实体,是由非农人口为主要组成的社区。

地理学:将小城镇作为一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基础层次,或将小城镇作为乡村聚落中最高级别的聚落类型,认为小城镇包括建制镇和自然集镇。

经济学:小城镇是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相互渗透的交汇点,具有独特的经济特征,是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一个特殊的经济集合体。

不同的国家对小城镇也有不同的界定
美国的“小城镇”有两种概念,一种叫小城市,即“small city”;还有一种叫小镇,即“little town”。

美国的小城镇往往是由居民住宅区演变而来,一般200人的社区就可以申请设“镇”,如有足够的税源,几千人的社区就可以申请设“市”。

因此,美国的城市大多规模不大。

日本的地方行政管理分为道府县和市町村两级,市町村的规模控制在10万人以下,相当于我国的小城镇。

市、町、村在行政上是一个级别,互不隶属,所有的市町村又可以分为四个规模等级:3-10万人、1-3万人、0.5-1万人和0.5万人以下。

前苏联的尘世分为八级,其中10万以下人口规模的有四级,小城市的人口规模为2万人以下,朝鲜的城市分为六级,其中小城镇的人口规模为5万人以下。

由此可见,国外的小城镇的规模一般不大,多数由居民点演变而来,不同国家小城镇概念各有不同。

我国的乡与镇的区别有个明确的界定:总人口在2万人以下的乡、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人口超过2000的,总人口在2万人以上、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则乡改为镇。

小城镇的基本特点“城之尾,乡之首”。

小城镇称为“城之尾,乡之首”,是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综合体,是镇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因而它应该具有上接城市、下引农村,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功能。

从城镇体系看,小城镇是城镇体系和城市居民点中的最下一个层次。

从乡村地域体系看,小城镇又是乡村地域体系最上层次。

目前大多数小城镇为镇行政机关驻地,也是乡镇企业的基地及城乡物资交流的集散地,一般都安排有商业服务业晚点、文教卫生及公用设施等。

在经济发展、信息传递等方面,小城镇都起着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纽带作用。

上面讲的就是小城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下面说以下城镇化
城镇化是乡村人口和非农业由乡村地区向城镇地区地域集中以及城镇数目和规模不断增加和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内涵包括:
一是城乡人口分布结构的转换,人口由分散的乡村向城镇集中,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多,城镇人口比重提高;
二是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换,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劳动力从第一
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
三是城镇空间形态和形态的优化,城镇建成区规模扩大,新的城镇地域、镇域景观形成,城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四是人们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区渗透和扩散,传统乡村文明走向现代城镇文明,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化;
五是经济要素、聚集方式的变迁或创新,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重推动下,人口、资本等经济要素更加合理、高效在城乡之间流动、重组,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

城镇基础设施简单的说分为以下几项:
能源设施: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暖气和新兴太阳能设施等;
供、排水设施:包括水资源保护、自来水厂、供水管网、排水和污水处理;
交通设施:分为对外交通设施和对内交通设施。

前者包括航空、铁路、航运、长途汽车和高速公路;后者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地铁、轻轨高架、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停车场、轮渡等;
邮电通信设施:如邮政、电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广播电视等。

环保设施:如园林绿化、垃圾收集与处理、污染治理等。

防灾设施:如消防、防汛、防震、防台风、防风沙、防地面沉降、防空等。

兴源镇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难题
一是道路交通规划滞后,镇域内道路缺乏有效衔接。

虽然,随着301高速的通车以及电气化铁路工程的上马,兴源镇区域交通优势突显,但镇区路网衔接比较薄弱的情况十分突出,极大地影响区域优势的充分发挥,也是推动兴源镇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加快完善镇区之间的道路网络衔接、接通、接顺,对促进新一轮大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的交通状况意义重大。

兴源镇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没有环镇路,又有穆棱河东南向横穿,镇区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没有形成一盘棋局面,因此统筹规划,确定道路线路走向、对接位置、道路宽度、断面形式等,尽早对接道路显得尤为紧迫。

二是环保设施不尽完善,面临挑战更加严峻。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的增加,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不但成为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也成为科学发展的瓶颈。

由于环保设施还未完善,发展迅速的农村畜禽养殖,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生活垃圾随意堆放,部分垃圾渗漏液及雨水浸泡液没有有效处理进入沟河渠道,对饮用水安全构成威协,城镇面源污染使生态环境面临很大的压力。

三是给排水设施不完备。

根据自然地形,少量污水采用暗渠或明沟
排放,绝大多数居民住户的生活污水则是就简就近自然排放,大量雨水顺坡自由排放,环境质量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给饮用水的水质造成很大影响;无排污处理设施,污水部分排入农田,大部分经管沟流入穆棱河,对河水质影响大。

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目标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们城镇化能否取得进展的关键时期,抓住利用好这个时期,小城镇建设发展就能出现一个新的局面,小城镇布局与农业发展布局结合统筹考虑,在明确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做到合理规划,规模适度,分批建设,逐步推进。

小城镇发展需要较长时间。

小城镇建设的总体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利用土地。

完善城镇建设布局。

在保证农业和生态用地的前提下,清晰界定城镇规模和建设区范围。

加强规划,合理引导,逐步将城镇地区内现有农村居民点和非农建设项目统一纳入城镇建设区范畴,同时通过拆村并点,减少城镇建设区外分散的自然村落数量,存进城镇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的相对集中、连片发展。

根据相对集中的原则,统一规划住宅区、工业区和农田保护区。

严格限制工业零星布点,引导“工业进工业园”,大力提倡发函公寓式住宅,鼓励分散的居民点迁移合并,引导“村宅进社区”;鼓励商贸活动到城区内成行成市经营,引导“商业进市场”。

其实说白了,就是合理的划分城镇功能区,市场就是市场,不能占道经营,工业区要远离住宅区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2)提高设施建设水平
小城镇发展和城镇化推进,离不开基础设施网络的支撑,要统一布局和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并实现和完善其服务功能。

主要有道路、供排水、电、暖、通讯、广场、体育场、医疗、文化、教育、科技等,布局合理,功能完善。

(3)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坚持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欲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优化城镇资源配置,加强生态环境包括胡,把城镇污染综合防治作为当前建设小城镇建设的一个主要任务,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环保设施,提高质量标准,根本改善城镇环境质量。

这里包括垃圾处理、污水处理。

(4)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小城镇的人居环境建设既要重视城镇外部生态环境和绿色敞开空间的建设,如增加绿色廊道、绿色生态板块、区域绿地和环城带、保护和增加自然农林绿地等。

也要重视城镇内部的环境质量和绿地建设,如增加镇区公共绿地、建设以公园为主的城镇绿心,增建以块状绿地、带状绿地为主的小游园、小绿地,强化导率绿化和滨水绿地的建设等,将城镇自然生态体系和神人工生态系统共同构建成一个完整的大系统,为城镇建设发展提供一个可以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