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关于人生教育的百句名言名句
中国古代关于某人生教育地百句名言名句
![中国古代关于某人生教育地百句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242f7bbd80eb6294dd886cae.png)
中国古代、近代关于人生教育的百句名言●怀子三月,出居别宫。
目不邪视,耳不妄听。
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天下之本在家。
汉.荀悦《申鉴.政体》●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唐.韩愈《师说》●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清.梁启超《论幼学》●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宋.林逋《省心录》●强国之基在养蒙,儿童智慧须开爽,方能凌驾于人上。
清.林纾《闽中新乐府》●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大戴礼记.保傅》●人材之成,自儿童起。
清.陈宏谋《<养正遗规>序》●居身务其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爱子教之以义方。
《左传.隐公三年》●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
明.方孝孺《行善戒》●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战国策.赵策》●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资治通鉴》●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
《荀子.大略》●贤人智士之于子孙也,厉之以志,弗厉以诈;劝之以正,弗劝以诈;示之以俭,弗示以奢;贻之以言,弗贻以财。
汉.王符《潜夫论.遏利》●童蒙无先入之杂,以正导之而无不顺受枣故养正当于蒙。
明.王延相《雅述.上篇》●今教童子枣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意志,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明.王守仁《训蒙大意》●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明.王守仁《训蒙大意》●教子工夫,第一在齐家,第二在择师。
明.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师傅贤者,异日多贤;宽者,多至不肖。
清.张履祥《训子语》●至乐无如读书,至安无如教子。
《史曲.愿体集》●爱之必以其道。
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教子须是以身率先。
明.陆世仪《思辨录辑要》●人各欲善其子,而不知自修,惑矣!清.张履祥《愿学记》●子弟教不率从,必是教之不尽其道,为父兄师长者,但当反求诸已,未可全责子弟也。
100句关于教育的古代经典名言
![100句关于教育的古代经典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f2f0536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1.png)
教育的古代经典名言【教育】中国古代百句经典名言(上)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关于教育的文言文名言及讲解
![关于教育的文言文名言及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6fda66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9.png)
关于教育的文言文名言及讲解1.文言文中的优秀名言警句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屈原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周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孟子)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苏轼)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三国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教育人的古诗诗句
![教育人的古诗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670ecc1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4.png)
教育人的古诗诗句教育人的古诗诗句(精选95句)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句吧,诗句一般饱含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人的古诗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人的古诗诗句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1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16、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1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1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0、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2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2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2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2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29、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3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3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2、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3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
3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7、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8、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杜甫39、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古人的教育格言
![古人的教育格言](https://img.taocdn.com/s3/m/084fd14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7.png)
古人的教育格言
1. “玉不琢,不成器”,就像一块粗糙的石头,不经过精心打磨怎么能变成璀璨的宝石呢?你看那古代的工匠,不就是一点点雕琢出精美的玉器嘛!
2.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不是和春天不播种,秋天才来后悔没收获一个道理吗?你想想,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老了可就来不及啦!
3. “业精于勤荒于嬉”,这就好比跑步,一直勤奋努力地跑就能跑得快,要是总嬉戏玩耍就会落后呀!你难道没见过那些勤奋学习的人取得好成绩吗?
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不就跟吃东西长身体一样嘛,读的书多了,写起文章来自然就厉害啦!你看那些大文豪,哪个不是读了好多好多书呢!
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光看书本知识可不行啊,就像学游泳,不下水试试怎么能学会呢?你说是不是呀!
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世界上到处都是我们能学习的人呀,就像走在路上,都能发现别人的优点来让自己进步呢!你没从身边人身上学到过东西吗?
7.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旧知识就像挖宝藏,每次都能
有新发现呢!你复习的时候难道没有这种感觉吗?
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就像鸟的两只翅膀,少了哪个都飞不起来呀!你可别光学习不思考哦!
9.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多好呀,不懂就问,就像口渴了就去喝水一样自然。
你有没有因为不好意思而不去问问题的时候呢?
10.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时不奋斗,等老了再后悔就晚啦,这不是明摆着的嘛!你可别等老了才来后悔呀!
我觉得古人的这些教育格言真的是太有智慧了,直到今天都还非常有价值,值得我们好好去领悟和践行。
古代教育格言
![古代教育格言](https://img.taocdn.com/s3/m/0d5c3c7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3.png)
古代教育格言下面是作者整理的古代教育格言(共含9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古代教育格言古代教育格言1、盖世功勋,多是老成建来,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4、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哀。
5、一头白发催将去,万两黄金买不回。
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0、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1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1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1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16、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17、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1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9、略尝辛苦方为福,不作聪明便是才。
2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21、见者易,学者难。
篇2:古代道德格言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2.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国语·晋语》3.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国语·晋语》4.见利思义。
——《论语·宪问》5.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6.义,志以天下为芬。
——《墨子·经说上》: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7.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孟子·尽心上》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荀子·荣辱》10.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11.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12.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教育类古代名言名句精选
![教育类古代名言名句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c22b2e6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3.png)
教育类古代名言名句精选1.君子能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
——《诗经·小雅·菁菁者莪·序》2.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3.礼者,所以正身也。
师者,所以正礼也。
——《荀子·修身》4.君师者,治之本也。
——《荀子·礼论》5.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
——《荀子·儒效》6.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无法者,人之大殃也。
——《荀子·儒效》7.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
——《荀子·修身》8.凡探险明珠,不于合浦之渊,不得骊龙之夜光也;美玉,不于荆山之岫,不得连城之譬也。
——晋·葛洪《抱朴子·祛惑》9.猎者,必之山林;渔者,必之江湖;而学者,必游于贤人君子之域。
——明·高启《审游赠陆彦远》10.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
——《吕氏春秋·尊师》11.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大于教。
——《吕氏春秋·尊师》12.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13.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北周书·卢诞传》14.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职教化者在师儒。
——宋·胡瑗《松滋县学记》15.教者必以正。
——《孟子·离娄上》16.教以言相感,化以神相感。
——清·魏源《默觚·治篇》17.身教亲于言教。
——清·魏源《默觚·治篇》18.立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原。
——清·王夫之《四书训义·孟子》19.宽而不畏,严而见爱。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20.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礼记·大学》21.小孩怀子三月,出居别宫。
目不邪视,耳不妄听。
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22.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古人有关教育的名言
![古人有关教育的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b92725bedaef5ef7bb0d3c04.png)
古人有关教育的名言中国古代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古人特别重视教育,你知道古人有关教育的名言有哪些吗?下面为你分享的是古人有关教育的名言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古人有关教育的名言最新1)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2) 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3) 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尝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4) 或曰:“学无益也,如质何?”曰:“未之思矣。
夫有刀者砻诸,有玉者错诸,不砻不错,焉攸用?砻而错诸,质在其中矣。
否则辍”。
5)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6) 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7) 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
人惰于进道,无自得达,自非成德君子必勉勉,至从心所欲不踰矩方可放下,德薄者终学不成也。
8) 天资美不足为功,惟矫恶为善,矫惰为勤,方是为功。
人必不能便无是心,须使思虑,但使常游心于义理之间。
立本处以易简为是,接物处以时中为是,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时中则要博学素备。
9)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0) 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
故善养子者,当其婴孩,鞠之使得所养,全其和气,乃至长而性美。
教之,示以好恶有常。
如养犬者,不欲其升堂,则时其升堂而扑之。
若既扑其升堂,又复食之于堂,则使孰从。
虽日挞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
养异类且尔,况人乎。
11) 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
咸无焉,为众人。
1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1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14)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15) 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叶圣陶16) 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17) 好的父亲可能会有坏的儿子。
18)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19) 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
古人教育名言名句集锦
![古人教育名言名句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f60c299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3.png)
古人教育名言名句集锦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5、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6、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7、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8、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9、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10、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1、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13、强而骄者损其强,弱而骄者亟死亡。
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5、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6、势为天子而不以贵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戏人。
1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8、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为要妙。
19、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1、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
22、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6、至乐蜞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2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8、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
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29、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30、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名句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ecaf09f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e.png)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言名句1.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句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
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
体现社会本位论。
2、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
其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观。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出自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学记》。
意思是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启发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作结论。
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
4、学而时习之——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学而》原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说:"学到待人处世的道理并适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5、温故而知新——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为政》原文为: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思是: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指学习过的知识),由此获得新的知识(指未学习过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当老师了。
”体现巩固性教学原则。
2.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句..急用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三字经》)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孔子)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王安石《伤仲永》)3、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三字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3. 关于学习的文言文名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存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诚实最好的政策。
古人关于教育的名言
![古人关于教育的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7c4b6b3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6.png)
古人关于教育的名言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就像我们在迷茫时需要一盏明灯,老师不就是那盏为我们照亮前路的灯吗?想想看,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老师的耐心讲解是不是让你豁然开朗呢?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这就好比一块璞玉,如果不经过精心雕琢,怎么能成为精美的玉器呢?我们人也是一样啊,如果不努力学习,怎么能懂得道理呢?你说是不是?3.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哎呀呀,年轻的时候要是不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等老了头发都白了才后悔,那可就来不及啦!就像你总说等明天再学习,可明天还有明天呀!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不就跟练武一样嘛,积累够了,出手自然厉害!你看看那些大作家,哪个不是博览群书,才能写出那么精彩的文章呢?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多有意思呀,在生活中,随便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就可能有能当你老师的人呢!就像那次我们一起出去玩,你不就从小伙伴身上学到了新游戏的玩法吗?6.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知识还能有新收获,这多棒啊!就像你喜欢的那首歌,每次听是不是都有不一样的感觉?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光学习不思考可不行呀,那不就像个书呆子嘛!得边学边思考,才能真正掌握知识,你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8.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聪明又好学,还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为耻,这才是学习的好态度呀!你可别因为不好意思就不去问问题哦!9.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哇,这一系列过程多全面呀!就像盖房子,要先打牢基础,再精心建造,最后才能住得安稳,学习不也是这样吗?10.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这就跟你玩游戏,越玩才越知道自己哪里还不行,需要提高呀!我觉得古人的这些关于教育的名言真的是太有智慧了,它们就像一把把钥匙,能帮我们打开知识的大门,让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句 急用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句 急用](https://img.taocdn.com/s3/m/1810aba4866fb84ae55c8d1d.png)
关于教育的古文名句急用
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宋)朱熹《劝学诗》
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唐)颜真卿《劝学诗》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代要知道发愤苦读,勤奋学习。
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劝学诗》
译文: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汉乐府《长歌行》
译文: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译文: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中国古代关于人生教育百句名言名句
![中国古代关于人生教育百句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3315d49965ce05087632139e.png)
中国古代关于人生教育的百句名言●怀子三月,出居别宫。
目不邪视,耳不妄听。
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妇女怀胎三月,出居别的地方,眼不看邪恶的东西,耳不听胡乱的东西,说话、饮食用礼义来节制。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专利:集中,散逸:分散。
这是颜之推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要教导媳妇最好在初入门,要教好儿子最好在孩提时。
●天下之本在家。
汉.荀悦《申鉴.政体》天下的根基在于家庭。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唐.韩愈《师说》如果爱护自己的孩子,那就要选择老师来教育他。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清.梁启超《论幼学》人生百年,建树立足在于幼年所受的教育。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宋.林逋《省心录》孩提:幼儿。
善于教育儿女的人,必须从小做起。
●强国之基在养蒙,儿童智慧须开爽,方能凌驾于人上。
清.林纾《闽中新乐府》养蒙:教育、启蒙。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大戴礼记.保傅》年轻时养成的习性如天然生成的一样,一旦成为习惯就不易改变了。
这里指出抓年轻时的教育对于后来的成长极为重要。
●人材之成,自儿童起。
清.陈宏谋《<养正遗规>序》起:开始●居身务其俭朴,教子要有义方.清.朱柏庐《治家格言》居身:对自身生活行为的操守。
义方:道义和思想行为的一定标准。
●爱子教之以义方。
《左传.隐公三年》慈爱子女,要教育他们行事应遵守的规矩法度。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
明.方孝孺《行善戒》犹:仍然。
意指疼爱儿女但不能忽视教育。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战国策.赵策》父母爱子女,就得替子女作长远的打算。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资治通鉴》道:道义,正道。
适:正是。
不从道义上爱护一个人,正是害了他。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
《荀子.大略》君子对于自己的子女,喜爱他们而不表现在脸上,使唤他们而不优以辞色,用道理诱导他们而不强制压服。
古人关于教育的名言名句
![古人关于教育的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83ba606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f.png)
古人关于教育的名言名句1.古人关于读书教育的名言名句古代教育家的名言警句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韩愈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荀子3、师者,人之模范。
——杨雄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5、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7、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9、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
——陶行知10、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1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14、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1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 16、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司马迁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18、益者三友,友直,要谅,友多闻,益矣;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19、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汉;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2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21、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徐谓2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23、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卢梭24、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25、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卢梭26、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孔子27、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第斯多惠28、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叶圣陶29、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叶圣陶30、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
古代教育理念名言集锦
![古代教育理念名言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dc83ed4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c.png)
1.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杜甫《柏学士茅屋》
2.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陆九渊《读书》
3.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翁森《四时读书乐·其一》
4.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孟郊《劝学》
5.
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
——袁枚《随园诗话·卷三》
6.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劝学诗》
7.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汪洙《勤学》
8.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颜真卿《劝学》
9.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10.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古代的教育名言
![古代的教育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9a766de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5.png)
古代的教育名言古代的教育名言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耻近乎勇。
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以五十步笑百步。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学者,所以修性也。
视、听、言、貌、思,性所有也。
学则正,否则邪。
学以治之,思以精之,朋友以磨之,名誉以崇之,不倦以终之,可谓好学也已矣。
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教人,又其次也。
咸无焉,为众人。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三思而后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之精爽,负于血气,其发露于五官者安得皆正?不得明师良友剖剥,如何得去其浮伪而归于真实?又如何得能自省、自觉、自剥落?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教小儿,须发其自重之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古代的教育名言21)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礼记学记》2)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礼记学记》3)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礼记学记》4)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礼记学记》5) 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赫尔巴特6)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7)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夸美纽斯8) 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苏霍姆林斯基9)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毛泽东10) 教师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
它的事业,从表面来看虽然平凡,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
——乌申斯基11)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1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
——韩愈1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古代的励志名言名句大全100句
![古代的励志名言名句大全100句](https://img.taocdn.com/s3/m/c0ef882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6b.png)
古代的励志名言名句大全100句1.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2.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3. 青春不知愁滋味, 这不是别人的困扰。
4. 世事如棋, 前途尽可期。
5.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6. 身正不怕影子斜, 当自强不息。
7.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8.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9.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10.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11. 入则孝, 出则悌, 仁而不以慈。
12. 不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
13.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14. 知之者不如行之者, 行之者不如乐之者。
15. 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16.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17.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18.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19.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放弃。
20. 知识是珍贵的财富,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21. 只有过经验的人才是明智的人, 仅有知识的人是赤脚的智者。
22. 天下无难事, 只要功夫深。
23. 业精于勤, 荒于嬉; 行成于思, 消于随。
24. 成功者相信自己能成功, 幸福者相信自己会幸福。
25. 思想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结果。
26. 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生之计在于立。
27. 动则为己利, 静则为人利。
28.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29. 艰难困苦, 克服自己, 有所作为。
30.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31. 困难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没有勇气面对困难。
32. 一个人要有足够的自信, 才能统领别人的信任。
33. 云深不知处, 行成不逢违。
34. 落花时节又逢君, 自励行动向前进。
35. 静水流深, 烈火炼真。
36.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37. 握手夕阳, 做自己的光芒。
38. 繁星点缀夜空, 梦想造就未来。
39. 陌上人如玉, 公瑾犹未香。
40. 夫君子者, 不可小小志, 不可终日志也。
10句关于教育的古代经典名言
![10句关于教育的古代经典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4314fee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78.png)
10句关于教育的古代经典名⾔1. ⽣其⽔⼟⽽知其⼈⼼,安其教训⽽服习其道。
——《春秋·僖公⼗五年·左传》出⽣在本乡本⼟,⽽知道其⼼意;熟悉教育的⽅式,⽽接受其道理。
2. ⼈⽣⼩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颜⽒家训·勉学》⼈年幼时,精神专注敏锐,长⼤成⼈后,思想就分散了,所以对孩⼦要趁早教育,不要错过时机了。
3. 修学务早,及其精专,习与性成,不异⾃然也。
——《抱朴⼦·勖学》⼉童启蒙教育务必要趁早,等到学成之后,习性也就随之形成了,和天⽣的就会没有什么分别了。
4.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庄⼦·秋⽔》井⾥的青蛙,没法和它谈论⼤海,是因为它受到居住地⽅的局限;夏天的⾍⼦,没法和它谈论冰冻,是因为它受到存活时间的局限;见识浅薄的⼈,没法和他谈论⼤道,是因为他受到过去教育的局限。
5. ⼩时了了,⼤未必佳。
——南朝宋·刘义庆《世语新语·⾔语》⼩时候聪明过⼈,长⼤了未必有出息。
这是东汉太中⼤夫陈韪讽刺孔融的话,虽是机辩对锋之语,但其中包含的⼈⽣道理也是不容忽视的。
⼈的智商确有⾼低之别,但是后天的努⼒更为重要。
若是后天不注意教育培养、⾃⼰⼜不努⼒上进,那么长⼤了必然⽆所作为,成为平庸之辈⾃是正常之事,现实⽣活中的事例⽐⽐皆是。
6. 薄族者,必⽆好⼉孙;薄师者,必⽆佳⼦弟。
——《围炉夜话》冷漠对待族⼈的⼈,⼀定培养不出好⼉孙;鄙薄⽼师这种职业的⼈,⼀定教育不出好弟⼦。
7. 夫⼦循循然善诱⼈。
——《论语·⼦罕》孔⼦善于⼀步步的去引导学⽣学习。
指教育学⽣,应当循循善诱。
8. ⼦以四教:⽂、⾏、忠、信。
——《论语·述⽽》孔⼦⽤四种⽅法教育学⽣:⽂化教育、⾏为规范、忠诚为本、信义为先。
9. 君⼦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关于人生教育的百句名言●怀子三月,出居别宫。
目不邪视,耳不妄听。
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妇女怀胎三月,出居别的地方,眼不看邪恶的东西,耳不听胡乱的东西,说话、饮食用礼义来节制。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专利:集中,散逸:分散。
这是颜之推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要教导媳妇最好在初入门,要教好儿子最好在孩提时。
●天下之本在家。
汉.荀悦《申鉴.政体》天下的根基在于家庭。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唐.韩愈《师说》如果爱护自己的孩子,那就要选择老师来教育他。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清.梁启超《论幼学》人生百年,建树立足在于幼年所受的教育。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宋.林逋《省心录》孩提:幼儿。
善于教育儿女的人,必须从小做起。
●强国之基在养蒙,儿童智慧须开爽,方能凌驾于人上。
清.林纾《闽中新乐府》养蒙:教育、启蒙。
●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大戴礼记.保傅》年轻时养成的习性如天然生成的一样,一旦成为习惯就不易改变了。
这里指出抓年轻时的教育对于后来的成长极为重要。
●人材之成,自儿童起。
清.陈宏谋《<养正遗规>序》起:开始●居身务其俭朴,教子要有义方.清.朱柏庐《治家格言》居身:对自身生活行为的操守。
义方:道义和思想行为的一定标准。
●爱子教之以义方。
《左传.隐公三年》慈爱子女,要教育他们行事应遵守的规矩法度。
●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
明.方孝孺《行善戒》犹:仍然。
意指疼爱儿女但不能忽视教育。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战国策.赵策》父母爱子女,就得替子女作长远的打算。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资治通鉴》道:道义,正道。
适:正是。
不从道义上爱护一个人,正是害了他。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
《荀子.大略》君子对于自己的子女,喜爱他们而不表现在脸上,使唤他们而不优以辞色,用道理诱导他们而不强制压服。
●贤人智士之于子孙也,厉之以志,弗厉以诈;劝之以正,弗劝以诈;示之以俭,弗示以奢;贻之以言,弗贻以财。
汉.王符《潜夫论.遏利》贤明的人和有识之士教育子孙,总是勉励他们立志,而不是教以花言巧语;劝导他们正直,而不是从事奸诈;示范他们俭约,而不是示范以奢侈;赠送他们以训诫,而不是赠送以财产。
●童蒙无先入之杂,以正导之而无不顺受枣故养正当于蒙。
明.王延相《雅述.上篇》蒙:无知。
童蒙,指儿童无知的时期。
●今教童子枣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意志,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
明.王守仁《训蒙大意》讽:劝告。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明.王守仁《训蒙大意》不能已:不会停止。
●教子工夫,第一在齐家,第二在择师。
明.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十齐:整治。
●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师傅贤者,异日多贤;宽者,多至不肖。
清.张履祥《训子语》童稚:年幼时期。
异日:日后。
●至乐无如读书,至安无如教子。
《史曲.愿体集》至:最。
●爱之必以其道。
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爱惜子女必须讲究方法。
●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成:成才。
要想成就功业,必须家里有好的父兄,外有严格的师友。
●教子须是以身率先。
明.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十教导儿子必须自己带头去做。
●人各欲善其子,而不知自修,惑矣!清.张履祥《愿学记》人们都想教好子女,但不懂得从我做起,这真大惑不解了。
●子弟教不率从,必是教之不尽其道,为父兄师长者,但当反求诸已,未可全责子弟也。
清.张履祥《备忘一》率从:服从。
反求诸己:自己要反思。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韩非子.外储说》做母亲的欺骗儿子,做儿子的不相信自己的母亲,这样的家教还成什么样子。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威严:既有使人敬畏的气魄而又严格要求。
慈:仁爱。
畏慎:敬畏而谨慎。
●人以孝悌忠信是教,家惟礼义廉耻是尚。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3回为人应教以孝悌忠信的道理,治家应崇尚礼义廉耻的风气。
●贤母使子贤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贤良的母亲会教育孩子学好。
●子孙若贤,不待多富;若其不贤,则多以征怨。
汉.王符《潜夫论.遏利》子孙如果是有才德的,不须财富多;如果他们没有才德,财富多了反而会招来怨恨。
●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如果对子女偏颇宠爱,看来虽是优待他们,实际上是更危害他们。
●无药可延卿相寿,有钱难买子孙贤。
元.〈冤家债主.梆子》延:延长。
卿: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朋友、夫妇也以“卿”为爱称。
贤:德行好,也指多才。
●父否母然,子无适从。
宋.宋祁《杂说》否:不是这样。
然:是这样。
意即在教育子女上,父母的意见不一致,那么子女就无适从,教育效果就很差。
●慈母有败子,小不忍也。
汉.桓宽《盐铁论.周秦》仁慈的母亲出了败家子,原因是从小就不忍严加管教。
●爱之太殷恩,忧之太勤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雠之。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宠爱得太过分,操心得太多,枣虽说是爱护它,其实是伤害它;虽说是操心它,其实是恨它。
●宠子未有不骄,骄子没有不败。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注》对子女的宠爱和骄纵正是害了他们。
●祸不出所憎,常出所爱。
汉.傅干《皇后箴》祸患不产生于自己所憎恨的人,而常常产生于自己所宠爱的人。
●打是疼,骂是爱。
《醒世姻缘注》指有时候的打骂,实际上是疼爱。
●恨铁不成钢。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6回借代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感到焦急不满。
●父刚母柔,教养道合。
清.王夫之《周易内传》父刚:父亲刚严。
母柔:母亲宽柔。
●努笞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家中没有怒责和鞭打,那么孩子的过错就出现。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宋.王应麟《三字经》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不加教导,性情就会变化。
●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
《苏氏家语》孔子家的儿子不挨骂,曾子家的儿子不耍脾气,这是家庭善于教育的结果。
●我教子,惟一经。
勤有益,劝无功。
宋.王应麟《三字经》我教育儿子的,就靠一本经书。
勤奋才有所成就,只知游玩儿戏是没有益处的。
●遗子黄金宝,如何教一经。
《神童诗》留给子孙金银财宝,不如教他们熟读经书。
善教.利导●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要,人焉庚哉!《论语.为政》看看他的动作、行为、观察他处理经手的事情,细审他的习性和存心,那么他什么都显露出来了。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讲高深的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就不能讲过于高深的学问。
说明教学要因材施教。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则小鸣。
《礼记.学记》善于回答别人的问题的人,象敲钟一样:轻轻地敲就小声响;重重地敲就大声响。
比喻回答问题要难易适度。
●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
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礼记.学记》悖:背理。
佛:通“弗”,不。
“佛”,又作“拂”,相逆的意思。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孟子.尽心上》君子的教育方式有五种:有如及时雨沾溉万物,有成全道德品质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以流风余韵为后人所私自学习的。
●弟子问仁,仲尼答之,人人异辞;盖因事托规,随时所急,譬犹治病之方千百,而针灸之处无常。
晋.葛洪《抱朴子.喻蔽》用针灸治病因不同的病而针不同的穴位,喻孔子教人亦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论语》问同而答异者至多,或因人材性,或观人之所问意思而言及所到地位。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指出《论语》中之所以所问相同而回答不同,是因人施教。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人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人者。
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各因其材:意为都能因材施教。
●教学之法,本于人性。
宋.欧阳修《吉州学记》教学的方法,要依据各人的个性。
●戒之以祸,不若喻之以理;喻之以理,不若悟之以心。
宋.吕祖谦《东莱博义》用祸福来告戒别人警惕,不如用道理来说服教育,使之从思想上明白道理。
●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开之使明。
宋.欧阳修《夫子罕言利命仁论》思想迟滞的人诱导他使他通达,愚蒙不懂的人开导他使他明了。
●圣人之道,精粗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
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圣人的道理,精深与浅显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在施行教育的时候,就必须因学生的才而施教了。
●各因其所长而教之者也。
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说明要因材施教。
●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
宋.朱熹《四书集注》圣人施行教育,必须依据各人的不同资质和才能的针对性地进行,资质和才能小的就培养成低一级的人才,资历质和才能大的就培养成高一级的人才,所以说不会有不堪造就而要遗弃的人。
●人之资质有高下,工夫有生熟,学问有深浅,不可概以此语之。
明.吕经野《答学生问阳明良知教人》人的资质、工夫、学问各有差异,不可一概而论。
●圣人教人,或因人病处说,或因人不足处说,或因人学术有偏处说,未尝执于一言。
明.吕经野《答学生问阳明良知教人》圣人教人善于针对对方的毛病,不足或偏颇之处而施教,未曾只执着于一种讲法。
●大禹治水,君子善导,导人必因性,治水必因其势。
汉.徐干《中论.贵言》大禹:传说中古代部落联盟领袖,因治水有功,被舜选取为继承人而成为联盟领袖。
善导:善于疏通引导。
启发引导人必须依据人的心性情怀,治理水利必须依据水的趋向情势。
●教者顺其性之所以近以深造之,各如其量可矣。
清.王夫之《四书训义》性:人的自然质性。
量:容纳的限度。
谓教人应顺着人的资质特性,采取切近的办法去加以深造,达到各人所容纳的限度即可。
●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
宋.张载《语录》教人最难,必须尽力发挥其长处,才不会耽误别人。
●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
明.王守仁《别王纯甫序》因人而施教,这才是教学,各人能尽其所长而成材,同样都达到善之目的。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札记.学记》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才能使他克服缺点和过失。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
《札记.学记》教育,就是发扬长处,补救不足。
●教思之无穷,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尤必知其人气质之偏而变化之。
清.王夫之《四书训义》长:长处。
偏:偏颇,偏向。
●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墨子.大取》用深一点的知识去教育程度较深的人,用浅点的知识去教育程度较浅的人,用使其增长的办法对待人的长处,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别人的自尊之处。
●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
明.王守仁《传习录》与人谈论学问,也必须依随对方的才识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