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白诗二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朗读
李白诗二首
惟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
黄 鹤 楼 送 孟 浩 然 之 广 陵
品读
品读一、二句
李白诗二首
1.“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被后人称为“千古丽 句”。一个“下”字,除了表示友人顺江东下的 意思外,还包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感悟
借助注释阅读课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①
故人②西辞③黄鹤楼④,烟花⑤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⑥,惟⑦见长江天际⑧流。
李白诗二首
注 释
① 选自《李太白文集》卷十二。之, 到,往;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②[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③[西辞]黄鹤楼所在的武昌在广陵之 西,所以说“西辞”。辞,告别。 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 昌黄鹄矶上。 ⑤[烟花]形容柳如烟、花似锦的春 景。 ⑥[“孤帆”句]意思是说眼看朋友坐 的、小帆船愈行愈远,消失在碧空的 尽头(远望帆船时,只见帆、不见 船)。也作“孤帆远影碧山尽”。 ⑦[惟]只,单单。 ⑧[天际]天边,天地之间的地平线 上。
感悟
李白诗二首
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读完以后,你觉得这是一次愉 快的送别,还是一次愁苦的惜别?你是怎样感觉到的?
答 案
这是一次愉快的送别。送别的地点是黄鹤楼,那是仙人飞天的地方, 让人产生愉快的联想;送别的时间是烟花三月,那是一个繁花似锦、春色 迷人的季节;送别的场景辽阔壮美;朋友的去处是繁华美丽的扬州。这一 切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送别氛围。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第6课
李白诗二首
李白诗二首
作者简介
李白(701 ~ 762),唐代诗人,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 县),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 市)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25岁起离蜀东 游,31岁时供奉翰林,遭权贵谗毁。一年后便 离开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晚年漂泊无定, 生活困苦。他的诗表现了对封建权贵的蔑视、 对腐败政治的批判、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 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和另一位伟大诗人 杜甫被世人合称为“李杜”。
李白诗二首 李白诗二首
李白诗二首
感 悟
品 读
探 究
积 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感悟
朗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诗二首
译 意
春光明媚的三月老朋友要东下扬州, 孤单的船儿载着他消失在碧空尽头, 为他送行我们依依惜别在那黄鹤楼, 只看到滚滚长江水不断向天际奔流。
答 案
一个“下”字,除了表示友人顺江东下的意思外,还包含作者真诚的 祝愿——朋友此行一帆风顺,很快便会去到一繁华美好之地,也包含了诗人 对朋友的留恋、对扬州的向往之情。
品读
品读三、四句
李白诗二首
2.诗中有一幅画面,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 谊,把这幅画面找出来,并加以描述。
答 案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诗构成一幅画面:朋友的船已 经扬帆远去,诗人还在江边目送着那风帆,他眼看着朋友坐的小船愈行愈远, 最后消失在碧空的尽头,最后就只能看到滚滚东流的一江春水了。从这幅画面 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译 意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 和着暖暖的春风饮下迎接新年的屠苏酒。 在太阳初升之时带着美好的愿景与期望, 千家万户纷纷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到来。
⑤[新桃换旧符]指贴上春联。桃符,古代在大门上
挂的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认 为能压邪。桃符是春联的前身,此处作者用它借 指春联。此是名句,有除旧布新之意。
李白诗二首
李白诗二首
春夜洛城闻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诗二首 李白诗二首
洛 故 柳夜风飞谁 城李 何曲满声家 闻白园 人中洛散玉 笛春情 不闻城入笛 起折此春暗 夜
感悟
品读
探究
积累
感悟
朗读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诗二首
译 意
灯火渐熄的夜晚,是哪里传出断续的玉笛声? 那笛声伴随着春风,飘散到了整个的洛阳城。 在这样的夜晚听着那《折杨柳》的悠扬曲调, 还有谁能够不萌发思念故土家园的游子深情!
感悟
借助注释阅读课文
春夜洛城闻笛①
李白
李白诗二首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②,何人不起故园③情?
注 释
① 选自《李太白文集》卷二十二。洛城,即洛阳(今属 河南省),我国古都之一,唐时是繁华的经济、文化 中心。 ②[折柳]指北朝乐府《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 反折杨柳枝。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儿(ní)。”由 于歌曲写离别,因此成为怨别惜乡之曲。 ③[故园]故乡,家乡。
感悟
李白诗二首
这首诗中,有的句子是实写,有的包含着想象,有的 又是写作者所联想到的内容。读完以后请你说说哪句是实 写,哪句包含着想象,哪句是写作者所联想到的内容?
答 案
全诗四句,其中一、三句为实写;二句包含着想象,诗人想象着笛 声飞遍洛城;四句为联想,由自己听笛声引起思念故园之情,联想到其 他所有的人都会像自己一样涌起思乡之情。
李白诗二首
写送别的诗有很多,下边这些诗句你还记得吗?
积累
课外背诵
元 日①
[宋]王安石
李白诗二首
爆竹声中一岁除②,春风送暖入屠苏③。 千门万户曈曈④日,总把新桃换旧符⑤。 注 释
① 选自《临川文集》卷二十七。元,开始的意思; 元日,指一年的第一天,即正月初一。 ②[除]过去。 ③[屠苏]酒名。古俗在除夕用屠苏草泡酒,正月初 一,家人先幼后长(zhǎnɡ)饮屠苏酒。 ④[曈曈(tónɡ tónɡ)]日出时逐渐明亮的样子。
积累
句你是否读过?背一背。
①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李白诗二首 李白诗二首
表达思念故乡的诗,古人写了许多。下面这些诗
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④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
积累
背诵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探究
李白诗二首
读了这首诗,你对看似平常的人间聚散有什么 新的感悟?
积累
背诵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 惟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
李白诗二首
黄 鹤 楼 送 孟 浩 然 之 广 陵
积累
④ 海 内 存 知 己 , 天 涯 若 比 邻 。 ( 王 勃 ) ③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 ( 高 适 ) ② 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 ,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 ( 王 维 ) ①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 ( 李 白 )
感悟
放声诵读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诗二首
“何人不起故园情?”——怎样读出作者这种对自己的推测非常确定的意味与思乡的深情?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答 案
语气要坚定且舒缓,第一个重音在“何人”,第二个重音在“故园
品读
品读一、二句
李白诗二首 李白诗二首
1.诗中有一个字,表明诗人是在无意中听到笛声的,又表明
答 案
反问句效果更好,不但情感更强烈,而且给人留有思考回味的余 地;而陈述句表达太直白,感情也显平淡。
探究
李白诗二首
诗人自己闻笛声而思故乡,因而推测人人都会因这 笛声而引发思乡之情。这种推测合理吗?这对表达主旨 有什么作用?
答 案 推测合理。因为热爱故乡是一种人类共同的崇高情感,且 诗人听到的笛声又正是表达这种情感的,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共 鸣。诗人这种推测,也体现出自己思乡情深。
再 见
听到笛声是在夜深人静之时,且笛声微小,若有若无。仔 细读一读,说说是哪个字。
答 案
一个“暗”字,包含了许多意味:在这个宁静的夜晚,不知从何 处传来了阵阵笛声;吹笛者可能只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却没想到竟 打动了不少听者。
品读
2.“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诗二首 李白诗二首
——这一句可以改用陈述句式“人人都起故园情!”,对比两 种句式读读看,用哪一种句式表达效果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