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浅谈

合集下载

浅谈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形势及农业节能减排的措施

浅谈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形势及农业节能减排的措施

愚 2鸭 年臻 2 Q 3
| s 旺 。 c TC N LG NOM TO el08 EH O O Y i R A INDc20 F
环境形势及农业节能减排的措施
王莉芳 江苏省泗洪县环境监 察大队 2 50 290
功夫, 实现 “ 十一五” 规划确定的节能减t 2农业节能减排的措施 l } 目标 。 日, 近 国务院还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 我 国节能减 排 工作 所面临 的形 势十 分 峻 性工作方案 ,明确了2 1 年 中国实现节能 00 而农业 农村在 目 家节能减排 战略 布局 中具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农业农村节能 减排 的 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尽管国家不 特殊地 位和 重要作 用 本 囊就 目前我 国农业 减排要制定切实有效措施 , 坚持推广资源节 断出台新措施抑制能耗 ,但我们所面临的 农村生态环境 形势 及农业 节能减霸 的措 施做 } 约 型技术与废弃物资源化 、 能源化相结 合, 形势依然严峻。 简 阐述 ,希望 通过在 农业节能减南 工作 单 # 以降低农业生产生活用能 消耗 、推进农业 农业农村在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布局 中 中,不断 创新 术手段 , 落实技术措施 确 啦 清 洁生产 、积极开发农村 可再生能源为重 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搞好农业农村 保 氛 镜 藏壤 袜 的曦戢 安观 点, 构建节约型的生产生活方式 , 形成农业 节能减排 ,不仅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 用农 循环发展、 生态环境 良好的格局 。 要大力实 业资源 , 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 , 提高农民 施农业生物 质能产业发展规划 ,走 中国特 妖 态 环 境 ≮ 毹 蟪 巍 生活 质量 ;而且有助于优化我 国的能源结 色的生物质能源发展之路。 构, 缓解能源压力, 保护生态环境 , 对于农 S V r ei ta ey s r ht p b m o n ry r l f eeg _ oe 2 1切 实抓好能源节约、减少排放 . 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实现 国家节能减排 目 S i n e ci — de s 心 u on ,a a n ad j t n vg e 0 e略§嗯 f orc ut i 搿 婀 2 1 1推进 乡镇企业节能减排 。加强 .. 标具有重要意义。 乡镇企业能源消耗管理和节能设备更新改 a ru e蹦 y ipr n r n毒 随 rs gi} ct a 矗 mot t瑚【 a i ge 。 8 造, 进一步淘汰土焦、 小立窑水泥 黏土实 D e拍。 ,抛 es 濉h a s 廿 i u 醯 u 黼 s y w 喇 脚 y d cs a s s 1农村生态环境形势 心砖、小冲天炉等落后的技术、工艺和设 ao ̄teeOytm 甜 a ruueev m 雠 a bu h Css e gilr n e 裥 et 备。 在水 泥企业推广纯低温余热发 电技术 、 te tet eto nry 8v g n j l n 一 h ram n feeg 一 a_ ad e ci — n e; o 当前 , 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 农 十八项立窑水泥节能节电技术 ,在炼焦企 dcesg hp g t nw ehoOi :i b erai ; oi h n n e tcnI e Wi e g3 l 业农村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突 出表现在 : 业推广清洁型回收余热发电、炉门密封技 c乩t a d眦 弧# s s w r 衄 办 o u e a 鲫, t m e 驰P 毛 口 e 嗡 1 1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化肥、农药 、 . 术等 , 在铸造企业推 广新型熔炼技术 , 在制 t i fee y 钮 } a O nr 一 ade co d edg I m e g n j tn  ̄r n e i a 农膜等过度使用对环境产生不 良影响 ,全 砖企业推广空心砖、 新型节能转窑、 窑炉密 ele ai d. z 国每年化肥使用量达 4 0 万吨 , 用率仅 封 、节能风机等节能技术。 70 利 为3 %左右;农药使用量 ]0 5 4 多万吨, 利用 2 12推进农业机械 节能减排。更新 .. A r U ue c§se ;E v 9m n E e gi l r E oylm nj n et n瞧y_ Ct i P 率仅为 3%左右。工业 “ 0 三废”违规排放 淘汰部分老旧农业机械 、高能耗老 旧渔船 sv 售 ad e ci dc a n |Te ̄et ai n j t n e ̄ dg ramn n e o e , 给农 民生产生活环境带来污染。 和装备。 提高农业机械生产性能 , 推广节能 I 2农业副产 品和废弃物不能充分利 型船用柴油机、燃油添加剂和主机 余热利 . 用。农业每年产生 6 亿多吨秸秆和 3 0多亿 用 、燃 用重油等节能技术产品。 吨的畜禽粪便 ,农村每 天产生生活垃圾近 2 13推进耕作制度节能减排。建立 .. l0 O 万吨 ,大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高放的耕作制度 ,积极推进农业耕作制度 日 U吾 1 3部分 乡镇企业及农渔机具能耗偏 改革 , . 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 , 实行免耕或 高, 生产工艺落后。 少耕 ,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 ,发展生态 农 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实现由 “ 快”到 14农村沼气等新能源建设落后 。农 业 。 . 推广节肥 节药技术, 一 进 步调整优化用 .6 “ 好”转型的重要一环 ,是中国实现可持续 村宜建沼气池农户数量达 14 亿户 ,已建 肥结构 , 提倡增施有机肥 , 大力推广测: 配 t 发展的必 由之路 ,是维护 中华民族长远利 成的 只占 1%左右 ,对养殖场和 养殖小区 方施肥技术 , 5 提高肥料利 用率 。 推广应用高 省 生 益 的必 然 要 求 。 温家 宝总 理 不 久 前 在 全 国 沼气 工 程 建设 、 柴节 煤 炉 灶 、 物 质 固化 效 、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 ,淘汰 “ 跑、 节能减排工作电视 电话会议上指出 ,全国 成型 、 生物液体燃料 、 阳能利用等投 入有 冒、 太 滴、漏”的植保器械 ,推广低容量喷雾 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要进 限 。 技 术 ,减少 农药 用 量 。 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 下大力气, 下真 2 14 推进 告禽养殖节能减排。推 _ .. 『 l

湖南省生态农业发展对策浅谈

湖南省生态农业发展对策浅谈

识和行为时有发生;二是生态农产 品的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
体 系 不健 全 ;三 是 生态 农业 建 设 的技术 体 系 不够健 全 ,资源 与 生 态 环 境评 价 指标 和 技术 标 准 尚不完 善 ,监 测 网络 和预 警 系统 建 设
滞后。
用 ,全面禁用高毒高残违禁肥药,推行绿色、有机 、无公害农产
成规范化和标准化 的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
逐 步转 向以使用 有机肥 、生物农 药为 主的有机 化 、生 态
存 在 ~定 的 差距 。资金 的短 缺 导致 生 态农 业 的财 力投 入 不足 。一
是政府投入有限,不利于生态农业设施的建设;第二是企业和农
户 尚未 成 为 生态 农业 建 设 的投 入主 体 ;第三 是 缺 乏信贷 等 国家政 策 性银 行 和商 业性 银行 的贷款 支 持 ,尤其 是 农户 投入 普遍 偏 低 。
中。
扩 大 生 态 农 业 经营 规 模 主 要 有 三 种 途 径 : 一 是 大 力 支持 乡 镇 企业 的发展 ,首先 是 对私 营 个体 企 业在 公共 财政 、国 民待 遇 、 信 贷 政 策 和 市 场 准 入 等 一 系 列 问题 上 与 国 有 、集 体 企业 一 视 同 仁 ,不 能 歧视 ;二是 放 开户 籍 限制 , 允许 农 民进城 落 户 ,发展 工 商企 业 ,特 别 是第 三 产业 ( 农 村土 地 让 出来 );三 是在 坚持 自 将 愿 原则 下促 进 土地 经 营使 用权 的流 转 ,实 现土 地 规模 经营 。 ( )优 化 农 业生 产 方 式 ,加 强 农业 资 源 的深 度 开 发和 综 合 3
利用
二是完善生态农业开发技术与服务体系。针对生态农业建

浅谈农业生态环保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浅谈农业生态环保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浅谈农业生态环保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摘要:现如今,在我国农业科技高速发展的形势之下,农业的产量已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应用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方式,科学化配置农业资源,有效节省了诸多的人力与物力资源。

依照我国农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还存在土壤肥力下降、耕种面积减小、农药使用相对频繁以及水资源污染等诸多农业环保问题。

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及广大农业工作者应共同努力,促使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显著的改善,并及时的将以上的各项问题进行解决。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农业环保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农业环保;问题;对策;1农业环保面临的新问题分析1.1农业水源、土壤污染严重在现代农业生产的过程之中,诸多农药与化肥的运用,并未合理化的处理残留物,使得化肥与农药残留在农业土壤与水源之中,引发了十分严重的土壤与水源的污染现象。

农业水源污染主要体现在地表水和封闭性水域遭受到农药与化肥残留物的污染,地下水质变差,已经无法很好地将其运用在农业生产之中。

农业土壤污染主要体现在土壤沙化以及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在土壤之中的有害物质和正常化的标准严重不符,使得耕地突然板结现象越发严重,从而使得农业生产的质量与产量下降[1]。

1.2农业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业的生态平衡可以很好的为生产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但是为了提升农作物的产量而大范围的运用激素、农药与化肥,虽然从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农作物的产量,也会损坏到其他生物与微生物,从而导致农业生产平衡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一旦农业生产环境遭到破坏,那么农业发展,就会出现失衡的现象,进而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2]。

2应对农业环保问题的对策2.1提高农业环保意识政府要积极鼓励农业从业人员实施环保生态种植。

依据农业工作者自身的具体情况,政府相关农业部门可以针对农业种植户和农业企业实施专项环保补贴。

该类专项直接补贴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生产水平的提升,加大了农业企业和农业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依据每一个区域的具体情况,来逐步地将符合该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出来,并且将农业生产和生态种植融合在一起来确保其顺应农业的生态发展。

浅谈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H u a n j i n g q i x i a n g我国属于一个农业生产大国。

但建国之后,农业增长一直依赖于资源的现状并没有充分改善,过度开发农业用地,为了使农产量有效提升,使用过多的农药化肥,工业化的过程给农村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威胁,无节制的开发生物资源,加之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有序发展。

根据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属于其核心内容,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农业长久的发展。

农业属于我国的第一产业,国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得到了有序发展。

根据农业生产的发展形态来看,逐渐从粗放型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方向过渡,通过对生产结构进行有效调整,农业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工业化的进程越来越快,我国农业环境方面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的有序发展。

因本文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象也尤为严重,总的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最近几年以来,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持续增加,由于受到荒漠化、盐碱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耕地面积正在持续减少。

通过相关数据了解到,目前我国很多草地已出现了严重的退化现象。

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多种自然灾害的出现,受灾面积与成灾面积逐渐增加,给我国农业生产的有序发展带来极大的威胁。

2、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乡镇工业的兴起造成农业的生态环境出现了严重的恶化现象。

最近几年以来,乡镇工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其对外排放了大量污染物,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极大的威胁。

根据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来看,存在一定的非点源污染问题,给农业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浅谈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浅谈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

浅谈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目前,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实验示范、推行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可否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和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必然的、乃至是比较深切的了解,可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彼此作用还知之甚少。

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加倍深切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式方面。

这种研究应当成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切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需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一路参与,需要成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括了多种组成成份,这些成份之间具有超级复杂的关系。

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互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

在一般情况下,农人们并无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超级困难的,往往并非能取得成功。

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办法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若是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取得真正的普及和发展。

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成立有效的政策鼓励机制与保障体系。

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超级成功的,可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人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完整word版)浅谈对生态农业的认识

(完整word版)浅谈对生态农业的认识

浅谈对生态农业的认识通过对生态农业进行理论方面的探究以及生产上的实践,不断推进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多个方面对生态农业进行了研究,主要涉及国内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生态农业将变成今后农业发展的主流、生态农业将逐渐变成当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式、重视生态农业相关技术的探究、使用以及普及等等。

1、生态农业含义生态农业指将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培育和合理利用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的综合农业体系。

创建一种非静态的均衡机制以提高农村经济增长和生态系统环境的质量.通过这种行为,把农村经济活动和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因子看作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以便进行统一筹划、协调管理,同时对众多生产因子进行统一筹划,通过各种手段来节约资源,削减其消耗,从而保护生态农业所处的环境,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达到农村资源可持续使用的目的,促使人和自然共同发展。

2、生态农业发展方向在国内农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国内的生态农业也处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在人口逐渐膨胀、有用资源短缺以及所处环境不断受到污染的形势下,发展生态农业具有很多好处,它不仅可以迎合现代人的种种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为后人保留了一定的资源以供他们生存、发展,从而可以更好的解决环境和资源、人口和经济之间的关系,达到三者之间和谐发展的目的.“本世纪是达到国内农业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时期,所谓的现代化农业指的就是较为高效的生态农业”,“应该将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两者融合在一起,与完善生产环境以及生态环境融合在一起,同时还要和发展无污染农业融合在一起,将国内的生态农业建设提升到较高的水平”。

3、现代农业发展主要方式现代农业的指导思想是现代发展思想,主线是主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技术支撑是现代化科学技术,最重要的条件是要具备现代化的物质设备,使用的是现代化的经营方法及管理策略,农业的宏观调控是整个现代农业实现的保证。

现代农业能够全面的发挥市场在资源分配上的作用,实现工业和农业相结合,形成产和销相一体的多作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结构.远景设计研究院农业规划专家谈到生态农业的生产是把资源的连续使用及生态的保护作为基础,按照生物和环境的共同发展以及输入输出产品均衡发展等理论知识,使用系统工程的相关办法,依赖当代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科学使用以及再生农业资源,注重提升太阳能的使用效率,完美体现其具有的特点,创建优良的资源循环系统,推进农业有序、健康的发展,达到生态、经济以及社会相融合的目的。

浅谈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谈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浅谈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张红英来源:《新农村》2017年第11期引言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生态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导模式。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于促进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阐述我国生态农业现状,分析我国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根据土地形态制定适宜土地的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

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1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

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

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

在生态农业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深入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1.2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

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

虽然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浅谈生态农业在兴安盟的发展状况与前景

浅谈生态农业在兴安盟的发展状况与前景
的需 要 。 三 是 科 技 兴 农 的需 要 。
收 稿 日期 :0 1 0 — 5 2 1 - 6 2
作 者 简 介 : 彩 霞 (9 0 )女 , 蒙古 乌 兰察 布 人 , 师 , 士 , 要从 事 园 艺 植 物 育 种 的 教 学 与科 研 工作 。 苏 18一 , 内 讲 硕 主
发 展 之 中 统筹 考 虑 . 济 增 长 就 难 以持 续 、 经 高速 、 定 发 展 。 国 稳 中 农 业 部 农 垦 司 司 长刘 连 馥 同 志率 先 提 出 了 “ 色 食 品 工 程 ” 概 绿 的
念 。 而 又 推 出 了 “ 国 绿 色 食 品 工程 ” 在 19 继 中 。 92年 , 织 、 导 、 组 引 支持 与 协 调 全 国 绿 色 食 品 工 程 实 施 的 管 理 机 构一 中 国 绿 色 食 品 发 展 中 心 正式 成立 .标 志着 我 国 绿 色食 品 革命 在 中 国 大 地 上 悄 然 兴 起 . 国绿 色 食 品 发 展 中 心 通 过 推 行 一 套 “ 土 地 到 餐 桌 ” 中 从 的全 过 程 质 量 控 制 措 施 f 问 题 有 地 方 找 、 地 方 负 责 )来 改 变 出 有 。 我 国农 业 与食 品业 的传 统格 局 。改 变 传 统 的质 控 模 式 、生 产 方 式 . 而 生 产 出高 质 量 的无 污 染 食 品 . 足人 们 由温 饱 向 小 康 生 从 满 活过 渡 的 要求 。 1 . 发 展 生 态农 业 和 绿 色食 品 的意 义 2 农 业 生 产 本 身 是 一 个 非 常 复 杂 的 系 统 . 这 个 系 统 中. 有 在 既 生 态 环 境 的输 入 又有 社 会 环 境 的输 入 .二 者 相 互 影 响 ,相互 作 用 。 发展 生 态农 业 和绿 色食 品 的 重要 意义 : 是 改 善 生 活 环 境 , 一

基于分区发展情况浅谈桂林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基于分区发展情况浅谈桂林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桂林是国际旅游名城,也是广西农业大市,发展生态农业是稳定农业生产、平衡生态保护与农业经济增长、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

基于桂林不同区域布局下的生态农业发展实践,总结了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思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分区发展;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编号:1005-2690(2020)12-0103-01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基于分区发展情况浅谈桂林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宁锦嵩(桂林市政务服务中心,广西桂林54100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我国长期以来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农业主要发展发向[1]。

生态农业是依靠生态工程技术建立的与当地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农业发展模式[2],较之传统农业,其人力、物力投入较少,能源消耗量少,对环境污染小,是协调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有效方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1桂林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天然优势和必然性桂林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充沛、水资源充足,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较为优越[3]。

由于未实现工业大规模化生产,境内水土污染较轻,生态环境良好,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天然优势;另一方面,传统农业下资源利用率较低,易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受限于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桂林大规模发展常规农业所导致的资源与生态问题比发达地区更为突出[4],扶持生态农业成为桂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2发展思路桂林市农业综合实力在广西较为突出,粮食、果蔬产量始终稳居广西前列。

桂林生态农业发展起步较早、模式较多,拥有较为成熟的循环农业技术,但由于桂林市总面积较大、资源分布多样化、区域特征差异化,整体发展难以保持一致性,部分地区未探索出最佳发展模式,收效一般。

基于此,要落实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现实条件,因地制宜,立足于构建多元化、特色化的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协调农业开发和生态治理,加强农业循环技术研究,持续改进原有模式,增强农业后劲力。

浅谈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生态文明

浅谈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生态文明

浅谈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生态文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与建设生态文明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过去,中国农业以传统方式种植和养殖为主,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农业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建设生态文明也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新理念,其目的在于实现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首先要强调的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解决粮食安全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农业以科技为支撑,利用现代种植技术、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精细化。

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民收入。

应用现代畜禽养殖技术和设施,也可以提高畜禽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加强养殖的环境保护,提升养殖效益。

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和销售的精准化和高效化,提高农业生产的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效率。

利用生物技术,可以研发新型高产、抗病、高抗逆性的新品种,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农产品质量,也具有关键作用。

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农业生产中,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保护耕地和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行有机农业,推广绿色种植、清洁养殖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

这样可以改善农作物和畜禽产品的品质,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保护农田生态系统可以减少农业对自然资源的压力,维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科技水平。

通过技术培训和知识传播,提高农民对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农民的创新意识和务实精神,提高农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农民的科学管理和经营能力,推动农业的生产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

浅谈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

浅谈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政策的不断推进,我国乡村人民的整体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绿色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壮大,不但使村民的经济水平有所提升,缩小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贫富差距,还为村里的年轻人提供了生存之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事情发生。

由于村民一直受传统农耕意识的影响,一部分村民还是以农作物的产值和畜牧业的发展为主,使得乡村生态建设和绿色农业开发较落后,村民的生态环境建设意识也没有得到提升,致使乡村生态振兴政策发展缓慢。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振兴乡村生态,拉近乡村村民与城镇居民的贫富差距,发展绿色农业是迫在眉睫的。

本文从农业绿色发展的价值入手,然后分析了农业绿色发展对于乡村生态振兴的意义,再结合现阶段农业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为乡村生态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期能够帮助所有村民提升生活质量。

一、发展绿色农业的价值体现1、体现了农村的生活价值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之一,从古代开始就推崇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信息化和机械化,有的村民甚至以出租或者出售的方式将土地的使用权交给他人,以此来满足他人的建厂需求,却忽略了农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开始大力推行农业绿色发展政策,致力于将乡村地区还原化,并利用农业绿色发展来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政策,以此来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的环境质量,从而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减小城乡的贫富差距。

2、体现了农村的生产价值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率增加,全球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成为现阶段国家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城市就业几率的不断提升,大部分的青壮年开始背井离乡来大城市进行打拼,而农村则逐渐以老弱病残幼等弱势群体构成,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使得乡村生态振兴政策得不到实施。

从绿色农业的发展内在出发,要想带动乡村生态振兴,不单单要提高乡村农作物的生产质量,更是要借助乡村的地理优势以及原有的生态系统,开展健康化、有机化、一体化的绿色农业发展产业链,这样才能为乡村生态振兴的后续发展做好铺垫。

浅谈白城市生态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白城市生态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展道路 。
本 文 仅 就 我 市 生 态 农业 建 设 中亟 待 破 解 的 难题 、 解决 的措 施 和未 来 发 展 的趋 势 , 谈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1白城市生态农业建设 中一些亟待破解的
难 题
生 态 农业 是 指 在 经 济 和 环 境 协 调 发展 的 原 则 下 , 结 吸 收 各 种 农 业 生 产 方 式 的 总 成 功 经验 , 以生 态 学 、 经济 学 原 理 为 依据 , 运 用现 代科 技 成 果和 现 代 管 理 手 段 , 特 在 定 区域 内所 形 成 的 经 济效 益 、 会 效 益 和 社 生 态 效 益 相 统 一 的 农 业 。 最 早 于 l 2 年 它 94 在 欧洲 兴 起 , 0~4 年 代 在瑞 士 、 国和 日 3 0 英 本 等 国得 到 发 展 , 0 代 末 扩 展 到 东 南 亚 7年 地 区。 市 的 生 态 农 业 建 设 始 于 9 年 代 初 我 0 期。 经过 十 几年 的 艰 苦 努 力 , 市生 态 农 业 我 建 设 已 取 得 了显 著 成 效 , 初 步 走 出 了一 并 条 提升 质 量 与 增 加 效 益 相 统 一 、 展 生 产 发 与保 护 环 境相 促 进 的 生 态环 保 型 农 业 发展
设 上 投 资 。比如 发 展 公 司加 农 户 的 方 式 , 就 可以实 现双赢 。 要 高度 重 视 资 源 节 约 , 立 “ 费资 源 树 浪 就 是 犯罪 ” 观念 , 约 与 增 , 定低 碳 、 的 节 制 节 能 节 水 、 色 环保 措 施 。 特 别 重 视 生态 农 绿 要 业 才 的 培 养 工 作 , 农 业 院校 和 各 种 培 训 以 课题 。 机 构 为 依 托 , 力培 养一 大 批 掌握 生 态 农 着 业 理 论 和 应 用 技 术 的 复 合 型 人 才 , 养 一 培 2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大批 生 态 农 业 技 术 的带 头 人 和示 范 户 , 打 的 步 伐 造 一 支生 态 农业 建 设 的 骨干 队伍 。 生 态 农 业 建 设 是 一 项 长 期 的 战 略 任 措 施 四 : 挥 自身 优 势 , 服 脆 弱 环 发 克 务 , 须 把长 远 目标 和 阶 段性 起 来 , 重 点 必 把 节, 实现 重 点 突 破 。 建 设 和 全 面 推 进 结 合 起 来 。 破 解 困 扰 我 要 我 市 的 自然 资 源 和 地 理 位 置 有 其独 到 市生 态 农 业 建 设 的 难 题 , 必 须 依 据 这 一 的 优 势 , 有 其脆 弱环 节 。 就 也 在发 展 生 态农 业 原 则 , 我 市 的实 际 出发 , 从 采取 有 效 的 措 施 中, 必须 “ 长避 短 ” 在全 面 推进 中实现 重 扬 , 来加以解决 。 点 突 破 。 者 根 据 对 我 市生 态 农 业 建 设 实 笔 措 施一 : 强领导 , 实责任 , 加 落 分工 协作 。 践 的考 察 了解 , 借 鉴 外地 经验 教 训 , 为 并 认 这 虽 然 是 “ 生 常 谈 ” 但 却 是 做 好 各 目前 我 市 生 态 农业 建 设 要 在 以下 五 个 方 面 老 , 项 工 作 的 最 根 本 的保 证 。 推 进 我 市 的 生 实 现 重 点 突 破 : 要 态 农 业 建 设 也 不 能 例 外 是 在 绿 色 农 产 品 的 开 发 上 实 现 突 措 施 二 : 大 宣 传 教 育 力 度 , 快 服 破 , 加 加 逐步 减 少 化 肥 农 药的 污 染 。 大 力 发展 要 务 体 系 建 设 , 强 依 法 行 政 , 范 市 场 建 绿 色 食 品 、 机 食 品 和 无 公 害 产 品 , 高 加 规 有 用 设秩序 。 效 、 毒 、 残 留 的农 药或 生 物 农 药 品种 替 低 低 通 过 多 种 宣 传 媒 介 以 通 俗 易 懂 的 方 代 低 效 、 毒 、 残 留 的 农 药 品 种 。 提 倡 高 高 要 式, 宣传 生 态 农业 知识 , 广 大群 众 认 清 破 使 用 有 益 天 敌 的 或 机 械 的 除 草 方 法 除草 。 让 坏 植 被 、 用 化 肥 农 药 等 粗 放 经 营 造 成 环 滥 二 是 在 保 护 性 耕 作 技 术 推 广 上 实 现 境污 染 、 态 恶化 的严重性 和长期 性 。 生 同 突 破 , 断 改 善 农 业 生 产 环 境 。 农 田 实 不 对 时 , 强 农 村 基础 教 育 和 农村 职 业 教 育 , 加 不 行 免 耕 、 少耕 , 轮 作 、 作 等 , 作 物 秸 或 间 用 断 提 高 农 村 人 口的 综 合 素 质 。 创 造 条 件 秆 覆盖 地 表 , 少 风蚀 、 蚀 , 高 土 壤肥 要 减 水 提 举 办 各 种 培 训 班 , 步 提 高干 部 群 众 生 态 力 和 抗 旱 能 力 。 制 牧 场 载 畜 量 , 护 草 逐 控 保 意识和生态农业技术水平 , 使生 态 农 业 成 原 生 态 平 衡 。 为 我 市 干 部 群 众 的 共 识 和 自觉 行 动 。 府 政 三是 在 清 洁 能 源 研 发 上 实 现 突 破 , 营 要 树 立 领导 就 是 服 务 的 理 念 , 立 生 态 农 造 农 村 良好 的 生 活环 境 。 前 要 多 方 筹 集 建 当 业 信 息 网络 平 台 , 收集 、 理和 传 递 国 内外 资 金 , 快 农村 沼 气 池 建 设 , 人 畜 粪 便 、 整 加 将

浅谈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浅谈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浅谈改进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环境状况逐渐恶化,特别是土壤、水源、大气等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改进农村生态环境成为了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首先,改进农村生态环境要加强土地治理。

农业的生产均依赖土地,而农村土地资源面临多种问题,如大量用于房地产等非农业用途,建立临时和非合法性的工业企业,采石场和垃圾填埋,严重侵害了土地整体性、生态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

因此,应加强土地整治和节约集约用地。

其次,改进农村生态环境要加强水资源治理。

水资源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已成为影响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水环境监测,加强水源保护,控制工业企业排水,促进农业节水等。

再次,改进农村生态环境要加强大气污染治理。

大气污染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立法制度化的措施加强大气污染监测,规范工业排放标准,减少农村垃圾焚烧和秸秆露天焚烧等,保障农民的健康和生产环境。

最后,改进农村生态环境要推进农村环境修复。

我们应该通过多措并举的方式,加强农村环境修复,包括森林种植、尾矿库治理、土壤污染的修复等,提高农村生态环境品质,保障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改进农村生态环境可以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农村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不仅能提高农村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也为更加优质的生态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好的生产环境,增加本地区农业生产的竞争力,最终实现水资源、土地和大气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总之,改进农村生态环境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

我们应该采取有力措施,从加强土地治理、加强水资源治理、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和推进农村环境修复等方面入手,推进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环境、资源和产业集约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生态文明

浅谈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生态文明

浅谈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生态文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代农业是指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而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发展理念。

现代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依赖于良好的生态环境。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土壤资源和空气质量都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起着重要影响。

只有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够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农业注重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较大,而现代农业通过合理利用土地,推广精细化管理技术,减少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现代农业还注重节水灌溉和化肥农药的安全使用,减少了对水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现代农业的发展还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

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现代农业注重农村环境建设,改善了农村的居住环境和社会服务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现代农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农业面临着土地资源的有限和环境污染的压力。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用地的减少和农村土地流转的加剧,导致农地资源的供给短缺。

过度的农业生产和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也会导致土壤污染和水源污染,对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下一定的政策和措施。

政府应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和农民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加强农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广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技术,减少农业污染对环境的影响。

浅谈生态农业发展

浅谈生态农业发展

浅谈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学为基础,倡导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的重视,生态农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本文将从生态农业的定义、特点、意义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生态农业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强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生态农业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通过优化农田生态系统结构、提高生物多样性等手段,使农田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第二,倡导循环利用和资源高效利用。

生态农业鼓励农民进行有机肥料的使用,推行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减少农业对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依赖,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注重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生态农业强调科学技术的应用,探索适应本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农作物特点的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农业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较少的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不仅能够减少土壤、水体和空气的污染,还能够减少人体受到的食品安全风险。

生态农业能够提高农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改善土壤质量等,不仅能够提高农田的产出,还能够增强农田的生态功能,提供更多的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农业能够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通过推行有机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等方式,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其生活条件,提升其生活质量。

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生态农业技术创新。

通过加强科研力量,针对不同地区和作物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提高生态农业的技术水平和推广适应性。

加强生态农业政策支持。

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包括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制定农业良好管理规范等。

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完善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生态农业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生产方式。

浅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浅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浅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农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满足人民对食品安全、品质和多样化的需求,农业必须向着更高效、可持续、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以下是我对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一些思考。

一、精准农业精准农业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确化,包括定位、传感、信息、决策、执行等方面,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管理和全链条监控。

比如,利用GPS定位和遥感技术,可以获得土壤、气象、水分等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实现对农田的精准施肥、定量浇水、防治病虫害等管理。

此外,利用无人机、机器人等高科技工具,可以实现农田全面监测和自动化操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二、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是指采用生态友好、无公害、无残留农药的生产方式,通过整体规划、循环利用、生态平衡等方式,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绿色农业还包括有机农业、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个方面,可以实现农业与环境和谐共存。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绿色农业成为越来越受到重视的领域,可以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健康价值,提高消费者信赖度。

三、数字化农业数字化农业是指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农业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提高农业效率、减少浪费、提升价值。

数字化农业可以实现从种植、养殖、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数字化,包括农产品质量追踪、农产品防伪认证、电子商务等多个方面。

四、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农业是指在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这涉及到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

可持续农业需要充分利用农村资源,提高生产效益,同时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实现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五、多样化农业多样化农业是指既保持传统农业的基础,又面向未来,创新发展的农业模式。

多样化农业包括传统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智能农业等多种模式,可以实现农田生态生产、科技智能生产、精准高效生产等多重效益。

浅谈我国的生态农业

浅谈我国的生态农业
业通 过 物质 循 环 和 能量 多 级 综合 利 用及 系 列化 深 加 工 , 实现 经济 增 值 ,实行 废 弃物 资 源 化利 用 , 降低 成 本 ,提 高 效益 ,为 农村 大 量剩 余 劳 动 力创 造 就业
其主要表现:①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西北地区的
灌 溉 设施 大 多 建于 二 十世 纪 六七 十年 代 ,除 设 计标 准 低 外 , 当前 已经 严 重老 化 , 供水 能力 、效 率 十 分 低 下 ,渠系利 用系 数通常 仅 为 04左 右 ,根 本得 不 到 . 原设计 能 力 的 5%,加之 农业 灌溉 多采用 自流 式大 0 水漫 灌 ,技 术 落 后 ,管 理粗 放 ,普遍 存 在 跑 水漏 水
问题 ,加剧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②草场经营粗放,
造 成大 面 积 退化 甚 至沙 化 ,草场 系 统 生产 力 和载 畜
机会 ,提高农民从事农业 的积极性 。④ 生态农业能 够 保护 和 改善 生态环 境 ,防止 污染 ,维护 生态 平衡 ,
提 高 农 产 品的 安 全性 ,变农 业 和农 村 经 济 的常 规 发 展 为持 续 发展 ,把环 境 建 设 同经 济发 展 紧密 结 合起 来 ,在 最 大 限度 地满 足 人 们对 农 产 品 日益增 长 的 需 求 的 同 时 ,提 高 生 态 系统 的 稳 定性和 持 续 性 ,增 强
农业 发展 后劲 。
能力严重降低 ;③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
西 部地 区发展 的落 后 ,和 东 部 地 区所 存 在 的差
距 ,首先 是 由农 业 所造 成 的 。西北 地 区 的农 业 生态
结 构 相 当脆 弱 、农 村 经 济发 展 相对 滞 后 ,农 业 生态 建设 和 农村 经 济 发展 过 程存 在 着诸 多 的障碍 因素 , 因 此 ,要 缓解 西 北地 区农 业 生态 危机 ,最 大 限度 地 协 调农 业 生态 建 设和 农 村 经济 发 展 之 间 的矛盾 ,必 然立 足于 西 北地 区现 实的生 态背 景 ,发 展 生态农 业 。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是今后的农
业的趋势。

首先,生态农业是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

它有助于提高绿色环境,促进和谐生态平衡,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为人们提供健康的环境。

因此,
政府应该采取一些有助于保护环境的措施,如加强法规的执行,增加投资,以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生态农业需要保障其可持续性。

因此,政府应采取一些措施,
如更新农药,改进耕作方法,确保生态生态安全,提高生产技术。

同时,
政府应该采取加强农业投资,改进农业技术,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农田。

再者,生态农业应注重传承和创新。

传承是指传承和发扬当地特有的
农耕传统,保护传统农耕地生态文明,把农户更加了解传统农耕文化的重
要性,以及他们对农业技术的影响。

创新指的是采用新的农业技术,采用
新的农耕方法,并加以创新,以满足当前的农业需求。

最后,生态农业应注重教育。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增加农民
的知识含量,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使农民懂得生态文明,并且能够采
用绿色农业方式,以获得更好的农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浅谈
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浅谈
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虽然农业实现了粮食产量“九连增”、农民收入“九连快”,但由于长期以来农业发展模式粗放,特别是人们对农业生态平衡问题认识不足,没有正确处理好发展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之间的关系,目前的农业发展不仅速度缓慢,而且生态状况日益恶化。

2013年下半年,对农业生态问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密集调研,促进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也成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1、生态农业受到重视
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其中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确定为今后农业工作的重点。

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调研的主要方向,多位专家提到,“农村的生态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农村化肥、农药的有效使用量仅占施用量的30%,有近7成浪费,进一步造成了水源地的污染。

此外,农村生活垃圾、秸秆燃烧造成空气污染、地下水过度开采、工业污染转移到农村等问题也较为突出。

代表农业新型生产方式的绿色循环经济、废物循环利用、低毒高效农化
领域有望获得政策大力支持。

未来“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农业的重要政\策取向,“生态农业”将取代“石油农业”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2、农业生态系统遭长期破坏
农业文明所依附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与社会生产潜力和人口承载力密切相关的系统。

这种系统的健康,直接关系到一个区域内的环境调控、功能调控乃至生物结构调控。

虽然其基本依附土地系统来进行生产,但却是一个地方生态适宜性和居民健康水平的最基本保障。

即使在拥有高度社会发展水平和工业水平的北美、欧洲,政府仍旧出台大量的政策和给予大量的补贴来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

反观中国,却往往从作物产量潜力极限出发,滥用化肥、地膜、农药,使农业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地膜污染也更加严重。

近20年来,随着大棚农业和地膜玉米的普及,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

我国每年地膜应用量近百万吨,地膜覆盖面积达1000多万公顷。

大量残留地膜不仅造成了白色污染,而且导致了土壤-作物系统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环境。

此外,我国每年有废弃的农作物秸秆6.5亿吨,它们利用率很低,大部分被焚烧,或抛弃于河沟渠或道路,变成有机污染物,对大气和水体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农村的环境卫生和居民健康。

3、如何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生态农业不可能回归到若干年前“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田园式生活”的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延续了现代农业的生命力,靠的是促进产业链的延长,形成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紧密结合的产业体系,
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经济系统。

通过这个体系,农业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是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农业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宽和延伸,农业的链条通过延伸更加完整,农业的领域通过拓宽,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

而要打造一个这样的技术体系,远景设计研究院认为关键还在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

根据现代产业组织理论,有效的农业产业组织创新会不断地完善农业产业组织体系,进而促进市场结构的改善,提升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使农业获得较好的市场绩效。

因此,培育农业产业组织,完善其组织体系,就成为提高生态农业市场竞争力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

我们已经在就土地流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问题上进行相关的改革。

其中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家庭农场在2013年文件中被重点提及。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文件中的明确表述,正在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的产业组织形式发生转变,以家庭农场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正在成为实现生态农业发展的主力。

4、国家生态安全理念下的生态农业
目前,生态环境问题与安全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研究发展的长期课题。

农业生态系统退化、地球基本生物系统格局的转变以及石油储量的枯竭,将是未来一个国家安全与否的重要因素。

近代以来,对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人类对地下水、矿产、海上渔业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争夺,已经导致了生态环境
的恶化并引发了不少冲突。

过去的几十年中,农业经济增长主要是一种粗放型外延式扩张。

这种靠着化肥、农药等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不仅大量消耗资源,而且造成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

由于资源承载力的限制,我们实际上已不具备继续沿用粗放外延扩张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以提高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