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公示内容
![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公示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c41ece158f5f61fb73666d4.png)
(4)编辑出版中英文学术期刊,搭建中西方交流的学术平台:1985年创办《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CJEM),是反映我国当代内分泌代谢领域最新临床及基础研究成果的高端学术刊物。2009年创办《Journal of Diabetes》(JDB),于2010年6月被Medline收录,2013年被SCI收录,影响因子3.039。
3、学术影响与社会贡献
(1)建立代谢性疾病的标准化诊治流程,牵头成立“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提供“一站式诊疗、全程化管理”的优质医疗服务,建立风险预判模型和糖尿病医学资料库。
(2)组织制定指南和共识:通过建立多学科参与的新型内分泌代谢病学协同研究网络,一方面凭借学科优势积极参与行业学会的疾病预防、诊治规范、指南和共识制定,适时更新;另一方面以疑难和少见病的诊治为主,不断产生和验证新的治疗方案、技术和方法,使其更加完善,同时肩负将成熟的方案、技术和方法加以规范和简便易行,并加以推广的责任。
提名单位:
上海市
提名意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专业创新团队由邝安堃教授初创于1951年,开创了中国肾上腺疾病的临床研究和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研究。90年代中期宁光、王卫庆等学成回国加入团队,21世纪初毕宇芳、曹亚南和王计秋等青年骨干加入本团队,传承团队前辈的研究传统,在肾上腺疾病和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研究领域继续开展原创性的中国研究,同时在遗传性内分泌代谢病、糖尿病等领域获得多项国际先进的科研成果。目前该团队以宁光院士为核心,2009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2014年和2017年两次入选基金委创新群体,2015年宁光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培养了3名长江(宁光、毕宇芳、王铸钢)、3名杰青(宁光、黄薇、王铸钢)、2名青年长江(曹亚南、王计秋)和5名基金委优青(毕宇芳、曹亚南、王计秋、刘瑞欣、徐瑜),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共同发表SCI论文300余篇,他引6000余次,授权专利20余项。该团队分别于1985年、1988年、2005年、2008年、2010年、2012年和2017年7次获得国家科技奖。该团队以“解决临床重大科学问题,祛除患者疾苦,用心呵护健康”为使命,在内分泌代谢病的早期预防、临床诊断、精准治疗和生物学研究领域不断突破,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本单位考核,该团队是一支临床经验丰富、诊疗技术扎实、极具科研创新、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型队伍,经组织推荐和公示无异议,提名该团队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
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5edc340856a561253d36f76.png)
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一、项目名称雷达对抗侦察信息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者:中共湖北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提名意见:准确、可靠、及时的雷达对抗情报是现代战争胜负的关键,先进的雷达对抗侦察信息处理技术是获取高质量情报的基础。
现有雷达对抗侦察信息处理技术在可靠性、稳定性、实时性等方面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已成为制约装备性能发挥的关键瓶颈。
为此,该项目围绕雷达对抗侦察信息处理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在复杂雷达辐射源信号脉内特征挖掘、特征参数评估、信号分选识别方法和运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研制的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识别系统,为复杂电磁环境下获取稳定、可靠的雷达对抗情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该项目的理论研究难度大、创新性强,成果关键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相关领域培养博士、硕士8名。
该项目相关成果已在雷达对抗侦察装备上进行了应用,有效提升了装备的信息处理能力,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提名该项目为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该项目属于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针对现有雷达对抗侦察系统分选识别准确率较低的突出问题,从脉内特征参数挖掘、多指标特征参数评估和基于脉间相参特征的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等三个方面展开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雷达辐射源分选识别系统,有效提升了现有雷达对抗侦察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输出的雷达对抗情报信息全面性、准确性、及时性明显提高。
四、客观评价该成果针对当前雷达对抗侦察信息处理中存在的典型问题,重点研究了“基于多域的脉内有意调制特征挖掘、脉间相参特征挖掘以及特征参数评估”等关键技术,研制了雷达辐射源分选识别系统,研究难度较大、创新性强;在“利用多域脉内有意调制特征参数提高雷达辐射源信号的分选识别准确率、利用脉间调制特征识别雷达辐射源的工作属性”等问题上有重大创新,在“利用相参特征解决分选识别中的分批合批等问题、利用多指标体系评估脉内调制特征参数”方面属于国内首创。
国家科技进步奖 公示 材料
![国家科技进步奖 公示 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552610e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5.png)
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国家科技进步奖是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励制度的最高奖项,以鼓励和表彰在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和取得重大成果的个人、团队和组织。
这是一个重要的科技评审体系,有利于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发展和国家经济社会进步。
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是申报人、团队或组织提交的相关材料,用于向公众展示项目的科研背景、研究方法、创新成果等,以便进行评审和公示。
这些材料通常包括如下内容:一、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申报单位/个人、团队成员等。
二、项目简介:介绍项目的科研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要突出项目的重要性和创新性,以及对相关领域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详细描述项目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要说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以及其在项目中的应用和优势。
四、研究成果:列举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性成果,包括论文发表、专利授权、科技成果转化等。
要提供证据证明这些成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五、社会经济效益:介绍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包括促进产业发展、提升技术水平、节能减排、解决社会问题等。
要提供数据和实例来证明项目的实际价值和应用前景。
六、荣誉奖励:列出项目获得的其他科技奖励、荣誉和评审专家的评价。
这些荣誉能够证明项目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七、项目推广:说明项目的推广计划和方式,以便将项目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到实际生产和社会服务中。
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的提交要求非常严格,需要详实、准确、有说服力和可行性。
申报人、团队或组织要全面、系统地展示项目的科研过程和研究成果,说明项目对学术领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
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的审核和公示过程往往需要经过多个评审专家的评审,以确保评选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只有通过这个评审过程,项目才有机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认可和奖励。
总之,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是科技项目申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申报人、团队或组织应该认真准备材料,全面展示项目的科研背景、研究方法和成果,并说明项目的重要性和社会经济效益,以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认可和奖励。
科技进步奖公示样本
![科技进步奖公示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689583593186bceb19e8bbda.png)
科技进步奖公示样本:项目名称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分子监测与鉴定技术研究提名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连海关提名意见该项目在技术上具有多项创新,提出产毒真菌标准样品相似度溯源理论,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及PCR技术对产毒真菌及真菌毒素进行多维度分子鉴定;首次采用生物分子马达技术开展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快速、精准分型鉴定,完成分子马达检测试剂盒及分子马达传感器检测装置的研制,实现食源性细菌和病毒的快速、灵敏的在线体外检测;广泛开展农产品有害微生物的调研与收集,搭建农业微生物资源平台,创新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项目输出的系列成果目前已全面应用于粮食、谷物等农产品的安全保护,实现农产品中有害微生物的多靶标同时精准检测和鉴定。
相关专利、标准、标准样品等成果已转化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检测试剂盒和设备、能力验证等,标准均已颁布实施,在全国多个领域及辽宁地区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该项目切中农产品质量把关服务,在分子水平揭示可能存在的生物安全风险,为保障辽宁省农产品的贮存、流通等环节的食品安全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技术支持,对促进辽宁省农产品国际贸易,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的意义,其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显著。
对照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为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辽宁省是东北亚最大的粮食集散地,农产品藏贮中心,而物流与仓储的发展都要以保证农产品质量为前提,只有严格把控各个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关,才能保证我省农产品产业的领先地位。
项目组围绕“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分子监测与鉴定技术研究”开展了系列的研究和应用,共主持完成6项相关课题,并应用课题成果成功实施3次食品微生物国际能力验证。
该系列研究的成果将辽宁省农产品、食品安全检测能力提升到我国一线地位,并在国际检测领域具有话语权。
系列课题技术内容涉及农产品中致病菌MALDI-TOF-MS指纹图谱技术、F O F I-ATPase分子马达分型技术、PCR扩增、LAMP等多项分子检测新技术。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 公示材料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 公示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b3721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0.png)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重庆市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根据重庆市科技进步奖评审工作安排,现公示以下获奖材料,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监督和评议:
一、获奖项目名称:《XX领域科技创新项目》
1. 项目负责人:XXX
2. 获奖理由:项目在XX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该领域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3. 获奖证书编号:XXXXX
二、获奖项目名称:《XXX技术研发及应用》
1. 项目负责人:XXX
2. 获奖理由:项目在XXX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企业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应用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3. 获奖证书编号:XXXXX
三、获奖项目名称:《XX团队在科技创新中的杰出贡献》
1. 项目负责人:XXX
2. 获奖理由:该团队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为本地区的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3. 获奖证书编号:XXXXX
以上公示材料均为重庆市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认定的获奖项目,欢迎广大公众对这些项目进行监督和评议。
如有任何疑问或意见,请及时与评审委员会联系。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奖材料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奖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c33a8f3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c.png)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奖材料尊敬的评奖委员会:我谨以此函呈交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以相关成果申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以下是我所申报的科技成果的详细材料:成果名称:XXXXXX成果简介:我们团队在过去数年中致力于解决XXXXX领域的重要问题,经过共同努力,成功研发出一种XXXXX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结果。
该技术基于XXXXX原理,可以高效地解决XXXXX问题,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创新性:该项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创新性:1.XXXXX(简要概括创新点)2.XXXXX(简要概括创新点)3.XXXXX(简要概括创新点)技术优势:与目前市场上的相关产品相比,我们的技术具有如下优势:1.XXXXX(简要概括技术优势)2.XXXXX(简要概括技术优势)3.XXXXX(简要概括技术优势)应用价值:该项技术在以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XXXXX(简要概括应用价值)2.XXXXX(简要概括应用价值)3.XXXXX(简要概括应用价值)实施情况:该项技术已经制定了完善的商业化计划,并在相关企业中进行了试点推广。
已有多项专利申请获得批准,并已经与相关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取得的成果:1.已完成的研究工作包括XXXXX(列举成果)2.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包括XXXXX(列举成果)3.取得的专利和技术转化包括XXXXX(列举成果)成果影响:该项技术的应用涉及到XXXXX领域,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望促进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经济增长。
此外,该技术对于解决XXXXX问题也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有望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应用。
以上是我所申报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奖材料,希望能够得到评委会的认可。
感谢评委会对本成果进行审查,并期待能够取得较好的评价。
此致敬礼。
2023年度省科技奖励项目公示模板
![2023年度省科技奖励项目公示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59c609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67.png)
XX单位提名2023年度省科技奖励项目公示
根据《关于开展2023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辽科奖办发(2024)1号)的规定,现将XX单位申报2023年度辽宁省科技奖励评审项目予以公示。
自即日起7日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推荐材料的真实性和项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及排序持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形式向XX单位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
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
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特此公示。
联系单位:XXXXXXX
通讯地址: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
附件:XX单位提名2023年度省科技奖励项目
X单位(盖章)
2024年X月X日
附件:
X单位拟申报的2023年度省科技奖励项目。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公示材料【模板】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公示材料【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b0ff100195f312b3169a5ec.png)
2014-10-01
莫善军
童三伏
童三伏,姚浩伟,莫善军,刘石亮
1
中文核心
7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在微电子设备机房的应用/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施秀琴,姚浩伟,李华平
2015年第11期7-10页
2015-11-01
姚浩伟
施秀琴
权利人(标准起草单位)
发明人(标准起草人)
发明专利(标准)有效状态
发明专利
一种分离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
中国
ZL********.7
2012.9.5
证书号第********号
河南力安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叶继明、谢永涛、范平安、王建刚、韩建平、张万民、赵伟刚、张镇宇、江波
有效
发明专利
一种测温、保护装置方法
中国
赵伟刚、谢永涛、高旭东、叶继明、金太镇
有效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MOS管控制交流电线路的装置
中国
ZL********.4
2019.6.28
证书号第********号
河南力安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刘新兵。谢永涛、南怀志、叶继明、金太镇
有效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具有抗干扰能力的通信装置
中国
ZL********.0
2017.6.6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基于NB-IOT的无线通讯装置
中国
ZL********.8
2019.7.2
证书号第********号
河南力安测控科技有限公司
王新凯、谢永新型专利
一种多路自切换测温装置
中国
ZL********.6
2019.8.13
证书号第********号
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公示材料
![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公示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57b04b43b3567ec112d8a1f.png)
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公示材料一、项目名称废蒸汽余热回收利用低温真空浓缩干燥系统及成套装备二、提名单位意见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项目提名书及其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栏目均符合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办公室的填写要求。
本项目提出的废蒸汽压缩余热回收利用高效节能技术、及其配套的废蒸汽回收利用专用系列辅助装备技术,实现了对废蒸汽几近全部的回收利用;而且通过对废蒸汽的回收利用,极大地减少了废蒸汽或废气的排放,不但为相关生产企业节约了能源,还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预计蒸汽节能效果65%以上,废蒸汽残余量小于15%,综合生产成本降低50%以上,生产人工减少50%以上,达到极其显著的节能环保效果。
公司根据本项目已在山东威海、日照、青岛等地升级改造23条生产线,运行稳定可靠,节能环保效果显著;实现产值1570余万元,为企业节约能源成本6700多万元。
同时,于2018年10月获得山东省科技厅承办的2018年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组第七名,有效解决利用蒸汽生产企业的高耗能及高排放问题。
本项目相关授权发明专利6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
对照山东省科学技术奖授奖条件,提名该项目申报2021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奖。
三、申报单位完成单位:荣成惠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四、项目简介1、所属科学领域:新能源及节能技术2、研究背景:目前我国的海洋渔业资源加工面临能源消耗大、原料新鲜度不足、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等突出问题,亟需解决鱼类多维度精深加工、贝类连续化加工与全效利用、海藻活性产品开发、特色资源加工与生物提取等的新技术和自动化装备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及成套装备的研制。
显然,这些问题是现有的MVR蒸发器之类的产品无法解决的,而是需要对生产工艺、关键设备、辅助设备等,结合海洋渔业资源的物性特点和成品要求,做深入的、创新性的攻关研究和研制。
3、项目创新点:1)研究提出基于动态优化补热的废蒸汽压缩余热回收利用浓缩蒸发生产工艺,压缩浓缩蒸发系统产生的二次废蒸汽,实现对接近全部二次废蒸汽的循环利用,对生蒸汽需求量降低到50%以下,减少废蒸汽或废气的排放,减少冷却水的用量和废气处理量,从而达到节能环保效果。
(完整版)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完整版)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78ab1f027284b73f3425034.png)
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项目名称:功率型高频宽温低功耗软磁铁氧体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者:浙江省提名意见:功率型软磁铁氧体材料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关键基础材料,我国过去与国外差距巨大。
该项目开展了长期产学研合作研究,发明了锰锌和镍锌铁氧体多离子联合替代新技术,研发了高频宽温锰锌和镍锌功率铁氧体新配方,突破了锰锌和镍锌块体铁氧体烧结等生产关键技术和薄片铁氧体流延生产关键技术,建立了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铁氧体成套生产工艺。
系统创新和集成核心生产装备,分别建立了我国首条块体和薄片高频宽温低功耗铁氧体生产线,实现了规模化稳定生产。
该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锰锌铁氧体工作频率由200kHz以下提高到5MHz,镍锌铁氧体工作频率达10MHz,功耗显著降低,温度特性明显改善。
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9项,制定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10项,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1部。
项目参加企业发展为我国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最好的龙头企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重大科学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该项目改变了我国功率铁氧体的落后面貌,推动我国功率型软磁铁氧体产业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经审查确认推荐材料真实有效。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项目简介功率铁氧体广泛应用于能源、信息、交通、国防等重要领域,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关键基础材料。
电力、电子设备的小型、高效和节能化,对功率铁氧体工作频率和功率损耗的要求日益提高。
我国功率铁氧体技术水平过去与国外差距巨大,受到专利和技术封锁,长期存在工作频率低、功率损耗高、温度特性差等严重问题。
该项目针对锰锌和镍锌功率铁氧体进行了长期产学研合作研究,解决了高频条件下保持低功耗的难题,突破了高频宽温低功耗功率铁氧体核心生产技术,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和广泛应用,推动我国功率铁氧体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主要创新如下:(1)发明高频宽温铁氧体多离子联合替代新技术,揭示了离子替代对铁氧体磁性能、频率特性和温度特性的作用规律及机理,研发了高频宽温锰锌和镍锌功率铁氧体新配方。
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d92277ef76c66137ef0619b4.png)
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一、项目名称用于飞行结冰气象模拟的气候实验室研制与应用。
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者:中共湖北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提名意见:用于飞行结冰气象模拟的气候实验室技术难度大,在总体设计技术、综合控制等方面有重大创新,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已在大型军用运输机、重点型号直升机等大型部件防除冰系统试验验证及防除冰预研技术研究中得到应用,也可在特高压输电线缆、大跨度桥梁拉索等结冰和防除冰研究中推广应用,具有显著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
提名该项目为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三、项目简介用于飞行结冰气象模拟的气候实验室属国防科工局计划的飞机机载设备研制保障条件建设项目,属于航空技术领域环控学科中的防除冰试验技术。
该项目建设目标为构建结冰试验环境条件,解决大尺寸部件防除冰试验验证的问题。
研制过程涉及空气动力学、热力学、结构、传热、强度、制冷、材料等技术领域。
用于飞行结冰气象模拟的气候实验室为国内首创,结构复杂,多系统集成,可模拟低温、结冰云雾及一定风速,首次实现了用于大尺寸部件结冰及防除冰验证的试验环境条件。
本项目在总体设计、多参数综合控制等方面有重大创新,技术难度大,突破了总体结构、防冷桥设计、流场及云雾均匀性、结冰云雾模拟及速度、温度、水含量和云雾粒子直径等多参数综合控制等关键技术5 项,申请发明专利5 项,实用新型专利1 项,取得了以下几项主要创新成果:1)独创性地采用立式回流结构,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大尺寸部件结冰模拟的试验条件,解决了全尺寸部件涉及热特性与除冰效率试验验证的难题。
2)采用了热气旁通回路、变频调速、压力平衡、气液两相喷雾及综合设计等技术,解决了结冰气候室速度、温度、压力、液态水含量、云雾粒子直径等多参数综合控制的难题。
3)通过流道、换热装置及喷雾系统的优化设计,实现了大范围的速度场、温度场、云雾场的均匀性。
用于飞行结冰气象模拟的气候实验室的成功研制,实现了国内结冰气候室试验设施“从无到有”的突破,解决了国内新型号研制大尺寸部件防除冰试验验证和防除冰新技术研究的急需。
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24a494c5022aaea988f0f8f.png)
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一、项目名称舰用系统信息管理软件开发及应用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者:中共湖北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提名意见:项目开展了分布式仿真架构、三维虚拟实景模型、系统及设备数学建模、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舰船操作训练系统的研究,突破了分布式实时仿真框架、航行避碰仿真、VR虚拟现实等关键技术,完成了舰用系统信息管理模拟系列软件研制。
完成单位取得相应知识产权,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提名该项目为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三、项目简介1、项目背景随着现代战争节奏的加快和军事科技的日新月异,我国军队力量的日益强大,培训优秀的士兵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对装备操作人员的训练一般在实际装备上进行,然而,这种训练模式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不足:一、单纯的结合实际装备进行训练,训练场地、环境有限,受训人员和设备的数量以及训练时间难以得到保证,训练效果和效率都不高;二、新装备大多造价昂贵,结构复杂,不能及时地全面装备相关单位,导致训练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并且进行训练和维修的成本很高,难以对一些重点科目实现重复训练;三、对于某些训练科目,由于在使用实际装备进行训练时,安全性较差,实战训练难以实现,或是在训练时出于安全的考虑减少训练量和降低训练难度,训练效果得不到保证。
由于以上的不足,单纯结合实际装备的常规训练模式己经越来越不适应部队训练的要求,需要结合新的手段和方法来提高训练的质量,利用数字化虚拟仿真技术模拟实际训练系统来对部队官兵进行训练的方式,正成为部队进行训练的一种重要的现代化手段。
海军舰船的高技术、大规模、操纵复杂等特点对艇员的实际操作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舰船部队的日常训练已成为海军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而常规训练经费高、周期长、风险大,特别是对于舰船极限工况和应急工况下的操纵,都存在巨大的技术风险,无法利用实艇进行训练。
随着计算机技术、系统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向军事领域的渗透,传统的训练观念和训练方式正面临着革命性的变革。
国家科技进步奖 公示 材料
![国家科技进步奖 公示 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d53ffc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9.png)
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根据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规定,以下是公示的材料:
1. 申报单位名称及负责人信息:包括申报单位的全称、所在地、联系方式等,并注明申报负责人的姓名、职称、联系方式等。
2. 科技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所属领域、项目负责人姓名、申报人数、项目运行时间等。
3. 项目的目标和主要内容:详细描述科技项目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以及与现有科技研究的联系和创新之处。
4. 科技项目的创新性:说明科技项目在科技领域的创新性,即该项目在相关领域中是否具有突破性和前瞻性。
5. 科技项目的技术难点:说明科技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并阐述解决这些难题的方法和策略。
6. 科技项目的成果及应用价值:描述科技项目的预期成果和可能的应用价值,包括技术上的突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7. 科技项目的实施计划和进展情况:详细阐述科技项目的实施计划和进展情况,包括各阶段的任务和时间安排。
8. 科技项目的团队构成和合作情况:介绍科技项目的团队构成,包括成员的专业背景、工作经验等,并说明与其他科研机构或
企业的合作情况。
9. 科技项目的资金支持和投入情况:说明科技项目的资金来源和投入情况,包括国家科技计划、企业投资、科技基金等。
以上是国家科技进步奖公示的一般内容,具体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年度和领域的科技进步奖进行相应调整。
申报单位需要根据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要求,准备完整的申报材料,并按照相关规定提交给科技进步奖评审机构进行评审。
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c9cf12def61fb7360b4c6536.png)
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一、项目名称深海系列化保压采样技术研发二、主要完成人员陈家旺,顾临怡,杨俊毅,秦华伟,王春生,肖波,周怀阳,耿雪樵,高巧玲三、主要完成单位浙江大学,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同济大学四、主要知识产权证明1、液压驱动的海底多管长柱状样品采样及密封系统,ZL200910096874.0。
2、无锁舌的重力活塞式长柱状沉积物保真取样器,ZL200910101692.8。
3、海底柱状样品液压驱动取样组件,ZL200910096876.X。
4、海底生物样品采样及密封组件,ZL200810162022.2。
5、深海近底层生物幼体高保真直视取样系统,ZL201410019775.3。
6、一种直流无刷电机驱动的开关网机构及其应用方法,ZL201410019761.1。
五、代表性论文1、A Long Gravity-Piston Corer Developed for Seafloor Gas Hydrate Coring Utilizing an In Situ Pressure-Retained Method/ Energies2、A Novel Active Seafloor Pressure-Retained Multitube Sediment Corer/ Marine Technology Society Journal3、Development of one pressure core transfer device for one long gravity-piston pressure-retained corer/ 2014 Oceans - St.John's4、一种新型深海微生物多级膜取样系统/机电工程六、项目简介针对我国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和海底生物资源调查对海底沉积物岩心和海底生物幼体获取技术与装备的需求,研制一系列适用于300-6000米水深的深海沉积物保压取样器和海底生物幼体取样器,其技术包括:1.基于桩土结构优化的长柱状重力活塞保压取样技术,利用重力活塞取样原理最大插到海底表面以下30米深的沉积物里进行取样,并直接在海底对样品进行保压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进步奖公示材料
一、项目名称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集成调试技术研究
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
提名者:中共湖北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提名意见:该项目在国内首次使用搭载了核电厂全范围仿真模型的自动化调试装置,在核电厂DCS出厂验收及电厂的现场调试过程中,实现了DCS控制柜的闭环自动化调试。
研制了基于自然语言识别的测试规程转换软件,实现了电厂调试规程的解析、识别和自动执行,可对采集测试数据自动对比评估,生成测试报告。
研制了一种基于误差补偿的高精度快速响应时间测试仪,提高了响应时间的测试精度。
研制了可对热电偶、热电阻传感器信号进行精细模拟的信号板卡,弥补了国内该领域的产品空白。
该项目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受理发明专利2项,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规程自动化转换与执行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项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功应用于秦山核电和中核控制等公司的DCS系统调试中,产生了显著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
项目成果自主可控。
本项目主要完成单位、完成人名单及排序无异议,申报材料属实,提名该项目为湖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集成调试技术研究任务来源于中核集团“龙腾2020”科技创新计划核心能力提升,是其中专题三“核电厂运行维护技术”项目下的一项研究课题,主要研究核电DCS系统逻辑组态自动测试技术。
本项目研制难度大,系统复杂,其在国内首次开展了针对控制逻辑组态自动测试的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集成调试技术研究,开发了
集调试管理软件、信号转换模块和电厂仿真模型于一体的DCS调试装置。
与传统的调试工装相比,该装置能够实现高效、自动测试和全过程记录,已成功应用于多个DCS开发测试和现场调试项目,还可以用于核电厂DCS定期试验和改造验证。
该项目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受理发明专利2项,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规程自动化转换与执行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项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功应用于秦山核电和中核控制等公司的DCS系统调试中,产生了显著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
项目成果自主可控。
四、客观评价
该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授权,已受理发明专利2项,技术自主可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成功应用于核电工程现场调试及出厂验收测试,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广泛的军民应用前景。
五、应用情况
2018年我所承担的有秦山核电、福清核电、三门核电DCS测试装置项目实现产值700万,近3年累计产生约1500万产值。
随着国内核电机组的增多,产值将进一步增大。
该成果打破了原来的国外公司在国内的垄断,实现设备国产化。
降低了核电DCS检测维修成本,提高了我国核电站运行保障能力,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六、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七、主要完成人情况
八、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九、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本项目自2013年5月启动以来,核动力运行研究所的尹继超(第1完成人)、张绪怡(第2完成人)、聂红伟(第3完成人)、刘培邦(第5完成人)、鲁星言(第7完成人)、刘纯(第11完成人)与中核武
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齐静雯(第8完成人)、张登(第9完成人)、谢成龙(第13完成人)、尹飞(第14完成人),中核控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王东(第4完成人)、胡义武(第6完成人)、黄巧莉(第10完成人)、刘志凯(第12完成人)、梁成华(第15完成人),共同承担完成核电厂数字化仪控系统集成调试技术研究项目,取得4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