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

合集下载

对残联工作建议和规划

对残联工作建议和规划

对残联工作建议和规划一、继续抓好残疾人康复工作。

贯彻落实《关于开展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康复服务的若干意见》(黔残联[2004]41号)和第三次全市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精神,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推动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残疾人通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得到医疗救助。

按照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要求,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

1视力残疾康复工作。

抓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实施,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1468例。

对盲人进行定向行走训练服务,作为盲人走出家门的一项康复工作抓落实。

2、实施《中国残联国家彩票公益金康复项目》,跟踪九项受助项目实施情况。

3、听力语言康复。

完善发挥市语训部技术资源中心作用,指导全市聋儿康复工作。

对110名聋儿进行语言训练,110名聋儿家长进行培训,开展对贫困聋儿康复救助。

4、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精神卫生工作指导原则和大力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工作模式。

在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晓率达30%,精神病发生率下降到12‰,精神分-裂治疗率60%,精神健康工作覆盖率40%。

5、肢体残疾康复。

对贫困肢体残疾人进行手术救助,通过社区康复室对肢残儿童和成年肢体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

6、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服务。

完成假肢装配100人,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3380件;为贫困残疾人免费发放辅助器具1000件。

7、社区康复与服务。

抓好全市40个社区、农村康复示范点,推动康复工作到社区、农村,使社区残疾人70%以上能得到康复服务;农村乡镇残疾人60%以上得到康复服务。

8、智力残疾人康复。

对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同时对家长进行康复知识培训。

做好特需人群补碘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早期干预。

二、大力促进残疾人劳动就业。

一是落实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使就业率从70%提高到80%。

新生儿及婴幼儿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

新生儿及婴幼儿早期听力检测及干预

听力语言康复服务覆盖率(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达80%;
药物、感染、噪声性聋发生比例以2006年为基数降低10%; 已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在 2005年基础上提高30%; 新生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配戴(含人工耳蜗植入)率达90%; 听力障碍人群中听力保健与康复知识的知晓率达60%。
爱耳日主题(3月3日)
2000---第一次: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 2001---第二次:减少耳聋发生,实施早期干预 2002---第三次:听力助残—救助贫困聋儿 2003---第四次: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听力缺陷 2004---第五次:防聋走进社区 2005---第六次: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健康听力, 幸福生活 2006---第七次: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2007---第八次:城乡联动,共同关注青少年听力健康 —珍爱听力,快乐成长 2008---第九次:奥运精彩—我听到 2009---第十次:正确使用助听器 2010--第十一次:人工耳蜗——重建听的希望 2011—第十二次: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 2012—第十三次:减少噪声,保护听力 2013 —第十四次:关注老年听力健康
2009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预防聋和听力减退合作中心
WHO Collaborating Center for the Prevention of Deafness and Hearing Impairment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 听力学组学术会议
黄山会议2008-06-26 成都会议2010-08-06
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
2008-12-8 挂牌成立

全球5家:丹麦、英国、泰国、印尼、中国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2024年度中国残联课题(第二批)指南公告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2024年度中国残联课题(第二批)指南公告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2024年度中国残联课题(第二批)指南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公布日期】2024.06.06•【文号】•【施行日期】2024.06.06•【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残疾人保障正文2024年度中国残联课题(第二批)指南公告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好中国残联八代会工作部署,为编制“十五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根据《中国残联课题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现面向社会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发布本年度第二批中国残联课题指南。

一、研究方向(一)听力语言残疾预防与康复专项课题1.听力筛查、诊断技术及方法研究2.老年听障人群的听力康复技术研究3.听觉能力康复评估与干预方法研究4.特殊病例听力康复策略研究5.听力相关疾病(突聋、眩晕、耳鸣等)治疗策略研究6.儿童(听障、孤独症、发育迟缓、智障、脑瘫等)/成人/老年人言语语言障碍特征研究7.言语治疗与语言康复技术研究8.语言能力康复效果评估方法研究9.0-3岁沟通交流障碍儿童早期干预技术研究10.沟通交流障碍儿童心理及行为特点研究11.沟通交流障碍儿童融合教育研究12.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学科体系建设研究13.听力语言康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14.听力语言康复人才队伍建设研究15.听力语言康复机构运营状态和质量16.听力语言康复服务保障水平与效果(二)视障文化专项课题1.我国图书馆视障阅读推广服务案例研究2.智能技术在图书馆无障碍阅读服务中的应用研究3.视觉障碍人群基础数据调查与特征分析4.博物馆视障文化建设研究5.农村视听残障群体观影需求及服务体系政策措施建议研究6.视障人士提升诗词素养的实践研究(定向委托)(三)残疾人体育专项研究课题1.轮椅冰壶项目综合科研攻关与服务研究2.残奥冰球项目综合科研攻关与服务研究3.残奥高山项目综合科研攻关与服务研究4.残奥越野滑雪及冬季两项综合科研攻关与服务研究5.残奥单板滑雪综合科研攻关与服务研究6.残疾人辅助训练器材设计研发攻关研究7. 残疾人健身示范点、康复健身体育进家庭的运行模式与管理办法研究(四)残疾人辅助器具专项研究课题1.个人移动辅助器具2.矫形器和假肢3.个人生活自理和防护辅助器具4.沟通和信息辅助器具5.环境改善和评估辅助器具6.个人医疗及技能训练辅助器具7.家务辅助器具8.家庭和其他场所的家具和适配件9.操作物品和器具的辅助器具10.就业和职业培训辅助器具11.休闲娱乐辅助器具12.辅助技术专业学科建设研究13.辅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4.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补贴制度实施情况调查15.“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模式研究16.辅助器具质量管理质量检测体系建设17.辅助技术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研究18.辅助器具服务及产品标准化研究19.辅助器具应用效果研究20.辅助器具质量检测设备改良研究21.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操作规范化研究22.辅助器具使用现状及需求研究(五)盲人医疗按摩专项1.中医推拿按动疗法渊源与学理支持研究2.中医推拿按动疗法诊疗方案的优化与评价研究3.中医推拿按动疗法功法研究4.中医推拿、针灸、现代康复等融合治疗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及疗效研究5.推拿结合脊骨-神经医学治疗相关病种的理论基础及疗效研究(六)专门协会专项(定向委托)1.特殊教育学校视力障碍学生教育安置现状及对策研究2.无障碍服务背景下视力障碍学生校园阅读现状与需求满足度研究3.中途失明自助互助康复服务推广策略的实践研究4.中国盲人按摩史编制研究5.中国盲人音乐史研究6.新时代融合教育听力残疾学生需求调研7.家庭因素视角下智力障碍学生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8.基于康复胜任力架构的培智学校体育教师胜任力现状研究9.京津冀三地智力残疾人职业教育支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10.南宁市孤独症儿童友好城市项目规划与标准研发11.孤独症人群照护者的生殖健康素养评价及干预措施研究12.后生素JK-21 改善孤独症问题行为的多中心研究13.精康融合行动中服务需求与多元主体协同体系探讨14.居家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规范研究二、申报要求及经费资助各专项课题申报要求及经费资助情况详见附件。

耳聋的康复诊疗指南

耳聋的康复诊疗指南

耳聋的康复诊疗指南引言耳聋是一种常见的听觉障碍,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康复诊疗可以帮助耳聋患者提高他们的听觉能力,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档将提供耳聋康复诊疗的指南,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有效应对这一问题。

诊断耳聋的诊断通常通过听力测试来确定。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听觉程度以及引起耳聋的原因。

康复目标耳聋的康复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听力能力:通过使用助听器、人工耳蜗等设备或技术,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听力能力。

2. 增强沟通能力:通过言语矫治、听力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取他人讲话的能力。

3. 提升生活质量:通过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服务,帮助患者适应耳聋带来的生活变化,并使其在社交、工作和教育方面能够正常参与。

4. 预防进一步听力损失:通过提供保护听力的建议和指导,帮助患者避免未来听力损失的发生。

康复方法耳聋的康复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耳聋程度进行定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方法:1. 助听器使用:针对轻度和中度听力损失的患者,助听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康复手段。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助听器,并提供适当的培训和调试。

2. 人工耳蜗植入:对于重度听力损失的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医生应评估患者的耳聋程度,并与患者共同决定是否进行手术。

3. 听力训练:通过听力训练可以帮助耳聋患者提高他们的听取能力。

这些训练可以包括听力游戏、语音矫正和听力指导等活动。

4. 心理支持和教育: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理解耳聋带来的情绪和心理影响,并提供相关的康复建议和技巧。

康复的时机耳聋的康复最好在早期进行。

一旦发现听力问题,患者应尽早咨询医生并进行听力测试。

通过早期康复,患者可以更好地适应耳聋,并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结论耳聋的康复诊疗是帮助患者改善听力能力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和支持,医生可以有效地帮助耳聋患者重返正常的生活。

2024年全国爱耳日宣传活动总结样本(二篇)

2024年全国爱耳日宣传活动总结样本(二篇)
六、总结
本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功地传递了保护听力健康的知识和技巧,并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和重视。通过这次活动,人们认识到保护听力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习到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提高人们的听力保护意识,减少听力问题的发生,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健康的生活环境。
2结样本
全国爱耳日是为了普及和宣传保护听力健康的重要性而设立的宣传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传播了保护听力健康的知识和技巧,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一、活动策划
本次活动的策划主题是“保护听力,关注健康”,旨在提醒人们保护自己的听力健康,并关注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活动计划,确定了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二、宣传渠道
为了保证宣传效果的最大化,我们采取了多种渠道进行宣传。首先,我们在各大媒体上发布了相关活动的通知和宣传文章,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参与。同时,我们还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宣传,通过微博、微信等传播相关内容,使更多的人了解到本次活动并参与其中。此外,我们还与学校、社区等合作,组织了宣传讲座和义诊活动,向公众普及保护听力的知识。
为有效开展聋儿康复和预防工作,____年,聋儿康复工作作为一项抢救性工程列入国家计划,系统实施,中国共有聋儿康复机构____个,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为技术资源中心,以省聋儿康复中心为龙头,以市级语训部为骨干,以基层聋儿语训班(点)为基础,社区家庭为依托的聋儿康复工作体系,截止____年底,全国已训练____岁以下聋儿____万名,其中____%进入普通小学和幼儿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通过此次爱耳日的宣传活动,普及了听力筛查的科学知识,加强了辖区内居民对听力损伤与耳聋的早期发现与康复的良好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观念。在这次活动中共发放宣传资料____份,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听力障碍群体国家政策文件

听力障碍群体国家政策文件

听力障碍群体国家政策文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听力障碍群体越来越受到关注。

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先天性问题、后天因素等,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听力障碍。

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困难和挑战,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针对听力障碍群体的特殊困难和需求,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保障他们的权益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以下就是关于听力障碍群体国家政策文件的详细内容:一、《关于加强聋哑教育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明确指出,国家将大力支持聋哑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聋哑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教育质量,让聋哑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

同时,积极发展聋哑教育专业人才队伍,提高教师水平,推动聋哑学生全面发展。

二、《残疾人保障法》该法律明确规定了对听力障碍群体的保障措施。

国家将为聋哑人员提供康复服务、职业培训、就业援助等支持措施,确保他们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为聋哑人员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三、《听力障碍群体生活补贴政策》该政策文件规定了对听力障碍群体提供生活补贴的具体措施。

国家将根据听力障碍程度和个人情况,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财政补贴,缓解他们生活负担,确保他们基本生活所需。

四、《无障碍环境建设规划》该规划旨在建设无障碍环境,让听力障碍群体能够更方便地融入社会生活。

国家将加大对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为听力障碍群体创造更加友好的社会环境。

五、《聋哑人士助听设备补贴政策》该政策文件规定了对聋哑人士提供助听设备补贴的具体措施。

国家将为聋哑人士提供经济补贴购买助听设备,提高他们听力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减少沟通障碍。

以上就是关于听力障碍群体国家政策文件的详细内容。

通过这些政策文件的实施,国家将更好地保障听力障碍群体的权益,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实现残疾人全面融入社会的目标。

希望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努力,为听力障碍群体的健康幸福生活贡献一份力量。

全国爱耳日关注听力健康主题方案

全国爱耳日关注听力健康主题方案

全国爱耳日关注听力健康主题方案全国爱耳日关注听力健康方案篇1一、活动主题“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1、20__年3月3日爱耳日活动当天,各街道残联、社区医疗(康复)站等,要围绕活动-主题,从实际出发,以广泛性、公益性、社会性为原则,组织有关单位及人员在街道、社区主要街道、广场设立爱耳日宣传咨询点,采取悬挂宣传横幅、制作宣传展板、张贴宣传画、设立咨询台,开展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材料、听力科普宣传等形式,营造关爱听力,重视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知识宣传的氛围,达到向公众宣传教育的效果。

2、20__年3月3日上午9时至11时30分,区残联联合市残联康复中心、市南区人民医院、八大湖街道办事处及社区康复站(耳疾专家)、区聋协等单位共同在八大湖街道大润发超市(宁夏路162号),设立市南区第__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会场,区残联制作第__次爱耳日宣传牌、宣传授带等,围绕宣传主题,开展活动具体内容如下:(1)耳疾专家现场进行耳疾义诊;(2)邀请市南区人民医院耳疾专家现场讲解预防耳疾知识;(3)现场为10名贫困听力残疾人免费发放助听器,专家现场讲解助听器的使用方法;(4)向居民发放第__次爱耳日宣传画、宣传资料;(5)八大湖社区40余人的鼓乐队进行现场表演。

3、各街道残联要发动各社区居委会、各社区康复站等,在辖区医院和主要街道、社区康复服务站张贴宣传画、宣传口号、设立爱耳日宣传黑板报,扩大宣传面,根据实际开展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4、大力开展学龄前听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活动。

在爱耳日期间,各街道残联,要认真做好本辖区20__年新增学龄前聋儿“康复训练救助”、“助听器需求”和1-4岁重度聋儿人工耳蜗植入的摸底调查工作,3月5日将本地区新发生的1-9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申请审批表(后附:本人残疾证、户口簿、三岁以下附医学证明复印件)上报区残联康复科。

三、要求1、街道残联和各有关部门及单位要高度重视,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精心组织,密切协作,使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内容丰富有效。

第九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第九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策划方案

第九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策划方案据20xx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听力残疾人已达2780万,并且还在不断增加。

来源:免费为切实减少听力残疾的发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迫切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知识、提高公众的爱耳护耳意识。

在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第13届残奥会即将到来之际,第九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将围绕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及咨询活动,并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关爱听力残疾儿童、关注成年和老年听力残疾人,让他们与健全人一起"共享同一片蓝天,倾听同一个奥运,放飞同一个梦想'。

为此,特制定如下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奥运精彩我听到'各地要围绕这个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喜迎奥运为契机,从实际出发,坚持广泛性、公益性、社会性原则,有组织地开展富有当地特色的第九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形式(一)大力开展贫困听力残疾儿童救助活动。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广泛宣传和动员社会,以"奥运精彩我听到'为主题开展贫困听力残疾儿童救助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为贫困听力残疾儿童提供助听产品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让他们从精神和物质上都得到实在具体的关怀,和健全儿童一样分享奥运、健康成长。

第九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办公室将从各地挑选100名听力残疾儿童作为奥运小使者,亲赴北京参观奥运场馆、感受奥运氛围,传递奥运信息、播撒奥运爱心。

(二)积极举办体现喜迎奥运、参与奥运精神的相关主题活动。

各地组织听力残疾儿童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通过书画奥运、歌唱奥运、舞动奥运、绿化奥运等方式为奥运献礼,展示聋儿康复成果,让孩子们从中体会"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奥运精神,同时促进孩子们的社会康复。

活动办公室将组织部分听力残疾儿童用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奥运,并向北京奥组委捐赠部分优秀作品,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参与和奉献中体会"超越、融合、共享'。

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2018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3号

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2018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3号

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2018年修正)正文:----------------------------------------------------------------------------------------------------------------------------------------------------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2017年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75号公布根据2018年9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残疾的发生、减轻残疾程度,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促进残疾人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发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残疾预防,是指针对各种致残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个人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的丧失或者异常,防止全部或者部分丧失正常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本条例所称残疾人康复,是指在残疾发生后综合运用医学、教育、职业、社会、心理和辅助器具等措施,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减轻功能障碍,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

第三条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康复相结合的方针。

国家采取措施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支持和帮助其融入社会。

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和保障体系,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实行工作责任制,对有关部门承担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进行考核和监督。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残疾人工作的机构,负责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组织实施与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有关工作。

助听器验配师考试四级练习模拟题

助听器验配师考试四级练习模拟题

助听器验配师考试四级练习模拟题姓名:________ 部门: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1初级层次职业理想是( )。

A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存,过安定生活;B希望从事适合个人能力和爱好的工作;C通过特定职业,施展个人才智;D把自己的职业同人类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E承担社会义务。

2我国专门制定的关于残疾人保障的专门法律是( )。

A《北京宣言》;B《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C《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2007—2015年)》;D《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年)》;E《中华人民共和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

3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所使用的分级标准,听力残疾分为四个等级,听力残疾一级,其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大于( )。

A100 dB HL;B100 dB SPL;C90 dB HL;D90 dB SPL;E90 dB SL。

4关于耳鸣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耳鸣和幻听是不同的;B耳鸣是在无外界施加声刺激和电刺激时,人耳内或颅内所产生的超过一定的时程的声音感觉;C耳鸣现在可以完全通过客观的检测方法检测;D耳鸣是一种扰人的感受;E耳鸣按是否可以听到耳鸣声,分为主观性和客观性耳鸣。

5对儿童来说,听力残疾指较好耳的永久性非助听平均听阈级大于( )dB HL。

A31;B41;C61;D81;E91。

6关于眩晕的说法有误的是( )。

A眩晕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症状;B在年轻人中发病率约为1.8%;C男性较女性容易发病;D老年人发病率在30%以上;E眩晕是一种位置性错觉。

7属于耳道闭锁Ⅱ型的特点( )。

A外耳道呈弓形;B外耳道全缺如;C畸形明显合并下颌骨发育不全;D外耳道弧度过大,锤骨头畸形等;E跕骨仍有关节与镫骨头相连。

8外耳道疖的病变发生于( )。

A耳道软骨部;B耳道骨部;C鼓膜;D耳廓;E耳道狭部。

9可引起传导性听力损失的病变是( )。

A外耳道肿胀;B大前庭导水管病;C美尼尔病;D突发性耳聋;E听神经病。

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2018年修正)-国家规范性文件

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2018年修正)-国家规范性文件

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2018年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残疾的发生、减轻残疾程度,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促进残疾人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发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残疾预防,是指针对各种致残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个人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的丧失或者异常,防止全部或者部分丧失正常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本条例所称残疾人康复,是指在残疾发生后综合运用医学、教育、职业、社会、心理和辅助器具等措施,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减轻功能障碍,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

第三条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康复相结合的方针。

国家采取措施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支持和帮助其融入社会。

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和保障体系,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实行工作责任制,对有关部门承担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进行考核和监督。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残疾人工作的机构,负责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组织实施与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有关工作。

第五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及其地方组织依照法律、法规、章程或者接受政府委托,开展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红十字会等依法做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

第六条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做好所属范围内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

从事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

第七条社会各界应当关心、支持和参与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事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2.14•【文号】国办发〔2021〕50号•【施行日期】2021.12.14•【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优抚安置,扶贫、救灾、慈善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国办发〔2021〕5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12月14日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残疾严重损害个人健康、家庭幸福,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做好残疾预防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十三五”期间,通过制定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残疾预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政府主导、多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共同参与的残疾预防工作格局初步形成,残疾预防法规政策更加完善,遗传和发育、疾病、伤害致残防控及残疾康复服务各项任务有效落实、工作目标如期实现。

当前,我国发展已进入新阶段,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康中国建设和新时代残疾人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残疾预防,有效减少和控制残疾发生、发展,依据《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等法规、政策,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将残疾预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民动员、科学施策、依法推进,提高全社会残疾风险综合防控能力,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基本原则。

新生儿听力筛查宣传资料

新生儿听力筛查宣传资料

新生儿听力筛查宣传资料XXX新生儿听力筛查宣传资料之一一、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意义听觉是人类的重要感觉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力。

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生率约为1‰~3‰。

婴幼儿时期的听力损失,即使是轻度也可导致其在行为等方面明显的生理障碍。

儿童听力和言语发育障碍程度与听力损失发病年龄密切相关,听力损失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干预,不仅会导致聋哑、言语发育迟缓,还会造成儿童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的发育迟缓,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

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儿童出生后48小时即可用简便无创的方法及时发现听力障碍,为进行早期干预创造条件,因此,开展微创听力普查对于听力残疾的预防和康复,对于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大意义。

二、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背景及现状新生儿听力筛查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的一项医学实用技术,以美国为代表,开始推荐高危因素登记筛查。

1993年,XXX建议,在出生3个月内,应对每个婴儿或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

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九十年代起,北京、山东、浙江、南京等省市相继开展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项目。

2000年,XXX、卫生部等10个部委在联合下发的《关于确定“爱耳日”的通知》中,首次提出把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的常规检查项目。

2004年,卫生部制订“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

2007年12月,XXX、卫生部等8部委联合印发了《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2007-2015年)》,提出2015年我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的目标:已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在2005年基础上提高30%;新生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配戴(含人工耳蜗植入)率达90%。

2009年,卫生部正式颁布《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在全国各地全面启动。

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普及率依然较低,各地工作开展情况极不均衡,严重制约了我国听力残疾儿童的及时发现和康复。

贯彻实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贯彻实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贯彻实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为认真贯彻实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确保我省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现制定如下分工方案。

一、加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保障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部署要求,以维护广大残疾人健康、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残疾预防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知识宣传教育和社会动员,形成政府、单位、个人各负其责,协调联动的防控工作体系。

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相关部门工作职责,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各级政府残工委牵头,省财政厅、省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二、着力防控疾病致残(一)加强出生缺陷干预。

将婚前医学检查纳入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实施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推进补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

孕前优生检查率达80%以上。

落实《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逐步实现怀孕妇女孕28周前在自愿情况下至少接受1次出生缺陷产前筛查,产前筛查率达60%以上。

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将新生儿疾病筛查纳入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建立新生儿及儿童致残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筛查、诊断、干预一体化工作机制。

新生儿及儿童残疾筛查率达85%以上,干预率达80%以上。

(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民政厅、省妇联、省残联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加强传染病地方病监测。

加强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确保0—6岁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均达90%以上。

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等重点地方病,到X年,全省95%以上的县(市、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全省95%的饮水型地方性氟(砷)中毒病区村达到控制标准;全省90%以上的大骨节病病区村达到消除标准。

(省卫生计生委负责)(三)加强群众健身活动。

开展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人群的体质监测工作,积极推广科学健身方法与运动处方,降低运动损伤致残风险,力争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及以上水平的人数比例超过80%。

听力保护计划书

听力保护计划书

听力保护计划书1. 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声污染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噪声对人体健康产生多种危害,尤其是对听力造成潜在的风险。

因此,为了保护公众的听力健康,制定一项听力保护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档旨在为听力保护计划提供一个详细的指导,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和取得可持续的成果。

2. 目标群体本听力保护计划的目标群体为所有处于噪音环境中的个人,包括但不限于:•工厂工人•城市交通从业人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建筑施工工人•噪音暴露时间较长的特殊职业从业人员3. 听力保护计划的组成该听力保护计划由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构成:3.1 噪声测量和评估首先,需要对不同工作环境和场所中的噪声进行测量和评估。

通过使用专业的噪声测量仪器和方法,确定噪声暴露的程度和频率。

这些数据将为制定具体的听力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3.2 法律法规和标准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清晰的噪声控制要求和监管机制。

确保相关工作场所和设备符合规定的噪声限制标准,并对不符合标准的进行处罚和整改。

3.3 教育和培训开展针对目标群体的听力保护意识教育和培训活动。

通过宣传、培训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于噪声对听力的危害性的认识,并传授听力保护的知识和技能。

3.4 环境管理改善工作环境和公共场所的噪声环境。

通过噪声控制工程措施,如隔声设施、噪声屏障等,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影响范围,并为目标群体创造一个安静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4. 实施计划以下是听力保护计划的实施计划:4.1 噪声测量和评估设立专门的噪声检测小组,负责对各个工作场所进行噪声测量和评估。

测量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个人,并定期进行监测和更新。

4.2 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噪声控制要求和标准,明确噪声限制值,并建立噪声监管机制。

对噪声污染行为进行处罚,同时提供噪声控制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4.3 教育和培训组织听力保护意识教育和培训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举办讲座、编制宣传资料和培训课程等。

耳聋康复指导

耳聋康复指导

耳聋康复指导先声医院2022年10月一、耳聋概述耳聋是指由于内耳、中耳、外耳的病变或功能障碍导致听力丧失或明显下降的疾病。

其主要症状包括听力丧失、听力下降、听力不清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耳聋,合理的康复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二、耳聋分级与康复方法根据听力丧失程度的不同,耳聋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

下面是对耳聋分级与康复方法的介绍:1. 轻度耳聋轻度耳聋是指听力在26至40分贝之间的损失。

针对轻度耳聋患者,可以采取以下康复方法:- 避免噪音干扰,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 提供清晰的语音和音频输入,可以使用助听器等辅助听力设备。

2. 中度耳聋中度耳聋是指听力在41至70分贝之间的损失。

以下是对中度耳聋的康复指导:- 加强听力训练,提高听力辨别力;- 合理选择助听器类型,进行定制适配;- 注意语音的表达和口形,以便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3. 重度和极重度耳聋重度和极重度耳聋是指听力在71分贝及以上的损失。

对于这类患者,一般采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来提高听力。

康复指导包括:- 术后定期复查,监测人工耳蜗的状态;- 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培养听力和口语交流的能力;- 合理利用辅助听力设备,如传导性助听器等。

三、听觉言语康复对于耳聋患者,听觉言语康复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是听觉言语康复的主要内容:1. 言语训练言语训练是帮助耳聋患者学会正确发音和提高听力理解的关键环节。

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逐渐提高患者的听觉感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2. 辅助听力设备的使用辅助听力设备对于耳聋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助听器、人工耳蜗等设备,提高听力功能。

3. 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耳聋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常常伴有情绪上的波动和心理压力。

因此,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非常重要。

家人的陪伴和理解也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

四、预防和日常注意事项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耳聋和保护听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预防和日常注意事项:- 避免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如果无法避免,应佩戴合适的耳塞或耳罩;- 注意保持耳朵清洁,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清理耳道;- 定期检查听力,早发现问题,及时干预。

教育部、民政部、劳动保障部等关于印发《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2007-2015年)》的通知

教育部、民政部、劳动保障部等关于印发《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2007-2015年)》的通知

教育部、民政部、劳动保障部等关于印发《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2007-201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公布日期】2007.12.22•【文号】残联发[2007]50号•【施行日期】2007.12.22•【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教育部、民政部、劳动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2007-2015年)》的通知(残联发[2007]5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厅(教委、教育局)、民政厅(局)、劳动保障厅(局)、卫生厅(局)、人口计生委、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监管局)、残联,黑龙江农垦总局残工委:我国是世界上听力障碍人数最多的国家,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全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

听力障碍严重损害人的听觉言语功能,影响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开展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有利于维护广大残疾人的切身利益,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发布了旨在推动全球"人人享有健康听力"的《北京宣言》,要求各国政府制订本国的耳聋预防和康复规划。

为了响应这一号召,进一步推进我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的深入开展,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听力卫生保健和康复的目标,我们组织制定了《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2007-2015年)》,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2007年-2015年)一、现状和问题我国是世界上听力障碍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

听力障碍严重损害人的听觉言语功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加重经济社会负担。

听力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策略

听力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策略

听力障碍的预防和康复策略
沈励;刘民
【期刊名称】《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1].听力障碍在给国家、社会、个人带来负担的所有慢性病中居第三位.特别是听力障碍儿童带来的负担更加沉重。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较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语言残疾约1770万人有所增加[2]。

听力残疾的致残原因很复杂。

【总页数】3页(P35-37)
【作者】沈励;刘民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育部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育部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4.5
【相关文献】
1.大力发展老年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事业--写在第十四次全国“爱耳日”活动之际[J], 胡向阳
2.中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事业发展回顾 [J], 冯定香;张峰
3.世界卫生组织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合作中心在京成立 [J],
4.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会议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年会(通知) [J],
5.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出台 [J], 龙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医院耳鼻喉科工作计划:听力与呼吸道健康保护的策略

2024年医院耳鼻喉科工作计划:听力与呼吸道健康保护的策略

一、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听力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作为医院耳鼻喉科,我们肩负着为患者提供专业、高效的诊疗服务的重任。

本文将重点讨论2024年医院耳鼻喉科的工作计划,主要围绕听力与呼吸道健康的保护策略展开。

二、听力保护策略预防为主:加强公众对听力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噪音危害的认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噪音暴露。

诊疗技术提升:引进先进的听力检测和诊断设备,提高听力障碍的早期发现率。

加强听力康复训练,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科研支持:开展听力障碍的病因学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探索新的诊疗方法和技术。

三、呼吸道健康保护策略疾病预防:通过健康教育普及呼吸道疾病知识,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为公众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

诊疗服务优化:完善呼吸道疾病的诊疗流程,提高疾病的确诊速度。

推广呼吸道疾病的早期筛查技术,降低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

医疗团队建设: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呼吸道疾病的诊疗水平。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方案。

四、工作计划实施与监控资源整合:合理配置耳鼻喉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与协作,形成高效的工作机制。

质量监控: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对耳鼻喉科的工作进行评估和反馈。

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持续提高医疗质量。

绩效评价: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激励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将工作计划的实施情况与个人绩效挂钩,确保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上述工作计划的实施,我们期望在2024年实现以下目标:提高听力与呼吸道疾病的早期发现率,降低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优化诊疗服务流程,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耳鼻喉科的整体实力;加强科研工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国内外听力与呼吸道健康保护的最新动态,不断完善和调整工作计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
复规划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2007年-2015年)
一、现状和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听力障碍人数最多的国家,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

听力障碍严重损害人的听觉言语功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加重经济社会负担。

我国高度重视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有关部门出台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完善了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的工作体系、服务网络;采取措施,实施免疫规划,规范耳毒性药物的使用,有效控制了可避免性听力障碍的发生;积极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大力开展聋儿康复训练,显着改善了听力障碍的早期干预及康复服务状况;设立全国爱耳日,宣传普及听力障碍预防及康复知识,明显增强了公众的爱耳护耳意识;2007年,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发起召开“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大会”,推动了听力障碍预防和康复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由于听力障碍人数众多,造成听力障碍的因素复杂,我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仍面临严峻形势。

具体表现为:遗传性聋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滥用耳毒性药物现象仍然存在,环境噪声致聋呈逐年上升趋势;新生儿听力筛查尚未大规模普及;儿童及成人的助听器配戴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城乡发展不平衡,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服务网络尚不完善,专业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性聋数量迅速增加,给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为保障广大听力障碍者的健康权益,推进我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与康复相结合;以社区为基础、以儿童为重点,纳入大局,整合资源,全面加强听力卫生保健与听力康复服务能力建设,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听力卫生保健和康复”的目标。

三、规划目标
到2015年
(一)初级听力卫生保健服务(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覆盖率达
80%;
(二)听力语言康复服务覆盖率(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达80%;
(三)药物、感染、噪声性聋发生比例以2006年为基数降低10%;
(四)已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在2005年基础上提高30%;
(五)新生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配戴(含人工耳蜗植入)率达90%;
(六)听力障碍人群中听力保健与康复知识的知晓率达60%。

四、主要措施
(一)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纳入大局
1、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

将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布局,协调实施;
2、充分发挥教育、民政、劳动、卫生、人口计生、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管、残联等各部门的作用,建立议事协调制度,定期召开专项会议,督导和检查规划的实施与落实;
3、加大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投入,积极开展对贫困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康复救助;
4、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健全服务网络
1、卫生和残联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开展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听力保健业务培训,80%以上的县开展初级听力卫生保健;
2、开展妇幼保健机构新生儿听力筛查专业人员的培养,并为其开展工作提供条件;
3、加强基层医院耳鼻喉科(室)和聋儿康复机构听力门诊部建设,对听力障碍和耳病患者进行及时的检查、诊断、治疗;
4、支持各级听力语言康复机构建设,以聋儿康复为重点,逐步将业务范围扩展至全年龄段;
5、支持高等学校开展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相关学科的建设及人才培养,利用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人员培训;
6、支持开展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科学研究,推动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综合推进,全面做好预防工作
1、提倡优生优育和孕前检查,做好孕产期保健,减少围产期致聋因素,降低遗传性耳聋和先天性耳聋的发病率;
2、提高城市和农村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新生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宫内窘迫、出生窒息等,预防产科因素导致耳聋;
3、实施免疫规划,提高儿童免疫疫苗接种率,减少感染性听力障碍的发生;
4、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强化药品临床合理使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预防和减少药物导致耳聋的发生;
5、重视高危职业人群听力保护,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治理噪声污染,减少噪声性耳聋的发生;
6、重视中耳疾病的治疗,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各种与听力障碍相关的疾病;
7、加强学校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意外伤害造成的耳聋。

(四)推进康复工作,建立配套机制
1、实施国家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重点做好听力障碍儿童的康复服务;
2、统一规划、推广建立听力筛查-耳聋诊断-助听器验配-听力语言康复各环节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对新生听力障碍儿童及时进行助听器验配(人工耳蜗植入),及时转介到听力语言康复机构进行听觉言语功能训练;
3、加强听力障碍儿童家长培训,大力开展家庭和社区康复训练,巩固、提高机构康复成果;
4、加强助听产品的质量监督,逐步规范助听器验配服务,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助听产品服务模式。

(五) 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意识
1、大力开展“爱耳日”等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听力保健知识,提高公众对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知识的知晓率;
2、医疗、保健、康复等机构在相应科室设立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宣传咨询台,为本辖区居民提供听力保健服务;
3、各级健康教育专门机构将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纳入健康教育的内容之一。

五、考核与评估
2008年底之前,各地要制定并颁布本省工作规划。

各地每年要通过自查、抽查等形式,对本地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

会同有关部门将于2010年对各地执行规划情况进行中期考核评估,2015年进行终期考核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