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两个总特征),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又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发展的原因,是事物内部矛盾(内因)和外部矛盾(外因) 共同作用的结果。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2、联系概念/联系的观点(1)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每一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它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
(方法论要求)它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反之是诡辩论)。
(4)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含义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2)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3)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要求(指导意义):部分离不开整体要求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整体离不开部分要求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两大特征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两大特征是什么?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
首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普遍性具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的一个成分或环节。
普遍性的这三层含义从不同的角度从微观到宏观体现。
条件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条件对事物发展或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其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其三,改变或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其次,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是运动,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其中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事物之所以能战胜旧事物,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唯物辩证法的事项能让人更清楚的认识“世界是怎样存在的”,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否则就成为了形而上学。
人教版高中政治高考总复习知识讲解唯物辩证法专题(一)——联系、发展观
高考总复习:唯物辩证法专题(一)——联系、发展观一、考纲解读(一)考点提示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
4.发展的概念;5.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6.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二)复习建议考查重点: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关注热点:1.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2.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如何看待我国各项改革步入深水期二、知识清单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参考答案:① 制约 ②意志 ③条件 ④主导地位 ⑤决定 ⑥最优目标 ⑦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⑧有序性 ⑨综合 概念: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①____和相互作用 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②____为转移 多样性: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③____为转移特点 世界是 普遍 联系的 相互区别:整体居于④____,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 于整体 相互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影响整体,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⑤____作用;整体的功能 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坚持整体 与部分的 统一 树立全局观念,实现 整体的⑥______; 重视部分的作用 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⑦____系统优化方法的内容: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⑧____;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用⑨____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掌握系 统优化 的方法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参考答案:①人的认识 ②新事物 ③旧事物 ④生命力⑤性质 ⑥必要准备 ⑦量的积累 ⑧质变三、考点聚焦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
马原考点清单之辩证法
辩证法——联系、发展两大总特征:联系:1、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2、原理: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辩证联系是以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
3、联系的特征:①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②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③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④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4、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发展:1、发展的实质: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新事物: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3、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因:①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够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②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
这两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4、过程: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5、方法论: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1、内容与形式①内容和形式: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②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③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第八课_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ABC
辨析题:
背景材料:近年来,一些网站利用互联网对学生提供 “风水指导”,如“成为班上人气宠儿的最佳风水方 位”、“减少上课被老师点名次数的最佳风水方位” 等,在一些中小学生中十分流行,一些学生对这些网
站的建议是言听计从。
辨题:借助现代科技手段的“风水预测”是新事物。
(1)唯物辩证法上所讲的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的,具有强大 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3分) (2)判定一个事物究竟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 或旧,不是时问出现的先后,也不是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 在于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3分) (3)“现代迷信”严重侵害了青少年身心健康,阻碍社会的发展 与进步。无论形式如何变换,“迷信活动”的本质都不会改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封建迷信最终会消失。(4分) 因此,题目中的观点是错误的。(1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毛泽东和蒋介石以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 迎来1949年—— 1949年元旦前两天,毛泽东发表新年献 词,充满自信地宣告:‚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 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 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 两天后,蒋介石在元旦文告中无奈地承认: ‚个人领导无方,措施失当,有负国民付托之 重……” 1949年的第21天,蒋介石宣告‚下 野‛。 北京:胜利者已经开始谋划建设新中国的蓝图 台北:失败者却只能接受历史的无情惩罚
分析以下事物的变化是不是发展: A、“三个代表”思想的确立; B、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
C、计算机自问世至今,每几个月就有新产品出现, 每一两年产品就会更新换代一次。 D、农业生产中培育出优良的品种。 E、在一些国家恐怖势力猖獗; F、在我国,一部分群众被李洪志及其法轮功 的歪理邪说所蒙骗。 G、环境破坏,鸟类减少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C.认识需要不断深化发展
D.社会意识就是对自然界的正确反映
课堂练习
2. 科学家不断培育良种的一个重要原 因,是因为某些品种在种植几年后,其品 性会逐渐退化,由此导致产量降低,抗病 虫害的能力下降。这表明发展是( ) A.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 B.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C.事物运动、变化的结果
想一想Biblioteka 东方朔的论辩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忆一忆:
联系
构 成
物质
承担者 固有属性 存在方式
运动
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
静止
变化发展
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引起 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自然界 是发展 的
人类生产工具发展历史:
石 器 (原始) 青铜器 (奴隶) 铁 器 (封建)
(3)题中的观点看到了变化和发展的联系,但没有看 到两者的区别
课堂练习
1. 2005年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 划》,把湿地保护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人们在 严峻的事实面前,逐渐从长期对自然的索取、破坏 而遭受的惩罚中觉醒,从破坏自然到保护自然的新 理念正在形成。这说明( )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方法论:
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自然界是发展的 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发展的含义
正确理解发展 的实质
(事物的前进和上 升,新事物的产生 和旧事物的灭亡)
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 标准
(三个是否 克服三种错误标准)
7.有人认为,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有 发展,变就是发展。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2分) a 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 b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2分) a 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 b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
这一观点表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之中,但这种运动同时也含有静止的因素。
要深刻理解唯物辩证法的特征,我们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说明:1、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永恒和不动。
因此,我们必须以运动和变化为起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但是,唯物辩证法也指出,事物的运动和变化不是无限的,它也有着一定的规律和规定性,包括物质的有限性、相对稳定性、周期性等等。
这些规律和规定性,正是运动中的静止因素。
因此,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只有把运动和静止相统一,才能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唯物辩证法还强调了“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两个重要方面。
前者指出,事物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密不可分、互相依存的。
这一观点反映了世界的整体性和联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后者则指出,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和进化之中。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事物内在规律的反映,是事物在运动和变化中不断推进的过程。
如果没有发展,世界将会停滞不前,缺乏生机和活力,也就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综上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可以归纳为“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这一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的最基本和最根本的原则,也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工具。
同时,唯物辩证法还强调了“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世界、把握规律、推进发展具有着重大的价值。
考研辩证法考点概括之两大特征
考研辩证法考点概括之两大特征辩证法考点概括两大特征三大规律四对范畴“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
“三大规律”是辩证法的理论主干。
“四对范畴”是对辩证法规律的补充环节。
两大特征一、普遍联系的原理1.联系的观点①定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②定义: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普遍联系的原理(1)联系是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性。
①内部联系:每一具体事物都是由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
②外部联系:每一事物都与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③整体联系: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中的一环。
(2)方法论意义:普遍联系的原理是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观点“协调发展”的哲学基础。
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地处理和协调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的关系,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正是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具体体现。
二、系统的整体性原理1.系统的涵义①系统是由普遍联系而形成的事物的存在状态。
②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性质(1)整体性。
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特性和功能。
①系统的整体性和功能只能存在于各个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之中,而不是各孤立要素的简单相加。
②要素的性质、功能要所处的系统整体的制约,离开整体,其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2)结构性。
系统的性质不仅取决于其构成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结合方式即结构。
系统结构对于系统的功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层次性。
系统的结构具有依次隶属关系,不同层次的地位作用不同。
(4)开放性。
系统与周围环境处于相互作用之中。
三.发展观点与过程论原理1.发展观①定位: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②机制: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公共基础知识 辩证法
辩证法一、两大观点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1.联系的概念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事物与事物之间,即外部联系;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即内部联系。
2.联系的特征3.联系观点的方法论意义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
它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1.发展的概念发展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
2.发展的特征(1)永恒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
(2)过程性: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3.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4.发展与变化的关系发展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不一定是上升的前进的,所以发展一定是变化,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发展和变化是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5.发展观点的方法论意义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一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二、三大规律(一)规律(二)对立统一规律一-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2.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4.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三)质量互变的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四)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1.肯定、否定的概念肯定: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
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
1.辩证性
辩证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特征,它是指唯物辩证法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来实现的。
辩证性的核心是对立统一法则。
(1)矛盾性:矛盾是事物内部存在的对立的两个侧面或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事物发展的根源和动力。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着发展变化的。
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2)统一性:矛盾的两个侧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统一不仅是对立双方之间相互关联的关系,还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统一在辩证关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随着矛盾的发展而不断变动。
2.唯物性
唯物性是指唯物辩证法的立场和观点是唯物主义的,它强调物质的首先和主导地位。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源泉,意识是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
唯物性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1)物质决定意识:唯物辩证法认为意识是物质运动的产物,是人类感官对外界物质的反映和抽象。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能脱离物质独立存在。
(2)物质的永恒性和无限性: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永恒的,物质
的运动和转化是无限的。
这表明事物的发展没有终点,永远在不断变化和
发展中。
物质的无限性也反映了唯物辩证法对于事物发展发展的积极态度。
辩证法
辩证法一、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1.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普遍性有三层含义: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的。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2.发展的永恒性与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
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坚持事物发展是过程的思想,就要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把一切事物如实地看作是变化、发展的过程,既要了解它们的过去、观察它们的现在,又要预见它们的未来。
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实质与核心);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矛盾分析法)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与趋势。
有两方面的含义:①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与趋势。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①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②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因为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和条件。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种把握对立。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指矛盾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2)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是:①矛盾的一方可以利用另一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②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二章单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单项选择绪论。
第一章1.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A.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B.质变和量变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D.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2. 以下与规律性是同等层次的范畴是()A.偶然性B.现象C.形式D.必然性3.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对()的回答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原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B.发展C.矛盾D.客观实在性5.马克思的新发现是指()A.资本在生产剩余价值中的作用不同区分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B.劳动在生产商品中作用不同的区分出了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C.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D.资本周转中的作用不同区分出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6、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是()A、哲学B、宗教C、真理D、实践7、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广延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可知性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9、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D、世界观10、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11、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是()A、矛盾B、认识C、实践D、真理12、偶然性对于事物发展过程()A、不起任何作用B、起决定作用C、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D、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13、时间的特点是()A、一维性B、二维性C、三维性D、多维性14、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唯物论和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15、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十月革命的胜利C、共产党的建立D、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的发现1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17、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科学性B、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C、阶级性D、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18、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19、把金木水火土看成万物本原的观点是()A.辩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20、“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原理今天咱们来唠唠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这可挺有意思的呢。
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联系,一个是发展。
咱先说说这个联系吧。
你看啊,这世界就像一张超级大的网,咱们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是这网上的一个小节点。
就拿你来说吧,你和周围的一切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你早上起来吃的面包,那得是农民伯伯种了麦子,工人叔叔加工制作出来的吧。
你穿的衣服,从种棉花的到织布的,再到做成衣服的,这一路下来,多少人参与其中啊。
这还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联系呢。
还有那些看不见的联系呢。
你心情好的时候,可能你周围的人也会被你的情绪感染,觉得你像个小太阳似的。
你要是不开心了,说不定你的宠物狗都能感觉到,在你脚边蹭来蹭去的。
这就是一种情感上的联系呀。
而且呀,咱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和社会的各种制度、文化也都有联系。
比如说社会的教育制度,影响着你能学到多少知识,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这联系无处不在,就像空气一样,虽然有时候你感觉不到它,但是它确确实实就在那儿。
再说说发展。
这发展可太神奇了。
你看咱们小时候玩的那些东西,和现在孩子玩的能一样吗?那时候可能弹弹珠就很开心了,现在的孩子有各种各样高科技的玩具。
这就是发展啊。
人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从一个啥都不懂的小娃娃,慢慢变成一个有知识、有技能的大人。
咱们的社会更是这样,从以前的马车时代,到现在汽车、飞机满世界跑;从只能写信交流,到现在一个视频电话就能看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朋友。
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爬山一样,有陡坡,有弯路。
有时候可能还会摔一跤,但是爬起来继续走,就又能看到更美的风景了。
就像科技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像环境污染啦,资源消耗啦。
但是咱们不能因为有这些问题就不要发展了呀,而是要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让发展变得更健康、更可持续。
这联系和发展还相互影响呢。
因为有联系,所以事物之间相互作用,才会有发展。
就像各个国家之间,因为有贸易联系、文化联系,所以相互学习、相互竞争,推动着整个世界不断向前发展。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知识归纳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知识归纳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的。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部分或环节,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不仅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就是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承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肯定人的实践活动的有目的性之间并不矛盾,人的实践活动虽然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但毕竟要建立在承认联系、尊重客观联系的基础之上。
同时,人们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在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规律的客观性也决定了人们实践活动具有客观性的一面。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所谓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形式、地位和作用多种多样,各有自身的特点。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所以事物的联系自然也多种多样。
归根到底,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矛盾的特殊性。
不同的联系所处的地位不同,对于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事物的联系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联系的多样性与事物所处的条件的多样性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把握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必须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全面具体地分析各种条件的性质和作用,是我们正确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总特征如下:
1、唯物辩证法坚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认为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世界和历史,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反对以片面或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唯物辩证法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唯物辩证法指出: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个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另一个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3、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三大基本规律,以及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五对基本范畴。
4、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客观事物发展的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趋势。
5、辩证法的各对基本范畴则从不同方面揭示和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
总体上看,唯物辩证法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这一基本特征的揭示和反映。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唯一科学的发展观)一、两大总特征1. 联系的观点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主要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等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1)在实际工作中确立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的理念,充分考虑到事物之间联系的特点,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或关系。
2)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只有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不断扩大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劳务等方面的合作,才能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2. 发展的观点发展含义: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实质: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因:1)新事物在刚出现时往往是不完美的,有这样那样的缺陷,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2)旧事物为了维护其利益必然要对新事物进行打击、报复、压制或破坏。
过程含义:事物都要经历一个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
有限性&无限性二、三大基本规律含义:辩证矛盾;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1)含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2)关系:对立统一(1)含义有明确区别:斗争性的存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的存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互为前提和基础3)两者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相互联结,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同一性:(1)使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依赖而存在,缺一不可;(2)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3)规定了矛盾双方转化的基本趋势,即向对立面转化。
斗争性:(1)量变阶段: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矛盾双方力量的不平衡性;(2)质变阶段:起决定性作用,促使旧事物向着新事物转化。
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的方法论坚持矛盾双方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反对片面性和绝对化,才能获得正确认识,做好各项工作。
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必)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学业水平测试内容和要求】1、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2、联系的含义(A)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3、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指导意义(B)(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②指导意义(即方法论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①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指导意义(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②指导意义(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B)(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整体。
(3)指导意义(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测冲刺一轮小复习之-----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8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第一部分:原理内容及其典型例题分析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内容】: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并非任何事物都存在联系,具体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相对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否认联系的孤立的观点。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无论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联系客观性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观点。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原理内容】:区别: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方法【原理内容】: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的;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查,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典型例题分析:(2011·天津)材料二 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9.87%。
“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
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11分)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统筹考虑产业结构、环境等诸多要素;③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④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不断优化组合影响经济发展的各要素,以实现系统的更大功能。
典型例题分析:(2011·安徽)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二:品牌是国家形象的名片:在现实生活中,提到奔驰轿车,人们会想到德国制造业的高品质;提到海尔电器,人们就会联想到中国商品的高性价比——知名品牌不仅能使企业盈利,而且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
这表明企业知名品牌在提升国家形象中具有独特作用。
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识说明打造企业知名品牌对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
①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有相互联系。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企业知名品牌是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企业知名品牌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
6、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表现在: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7、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8、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关系【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9、量变和质变关系: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原理内容】: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的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③事物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由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①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要坚持适度原则。
典型例题分析:(2010高考·广东卷37)材料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
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
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6分)①发展具有普遍性。
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
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⑤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
典型例题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国家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然而,在创业中出现“100人创业,95人死掉或受伤,只有少数人可以摇摇晃晃地走过去”却是大学生创业的真实写照。
正是由于成功率不高,大学生创业广受争议。
对大学生而言,自主创业的进取精神令人钦佩,即使失败,这段经历也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大学生在创业时,要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要做好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准备。
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忽略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或者一味地抛弃过去人们创业中的经验,盲目求新、求异,或者一味地信赖人们过去的经验走不出传统的圈子,因而出现创业不创新,创业难成功的局面。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问题: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大学生创业为什么容易遭遇失败和挫折?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大学生虽有较丰富的理论知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满腔的热情,然而存在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估计不足等弱点和缺陷,这也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
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义认识不足,支持不够,也是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一些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忽视量的积累,导致创业失败。
第二部分:创新演练1.2010年4月14日,冰岛上的一座火山喷发,随风飘散的火山烟尘覆盖了欧洲部分地区的上空,造成欧洲的空中交通大面积瘫痪。
这表明( )A.事物之间存在着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 B.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C.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D.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制约的2.冰岛火山喷发,首先给冰岛当地居民造成了诸多影响,进而影响到世界各个角落。
这表明( )A.联系有主次之分B.联系有主客观之分 C.联系具有客观性D.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3.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息息相关。
如果没有生物多样性,人类难以感受到树林的绿意,还可能失去空气、食物和水。
如果没有多姿多彩的其他生命形式,不仅生活会变得索然无味,而且人类可能也无法继续生存。
这是因为( ) A.联系是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 B.联系具有普遍性C.联系具有多样性D.联系具有客观性4.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2月27日,距海地千里之遥的智利发生8.8级特大地震。
有人从汶川大地震、海地大地震、智利大地震的发生日期中发现了一个“恐怖矩阵”:将“512”、“112”、“227”这三个数字排列,无论横读竖读都一样。
据此互联网上有人预测,这是世界大灾难的征兆。
这些人的预测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②矛盾具有普遍性③整体统率着部分④规律具有客观性A.①② B.①④ C.①③D.②④5.金秋时节某地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
农民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
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 ①人们可以利用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为自己服务②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偏居地球一隅的冰岛上的一座火山2010年4月14日喷发,随风飘散的火山烟尘连日来逐渐覆盖了欧洲部分地区的上空,造成欧洲的空中交通大面积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