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专题:传送带问题
专题05 连接体问题、板块模型和传送带问题-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综合能(002)

专题05 连接体问题、板块模型、传送带问题【窗口导航】高频考法1 连接体问题 ........................................................................................................................................... 1 角度1:叠放连接体问题 ....................................................................................................................................... 2 角度2:轻绳连接体问题 ....................................................................................................................................... 3 角度3:轻弹簧连接体问题 ................................................................................................................................... 3 高频考法2 板块模型 ............................................................................................................................................... 4 高频考法3 传送带问题 ........................................................................................................................................... 7 角度1:水平传送带模型 ....................................................................................................................................... 8 角度2:倾斜传送带模型 . (11)高频考法1连接体问题1.常见连接体三种情况中弹簧弹力、绳的张力相同(接触面光滑,或A 、B 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常用隔离法常会出现临界条件2. 连接体的运动特点(1)叠放连接体——常出现临界条件,加速度可能不相等、速度可能不相等。
高考理综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传送带问题

传送带问题一.命题趋向与考点传送带问题是以真实物理现象为依据的问题,它既能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又能联系科学、生产和生活实际,因而,这种类型问题具有生命力,当然也就是高考命题专家所关注的问题. 二.知识概要与方法传送带分类: 水平、倾斜两种; 按转向分: 顺时针、逆时针转两种。
(1)受力和运动分析:受力分析中的摩擦力突变(大小、方向)——发生在v 物与v 带相同的时刻;运动分析中的速度变化——相对运动方向和对地速度变化。
分析关键是:一是 v 物、 v 带的大小与方向;二是mgsinθ与 f 的大小与方向。
(2)传送带问题中的功能分析 ①功能关系:W F =△E K +△E P +Q ②对W F 、Q 的正确理解(a )传送带做的功:W F =F ·S 带 功率P =F · v 带 (F 由传送带受力平衡求得) (b )产生的内能:Q =f · S 相对(c )如物体无初速,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则在整个加速过程中物体获得的动能E k 和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有如下关系:221带mv Q E k == (一)水平放置运行的传送带 处理水平放置的传送带问题,首先是要对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清物体所受摩擦力是阻力还是动力;其二是对物体进行运动状态分析,即对静态→动态→终态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其全过程作出合理分析、推论。
例1. 如图所示,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 匀速运动, 传送带把A 处的工件运送到B 处, A ,B 相距L=10m 。
从A 处把工件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 ,能传送到B 处,要用最短的时间把工件从A 处传送到B 处,求传送带的运行速度至少多大? 解: 由题意可知 t >L/v,所以工件在6s 内先匀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 故有S 1=1/2 vt 1 ①S 2=vt 2 ②且t 1+t 2=t ③ S 1+S 2=L ④联立求解得: t 1=2s ;v=a t 1, a =1m/s 2 ⑤若要工件最短时间传送到B 处,工件加速度仍为a ,设传送带速度为v ' ,工件先加速后匀速, 同上 L =½ v ' t 1+ v ' t 2 ⑥ 又av t '=1 ⑦ t 2=t -t 1 ⑧联立求解⑥─⑧得)av t (v a v L '-'+'=22 ⑨s a S t 421622=⨯==将⑨式化简得a v v L t 2'+'= ⑩ 从⑩式看出常量=='⨯'aLa v v L 22时即aL v av v L 22=''=',其t 有最小值. 因而s /m .aL v v 47410122=⨯⨯=='=通过解答可知工件一直加速到B所用时间最短. (二)倾斜放置运行的传送带这种传送带是指两皮带轮等大,轴心共面但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不等高),传送带将物体在斜面上传送的装置.处理这类问题,同样是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再判断摩擦力的方向是关键,正确理解题意和挖掘题中隐含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例5、如图示,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370,并以v=10m/s 运行,在传送带的A 端轻轻放一个小物体,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AB 长16米,求:以下两种情况下物体从A 到B 所用的时间. (1)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转动 (2)传送带逆时针方向转动 解: (1)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受力如图示:mg sinθ-μmg cosθ= m aa = gsinθ-μgcosθ= 2m/s 2S=1/2a t 2(2)传送带逆时针方向转动物体受力如图: 开始摩擦力方向向下,向下匀加速运动a =g sin370 +μ g cos370 = 10m/s 2t 1=v/a =1sS 1=1/2 ×a t 2=5m S 2=11m 1秒后,速度达到10m/s ,摩擦力方向变为向上 物体以初速度v=10m/s 向下作匀加速运动 a 2=g sin370 - μg cos370 = 2 m/s 2 S 2= vt 2+1/2×a 2 t 2211=10 t 2+1/2×2×t 22t 2=1s ∴t=t 1+t 2=2s (三)平斜交接放置运行的传送带这类题一般可分为两种:一是传送带上仅有一个物体运动;二是传送带上有多个物体运动。
高考物理——传送带问题专题归类(含答案解析)完整版.doc

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传送带是运送货物的一种省力工具,在装卸运输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收集、整理了传送带相关问题,并从两个视角进行分类剖析:一是从传送带问题的考查目标(即:力与运动情况的分析、能量转化情况的分析)来剖析;二是从传送带的形式来剖析.(一)传送带分类:(常见的几种传送带模型)1.按放置方向分水平、倾斜和组合三种;2.按转向分顺时针、逆时针转两种;3.按运动状态分匀速、变速两种。
(二)传送带特点:传送带的运动不受滑块的影响,因为滑块的加入,带动传送带的电机要多输出的能量等于滑块机械能的增加量与摩擦生热的和。
(三)受力分析:传送带模型中要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发生在v物与v带相同的时刻),对于倾斜传送带模型要分析mgsinθ与f的大小与方向。
突变有下面三种:1.滑动摩擦力消失;2.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改变方向;(四)运动分析:1.注意参考系的选择,传送带模型中选择地面为参考系;2.判断共速以后是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作匀速运动呢?还是继续加速运动?3.判断传送带长度——临界之前是否滑出?(五)传送带问题中的功能分析1.功能关系:W F=△E K+△E P+Q。
传送带的能量流向系统产生的内能、被传送的物体的动能变化,被传送物体势能的增加。
因此,电动机由于传送工件多消耗的电能就包括了工件增加的动能和势能以及摩擦产生的热量。
2.对W F 、Q 的正确理解(a )传送带做的功:W F =F·S 带 功率P=F× v 带 (F 由传送带受力平衡求得) (b )产生的内能:Q=f·S 相对(c )如物体无初速,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则在整个加速过程中物体获得的动能E K ,因为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有如下关系:E K =Q=2mv 21传 。
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总功等于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值。
而且这个总功在求法上比一般的相互作用力的总功更有特点,一般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功为W =f 相s 相对,而在传送带中一对滑动摩擦力的功W =f 相s ,其中s 为被传送物体的实际路程,因为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情形是力的大小相等,位移不等(恰好相差一倍),并且一个是正功一个是负功,其代数和是负值,这表明机械能向内能转化,转化的量即是两功差值的绝对值。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全面)课件

物体沿下坡的传送带下滑
当物体沿下坡的传送带下滑时,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使物体加速下滑,摩擦力阻 碍物体下滑。
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摩擦力消失,物体将做 匀速运动。
物体下滑过程中,若支持力不做功,则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若支持力做负功,则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
垂直传送带问题
物品在垂直传送带上滑动,需要考 虑物品的初速度、末速度、加速度 以及重力。
传送带问题的解题步骤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
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所受的力 ,包括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和可能存在的其他外力。
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
根据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 状态,如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等。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加速 度的乘积,即$F_{合} = ma$。由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 变,因此加速度不变,物体将做匀加速运动。
水平传送带上物体减速
当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减速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与传送带的速度方向相反 ,即为滑动摩擦力。由于滑动摩擦力不变,物体的加速度不变,物体将做匀减速 运动。
应用物理公式解题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受的 力,应用物理公式求解问题, 如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 等。
验证答案的合理性
最后需要验证所得答案的合理 性,确保答案符合实际情况和
物理规律。
水平传送带问题
02
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加速
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加速时,由于受到传送带的摩擦力作用 ,物体的速度会逐渐增加。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传送 带的速度方向相同,即为滑动摩擦力。
原理
传送带通过与物品之间的摩擦力来传 输物品,这种摩擦力可以是由带子的 拉力产生的静摩擦力,也可以是由带 子与物品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专题3(考向三 传送带专题3)(学生版)

厚积薄发,高考必胜 2023年2月15日星期三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专题(考向三 传送带专题3)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12 3 4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 1运行。
初速度大小为v 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 处滑上传送带。
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 —t 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v 2>v 1,则( )A .2t 时刻,小物块离A 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 .3t 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 .0~2t 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D .0~2t 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2.下图是行李安检机示意图。
行李箱由静止放上匀速运行的传送带,后沿着斜面滑到地面上,不计行李箱在MN 转折处的机械能损失和斜面的摩擦力。
关于行李箱在传送带和斜面的速度v 或加速度a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下列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多选题 3.如图甲所示,倾角为37、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1v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一小煤块以初速度012m/s v =从传送带的底部冲上传送带,规定沿传送带斜向上为煤块运动的正方向,该煤块运动的位移x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图线在前1.0s 内和在01.0s ~t 内为两段不同的二次函数,0t 时刻图线所对应的切线正好水平,重力加速度g 取210m/s ,sin 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传送带转动速率1v 为8m/sB .图乙中0t 的数值为2.0C .00~t 内煤块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为6mD .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4.某快递公司用倾斜传送带运送包裹,如图所示。
包裹被轻放在传送带的底端,在经过短暂的加速过程后,与传送带达到共速,最终被运送到传送带的顶端。
2025高考物理总复习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问题

考点二 倾斜传送带问题
例3 (2024·江苏淮安市马坝高级中学检测)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地面 的夹角θ=37°,从A到B的长度为L=10.25 m,传送带以v0=10 m/s的速率 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无初速度放一个质量为m=0.5 kg的黑色煤 块(可视为质点),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煤块在传送带 上经过会留下黑色痕迹。已知sin 37°=0.6, cos 37°=0.8,g取10 m/s2,求: (1)当煤块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接下来它们能 否相对静止; 答案 不能
考点二 倾斜传送带问题
由于mgsin 37°>μmgcos 37°,所以煤块与传 送带速度相同后,它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能相对静止。
考点二 倾斜传送带问题
(2)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
答案 1.5 s
考点二 倾斜传送带问题
煤块刚放上时,受到沿传送带向下的摩擦力,其加速度大小为 a1=g(sin θ+μcos θ)=10 m/s2, 煤块加速运动至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时需要的时间 t1=va01=1 s, 发生的位移 x1=12a1t12=5 m 煤块速度达到v0后,加速度大小改变,继续沿传送 带向下加速运动,则有a2=g(sin θ-μcos θ)=2 m/s2, x2=L-x1=5.25 m,
v0>v时,一直减速
v0>v时,先减速再匀速
考点一 水平传送带问题
情景
总结提升
滑块的运动情况
传送带不足够长(滑块
最终未与传送带相对
传送带足够长
静止)
滑块先减速到速度为0,后被
传送带传回左端
滑块一直减速到右端 若v0≤v,则返回到左端时速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传送带模型(含解析)

二轮复习专题:传送带模型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水平传送带静止时,一个小物块A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传送带左端冲上传送带,然后从传送带右端以一个较小的速度v滑出传送带;若传送带在皮带轮带动下运动时,A物块仍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冲上传送带,且传送带的速度小于A的初速度,则()A.若皮带轮顺时针方向转动,A物块离开传送带的速度可能小于vB.若皮带轮顺时针方向转动,A物块离开传送带右端的速度一定大于vC.若皮带轮逆时针方向转动,A物块不可能到达传送带的右端D.若皮带轮逆时针转动,A物块仍以速度v离开传送带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保持v=1m/s的速度运动。
现将一质量为0.5kg的小物体从传送带左端轻轻放上,则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所经历的时间为(设物体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传送带两端距离为2.5m,g取10m/s2)()A.5s B.(6-1)sC.2.5s D.3s3.如图,与水平面夹角θ=37°的传送带正以10 m/s的速度顺时针运行。
在传送带的A 端轻轻地放一小物体,若已知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传送带A端到B端的距离为16 m,取sin 37°=0.6,g=10 m/s2,则小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所需的时间是()A.2.0s B.2.1s C.4.0s D.4.1s4.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转动,传送带转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传送带转动后()A.M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发生改变B.M仍匀速下滑C.受到的摩擦力变小D.M将先减速下滑,后又加速上滑5.如图为表面粗糙的倾斜皮带传输装置,皮带的传动速率保持不变。
物体被无初速度地放在皮带的底端A上,开始时物体在皮带上滑动,当它到达位置B后就不再相对皮带滑动,而是随皮带一起匀速运动,直至传送到顶端C,在传送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A.在AB段为沿皮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B.在AB段为沿皮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C.在BC段摩擦力为0D.在BC段受向下静摩擦力二、多选题6.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如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恒定的速率v=2m/s运行,一质量为m=5kg的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g=10m/s2)则()处,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A、B间的距离L=4m,A.行李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B.行李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2sC.行李在传送带上滑行留下痕迹的长度为1mD.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使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可为2s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点相距x=4 m,以v0=2 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在A点处,已知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g取10 m/s2.由于小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A.所用的时间是2s B.所用的时间是2.25 sC.划痕长度是4 m D.划痕长度是0.5 m8.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37°,AB的长度为16m,传送带以10m/s 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点无初速度地放上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sin37°=0.6,cos37°=0.8,g=10m/s2),则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直做匀加速运动B.先匀加速运动再匀速运动C.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2sD.物块到达B点时速率为12m/s9.如图甲所示,倾斜的传送带正以恒定速率v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的倾角为37°。
专题05 传送带模型(原卷版)

2023年高三物理二轮常见模型与方法强化专训专练专题05 传送带模型一、高考真题1.(2020年海南卷)如图,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PQ 竖直放置,底端与一水平传送带相切,一质量a 1kg m =的小物块a 从圆弧轨道最高点P 由静止释放,到最低点Q 时与另一质量b 3kg m =小物块b 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
已知圆弧轨道半径0.8m R =,传送带的长度L =1.25m ,传送带以速度1m/s v =顺时针匀速转动,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2μ=,210m/s g =。
求(1)碰撞前瞬间小物块a 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2)碰后小物块a 能上升的最大高度;(3)小物块b 从传送带的左端运动到右端所需要的时间。
2.(2022年辽宁卷)机场地勤工作人员利用传送带从飞机上卸行李。
如图所示,以恒定速率v 1=0.6m/s 运行的传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夹角37α=︒,转轴间距L =3.95m 。
工作人员沿传送方向以速度v 2=1.6m/s 从传送带顶端推下一件小包裹(可视为质点)。
小包裹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
取重力加速度g =10m/s 2,sin37°=0.6,cos37°=0.8.求:(1)小包裹相对传送带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a ;(2)小包裹通过传送带所需的时间t 。
二、水平传送带模型3.如图甲所示,质量0.5kg 的小物块从右侧滑上匀速转动的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其位移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图线的0~3s 段为抛物线,3~4.5s 段为直线,(t 1=3s 时x 1=3m )(t 2=4.5s 时x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B .传送带速度大小为 1m/sC .物块刚滑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为 2m/sD .0~4.5s 内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为-3J4.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以初速度v 滑上水平传送带的左端,最后恰好停在传送带右端,已知该过程中传送带一直保持静止不动,传送带两端水平间距为ns (n 为整数)。
2025届高考物理复习:经典好题专项(“传送带”模型问题)练习(附答案)

2025届高考物理复习:经典好题专项(“传送带”模型问题)练习1. (2023ꞏ广东省深圳中学阶段测试)如图所示,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
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 开始运行,当其速度达到v 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行。
传送带速度达到v 时,煤块未与其共速,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关于上述过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 .μ与a 之间一定满足关系μ>a gB .煤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经历的位移为v 2μgC .煤块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于传送带静止经历的时间为v μgD .黑色痕迹的长度为v 22μg2. 如图所示,一绷紧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 =10 m/s 运行,某时刻将一滑块轻轻地放在传送带的左端,已知传送带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传送带的水平部分A 、B 间的距离足够长,将滑块刚放上去2 s 时突然停电,传送带立即做加速度大小a =4 m/s 2的匀减速运动至停止(重力加速度取g =10 m/s 2)。
则滑块运动的位移为( )A .8 mB .13.5 mC .18 mD .23 m3. 如图所示,物块放在一与水平面夹角为θ的传送带上,且始终与传送带相对静止。
关于物块受到的静摩擦力F 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传送带加速向上运动时,F f 的方向一定沿传送带向上B .当传送带加速向上运动时,F f 的方向一定沿传送带向下C .当传送带加速向下运动时,F f 的方向一定沿传送带向下D .当传送带加速向下运动时,F f 的方向一定沿传送带向上4.(多选)为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有关部门规定:对乘坐轨道交通的乘客所携带的物品实施安全检查。
如图甲所示为乘客在进入地铁站乘车前,将携带的物品放到水平传送带上通过检测仪接受检查时的情景。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点第六章机械能专题与传送带相关的能量问题

专题6.7 与传送带相关的能量问题一、选择题1.(2020·漳州检测)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的左端与光滑圆弧轨道底部平滑连接,圆弧轨道上的A 点与圆心等高,一小物块从A 点静止滑下,再滑上传送带,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圆弧轨道,返回圆弧轨道时小物块恰好能到达A 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圆弧轨道的半径一定是v22gB .若减小传送带速度,则小物块仍可能到达A 点C .若增加传送带速度,则小物块有可能经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不论传送带速度增加到多大,小物块都不可能经过圆弧轨道的最高点 【参考答案】BD2.已知一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倾角为θ,以一定的速度匀速运动。
某时刻在传送带适当的位置放上具有一定初速度的质量为m 的物块,如图(a)所示,以此时为t =0时刻记录了小物块之后在传送带上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其中v 1>v 2)。
已知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
g 取10 m/s 2,则( )A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B .0~t 1内摩擦力对物块做负功,t 1~t 2内摩擦力对物块做正功C .0~t 2内,传送带对物块做功为W =12mv 22-12mv 12D .系统产生的热量一定大于物块动能的变化量的大小 【参考答案】BD3.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 匀速运动,某时刻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以大小也是v 、方向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的初速度冲上传送带,最后小物块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
在小物块与传送带间有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为W ,小物块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W =0,Q =mv 2B.W =0,Q =2mv 2C.W =mv 22,Q =mv 2D.W =mv 2,Q =2mv 2【参考答案】B【名师解析】对小物块,由动能定理有W =12mv 2-12mv 2=0,设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相对路程x 相对=2v 2μg ,这段时间内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μmg·x 相对=2mv 2,选项B 正确。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传送带问题

高考物理专题:传送带问题关于传送带的问题,主要可以用来考察:如何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运用、相对运动问题的计算,摩擦力功的计算、动能定理的运用以及系统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有关问题。
一、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如何运动的方法(1)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在传送带上的物体主要是分析它是否受到摩擦力、它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在受力分析时,正确的理解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也就是弄清楚站在传送带上看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是否存在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相对运动的方向决定着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和摩擦力的方向。
(2)明确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分析传送带上物体的初速度时,不但要分析物体对地的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要重视分析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这样才能明确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和它对地的运动情况。
(3)弄清速度方向和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之间的关系物体对地的初速度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同理,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初速度与合外力方向相同时,相对做加速运动,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
2、常见的几种初始情况和运动情况分析(1)物体对地初速度为零,传送带匀速运动,(也就是将物体由静止放在运动的传送带上)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V是传送带的速度,V10是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初速度,f是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V20是物体对地运动初速度。
(以下的说明中个字母的意义与此相同)物体必定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地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其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在一段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物体则相对于传送带向后做减速运动,如果传送带的长度足够长的话,最终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以传送带的速度V共同匀速运动。
(2)物体对地初速度不为零其大小是V20,且与V的方向相同,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运动,(也就是物体冲到运动的传送带上)①若V20的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且V20小于V,则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完全相同,物体相对于地做初速度是V20的匀加速运动,直至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匀速运动。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第二篇题型专项突破题型一传送带问题

(当
v
<2 2μgL时,物体将不能滑出传送带而被传送带送回,
0
显然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可能出现五种情况:
(1)当传送带的速度v较大v≥ v02 2,则gL分析物体在传送 带上的受力可知,物体一直做匀加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
的速度为v=
>vv02=2gL
因而将落在Q点的右边。
v02 2gL
【典例2】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 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 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 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 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 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 长度。
【解析】根据“传送带上有黑色痕迹”可知,煤块与传 送带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煤块的加速度a小于传送带 的加速度a0。根据牛顿定律,可得a=μg 设经历时间t, 传送带由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等于v0, 煤块则由静止加速到v,有(P为传送带上的一点) v0=a0t v=at
由于a<a0,故v<v0,煤块继续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再经过时间t′,煤块的速度由v增加到v0,有v0=v+at′ 此后,煤块与传送带运动速度相同,相对于传送带不再 滑动,不再产生新的痕迹。 设在煤块的速度从0增加到v0的整个过程中,传送带和 煤块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0和s,有
(2)当传送带的速度v较小v≤ v02 2,则gL分析物体在传送 带上的受力可知,物体一直做匀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
的速度为v=
v02 2gL
因而仍将落在Q点。
(3)当传送带的速度 2 g≤H v≤ v02,则2分g析L 物体 在传送带上的受力可知,物体将在传送带上先做匀加速 运动,后做匀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v> v02 2gL 因而将落在Q点右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物理专题:传送带问题高考动向“传送带”问题在现代生产应用中非常广泛,以传送带为情景的物理问题,能够非常方便的与牛顿力学的规律相结合,是一个很好的高考命题的平台,因此与传送带相关的物理问题在高考命题中经常出现,这类问题能够较方便的考察学生利用物理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
关于传送带的问题,主要可以用来考察:如何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运用、相对运动问题的计算,摩擦力功的计算、动能定理的运用以及系统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有关问题。
知识升华一、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如何运动的方法1、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如何运动和其它情况下分析物体如何运动方法完全一样,但是传送带上的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具体方法是:(1)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在传送带上的物体主要是分析它是否受到摩擦力、它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在受力分析时,正确的理解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也就是弄清楚站在传送带上看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是否存在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相对运动的方向决定着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和摩擦力的方向。
(2)明确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分析传送带上物体的初速度时,不但要分析物体对地的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要重视分析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这样才能明确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和它对地的运动情况。
(3)弄清速度方向和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之间的关系物体对地的初速度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同理,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初速度与合外力方向相同时,相对做加速运动,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
2、常见的几种初始情况和运动情况分析(1)物体对地初速度为零,传送带匀速运动,(也就是将物体由静止放在运动的传送带上)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V是传送带的速度,V10是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初速度,f是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V20是物体对地运动初速度。
(以下的说明中个字母的意义与此相同)物体必定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地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其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在一段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物体则相对于传送带向后做减速运动,如果传送带的长度足够长的话,最终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以传送带的速度V共同匀速运动。
(2)物体对地初速度不为零其大小是V20,且与V的方向相同,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运动,(也就是物体冲到运动的传送带上)①若V20的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且V20小于V,则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完全相同,物体相对于地做初速度是V20的匀加速运动,直至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匀速运动。
②若V20的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且V20大于V,则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前运动,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如图2所示,摩擦力f的方向与初速度V20方向相反,物体相对于地做初速度是V20的匀减速运动,一直减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同,之后以V匀速运动。
(3)物体对地初速度V20,与V的方向相反如图3所示:物体先沿着V20的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对地的速度为零。
然后物体反方向(也就是沿着传送带运动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①若V20小于V,物体再次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变为- V20,全过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都没有改变。
②若V20大于V,物体在未回到出发点之前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V匀速运动。
说明:上述分析都是认为传送带足够长,若传送带不是足够长的话,在图2和图3中物体完全可能以不同的速度从右侧离开传送带,应当对题目的条件引起重视。
二、物体在传送带上相对于传送带运动距离的计算①弄清楚物体的运动情况,计算出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X2。
②计算同一段时间内传送带匀速运动的位移X1。
③两个位移的矢量之=X2- X1就是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
例如:图一的运动情况中,这就是物体与传送带达到共速前相对于传送带运动的距离,其中的负号说明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后运动。
用相对运动的方法同样可以求出相对位移:在图一中物体以相对初速度V10=-V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相对末速度等于零(与传送带达到共速时)。
所以图二和图三的情况类似,请同学们模仿计算。
说明:传送带匀速运动时,物体相对于地的加速度和相对于传送带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三、传送带系统功能关系以及能量转化的计算1、物体与传送带相对滑动时摩擦力的功①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由动能定理其中X2是物体对地的位移,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物体的动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②滑动摩擦力对传送带做的功由功的概念得,也就是说滑动摩擦力对传送带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
例如图二中物体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时物体对传送带做正功。
说明:当摩擦力对于传送带做负功时,我们通常说成是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功,这个功的数值等于外界向传送带系统输入能量。
③摩擦力对系统做的总功等于摩擦力对物体和传送带做的功的代数和。
即结论:滑动摩擦力对系统总是做负功,这个功的数值等于摩擦力与相对位移的积。
④摩擦力对系统做的总功的物理意义是:物体与传送带相对运动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即2、传送带系统能量的分配(1)功能关系要维持传送带匀速运动,必须有外力克服传送带受到的阻力做功而将系统外的能量转化为系统的能量,传送带克服外力做的功W等于外界注入到系统的能量E,通常情况下,这部分能量一部分转化为被传送物体的机械能E机,一部分相互摩擦转化为内能——产生热量Q。
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得:E=E机+Q 或者写成W=△E K+△E P+Q。
(2)外力对传送带做功的计算①,外力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P=F外V=f阻V②热量四、分析方法的简要总结和一些注意的问题1、分析物体运动问题的思路初始条件→相对运动→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析出物体受的合外力和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由物体速度变化再分析相对运动来判断以后的受力及运动状态的改变。
2、分析能量问题的思路①外界对系统做的功或者外界注入系统的能量是多少②弄清楚注入的能量分配为哪几部分,这些能量分别是多少③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进行计算3、应注意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因相对滑动而产生摩擦生热的计算4、受力分析的过程中要注意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的突变,突变往往发生在物体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
5、要注意到传送带对物体可能是以静摩擦力的作用,此运动阶段不产生热量。
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传送带的动力学问题——分析计算物体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这类问题通常有两种情况,其一是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运动,其二是物体在倾斜的传送带上运动。
解决这类问题共同的方法是:分析初始条件→相对运动情况→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析出物体受的合外力和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由物体速度变化再分析相对运动来判断以后的受力及运动状态的改变,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计算。
1、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的运动情况的计算1、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向右运行,现将一小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A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A端与B端相距4 m,则物体由A运动到B的时间和物体到达B端时的速度是:()A.2.5 s,2m/s B.1s,2m/sC.2.5s,4m/s D.1s,4/s思路点拨:小物体放在A端时初速度为零,且相对于传送带向后运动,所以小物体受到向前的滑动摩擦力,小物体在该力作用下向前加速,a=μg,当小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相对静止,不存在摩擦力,小物体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所以小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两个阶段,先由零开始加速,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物体开始先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μg=2m/s2,达到的最大速度为2m/s。
当v物=2m/s时,。
,以后小物体做以2m/s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t总=1s+1.5s=2.5s,且到达B端时的速度为2m/s。
答案:A总结升华:(1)物体刚放在传送带上时,尽管其对地的初速度为零,但是相对于传送带的初速度却不为零,而是-2m/s,物体受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加速运动;(2)如果传送带的长度较小,物体可能没有匀速运动的阶段;(3)物体匀速运动时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举一反三【变式】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
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v=1m/s的恒定速率运行。
一质量为m=4kg的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
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2m,g取10 m/ s2。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
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解析:水平传送带问题研究时,注意物体先在皮带的带动下做匀加速运动,当物体的速度增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与皮带一起做匀速运动,要想传送时间最短,需使物体一直从A处匀加速到B处。
(1)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μmg以题给数据代入,得F=4N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代入数值,得a=1 m / s2(2)设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t,行李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1 m / s,则v=at 代入数据,得t=1 s。
(3)行李从A处匀加速运动到B处时,传送时间最短,则代入数据,得t min=2 s。
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v min=at min代入数据,解得v min=2 m / s总结升华:皮带传送物体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确定的,之所以存在最短传送时间,就是因为传送带可以取恰当的值使物体在这段距离上一直做匀加速运动。
如果传送带的速度小于这个值,物体在这段距离上必定经历加速和匀速两个阶段,运动的时间就不会最短。
因此应注意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时极值出现的条件。
2、物体在倾斜传送带上运动的计算2、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37°,从A端到B端的长度为16m,传送带以v0=10m/s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地放置一个质量为0.5kg 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求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所需的时间是多少?(sin37°=0.6,cos37°=0.8)思路点拨:物体放在传送带上后,开始阶段,传送带的速度大于物体的速度,传送带施加给物体一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物体由静止开始加速下滑,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当物体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由于μ<tanθ,物体在重力作用下将继续加速,此后物体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传送带给物体沿传送带向上的滑动摩擦力,但合力沿传送带向下,物体继续加速下滑,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