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经济法》总论实践教学案例剖析

《经济法》总论实践教学案例剖析

《经济法》总论实践教学案例剖析一、案例背景某公司因经营不善,债务逐渐积累,无法偿还债务,最终面临破产。

公司申请破产清算,经法院裁定破产并组织清算。

在清算过程中,由于公司管理层对法律法规的不了解,导致清算程序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二、案例分析1. 清算管理层的不了解在破产清算过程中,清算管理层对清算程序、清算责任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不了解,导致未能按照规定履行清算程序,影响了清算工作的正常进行。

2. 债务处理问题在清算过程中,公司的债权人并未全面、准确地向清算管理层提供债权和债务的情况,导致清算管理层在债务处理时存在不公平、不合理的情况,给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

3. 清算人员的违法行为在清算过程中,某清算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侵吞了公司的部分资金,给公司债权人带来了损失,并且清算管理层对此事并不知情。

三、案例启示1. 加强法律意识清算管理层应加强对经济法的学习和了解,及时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清算工作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2. 建立健全的债务信息管理制度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债务信息管理制度,确保清算过程中有准确、完整的债权和债务信息,保证债务处理的公平、合理性。

3. 加强对清算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在清算过程中,清算人员是承担清算职责的关键人员,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非常重要。

公司应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对清算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防止其违法行为发生。

五、结语经济法是企业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法律法规。

只有加强对经济法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并将其应用到实践教学案例分析中,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保护企业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经济法实训案例报告总结

经济法实训案例报告总结

一、实训背景经济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交易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次经济法实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以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二、实训案例1. 案例一:某公司违反反垄断法,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对手(1)案情简介:某公司作为国内某行业的龙头企业,凭借其市场支配地位,限制竞争对手的进入,迫使下游企业接受不公平的交易条件,损害了下游企业的利益。

(2)案例分析: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属于垄断行为,应当予以禁止。

本案中,某公司违反了反垄断法的规定,损害了市场竞争秩序和消费者利益。

2. 案例二:某企业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被诉至法院(1)案情简介:某企业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他人专利技术生产产品,被专利权人诉至法院。

(2)案例分析:根据《专利法》的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擅自使用他人专利技术属于侵权行为。

本案中,某企业侵犯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案例三:某公司违反合同法,未履行合同义务(1)案情简介:某公司与其他公司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交付货物。

然而,某公司未按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导致对方企业遭受经济损失。

(2)案例分析: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应当履行合同义务,不得违反合同约定。

本案中,某公司违反了合同法的规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三、实训总结1. 提高学生对经济法基本原理的理解:通过实训案例,学生对经济法的基本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实训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法律不仅是约束,更是保障。

在实际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3.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训案例,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案例分析报告。

如何在《经济法》课堂中运用案例教学法

如何在《经济法》课堂中运用案例教学法

如何在《经济法》课堂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摘要文章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案例教学法与经济法课程教学目标深化的关系,阐述了《经济法》课程的案例选择与案例教学的过程。

关键词经济法;案例教学;案例实施《经济法》是会计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

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它总以抽象的概念、原理、制度、规范等形式出现。

由于法律条文较多,内容又比较枯燥,仅从条文上对其进行分析,激发不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社会经验相对较少、普遍学习基础较差的职校生来说,按部就班教学很容易导致厌学情绪。

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经济法教学中,也达到了一定的功效,它不仅能缩短了授课时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还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一、案例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可谓得天独厚,在生活中,有太多鲜活的案件可以作为案例素材。

但案例不是随手拈来的,不是生活“原型”。

而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实践中的“事例”进行了适度的剪裁和规范的。

故教学案例应具有如下的品格:案例对事例的描述既是客观真实的,又是严密科学的;对教学的需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对于学生的”知识向能力转化”富有启发性。

案例教学,是教师运用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对所讲授的理论进行思考、研讨、论辩,从而“形象地”促进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教学活动。

二、案例运用于教学案例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方法。

它有案例准备、案例实施、案例考核等几个环节。

第一,案例准备:是搞好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案例可从报刊上和司法实践中搜集,从《法律讲堂》《以案说法》等电视节目中搜集,还可以从网上精心挑选具体、真实、富有时代感和幽默感的案例,然后对其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剪裁和规范。

教学实践表明,重复使用某些案例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贴近时代、贴近现实的案例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案例实施: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

经济法本科教学主要问题及其应对原则——黑龙江大学法学院经济法教学阶段性改革实践

经济法本科教学主要问题及其应对原则——黑龙江大学法学院经济法教学阶段性改革实践
引 起学 生 的共 鸣 。

在 我 国高校 法学 教育 中 ,由于要 追求 知识 的系统 性 、 理 ( ) 一 了解 学生的 类型 和知识 基础 论性 以及 教学 组织 的规范 性 , 学 内容 要与 教 学大 纲一 教 经 济法 专业课 程 一般 在本 科 二年 级开 设 , 生 已经 学 致, 以教材为中心组织教学 , 教师习惯按章节结构 , 大概 具备一定的法学知识基础 。但是 , 由于经济法基础理论

经 济 法教 学现 状 : 当前主 要 问题
( ) 一 经济 法理 论 的讲 授 过 于抽 象
未开 设① ,对 经 济管理 知识 的储 备 仅 限 于高 中政 治经 济 学 的 内容 , 因此 , 对他 们 来 说 , 经济 法 抽 象 性 较强 , 好 不
( ) 四 经济 法规 范更 新速度 快
经 济 法 律 规 范有 两 个 特 点 :. 济 法 律法 规 的立 、 1 经 改 、 较 为频 繁 ;彳 多 法 律 制度 是 随着 市 场 经 济 的 发 废 2艮 理 解 。这 是在 经济 法教 学 中 , 导致 学 生入 门 时就 感觉 艰 展逐 渐 完 善发 展 的 , 的法 律 制度 还 没 有 出 台 , 的 法 有 有 涩难懂 、 兴趣 不 高 的原 因之一 。 律制 度仍 处于 暂行 或试 行 阶段 。 由于教 材是 根据 现有 法 ( ) 二 经济 法教 学 中的案例 脱 离学生 生活 案 例教 学 是法 学课 程教 学 的重 要环 节 , 案例 教学 离 律 法 规 为基 础 编 写 的 ,教 材 的修 订 和 出 版也 有 周 期 限 不开案例。司法案例非常多 , 但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适 制 , 就 导致 在 我 国 经济 法 教学 中 , 材 内容 与 法 律 实 这 教 合 课 堂教 学 ,也不 是适合 课 堂教 学 的案 例 都能 生 动 、 具 践脱节现象极为严重, 学生容易产生排斥心理。

经济法教学实践报告(3篇)

经济法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经济法作为我国法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实践对于培养具备经济法律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经济法教学质量,我校法学系于近期开展了一系列经济法教学实践活动。

本文将对我校经济法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经济法教学提供借鉴。

二、经济法教学实践活动开展情况1.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我校法学系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

这些基地涵盖了金融、证券、房地产、企业法律事务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2. 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此外,还鼓励学生参与模拟法庭、辩论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校企合作项目我校法学系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展了一系列校企合作项目。

如:企业法律顾问、企业合规管理、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等,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4. 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我校法学系针对经济法专业,开设了《经济法》、《合同法》、《公司法》、《破产法》等实践性课程。

这些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掌握经济法律的基本理论和实务操作。

三、取得的成果1. 学生实践能力显著提高通过实践教学,学生的法律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2.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通过与企业的交流合作,拓宽了学术视野,为今后的教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3.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通过实践教学,我校法学系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校和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四、存在的问题1. 实践教学资源不足虽然我校法学系已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实践教学资源仍显不足。

部分学生难以获得足够的实践机会,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经济法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反思与探索

经济法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反思与探索

经济法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反思与探索【摘要】经济法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但是,由于其理论研究的不足和实践中对经济法理解的偏差,使得经济法的教育教学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传统上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这一要求,而科学合理地引入案例教学是弥补传统模式不足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案例教学法;反思;探索经济法是一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关法律法规的科学,是国家调整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对经济法的研究主要通过观察研究大量的经济法规现象,掌握经济法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经济法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具体问题。

但是,由于经济法基本理论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其理论研究的不足和实践中对经济法理解的偏差,使得经济法的教育教学缺乏应有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一、经济法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满足于经济法律知识的简单介绍。

很多教师满足于简单介绍经济法律知识,而未能适当地阐释立法的精神和原则,从而帮助和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法律的内涵,提高其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或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僵化地套用法律规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经济法律解决复杂的经济纠纷的要求。

(2)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受传统法学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采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注重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法学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习中学生内在智力的开发以及法律思维素质的培养,使得很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法律条文,而缺乏思考和解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优势案例教学法,又被称为“苏格拉底式教学法”,为美国哈佛法学院首先采纳。

主要表现为教师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引入典型案例,并组织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辅助性教学方法。

关于《经济法》案例教学的思考

关于《经济法》案例教学的思考

2 1 4 0 0 0 )
知 识 经 济 时 代 提 升 了社 会 对 大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的 要 求 . 尤 其是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 , 必须懂得经济法律 与法规 . 熟 知 并 遵 守 市 场 竞 争 的 规 则 ,培 养 在现 代 复 杂 社 会 中生 存 和发 展 的能力。然而 , 五年 一 贯 制 的 学 生 虽 有 强 烈 的求 知 欲 望 . 但 学 习信心不 足 , 加 上《 经 济法》 课 程 本 身 内 容 的 庞 杂 及 法 律 规 范 固 有 的 严谨 性 , 容易产生 厌学情绪 , 教 师 在 授 课 过 程 中深 感 被 动。 探 求 一 种 实 用 的教 学 方 法 , 提高学生学法 、 用法 、 守法 的自 觉性 , 成 为 授 课 教 师 需 要 解 决 的首 要 问 题 《 经济 法》 是 一门实用 性很强 的理论课 程 . 传 统 教 学 中 常 采 用课堂讲授 法 , 即以教师 为主体 , 教师讲 学生听 . 教 师 是 课 堂 的主角 , 是知识 与真理的传授 者 ; 学生是 配角 . 是 知 识 与 真 理 的接 受 者 、 追求者 。 这 种 教 学 方 单 向灌 输 多 , 双向交流少 . 学 生被动接受 多, 师生互动少。 似 乎 学 生 只 要 熟 记 那 些 知 识 要 点 和 内容 就 可 以 了 。 进 一 步说 , 学 生 的 学 习 和 教 师 的 教 学 似 乎 都 是 为 了考 试 这 样 一 个 目标 , 阻 碍 了学 生 创 造 性 思 维 的 发 展 . 难 以提 高 学 生 运 用 法 律 基 础 理论 知 识 分 析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 。另 外 , 采用 讲 授 法 , 教 师 重 视 的 是 对 法 律 条 文 的解 释 和 阐 述, 学 生 实 践 感 知 的概 率 较 低 . 导致理论 与实践 脱离 . 逐 渐 失 去 对 这 门课 程 的 学 习 兴 趣 。 教学有法 , 但无定法 , 贵在得法。 笔者认为 , 《 经济法》 的 教 学方法是否切实有效在于能否认识 《 经 济 法 》 教 学 活 动 的 规 律, 在 于 能 否认 识 《 经 济法》 教 学 对 象 的 特 点 和 差 异 。 一 般 来 说, 高职教育 中 , 课 堂 教 学 仍 是 学 生 获 得 知 识 的基 本 途 径 。 是 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 在《 经 济法 》 课堂教学 中, 教 师 应 通 过 对 知 识 和 思 想 的 讲 解 , 阐述 自己所 认 同 的 经 济 法 学 精神 , 实际上 , 衡量《 经济法 》 教 学的科学标 准 , 不 在 于 给 学 生 传授 了多少“ 死知识 ” , 而在于使学生如何理解通说。 《 经济法》 教 学 应该 重 在 过 程 而 不 是 结 果 , 应 让“ 过程 ” 培养人 。在《 经 济 法》 教 学 过 程 中应 该 让 “ 过程” 活起 来 , 活 起 来 的 目的 是 丰 富 课

给案例一点灵魂——经济法案例教学的反思

给案例一点灵魂——经济法案例教学的反思

给案例一点灵魂——经济法案例教学的反思摘要:作为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经济法学,体系庞大、内容繁多,被普遍认为难教难学。

为改善教学质量而从英美法系借鉴的案例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并不完全适应大陆法系色彩浓厚的经济法学,过多的案例教学甚至有冲散来之不易的经济法体系之虞,不恰当的案例教学也可能蜕变为故事会教学法。

当务之急,是强化案例与理论教学的融合,以大视野的案例教学弥补当前司法案例教学之不足,张扬经济法理论体系的目的性价值。

关键词:经济法;案例教学;英美法系;大陆法系近年来,法学教育经历了招生大跃进的浮华和学生难就业的痛苦,几乎成了人们讥笑高等教育必选的话题之一。

客观地说,法学教育这些年来取得的进展是巨大的,法学教育对法治社会构建的贡献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也是可以见证的。

这其中,民法、刑法等部门法表现尤为突出。

不过,仍有一些部门法教学的成效并不明显,宪法学、经济法学是典型的例证,前者也许可以归结于一些客观条件,后者则更多是教学者方面的主观原因所致,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案例教学上。

一不好讲的课程与案例教学的兴起一直以来,经济法这门课程被普遍认为“不好讲,也讲不好”[1]。

对于一些教师来说,不好讲的表象是没有好的教材。

所谓“好”的教材,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标准,但是,起码的要求应该是概念明确、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表述流畅。

从目前的经济法教材来看,符合起码要求的教材并不少见,有的教材经过多年积累、打磨、反复修订,已经较为成熟,称之为“好”教材也并不过分。

例如,杨紫烜、张守文、李昌麒、漆多俊等人的教材,尤其是他们独自撰写的教材,虽然观点各异、体系有别,但都是现有经济法教材中非常突出的作品。

在我看来,经济法教材的问题不在于“没有好的”,而在于“不好的太多”。

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经济法教材,随意翻拣,就可以发现,许多教材观点陈旧、体系混乱,明显就是“剪刀加浆糊”式的东拼西凑,自相矛盾的地方不少。

中职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中职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级 开设 , 时 间间隔一年 以上 。 这无形 中破 坏 了这两 门课 程的 分析 。 案例文字较多 , 在黑板上书写浪费大量时间 , 而采用电 子课件教学可节省黑板上写板书 的时间 . 有利 于开展案例教 学。此外 , 法 律知识 日新月异 , 发展较快 , 电子课件可以充分
继承性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前后照应不上。 《 法律基础》的开设对 日后学生学习和理解经济法课程 有很大的帮助 , 但这两 门课程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衔接。经济 法课程应开在《 法律基础》 课后, 但 间隔时间不宜太长 。要同 统计原理、 会计原理等课程同步开设。 以经济类专业的必修 专业课为后续 。 此外对不 同专业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应开设不 同学时数的经济法课程 。 三、 教材的选取要考虑到“ 先进性” 和“ 适用性” 能否使 用优秀教材直接影 响教 学质 量 。 “ 先进性” 和“ 适 用性” 是教材选用的基本原则 。“ 先进性” 是指教材 内容要具 有时代特色 . 能反映本学科国 内外科学研究 和教学研究 的新 知识 、 新成果 。 正确阐述本学科 的科学理论知识 , 反映其相互 联 系及发展规律 。 既要 有突 出的学术 特色 , 又具 有鲜 明的时 代特点。“ 适用性” 指选用的教材要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 标 及 课程教学 的要求 , 取材合适 , 深度适宜 , 份量恰 当 , 符合认 知规律, 富有启发性 , 适应素质教育 的需要 , 有利 于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 有利于学生知识、 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目前市场上 经济法 的版本众多 . 有为法学专业适 用的经济法 , 有适用财 经类专业 的经济法等 。 各种版本 良 莠不齐。因此 , 在选取教材 时要考虑到专业学生的特点 . 谨慎选择。 四、 采用案例教学等灵活的教学方法
意 见或 措施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经济法》的案例教学法

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经济法》的案例教学法
以便展开深人的讨论 。
第三、 综合时效性。 教学案例要具有一定的难度, 不要过于简单
合起来,通过思考、分析、推理, 从个体的角度形成初步的结论; 同时在此过程中获得乐趣、自信及终生学习的方法。第二步是分组 讨论、形成共识阶段。合作小组是课堂上自主、合作、 探究的基本 单位, 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好讨论的效益,根据我校实际,把每4 位 同学划为一个合作小组, 讨论中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简要地谈出结 论形成的过程和思考,允许意见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记录员应认 真把意见记录在 《 合作小组讨论记录本》 讨论一致的形成本组意 上, 见, 有疑问的带人全班讨论。 通过分组讨论, 使大家对于复杂的安全的 观点能够充分展开, 在这个过程中, 互相启发, 相互补充, 分工协作, 鼓 励支持, 便可以逐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谋求最佳的解决对策。 这一 阶段工作主要是由学员自 主完成的, 教师只需适当维持课堂秩序, 控 制讨论节奏即可。 第三步是正式发言、 全班交流阶段。 全班讨论是小组 讨论的继续, 由组长汇报本组的观点, 同时将本组案例分析过程中遇 到的疑难问题提出讨论, 全班讨论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 多层次 的看问题, 通过摆事实的方法讲道理, 使不同观点相互补充、 相互接 纳, 形成合力解决问题, 继续允许不同意见进行争论, 集全体同学的智 慧, 共同讨论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使案例讨论 紧紧围绕中心问题展开。 但是教师一般不轻易参与争论, 也不发表权 威性意见。 只是鼓励大家充分表述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及分析, 同时注 意吸取其他人的见解, 发言时要求尽量做到逻辑清晰、 言简意赅、 有理 有据。 第四步是总结归纳、 消化提升阶段。 在全部讨论结束后, 教师要 进行系统的总结。 教师对案例讨论结果不应简单做结论, 而只就整个 讨论情况做出评价, 指出案例涉及的理论问题及讨论的优点和不足, 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引导其深人思考, 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 键所在。 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 既要充分肯定学员讨论中的科 学分析和独到见解, 也要指出其中的不足, 如发言的热烈程度, 论题的 集中程度, 问题分析透彻程度等。 这样有利于逐步提高案例讨论的质 量。 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分析书面报告, 以此来锻 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局观念和书面表达能力。 四、运用案例教学法中注意问题 第一、案例教学法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案例教学 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反过来讲,传统教学虽然 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至少有两点是不容忽视的。其一,它的连贯性 强。这对于某些学科的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数学。其二 , 在一些人类智慧的结晶— 重要的基本概念的灌输中,传统教学仍

给案例一点灵魂——经济法案例教学的反思

给案例一点灵魂——经济法案例教学的反思
第 3卷 第 8期 21 0 1年 8月
当代教 育理 论 与实践
Th oy a d Pr cie o ne o a d c t n e r n a t f c Co t mp r r E u a i y o
VO . . 13 NO 8
Au .2 1 g 0 1
给 案 例 一 点 灵 魂


业 的博士就 可 以单 独写 出一本 教 材来 。我可 以理 解这 背
后 的苦衷 , 如 职称评 定 、 题结 项 等等 , 是 , 于经 济 诸 课 但 对 法教学来说 , 这些教材 即形成 了浪费 , 甚至 还造成 了污染 。 我并不是说任何年轻 学者 、 青年教 师甚 至硕士研 究生完 全 不能编写教材 , 于有 的 成熟 的部 门法 来说 , 不是 不 可 对 也 以, 但对于经 济法 学这 样 的 尚未 完全 成熟 的学 科 来说 , 每
经济 法案例教 学的反思
何 锦 前
( 北京大学 法学院 , 北京 10 7 ) 0 8 1

要: 作为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 一的经济法学 , 系庞 大、 体 内容繁 多, 被普遍认为难 教难 学。为改善教 学质量 而从 英
美法系借鉴 的案例教 学法取得 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 但并不完全适应大 陆法系色彩浓厚 的经济 法学 , 过多 的案例 教学甚 至有 冲散来之不易 的经济 法体 系之 虞, 不恰 当的案例教 学也可能蜕变为故事会教 学法。 当务之急 , 是强化 案例 与理论 教学 的融 合, 以大视 野的案例教 学弥补 当前 司法案例教 学之 不足 , 张扬经济 法理论体 系的 目的性价值 。 关键 词 : 济法; 经 案例教 学; 英美法 系; 大陆法系 中图分类号 :0 12 D 7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4— 84(0 1 0 0 4 0 17 5 8 2 1 )8— 19— 3

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宋文霞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5期[摘要]经济法是高校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方式案例教学[作者简介]宋文霞(1969- ),女,河南安阳人,安阳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法。

(河南安阳 455000)[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3-0105-02经济法是高等院校工商管理门类、经济学门类和管理学门类的专业基础课。

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既懂专业又具有管理能力,既有经济头脑又有法律素养的人才。

搞好经济法教学,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是教师的职责。

经济法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短短二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成果颇丰,确立了学科地位,完善了经济法教材,锻炼了从事经济法教学的教师队伍,扩大了经济法的社会影响,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和优化了大学生的素质结构。

但从教学的宏观角度看,高校特别是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经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基础薄弱,教学效果欠佳经济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国家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参与和管理,其内容博大精深。

而高校对经济法课程的安排一般开在本科教学的一二年级阶段,在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学这门课程时,由于相关的前期课程开得很少,《法律基础》《法理学》又属于公共基础课,往往是大班、几个专业合在一起上课,教学效果较差,加上学生对这些课程不重视,所以,学生的前期基础知识几乎是空白。

且《经济法》教学学时又相对较少,有限的课时无法容纳经济法浩瀚的内容,任课教师因学时过少和教学进度的压力,往往采用讲授的方法,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就会觉得这些法律条文、法理枯燥无味、抽象无趣。

《经济法》总论实践教学案例剖析

《经济法》总论实践教学案例剖析

《经济法》总论实践教学案例剖析经济法是以国家和社会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经济合同、公司法、税法、金融法等多个方面。

在目前的社会中,经济法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因为它涉及到了商业企业、政府机构、产业园区、金融市场、消费者等多个领域的运作,对于一些重大事件的防范和应对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法,我设计了一个实践教学案例,下面就该案例进行详细剖析。

任务现代化城市需要建立一个物流园区,区内企业生产加工的产品需要大量运输和配送。

你受委托从法律角度出发,给该物流园区的运营方提供建议和意见,并对园区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

步骤1. 制定建设方案。

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包括各个细节方面的考虑,如物流园区的规划、用地的选址、店面的租用以及各项设施的建设等。

这些方面的细节都需要从法律角度进行审查,比如授权行为的获得、土地利用协议的缔结以及企业特有的法律要求等,以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持续性。

2. 调查物流企业。

在制定好建设方案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对参与物流园区的企业进行认真审查。

要对企业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能力水平、经济实力以及所需的生产设备、人员等进行核实,以确保企业运营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3. 签署合同。

根据法律规定,物流园区的主运营方需要与各个企业签订合同,约定各项合作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法律风险,包括各项费用、维修责任、违约责任、信用风险以及纠纷解决机制等。

合同的签署需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

4. 设计保险机制。

为了避免意外事故对企业和运营方的产生巨大损失,应在意外事故发生前制定适当的保险机制。

在设计保险机制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涉及方的风险偏好、经济状况、承担能力等因素,并在法律上进行认真审查,以确保保险机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5. 严格遵守税务管理规定。

在运营物流园区的过程中,涉及到各种税收收入,包括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

经济法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经济法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真正成为教学主体 , 而不是被动 的参与者 。这就需要教 师担 当起 引导者 的责任 , 而不是单纯 的讲解员 。这就要 求摆正教师和学生在案例教学 中的地位 , 案例教学 的实
施可 以说从根本上改变 了教师一统课堂 的局面 , 强调学
分析 , 但是学生要么是兴趣索然 , 么是基础 知识缺乏 , 要
l7 6
生动性和实践性 ,中央电视台 的 《 经济与法》《 日说 、今
法》 法律讲堂 》 和《 等栏 目, 收视率颇高 。 ( ) - 课堂案例立体教学 课堂案例教学方式是最常用 的案例教学方式 , 是其 他教学方 式的基础 。 一般课堂案例讨论教学是在传统的 讲授基础上进行 的。 传统经济法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两 种方法 的有机结合可发挥交融互补的作用 。 但一般的课 堂案例教学方式教师学生的准备往往不足 , 常常只是教
高了教学质量 , 很受学生欢迎 。经济法教学可 以充分利 用 网络和多媒体搭建平 台 , 进行案例教学 。教师可 以依 抓教学大 纲和教学计 划 , 设计 制作 多媒 体课件 , 搜集整 理经济法及经济学 相关 资料上传到网络上 ; 搜集各种视 听、 录像资料 , 利用 多媒体 教室展示 , 无疑增加 了案例 的
不 能达 到预期 目的。 这样 的案例教学使抽象枯燥 的理论 形象化 , 活跃 了课堂气氛 , 加强 了师生互动与 交流 , 但学 生是学 习的主体这个 教学 的核 心问题却 没有得到很好 的解决 。解决好这一问题 , 是经济法课堂教学改革 与创 新 的关键 , 而经济法课堂案例立体教学可 以有效地解决 这一 问题 。 课堂案例立体教学方式的关键是 如何使学生
形 成不 了意见 , 而不能参 与案例讨论 和互 动 , 致使教 师 精心 准备 的教学难 以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 , 发学生 参 激 与的积极性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 案例教学中不能取 得 预期 的教学效果 , 主要有下列原因。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作者:王艳敏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25期摘要在国内,高等院校的经济法教育教学中大多只是满足经济法律知识的简单介绍,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选择典型的案例,通过分析典型的案例,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高度重视案例教学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使案例教学成为经济法教学的主要方式。

并结合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提高经济法教学中的教学成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经济法案例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1 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局限于经济法律知识的简单讲解。

在很多经济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于简单介绍经济法律知识,而没有适当地诠释立法的精神和原则,没有真正理解法律的内涵,提高其在实际问题上应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再或者就是用传统的方式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和套用法律规定来处理遇到的问题,从而在市场经济下无法运用经济法律解决复杂的经济纠纷问题。

另一方面:单向地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的现象还是受到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传统教学注重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法学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内在潜能的开发及活跃性思维素质的培养,使得很多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而缺乏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案例教学法的意义2.1 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在如何具体分析问题的同时能够有效地侃侃而谈,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自己将会以自己的论述观点以一种具有说服力的方式来陈述自己的分析。

这样每个人提出的不同观点就会在讨论的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印象,自身提出的观点和其他人相比,决定性的因素所赋予的权重大小不同,可以在辩论开始之前仔细研究一下自己所持观点,这使得学生在理解问题的过程中更加清楚,能够识别出案例中事实和背后隐藏的规律,并且对管理决策的复杂性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工商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工商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 十分必要。

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 时量较 大,而教育部对本科生 的总课时

工商管理专业 “ 经济法”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量有限制, 因此尽管 “ 经济法”属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但一般学校只开一学期的课,学时一般为每周 3 学时,有的只

1课 程 内容体 系的 矛盾 .
系的、调整社会保障关 系的法律规范。此内容体系是按照法学 间讲解法律术语、 介绍法学概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感到吃力。
专业 来设置 的,这 种划分体现法学体系和法 的部门划分 的严谨 性,但这种法学 类 “ 经济法学 ”的内容体系中不包括调整 平等 这是不合理的。
5 通论 式教 学不 能满足专业方 向专 门化 的需求 . 、
专 业学 生 必 须 掌 握 的这 些 重 要 法 律 反 而没 有 纳 入 教学 内容 。据
4 案例教 学的效果 受到质疑 .
案例教学被普遍认为是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理论联
此在实践 中有些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把经济法和商法内容兼 系实际能力、培养学生 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式, 工商专业的 “ 经
实际意义 。
关键词 : 经济法 ; 经济法律 ; 案例教学 作者简介 : 秦瑞杰 (93 ) 17-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 究方向: 经济法、
电力法 ( 海 上 eo g) oo o
工商管理 专业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 ,其培养 目标是培养从 收并蓄向学生讲 授,但由于并未向学生阐释经济法的基本理论, 事经济管理工作的专门人 才,与经济相关的法律知 识是 工商管 导致学生对法 的部 门的划分、经济法的概念及内容体系反 而产 理从 业人员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高校在 工商管 生逻辑上的混乱。因此 ,在实践中应根 据教学对 象的不同,按 理专业培养方案中基本都设置了 “ 经济法”这门课程。“ 经济法” 照专业的培养 目标,设置合理的教学 内容 体系。 是法学体系中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涵盖面 动态变化大。 通常所说 的 “ 经济法”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法 学专业 的十四门 核心课程之一,其 内容 体系是按照法学专业 的培养 目标划分的,

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中案例选择问题探析

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中案例选择问题探析

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中案例选择问题探析[摘要]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经管类专业都开设有《经济法》课程,案例是《经济法》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案例选择问题也是经济法教学中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实践中,《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案例选择存在案例质量有待提高、案例选择“因教师而异”等问题。

可以从结合教学内容需要、符合学生学习接受能力、结合职业能力要求、发挥团队优势创建经济法案例库等方面入手进行《经济法》案课程教学的案例选择。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法;案例选择目前,我国多数高职院校的经管类专业都开设有《经济法》这一课程,从课程定位来说,《经济法》主要是作为专业基础课存在。

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及实地调查研究,笔者了解到,在教学方法上,案例教学法被广泛地运用于该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案例教学法,又称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

它是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

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管理课程的教学中最先采用了案例教学法;20世纪80年代,这种教学方法被引入我国,并在经济、管理、法律、医学等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中得以广泛应用。

[1]一、案例在经济法教学中的作用对于《经济法》课程教学来说,案例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经济法在我国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但“经济法”不是一部法律,它是由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范组成,有着多种表现形式。

对于一门课程来说,《经济法》也与刑法、刑事诉讼法等部门法一样,课程内容主要由经济法律原理、原则和规范组成,具有单调、枯燥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学方法与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尤其是随着国家关于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相关文件的出台,高职院校纷纷进行教学改革。

在教学改革中,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的案例教学法已在多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应用。

对法律案例课程的建议(3篇)

对法律案例课程的建议(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案例课程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分析真实的法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原理、法律适用以及法律思维。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深入,现有的法律案例课程在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本文旨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法律案例课程的建议,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法律人才。

二、课程内容建议1. 案例选取多样化(1)按法律部门分类:案例应涵盖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商法、经济法等多个法律部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了解各个部门法的法律原理和适用。

(2)按案件类型分类:案例应包括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商事案件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案件的特点和解决方法。

(3)按地域分类:案例应涵盖全国各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不同地区的法律环境和文化背景。

2. 案例时效性案例应选取近期的典型案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当前法律问题的最新动态,提高案例分析的时效性。

3. 案例代表性案例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具有重大影响、具有典型意义或具有争议性的案例,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4. 案例与理论相结合案例教学应注重案例与理论相结合,通过分析案例,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法律原理和适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建议1. 案例导入法在课程开始时,通过选取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2. 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争议焦点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案例模拟法通过模拟真实案例,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案件处理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案例对比分析法选取两个或多个具有相似性或相反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对法律原理的理解。

四、课程评价建议1. 平时成绩评价(1)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经济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024)

《经济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2024)

3
加强与行业专家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行业动 态和前沿问题,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2024/1/30
17
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和成果转化工作
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 项目,开展经济法学领域的深入
研究。
2024/1/30
支持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 内容,促进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
动。
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推动 经济法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2024/1/30
启发式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辩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造力。
10
03 实践教学环节设 计
2024/1/30
11
模拟法庭实践活动安排
选取典型经济法案例,组织学生分组扮演法官、原告、被告等角色,进行模拟法庭 审判。
指导学生了解庭审程序,熟悉法律文书的写作和呈现方式,培养法律思维能力和口 头表达能力。
2024/1/30
邀请专业法官、律师等实务界人士参与模拟法庭活动,提供现场指导和点评,加深 学生对经济法实践应用的理解。
12
企业法务实习基地建设及运作
与当地知名企业合作建立法务实 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了解企业法务运作和法律风险管
结合经济法学的教学内容,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如公平正义、诚信友善等,将其融入课 堂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讨论
组织学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法学中的体现开展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积极发言,增强学生的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
8
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学中应用
2024/1/30
综合评价

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经济法是高校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非法学专业经济法教学方式案例教学经济法是高等院校工商管理门类、经济学门类和管理学门类的专业基础课。

在21世纪的今天,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既懂专业又具有管理能力,既有经济头脑又有法律素养的人才。

搞好经济法教学,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是教师的职责。

经济法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短短二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成果颇丰,确立了学科地位,完善了经济法教材,锻炼了从事经济法教学的教师队伍,扩大了经济法的社会影响,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完善和优化了大学生的素质结构。

但从教学的宏观角度看,高校特别是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经济法教学存在的问题(一)基础薄弱,教学效果欠佳经济法以社会利益为本位,国家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参与和管理,其内容博大精深。

而高校对经济法课程的安排一般开在本科教学的一二年级阶段,在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学这门课程时,由于相关的前期课程开得很少,《法律基础》《法理学》又属于公共基础课,往往是大班、几个专业合在一起上课,教学效果较差,加上学生对这些课程不重视,所以,学生的前期基础知识几乎是空白。

且《经济法》教学学时又相对较少,有限的课时无法容纳经济法浩瀚的内容,任课教师因学时过少和教学进度的压力,往往采用讲授的方法,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不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就会觉得这些法律条文、法理枯燥无味、抽象无趣。

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材混乱,教师不精作为知识载体的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师的无形助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托。

科学合理的教材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法论文教学改革论文:经济法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却总以抽象的概念、原理、制度、规范等形式出现。

为了使这些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增强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就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应用技能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

而运用案例教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课堂讲授相结合,采用案例讨论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更能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失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经济法案例分析法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为主体,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味地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与存储,没能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思维被限制在教材上,一旦在实际工作或科学研究中遇见与课本上不相符的事例,往往手足无措,一筹莫展。

而案例教学法,是“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融入到学生群体中。

案例分析方法是在宣讲解释某一法学理论或法律规范时,采用较为典型的司法判例(案例)加以剖析,从而加深对该法理和法律规范的认识及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

将案例分析方法运用于经济法教学中,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是适应素质教育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分析方法在经济法教学中运用的特点和作用案例分析方法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在教育理念上,尊重学生主体性和自觉性,注重课堂的民主性和互动性;在教学目的上,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而不仅是传授知识;在教学载体上,更加注重司法实践,而不仅仅是理论;在教学形式上,注重启发引导、多向互动,而不是一味讲授、单向灌输,因而能够使经济法学知识更加易懂、更加生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案例分析方法具有形象生动的作用经济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综合性与复杂性的特征。

在校学生并没有实践经验,因而很难理解所学的经济法知识。

案例分析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以案例演绎法律知识,模拟法律实践。

生动具体的案例和模拟的环境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从多个角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和切实的体验,使抽象难懂的经济法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形象易学。

案例分析方法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讲授为基础不同,案例分析法教学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通过一些典型的、真实性或拟真性的案例,将学生引入到接近现实的情境中,把枯燥、抽象的理论变为典型生动的例子,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经济法知识易于理解、易于掌握。

案例教学形式生动活泼,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讨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增强实践认知,从而使学生的法律知识更牢固、更深刻。

在案例教学中,可以使用一些文学手法,如采用场景描写、情节叙述、心理刻画、人物对白等,烘托气氛,使案例更加形象生动,授课更加生动活泼,更具启发性。

2、案例分析方法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不仅仅是教授给学生课本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为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作好准备。

案例分析方法是一种培养运用知识能力的教学方法,它将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分析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的训练,以分析研讨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案例分析方法的实质是“对话讨论”教学模式,它注重启发学生,开展讨论,从单向灌输变为多向互动,在交流中激励进取,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分析推理、语言表达、活动社交等能力。

二、经济法教学中如何用好案例分析方法1、选准案例分析是关键案例分析方法教学与传统教学比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

案例教学有多个环节,有多种方法。

案例教学一般需要经过案例准备、案例介绍、个人准备、小组交流、课堂讨论和教师总结五个阶段。

交流讨论阶段和教师总结阶段是教师进行案例分析的重要阶段。

教师要在每一个环节都能恰到好处,充分起到调动、引导、帮助作用。

在交流讨论阶段,讨论开始时,教师要注重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及环境,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不轻易参与争论,以防先人为主、越俎代庖。

在案例讨论热烈的时候,教师可提出切中要害的关键性问题,协助学生清理思路,但不宜褒贬不同意见或主动表明自己的观点。

当学生向教师提问题时,教师可适当地发表看法,但注意应以共同参与者的身份发言,勿以权威自居。

在教师总结阶段,教师要结合案例的教学目标、难点和重点及教学技巧等方面的要求,就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学生的讨论情况等进行深入分析。

总结必须能够照应学生的想法,充分肯定学生中一些好的分析意见及独到新颖的见解,适当指出讨论中不足和改进建议。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善于倾听学生发言,又要给予提示、发问,或故设疑团,或充当争论反角,使案例讨论的发言始终围绕主题顺利进行。

同时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自主性,发挥积极分子的作用,鼓励不积极参与讨论的学生,组织全体学生开展讨论,有时也可组织学生模拟法律实践环境。

另外,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及时完成从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向共同探讨者的角色转换。

教师既要当好“领队”,带领全班突破迷雾,开拓思路;还要当好“替补”,帮助学生补充他想表达的意思,防止冷场。

2、选择适当分量是重点案例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但过度使用,也会影响它的效用。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合理适当地使用这一方法。

在实践中,案例方法使用过多容易使课堂变成听故事的讲堂,虽然气氛活跃、其乐融融,但荒废时间,影响知识的积累,不利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经济法的理论知识,难以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教学效果不理想。

而且,使用案例太多,难以将每个案例讲明讲透,如果案例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甚至“矛盾”得不到合理的解释,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不利于形成正确清晰的判断,从而误导学生。

从时间来看,过多使用案例分析,可能造成时间的紧张,占用教学课时增多,影响教学计划的完成。

从现实情况来看,课堂讲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仍是适应中国法律体系的教学方法。

中国是一个大陆法系国家,司法实践的主要依据是成文法和法典,课堂讲授方式适应本国法律体系的特点,有利于系统完整地把法律知识传授给学生。

这与欧美法系中判例式法的渊源或者主要渊源不同,判例是案例分析方法的源头,而在我国,没有专门的案例编纂机构,没有权威的案例可供引用,因此可以说在中国进行案例教学的土壤还不深厚。

此外,案例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善于表达,感情充沛,熟悉理论和现实,花大量的时间去准备;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社会知识、人生阅历、专业知识,而我国法律院校大学生主要是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间录取的,需要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否则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进一步用好案例分析方法的几点思考1、提高经济法教学的实效性案例教学的优势之一就是将理论和现实联系起来。

而现实总是在变化的。

时代在变化,知识也在更新,法律在修改。

丰富的现实情况和相对固定的法律条文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旧有的经济法案例很难一直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实际、经济法教育实践的变化。

贴近时代、贴近现实的案例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增强实践认知,提高职业发展能力。

经济法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必须从实际中来,这样才能具有时效性,始终是形象生动的。

例如,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经济法中极佳的一个真实案例,但很少有人能够将其中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评估人员的不诚信、投资银行的欺诈、评级机构的造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将次贷危机的来由和其中牵涉到的法律问题深入浅出地分析给学生听,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大大增加他们对于日常生活中法律问题的寻找和思考,对于将来可能从事金融证券事业也是一次很好的诚信教育。

从教学实践来看,重复使用某些案例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

新的案例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因此,要避免总是使用同样的案例。

要通过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创造出适合我国实情的案例教学模式,发挥它应有的实效。

据说,美国哈佛大学每年要投人大批教师的力量来编写案例,编写案例已成为该校教师一项重要的科研任务。

2、提高经济法教学的吸引力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等,可以使教学的材料和内容能更清晰、直观、生动,学生能更简便、快捷地感知和理解教学素材的内涵和意义,教学过程更加情景化、趣味化和形象化,从而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案例分析法教学中,开发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能够使课堂图文并茂,更形象,更生动,效果更明显。

比如,在经济法案例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

在案例介绍环节,以多媒体课件等形式播放案例视频、声音,展示案例中涉及的报表、台账、照片、曲线、资料、图纸、当事人档案的电子图片等,形象直观。

这样,比教师的语言表述生动得多。

在案例总结环节,还可以播放一些专家的点评,或展示类似的案例,运用引证法和比较分析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通过现代化教学网络观看案例、参与讨论。

如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的《公司与行业》、《环球第一财经》等栏目,利用多媒体技术介绍一些企业并购案例,并结合深人调查和专家点评,这些做法值得案例分析法教学的学习借鉴。

3、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案例分析方法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讨论交流部分,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精神,经过独立思考和师生间的探讨,从而提高认识,掌握知识。

案例分析方法的基本理念就是坚持学生主体性和自主性通过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参与法律实践,实现多向互动来发挥教师引领作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潜能,从而实现了案例教学的目的——增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

现在的学生在经过多年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之后,已经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给他们的知识,我们培养学生就是要培训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要培训他们独立创新的精神,要培养他们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他们设计一个较为宽泛的主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感兴趣的相关案例来进行分析、演绎,许多学生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勇于创新,通过互联网和图书馆,他们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各种信息和素材,从他们身上我们常常可以得到惊喜和一些出人意料的答案。

因此,我们要坚持先进的教育理念,重视优化经济法案例分析法教学的课堂设计,创新方式方法,营造自由讨论的氛围和便于参与的有利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良性互动,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法教学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