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
文艺心理学自考试题

2007年02月13日星期二 12:35一、单项选择题。
(略)二、多选题(略)三、名词解释题。
审美体验高峰体验母题心理时空四、判断分析题。
1、愤怒出诗人是有科学依据的。
()2、自我体验与角色意识二者之间有统一,又有矛盾。
()五、简答题。
1、简述弗洛伊德关于梦的学说。
2、艺术体验的生成的特征。
3、模仿对人类审美心理的生成、艺术美的创造有何作用?4、艺术作品中的异态有哪些表现?六、论述题。
1、为什么不能说只有信仰宗教的人才有神秘体验?2、论述娱乐的深刻意义。
2007年1月四川《文艺心理学》自考试题(0816)2007年02月13日星期二12:41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20分)1、现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是()。
A、康德B、费希纳C、布洛D、克罗齐2、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B、作家的创作活动 C、读者的接受心理活动 D、作品的心理蕴含3、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于幼儿的“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是()。
A、荣格B、阿德勒C、拉康D、柯勒4、艺术家保留赤子之心的体验类型是()。
A、爱心体验B、宗教体验C、归依体验D、崇高体验5、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最根本原因是()。
A、模仿B、情感C、节奏D、宗教6、作为艺术技巧的拟人手法直接脱胎于()。
A、形象思维B、神话思维C、原始思维D、具象思维7、高原体验是()提出的。
A、弗洛伊德B、荣格C、马斯洛D、拉康8、愧疚体验与艺术家的道德水准有密切关系,还与之有关的心理特征是()。
A、情感B、感知C、认识D、想象力9、动机簇活动中最复杂和最具代表性的形式是()。
A、趋避式动机冲突B、双避式动机冲突C、双重趋避式动机冲突D、双趋式动机冲突文艺心理学自考试题(复习题)(0816)2007年02月14日星期三18:25第一部分:导论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心理学和产生是以()为代表的实验心理学的出现。
A、康德B、费希纳C、布洛D、克罗齐2、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
文艺心理学 自考复习题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文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文学、艺术与心理学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探讨了文学和艺术对人类心理的影响。
自考复习题是考生备考过程中的重要辅助工具,有助于检验知识掌握情况。
本文将结合文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设计一些自考复习题,帮助考生加深对文艺心理学的理解。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文艺心理学的基本假设?A. 文学和艺术对人类心理没有影响B. 文学和艺术可以影响人类心理C. 文学和艺术只能表达人类心理D. 文学和艺术只是人类心理的反映2.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B. 观众对艺术作品的接受与理解C. 作家和艺术家的心理状态D. 艺术作品对观众心理的影响E. 艺术创作与个体心理的关系3. 下列哪个理论主张了文艺作品对个体心理的塑造作用?A. 行为主义理论B. 心理分析理论C. 认知心理学理论D. 社会认知理论二、填空题1. 文艺心理学借鉴了_________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2. 文艺作品对个体心理的影响主要通过_________的方式实现。
3.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文艺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2. 请解释文艺作品对个体心理的塑造作用,并举例说明。
3. 请分析文艺心理学对文学和艺术创作的意义。
四、论述题请论述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于人类心理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结语通过以上的自考复习题,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文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文学和艺术对人类心理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和社会发展。
希望考生能够通过认真复习和思考,掌握文艺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为自考取得好成绩做好准备。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文艺心理学是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心理现象的科学,它涉及到创作者、作品和接受者三者之间的心理活动。
为了帮助自考生更好地复习文艺心理学,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复习题目和要点:1. 文艺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描述文艺心理学的基本定义。
- 讨论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包括创作者的心理特征、作品的心理内涵以及接受者的心理反应。
2. 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 分析创作动机的心理学基础。
- 探讨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心理根源。
3. 文学作品的心理分析:- 讨论文学作品如何反映作者的心理状态。
- 分析作品中的角色、情节和主题对读者心理的影响。
4. 文艺欣赏的心理过程:- 描述读者在阅读或观看文艺作品时的心理活动。
- 讨论审美体验的心理机制,包括情感共鸣、想象参与和认知评价。
5. 文艺心理学的理论与流派:- 介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文艺心理学中的应用。
- 探讨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对文艺创作和欣赏的影响。
6. 文艺与社会心理的关系:- 分析文艺作品如何反映和影响社会心理。
- 讨论文艺在社会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例如艺术疗法。
7.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描述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定性与定量方法。
- 讨论案例研究、心理测量和实验设计在文艺心理学中的应用。
8. 文艺心理学的现代发展:- 探讨数字媒体和网络文化对文艺心理学的影响。
- 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文艺心理学的跨文化交流和心理学视角。
9. 文艺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讨论文艺心理学在教育、广告和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 分析文艺心理学在影视制作和游戏设计中的作用。
10. 文艺心理学的伦理问题:- 讨论文艺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挑战。
- 分析文艺创作和欣赏中的道德和社会责任。
通过以上内容的复习,自考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文艺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应用,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同时,也鼓励考生结合实际案例和个人经验,深入思考文艺心理学的现实意义和未来发展趋势。
自考文艺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文艺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文学作品的结构B. 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C. 读者的阅读体验D. 文艺作品的社会影响答案:B2. 下列哪位学者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A. 弗洛伊德B. 荣格C. 阿德勒D. 霍布斯答案:B3. 文艺创作中的“灵感”通常被认为是哪种心理现象?A. 认知过程B. 情感过程C. 潜意识的涌现D. 理性思考的结果答案:C4. 在文艺心理学中,“原型”是指什么?A. 文艺作品中的常见角色B. 文艺作品的普遍主题C. 个体心理中的原始模式D. 社会文化中的共有信念答案:C5. 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主要取决于以下哪个因素?A. 作者的创作意图B. 读者的主观感受C. 作品的艺术技巧D. 社会文化背景答案:B6.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中,“本我”、“自我”和“超我”分别代表什么?A. 意识、潜意识和道德判断B. 情感、理性和道德规范C. 潜意识、意识和自我调节D. 个体欲望、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答案:D7.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观点体现了文艺心理学中的哪一方面?A. 艺术创作的模仿论B. 艺术创作的想象论C. 艺术创作的表达论D. 艺术创作的超验论答案:C8. 在文艺心理学中,哪种心理现象被认为是文艺创作的源泉?A. 情感B. 想象C. 记忆D. 认知答案:A9.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影响下的产物?A. 《梦的解析》B. 《尤利西斯》C. 《变形记》D. 《百年孤独》答案:D10.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欣赏过程中的“共鸣”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产生的?A. 艺术作品的普遍性B. 观众的个人经历C. 社会文化的共同价值观D. 艺术家的创作技巧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艺心理学中的“移情”现象及其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
答案:移情是指个体将自己的情感、欲望或冲突投射到他人或对象上的心理现象。
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图文稿

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 B )A.美学和文艺学的发展?B.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C.科学实验和马克思主义?D.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是( A)A.弗洛依德?B. 弗洛姆C.荣格?D. 歌德3.贝里尼提出的最着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 B )A.异质同构理论?B.唤醒理论C.深度知觉理论?D.心理距离说4.以下不属于朱光潜着作的是( A )A.《论诗三札》?B.《变态心理学》C.《文艺心理学》D.《悲剧心理学》5.体验的核心是(A )A.情感?B.认识C.经历?D.意蕴6.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着名的(C)A.镜像阶段论?B.表现性C.简化原则?D.格式塔质7.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是(D )A.第一个层次?B.第二个层次C.第三个层次?D.第四个层次8.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学派的是(B )A.实验心理学?B.社会历史文化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人本主义心理学9.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幼儿的“自卑”情结以及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文艺心理学家是(B)A.拉康?B.阿德勒C荣格?D柯勒10.童年经验对于艺术家的创作(B )A.只有积极意义?B.主要是积极意义C.无所谓?D.只有负面影响11.艺术家保持“赤子之心”属于(C)A.爱心体验?B.崇高体验C.归依体验?D.宗教体验12.“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说此话的人是(A )A.荣格B.弗洛依德C.托尔斯泰?D.莎士比亚13.癫狂状态往往是(A )A.无意识创造的突发?B.酒精刺激的结果C.精神失常的结果?D.病态14.一般来说,形象范式的生成主要与个人的什么作用有关(C )A.潜意识?B.意识C.无意识?D.前意识15.反映事物本质化属性的范式被称为(B)A.图型范式?B.属相范式C.形象范式?D.图画范式二、多项选择题(有的直接给答案省略错误选项)1.郭沫若认为诗歌等于以下哪些相加(ABCD)A.想象B.情调C.直觉D.适当的文字2.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ABCDE)A.实验法B.观察法C.问卷法D.心理测试法E.内省法3.艺术家的超越性具体表现为(ACD )A.超越现实功利C.超越世俗趣味D.超越自我的个体存在4.下列诗句表达了人生苦短的有(ABCD)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人生譬朝露,居此多屯蹇C.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D.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5、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ABCD)A、艺术家心理学B、创作心理C、艺术作品中的心理蕴含D、艺术接受中的心理活动6、体验的生成性特征有(BCE)B、互渗性C、意象性E、回忆是其重要的形式7、文学语言的构成法则包括:(ABCD)A、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遍的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学语言的无需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
自考文艺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文艺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艺心理学主要研究的领域是什么?A. 文学创作技巧B. 艺术欣赏心理C. 文学作品结构D. 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心理过程答案:D2. 以下哪位学者被认为是文艺心理学的奠基人?A. 弗洛伊德B. 荣格C. 皮亚杰D. 弗洛姆答案:A3. 文艺心理学中的“移情”指的是什么?A. 读者对作品的情感投入B. 作者对作品的情感表达C. 作品对读者的情感影响D. 读者对作者的情感认同答案:A4. 以下哪项不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创作动机B. 创作过程C. 创作技巧D. 创作成果的心理分析答案:C5.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心理机制是什么?A. 认知过程B. 情感过程C. 意志过程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文艺创作与欣赏的心理过程。
7. 解释文艺心理学中的“原型”概念。
答案:“原型”是荣格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类共有的、普遍存在的心理结构和模式。
在文艺作品中,原型往往以象征、主题或人物形象的形式出现,引发读者的共鸣。
8. 论述文艺心理学对现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答案:文艺心理学对现代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帮助作家更深入地理解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机制,从而更有效地表达情感和思想。
同时,文艺心理学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文本解读方式。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文艺心理学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文艺心理学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帮助教育者理解学生在艺术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和反应;其次,文艺心理学可以指导教育者设计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最后,文艺心理学还可以作为评价学生艺术作品的心理学依据。
文艺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文艺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文学创作技巧B. 文学作品的结构C. 文艺作品与心理活动的关系D. 文艺作品的历史背景答案:C2. 下列哪位学者不是文艺心理学的代表人物?A. 弗洛伊德B. 荣格C. 马克思D. 弗洛伊德答案:C3.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灵感”主要来源于哪里?A. 社会环境B. 个人经历C. 潜意识D. 文化传统答案:C4. 在文艺心理学中,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强调了哪两个概念?A. 本我与超我B. 意识与潜意识C. 自我与他我D. 现实与理想答案:B5. 文艺作品中的“悲剧美”通常与哪种心理现象有关?A. 压抑B. 升华C. 投射D. 认同答案:B6. 文艺心理学中的“原型”概念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荣格C. 阿德勒D. 霍布斯答案:B7. 下列哪项不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逻辑推理答案:D8.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欣赏过程中的“共鸣”现象是如何产生的?A. 艺术作品的技巧B. 观众的个人经历C. 艺术作品与观众心理的契合D. 社会文化的影响答案:C9. 在文艺心理学中,哪种心理防御机制与艺术创作的关系最为密切?A. 压抑B. 投射C. 升华D. 否认答案:C10.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弗洛伊德文艺心理学理论的代表作?A. 《梦的解析》B. 《图腾与禁忌》C. 《超越快乐原则》D. 《悲剧的诞生》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艺心理学中的“集体无意识”概念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答案:集体无意识是荣格心理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人类共有的、遗传下来的心理结构,它包含了人类祖先经验的残留和普遍性的象征。
在艺术创作中,集体无意识中的象征和图像(如原型)可以激发创作灵感,使作品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和深远的意义。
2. 描述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结构,并解释它们在文艺作品中的体现。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一、选择题1. 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A. 文学创作B. 文学欣赏C. 艺术创作D. 艺术欣赏2. 以下哪项不属于文艺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创作动机B. 艺术风格C. 艺术市场D. 艺术批评3.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创作过程中的“灵感”主要来源于()A. 个人经验B. 社会环境C. 潜意识D. 集体无意识二、填空题1.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艺术家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2.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创作是一种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释放潜意识中的__________。
3.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中,他提出了__________的概念,认为这是人类共有的无意识心理结构。
三、简答题1. 简述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 描述文艺心理学中“创作动机”的概念及其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3. 举例说明文艺心理学在艺术批评中的应用。
四、论述题1. 论述文艺心理学在当代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分析文艺心理学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3. 探讨文艺心理学对于艺术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艺术作品的描述,分析其可能反映的文艺心理学原理。
- 作品名称:《呐喊》- 作者:爱德华·蒙克- 描述:画面中,一个人物在桥上张开嘴巴,似乎在大声尖叫,背景是扭曲的天空和河流。
2. 以某位艺术家的生平和作品为例,分析其创作过程中文艺心理学的影响因素。
六、综合应用题1. 设计一个文艺心理学的实验,旨在研究观众对不同艺术风格的接受度和反应。
2. 选择一部文学作品,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主题、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
3. 以一个具体的艺术展览为例,探讨文艺心理学在展览策划和观众互动中的应用。
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

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B )A.美学和文艺学的发展B.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C.科学实验和马克思主义D.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是(A)A.弗洛依德B. 弗洛姆C.荣格D. 歌德3.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B )A.异质同构理论B.唤醒理论C.深度知觉理论D.心理距离说4.以下不属于朱光潜著作的是(A )A.《论诗三札》B.《变态心理学》C.《文艺心理学》D.《悲剧心理学》5.体验的核心是(A )A.情感B.认识C.经历D.意蕴6.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C)A.镜像阶段论B.表现性C.简化原则D.格式塔质7.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是(D )A.第一个层次B.第二个层次C.第三个层次D.第四个层次8.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学派的是(B )A.实验心理学B.社会历史文化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人本主义心理学9.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幼儿的“自卑”情结以及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文艺心理学家是(B)A.拉康B.阿德勒C荣格D柯勒10.童年经验对于艺术家的创作(B )A.只有积极意义B.主要是积极意义C.无所谓D.只有负面影响11.艺术家保持“赤子之心”属于(C)A.爱心体验B.崇高体验C.归依体验D.宗教体验12.“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说此话的人是(A )A.荣格B.弗洛依德C.托尔斯泰D.莎士比亚13.癫狂状态往往是(A )A.无意识创造的突发B.酒精刺激的结果C.精神失常的结果D.病态14.一般来说,形象范式的生成主要与个人的什么作用有关(C )A.潜意识B.意识C.无意识D.前意识15.反映事物本质化属性的范式被称为(B)A.图型范式B.属相范式C.形象范式D.图画范式二、多项选择题(有的直接给答案省略错误选项)1.郭沫若认为诗歌等于以下哪些相加(ABCD)A.想象B.情调C.直觉D.适当的文字2.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ABCDE)A.实验法B.观察法C.问卷法D.心理测试法E.内省法3.艺术家的超越性具体表现为(ACD )A.超越现实功利C.超越世俗趣味D.超越自我的个体存在4.下列诗句表达了人生苦短的有(ABCD)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人生譬朝露,居此多屯蹇C.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D.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5、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ABCD)A、艺术家心理学B、创作心理C、艺术作品中的心理蕴含D、艺术接受中的心理活动6、体验的生成性特征有(BCE)B、互渗性C、意象性E、回忆是其重要的形式7、文学语言的构成法则包括:(ABCD)A、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遍的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学语言的无需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
文艺心理学自考试题

文艺心理学自考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
B. 电影中的情节和心理表现。
C. 音乐中的旋律和和声。
D. 画作中的色彩和构图。
2.文艺心理学主要关注的是以下哪个层面的分析?A. 作品的形式美感。
B. 作品的社会意义。
C. 作品的心理表现。
D. 作品的历史背景。
3.以下哪个理论主张作品的创造与心理体验密切相关?A. 笛卡尔唯理论。
B.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C. 马克思主义思想。
D. 达尔文进化论。
4.下列哪个名著被视为文艺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A. 《红楼梦》。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三国演义》。
5.文艺心理学不仅关注作品本身,还注重研究以下哪个方面?A. 文艺创作中的思想性。
B. 文艺作品的发行与销售。
C. 作品投资回报率。
D. 作品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度。
二、简答题1.简述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关注点。
2.以《红楼梦》为例,分析文艺心理学在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价值。
3.选择一部电影,分析其中角色的心理表现与观众情感产生的关系。
4.探讨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5.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解释音乐作品如何通过表达情感与听众产生共鸣。
三、论述题文艺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对于文学、电影、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请论述文艺心理学对文学作品、电影、音乐、绘画的影响与应用,以及这些应用对大众的心理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四、应用题请选择一部你喜欢的文艺作品(可以是小说、电影、音乐、绘画等),结合文艺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探讨其对你个人心理的影响和感受,并进一步思考该作品在社会和文化层面的意义和影响。
以上为文艺心理学自考试题,请根据题目的不同类型进行答题,祝你顺利完成考试!。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文艺心理学复习题一、选择题1. 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
A. 文艺作品B. 文艺创作过程C. 文艺欣赏过程D. 文艺创作者的心理状态2. 弗洛伊德认为,文艺创作主要源于人的()。
A. 理性思维B. 潜意识C. 道德意识D. 社会意识3. 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A. 弗洛伊德B. 荣格C. 皮亚杰D. 科夫卡4. 文艺心理学中,“情感共鸣”是指()。
A. 读者对作品情感的认同B. 创作者与作品之间的情感联系C. 读者与创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D. 作品内部各元素之间的情感协调二、填空题1. 文艺心理学认为,文艺作品是创作者__________的反映。
2. 荣格提出了__________的概念,强调集体无意识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
3. 文艺心理学中的“__________”理论认为,文艺作品的形式和结构能够影响人的心理体验。
4. 在文艺欣赏过程中,读者通过__________来理解和感受作品。
三、简答题1. 简述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文艺心理学主要研究文艺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机制,包括创作者的心理状态、作品的心理效应、读者的心理反应等。
2. 弗洛伊德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答:弗洛伊德认为,文艺创作主要源于人的潜意识,尤其是性欲和攻击欲的压抑和释放。
他强调梦、幻想等心理现象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性,认为文艺作品是创作者潜意识欲望的象征性表达。
3. 简述文艺心理学在当代文艺批评中的应用。
答:文艺心理学在当代文艺批评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1)分析作品的心理内涵,揭示作品深层的主题和意义;(2)探讨创作者的心理状态,理解作品的创作动机和风格特点;(3)研究读者的心理反应,评估作品的社会影响和审美价值。
四、论述题1. 论述文艺心理学在文艺创作和欣赏过程中的作用。
答:文艺心理学在文艺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创作过程中,文艺心理学可以帮助创作者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挖掘潜意识中的创作灵感,提高作品的心理表现力。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

文艺心理学导论一、名词解释:1.文艺心理学——文艺心理学是“心理文艺学”或“心理学美学”,是文艺学或美学(de)一个分支,这是从心理学(de)角度来研究文艺创作,文艺作品和文艺接受中(de)问题.(江西省09年07月名词解释题)2.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普遍心理(de)学科,研究方法多采用实验方法,力求定量定性.3.心理活动——即把审美主体(de)心理当做一种人类活动,一种人类(de)精神活动.它是动态(de),不是静止(de),是多面(de),不是单一(de),是相互联系(de)不是彼此孤立(de).4.审美体验——是人(de)一种生命体验.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它指向人(de)生命,具有强烈(de)情感色彩,常常使人进入心醉神迷、物我两忘(de)境界,这种心理活动又是以经验作为基础(de),它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de)回味、反刍和体现.5.审美心理机制——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接受过程中,语言、视觉、情感、记忆(de)各自功能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另外还是审美主体心理活动(de)社会实践性.二、问答题:1、文艺心理学同文艺学其他分支相比,有什么优势答:文艺心理学既不同于文艺社会学,也不同于文艺哲学,它有自己独特(de)研究对象,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它把研究(de)重点从审美客体转向审美主体,它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自上而下”(de)方法,而采用了“自下而上”(de)方法,它不是高度思辨和演绎(de)方法,而是经验(de)实记(de)和归纳(de)方法.与文艺哲学相比,对文艺现象作微观(de)把握很准确,与文艺社会学比,顾及了文艺活动(de)全部丰富性和复杂性,充分重视了艺术家(de)个性.2、文艺(de)心理学(de)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de)心理活动,是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活动中(de)审美心理机制.这样,艺术家(de)心理特性,艺术创作(de)动力,艺术创作(de)心理流程,艺术伤口(de)心理蕴含,艺术接受(de)心理规律等,就自然成了文艺心理学(de)主要课题.3、文艺心理学同普通心理学是什么关系答:普通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关系最为密切,它在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占有特殊地位,文艺心理学研究离开普通心理学是很难完成(de).同时,它们又是两门学科,有不同(de)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普通心理学(de)研究对象是人类普遍(de)心理,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类(de)特殊心理——审美心理.后者比前者更为复杂和微妙,它有自己鲜明(de)特征和独特(de)内容.从研究方法看,普遍心理学更带有自然科学性质,它(de)研究更多采用实验方法,力求定量定性.而文艺心理学面对情感色彩强烈和复杂微妙(de)审美心理,更多采用体验和内省(de)方法,要达到定量和定性难度是很大(de).第一章文艺心理学(de)理论背景和研究途径一、名词解释:1.审美阀原则——运用于意识水平(de)原则.它要求刺激在它能够使立体产生快乐或者痛苦之前必须达到一定(de)强度和持续时间.2.唤醒理论——贝里尼在60年代提出,又称“规范与审美愉悦(de)关系理论”.人(de)审美愉悦是由两种唤醒而得到(de):一是“渐进性”(de)唤醒,它使情感达到适当程度,其过程是紧张情绪(de)适度递增;二是“亢奋性”唤醒:情感超过可意(de)程度而剧烈上升,然后在唤醒下退时获得一种解除(de)愉快.3.潜意识——是人类精神活动最深层和最原始(de)部分,在这个层面中充满着不容于社会(de)各种本能和欲望,它们时刻想冲出前意识和意识层面表现出来.然而,意识(de)抑制作用强迫它们留在潜意识深处.因此,潜意识就是人(de)内心生活(de)能量(de)蓄积库,是一种被压抑(de)东西.4.俄狄浦斯情结(四川省05年十月已考)——是弗洛伊德(de)着名论点.即人从儿童时期就有了性(de)意识,男孩(de)恋母弑父(de)情意综,就是俄狄浦情结.(江西省09年7月已考)5.人格结构——弗洛伊德(de)精神结构(de)理论,认为人格(de)构成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所谓本我,它是原始(de),生来就有(de)潜意识部分,遵循顺应本能冲动(de)愉快原则.自我代表着理智,以现实(de)原则控制本我(de)活动.超我是伦理化(de)自我,带有理想(de)特征.6.集体无意识——指(de)是那种由于某种潜在体验(de)普遍性而形成(de)人类悟性(de)基本模式或原型(de)贮存.(江西省09年7月已考)7.原型——指(de)是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倾向,是心理经验(de)一种先在决定因素,它使个体以其原本祖先当时面临(de)类似情境所表现(de)方式去行动.如英雄、大地母亲、智慧老人、魔鬼等都是原型.8.自卑——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人人都有(de)一种情绪,起源于童年期(de)弱小和无助,但只有附加(de)器质性缺陷和社会性(de)挫伤才会形成一种复杂(de)情结.9.镜像阶段——拉康提出(de)着名理论.即人初涉世界是非主体(de),不分化(de)存在,在我与物之间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一旦到了一定(de)年龄阶段(大约6--18个月)就进入镜像阶段,人就达到一次主体性跃迁(de)转换点.即婴儿在镜子中看到自己,也就是看到镜像活动与自己身体活动之间(de)关系时,他为自己(de)发现感到高兴,并拼命向镜子靠近,以便看得更清楚些.这种识别(de)行动正是“我”(de)初次出现,也就是所谓(de)“初次同化”(婴儿和镜子(de)合一).10.同形性——格式塔心理学(de)两条重要原则之一.即认为在知觉活动中,在作为对象(de)物理现象与作为认知主体(de)人(de)大脑生理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同形关系.11.表现性——表现性就是艺术品中(de)“格式塔质”,它是在作品各组成部分(de)联系中呈现出(de)总体性质.或者说是由可见(de)艺术品表现出来(de)不可见(de)意蕴.12.知觉概念——阿恩海姆提出(de)一个新(de)名词,即人们感知外物时,大脑皮层就开始了对该物(de)结构特征(de)提炼过程,而不是将这个物体(de)形状原原本本地印进脑海中.13.简化原则——阿恩海姆提出(de)着名观点,即对于绘画之类(de)造型艺术来说,所谓简化就是要抓住表现(de)结构特征,用最精粹(de)形式将其呈现出来.14.需要层次——在马斯洛看来,人(de)需要可分为7个层次,犹如一座金字塔.它们由低级到高级分别为心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de)需要、尊重(de)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以及自我实现(de)需要.自我实现(de)需要被看作是人(de)最高需要.15.自我实现-——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de)自我发挥和自我完善(de)一种欲望,也就是一种使自己(de)潜能得以实现(de)倾向.16.高峰体验——马期洛自我实现论中(de)重要概念,指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状态时可能感受到(de)一种欢乐至极(de)体验.(江西省09年7月已考)17.决定论原则——人(de)心理和意识是属于个人(de),是有个体性(de),同时又是受社会生活所制约(de)在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看来,心理决定于生活方式,并且随着生活方式(de)变化而变化,它总是积淀着社会文化历史(de)蕴含.18.意识和活动同一原则——由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提出,认为活动是人对周围现实(de)能动关系(de)最重要(de)形式;认为人(de)活动有外部(de),实践(de)活动,也有内部(de)心理活动,而且二者是统一(de).二、问答题:1、试具体谈谈费希纳(de)某一审美原则.答:费希纳(de)16种审美原则中(de)第四种:没有矛盾、一致或真实(de)原则.如果矛盾重重,人们就陷入苦苦思索中而不得要领,是不会产生审美情感(de),或者内容是虚假而美丽(de),人们开始何许也会有审美情感,而一旦发现事物真相,只能产生被欺骗和愤怒(de)感情.2、如何评价实验派(de)文艺心理学研究答:在实验艺术心理学这一令人略感新奇和依然陌生(de)研究圈中,虽然对艺术活动至关重要(de)情感动机和人格均末或暂无可能充分涉及,但是它(de)前进步态还是明显可辨(de).它(de)第一进展组成(de)过程总是要呈现为渐进(de)链式(de)结构.虽然和艺术心理学(de)第一种分支研究一样,实验(de)艺术心理学(de)第一个成果同时也会是人们抱憾(de)一种目标.不过,类似(de)感受与其说是一种现实(de)要求,还不如说是一种理想(de)期待.3、梦与艺术创造(de)关系应当如何理解答:首先,梦有巨大(de)压缩作用,而压缩也有一种躲避意识监视(de)倾向.同样,艺术家在选择和提炼题材时也是为把潜意识中(de)力比多加以伪装和变形;其次,梦意是呈现视觉(de)形象,绝少有抽象、无形(de)思想,在梦(de)世界里,最为活跃和流动不定(de)总是与记忆相关(de)情绪性表象具有很强(de)可再现性;其三,梦中(de)视觉形象几乎都是处在一种高度紧张(de)“戏剧性”中,也就是说,它与日常生活中(de)情形形成了相当鲜明(de)对照,因而是一种移位了(de)东西;第四,梦具有相当(de)象征意义,特别是与性有实质(de)联系.梦不是什么无稽之谈,而总是有所指涉,有所意味.4、如何评价弗洛伊德(de)文艺心理学观答:弗洛伊德(de)文艺心理学观,在今天仍然或多或少地受到怀疑,但是却又被外行地运用于艺术问题和美学,而且经常是以一种错综(de)或歪曲(de)方式去运用,因此,有人坚决反对把精神分析运用于艺术之上.但是,如果谨慎地应用同时又不排斥其他资料,精神分析理论对于艺术和艺术家(de)解释依然是深刻(de)解释.5、谈谈原型特定文化(de)关系.答:艺术中(de)母亲原型之所以能独立地形成,同人类寻求保护和得到养育(de)集体无意识有着一定(de)内在联系.这样母亲原型就更具有普遍(de)力量.不过,由于母亲这种预先形成(de)心像在不同(de)婴儿和母亲之间(de)现实关系中存在,就逐渐呈现为不同(de)确定性形象,与此同时也就产生变体,但是尽管如此,它们还是具有一定(de)定向,那就是它们几乎都意味着养育、保持、帮助、献身和肥沃、丰饶等,而这些不能不说是人类有关母亲(de)集体无意识内容.正是这种深层(de)东西成了母亲原型在艺术中成为永恒(de)感人至深(de)主题(de)一个重要原因.6、描述艺术活动中(de)自卑和超越.答:艺术家在很多方面和处于自卑或无能状态中(de)儿童一样,他们(de)心中总是拥有着某种目标,而且往往是由想象而生(de)优越性目标,因而,艺术家(de)内心充满了诸如此类(de)心理冲突:贫乏和富有,附属性和支配性,苦难和幸福,无知和全知以及无能和创造等.在这里,想象(de)目标越是优越,艺术家(de)不安和痛苦就可能越深,但也可能同时意味着可以激发更为惊人(de)创造力,获得某种真正(de)自卑(de)超越.7、格式塔文艺心理学是如何解释文学创作过程中(de)心物关系(de)答:格式塔文艺心理学对文学创作过程中(de)心物关系提出了两条重要原则:其一,整体性原则.认为人(de)一个知觉视野具有组织起来(de)趋势,呈现为一个完整(de)图形,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其二,同形论,又称为异质同构论.认为在知觉活动中,在作为对象(de)物理现象与作为认知主体(de)人(de)大脑生理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同形关系.8、格式塔文艺心理学是如何解释审美活动(de)生理基础(de)答:当人们看到某种客观物体或景物时,这些客观物体或景物(de)结构形态会通过观察者(de)视觉系统在大脑皮层上引起生理力(de)活跃,这种生理力就构成了类似物体或景物结构(de)内在形式.当这种生理力(de)内在结构形式被观察者(de)心理所体验到时,尽管观察者体验到(de)是自己大脑皮层上(de)变化,但他却认为是体验到了来自物体或景物(de)性质.在心与物之间有了这层以大脑皮层生理力(de)变化为中介(de)关系,心理事实与物理事实便被沟通了.9、为什么马斯洛(de)心理学是第三思潮答:由于马斯洛(de)心理学不像弗洛伊德(de)精神分析那样探求人(de)意识(de)隐蔽之处,也不像行为主义(de)心理学那样注重刺激与反应(de)模式,而是倾心于人(de)“高级意识心理”,从而耀眼地成为心理学(de)第三种力量,即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心理学之外(de)第三种声音.10、谈谈马斯洛(de)“存在性世界”与艺术(de)关系.答:马斯洛(de)“存在性世界”是超越性体验(de)世界,是人们直接了解人类(de)最高美德与理想,是马斯洛(de)需要层次理论是(de)最高层次:自我实现层次,是同人类(de)终极价值与存在价值联系在一起.在马斯洛(de)“存在性世界”中,艺术无疑是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对于存在性价值(de)提升与实现,艺术(de)作用其实是有限(de)、间接(de),因为存在性价值更是艺术以外(de)重大问题.11、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文艺心理学有什么重要特征答:一是决定论(de)原则;二是意识和活动统一(de)原则;三是心理在活动中发展(de)原则.12、维戈茨基如何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结构(de)内在矛盾来揭示审美反应(de)心理机制答:在维戈茨基看来,分析作品(de)结构主要是分析结构(de)内在矛盾,从心理基础来讲就是所谓“逆向感情”(de)运动.正是这种运动造成艺术(de)感染力,产生艺术(de)特殊功能.他认为“逆向感情”就是构成作品内容(de)情绪和激情沿着两个相反而以趋向同一终点(de)方向发展.在终点上仿佛发生“短路”似(de)排除了激情,感情得到改造和净化,也就是痛苦(de)和不愉快(de)激情得到一定(de)舒泄,转化为相反(de)激情.他指出:“审美反应本身实质上就可以被归结为这种净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他认为脱离心理学就无法解释文学,心理学对于理解艺术作品(de)结构和艺术(de)特殊功能有举足轻重(de)意义.第二章艺术家与体验一、名词解释:1.艺术体验——所谓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de)部分,而艺术体验是艺术家个体生命体验.2.体验生成——指艺术家审美心理结构(de)建构过程.它多是处于两种联系中,一是与艺术家在特定时期所处(de)外部社会环境(de)联系;一是与艺术家个人经历中早期经验以及由教育和各种活动所形成(de)心理反应图式(de)联系.3.童年经验——指“童年体验”.童年经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包括从幼年到少年)(de)生活经历中所获得(de)心理体验(de)总和,包括童年时(de)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童志等.4.缺失性体验——指主体对各种缺失(精神(de)和物质(de))体验.5.崇高体验——是艺术家经由自然或社会(de)某种外在刺激所唤醒(de)压抑在内心(de)带有痛楚和狂喜成分(de)激情体验.6.超越体验——指艺术家超越实用功利和超越个体实存时(de)经历和感受.7.孤独体验——指艺术家在世态创造过程中所感到(de)孤独绝望(de)体验心理.8.神秘体验——神秘体验包含三个要点:一是假定并相信一种超越性(de)终极现实(de)存在;二是这种终极现实是超日常经验、感官经验与逻辑理性(de),它只有通过神秘(de)直觉、契合、顿悟、启示等才能把握;三是当主体通过神秘(de)感悟与“最高(de)存在”达到契合时,会产生一种迷狂式(de)同一性体验.9.归依体验——归依体验是艺术家在寻找精神家园(de)过程中达到(de)神圣(de)境界,一种结束无意义(de)生活以后重新获得生活意义(de)充实感、安适感与幸福感.二、问答题:1、体验有哪些特牲它与艺术活动有哪些同构关系(江西省09年7月简答题已考)答:一、体验有生命性、情感性、“忘我”、“反刍”等特性与艺术活动(de)心灵性、意蕴性、“移情”和“诗意”等特性是同构对应(de).或者说,在艺术活动中凝结了个体体验(de)诸种特性.没有艺术家个体(de)体验(de)特性,艺术活动也就不可能成为真正(de)艺术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正是作家(de)个体体验(de)凝结与表现.2、艺术体验(de)生成有什么特征(四川省05年10月已考)答:艺术体验(de)生成具有以下特征:1、体验生成(de)互渗性;2、体验生成(de)意向性;3、回忆:体验生成(de)重要形式.总之,艺术家(de)体验是活生生(de),千变万化(de)心理之流.3、童年经验对艺术家(de)创作有什么重要作用答:(1)艺术家(de)体验生成总是与他(de)童年经验有着千丝万缕(de)联系.(2)童年经验有艺术家(de)个性铸造上有重要意义.(3)痛苦(de)童年经验常常能使艺术家具有敏感(de)心灵和博大(de)同情心,养成独立思考(de)习惯.(4)童年(de)痛苦体验对艺术家(de)影响是深刻(de)、内在(de),它造就了艺术家(de)心理结构和意向结构,艺术家一生(de)体验都要经过这个结构(de)过滤和析光,因此,即使不是直接表现,也常常会作为一种基调渗透在作品中.(5)童年经验包蕴最深厚最丰富(de)人生真味,可以说它本身经常就是一种审美体验.(6)童年经验之可贵在于它是审美(de)非功利(de),是最接近艺术本质(de)体验.因而,童年经验作为建构艺术家体验生成(de)重要因素,比其他体验占有更重要(de)地位.4、缺失性体验为何激活艺术家(de)异常认知答:缺失即未满足,此时主体为确缺失,求得满足,会调动自己(de)各种心智力量.缺失激发着认知活力.缺失使艺术家深感痛苦,同时往往也激发了他们(de)意志和创造(de)冲动,促使他们通过各种活动,包括文学创作活动,去努力重新建设一个世界.也就是说,他们(de)缺乏性体验成为创作(de)一个重要动力.5、试述崇高体验与成就动机相互转化(de)机制.答:艺术家(de)崇高体验主要是通过成就动机形成(de).成就动机,是人在某种强烈(de)企图发挥自我优势能力(de)欲望支配下,希望倾其一生,实现自我价值,尽力取得惊世骇俗(de)成果(de)动机.成就动机(de)萌生,往往是从社会和自然给艺术家以种种难以忍受(de)刺激开始(de).成就动机萌生后,艺术家在直觉中所品咂到(de)对于人生、社会(de)感悟成果,及其随之而来(de)一切心理能量,都可能倾注进去.成就动机实现以前或难以达到时,艺术家(de)崇高体验往往体现为极度(de)焦虑.不管征服自然还是面对社会斗争,人类(de)崇高体验往往以悲剧形式出现,而以成就动机(de)受挫或毁灭来达成.6、艺术家超越实用功利对艺术创作有何意义答:艺术家(de)文学艺术活动在本质上是对现实(de)超越,艺术家如果过于讲究实际,在艺术上就很难真正有所创造.在现实生活中,艺术家为了维护自己(de)艺术理想,常常需要做出牺牲,这即是对实用功利(de)一种超越.只有超越了实用功利才能达到艺术创作成就高峰,才能取得真正(de)成功.7、是否只有信仰宗教(de)人才有神秘体验为什么答:不是(de).因为由神秘体验进入归依体验,丰富多样,因人而异,一般依据其归依(de)对象,大致分为三种比较典型(de)类型,二是向宗教(de)归依;二是向自然(de)归依;三是向童年(de)归依.所以说,并不是只有信仰宗教(de)人才有神秘体验.第三章艺术创作:体验(de)迹化一、名词解释:1.潜动机——指艺术家从事创作时内心(de)某种无意识驱动力量.主要特点有二:驱动性、潜动性.2.显动机——在生活中,艺术家因各种物象、事件(de)触发,常发生心理波动,造成失衡,并引发适当强度(de)情感.显动机就是艺术家宣泄情感,以恢复心理平衡(de)力量,主要特征有意象、情绪情感、创造性三者.3.动机簇——动机簇指一个动机内由几个子动机形成(de)丛簇现象.4.动机冲突——指一个动机簇内各种子动机(de)丛簇现象.5.癫狂状态——指在艺术创作中,当情感达到一种极致状态时,出现(de)一种奇异(de)创作现象——癫狂.创作主体似乎进入了一种非自觉创作(de)精神状态,而癫狂(de)奇异性主要就表现在这如痴如狂、物我不分、意不由已、情不自禁(de)非自觉精神状态上面.6.艺术深思——艺术深思是创作冲动(de)思绪主流如惊涛般涌过之后(de)一种深沉(de)平静.在深思之中涌上心头(de)纷纭思绪,物象被反复回味体验,从而形成艺术(de)内形式——审美意象.在沉思中,以往(de)情感积累获得审美升华.它是艺术创作心理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de)环节.(江西省09年7月名词解释题)7.内觉体验——深层心理内容在创作主体(de)有意调动和其他因素(de)刺激下会以不同方式显现为意识水平(de)心理活动.对于这种心理活动,称之为内觉体验.8.内在形式——内在形式指在艺术家(de)心理体验与艺术品(de)外在形式之间(de)一个中间环节,用美学上常用(de)术语表示就是审美意象.9.审美相似律——就是使人将本来与人无涉(de)外在事物变为主观存在,再由主观存在升华为新(de)客观存在(de)心理规律,它是以存在于原始思维中(de)那种广义相似性原理为基础(de).10.形象范式——它是具有表象(de)抽象性、情感性、充盈性和个异性(de)范式形态.一般说来,它主要与人(de)无意识作用相关,通过无意识体验(de)创造性活动来实现,但又离不开人(de)生活经验.二、问答题:1、试谈谈潜动机(de)品格和内在机制.(四川省05年10月已考)答:潜动机有某些羞于启齿(de)成分.由于不符合意识自我(de)价值观念,难以获得认同.潜动机只能隐藏在阈限之下,客观存在是真正(de)动力源.潜动机(de)内在机制表现为直觉表象;外在机缘;情绪情感;解构重构等,创作潜动机十分复杂,千万不能把它简单化.2、试分析某一作家或作品(de)创作动机.答:齐白石从小家贫,一直被生活重负所压迫.一方面要保证艺术良心不被金钱玷污;另一方面又不愿趋炎附势,为宫廷作画.两种负价值迫使他处于焦虑之中.既要避开铜臭,又要避开官府,怎么办被逼无奈,他只能选择第三条道路,过“自食其力(de)平凡生活“——卖画.既有饭吃,又可以保全自己(de)艺术追求和良心.鲁迅(de)不周山意欲用女娲造人和弗洛伊德主义解释艺术起源,但中途读了道学家之文,动机转化,在女娲两腿之间添加了“古衣冠(de)小丈夫”,由此导致“油滑”,且“破坏”(鲁迅语)了宏大结构.3、为什么说艺术家(de)癫狂不同于精神病患者(de)疯狂(四川省05年10月已考简答)答:艺术家(de)癫狂作为人类创造活动中(de)一种反常(de)非自觉(de)精神现象,是一时(de)如痴如狂,而不是真痴真狂,不是精神病人无理智(de)病态,而是一时(de)变态或癫狂.两者根本不同(de)是艺术家还能从变态中返回常态,回到现实,还能从癫狂状态中恢复理智,正视现实,因而能给予创作活动总体上(de)控制;而精神病患者却失掉了这种能力,完全与现实失去联系.再则,艺术家(de)癫狂意向是有意义和价值(de),是长期情感积累(de)瞬间爆发,相比之下精神病患者(de)意向是无价值和意义(de),他们通常爱做呆板(de)、老套(de)、重复(de)、明显是无意义(de)事.精神病患者(de)癫儿是一种“病态”,而艺术家(de)癫狂则是有所创造,两者尽管有着很多相似,但实在是不能同日而语.4、艺术沉思是如何将自然情感化为艺术情感(de)答:艺术沉思所需要(de)心理条件是“平静中回忆起来(de)情感”.对情感(de)再度体验,乃是艺术沉思(de)基本内涵,平静(de)心情作为艺术沉思(de)必要条件也就是审美心境,而审美心境(de)产生有赖于主体与其对象之间(de)一定(de)心理距离,心理距离使人获得审美心境为艺术沉思提供了条件.其次,在平静(de)心境中,对被压抑在心理深层(de)情感储备加以“回忆”,就是艺术沉思对情感(de)初步把握,也是艺术情感(de)初级生成,自然情感被当做艺术沉。
0816《文艺心理学》复习题库20页有答案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0816)第一部分导论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心理学的产生是以()为代表的实验心理学的出现。
A、康德B、费希纳C、布洛D、克罗齐2、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
A、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B、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C、科学实验和马克思主义D、美学和文艺学的发展3、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命题是()。
A、作家心理B、作品心理C、读者心理D、审美体验4、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心理学流派是()。
A、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B、格式塔文艺心理学C、社会文化历史文艺心理学D、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5、20世纪初期就试图运用西方心理学来阐明文艺创作现象并写出《红楼梦评论》的是()A、蔡元培B、王国维C、朱光潜D、胡风6、以下不是朱光潜的著作的是()。
A、《悲剧心理学》B、《变态心理学》C、《文艺心理学》D、《论诗三札》7、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B、作家的创作心理C、读者的接受心理活动D、作品的心理蕴含8、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真正的奠基人,并写出第一部《文艺心理学》的是()。
A、王国维B、鲁迅C、朱光潜D、胡风9、提出“出入说”的是()。
A、庄子B、李贽C、王国维D、郭沫若10、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是()。
A、科学主义B、人本主义C、存在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多选题。
1、文艺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有()。
A、经验的B、演绎的C、实证的D、归纳的E、思辩的2、中国古代有丰富的文艺心理学见解,以下属于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观点的是()A、虚静说B、童心说C、迷狂说D、兴会说E、净化说3、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A、艺术家心理B、创作心理C、艺术接受中的心理蕴含D、艺术作品中的心理活动E、变态心理4、郭沫若认为诗歌等于以下哪些相加()A、想象B、直觉C、情调D、适当的文字E、形象5、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A、实验法B、观察法C、问卷法D、心理测试法E、内省法答案:一、1、B 2、B 3、D 4、D 5、B 6、D 7、A 8、C 9、C 10、D二、1、ACD 2、ABD 3、ABCD 4、ABCD 5、ABCDE三、名词解释。
(完整版)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

自考文艺心理学历年试题答案及精华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B )A.美学和文艺学的发展B.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C.科学实验和马克思主义D.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是(A)A.弗洛依德B. 弗洛姆C.荣格D. 歌德3.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B)A.异质同构理论B.唤醒理论C.深度知觉理论D.心理距离说4.以下不属于朱光潜著作的是(A)A.《论诗三札》B.《变态心理学》C.《文艺心理学》D.《悲剧心理学》5.体验的核心是(A)A.情感B.认识C.经历D.意蕴6.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C)A.镜像阶段论B.表现性C.简化原则D.格式塔质7.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是(D)A.第一个层次B.第二个层次C.第三个层次D.第四个层次8.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学派的是(B)A.实验心理学B.社会历史文化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D.人本主义心理学9.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幼儿的“自卑”情结以及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文艺心理学家是(B)A.拉康B.阿德勒C荣格 D柯勒10.童年经验对于艺术家的创作(B)A.只有积极意义B.主要是积极意义C.无所谓D.只有负面影响11.艺术家保持“赤子之心”属于(C)A.爱心体验B.崇高体验C.归依体验D.宗教体验12.“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说此话的人是(A)A.荣格B.弗洛依德C.托尔斯泰D.莎士比亚13.癫狂状态往往是(A)A.无意识创造的突发B.酒精刺激的结果C.精神失常的结果D.病态14.一般来说,形象范式的生成主要与个人的什么作用有关(C)A.潜意识B.意识C.无意识D.前意识15.反映事物本质化属性的范式被称为(B)A.图型范式B.属相范式C.形象范式D.图画范式二、多项选择题(有的直接给答案省略错误选项)1.郭沫若认为诗歌等于以下哪些相加(ABCD)A.想象B.情调C.直觉D.适当的文字2.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ABCDE)A.实验法B.观察法C.问卷法D.心理测试法E.内省法3.艺术家的超越性具体表现为(ACD )A.超越现实功利C.超越世俗趣味D.超越自我的个体存在4.下列诗句表达了人生苦短的有(ABCD)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人生譬朝露,居此多屯蹇C.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D.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5、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ABCD)A、艺术家心理学B、创作心理C、艺术作品中的心理蕴含D、艺术接受中的心理活动6、体验的生成性特征有(BCE)B、互渗性C、意象性E、回忆是其重要的形式7、文学语言的构成法则包括:(ABCD)A、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遍的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学语言的无需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
文艺心理学自考试题答案

文艺心理学自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B. 文艺作品的接受过程C. 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接受过程D. 文艺作品的社会影响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D3. 文艺心理学中的情感体验是指?A. 创作者的情感体验B. 接受者的情感体验C. 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情感体验D. 以上都不是答案:C4. 弗洛伊德认为文艺创作的动机是什么?A. 社会需求B. 个人兴趣C. 潜意识冲动D. 经济利益5. 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审美距离”的概念?A. 康德B. 布洛C. 尼采D. 黑格尔答案:B6.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是什么?A. 无意识的闪现B. 有意识的积累C. 无意识与有意识的结合D. 以上都不是答案:C7. 以下哪项不是文艺心理学中的情感理论?A. 詹姆斯-兰格理论B. 坎农-巴德理论C. 认知评价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答案:D8. 文艺心理学中的审美体验与日常体验的区别在于?A. 审美体验更注重情感B. 审美体验更注重理性C. 审美体验更注重形式D. 审美体验更注重内容答案:A9. 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艺术即表现”的观点?B. 科林伍德C. 贝尔D. 杜威答案:B10.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接受的过程是?A. 被动接受B. 主动解读C. 机械复制D. 无意识模仿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能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艺术创作的心理机制B. 艺术接受的心理过程C. 艺术作品的心理效应D. 艺术教育的心理影响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文艺创作?A. 个人经历B. 社会环境C. 文化背景D. 经济状况答案:ABCD3. 文艺心理学中的情感理论包括哪些?A. 詹姆斯-兰格理论B. 坎农-巴德理论C. 认知评价理论D. 行为主义理论答案:ABC4. 文艺心理学认为艺术接受的特点包括?A. 主动性B. 创造性C. 情感性D. 社会性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演绎法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文艺心理学的定义。
文艺心理学试卷

全国自学考试文艺心理学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现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是A.康德B.费希纳 C布洛 D.克罗齐【】2.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A.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 B.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c.科学实验和马克思主D美学和文艺学的发展【】3.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命题是A.作家心理 B作品心理 c读者心理 D.审美体验【】4.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心理学流派是A.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 B格式塔文艺心理学c.社会文化历史文艺心理学 D.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5.以下不属于朱光潜著作的是A.《悲剧心理学》 B.《变态心理学》 c.《文艺心理学》D《论诗三札》【】6.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应当是A.科学主义 B.人本主义c存在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7.弗洛伊德认为一切艺术家无不是白日梦型的幻想者,这种认识是A.完全错误 B完全是一种猜想c.揭示了艺术家创作动力的来源 D.唯心主义的认识【】8.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于幼儿的“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动机的文艺心理家是A荣格B阿德勒c拉康 D.柯勒【】9.“格式塔”的意思是A用标准格式修建的塔 B指不同质料建筑的塔c指“完形”D.指心物同构【】10.马斯洛认为与高峰理论相对的理论是A.低潮理论 B.平原理论 c.高原体验 D.山地理论【】11.经验与体验的差别是A.体验能够见出意义,经验则为生理性的B.体验使用头脑,经验使用心理c.体验和经验都使用身体,但体验更真实D.体验是思考,经验是情感【】12.愧疚体验与艺术家的道德水准有密切关系,还与之有关的心理特征是A情感 B感知 c认识 D.想象力【】13.艺术家保留赤子之心属于的体验类型是A.爱心体验 B.宗教体验 c.归依体验 D.崇高体验【】14.癫狂状态往往是A.无意识创作的突发 B.精神失常的结果 c.酒精刺激的结果 D.病态【】15.艺术品外在形式生成的一条基本规律是A.审美想象律 B.审美主观律 c审美相似律 D审美互补律【】16.一般说来,形象范式的生成主要与个人作用有关的是A无意识 B.意识作用 c.潜意识 D前意识【】17.文学语言的本色化是指A.口语话B.自然化 c通俗化 D.与人的本来面目相符【】18.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人生如朝露”来感叹人生短暂,这种语言表述被称之为A.比喻 B格式化 c程式化 D.惯用语【】19.著名画家莫奈的名画《日出》说明艺术家需要A刻苦B.想象力 c.丰富的情感 D.知觉敏锐【】20. .提出“认知失调”这一理论的是A.南丁格尔 B.费斯汀格 c.维戈茨基 D.鲁利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文艺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心理学(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文主义思潮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是弗洛依德3.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唤醒理论)4.以下不属于朱光潜著作的是(A)A.《论诗三札》B.《变态心理学》C.《文艺心理学》D.《悲剧心理学》这三本书的出版,特别是《文艺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形态的文艺心理学形成。
5.文艺心理学的核心观念是体验,体验的核心是(A情感)6.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简化原则)7.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是(D)A.第一个层次B.第二个层次C.第三个层次D.第四个层次8.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学派的是(B社会历史文化学派)9.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幼儿的“自卑”情结以及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文艺心理学家是(B阿德勒)10.童年经验对于艺术家的创作(B主要是积极意义)11.艺术家保持“赤子之心”属于(C.归依体验)12.“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说此话的人是(A荣格)13.癫狂状态往往是(A无意识创造的突发)14.一般来说,形象范式的生成主要与个人无意识的作用有关15.反映事物本质化属性的范式被称为属相范式16.陌生化主要是从读者的阅读效果谈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的特性17.批评家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富有(攻击性气质)18.大雁南归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表现的母题是(怀乡)19、奠定现代心理学基础的心理学流派是(B、实验心理学派)20、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人是(弗洛伊德)。
21、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D、审美体验)。
22、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学流派是(C、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
它独特的贡献在于揭示了人的心理结构中无意识的新大陆及其对艺术创作和审美的作用。
23、“净化说”(宣泄说)的提出者是(亚里士多德)。
4月四川自学考试文艺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4月四川自学考试文艺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精品自学考料推荐2019 年 4 月四川省自学考试文艺心理学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A.美学和文艺学的发展B.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C.科学实验和马克思主义D.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是()A.弗洛依德B.弗洛姆C. 荣格D. 歌德3.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A. 异质同构理论B . 唤醒理论C . 深度知觉理论D . 心理距离说4. 以下不属于朱光潜著作的是()A. 《论诗三札》B . 《变态心理学》C . 《文艺心理学》D . 《悲剧心理学》5. 体验的核心是()A. 情感B . 认识C . 经历D . 意蕴6 . 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A . 镜像阶段论B . 表现性C . 简化原则D. 格式塔质7. 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是()A. 第一个层次B . 第二个层次C . 第三个层次D . 第四个层次8. 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学派的是()A. 实验心理学B . 社会历史文化学派C . 精神分析学派D . 人本主义心理学9. 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幼儿的“自卑”情结以及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文艺心理学家是()A . 拉康B . 阿德勒C荣格D柯勒10 . 童年经验对于艺术家的创作()A . 只有积极意义B . 主要是积极意义C . 无所谓D . 只有负面影响11 . 艺术家保持“赤子之心”属于()A . 爱心体验B . 崇高体验C. 归依体验D . 宗教体验12. “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说此话的人是()A . 荣格B . 弗洛依德C . 托尔斯泰D . 莎士比亚13. 癫狂状态往往是()A . 无意识创造的突发B . 酒精刺激的结果C. 精神失常的结果D . 病态14. 一般来说,形象范式的生成主要与个人的什么作用有关()A . 潜意识B . 意识C . 无意识D . 前意识15. 反映事物本质化属性的范式被称为()A . 图型范式B . 属相范式C. 形象范式D . 图画范式16. 陌生化主要是从哪方面谈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的特性()A . 艺术作品B . 读者的阅读效果C . 作家创作D . 语言17. 批评家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富有()A . 攻击性气质B . 多血质气质C . 抑郁性气质D . 神经性气质18. 大雁南归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表现的母题是()A . 不遇B . 死亡C . 爱情D . 怀乡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五小题,每小题两分,共十分)在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0816)单项选择题。
1、现代心理学的产生是以(费希纳)为代表的实验心理学的出现。
2、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
3、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命题是(审美体验)。
4、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心理学流派是(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
5、20世纪初期就试图运用西方心理学来阐明文艺创作现象并写出《红楼梦评论》的是(王国维)6、以下不是朱光潜的著作的是(《论诗三札》(郭沫若))。
7、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
8、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真正的奠基人,并写出第一部《文艺心理学》的是(朱光潜)。
9、提出“出入说”的是(王国维)。
10、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是(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多选题。
1、文艺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有(经验的实证的归纳的)。
2、中国古代有丰富的文艺心理学见解,以下属于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观点的是(虚静说 .童心说…兴会说)3、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艺术家心理、创作心理、艺术接受中的心理蕴含、艺术作品中的心理活动)4、郭沫若认为诗歌等于以下哪些相加(想象.直觉 .情调适当的文字)5、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心理测试法、内省法)三、名词解释。
1、文艺心理学:是文艺学或美学的一个分支,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创作、文学作品、艺术接受中的问题。
其研究的核心对象是审美体验。
2、审美体验: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命题。
体验是一种心理活动,它指向的是人的生命,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它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和体现。
四、判断分析题。
1、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缺乏,文艺心理学完全是西方的舶来品。
(×)。
答:不对。
因为人类自从有了审美的能力,有了文学和艺术,也就有了美学思想,也就有了文艺心理学思想。
如中国古代的“虚静说”、“发愤著书说”、“兴会说”等。
2、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的真正开创者是朱光潜。
(√)答:正确。
因为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开始走向成熟,出现了新的高潮,其代表是朱光潜。
他的《文艺心理学》一书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现代形态的文艺心理学的形成,可谓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的开山之作。
3、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的一切心理活动。
(×)答:不对。
因为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有很多,如想象、联想等。
而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是一种体验性质的。
4、文艺心理学与文艺学的关系最密切。
(×)答:不对。
因为文艺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最密切。
普通心理学是文艺心理学的基础,为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一般理论、观点和方法。
离开了普通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就很难完成。
五、简答或论述题。
1、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007年4月已考)答: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四方面。
(1)是作为体验阐释者的艺术家的心理活动。
艺术家创作的基础是体验,只有深刻的体验,才能激发创作的冲动。
(2)是作为体验迹化的创作心理过程。
该部分主要分析创作动机、艺术家创作的心理状态,如癫狂状态、沉思境界、内觉体验等。
(3)是作为体验形式化的艺术作品的心理蕴含。
作家的体验必须通过语言等形式化因素,才能将其体验传达出来为读者所理解、感知。
(4)是作为二度体验的艺术接受心理。
艺术作品最终要为读者所接受,才能成为现实的作品。
读者如何接受以及作品对读者的效益是该部分分析的主要内容。
2、文艺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是什么?答:文艺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密切,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观点和方法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文艺心理学研究离开普通心理学很难完成。
但是二者也有区别: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它的研究多采用实验的方法,力求定量定性。
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类特殊的心理即审美心理,它多用体验和内省的方法。
定量定性难度大。
文艺心理学在运用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方法和观点时必须根据文艺心理学对象的特点加以消化和改造,使之成为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
第二部分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背景和研究途径一、单项选择题。
1、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人是(弗洛伊德)。
2、“净化说”(宣泄说)的提出者是(亚里士多德)。
3、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唤醒理论)。
4、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简化原则)。
5、在马斯洛看来,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
6、贝里尼关于艺术心理学的代表性著作是(《美学和心理生理学》)。
7、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于幼儿的“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是(阿德勒)。
8、以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是(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学)。
9、“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这句话是(荣格)说的。
10、《美学导论》的作者是(费希纳)。
11、“恋母情结”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12、“镜像阶段论”是(拉康)提出的。
13、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最主要是提出了(知觉概念),并将其成功地运用到艺术的解释之中。
14、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第四个层次)。
15、弗洛伊德认为一切艺术家无不是白日梦型的幻想者,这种认识是(揭示了艺术家创作动力的来源)。
16、“格式塔”的意思是(指心物同构)。
17、马斯洛认为与高峰理论相对的理论是(高原理论)。
18、高峰体验是(马斯洛)提出的著名学说。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实验心理学学派的有(费希纳、贝里尼、吉布森、泽基)2、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3、拉康对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学说的改造集中体现在对心理功能下属概念(想象、符号、现实)的描述上。
4、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原则是(整体性原则、同形论(异质同形论))。
5、以下属于马斯洛高级需要的有(爱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6、以下属于高峰体验的有(对古典音乐的欣赏、与大自然的交融、翩翩起舞、热恋中、领悟真理)三、判断分析题。
1、弗洛伊德的文艺心理学思想既有值得肯定的,也有值得否定的。
(√)或:弗洛伊德的文艺心理学观点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存。
(√)或:弗洛伊德作泛性者,其学说的价值是不应该得到肯定的。
(X)答:因为:一,弗洛伊德是第一个把研究的视觉伸入人的无意识中进行了大胆推测的人,他的关于梦、性意识的升华、恋母情结等的论述,无不给人以极大启示。
二是他过分看重性本能在文艺活动中的作用,是片面的。
心理是复杂的,不仅与人的本能有关,还与社会实践有关。
2、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学说完全抛弃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
(X)答:不对。
因为:(1)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主要是指个体无意识,而荣格认为无意识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部分。
(2)弗洛伊德认为个体无意识是支配人的心理最核心的因素,而荣格则认为,集体无意识比个体无意识对人心理的影响更大,且反对弗洛伊德将性欲看作心理原动力的观点。
因此,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有继承,也有抛弃。
3、一个具有自卑情结的人,一定会有追求超越的动机。
(√)答:正确。
因为:阿德勒说:“自卑感本身并非变态,它是改变人类地位的原因。
”他认为,艺术家同处于自卑感的儿童一样,他们的心中总是拥有着某种目标,而且往往是由想象而生的优越性目标。
想象的目标越是优越,艺术家的不安和痛苦就可能越深,但也有可能同时意味着可以激发更为惊人的创造力,获得某种真正的自卑的超越。
4、艺术活动中的高原体验与马斯洛的高峰体验是大体一致的。
(X )答:不对。
因为高峰体验(注:名解)是马斯洛自我实现中的重要概念,指人在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状态中可能感受到的一种欢乐至极的体验。
高峰体验是自我完善过程中的一种奖赏,类似宗皈依时刻的神秘体验。
它的特征是瞬间产生,转眼即逝,但这样的时刻到来能产生强大的冲击波。
高原体验(名解),指的是对于感受到的敬畏和神奇作出平静的、稳重的积极的反应,是一种平和而又持续的欢乐心境。
它没有前者那么强烈的感情色彩。
5、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学对西方文艺心理学可以说是一种修正和补充。
(√)答:因为社会历史学派自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人作为指导来研究心理现象,既重视人的心理活动的心理机制,又强调人的心理活动的社会制约性,既关注个体心理也重视社会心理,其中又特别地突出活动在心理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他们所提出的理论、观点,从一个重要的角度纠正了西方心理学的种种偏颇。
四、名词解释。
1、唤醒理论:(1)又称为“规范与审美愉悦的关系理论”,由英国心理学家贝里尼提出。
(2)他发现,随着刺激重复出现和时间的推移,表象间的新奇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引申到审美领域,引发审美愉悦的唤醒有两种,一是渐进性唤醒,一是亢奋性唤醒。
2、俄狄浦斯情结:(1)这是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学说。
(2)是指每个男孩都有杀父恋母的情意综。
这是根据他的泛性论得出的结论,或又称为“恋母情结”。
3、潜意识:(1)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面。
(2)潜意识是人类精神活动最深层和最原始的部分,充满着不容于社会的各种本能和欲望,是一种被压抑的东西。
人的精神的绝大部分是潜意识的部分。
4、集体无意识:(1)这是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命题。
(2)集体无意识是指那种由于某种潜在体验的普遍性而形成的人类悟性的基本模式或原型的贮存。
它不为个体显意识所掌握,集体无意识的意义远在个体无意识之上。
5、原型: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命题。
所谓原型指集体无意识中一种先天性倾向,是心理经验的一种先在决定因素,它使个体以其原本祖先当时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动,6、自卑情结:(1)是阿德勒动机理论的重要解释概念。
原指源于器质性缺陷的自卑感,后兼指因种族歧视造成少数民族儿童的自卑感。
(2)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人有之的一种情绪,起源于童年期的弱小和无肋,但只有附加的器质性缺陷和社会性挫伤才会形成一种复杂的情结。
7、镜像阶段论:是拉康提出的。
他认为人初涉世界是非主体的、不分化的存在,在我与物之间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一旦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人就达到一次主体性跃迁的转换点,也就是进入镜像阶段,它分为初次同化和二次同化阶段。
8、需要层次理论:(1)马斯洛充分意识到了需要在人的内心世界中的地位,勾画了人的需要的构成和层次性特点。
(2)将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成了七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
9、自我实现理论:(1)是指人的自我发挥和自我完善的一种欲望,也就是一种使自已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倾向。
(2)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人发展或发现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