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教学设计(2)
大气的压强(第2课时)教学设计
大气的压强(第二课时)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第31节课时安排本节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为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大小;第二课时为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如果时间允许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安排第三课时为飞机机翼模型的制作或者习题课。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科学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观察、实验、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科学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对科学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他们希望教师能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渴求,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锻炼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更希望品尝到成功学习的快乐。
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同时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勇气,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探究式学习的主角。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之间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并能用这一关系解释有关现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认识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
教学重点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教学难点用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ppt1老师有一个问题:在火车的站台上,标有一道平行于铁轨的直线。
当列车驶过时,不允许旅客站在这条线内,以保证人体与铁轨离开足够的距离。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要解释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做几个探究实验吧![实验] 研究气流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ppt2(1)找一条薄纸带,捏住纸的一端,让纸自然下垂,当你用嘴朝水平方向吹气时,你会发现什么现象?若改变吹气的力量和速度,纸带会发生什么变化?现象:纸向上飘起。
(2)找两张相同的薄纸,用手捏住两张纸的一端,让两张纸自然下垂,相距3-5厘米,并使两张纸保持平行。
沿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时,猜测会出现的现象。
《大气压强》教案(精选8篇)
《大气压强》教案(精选8篇)《大气压强》教案篇1“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发觉法”“做中学”“思中学”“说中学”“练中学”是新课改中常见的词汇,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其内在的宗旨都是自主、合作、探究,都是为了实现课堂互动,让同学欢乐学习、学会学习。
由于水银对人体有害,“大气压强”一节的试验多为讲解试验,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应当怎样把握教材,实现师生互助,达到教学目标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对于本节的教学,对同学提出课前预习要求:1.依据课文的描述,做一做皮碗试验和水杯试验,初步体会试验原理、产生问题;2.观看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
课堂上,我将其分为四部曲:一、课题的引入──设置问题、激发爱好;二、问题的探究──得出概念、试验测量;三、问题的拓展──联系实际、深化研讨;四、总结和归纳──形成结论、体会方法。
详细的处理方法:一、课题的引入──设置问题、激发爱好同学们在家里做了试验,你是怎样做的?你有什么想法?(大约2分钟的发言时间)老师对讲得好的进行表扬,对讲得不怎么好的进行鼓舞,调动乐观性。
二、问题的探究──得出概念、试验测量(一)大气压强概念的得出1.同学做皮碗试验(如图1),思索是什么力气吊起了钩码?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缘由:除了皮碗和钩码,就只有空气!这个力气肯定来自空气。
那为什么要挤压皮碗呢?同学会谈许多的想法,然后老师进行动画分析讲解(图2),得出a中大气对皮碗有向上的压力f;b中大气对皮碗有向右的压力f,在f的作用下,玻璃和皮碗间产生一个摩擦力f,f等于皮碗和钩码的重,从而得出大气压强的概念。
2.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还有哪些实例?鼓舞同学发言,确定同学的发言后,请两位同学分别演示书上的“水杯试验”和“鸡蛋试验”,再一次分析缘由。
3.老师指出: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许多,但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马德堡半球试验。
通过多媒体介绍奥托·格里克和马德堡半球试验,然后请同学上台演示,同学踊跃争取动手,此时,可趁机提问:①怎么做这个试验?②为什么要将里面的空气抽掉?试验完毕后,再请同学讲讲: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力气?说明白什么?鼓舞同学勇于探究,科学求证,大胆实践。
大气压强的教案(优质15篇)
大气压强的教案(优质1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团范文、工作计划、演讲稿、活动总结、行政公文、文秘知识、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model essays, work plans, speeches, activity summaries, administrative documents, secretarial knowledge,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大气压强的教案(优质15篇)教学工作计划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等奖大气压强教学设计6篇
一等奖大气压强教学设计6篇《一等奖大气压强教学设计6篇》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一等奖大气压强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事例。
(二)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并能简单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三)知道大气压强的值可由托里拆利实验测定,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帕,它相当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是: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及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转换法的思路和等效替代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教师:玻璃杯、硬纸片、试管一根、长约两米的玻璃管一根、水、广口瓶、浸过酒精的棉球、细砂、煮熟剥皮的鸡蛋一个、镊子一个、注射器一个、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一套、打火机一个。
学生:皮碗(每两人一对)四、教学方法(一)示范法:教师给出示范,进行具体操作演示。
(二)谈话法:师生间进行交流对话。
(三)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通过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
小组讨论法:学生围绕主题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再得出结论。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师:如右图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液体对它压强?生:受。
师:液体内部向什么方向有压强?生:各个方向。
师: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生:液体受重力、具有流动性。
(二)引入新课师: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所包围,即大气层,地球上的物体(包括人)都浸在其中。
提问:浸入空气中的物体是否受到大气产生的压强呢?请学生用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出示课前已经抽好气的马德堡半球,让学生使劲拉但不开,打开气阀,球内进入空气后却很容易拉开。
师: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板书:“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三)授新1、请学生讨论、并列举出生活中有关大气压存在的实例。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大气压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大气的压强定义和计算方法,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和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科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大气压的定义及计算方法,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
难点: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大气压计算公式。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气压强的探索和思考。
2.学习(35分钟)(1)学习大气的组成和结构通过展示大气组成和结构的图示,让学生了解大气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并且大气的分布是呈层状结构的。
(2)学习大气压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介绍大气压的定义,即单位面积上气体对于垂直于该面积的力的大小。
通过实验演示或图示,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力的计算方法。
(3)学习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演示或图示,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递减规律,即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力逐渐减小。
3.实践探究(40分钟)(1)实验设计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验证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并探究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2)实验过程学生根据实验设计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包括测量气压和高度的数据。
(3)实验结果与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并总结规律,形成实验报告。
4.归纳总结(10分钟)让学生汇总实验结果,总结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规律,进一步加深对大气压强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实验得出的结论,并举例说明大气压强的应用场景。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通过结合实验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并且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提高了学生对大气压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大气压强未来课堂优秀教学设计02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是客观存在的,及其产生原因;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实验一一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3、了解大气压强的值及标准大气压强的大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通过液体压强产生原因及方向,推断得出气体压强产生原因及方向。
2、通过实验感知大气压强值很大:3、感知人类对大气压强的利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義示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具有将物理知识用于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3、通过对大气压强的认识,使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测定【教学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学习内容一.观看微课《神秘的大气力量》并阅读课本48页52 51,勾画重点,记录疑惑。
二、问题导向1、类比液体内部压强,空气也具有流动性,我们周B 是否具有朝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呢?你能否用实验来证实大气圧强的存在呢?2、最早精确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是什么实验,由谁设讣完成的?3、标准大气压的值为多大?自主学习单自主检测tMJU*«»XKEm*小USJ'gw 八3。
*/* KT*X■lPHtn备注设计解读:通过微课让学生能对本节课知识点有概括的了解。
回归课本,让学生学会用课本进行自主学习。
平台使用:1s通过微课观看和课前提问的思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2.平台会对每一个学生的观看做详细的记录,便于老师准确掌握同学们学习微课的情况。
XiU« ??w•从EUr/i:w«dOOtilAURO设计解读;让小组长带动帮助组员 预习新课,形成良好的 学习互帮互助的氛ffl 及 模式;让学生在课前先 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 力。
平台使用:可让教师掌握各小组宪 成情况,对学生实验准 备情况有整体的了解。
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教案、教学设计
3.撰写一篇关于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小论文,字数在500字左右。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气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并阐述其原理。
4.收集与大气压强相关的趣味知识或科学史话,以手抄报、PPT或视频等形式展示,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5.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尝试解答以下思考题:
-为什么在高原地区,水沸腾的温度会降低?
-大气压强对飞机飞行有什么影响?
-解释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轮胎的气压会升高?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八年级物理下册《大气压强》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大气压强的定义,了解大气压强与高度、温度、湿度等的关系。
2.学会使用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强,并能够正确读取数据。
3.掌握利用大气压强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方法,能够解释生活中与大气压强相关的现象。
4.了解大气压强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4.归纳总结:通过总结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大气压强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面对问题的自信心。
4.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5.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了解大气压强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共7篇)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共7篇)第1篇:大气压强教学设计大气压强一、教学目标:1.体验大气压强的现象。
2.探求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积极的探究精神。
二、教具准备:学生四人一组,分别自带熟鸡蛋一个,矿泉水一瓶,钉子一个,玻璃杯一只,小水桶一个;实验室准备:吸钩若干,广口瓶,小茶壶一个,水槽,胶皮管,酒精棉,火柴,试管,玻璃皿等。
三、教学实录: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都知道,人生活在大气中。
那么,大气有哪些特征呢?生:大气有质量,大气有密度,大气有压强……师:大气有压强吗?如果有,我们生活在大气中,为什么一点感觉也没有呢?(点评:新颖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说明:学生分组做以下实验:(1)用吸钩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2)“覆杯”实验;(3)“瓶口吞鸡蛋”实验。
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实验”。
如可以将吸钩上下拉,斜着拉,看能不能拉开;可以将装满水的杯侧放,再观察水还会不会流出来;不装满水,再观察水会不会流出来。
)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气体到底有没有压强?气体如果有压强,那么气体的压强有哪些特点?生:气体有压强。
生(A):将两个吸钩放在一起,不挤压,很容易拉开;挤出里面的空气后,用很大劲拉也拉不开。
说明外面大气存在压力,所以拉不开。
生(B):将玻璃杯倒满水,用硬纸片压在杯口,倒过来水和纸片都不往下掉。
说明外面有大气压力“托住”纸片,所以纸片掉不下来。
生(C):给广口瓶加热,冷却后,瓶口的鸡蛋会自然被吞进去。
这是因为外面的气体压强大于里面的气体压强,把鸡蛋压进瓶中。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大气存在着压强?生:将一摞书放在气球上,往气球里吹气,气球就能顶起书;吸盒装饮料时,纸盒会变形;还有拔火罐……(点评:学生举的例子越多越好,旨在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师:大气压强有什么特点?生:和液体一样,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3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5.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引导和帮助,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
6.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评价
1.知识掌握:检查学生对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的掌握程度。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之后,教师开始讲授新知。首先,教师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力。然后,教师介绍大气压强的测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如帕斯卡(Pa)、毫巴(mbar)等。接下来,教师详细讲解大气压强的来源和变化规律,让学生了解大气压强与海拔、温度等因素的关系。
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运用生动的例子和图像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同时,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提问学生关于大气压强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2.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二)教学设想
为了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本节课的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利用多媒体展示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大气压强的作用。
2.实验观察:设计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验,如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练习完成后,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强调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以及大气压强的来源和变化规律。然后,教师通过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疑惑。
最后,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教师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会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年级科学大气压强教案
八年级科学大气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2)掌握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3)了解大气压强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大气压强的概念及测量方法;(2)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2)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的实验探究。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气压计、水银柱、玻璃管、水槽、气球等;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1. 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大气压强;(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大气压强的概念;(2)介绍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3)讲解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3. 实验探究:(1)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2)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进行交流分享。
(2)强调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2. 调查生活中应用大气压强的实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大气压强概念、测量方法和大气压强与高度关系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操作: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探究环节的表现。
3. 情感态度: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和合作精神。
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教师也应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便更有效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八、拓展活动: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大气压强在气象学中的应用。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3篇(大气压强的教案设计)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3篇(大气压强的教案设计)下面是收集的《大气压强》教学设计3篇(大气压强的教案设计),以供借鉴。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1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四节《大气压强》教学设计(1课时)一、内容及其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大气压强指的是大气压强的验证、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应用,大气压强其核心是大气压强的测量,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以实验为基础。
分析内容。
学生已经学过压强以及液体压强,本节课的内容大气压强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由于它还与压力有密切的联系以及与流体的压强有重要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承上起下的地位,并有重要的作用,是本学科压强的核心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大气压强的测量,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实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2、过程与方法:(1)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过程。
(2)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具有将物理知识用于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难点:托里拆利实验及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转换法和等效替代法。
四、教具:广口瓶、鸡蛋、火柴、酒精棉球、皮碗、矿泉水瓶、水杯、纸板、水、红色水、玻璃管、烧杯。
五、教学过程一、课题的引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师通过覆杯实验和饮料瓶变形实验引入新课)(师):同学们看过魔术表演吗?喜欢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两个小魔术,大家一定仔细看,观察我是怎么做的,记住你看到的现象。
(演示实验)瓶吞鸡蛋和覆杯实验。
鸡蛋放在瓶口,进不去,老师用手向下压,还是进不去,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进瓶中,鸡蛋置瓶口后顺利进入小口径的瓶中;将纸片盖在空瓶口,倒置,放手后纸片掉落,将纸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子,迅速倒置后放开手水不流出------这两个奇特的现象马上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顺利引入新课。
大气的压强教案(通用13篇)
大气的压强教案大气的压强教案(通用1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气的压强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大气的压强教案篇1课时:1课时教学要求:1.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有压强的事例.2.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教具:橡皮碗一对,茶杯,硬纸片,大、小试管,水.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现在我们学习大气压强的知识.先请同学们看两个实验.演示课本图11—2、11—3实验.演示前说明做法.让学生讨论:什么原因使两个皮碗紧贴在一起拉不开呢?什么原因使硬纸片不掉下来呢?二、大气压强分析上面实验中现象的原因.皮碗周围只有空气,没有别的物体,把皮碗紧压在一起的力,只能是空气产生的.向上托住硬纸片不掉下来的力,也只能是空气产生的.上面的实验证明,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人们很早就对大气压强进行研究了.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马德堡半球的故事.并讨论原因.讲述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板书:一、大气的压强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三、大气压强有多大1.马德堡半球实验表明大气压强很大.2.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演示托里拆利实验,边做边讲.让学生注意观察玻璃管倒立在水银槽里后,水银柱的变化:先下降,到一定高度后停止下降,这时水银柱高约760mm.让学生思考并试着回答:(1)水银柱上方是真空还是空气?(2)是什么力量支持着水银柱不落下来?教师解释水银柱不落下来的原因.这个实验表明水银柱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3.大气压强的值引导学生回忆前章学过的计算液体压强的方法,讨论如何计算出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p=ρgh=13.6kg/m3×9.8N/kg×0.76m=1.01×105Pa.用比喻使学生体会大气压强的大小:人的手掌面积约为50cm2,作用在手掌上的大气压力约等于500N,相当于一个质量50kg的同学站在手上.可见压力是很大的.板书:2.大气压强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5Pa.讨论:大气压强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如果把玻璃管内的水银换成水,大气压强能支持多高的水柱?水银密度是水的13.6倍,所以水柱的高度应为水银柱高的13.6倍,13.6×760mm≈10m.即大气压强约等于10m高(三层楼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介绍大气压发现的历史:抽水机为什么只能把水抽到10m.讨论:大气压为什么没有把我们压瘪?四、讨论“想想议议”.先猜后演示.再讨论原因,教师归纳、解释.五、布置作业1.课本中本节练习题1、2.2.课本中本章后的习题3.3.阅读章后的“大气压发现的历史”.大气的压强教案篇2学习目标1、知道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了解大气压的大小和单位,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及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现象2、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现象,感知大气压的客观存在;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的大小和单位;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的。
人教版八年级9.3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4)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设想
1.课堂教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与大气压强相关的实例,如抽水机、吸管吸饮料等,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结合课堂所学,解释生活中至少三个与大气压强相关的现象,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2.实践操作与应用:
-设计并完成一个小实验,如制作一个简易气压计,测量不同海拔高度或气温下的大气压强,并记录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气温等因素的关系,撰写实验报告。
3.深度思考与探究:
-阅读拓展资料,了解伯努利原理在航空、水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并撰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读后感。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共性问题,提醒学生注意。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大气压强的定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等。
2.教学内容归纳
-大气压强的定义及其与海拔高度、气温等因素的关系。
-伯努利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教学评价:
(1)采用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面的表现,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注重学生自评与互评,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合作交流的能力。
4.教学拓展:
(1)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站、飞机场等地,了解大气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2)鼓励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深入探究大气压强相关的科学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精选5篇)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精选5篇)《大气压强》教学设计篇1【教学设计思想】1.学校生的熟悉感性多于理性,学习的动力和热忱大多来自他们的爱好;而物理教学又以试验为基础,试验几乎始终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所以,实际教学中,在注意学问规律的同时,应重视同学的个人阅历和心理特点,把同学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熟悉与把握物理学问结合起来,加强同学的直接阅历和亲身体验。
2.在教学中,根据“体验→思索→分析→探究→应用”的思路逐一绽开,让同学通过试验,体验大气压的存在,争论大气压的特点,应用大气压学问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探究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3.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同学“知道什么”,更要关注同学“怎样才能知道”,所以,能动手做的试验就让同学自己动手做,给同学亲近感和真实感,多媒体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知道大气有压强;·知道大气压数值的测量方法以及估测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探究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联系实际,培育同学观看、思索和分析问题的力量,应用学问解决简洁问题的力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同学动手和乐观探究的精神;·熟悉大气压的存在与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用具】矿泉水瓶1个,玻璃杯1个,玻璃管1根,烧杯1个,水槽1个,量筒1只,吸盘1个,乒乓球1只,硬纸片1块,水适量,弹簧测力计1只,注射器1只,细尼龙线若干,刻度尺1把;多媒体。
【教学重点】1.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2.知道大气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1.设计多种方法证明大气压的存在;2.测量大气压大小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学与指导,试验与争论相结合的综合启发式。
【教学流程】1.引入:从生活走向物理。
(投影并解说)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底层,其中,有很多看似意外却是真实的现象或故事在发生着:患有关节炎的人会在阴雨天(气压明显变化)感到痛苦;生活在高原处的人知道水加热到80℃左右就沸腾了……试验演示: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请同学们猜想瓶子倒过来后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抓住同学奇怪的心理特点,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同学对生活中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产生深厚的爱好]2.怎样知道大气有压强?[活动1] 同学选择器材,仿照上述演示试验和课本图动手试验并思索下列问题:(1)“被吸住”的乒乓球:将矿泉水瓶装满水后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口,用手按住乒乓球,瓶子倒过来后,松开按乒乓球的手,你发现的现象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2)“覆杯试验”: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紧倒过来或朝向各个方向,你又发现了什么?(3)“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试验:用两个吸盘相对用力挤压,再往外侧拉,你的感受怎样?这是什么缘由?[活动2] 师生分析试验:(1)组织同学分组争论:试验中观看到的现象及其缘由。
2.3大气的压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项目,如调查当地气象站的气象数据,分析大气压强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与大气压强相关的问题,如登山时海拔对呼吸的影响、吸管喝饮料的原理等,并进行探究和分享。
-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竞赛或研究性学习活动,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探究竞赛等,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大气科学》:提供关于大气的组成、结构以及大气压强的形成和变化等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大气的性质和特点。
-《气象学与应用》:介绍气象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大气压强在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拓展学生对气象学的认识。
-《物理学中的实验与探索》:收录了多个与大气压强相关的经典实验,详细介绍了实验原理、步骤和现象,便于学生动手操作和探究。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大气的压强知识点,掌握大气的压强技能。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大气的压强”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大气的压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大气的压强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大气的压强技能。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系列与大气压强相关的现象,如飞机升空、吸管吸饮料、抽水机工作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现象都与什么有关吗?它们背后有一个共同的物理原理,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大气压强。”
3.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产生疑问,激发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5.通过对大气压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规律的美妙和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精神。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掌握了力的概念、单位及测量方法,了解了压力、压强等概念。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大气压强的学习将更具挑战性和实际意义。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大气压强的现象,如吸管吸饮料、吸盘固定物体等,但尚未形成系统、深入的理解。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通过实验、观察、思考等方式,主动探究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直观性、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是怎样的?”“大气压强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大气压强的概念、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及其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5.能够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最新3篇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最新3篇教学方法:篇一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多媒体、启发式引导等多种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双边活动,每一个结论都让学生参与探索,教师因势利导。
教学过程()安排:篇二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一些主要环节采取了以下安排:1.实验引入新课(约5分钟)①。
出示思考题:把一块硬币放在平底大盘里,倒上红墨水,刚好淹没硬币,请同学们把硬币拿出来而不沾湿手。
然后让学生讨论,此时气氛活跃,学生得出各种结论,教师不作解释,让学生观察。
演示:把点燃的纸放入杯子,倒扣在硬币附近的盘子里,实验效果明显,水全被吸入杯子,学生一片惊讶、好奇,这就迅速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②.纸片托水实验:先空杯,再装水,两次实验结果不一样,原因是什么?此时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过渡到本节的学习。
2.大气压强(约15分钟)①。
讲述大气压强的定义。
②。
气体与液体类比找出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以及大气压的方向。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气体也受到重力,因此气体也能产生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液体压118强的方向是向各个方向,气体同样具有流动性,所以气体压强的方向也向各个方向。
③ 。
演示纸片托水实验,旋转不同的方向,证明大气压的。
方向也是向各个方向的。
④。
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强的存在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做好演示实验。
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文问号,然后师生共同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因为实验室的马德堡半球容易漏气,师生共同参与,有利于教师控制场面)。
接着,师生共同分析此实验的作用:首次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最后,引导学生分析马德堡半球很难打开的原因。
⑤。
学生实验:用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提问学生实验时的感觉,以及此实验证明了什么问题。
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学生积极思考,乐于接受知识。
为了加深学生对大气压强存在的认识,此时再看一段录象。
2.3大气的压强(2)-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大气压强的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气压强的现象和原理。
-《气压与天气的关系》:分析气压与天气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理解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展示气压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拓展要求
(1)阅读拓展: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阅读拓展材料,加深对大气压强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推荐阅读材料,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引入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2.利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动画等,直观展示大气压强的现象和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教师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大气的压强(2)”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2)实验探究:学生可以在家中或实验室进行制作简易气压计的实验,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教师可以提供实验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
(3)视频学习:学生可以观看拓展视频,通过直观的演示加深对大气压强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推荐视频资源,解答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4)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拓展学习中的收获和心得,共同探讨大气压强的应用和意义。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压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大气压的存在。
知道大气压强的数值是很大的。
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推理的方法。
渗透等效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爱科学;在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理性思维的成就。
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及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解释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教学准备:橡皮碗一对,带吸管的盒装饮料,大小试管,茶杯,硬纸板,煮熟的鸡蛋一个,广口瓶、细沙,浸过酒精的棉球,
马德堡半球模型,抽气机,托里拆利实验装置。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
演示法:通过演示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让学生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
讨论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并能利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教学过程:
㈠引入新课:
前面学习我们知道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会对容器底产生压强,同时由于液体有流动性,使得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空气呢?我们生存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着,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
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的最底层。
空气和液体一样有重力及流动性,那么空气是否也具有压强呢?
㈡新课教学:
⒈大气压的存在:
演示:
(1)这是一个茶杯,装满水,杯子里还有空气吗?用一个硬纸片盖住杯口,轻轻的把茶杯倒过来,大家看,硬纸片为什么不落下去?(配合板图)小纸片一定受到了来自大气层中的空气对它的压强。
(2)吸完饮料后,继续用力吸空盒子,饮料盒瘪进去。
以上的实验说明了大气层中存在着压强。
再观察一个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
这是两个金属半球,合拢后很容易拉开。
现在把阀门打开,把两半球内的空气抽出去一部分(抽气),再将阀门关闭,现在请两位大力士来拉拉看(学生操作)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
在公元1654年的最初实验时,用十六匹马才把半球拉开。
我们这个实验由于半球小,真空度不高,拉开它不必用十六匹马,但是已经足以证明了大气中存在着压强。
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两个皮碗紧压在一起是因为皮碗内没有空气,因此内部没有压强,而外部的大气压将他们压在了一起。
如果掀开一个小角,空气就会进入皮碗内内部也有了大气压强,就会把两个皮碗分开。
大气层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地球周周的万物无不在大气层之中,它们都受到大气压强。
诸如马德堡半球拉不开,鸡蛋进入罐内,小试管的上升,小纸片的不落、易拉罐被压扁都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⒉大气压的测量:
马德堡半球实验让人们见识了大气压的巨大,同学们也用实验体会到了这一点,那么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
⑴实验。
试管内装满水,用食指堵住开口,倒立在水槽内,水不流出。
请大家考虑水为什么不流出?水不流出是因为大气压强的缘故。
但是试管内的水也产生压强,水不流出不仅是由于存在大气压强,而且大气压强大于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
那么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早在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之前就由托里拆利解决了。
⑵托里拆利实验。
取一根大约一米长、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玻璃管,灌满水银(使管内没有空气)。
用食指堵在开口,倒立在水银槽内,注意观察现象。
我们先看到管内水银下降,继而又静止不动了请问,水银为什么下降?(学生回答:玻璃管倒置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后管内水银柱下降是因为水银柱对水银槽表面的压强大于外界对水银槽表面的的压强,所以下降;)。
那么现在为什么静止而不再继续下降?(学生回答:当压强相等时,水银面就不会再下降了,此时水银槽外的大气压支撑着玻璃管内一定高度的水银),水银下降一段后,管内水银柱的上方没有空气,是真空。
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再变化时管内76cm或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强。
所以欲知现在的大气压强,就需要计算这个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根据上一章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设水银柱下有一个水平的小平面,通过测量水银柱的高,计算水银柱的质量和重力,利用压强的公式:P=ρ液
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实际测量结果不一定是760毫米,但是仍可以认为水银柱的压强是
1.013×105帕斯卡)。
可见,大气压强的值等于1.013×105帕斯卡,即等于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这个实验就是托里拆利实验,它首次测定了大气压的值。
⑶实验。
现在将玻璃管稍稍上提,观察水银柱的高度,结果是不变的。
现在将玻璃倾斜,注意,水银面上的真空体积如何变化?(学生回答)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如何变化?(学生回答)。
当倾斜时,管内水银面上方的真空体积减小,水银柱变长,但是水银柱的高度如何?(测量,并在板图上画出)很显然,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那么,这么大的压强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呢?那是因为大气压是朝各个方向的,大气压的作用互相抵消了。
标准大气压的值是1.013×105帕斯卡。
一般情况下,不同地点、不同高度的大气压的值是不同的。
⒊大气压的变化:
⑴随海拔高度的变化: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海拔3000m内,可近似认为每升高10m,大气压降低100Pa。
⑵随气象情况变化:晴天比阴天的大气压高。
⑶随季节不同变化:冬天比夏天的大气压高。
⑷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大气压不同。
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需要了解各地的气压和气压的
变化,于是人们设计了用来测量大气的仪器叫气压计。
⒋气压计:
⑴作用:用来测量大气的仪器。
⑵种类:
①水银气压计:实际上就是一个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只是在刻度尺上不是标水银柱与水银槽中水银面的高度差,而是标与高度差对应的大气压值,这样就可以读出大气压值。
②金属盒气压计或叫无液气压计:它的主要部分是一个抽成真空的金属盒及与盒盖中央相连的弹簧片。
盒的表面是波纹状的,大气压变化时,盒的厚度及弹簧片的弯曲程度随着改变,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指针旋转,指示大气压的值。
⑶单位:国际单位:Pa
常用单位:mm(或cm)高水银柱、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mm高的水银柱=76cm高的水银柱=
1.013×105Pa
⒌大气压的应用:
人类生活在大气层中,人们的许多活动是离不开大气压的,同学们可以举出一些例子吗?例如:将塑料挂衣钩的吸盘贴在光滑的墙上可以挂东西;家里的玻璃茶几是用吸盘固定茶几面的;我们喝到水或饮料是大气压的帮助;人们呼吸也要用到大气压;茶壶的盖上要有一个小孔,和空气相连,利用大气压才能倒出来;钢笔吸水要用大气压;化学实验室的滴管取液体要用到大气压;护士打针吸取药液要用倒大气压等等。
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的例子很多,在生产中人们还根据标准大气压能支持10m的水柱设想利用大气压的作用把水从低处送到高处制造了抽水机。
⑴活塞式抽水机与离心式水泵:
原理:是靠大气压工作的,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10.3m高的水柱(即最多能把水抽到10.3m高)。
⑵高压锅与高山反应:
高压锅的原理:使用高压锅是使锅内的气压高使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煮熟饭的。
四.巩固练习:
相应完成课件上的习题。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