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宫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缩宫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缩宫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缩宫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1、 间接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与子宫平滑肌细胞上的受体结合,缩宫素可诱发子宫平滑肌收缩;与子宫蜕膜细胞膜上受体的结合,刺激蜕膜释放前列腺素,改变宫颈细胞外基质成分,如激活胶原酶,使胶原纤维溶解和基质过程中逐渐增加,足月时达高峰。
2、刺激乳腺的平滑肌收缩,可促使乳腺泡周围的平滑肌细胞收缩,促进排乳作用,可用于协助产妇产后乳腺分泌的乳汁排出,但并不增加乳腺的乳汁分泌量。
缩宫素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特点:
1、口服极易被消化液所破坏,滴鼻经粘膜则很快吸收,作用时效约20分钟;
2、肌内注射在3~5分钟起效,作用持续30~60分钟;
3、静脉滴注立即起效,15~60分钟内子宫收缩的频率与强度逐渐增加,然后稳定,滴注完毕后20分钟,其效应渐减退。
慎用;用高渗盐水中止妊娠的流产、胎盘早剥、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脏病、临界性头盆不称、多胎经产、子宫过大、曾有宫腔内感染史、受过损伤的难产史、子宫或宫颈曾经手术治疗(包括副宫产史)、宫颈癌、部分性前置胎盘、早产、胎头未衔接、胎位或胎儿的先露部位不正常,孕妇年龄已超过35岁也须慎重。
缩宫素剂型:0.5ml:2.5单位
1、
1ml:10单位
2、卡贝缩宫素:100微克/支
3、5ml:200单位,每喷0.1ml(相当4单位)。
缩宫素使用时用什么溶解?
观点1:不大量应用,用什么都无所谓。
观点2:按照新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血糖升高的孕妇逐日增多,所以一般用氯化钠
观点3:葡萄糖、生理盐水都可以吧
缩宫素在不同疾病处理中的使用规范
4、半衰期一般为1~6分钟。该品经肝、肾代谢,经肾排泄,极少量是原形物。
缩宫素使用时不良反应:
偶有恶心、呕吐、心率增快或心律失常。

OT

OT

0 1.概念缩宫素:又称催产素,简称为OT,是一种哺乳动物激素,它的分泌主要受神经反射性的调节,可以在大脑下视丘“室旁核”与“视上核”神经元所自然分泌,经下视丘脑下垂体路径神经纤维送到后叶分泌。

、缩宫素主要在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的大细胞中合成,少量在外周器官中合成。

还广泛分布于子宫、卵巢、肾上腺、胸腺和胰腺等器官,并有自主分泌和旁分泌的功能。

2.应用历史1911年,后叶催产素就已经开始在临床使用,用来治疗滞产1927年,又被用于引产,但天然来源的催产素数量少且价格昂贵。

1953年,美国生化学家文森特·杜维尼奥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它,并因此获得了1955年的诺贝尔奖。

3.社会作用缩宫素具有缓解慢性头痛、爱情保鲜、影响人的慷慨程度、影响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拥抱爱人促催产素分泌降血压改善记忆力的作用。

4.药理作用1、子宫平滑肌:对子宫平滑肌有选择性兴奋作用,可增强子宫收缩。

在非孕期及早、中孕期作用弱,仅能产生局限性宫缩,不能传及整个子宫,也不能使宫颈扩张。

在妊娠末期,尤其在分娩期才能发挥其催产作用,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模拟正常分娩的子宫收缩作用,导致子宫颈扩张,而且这可能是雌激素促进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增加,而孕激素则使之降低。

缩宫素作用迅速,用药后2~3分钟即起作用。

但持续时间较短,仅20~30分钟,对子宫体的作用比对子宫颈作用强。

一般小剂量能使子宫肌张力增加,收缩力增强,收缩频率增加,但仍保持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

若缩宫素剂量加大能引起肌张力持续增加,乃至舒张不全导致强直性宫缩。

缩宫素易被清化液破坏,故口服无效。

2、乳腺:对乳房有促使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刺激乳腺的平滑肌收缩,有助于乳汁自乳房排出,但并不增加乳腺的乳汁分泌量。

3、心血管系统:一般治疗量对心血管系统无不良影响,但因缩宫素与加压素结构极相似,即便人工合成的纯品中,亦含有微量加压素活力,能使周围毛细血管理收缩,血压升高。

故大剂量应用时有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及脉搏加快。

缩宫素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

缩宫素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

缩宫素的药理作用注意事项缩宫素是一种用于妇科领域的药物,主要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和妊娠中的保胎。

它通过收缩子宫平滑肌,从而产生药理作用。

然而,在使用缩宫素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下面将详细介绍。

首先,使用缩宫素前应该确保组织完整性,避免在宫腔内存在任何异常情况。

例如,如果存在宫腔内畸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情况,使用缩宫素可能会造成进一步的并发症。

因此,在使用缩宫素前应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以确保子宫内部结构正常。

其次,缩宫素在治疗不同妇科疾病时,剂量和使用方法有所差异。

例如,在引产时的使用方法与进行妇科手术时使用方法不同。

因此,在使用缩宫素之前,应确保正确地了解适应症和用药剂量,避免过量或过期用药。

此外,妊娠期间使用缩宫素应特别注意。

缩宫素可通过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来保胎,但长期或高剂量使用可能会导致子宫肌壁的松弛。

因此,妊娠期间使用缩宫素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严格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

还需要注意的是,缩宫素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在使用缩宫素时,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严重过敏反应、心律失常等,则需要立即停药并就医。

此外,经期过多的妇女在使用缩宫素时需要谨慎。

缩宫素主要通过收缩子宫平滑肌来减少子宫出血。

然而,如果经期过多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如宫颈糜烂、子宫肌瘤等,使用缩宫素可能不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因此,在使用缩宫素之前,应进行详细的病因分析和妇科检查,避免治疗不当。

而对于哺乳期妇女,应慎重使用缩宫素。

缩宫素可通过刺激子宫收缩来促进产后子宫恢复。

但在哺乳期使用缩宫素可能会被排泄到母乳中,并对婴儿产生影响。

因此,妇女在哺乳期间使用缩宫素时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避免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妇女在使用缩宫素时还需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书,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并定期进行复诊和妇科检查,以便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使用缩宫素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在使用缩宫素前应进行全面的妇科检查,确保没有宫腔内异常情况。

缩宫素的使用

缩宫素的使用

缩宫素的药理作用
➢ 通过与缩宫素受体(OTR)结合来发挥作用
与子宫平滑肌细胞上的缩宫素受体(OTR)结合,要通过升高细胞内 Ca2+来触发一系列信号事件来刺激子宫收缩
➢ OTR决定了子宫平滑肌细胞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非孕期,OTR数量少;随孕周增加,OTR表达增加,至晚期增加至12
倍;分娩发动后受体迅速增加达峰值,此时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也达 到峰值
缩宫素激惹试验(oxytocin challenge test,OCT)方案
孕妇采取半卧位,轻微左倾,避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先行NST 20-40分钟 使用规范同缩宫素引产:低剂量缩宫素点滴方案---输液泵
2.5U缩宫素+0.9%生理盐水 500 ml ( 林格可选,不建议使用葡萄糖注射液 ) 初始滴速为1-2mU/min,15-30分钟调整一次 直至有效宫缩(每10分钟至少3次宫缩,每次持续至少40s),持续20-30min 最大滴数40滴/分 对于缩宫素不敏感者,可酌情增加缩宫素给药量 充分告知,签署知情同意书,做好急诊剖宫产准备
➢ 有效宫缩:10min内出现3次宫缩,每次宫缩持续30~60s,伴有宫颈的缩短和宫口扩张 ➢ 最大滴数40滴/分。 ➢ 若仍无宫缩,可增加缩宫素浓度至500ml液体中加缩宫素5U(1%缩宫素浓度),先将滴速减
半,逐步调整,最大增至每分钟40滴(26.4mU) ,原则上不再增加滴数和缩宫素浓度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14)
妊娠晚期促子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2014)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缩宫素的溶媒选择
5%葡萄糖溶液
➢ 孕妇和胎儿血糖的升 高,导致胎儿的胰岛 素水平升高,新生儿 的低血糖

妇产科常用药物缩宫素的护理课件

妇产科常用药物缩宫素的护理课件
剂量调整方法
采用逐步增减法,即先增加或减少小剂量,观察患者反应和宫缩情况,再逐步调 整至合适剂量。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宫缩情况,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
04
缩宫素不良反应监测与处 理措施
常见不良反应类型及表现
过敏反应
可能出现皮肤瘙痒、荨 麻疹、呼吸困难等严重
过敏反应。
心血管系统反应
包括心悸、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
停药观察,给予镇静剂或神经营 养药物,必要时请神经内科会诊 。
应急预案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人员配备、 药品准备、抢救设备等方面,确保在紧 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不良反应 。
05
缩宫素在特殊人群中使用 注意事项
孕妇使用安全性评估
适应症掌握
明确缩宫素使用适应症,如引 产、催产、产后出血等。
禁忌症了解
03
缩宫素给药途径、剂量及 调整策略
给药途径选择依据
01
02
03
静脉滴注
为常用给药途径,适用于 大多数患者,可控制药物 进入体内的速度和剂量。
肌肉注射
适用于需要快速起效的情 况,但疼痛较明显,不适 用于长期治疗。
口服给药
一般不用于缩宫素,因口 服易被消化酶破坏,效果 差。
初始剂量设定原则
根据患者宫缩情况
用药剂量控制
严格掌握用药剂量,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 反应。
用药方式选择
根据哺乳期妇女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用 药方式,如肌注、静滴等。
哺乳影响考虑
了解缩宫素对哺乳的影响,如是否影响乳汁 分泌、是否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等。
其他特殊人群(如高龄、多胎等)考虑因素
高龄产妇
高龄产妇由于身体机能下降,使用缩宫素时需更加谨慎, 应适当减少用药剂量,加强监测。

缩宫素的临床使用

缩宫素的临床使用

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产妇常出现剧烈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究其原因,除麻醉因素、产科因素和病理生理学因素外,缩宫素的应用所导致的低血压、心动过速和或/心律失常,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人们对剖宫产术中如何应用缩宫素,使其既保留收缩子宫作用,又能预防或减轻其心血管副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已有了值得关注的进展。

但从本专业论坛中所反映的情况看,少数麻醉和产科医师对于剖宫产术中缩宫素的用法用量还存在模糊的认识和错误的实践,以至于危及产妇安全[4]。

本文拟通过查阅近期(主要是2000年以来)的有关文献资料,对缩宫素在剖宫产中的用量、用法等问题作一简要综述,抛砖引玉,以期引起对该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一).缩宫素的心血管副作用及其机理1.动物实验资料:①缩宫素对骨骼肌、肝、肾和内脏的处于收缩状态的血管有扩张作用,但对脐带-胎盘血管有强收缩作用[1]。

②缩宫素有直接抑制心脏收缩力、减慢心率作用,其机制同心脏内缩宫素受体、心脏胆碱能神经元以及NO等因素有关[2]。

③缩宫素对心脏的负性肌力和负性频率作用的程度与药物剂量相关;麻醉动物静注缩宫素后初期为心率减慢,5min后回升到对照值,提示有反射机制参与[3]。

2.临床资料:绝大多数产妇在催产剂量的药物作用下,缩宫素一般不引起血压明显下降,大剂量静脉应用时可因直接扩血管作用,使动脉压明显下降;由于反射性心动过速,使心排血量代偿性增加,血压在可数分钟内恢复稳定。

对于一些血容量降低的病人或心功能较差的病人可能没有这种正常反应,尤其在高位椎管内阻滞,低血压或心动过缓以及伴有大出血的剖宫产病人,静注大剂量缩宫素可造成严重低血压,甚至心跳骤停[4]。

产妇在使用大剂量缩宫素的同时,亦可见药物导致的抗利尿作用,此时病人如输液过多,则可出现低血钠体征.常与游离水的潴留有关。

严重者发生水中毒、肺水肿、惊厥、昏迷甚至引起死亡(天然的缩宫素较人工合成的更具有血管升压素样活性)[5]。

3.间接作用:胎儿的娩出和缩宫素的应用,均促使子宫突然缩小,子宫血窦内约有500ml血液回流体循环,使回心血量骤然增加,代偿性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对于患心脏病的孕妇此期极易诱发心衰)。

缩宫素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缩宫素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缩宫素因其具有促进子宫收缩,减少手术出血和产后出血,在剖宫产中一直被广泛使用。

但缩宫素也常会引起低血压,心动过速,心肌缺血等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心跳骤停并危及生命。

因此,缩宫素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安全问题引起麻醉医生的关注,同时也是提高产科麻醉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缩宫素的药理作用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加强子宫收缩力,增强收缩频率。

收缩强度取决于剂量和子宫生理状态。

剂量:2—5U加强子宫的节律性收缩,对宫颈产生松弛作用。

5—10U对子宫产生持续性强直收缩,不利于胎儿娩出,多用于产后。

子宫生理状态:孕早期孕激素水平高孕后期雌激素水平高,特别是临产时,对缩宫素更敏感,只需小剂量即可达到引产或催生的目的。

{2~5U+5%葡萄糖500ml}8-10d/分大剂量催产素引产、催生,可发生胎儿窒息,子宫破裂的危险,故需严格掌握剂量及禁忌。

产道异常、胎位不正、头盆不称、前置胎盘及三次以上妊娠的经产妇禁用。

二、缩宫素的药理学特点:研究发现:胎儿取出后立即静注缩宫素5U心率增快,35ˊ达峰值,120ˊ减慢至基础上平均A压:5ˊ↓—25ˊ谷值,115ˊ恢复至基础持续静点5U/5min心率:5ˊ增快,105ˊ峰值,然后逐渐稳定,持续某状态平均A压:45ˊ下降110ˊ达谷值单次静注半衰期10-20分钟以上是小剂量缩宫素在心血管反应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可以明确缩宫素所表现出低血压心动过速。

那么大剂量时可能引发严重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因此,人们一直在探讨缩宫素在剖宫产麻醉中应用的合理剂量。

三、合理剂量现有资料显示缩宫素在剖宫产麻醉中使用范围很大,最小有效剂量0.35U,最大剂量40U。

某一项研究中,40例剖宫产麻醉中静注5、10、15、20四种剂量缩宫素,发现超过5U剂量并不能进一步促进子宫收缩以及减少出血量。

缩宫素

缩宫素

滴速及剂量

从小剂量开始,以5%葡萄糖500ml加缩宫素 2.5u,开始滴速为8-10滴/分,以后每隔20-30 分钟调节滴速至有效宫缩。潜伏期宫缩间 隔3-5分,持续30秒;活跃期间隔2-3分钟, 持续40-50秒;宫口近开全时间隔1-2分钟。 最大剂量不超过30滴/分。如需增加大剂量, 增加浓度,则以5%葡萄糖液中尚余的毫升 数计算,每100ml液中加缩宫素1u,将滴速 减半,再行调节,这样可以避免液体进入 太多。
谢谢!
注意事项

(1)下列情况应慎用:心脏病、临界性头盆不称、 临界性头盆不称、曾有宫腔内感染史、宫颈曾经 手术治疗、宫颈癌、早产、胎头未衔接、孕妇年 龄已超过35岁者,用药时应警惕胎儿异常及子宫 破裂的可能。 (2)骶管阻滞时用缩宫素,可发 生严重的高血压,甚至脑血管破裂。 (3)用药 前及用药时需检查及监护:①子宫收缩的频率、 持续时间及强度;②孕妇脉搏及血压;③胎儿心 率;④静止期间子宫肌张力;⑤胎儿成熟度;⑥ 骨盆大小及胎先露下降情况;⑦出入液量的平衡 (尤其是长时间使用者)。
注意事项





要与孕产妇及家属签订缩宫素静脉点滴知情同意书。 用药前做胎心监护,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用药时先输液, 调好滴速后再加入缩宫素。 用药过程中专人守护或用胎心监护仪,每15-30分钟测量 一次宫缩频率、强度、持续时间,随时注意羊水色、量 等,并注意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等情况。 孕产妇不得自行调节滴速,如遇强直宫缩、胎心异常应 立即停药,仍不缓解可用硫酸镁、杜冷丁或消心痛对抗。 如发生过敏反应,如胸闷、气急、寒战甚至休克等,需 用抗过敏药物对症治疗。
不良反应

偶有恶心、呕吐、心率加快或心律失常。 大剂量应用时可引起高血压或水滞留。

缩宫素的药理作用

缩宫素的药理作用
麦角新碱注射液(syntomtrine)为缩宫素/麦角生物碱组合药物,具有缩宫素的快速促进子宫收缩的活性和麦角新碱的长效作用,常用于阴道分娩。然而,由于麦角新碱可刺激其他平滑肌,因此引起胃肠道症状、头痛、高血压等副作用较多。
卡贝缩宫素是近年出现的预防产后出血药物,是缩宫素的合成类似物,有文献报道其药物半衰期比缩宫素长4~10倍,在单次给药后代替缩宫素常规应用。
由于单用缩宫素引产效果欠佳,因此近年提出机械性促进宫颈成熟,以提高缩宫素使用效果的引产方式。常用的促宫颈成熟器材包括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COOK球囊)及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单球)。
赵立荣使用队列研究的方法,比较了COOK球囊+缩宫素、单球水囊+缩宫素及单独使用缩宫素三种不同引产方式的引产效果,结果发现单用缩宫素引产宫颈成熟效果不明显,且该组经阴道分娩成功率仅达64.2%,而使用球囊促进宫颈成熟后再使用缩宫素引产的阴道分娩成功率高达93%~97%。可见,在宫颈成熟的前提下,使用缩宫素引产可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子宫收缩的情况与缩宫素浓度、剂量以及用药时子宫状态有关。妊娠早期子宫对缩宫素不敏感,妊娠晚期子宫逐渐敏感,临产时和分娩后子宫敏感性达到高峰。
缩宫素可通过结合蜕膜缩宫素受体,促进前列腺素合成及宫颈成熟。Terzidou等发现,随着分娩发动孕妇体内羊膜上皮细胞中OTR mRNA和蛋白质浓度增加,与缩宫素结合后上调环氧化酶-2,促进细胞外信号转导以合成前列腺素E2,进一步调节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
由于卡贝缩宫素的不良反应与缩宫素相似,有研究认为其增快心率作用的持续时间更长,对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高的产妇应谨慎使用。
也有研究认为,阴道分娩的妇女产后预防性使用卡贝缩宫素后失血量减少,副作用也较少。

产科常用抢救药物(缩宫素、硫酸镁)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产科常用抢救药物(缩宫素、硫酸镁)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药理毒理-本品为多肽类激素子宫收缩药
(1)刺激子宫平滑 肌收缩 模拟正常分 娩的子宫收缩作用 导致子宫颈扩张 子
宫对缩宫素的反应在妊
娠过程中逐渐增加 足月 时达高峰。
(2)刺激乳腺的平 滑肌收缩 有助于乳 汁自乳房排出 但并
不增加乳腺的乳汁 分泌量。
产前
01
01 引产:妊高征、糖尿病、胎膜早破、过期妊娠等。
03 缺氧、窒息,甚至死亡。
有报告婴儿出生5分钟时,低 Apgar评分、新生儿黄疸。
04
禁忌症
01
骨盆过窄 产道受阻 明显头盆不称及胎位异常 有剖腹产史 子宫肌瘤剔除术史者及脐 带先露或脱垂、前置胎盘、胎儿窘迫、宫缩过强、子宫收缩乏力长期用药无效、产 前出血(包括胎盘早剥)、多胎妊娠、子宫过大(包括羊水过多)、严重的妊娠高 血压综合证。
制子疒间抽搐(镁能使ATP酶赋活,以利钠泵运
转,减少细胞内钠离子潴留)。
02
作用于周围血管使血管扩张,降低
血压。
作用于神经肌肉交接处,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
03
胆碱,乙酰胆碱释放减少,从而阻断神经和肌肉的传导,
并减弱运动终板对该介质的敏感性,使骨骼肌松弛。.
04
④解除脑血管痉挛,减轻脑水肿降低脑压。
02
缩宫素使用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下列情况应慎用:心脏病、临界性头盆不称、临 界性头盆不称、曾有宫腔内感染史、宫颈曾经手 术治疗、宫颈癌、早产、胎头未衔接、孕妇年龄 已超过35岁者 用药时应警惕胎儿异常及子宫破裂 的可能。
用药前及用药时需检查及监护
①子宫收缩的频率、持续时间及强度; ②孕妇脉搏及血压; ③胎儿心率; ④静止期间子宫肌张力; ⑤胎儿成熟度; ⑥骨盆大小及胎先露下降情况; ⑦出入液量的平衡(尤其是长时间使用者)。

缩宫素的药理原理及其应用

缩宫素的药理原理及其应用

缩宫素的药理原理及其应用1. 缩宫素的药理原理缩宫素,又称前列腺素F2α,是一种内源性前列腺素。

它是由子宫内膜、子宫颈和卵巢等组织产生的重要促进子宫收缩的物质。

缩宫素通过与子宫平滑肌细胞上的特定受体结合,引发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从而导致子宫肌肉的收缩。

缩宫素的药理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激活平滑肌细胞受体:缩宫素通过与平滑肌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激活受体,并进一步引发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

•提高胆碱能神经传导:缩宫素能够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并增加胆碱能神经传导的速度,进而增强子宫肌肉的收缩。

•抑制腺苷酸酶:缩宫素能够抑制腺苷酸酶的活性,从而增加细胞内环腺苷酸(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的水平,进一步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能力。

•促进血管收缩:缩宫素还可以诱导血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增加子宫内膜和子宫壁的血液流量,进一步加强子宫肌肉收缩。

2. 缩宫素的应用基于缩宫素的药理原理,缩宫素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缩宫素的主要应用领域:2.1 促进分娩缩宫素可以作为促进分娩的药物来使用。

它可以通过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能力,促进子宫颈的扩张和宫缩的加强,从而加速分娩进程。

在早产儿的分娩中,缩宫素被广泛应用于促进子宫收缩,帮助胎儿顺利出生。

2.2 治疗子宫收缩不良对于产后出血等原因导致的子宫收缩不良的患者,缩宫素可以用作治疗手段。

它能够刺激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促进血管收缩,从而有效控制出血并恢复子宫功能。

2.3 诱发流产缩宫素还可用于诱发流产。

在医生的监督下,适量使用缩宫素可以引起子宫收缩并导致早期胚胎的排出,从而实现人工流产的目的。

2.4 预防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缩宫素还被应用于预防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中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外的其他部位。

缩宫素可以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的活性和促进内膜腺体上皮的细胞凋亡来减轻病情和症状。

3. 总结缩宫素作为一种内源性前列腺素,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应用。

兽用缩宫素注射液说明书(2015年版兽药典)#宠物医院#宠物催产#宠物破腹产子宫止血

兽用缩宫素注射液说明书(2015年版兽药典)#宠物医院#宠物催产#宠物破腹产子宫止血

缩宫素注射液说明书
兽用非处方药【兽药名称】
通用名称:缩宫素注射液
商品名称:
英文名称:Oxytocin Injection
汉语拼音:Suogongsu Zhusheye
【宠医信赖马苗苗】
【主要成分】本品系自猪或牛的脑垂体后叶中提取或化学合成的缩宫素的灭菌水溶液
【性状】本品为无色澄明或几乎澄明的液体。

【药理作用】能选择性兴奋子宫,加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

其兴奋子宫平滑肌作用因剂量大小、体内激素水平而不同。

小剂量能增加妊娠末期子宫肌的节律性收缩,收缩舒张均匀;大剂量则能引起子宫平滑肌强直性收缩,使子宫肌层内的血管受压迫而起止血作用。

此外,缩宫素能促进乳腺腺泡和腺导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促进排乳。

【作用与用途】子宫收缩药。

用于催产、产后子宫止血和胎衣不下等。

【用法与用量】皮下、肌内注射:一次量,马、牛6~20 ml;羊、猪2~10 ml;犬0.4~2 ml。

【不良反应】按规定的用法用量使用尚未见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子宫颈尚未开放、骨盆过狭以及产道阻碍时禁用于催产。

【休药期】无需制定。

【规格】2ml∶10 单位
【马苗苗APP 宠物行业商家一站式采购平台】
【包装】
【贮藏】密闭,在凉暗处保存。

【有效期】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缩宫素的规范使用

缩宫素的规范使用

缩宫素的规范使用❖主要学习内容:❖缩宫素药理作用❖引产的定义、遵循原则❖缩宫素引产适应症、禁忌症❖缩宫素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催引产技术是产科的双刃剑,应用得当是产科的好帮手,应用不当又会成为产科的杀手。

缩宫素是产科最常用引产、催产的有效药物,能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具有引发及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

如病例选择恰当,严格掌握剂量及用法是较安全的,但若不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或缺乏严密的观察,可造成胎儿缺氧,子宫破裂、羊水栓塞等危及母婴生命安全的不良后果。

药理作用:本品为环状9肽化合物,由下丘脑产生而贮存于垂体后叶中。

缩宫素引起子宫收缩的效应与妊娠期长短有关。

随着妊娠期增加,子宫平滑肌上缩宫素受体增多,小剂量缩宫素可增强节律性收缩,大剂量则引起强直性收缩。

它还能刺激哺乳,乳房的泌乳上皮平滑肌,引起母乳排出,但不影响母乳产生。

升压和抗利尿作用很弱。

药代动力学❖肌内注射后3~5分钟起效,作用持续30~60分钟;静脉用缩宫素立即起效,半衰期为5-12分钟,达到稳定血浆浓度需40分钟,稳定的子宫反应达3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

本品经肝、肾代谢。

妊娠晚期引产。

❖定义:在自然临产前通过药物等手段使产程发动,达到分娩的目的,是产科处理高危妊娠的常用手段之一。

❖引产常用方法包括促宫颈成熟、缩宫素静滴及人工破膜。

❖引产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宫颈成熟程度。

如果应用不得当,将危害母儿健康,因此,应严格掌握引产指征,规范操作,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引产遵循的原则❖只有在明确的医学指征和预期引产的益处大于继续妊娠潜在危害的情况下,才应该实施引产。

❖在引产时,必须考虑到每位孕妇的实际情况,意愿和偏好,并应特别关注孕妇的宫颈状况、具体的引产方法及相关状况如经产数和是否破膜。

❖接受缩宫素、米索前列醇或或其他前列腺素引产的孕妇,应该有专人看护。

引产主要适应症(2014指南)❖延期妊娠:妊娠已达41周或过期妊娠的孕妇应予引产,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导致剖宫产率增高的胎粪吸入综合症的发生率。

关于妇产科缩宫素,你需要了解

关于妇产科缩宫素,你需要了解

关于妇产科缩宫素,你需要了解妇产科的缩宫素通常指催产素,由垂体后叶分泌,具有哺乳期使得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样细胞收缩,具有促使泌乳功能的乳腺排乳的作用。

而妊娠是许多女性朋友们都需要经历的过程,所以女性必须要了解相关知识。

缩宫素的应用不单单体现在引产和催产等方面,在现代化医学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缩宫素还被应用于终止妊娠与催乳方面。

缩宫素的药理作用在女性妊娠末期,使用小剂量的缩宫素能够进一步增强子宫体行节律性收缩,兴奋子宫平滑肌,有助于女性的分娩,防止出现胎儿窒息或难产的情况。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用法用量,倘若剂量过大就会致使胎儿缺氧,威胁胎儿的生命健康。

其次,大剂量的使用宫缩素能够扩张血管,使人体血压得到降低,导致心率加快,并且还具备催乳与抗利尿的功效。

缩宫素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缩宫素主要在下丘脑视上核细胞与室旁核细胞中合成,储存在垂体后叶,释放到血液中,少量在外周器官如肾上腺髓质、羊膜、黄体与心脏中合成。

目前,缩宫素是临床上引产、预防、治疗产后出血的必备药物。

(1)缩宫素包括注射用缩宫素、缩宫素鼻喷雾剂、缩宫素注射液,用药前必须咨询医生,不可自行随意使用。

注射用缩宫素的剂型与规格分别为5U、10U,缩宫素鼻喷雾剂的剂型与规格分别为5ml、200U(每喷0.1ml,相当于4U)。

静脉注射立即生效,子宫收缩的强度与频率在15-60分钟内逐渐增加,在滴注20分钟后趋于稳定,之后效果逐步减弱。

一般情况下半衰期为1-6分钟,此药物应肾脏与肝脏代谢,通过肾脏排泄。

(2)引产。

在静脉滴注时,一次以2.5至5为单位,使用NaCl注射稀释每一毫升中含有0.01单位。

静滴开始后每分钟不得超过0.001至0.002单位,到达宫缩和正常分娩期相似,每30分钟可增加0.001至0.002单位,最快不超过0.02单位。

在引产期间不宜膜下给药,也不建议采用穴位注射的方法,这种用药方法无法很好地控制缩宫素的剂量,且具有较大的风险。

缩宫素在养猪临床上的合理应用

缩宫素在养猪临床上的合理应用

缩宫 素对 子 宫收 缩 的强 度 和性 质 . 取决 于子 宫 的生理状 态 和用药 剂量 。 11 .. 1小剂 量 缩宫 素 可 激发 并 增强 妊 娠末 期 子 宫 肌 的节律 性 收缩 。使 收缩力 和 收缩频 率 增加 . 收 缩 舒 张均 匀 . 沿着 产道 推 动 胎 儿 . 性 质 和正 常 分 其
作 用 , 不能 混合 注射 。 但 子宫 脱时 , 子宫 肌分 点注射 催 产素 4 0单 位 , 子宫 收缩 , 易复位 。 使 容
23引 产 .
11 .2大 剂 量 则 引起 子 宫 肌 张 力 持 续 增 高 , . 以
至舒 张不完 全而 发生 强 直性 收缩 , 迫子 宫肌 内的 压 血 管 而 止血 ,可 用 于产 后 出血 及不 全 流 产 后 的 出
缩 宫素在 养猪 临床 上 的合理应 用
吕惠 序
( 东省 畜牧 协会 生猪 产销 分会 专 家组 , 东济 南 2 0 0 ) 山 山 5 0 0 缩宫 素 , 俗称 催 产 素 . 一 种 能 选择 性 地 兴 奋 是 子宫 , 强子 宫平 滑肌 收缩 的 药物 。用 药 的剂量 不 加
血 。
对 于 过 期 妊娠 或 死 胎 ,可 用 1 ~ O单 位缩 宫 O4 素 , 其分娩 排 出死胎 。 促
24 胎 衣 不下和 子 宫复原 不全 .
11 .- 3缩宫 素 能 促使 乳 腺 的腺 泡 和 腺泡 导 管周 围 的肌上皮 细 胞收 缩 , 松弛 大 的乳导 管周 围的平 滑
25促 进 排 乳 .
每次 1 0单 位 , 6小 时 1次 , 用 4 6次 , 每 连 用
于治 疗 无乳 症 或 非传 染 性 因素 引起 的泌 乳 障碍 综 合征。( 下转 第 2 4页)

缩宫素静点原则范文

缩宫素静点原则范文

缩宫素静点原则范文缩宫素静点原则(以下简称缩宫素)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上的治疗手段。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阻断卵巢的黄体生成素合成和释放,来达到静止子宫平滑肌的目的,从而起到缩短、减轻月经的作用。

缩宫素作为一种有效的止血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手术止血、产后出血以及其他与子宫平滑肌有关的出血情况的治疗。

缩宫素作为一种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卵巢的黄体激素的产生来达到治疗效果。

它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发挥作用:1.抑制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的合成和释放:缩宫素可以抑制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降低子宫平滑肌的张力,减轻子宫的出血情况。

2.影响子宫平滑肌的收缩:缩宫素可以影响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从而减轻子宫的出血情况。

它可以通过改变神经传导和钙离子流入细胞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点。

3.增加子宫血管的收缩:缩宫素可以增加子宫血管的收缩,从而减少子宫的出血。

它可以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和导致血管壁收缩从而实现这一效果。

在临床上,缩宫素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止血:缩宫素可以用于手术止血,特别是在妇科手术中。

它可以通过减少子宫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

2.产后出血:缩宫素也可以用于产后出血的控制。

在分娩后,子宫会收缩以停止出血。

然而,对于一些妇女来说,子宫的收缩可能会慢,从而导致产后出血。

缩宫素可以通过促进子宫的收缩,从而减轻产后出血的情况。

3.其他妇科出血情况:缩宫素也可以用于其他妇科出血的治疗,如痛经、月经不调等。

它可以通过减轻子宫的出血来缓解这些症状。

虽然缩宫素是一种有效的止血药物,但需要注意的是,它并不适用于所有妇女。

对于一些特定的人群,如孕妇、哺乳妇女、肾功能不全患者等,缩宫素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所以在使用时需要谨慎。

此外,在使用缩宫素的同时,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液指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之,缩宫素作为一种有效的止血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妇科临床上。

它主要通过抑制卵巢的黄体生成素合成和释放,并影响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和血管的收缩来达到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缩宫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细胞上的受体结合,缩宫素可诱发子宫平滑肌收缩;与子宫蜕膜细胞膜上受体的结合,刺激蜕膜释放前列腺素,改变宫颈细胞外基质成分,如激活胶原酶,使胶原纤维溶解和基质增加,可以使宫颈软化。

子宫对缩宫素的反应在妊娠过程中逐渐增加,足月时达高峰。

2、刺激乳腺的平滑肌收缩,可促使乳腺泡周
于协助产妇产后乳腺分泌的乳汁排出,但并
不增加乳腺的乳汁分泌量。

缩宫素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特点:
1、口服极易被消化液所破坏,滴鼻经粘膜则
很快吸收,作用时效约20分钟;
2、肌内注射在3~5分钟起效,作用持续30~
60分钟;
3、静脉滴注立即起效,15~60分钟内子宫收
缩的频率与强度逐渐增加,然后稳定,滴注完毕后20分钟,其效应渐减退。

4、半衰期一般为1~6分钟。

该品经肝、肾
代谢,经肾排泄,极少量是原形物。

缩宫素使用时不良反应:
偶有恶心、呕吐、心率增快或心律失常。

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皮疹,药热,面部潮红或苍白,气喘,心悸,胸闷,腹痛.过敏性休克,水潴留.新生儿可出现低钠血症,惊厥.静注后可能形成血栓.
缩宫素使用的禁忌症:禁用:分娩时明显的头盆不称、脐带先露或脱垂、完全性前置胎盘、前置血管、胎儿窘迫、宫缩过强、需要立即手术的产科急症或子宫收缩乏力长期用药无效。

慎用;用高渗盐水中止妊娠的流产、胎盘早剥、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心脏病、临界性头盆不称、多胎经产、子宫过大、曾有宫腔内感染史、受过损伤的难产史、子宫或宫颈曾经手术治疗(包括副宫产史)、宫颈癌、部分性前置胎盘、早产、胎头未衔接、胎位或胎儿的先露部位不
正常,孕妇年龄已超过 35岁也须慎重。





型: :单位
1、 缩宫素注射
液: 1ml:5单位
1ml:10单位
2、 卡贝缩宫素:
100微克/支
3、 5ml:200单位,
每喷(相当4单位
)。

缩宫素使用时用什么溶解?
观点1:不大量应用,用什么都无所谓。

观点2:按照新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血糖升高的孕妇逐日增多,所以一般用氯化钠观点3:葡萄糖、生理盐水都可以吧
缩宫素在不同疾病处理中的使用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