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4章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3节 细胞呼吸学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生物 第4章 第3节 细胞呼吸教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 第4章 第3节 细胞呼吸教案 苏教版必修1-苏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2e7f6f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e.png)
第三节 细胞呼吸学 习 目 标核 心 素 养1.说明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阐明细胞呼吸过程中贯穿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领悟物质与能量观。
2.通过列表格,画图示的方法比较分析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及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
3.依据教材方案,实施“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因素”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交流。
一、细胞呼吸产生能量和有氧呼吸 1.细胞呼吸(1)概念⎩⎪⎨⎪⎧场所:活细胞反应物: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产物: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2)特点:条件温和,能量逐步释放。
(3)方式⎩⎪⎨⎪⎧有氧呼吸(主要)无氧呼吸(4)本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1)条件:氧气、多种酶。
(2)过程(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线粒体。
(4)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 6H 12O 6+6O 2+6H 2O ――→酶6CO 2+12H 2O +能量。
(5)能量释放:细胞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ATP 中,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
(6)意义: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特别是人和高等动植物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二、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无氧呼吸(1)场所:细胞质基质。
(2)条件:无氧或缺氧、有酶的催化。
(3)反应物:葡萄糖等有机物。
(4)产物:C 2H 5OH(乙醇)和CO 2或C 3H 6O 3(乳酸),同时释放较少能量。
(5)反应式(以葡萄糖为底物)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能量(少量) C 6H 12O 6――→酶2C 3H 6O 3+能量(少量)(6)意义:在缺氧的环境条件下为生物供能。
2.影响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因素(1)实验目的:说明影响细胞无氧呼吸的因素。
(2)实验原理: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有CO 2,通过CO 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速度来探讨O 2的浓度、温度等因素对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影响。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4.1.1生命活动的能量“通货”——ATP4-苏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一教案-4.1.1生命活动的能量“通货”——ATP4-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a067bf1711cc7930b71679.png)
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一节 ATP和酶第一课时生命活动的能量“通货”——ATP一、教材分析<<细胞的能量“通货”——ATP>>是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ATP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征、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转化、ATP的利用这三方面。
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只有在能量驱动下细胞膜才能行使主动运输的功能;加深理解把叶绿体、线粒体比喻为“能量转换站”和“动力车间”的含义;便于加深领会活细胞之所以能够经历生长、增殖等生命历程与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分不开。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必修一第二章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明确了能源物质、主要能源物质、储能物质等概念,这为进一步学习ATP是能量的“通货”作了铺垫。
学习了RAN的分子结构,为构建ATP模型奠定了基础。
此外,学生有了初步建立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但不完善,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障碍,因此对ATP和ADP的化学组成简式的分析与解释有一定的难度。
三、课程标准大概念:细胞的生存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并通过分裂实现增殖。
重要概念: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在特点区域。
一般概念:解释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四、教学目标(1)能够简述A T 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熟练写出A T P分子简式、理解A T P与A D P的相互转化过程,解释A T 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认同结构和功能观。
(生命观念)(2)通过对A T P模型的建构,体验建立模型的思维过程,领悟模型方法,获得A T P的概念。
(科学思维)(3)通过分析A T P、A D P的动态平衡,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生态观,激发学生观察探究生命本质的热情。
(社会责任)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A T P与A D P的相互转化。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课件:4.3.1 细胞呼吸产生能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课件:4.3.1 细胞呼吸产生能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efc280deccbff121dc36835a.png)
第一课时 细胞呼吸产生能量和有氧呼吸的 过程
学习目标 1.分析细胞呼吸和有机燃料燃烧产生能量过程的不同,理解
细胞呼吸的本质。 2. 概 述 有 氧 呼 吸 的 三 个 阶 段 , 写 出 有 氧 呼 吸 的 反 应 式 ( 重 难
点) 。
|基础知识|
一、细胞呼吸产生能量 1.意义 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_细__胞__呼__吸__提供。 2.发生场所 _活__细___胞__内_。 3.反应物 __糖__类__、__脂__质__和__蛋__白__质___等有机物。 4. 产 物 二__氧__化__碳__和__水___ 或 不 彻底 的 __氧__化__产__物_ , 且伴 随 着
_能__量___的释放。
5.特点 _温__和__ 条 件 下 , 有 机 物 被 酶 催 化 而 _氧__化__分__解__ , 能 量 _逐__步__释__放__,无剧烈的_发__光__发__热__现象。
二、有氧呼吸 1.条件 _有__氧___环境、多种特定的_酶___。 2.过程
3.反应式
_C_6_H__12_O_6_+__6_O__2+__6_H__2O__―__酶―__→__6_C_O__2+__1_2_H__2O__+__能__量_。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2021/11/102021/11/102021/11/1011/10/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 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11/102021/11/10November 10, 2021 8 、 普 通 的 教 师 告 诉 学 生 做 什 么 , 称 职 的 教 师 向 学 生 解 释 怎 么 做 , 出 色 的 教 师 示 范 给 学 生 , 最 优 秀 的 教 师 激 励 学 生 。 2021/11/102021/11/102021/11/102021/11/10
第3节-细胞呼吸—— 能量的转化和利用高中生物必修一苏教版
![第3节-细胞呼吸—— 能量的转化和利用高中生物必修一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1fc912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00.png)
气的需求,最好再通入一定量的氧气,C正确;有氧呼吸产生的CO2 更多,石灰水混
浊程度更大,D错误。
知识点5 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利用
例5-8 下列生理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C
)
A.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B.植物的渗透吸水过程
线粒体内膜被消耗,D错误。
题型2 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及相关计算
例12 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
C2 H5 OH和CO2 的量如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B
)
氧浓度/%
产生CO2的量/mol
9
12
15
30
产生酒精的量/mol
9
6
6
0
A.氧浓度为时,酵母菌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A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能产生[H],B正确;有氧
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是在温和的条件下逐步释放能量的,都有ATP产生,C、D错误。
例6-10 如图所示为苹果果实在一段时间内,随着环境中O2 浓度的提高,其O2 吸收量
和CO2 释放量的曲线。结合此图(两纵轴标度相同),正确的表述是( C
B.表示O2 和CO2 的分别是D和B
C.①②③过程都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完成的
D.①②③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③
【解析】关键信息提取、转化
例2-4 如图表示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过程,①~③代表过程,甲、乙代表物质。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图示①、②、③中都有能量产生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第三节细胞呼吸__能量的转化和利用学案苏教版必修1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三章细胞中能量的转换和利用第三节细胞呼吸__能量的转化和利用学案苏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2a9039bb852458fb760b563c.png)
第三节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一、动物细胞呼吸产物的探究1.实验装置分析:想一想:判断各锥形瓶中液体的作用。
A瓶氢氧化钾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B瓶石灰水:检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完全吸收。
C瓶石灰水:检测小白鼠细胞呼吸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2.实验结果:锥形瓶中溶液变浑浊的是C瓶;钟罩内温度将上升。
3.实验结论:小白鼠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
二、细胞呼吸过程1.概念解读:2.有氧呼吸:(1)主要场所:线粒体。
(2)过程(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内容):(3)总反应式: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有氧呼吸时,氧气中的氧元素出现在哪种产物中?提示:水。
3.无氧呼吸:(1)反应式。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C6H12O62C3H6O3+能量(2)过程。
①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填“相同”或“不同”)。
②第二阶段:a.物质变化b.能量变化:少量能量释放,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或乳酸中。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提示:有氧呼吸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中的能量全部释放;无氧呼吸有机物未彻底分解,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乙醇或乳酸中。
三、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实验装置分析:左侧试管中油脂层的作用是隔绝氧气。
2.呼吸产物的检测:检测产物试剂现象CO2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混浊CO2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酒精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橙色变绿色3.实验结论: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以进行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四、细胞呼吸的意义(1)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
细胞呼吸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以热的形式散失,一部分主要储存在ATP中,供给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2)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枢纽。
(3)ATP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了动力。
(4)生物体的各种运动,一些生物的放电、发光现象,物质的主动运输,细胞的分裂和生长等,都需要消耗ATP所提供的能量。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2019版)教案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2019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e8b75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a.png)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
2.了解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3.掌握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了解细胞呼吸的能量转化过程及其应用。
二、教学重点1.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细胞呼吸的能量转化过程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1.细胞呼吸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内容1. 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生物体内的细胞通过氧气与有机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能量,并将产生的能量转化为ATP分子的过程。
2. 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细胞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1 糖解作用糖解作用也称为糖分解作用,是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有氧呼吸的第一步。
其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三碳糖(丙酮酸和磷酸甘油酸)。
在这个过程中,糖分子中的部分能量会被释放,并且一部分能量将被储存在NADH和FADH2分子中。
2.2 肯德尔循环肯德尔循环也称为三羧酸循环,是细胞呼吸的第二步。
在这个过程中,丙酮酸和磷酸甘油酸进入线粒体的内质网,被氧气氧化。
在此过程中,它们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大量的ATP。
2.3 氧化磷酸作用氧化磷酸作用也称为氧化磷酸化作用,是有氧呼吸的最后一步。
在线粒体的内质网上,氧气参与反应,将NADH和FADH2转化为ATP。
在此过程中,三个分子的ADP通过与线粒体中的磷酸酯化为三个分子的ATP。
3. 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ATP4. 细胞呼吸的能量转化过程及其应用在细胞呼吸过程中,糖分子被氧气氧化,产生大量的ATP能量。
这些能量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并传递到食物链中的不同生物,从而维持生态平衡。
此外,细胞呼吸的能量也可以被应用到许多实际场景中,如发电、发动机等。
五、教学方法1.授课法。
2.板书法。
六、教学评估1.作业评估。
2.课堂交互评估。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104e674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3.png)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细胞呼吸的观点和过程。
2. 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3. 理解细胞呼吸的应用,如能量供应、新陈代谢调节等。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2. 教学难点:细胞呼吸的应用,尤其是与人类健康和生物产业的干系。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PPT 演示文稿、实验器械、白板等。
2. 收集相关案例:细胞呼吸在健康、农业、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3. 安置预习任务:学生在课前预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基础知识。
根据此类任务的需求,可制定一份包括图文资料、短视频等丰富形式的预习清单,为学生提供线上预习平台,并附上一些小测验和问题以供检验学习效果。
这样的安排能确保学生在课前有充分了解并熟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基础知识,有助于他们在教室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生物过程。
安置讨论话题:学生在教室上分组讨论平时生活中涉及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实际案例,并将结果展示出来。
这样的讨论可以促使学生将教室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过程。
此外,通过与其他同砚的交流,他们还可以拓展思路,发现更多与生物过程相关的平时案例。
安置复习测试:课后,教师可设计一份涵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知识点的测试题,以便学生回顾和稳固所学内容。
通过这样的复习测试,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教师则可以评估教学效果,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我们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基础知识,为他们在生物科学和其他领域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为第一课时,由于细胞呼吸的内容相对较为复杂,我们将分两课时进行讲解。
本节内容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配合实验操作和课后思考题。
1. 导入:通过介绍细胞呼吸在我们平时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胞呼吸的重要性。
再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胞呼吸的类型和影响因素。
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能量代谢第3节能量转换与释放三细胞呼吸在生产、...》135北师大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能量代谢第3节能量转换与释放三细胞呼吸在生产、...》135北师大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4eb6d0a8956bec0875e34f.png)
《植物不同层次的光合呼吸作用》教学设计时间:2019年6月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章末复习检测授课:重庆市江北中学校任光辉学生:高三(4)班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选自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三四节。
在课程标准强调基于核心素养,聚焦大概念注重实践的基本理念下,本节内容从物质能量观、结构功能观等多方面强调生命观念,通过归纳概括等科学思维,进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交流,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派样,通过对农业生产中具体问题的解决研究,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在本节内容上同样聚焦高考考试大纲,结合高考真题,分析本章内容,聚焦高考考点,分析出从不能生命系统的层次理解植物的光和呼吸作用,对于学生综合理解光合呼吸作用基础知识的把握,综合问题的梳理和实际问题的解决都提供了思路。
二、学情分析学习本节内容的为高中三年级学生,他们经过高中一年级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关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但对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综合问题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弱项,对新题型更无法分析关键信息,联系基础知识,对于全国二卷经常出现的原因分析题目答题也不够规范系统。
所以本节确定了关于不同层次的光合呼吸作用的教学内容,综合梳理光和呼吸作用的综合问题。
三、教学目标分析重要概念:2.2.3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糖和氧气的过程中,转换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
2.2.4说明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换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
关键能力: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规范科学的表达能力;必备品格:从生产实际出发,利用光合呼吸作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不同层次分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综合问题,影响光合租用呼吸作用的主要因素难点:不同层次解决光合呼吸作用的综合问题五、教学准备教材、学案、希沃授课助手APP、电子白板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总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高考题中的特点总结生命系统的不同层次结构,体会植物不同生命系统层次下的光合呼吸聚焦高考,把握出题规律和知识点细胞与光合呼吸1.展示细胞呼吸作用过程图提问: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据图观察进出线粒体膜的物质有哪些?2.展示细胞光合作用过程,提问: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物质过程变化?3.综合细胞层次的光合呼吸作用,形成整体知识网络,提出问题:光合呼吸中总光合、呼吸、净光合是什么?物质如何流动,能量的变化是什么?外回忆基础知识,整合光合呼吸综合知识,回答问题1.回归课本,重视基础知识,联系其他知识2.解决图像题的一般分析方法,关注横纵坐标,图像变化趋势和特殊点界环境对光合呼吸的影响?4.展示板书5.分析各项物质的变化曲线(关注坐标分析的常用方法:横坐标、纵坐标、曲线趋势、特殊点)6.例题讲解(重点第3题)器官和光合呼吸1.叶片的光合呼吸提问:叶片所有细胞和叶肉细胞的区别2.影响叶片光合呼吸的因素3.对应例题4:(重点第4题)分析长填空答题的一般方法,比较学生答案和标答的区别,注意长填空回答的规范性问题(小组讨论)4.根与光合呼吸提问:根细胞的生理活动对植物光合呼吸的影响土壤板结需要及时松土的原因是什么5.种子与光合呼吸例题分析思考种子光合呼吸过程中物质的变化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小组讨论1.关注长填空的答案科学性和规范性的问题,2.形成结构与功能观,理解部分与整体观3.创设情境,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顺应高考需求个体与光合呼吸创造模型:植株放置于密闭容器中,探究一天内光合呼吸变化思考问题小组讨论1.从器官到个体角度分析呼吸光合提问:植物正常生长,光合呼吸的关系例题5回答问题的具体问题2.不同提问方法针对影响光合呼吸的因素。
苏教版高中生物呼吸作用教案
![苏教版高中生物呼吸作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a8d2a3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c.png)
苏教版高中生物呼吸作用教案
科目:生物
年级:高中
课时:1课时
主题: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
1. 了解呼吸作用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人类呼吸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3. 了解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
4. 理解气体运输和气体交换的机理。
课前准备:
1. 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和PPT课件。
2. 准备模型或图片来展示人类呼吸系统。
3. 准备问题和讨论点,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问题引入主题:你知道人类为什么需要呼吸吗?呼吸作用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
二、呈现(15分钟)
1. 通过PPT展示人类呼吸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2. 介绍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原理。
三、讨论(15分钟)
1.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氧气对人体重要?二氧化碳是如何产生的?
2. 指导学生讨论气体运输和气体交换的机理。
四、总结(5分钟)
1. 总结呼吸作用的重要性和机理。
2. 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注意空气质量和呼吸道健康。
五、课堂作业(5分钟)
1. 阅读相关课外资料,了解其他生物的呼吸方式。
2. 撰写一篇关于呼吸作用的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呼吸作用的重要性和机理。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实验环节或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4.3《细胞呼吸》第2课时导学案
![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4.3《细胞呼吸》第2课时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ff37efc1c708a1284a44d4.png)
第三节细胞呼吸第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进行探究活动,结合教师讲解,能够说明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2.通过观看教材及资料,能够说出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问题情境】〖思考1〗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有哪些?〖思考2〗细胞呼吸在生产上的应用有哪些?【自主探究】一、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①温度: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_________的活性。
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应用: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降低温度,以减少呼吸消耗。
温度降低的幅度以不破坏植物组织为标准,否则细胞受损,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大减,也易腐烂损坏。
②氧气:氧气是植物正常呼吸的重要因子,氧气不足直接影响呼吸速度,也影响到呼吸的性质。
在低氧条件下通常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都能发生,氧气的存在对_______呼吸起抑制作用。
有氧呼吸强度随氧浓度的增加而______。
应用:生产中常利用降低氧气浓度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保鲜时间。
但是,在完全无氧的情况下,无氧呼吸强,分解的有机物也较多,同时产生酒精,一样不利于蔬菜、水果的保质、保鲜,所以一般采用低氧5%保存,此时有氧呼吸较弱,而无氧呼吸又受到抑制。
无土栽培通入空气,中耕松土等都是为了增加氧气的含量,加强根部的有氧呼吸,保证能量供应,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
③CO2:增加CO2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________效应。
这可以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得到解释。
应用:在密闭的地窑中,氧气浓度低,CO2的浓度较高,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使整个器官的代谢水平降低,有利于蔬菜和水果的保鲜效果。
【课堂检测】例1、食品罐头的铁盖上印有“若安全钮鼓起,压有响声,请勿购买”,铁盖安全钮鼓起的最可能原因是()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O2和H2OB.微生物呼吸,产生CO2和C2H5OHC.乳酸菌呼吸,产生CO2和C3H6O3D.酵母菌呼吸,产生CO2和H2O例2、关于真核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例3、用酵母菌酿酒时,如果向酿酒的原料中注入足量的氧气,会出现的现象是()A.酵母菌死亡,不产生酒精B.酵母菌增多,不产生酒精C.酵母菌增多,产生酒精增多D.酵母菌减少,产生酒精增多例4、细胞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中的氧元素()A.全部来自H2OB.部分来自O2C.全部来自C6H12O6D.部分来自C6H12O6例5、下列有关线粒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折叠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B.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C.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时必须有氧的参与D.细胞产生CO2的部位一定是线粒体。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细胞呼吸》课件
![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一《细胞呼吸》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eb11dc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8.png)
看看俺这个姿势不孬吧?!
牙买加短跑名将鲍威尔
(二)、无氧呼吸
1.概念: 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 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 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的场所是什么
无氧呼吸分为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 每个阶段都释放能量吗 各阶段释放能量是大量 还是少量
2.如果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和酒精发酵时,分解葡萄糖产生 等量的CO2 那么这两种呼吸作用所消耗葡萄糖的摩尔数之比是
A、1:2 B、1:3 C、1:4 D、1:6
3、一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练,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 检测到3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图中P、Q、 R三曲线依次代表
A、 O2、CO2、乳酸 B、乳酸、CO2、O2 C、 CO2、O2、乳酸 D、 CO2、乳酸、O2
问:中耕松土有何作用? 水 生产中适时露田和晒田的目的是什么?
呼吸作用的 强度
/CO2释 放量
O2浓度
右图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植物组织内CO2产生的影响, 试据图回答: (1)A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CO2较多,这些CO2是无氧呼吸 的产 物。 (氧2)气由增A到加B,,C无O氧2的呼释吸放受量抑急制剧,有减氧少呼,。其吸原很因微是弱 (3)由B到C,CO2的释放量又不断 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氧气充足时,有氧呼吸加强,释放C。O2量增 A (多4)为了有利于贮藏蔬菜或水果, 贮藏室内的氧气应调节到图中的 哪一点所对应的浓度? 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_________ _B_点__。_因__为__这__时__有_氧。呼吸很微弱,无氧呼吸又受到 抑制,糖类等有机物分解得最慢。
问:为什么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
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有何异同?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高中生物 生命活动的能量“货币”——ATP 第1课时示范教案 苏教版
![高中生物 生命活动的能量“货币”——ATP 第1课时示范教案 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62467d4b35eefdc9d3330e.png)
第四章本章规划在我们学习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之后,理解了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了解了不同细胞的多样性,感受到了细胞整体的一种和谐与统一的美。
在本章,我们将一起学习细胞代谢的知识。
1.本章内容组成本章内容由三节组成:ATP和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一节介绍了ATP和ADP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ATP在生命活动中的广泛应用,介绍了酶的概念、酶促反应以及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它们是学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必备知识;第二节介绍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科学史、光合作用的色素及其对光能的捕获、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第三节介绍细胞呼吸的本质和过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以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2.本章教材地位本章教材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讲述ATP和酶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主要过程及其应用,促进学生对生物体新陈代谢的必要性和意义的理解。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光合作用为生物界提供有机物和氧气,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人类生命活动中起着多方面、多层次的影响;细胞呼吸不断地产生能量,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保障。
本章内容是生物学科的核心知识。
本章内容与前后章节知识有着内在的联系,本章在本模块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只有在能量的供应下,细胞膜才能行使主动运输的功能,并且加深理解把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比喻为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站”和所有细胞的“动力车间”的含义;有助于学生加深领会活细胞之所以能够经历生长、增殖等生命历程,是与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分不开的。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需要第三章中叶绿体、线粒体结构等知识作基础,后续内容如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需要细胞呼吸为其提供能量,需要酶进行催化。
叶绿体只有在保持细胞结构完整性的基础上才能使其各项功能得以正常进行。
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原料及形成的产物又涉及物质出入细胞膜等有关知识,另外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正常进行还需要其他细胞结构的协作和支持。
苏教版教学课件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细胞呼吸
![苏教版教学课件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细胞呼吸](https://img.taocdn.com/s3/m/dd308de16294dd88d0d26be8.png)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过程 场所 条件 不需O2 不需O2 反应产物 丙酮酸、少量ATP、[H]
C6H12O6 酶 2丙酮酸+[H]+能量
第一阶段 细胞质 基质 第二阶段 线粒体
CO2、少量ATP、[H]
6H2O +2丙酮酸
酶 6CO2+[H]+能量
第三阶段 线粒体
需O2
H2O、大量ATP
6O2+[H]
细胞呼吸
概念
细胞呼吸
类型
1.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
概念
有氧呼吸
过程
有氧呼吸的过程
C6H12O6(葡萄糖)
酶
[H] 能量
散失
ATP
丙酮酸 O2
H2O 酶 散失 [H] 能量 散失
酶
能量
ATP
ATP
H2O
CO2
讨论: (1)比较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反应有哪些共同与不同之处? (2)为什么第二、第三阶段的反应必须在线粒体中进行? (3)你认为有氧呼吸的目的是什么?除了葡萄糖等糖类外,还 有哪些物质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比较 项目
呼吸 类型
有氧呼吸
有机物 需酶、氧气
无氧呼吸
有机物
反应物
反应条件
需酶、缺氧
不彻底氧化分解
反应程度 彻底氧化分解
产物 能量多少 CO2、H2O 大量
CO2、酒精或乳酸 少量
提取水稻叶肉细胞的线粒体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如 下实验: ①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内注入丙酮酸时,测得耗 氧量较大; ②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耗氧量为0; ③而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耗氧量又 较大 此实验说明 (1)有氧呼吸的三步中,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氧呼吸过程中,细胞质基质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学案:4.3.2无氧呼吸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2018版高中生物苏教版必修1学案:4.3.2无氧呼吸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0be7b02aef8941ea66e05b6.png)
第二课时无氧呼吸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学习目标1探究阐明无氧呼吸的过程,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重点)。
2•概述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重难点)慎教和自主ffiil 讎觀蠹i龍蠹驚注预习載tO變班问题話I基础知识|一、无氧呼吸1. 条件:无氧或缺氧环境、多种酶催化。
2. 场所:细胞质基质。
3. 反应物:葡萄糖等有机物。
4. 反应式(1)产物为酒精:酶C6H i2O6(葡萄糖) -- >2C2H.5OH(酒精)+ 2CQ? + 能量(少量)(2)产物为乳酸:酶C6H l2O6(葡萄糖)——> 2C3H6O3(乳酸)+能量(少量)5. 意义:在缺氧的环境条件下为生物供能。
二、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1. 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最适温度温度(1)温度影响细胞呼吸的实质:主要是通过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来实现的。
(2)呼吸速率最大时对应的温度是最适温度。
(3)曲线趋势变化描述:在一定温度范围(最适温度之前)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速率不断增大;超过一定温度(最适温度)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速率不断减小 _(4)应用①储存蔬菜、水果应设置为低温条件;②大棚蔬菜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温,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消耗,提高产量。
2.呼吸速率与 02浓度的关系(1) O 2浓度影响细胞呼吸的实质: 02促进有氧呼吸,抑制无氧呼吸。
⑵各曲线的含义① 曲线ABD :随02浓度的增大,无氧呼吸速率逐渐减/」_ ② 曲线0C :随02浓度的增大,有氧呼吸速率逐渐增 _ ③ 曲线AC :随。
2浓度的增大,细胞呼吸速率先减/后增大 _ 3. C02浓度与呼吸速率的关系增加C02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4. 呼吸速率与含水量的关系含水虽(1)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快,一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慢。
____ (2) 应用:在作物种子储藏时,将种子风干,以减弱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三、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适当增强细胞呼吸,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生物必修一《4.3 细胞呼吸(3)》学案(苏教版必修一)
![生物必修一《4.3 细胞呼吸(3)》学案(苏教版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97b3472a192e45361066f598.png)
第四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第3课时细胞呼吸考纲要求考点梳理1 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产生少量的,并释放出少量的(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反应式: 。
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释放出少量的(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反应式: 。
第三阶段: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与吸入的氧气结合生成,并且释放出大量的(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反应式: 。
总反应式: 。
2 无氧呼吸反应式: 或。
3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4 细胞呼吸的意义在于 。
5 细胞呼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1)酵母菌酿酒:先 ,后 。
通气是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密封是让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2)农田中耕松土,促进根细胞进行 ,增加矿质元素的吸收,提高农作物产量。
(3)粮食储藏:要注意降低 和保持 ;果蔬储藏时,采用降低 、充氮气或降低温度等方法,以抑制 ,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存期限。
6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1)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2)酒精的检测:橙色的 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 。
基础过关1 (2011泰州中学模拟二,15)细胞呼吸发生在… ( ) A 代谢活动旺盛的细胞中 B 所有活细胞中 C 高等动植物细胞中D 微生物细胞中2 (2011姜堰二中模拟一,34)下列反应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 A ADP+Pi+能量A T P → B 丙酮酸→酒精2C O +C 葡萄糖→丙酮酸D2H O → [H]+O 2 3 (2011宜兴一中模拟二,1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 有氧呼吸产生的 [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 无氧呼吸不需要2O 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 [H]积累D 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彻底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多4 (2011宜兴一中模拟二,13)在人和植物体内部会发生的物质转化过程是( )①葡萄糖彻底氧化 ②葡萄糖转化为乙醇 ③葡萄糖脱水缩合 ④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5 有氧呼吸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氧气利用的阶段、水参与反应的阶段、有水生成的阶段分别是… ( )①第一阶段②第二阶段③第三阶段A ②③②③B ①②③③C ②①③②D ③②②③6 若细胞呼吸有CO放出,则可判断此过程…… ( )2A 必须是有氧呼吸B 只能是无氧呼吸C 绝不是酒精发酵D 一定不是乳酸发酵7 (2011如皋模拟,8)有氧呼吸产生ATP最多的阶段是 ( )A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B 丙酮酸分解成CO和[H]2C 氢和氧结合生成水D 丙酮酸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8 在剧烈运动时,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状态,葡萄糖的消耗量剧增,但产生的ATP不多。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1 苏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1 苏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5b0a19764b35eefdc9d3332b.png)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1 苏教版必修1一、知识结构二、教学目的1.细胞呼吸的概念(C:理解)。
2.生物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理解)。
3.细胞呼吸的意义(C:理解)。
三、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
(2)呼吸作用的意义。
2.教学难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
四、教学建议在本节内容教学的一开始,教师首先要明确,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和活细胞的重要生理作用,不是宏观的气体交换过程,而是发生在每一个活细胞中的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能量释放并且生成高能化合物ATP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如下一些关键问题,使复杂的知识变得容易理解。
一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都富含能量,这些储存的能量是来自光合作用中所固定的光能。
二是这些有机物只有在被氧化为更简单一些的有机物或者是被彻底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时,才能部分地或者全部地把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
三是释放出来的能量或者是以热能的形状散失,或者是用来维持体温的恒定,更重要的是必需有相当一部分的能量为ADP→ATP的转化过程所捕获,并储存于ATP分子的高能磷酸键中,才能成为用于各种生命活动的“能量货币”。
四是完成能量的释放和转移的结构基础分别是细胞质的基质和线粒体,以及相关的酶系统。
五是在生物进化史上,远古地球大气缺氧,那时生物以无氧呼吸生活,随着绿色植物的出现和繁盛,大气中的氧气增加,于是以有氧呼吸生活的生物占了主导地位,同时细胞质内有了专门用于有氧呼吸的细胞器──线粒体。
但是仍保留有无氧呼吸的能力。
六是用比较的方法讨论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区别。
也许先介绍微生物的发酵(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再讲有氧呼吸,最后指出高等动植物体内的无氧呼吸,更能顺理成章。
七是总结细胞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
另外,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应当指出无论是无氧呼吸还是有氧呼吸,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不在于有无分子氧参加,失电子为氧化,得电子则为还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细胞呼吸1.说明细胞呼吸的本质和过程。
(重点) 2.列表比较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
3.说出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4.说明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关系。
(重点)细胞呼吸产生能量和有氧呼吸1.细胞呼吸(2)概念⎩⎪⎨⎪⎧场所:活细胞反应物: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产物:二氧化碳和或其他产物(2)特点:条件温和,能量逐步释放。
(3)方式⎩⎪⎨⎪⎧有氧呼吸(主要)无氧呼吸(4)本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2.有氧呼吸(1)条件:氧气、多种酶。
(2)过程(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线粒体。
(4)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 6H 12O 6+6O 2+6H 2O ――→酶6CO 2+12H 2O +能量。
(5)能量释放:细胞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ATP 中,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
(6)意义: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特别是人和高等动植物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合作探讨]探讨1:燃烧的能量全部以热能形式释放,细胞呼吸的能量以什么形式释放?提示:一部分以热能形式释放,一部分转移到ATP等高能化合物中储存起来。
探讨2:有氧呼吸的生成物CO2中的C和O分别来自哪里?有氧呼吸的生成物H2O中的O 从何而来?提示:生成物CO2中的C来自葡萄糖;O来自葡萄糖和水。
生成物H2O中的O来自O2。
探讨3: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H]产生?它有何作用?提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都有[H]产生,[H]用于第三阶段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
[归纳拓展]1.比较燃烧和细胞呼吸比较项目细胞呼吸体外燃烧相同反应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实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不同条件酶的催化点燃释放能量特点逐步释放快速连续释放发光发热现象没有剧烈发热、发光现象有剧烈的发热、发光现象线粒体具有双层膜,[3]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2]嵴,大大增加膜的面积,线粒体内充满了液态的[4]基质,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3.有氧呼吸三个阶段比较:(以葡萄糖作底物为例)阶段具体过程发生场所与氧的关系第一阶段C6H12O6――→酶2C3H4O3(丙酮酸) +4[H]+少量能量细胞质基质无关第二阶段2C3H4O3+6H2O――→酶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基质无关第三阶段24[H]+6O2――→酶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内膜必须有氧1.有氧呼吸的反应底物有葡萄糖、O2和水,这三种物质参与有氧呼吸反应过程的阶段分别是( )【导学号:21210041】A.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B.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C.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D.第一阶段、第三阶段、第二阶段【解析】第一阶段是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与水在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H],第三阶段是O2与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生成H2O。
【答案】D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中的氧将( )①与氢结合生成水②与碳结合形成二氧化碳③在线粒体中被消耗④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解析】有氧呼吸的整个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氢与氧结合生成水,反应发生在线粒体中。
【答案】C3.有机物经体外燃烧和体内氧化分解都会释放能量。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有机物是蛋白质,则在体外燃烧会放出更多的能量B.若有机物是葡萄糖,两种情况产生的能量一样多C.两种情况下都能产生CO2和H2O,且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放出D.等质量的脂肪与葡萄糖相比,前者在燃烧或氧化分解时耗氧多、产能多【解析】蛋白质在体内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尿素,体外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氮氧化合物,体外燃烧产能更多;葡萄糖经体外燃烧和体内氧化分解的产物相同,产能相同;等质量的脂肪与葡萄糖相比,前者在燃烧或氧化分解时耗氧多、产能多;体内氧化分解会产生ATP。
【答案】C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无氧呼吸(1)场所:细胞质基质。
(2)条件:无氧或缺氧、有酶的催化。
(3)反应物:葡萄糖等有机物。
(4)产物:C2H 5OH(乙醇)和CO 2或C 3H 6O 3(乳酸),同时释放较少能量。
(5)反应式(以葡萄糖为底物)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能量(少量) C 6H 12O 6――→酶2C 3H 6O 3+能量(少量)(6)意义:在缺氧的环境条件下为生物供能。
2.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在农业生产上,应设法适当增强细胞呼吸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2)粮食储藏和果蔬保鲜中,应设法抑制细胞呼吸,尽可能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合作探讨]探讨1:苹果储藏久了,会闻到酒精的气味;而马铃薯块茎储藏久了,却闻不到酒精的气味。
请分析这是为什么?出现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示】 苹果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而马铃薯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无氧呼吸产物的不同与细胞内的酶有关,出现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遗传物质不同,一种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只能是一种情况: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
探讨2: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为什么要比有氧呼吸少?【提示】 无氧呼吸是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还有很大一部分能量存在于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乳酸和酒精中。
探讨3:包扎伤口为什么要使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呢? 【提示】 增加通气量,防止厌氧病原体的繁殖。
[归纳拓展]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点 项目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不 同 点条件需氧不需氧 场所细胞质基质(第一阶段) 线粒体(第二、三阶段) 细胞质基质 分解程度 葡萄糖被彻底分解葡萄糖分解不彻底产物CO2、H2O乳酸或酒精和CO2能量释放大量能量少量能量相同点反应条件需酶和适宜温度本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供生命活动所需过程第一阶段从葡萄糖到丙酮酸完全相同意义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1.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生成ATP,而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有ATP合成。
2.有氧呼吸过程中H2O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且H2O中的氧全部来源于O2。
2.影响细胞呼吸的内部因素(1)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植物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小于阳生植物。
(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期、开花期呼吸速率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下降。
(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大于营养器官。
3.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1)温度甲通过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
与温度影响酶催化效率的曲线特征一致。
如图甲所示。
生产上常利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储存蔬菜、水果,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温,来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2)O2浓度乙①对于无氧呼吸:随氧气浓度增加而受抑制,氧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氧气浓度达到一定值时,被完全抑制。
如图乙所示。
②对于有氧呼吸:氧气是有氧呼吸的原料之一,在一定范丙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速率增强,但当氧气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有氧呼吸速率不再增加。
如图丙所示。
③绝大多数植物的非绿色器官或酵母菌的呼吸速率受氧气浓度的影响。
如图丁所示。
丁(3)CO2和含水量除了温度、氧气外,二氧化碳对有氧呼吸有抑制作用。
生物含水量的多少影响呼吸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呼吸作用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
1.(2016·榆林高一检测)下图是外界条件对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图。
请据图分析说明:甲乙(1)从甲图中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在________点。
AB段说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细胞呼吸________。
温度的变化主要是影响________的活性。
(2)乙图中曲线Ⅰ表示________呼吸类型。
如果曲线Ⅰ描述的是水稻根细胞的呼吸,那么在DE段根细胞内积累的物质是________。
曲线Ⅱ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利用的有机物主要是________。
【解析】甲图中呼吸相对速率最大值在B处,判断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在B点。
温度主要通过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也有最适温度,小于最适温度时,随温度升高,细胞呼吸加快,在最适温度处,细胞呼吸最快,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升高,细胞呼吸减慢。
乙图中曲线Ⅰ无氧气时呼吸速率最大,氧气越多,速率越小,说明是无氧呼吸,曲线Ⅱ无氧气时,呼吸速率为0,氧气越多,速率越大,说明是有氧呼吸。
细胞呼吸分解的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
【答案】(1)B 加快酶(2)无氧酒精葡萄糖2.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所示(细胞两种呼吸速率相等),在氧浓度为a时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2/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C.1/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D.酵母菌停止发酵【解析】解答本题首先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判断氧浓度为a时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量,进而判断细胞呼吸类型及其分解葡萄糖的比例。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
a点时酒精的产生量是6 mol,则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也为6 mol。
图中实际CO2的生成量为15 mol,用CO2的总生成量减去无氧呼吸生成的CO2量,等于有氧呼吸生成的CO2量(15 mol-6 mol=9 mol)。
有氧呼吸每消耗1 mol 的葡萄糖产生6 mol CO2,生成9 mol CO2则消耗了1.5 mol的葡萄糖;无氧呼吸每消耗1 mol 葡萄糖产生2 mol CO2,生成6 mol CO2则消耗了3 mol的葡萄糖。
因此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2/3。
【答案】B探究影响酶母菌呼吸的因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类型(1)一段时间后两套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有甲和乙,说明有CO2产生。
(2)该实验说明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合作探讨]探讨1:试管甲中用油脂封住液面的目的是什么?试管乙模拟的是什么环境?【提示】试管甲中用油脂封住液面是为了造成无氧环境,试管乙模拟的是有氧的环境。
探讨2:只通过检测产物中是否含有CO2可确定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吗?提示:不能确定。
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CO2。
[归纳拓展]1.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1)如果某种生物生活在一个缺氧的环境中,说明其进行无氧呼吸,是厌氧型的,如肠道中的蛔虫;如果某种生物生活在一个氧气丰富的环境中,说明进行有氧呼吸,是需氧型的;如果某种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则说明其是兼性厌氧型的。
(2)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大多进行无氧呼吸产乳酸(如乳酸菌)或者酒精或二氧化碳,但也有些原核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如醋酸杆菌、蓝藻等。
绝大多数高等生物以有氧呼吸为主,体现生物呼吸方式的进化方向:无氧呼吸→有氧呼吸。